CN1521085A - 通用升力、推进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用升力、推进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21085A CN1521085A CNA031117929A CN03111792A CN1521085A CN 1521085 A CN1521085 A CN 1521085A CN A031117929 A CNA031117929 A CN A031117929A CN 03111792 A CN03111792 A CN 03111792A CN 1521085 A CN1521085 A CN 15210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rotor
- fan
- dish
- li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升力、推进系统,效率提高,体积减小,且推力的产生不依靠外界介质,能实现海陆空通用。升力系统由旋翼(1)和固定翼盘、旋转翼盘或函道风扇(2)构成,旋翼(1)的旋翼桨叶(3)横截面成“(”形,凹陷一面形成气体导流槽(5);旋翼旋转时形成的“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旋转翼盘或函道风扇(2)之间构成相对独立的气体腔室;推进系统由升力系统安装在一个装满气体的容器里面构成。作为交通工具的升力推进系统。
Description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力、推进系统,尤其是能持续长时间产生高效率的升力、推力且升力、推力的产生可以不依靠外界介质能够实现海陆空天通用的升力、推进系统。
目前公知的升力、推进系统,升力系统主要是螺旋桨或固定机翼;推进系统主要是推进螺旋桨、涡轮风扇或火箭等(车辆前进的推力由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产生)。螺旋桨叶和固定机翼的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当气流高速流经螺旋桨叶或固定机翼表面时,流经其上表面的气流相对于下表面速度快、压力小,这样在上下表面压力差的作用下,就产生了所需的升力(见《航空知识)》2000年第3期彩色插图“救援直升机的工作原理”)。推进螺旋桨桨叶切面形状和固定机翼的切面形状相似,前桨面的曲度较大,后桨面的曲度较小,加上有迎角的转动就形成了前后桨面的压力差,由此产生了前进的拉力(见《航空知识》2001年第7期彩色插页十、十一文字说明);涡轮风扇工作原理同推进螺旋桨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把螺旋桨的桨叶数目增加,然后把直径大大缩小的桨叶用大圆筒包了起来(见《航空知识)》2001年第7期第18页);火箭则是运用高速后喷燃气流的反冲作用力来产生推力。以上所述的升力、推进系统,其升力、推力的产生,除火箭外都离不开外界气体或液体这种介质,不能在外层空间使用(火箭可以在外层空间使用,但其工作时间一般只能持续数分钟,不能够持续产生推力),远远不能满足空间航行尤其是星际(恒星之间和星系之间)航行的需要。由于以上原因,使现有升力、推进系统的升力、推进效率不高,且难以实现在海洋中、陆地上、大气层中和外层空间(即海陆空天)通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力、推进系统,它不但能替代现有的升力、推进系统持续长时间产生高效率的升力、推力;而且升力、推力的产生可以不依靠外界介质,使一种升力、推进系统可以在海洋中、陆地上、大气层中和外层空间通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下面分升力系统(升力系统有A、B、C、D、E、F、G七个实施例)和推进系统分别来说明:
升力系统由旋翼和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或函道风扇)两部分构成;旋翼由多个(多少视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的面积而定,以尽量增加旋翼的排气能力和减少旋翼桨叶之间缝隙的通气量为原则)旋翼桨叶在旋翼桨毂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组成,旋翼桨叶横截面成“(”形,凹陷一面形成气体导流槽;旋翼旋转时,旋翼扫过的区域形成所谓的“旋翼桨盘”,“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或函道风扇)之间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气体腔室”。推进系统的主要部分是升力系统,把升力系统安装在一个装满气体的容器里面,升力系统依靠容器内的气体正常运转,就构成一个推进系统。
升力系统的旋翼通过旋翼桨毂上的旋翼轴与驱动器传动连接。升力系统A实施例,其固定翼盘是一个装有气体隔离环(气体隔离环可以上下伸缩)的圆盘,气体隔离环在该盘面上围成一个圆环槽,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装一个扇叶成圆环状排列的离心排气叶扇,离心排气叶扇的扇叶下缘没入圆环槽内,并且扇叶能够沿圆环槽自由旋转。升力系统B实施例,其旋转翼盘就是一个圆盘,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装一个扇叶成圆环状排列的离心排气叶扇,离心排气叶扇的扇叶下缘与旋转翼盘连接在一起。升力系统C实施例,其旋转翼盘是一个装有圆筒形气体密封壁的圆盘,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与旋转翼盘的气体密封壁连接在一起。升力系统D实施例,其旋转翼盘是一个装有圆筒形气体密封壁的圆盘,在圆筒形气体密封壁上装一个扇叶成圆环状排列的向心吸气叶扇,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与旋转翼盘的气体密封壁连接在一起。升力系统E实施例,其固定翼盘是一个装有气体隔离环的圆盘,气体隔离环在该盘面上围成一个圆环槽,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与圆筒形气体密封壁连接在一起,气体密封壁圆周上缘装一个扇叶成圆环状排列的向心吸气叶扇,向心吸气叶扇的扇叶上缘没入固定翼盘的圆环槽内,并且扇叶能够沿圆环槽自由旋转。升力系统F实施例,其函道风扇由函道壁和一个由多个(多少视函道风扇的面积而定,以尽量增加函道风扇的排气能力和减少风扇扇叶之间缝隙的通气量为原则)风扇扇叶放射状排列而成的风扇组成,较密的风扇扇叶围成一个圆形扇面,该函道风扇只容气体由“气体腔室”内向外单向通过,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与函道壁连接在一起,并使旋翼浆叶排出的气体不再进入“气体腔室”内。升力系统G实施例,其函道风扇由函道壁和一个由多个(多少视函道风扇的面积而定,以尽量增加函道风扇的吸气能力和减少风扇扇叶之间缝隙的通气量为原则)风扇扇叶放射状排列而成的风扇组成,较密的风扇扇叶围成一个圆形扇面,该函道风扇只容气体由外向“气体腔室”内单向通过,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与函道壁连接在一起,并使旋翼浆叶排出的气体再进入“气体腔室”内。在旋翼桨叶的上缘加装一个长方形的叶片,使旋翼桨叶的横截面成
形,会使升力系统在同等转速下升力大大提高,更容易达到或接近理论最大升力,但这样会增加旋翼桨叶的运行阻力。原因在于,加装该长方形叶片后,该长方形叶片卷起的脱体涡流完全脱离旋翼桨叶气体导流槽的背面,使垂直向下作用在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压力完全丧失,从而使升力系统在同等转速下升力大大提高,但该长方形叶片却大大增加了旋翼旋转的阻力。
推进系统由升力系统安装在一个装满气体的容器内构成。升力系统可以全部装在该容器内;也可以把升力系统的固定翼盘(旋转翼盘或函道风扇)替换容器壁的一部分;当把升力系统直接装在航空航天器等的机舱内时,整个机舱就构成一个推进系统,这样就使升力系统也能实现海陆空天通用。
工作原理:(1)升力系统A、B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驱动器带动旋翼快速(应达到的转速大小由旋翼桨叶的多少、旋翼桨叶的宽度和离心排气叶扇的排气能力等因素决定,以进入“旋翼桨盘”和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能被离心排气叶扇扇叶完全排出为底限)旋转时,“旋翼桨盘”上方的气体被吸入,然后被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气体(称上层气流)被迫经过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导流槽向四周甩(排)出;由于该上层气流方向变为与翼盘升力区(“旋翼桨盘”在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上的正投影区域,由于是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产生升力的区域,故称为“翼盘升力区”)平行,因此这部分气体完全丧失对翼盘升力区上表面的压力。同时,另一部分气体(称下层气流)从旋翼桨叶缝隙进入“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由于离心排气叶扇与旋翼桨叶的同步旋转,这一部分气体以很高的流速被离心排气叶扇向四周排出,根据柏努利定律可知,该部分气体对翼盘升力区的压力大大降低。当旋翼转速继续加大时,从旋翼桨叶缝隙进入“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量越来越少,而离心排气叶扇的排气能力却越来越大,从而使该“气体腔室”内的气体量越来越少直至接近真空,从而使该“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对翼盘升力区上表面的压力越来越小直至完全丧失。垂直向下作用在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气体导流槽背面(气体导流槽所在的一面视为正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使这部分气体压力大大减小,并且随旋翼桨叶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这样翼盘升力区上方的气体对翼盘升力区上表面的压力绝大部分丧失,而其下表面的气体压力不变(B实施例由于旋转翼盘与旋翼的同步旋转该压力会变小一些),这个压力差作用在翼盘升力区上就产生了升力,理论上讲单位面积“翼盘升力区”所产生的最大升力在海平面上可达10336千克力/平方米,而现有的升力系统,其单位面积机翼或螺旋桨叶所能产生的最的升力一般超不过1000千克力/平方米(根据《航空知识)》各期所登载的飞机的机翼面积和其最大起飞重量推算得出),所以该升力系统比现有升力系统大大提高了升力效率。(2)升力系统C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驱动器带动旋翼快速(应达到的转速大小由旋翼桨叶的多少、旋翼桨叶的宽度等因素决定,以进入“旋翼桨盘”和旋转翼盘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量大于从旋翼桨叶缝隙流出的气体量为底限)旋转时,旋转翼盘与旋翼同步旋转,“旋翼桨盘”下方的气体被吸入,被迫经过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导流槽向四周甩(排)出,进入“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旋翼桨盘”上方“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之间“气体腔室”内的气体也被吸入,被迫经过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导流槽向四周甩(排)出,又进入“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进入该“气体腔室”的气体因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会有一部分气体从旋翼桨叶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垂直向下、向上作用在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气体导流槽背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使这部分气体压力大大减小,并且随旋翼桨叶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由于气体的不断吸入,加上气体密封壁的阻挡,“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气体对翼盘升力区下表面的压力不断加大,而外界气体对翼盘升力区上表面的压力由于旋转翼盘的旋转又会减小(根据柏努利定律可知),于是在翼盘升力区上下表面之间便产生了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作用在翼盘升力区上就产生了升力。当旋翼转速不断加大时,由于“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旋翼从“旋翼桨盘”上方“气体腔室”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多,而从“旋翼桨盘”下方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不从“旋翼桨盘”下方吸入气体,同时,由于旋翼桨叶的吸气能力的不断增强,从旋翼桨叶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为零,此时,升力系统“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升力系统达到最大升力,C实施例单位面积的翼盘升力区产生的最大升力将比A、B实施例增加数倍(增加的倍数是“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比原来增大的倍数减一)。(3)、升力系统D、E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驱动器带动旋翼快速(应达到的转速大小由旋翼桨叶的多少、旋翼桨叶的宽度和向心吸气叶扇的吸气能力等因素决定,以进入“旋翼桨盘”和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量大于从旋翼桨叶缝隙流出的气体量为底限)旋转时,“旋翼桨盘”下方的气体被吸入,被迫经过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导流槽向四周甩(排)出,进入“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旋翼桨盘”上方,“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也被吸入,被迫经过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导流槽向四周甩(排)出,又进入“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同时外界气体经过向心吸气叶扇也被吸入该“气体腔室”;进入该“气体腔室”的气体因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会有一部分气体从旋翼桨叶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垂直向下、向上作用在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气体导流槽背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使这部分气体压力大大减小,并且随旋翼桨叶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由于气体的不断吸入,加上气体密封壁和气体隔离环的阻挡,“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气体对翼盘升力区下表面的压力不断加大,而外界气体对翼盘升力区上表面的压力不变或变小(根据柏努利定律可知,D实施例由于旋转翼盘的旋转该压力会减小),于是在翼盘升力区上下表面之间便产生了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作用在翼盘升力区上就产生了升力,当旋翼转速不断加大时,由于“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旋翼从“旋翼桨盘”上方“气体腔室”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多,而向心吸气叶扇从外界吸入的气体和旋翼桨叶从“旋翼桨盘”下方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不从外界吸入气体,同时,由于旋翼桨叶的吸气能力的不断增强,从旋翼桨叶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为零,此时,升力系统“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升力系统达到最大升力,D、E实施例单位面积的翼盘升力区产生的最大升力将比A、B实施例增加数倍(增加的倍数是“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比原来增大的倍数减一)。(4)升力系统F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驱动器带动旋翼快速(应达到的转速大小由旋翼桨叶的多少、旋翼桨叶的宽度和函道风扇的排气能力等因素决定,以进入“旋翼桨盘”和函道风扇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能被函道风扇完全排出为底限)旋转时,函道风扇与之同步旋转,“旋翼桨盘”上方的气体被吸入,这部分吸入的气体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气体(称上层气流)被迫经过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导流槽向四周甩(排)出;由于该上层气流方向变为与风扇圆形扇面平行,因此这部分气体完全丧失对风扇圆形扇面上表面的压力。另一部分气体(称下行气流)从旋翼桨叶之间的缝隙进入“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之间的“气体腔室”,然后被函道风扇高速排出该“气体腔室”;该部分空气在风扇扇叶上表面卷起脱体涡流,因此该部分气体对风扇圆形扇面上表面的压力大大降低。垂直向下、向上作用在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气体导流槽背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使这部分气体压力大大减小,并且随旋翼桨叶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由于气体的不断吸入,加上函道壁的阻挡,“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减小,气体对风扇圆形扇面上表面的压力不断减小,而外界气体对风扇圆形扇面下表面的压力变化较小小(根据柏努利定律可知,由于风扇的旋转该压力会减小一些),于是在风扇圆形扇面上下表面之间便产生了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作用在风扇圆形扇面上就产生了升力,当旋翼转速继续加大时,从旋翼桨叶缝隙进入“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量越来越少,而风扇的排气能力却越来越大,从而使该“气体腔室”内的气体量越来越少直至接近真空,从而使该“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对风扇圆形扇面上表面的压力越来越小直至完全丧失,此时,升力系统达到最大升力。理论上讲单位面积风扇圆形扇面所产生的最大升力在海平面上可达10336千克力/平方米以上。(5)升力系统G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驱动器带动旋翼快速(应达到的转速大小由旋翼桨叶的多少、旋翼桨叶的宽度和函道风扇的排气能力等因素决定,以进入“旋翼桨盘”和函道风扇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量大于从旋翼桨叶缝隙流出的气体量为底限)旋转时,函道风扇与之同步旋转,“旋翼桨盘”下方的气体被吸入,被迫经过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导流槽向四周甩(排)出,进入“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之间的“气体腔室”;“旋翼桨盘”上方,“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也被吸入,被迫经过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导流槽向四周甩(排)出,又进入“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之间的“气体腔室”;同时外界气体经过风扇也被吸入该“气体腔室”;进入该“气体腔室”的气体因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会有一部分气体从旋翼桨叶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垂直向下、向上作用在旋翼桨叶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气体导流槽背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使这两部分气体压力大大减小,并且随旋翼桨叶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由于气体的不断吸入,加上函道壁的阻挡,“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之间“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气体对风扇圆形扇面下表面的压力不断加大,而外界气体对风扇圆形扇面上表面的压力又减小(由于风扇的旋转,气体在风扇扇叶上表面卷起脱体涡流,因此该压力会减小),于是在风扇圆形扇面上下表面之间便产生了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作用在风扇圆形扇面上就产生了升力,当旋翼转速不断加大时,由于“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旋翼从“旋翼桨盘”上方“气体腔室”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多,而风扇从外界吸入的气体和旋翼桨叶从“旋翼桨盘”下方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不从外界吸入气体,同时,由于旋翼桨叶的吸气能力的不断增强,从旋翼桨叶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为零,此时,“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升力系统达到最大升力。(6)推进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推进系统的容器内,升力系统A、B、F实施例运转时,旋翼排出的气体进入容器内,然后被旋翼吸入再排出,这样容器内的气体就可以被升力系统A、B、F实施例循环使用,升力系统A、B、F实施例就可以完全依靠容器内的气体正常工作;升力系统C、D、E、G实施例运转时,靠吸入容器内的气体就可以正常工作,从而不必利用外界的介质,这样推进系统就可以在真空环境中产生推力,这个力可以用来使物体升离地面(称“提供升力的推进系统”)或推动它前进(称“提供推力的推进系统”)。推进系统在有足够动力的情况下,其内装升力系统在同等转速下,通过改变容器内的气体密度,可以使升力系统的“翼盘升力区”(或风扇圆形扇面)上下表面压力差发生变化,单位面积“翼盘升力区”(或风扇圆形扇面)所产生的升力也随之改变,从而可以改变推进系统的推重比。(7)、升力、推力大小的调节方式:一是通过调节旋翼的转速来调节升力系统升力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升力的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成正比。二是升力系统A实施例可以通过气体隔离环的上下伸缩,来调节升力的大小,在旋翼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当气体隔离环向上伸出时,由于气体隔离环的阻挡,离心排气叶扇排气受阻,“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增加,气体对“翼盘升力区”上表面的压力变大,从而使升力系统的升力变小,当气体隔离环向下缩入与“翼盘升力区”盘面平齐时,“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的相对独立性被破坏,气体压力恢复到与外界一样,则升力系统升力完全丧失。三是升力系统E实施例可以通过气体隔离环的上下伸缩,来调节升力系统力的大小,在旋翼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当气体隔离环向下伸出时,由于气体隔离环的阻挡,向心吸气叶扇吸气受阻,“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减小,气体对“翼盘升力区”下表面的压力变小,从而使升力系统的升力变小,当气体隔离环向上缩入与“翼盘升力区”盘面平齐时,“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之间的“气体腔室”的相对独立性被破坏,气体压力恢复到与外界一样,则升力系统升力完全丧失。四是通过调节推进系统内升力系统的升力大小,来实现推进系统推力大小的调节。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该升力、推进系统在具备现有升力、推进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其升力、推进效率大大提高、外形尺寸大大减小;特别是由升力系统安装在装满气体的容器内组成的推进系统,由于具有不依靠外界介质持续产生升力或推力的特性,交通工具安装它以后可以轻易穿越海洋、陆地、气体和外层空间的界限在海陆空天长时间自由航行。该推进系统较高的推重比和推重比的可调特性,可以使安装它的航空航天器有效载荷大大增加,如果用核动力或AIP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系统)驱动,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高效率的升力或推力,使得该航空航天器可以低速穿越大气层进出外层空间,这样就避免了其与大气层过度摩擦生热,从而对航空航天器制造材料等的要求大大降低,由于该系统能提供持续的加速度,使星际(恒星之间和星系之间)航行也成为可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升力系统A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升力系统B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升力系统C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升力系统D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升力系统E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升力系统A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是升力系统B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是升力系统C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9是升力系统D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是升力系统E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是升力系统F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2是升力系统G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旋翼 2、固定翼盘(或旋转翼盘、函道风扇) 3、旋翼桨叶4、旋翼桨毂 5、气体导流槽 6、气体密封壁(或函道壁) 7、离心排气叶扇(或向心吸气叶扇) 8、翼盘升力区(或风扇) 9、气体隔离环 10、圆环槽11、旋翼轴 12、驱动器 13、指向箭头 14、指向箭头 15、指向箭头 16、指向箭头 17、指向箭头
在图1中,升力系统A实施例由旋翼(1)和固定翼盘(2)两部分构成。旋翼(1)由多个旋翼桨叶(3)在旋翼桨毂(4)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组成;旋翼桨叶(3)横截面成“(”形,凹陷一面形成气体导流槽(5);旋翼桨叶(3)外段下缘装一个扇叶呈圆环状排列与旋翼桨叶同步旋转的离心排气叶扇(7)。固定翼盘(2)由翼盘升力区(8)和两个气体隔离环(9)组成,气体隔离环(9)在翼盘升力区(8)上围成一个凹腔,两个气体隔离环之间围成一个圆环槽(10),气体隔离环(9)能上下自由伸缩。旋翼离心排气叶扇(7)的扇叶下缘没入圆环槽(10)内,并且扇叶能够沿圆环槽(10)自由旋转。旋翼(1)旋转时形成所谓的“旋翼桨盘”,“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2)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气体腔室”,该“气体腔室”中气体只能单向流动(即气体从“旋翼桨盘”上方向下进入该“气体腔室”再被离心排气叶扇向四周排出)。旋翼通过旋翼桨毂(4)上的旋翼轴(11)与驱动器传动连接。
在图2中,升力系统B实施例由旋翼(1)和旋转翼盘(2)两部分构成。旋翼(1)由多个旋翼桨叶(3)在旋翼桨毂(4)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组成;旋翼桨叶(3)横截面成“(”形,凹陷一面形成气体导流槽(5);旋翼桨叶(3)外段下缘装一个扇叶呈圆环状排列与之同步旋转的离心排气叶扇(7)。旋转翼盘(2)就是一个圆盘,旋翼离心排气叶扇(7)的扇叶下缘与旋转翼盘(2)周边上表面连接成一个整体,“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2)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气体腔室”,该“气体腔室”中气体只能单向流动(即气体从“旋翼桨盘”上方向下进入该“气体腔室”再被离心排气叶扇向四周排出)。旋翼通过旋翼桨毂(4)上的旋翼轴(11)与驱动器(12)传动连接。
在图3中,升力系统C实施例由旋翼(1)和旋转翼盘(2)两部分构成。旋翼(1)由多个旋翼桨叶(3)在旋翼桨毂(4)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组成;旋翼桨叶(3)横截面成“(”形,凹陷一面形成气体导流槽(5);旋转翼盘(2)就是一个装有圆筒形气体密封壁(6)的圆盘,旋翼桨叶(3)外段下缘与旋转翼盘(2)的气体密封壁(6)连接成一个整体。旋翼通过旋翼桨毂(4)上的旋翼轴(11)与驱动器(12)传动连接。
在图4中,升力系统D实施例由旋翼(1)和旋转翼盘(2)两部分构成。旋翼(1)由多个旋翼桨叶(3)在旋翼桨毂(4)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组成;旋翼桨叶(3)横截面成“(”形,凹陷一面形成气体导流槽(5);旋转翼盘(2)就是一个装有圆筒形气体密封壁(6)的圆盘,在圆筒形气体密封壁(6)与翼盘升力区(8)接合处装一个扇叶成圆环状排列的向心吸气叶扇(7),旋翼桨叶(3)外段下缘与旋转翼盘(2)的气体密封壁(6)连接成一个整体。旋翼通过旋翼轴(11)与驱动器(12)传动连接。
在图5中,升力系统E实施例由旋翼(1)和固定翼盘(2)两部分构成。旋翼(1)由多个旋翼桨叶(3)在旋翼桨毂(4)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组成;旋翼桨叶(3)横截面成“(”形,凹陷一面形成气体导流槽(5);固定翼盘(2)是一个装有两个气体隔离环(9)(气体隔离环可以上下自由伸缩)的圆盘,气体隔离环(9)在该盘面上围成一个圆环槽(10);旋翼桨叶(3)外段下缘与圆筒形气体密封壁(6)连接在一起,气体密封壁(6)圆周上缘装一个扇叶成圆环状排列的向心吸气叶扇(7),向心吸气叶扇(7)的扇叶上缘没入圆环槽(10)内,并且扇叶(3)能够沿圆环槽(10)自由旋转,气体密封壁(6)和向心吸气叶扇(7)可以看作旋翼(1)的组成部分。旋翼通过旋翼轴(11)与驱动器传动连接。
在图6中,当驱动器(12)通过旋翼轴(11)带动旋翼(1)沿箭头(13)所指方向快速旋转时,旋翼(1)形成所谓的“旋翼桨盘”,“旋翼桨盘”上方的气体被吸入,然后被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气体(上层气流)由于离心力作用,被迫沿箭头(14)所指的方向经过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导流槽(5)向四周排出;被旋翼桨叶(3)排出的这部分气体,由于气流方向变为与翼盘升力区(8)平行而完全丧失对翼盘升力区(8)上表面的压力。同时,另一部分气体(下层气流)从旋翼桨叶(3)之间的缝隙进入“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由于离心排气叶扇(7)与旋翼桨叶(3)的同步旋转,这一部分气体以很高的流速沿箭头(15)所指的方向被离心排气叶扇(7)的扇叶向四周排出,根据柏努利定律可知,该部分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的压力大大降低。当旋翼(1)转速继续加大时,从旋翼桨叶(3)缝隙进入“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2)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量越来越少,而离心排气叶扇(7)的排气能力却越来越大,加上气体隔离环(9)的阻挡,从而使该“气体腔室”内的气体量越来越少直至为零,使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上表面的压力越来越小直至完全丧失。垂直向下作用在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3)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气体导流槽(5)背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使这部分气体压力绝大部分丧失,而且随旋翼桨叶(3)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这样,翼盘升力区(8)上方的气体对其上表面的压力绝大部分丧失,而其下表面沿箭头(16)所指方向的气体压力不变,这样上下表面就会产生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作用在翼盘升力区(8)上就产生了升力。升力大小的调节,可以通过调节旋翼的转速来调节升力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升力的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成正比,也可以在旋翼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气体隔离环(9)来调节升力的大小。由于气体隔离环(9)可以上下自由伸缩。把气体隔离环(9)向上逐渐伸出,由于气体隔离环(9)的阻挡,旋翼桨叶(3)和离心排气叶扇(7)甩(排)出的气体被阻挡回去,这部分气体被迫下行抵达翼盘升力区(8)上表面,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上表面的压力逐渐恢复,也就是说翼盘升力区的升力逐渐减小,从而使升力系统A的升力降低(升力减小程度和气体隔离环伸出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把气体隔离环(9)向下缩至与翼盘升力区(8)盘面平齐,由于外界气体的进入,“旋翼桨盘”和固定翼盘(2)之间“气体腔室”的相对独立性被破坏,“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压力恢复,升力系统的升力则完全丧失。
在图7中,当驱动器(12)带动旋翼(1)和旋转翼盘(2)沿箭头(13)所指方向快速旋转时,旋翼(1)形成所谓的“旋翼桨盘”,“旋翼桨盘”上方的气体被吸入。其中一部分气体(上层气流)由于离心力作用,被迫沿箭头(14)所指的方向经过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导流槽(5)向四周排出;排出的这部分气体,由于气流方向变为与翼盘升力区(8)平行而完全丧失对翼盘升力区(8)上表面的压力。同时,另一部分气体(下层气流)从旋翼桨叶(3)之间的缝隙进入“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由于离心排气叶扇(7)与旋翼桨叶(3)的同步旋转,这一部分气体以很高的流速沿箭头(15)所指的方向被离心排气叶扇(7)向四周排出,根据柏努利定律可知,该部分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的压力大大降低。当旋翼(1)转速继续加大时,从旋翼桨叶(3)缝隙进入“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2)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量越来越少,而离心排气叶扇(7)的排气能力却越来越大,从而使该“气体腔室”内的气体量越来越少直至为零,使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上表面的压力越来越小直至完全丧失。垂直向下作用在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3)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气体导流槽(5)背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这部分气体压力绝大部分丧失,而且随旋翼桨叶(3)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这样,翼盘升力区(8)上方的气体对其上表面的压力绝大部分丧失,而其下表面沿箭头(16)所指方向的气体压力变化较小(由于旋转翼盘的转动,“翼盘升力区”下表面的气体流速也加大,根据柏努利定律可知,“翼盘升力区”下表面的气体压力也减小),这样翼盘升力区(8)上下表面就会产生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作用在翼盘升力区(8)上就产生了升力。
在图8中,当驱动器(12)通过旋翼轴(11)带动旋翼(1)沿箭头(13)所指的方向快速旋转时,旋转翼盘(2)与之同步旋转,“旋翼桨盘”下方的气体被吸入,被迫沿箭头(14)所指的方向经过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导流槽(5)向四周甩(排)出,进入“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旋翼桨盘”上方的气体(即“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也被吸入,被迫沿箭头(15)所指的方向经过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导流槽(5)向四周甩(排)出,又进入“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进入该气体腔室的气体因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会有一部分气体从旋翼桨叶(3)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垂直向下、向上作用在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3)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3)的气体导流槽(5)背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使这两部分气体压力绝大部分丧失,并且随旋翼桨叶(3)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由于气体的不断吸入,再加上气体密封壁(6)的阻挡,“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下表面的压力不断加大,而外界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上表面沿箭头(16)所指方向的压力会减小(由于旋转翼盘的转动,“翼盘升力区”上表面的气体流速加大,根据柏努利定律可知,“翼盘升力区”上表面的气体压力会减小),于是在翼盘升力区(8)上下表面之间便产生了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作用在翼盘升力区(8)上就产生了升力。当旋翼(1)转速不断加大时,由于“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旋翼(1)从“旋翼桨盘”上方气体腔室吸入的气体(即沿箭头[14]所指方向的气流)越来越多,而从“旋翼桨盘”下方吸入的气体(即沿箭头[15]所指方向的气流)越来越少,直至不从“旋翼桨盘”下方吸入气体,同时,由于旋翼桨叶(3)的吸气能力的不断增强,从旋翼桨叶(3)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为零,此时,升力系统完全依靠“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工作,升力系统达到最大升力。
在图9中,当驱动器(12)通过旋翼轴(11)带动旋翼(1)沿箭头(13)所指的方向快速旋转时,“旋翼桨盘”下方的气体被吸入,被迫沿箭头(14)所指的方向经过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导流槽(5)向四周甩(排)出,进入“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旋翼桨盘”上方,“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2)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也被吸入,被迫沿箭头(15)所指的方向经过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导流槽(5)向四周甩(排)出,又进入该“气体腔室”;同时外界气体也被向心吸气叶扇(7)沿箭头(17)所指的方向吸入该“气体腔室”;进入该“气体腔室”的气体因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会有一部分气体从旋翼桨叶(3)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垂直向下、向上作用在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3)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3)气体导流槽(5)背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使这两部分气体压力大大减小,并且随旋翼桨叶(3)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由于气体的不断吸入,加上气体密封壁(6)的阻挡,“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下表面的压力不断加大,而外界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上表面沿箭头(16)所指方向的压力变小(根据柏努利定律可知,由于旋转翼盘的旋转该压力会减小),于是在翼盘升力区(8)上下表面之间便产生了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作用在翼盘升力区(8)上就产生了升力。当旋翼转速不断加大时,由于“旋翼桨盘”与旋转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旋翼桨叶(3)从“旋翼桨盘”上方“气体腔室”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多,而向心吸气叶扇(7)从外界吸入的气体和旋翼桨叶(3)从“旋翼桨盘”下方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不从外界吸入气体,同时,由于旋翼桨叶(3)的吸气能力的不断增强,从旋翼桨叶(3)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为零,此时,升力系统“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升力系统达到最大升力。
在图10中,当驱动器(12)通过旋翼轴(11)带动旋翼(1)沿箭头(13)所指的方向快速旋转时,“旋翼桨盘”下方的气体被吸入,被迫沿箭头(14)所指的方向经过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导流槽向四周甩(排)出,进入“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旋翼桨盘”上方,“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2)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也被吸入,被迫沿箭头(15)所指的方向经过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导流槽(5)向四周甩(排)出,又进入该“气体腔室”;同时外界气体也被向心吸气叶扇(7)沿箭头(17)所指的方向吸入该“气体腔室”;进入该“气体腔室”的气体因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会有一部分气体从旋翼桨叶(3)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垂直向下、向上作用在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3)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气体导流槽(5)背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使这部分气体压力大大减小,并且随旋翼桨叶(3)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由于气体的不断吸入,加上气体密封壁(6)的阻挡和向心吸气叶扇(7)沿气体隔离环(9)围成的圆环槽(10)旋转,“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下表面的压力不断加大,而外界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上表面沿箭头(16)所指方向的压力不变,于是在翼盘升力区(8)上下表面之间便产生了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作用在翼盘升力区(8)上就产生了升力,当旋翼(1)转速不断加大时,由于“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2)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旋翼桨叶(3)从“旋翼桨盘”上方“气体腔室”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多,而向心吸气叶扇(7)从外界吸入的气体和旋翼桨叶(3)从“旋翼桨盘”下方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不从外界吸入气体,同时,由于旋翼桨叶(3)的吸气能力的不断增强,从旋翼桨叶(3)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为零,此时,升力系统“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升力系统达到最大升力。升力大小的调节,可以通过调节旋翼的转速来调节升力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升力的大小与旋翼的转速成正比,也可以在旋翼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气体隔离环(9)来调节升力的大小。由于气体隔离环(9)可以上下自由伸缩。把气体隔离环(9)向下逐渐伸出,由于气体隔离环(9)的阻挡,向心吸气叶扇的吸气能力降低,气体对翼盘升力区(8)上表面的压力逐渐减小,也就是说翼盘升力区的升力逐渐减小,从而使升力系统A的升力降低(升力减小程度和气体隔离环伸出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把气体隔离环(9)向上缩至与翼盘升力区(8)盘面平齐,则“旋翼桨盘”和固定翼盘(2)之间“气体腔室”的相对独立性被破坏,“气体腔室”内较高的气体压力丧失,升力系统的升力则完全丧失。
在图11中,函道风扇(2)由函道壁(6)和一个由多个(多少视函道风扇的面积而定,以尽量增加函道风扇的排气能力和减少风扇扇叶之间缝隙的通气量为原则)风扇扇叶放射状排列而成的风扇(8)组成,较密的风扇扇叶围成一个圆形扇面,该函道风扇(2)只容气体由“气体腔室”内向外单向通过,旋翼(1)的旋翼桨叶(3)外段下缘与函道壁(6)圆周上端连接在一起,并使旋翼浆叶(3)排出的气体不再进入“气体腔室”内。当驱动器(12)带动旋翼(1)沿箭头(13)所指方向快速旋转时,函道风扇(2)与之同步旋转,“旋翼桨盘”上方的气体被吸入,这部分吸入的气体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气体(称上层气流)被迫沿箭头(14)所指方向经过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导流槽(5)向四周甩(排)出;由于该上层气流方向变为与风扇(8)圆形扇面平行,因此这部分气体完全丧失对风扇(8)圆形扇面上表面的压力。另一部分气体(称下行气流)从旋翼桨叶(3)之间的缝隙进入“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2)之间的“气体腔室”,然后被函道风扇(2)沿箭头(15)所指方向高速排出该“气体腔室”;该部分空气在风扇扇叶上表面卷起脱体涡流,因此该部分气体对风扇(8)圆形扇面上表面的压力大大降低。垂直向下、向上作用在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3)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气体导流槽(5)背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使这两部分气体压力大大减小,并且随旋翼桨叶(3)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由于气体的不断吸入,加上函道壁(6)的阻挡,“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2)之间的“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减小,气体对风扇(8)圆形扇面上表面的压力不断减小,而外界气体对风扇(8)圆形扇面下表面沿箭头(16)所指方向的压力却有所增加(由于风扇的旋转,风扇扇叶有迎角的转动,该压力会增加一些),于是在风扇(8)圆形扇面上下表面之间便产生了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作用在风扇(8)圆形扇面上就产生了升力,当旋翼(1)转速继续加大时,从旋翼桨叶(3)缝隙进入“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2)之间“气体腔室”的气体量越来越少,而函道风扇(2)的排气能力却越来越大,从而使该“气体腔室”内的气体量越来越少直至接近真空,从而使该“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对风扇(8)圆形扇面上表面的压力越来越小直至完全丧失,此时,升力系统达到最大升力。
在图12中,函道风扇(2)由函道壁(6)和一个由多个(多少视函道风扇的面积而定,以尽量增加函道风扇的吸气能力和减少风扇扇叶之间缝隙的通气量为原则)风扇扇叶放射状排列而成的风扇(8)组成,较密的风扇扇叶围成一个圆形扇面,该函道风扇(2)只容气体由外向“气体腔室”内单向通过,旋翼(1)的旋翼桨叶(3)外段下缘与函道壁(6)连接在一起,并使旋翼浆叶(3)排出的气体再进入“气体腔室”内。当驱动器(12)通过旋翼轴(11)带动旋翼(1)沿箭头(13)所指方向快速旋转时,“旋翼桨盘”下方的气体被吸入,被迫沿箭头(14)所指方向经过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导流槽(5)向四周甩(排)出,进入“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2)之间的“气体腔室”;“旋翼桨盘”上方,“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2)之间“气体腔室”内的气体也被吸入,被迫沿箭头(15)所指方向经过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导流槽(5)向四周甩(排)出,又进入“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2)之间的“气体腔室”;同时外界气体沿箭头(17)所指方向经过风扇(8)也被吸入该“气体腔室”;进入该“气体腔室”的气体因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会有一部分气体从旋翼桨叶(3)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垂直向下、向上作用在旋翼桨叶(3)上的气体压力,由于旋翼桨叶(3)的快速旋转和横截面为“(”形,气体在旋翼桨叶气体导流槽(5)背面卷起脱体涡流,从而使这两部分气体压力大大减小,并且随旋翼桨叶(3)转速的增加该压力无限趋向于零;由于气体的不断吸入,加上函道壁(6)的阻挡,“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2)之间“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气体对风扇(8)圆形扇面下表面的压力不断加大,而外界气体对风扇(8)圆形扇面上表面沿箭头(16)所指方向的压力又减小(由于风扇[8]的旋转,气体在风扇扇叶上表面卷起脱体涡流,因此该压力会减小),于是在风扇(8)圆形扇面上下表面之间便产生了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作用在风扇(8)圆形扇面上就产生了升力,当旋翼(1)的转速不断加大时,由于“旋翼桨盘”与函道风扇(2)之间“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不断增加,旋翼(1)从“旋翼桨盘”上方“气体腔室”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多,而风扇(8)从外界吸入的气体和旋翼桨叶(3)从“旋翼桨盘”下方吸入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不从外界吸入气体,同时,由于旋翼桨叶(3)的吸气能力的不断增强,从旋翼桨叶(3)之间的缝隙流出“气体腔室”的气体越来越少直至为零,此时,“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密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升力系统达到最大升力。
升力系统A实施例的结构较复杂、精密,但升力效率较高、升力大小易调节、容易固定,适于大型、超大型交通工具上使用;升力系统B、F实施例的效率较升力系统A低且较难固定,但结构简单、制造简便,适于小型交通工具和玩具上使用;升力系统C、D、G实施例升力效率较升力系统A、B高出数倍,结构简单、制造简便,但也存在较难固定的缺点,适于小型交通工具和玩具上使用。升力系统E实施例的结构较复杂、精密,升力效率最高、升力大小易调节、容易固定,适于大型、超大型交通工具上使用。
该升力、推进系统除可以用来替换现有的一切交通工具的升力、推进系统(尤其适用于外层空间航行)外,还可以用来给起重机、推土机和玩具飞行器等提供升力或推力。
Claims (5)
1、一种升力、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升力系统由旋翼和固定翼盘、旋转翼盘或函道风扇两部分构成;多个旋翼桨叶在旋翼桨毂四周呈放射状排列,旋翼桨叶横截面成“(”形,凹陷一面形成气体导流槽;旋翼旋转时,旋翼扫过的区域形成所谓的“旋翼桨盘”,“旋翼桨盘”与固定翼盘、旋转翼盘或函道风扇之间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气体腔室”。推进系统由升力系统安装在一个装满气体的容器里面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力系统,其特征是:A实施例,其固定翼盘是一个装有气体隔离环的圆盘,气体隔离环在该盘面上围成一个圆环槽,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装一个扇叶成圆环状排列的离心排气叶扇,离心排气叶扇的扇叶下缘没入圆环槽内,并且扇叶能够沿圆环槽自由旋转;B实施例,其旋转翼盘就是一个圆盘,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装一个扇叶成圆环状排列的离心排气叶扇,离心排气叶扇的扇叶下缘与旋转翼盘连接在一起;C实施例,其旋转翼盘是一个装有圆筒形气体密封壁的圆盘,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与旋转翼盘的气体密封壁连接在一起;D实施例,其旋转翼盘是一个装有圆筒形气体密封壁的圆盘,在圆筒形气体密封壁上装一个扇叶成圆环状排列的向心吸气叶扇,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与旋转翼盘的气体密封壁连接在一起;E实施例,其固定翼盘是一个装有气体隔离环的圆盘,气体隔离环在该盘面上围成一个圆环槽,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与圆筒形气体密封壁连接在一起,气体密封壁圆周上缘装一个扇叶成圆环状排列的向心吸气叶扇,向心吸气叶扇的扇叶上缘没入固定翼盘的圆环槽内,并且扇叶能够沿圆环槽自由旋转;F实施例,其函道风扇由函道壁和一个由多个风扇扇叶放射状排列而成的风扇两部分组成,该函道风扇只容气体由“气体腔室”内向外单向通过,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与函道壁连接在一起,并使旋翼桨叶排出的气体不再进入“气体腔室”内;G实施例,其函道风扇由函道壁和一个由多个风扇扇叶放射状排列而成的风扇两部分组成,该函道风扇只容气体由外向“气体腔室”内单向通过,其旋翼的旋翼桨叶外段下缘与函道壁连接在一起,并使旋翼桨叶排出的气体再进入“气体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力系统,其特征是:旋翼桨叶的上缘若加装一个长方形的叶片,使旋翼桨叶的横截面成
形,会使升力系统在同等转速下更容易达到或接近理论最大升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系统,其特征是:升力系统可以全部装在该容器内;也可以把升力系统的固定翼盘、旋转翼盘或函道风扇替换容器壁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系统,其特征是:通过改变容器内的气体密度,可以改变推进系统的推重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031117929A CN1521085A (zh) | 2003-02-10 | 2003-02-10 | 通用升力、推进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031117929A CN1521085A (zh) | 2003-02-10 | 2003-02-10 | 通用升力、推进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21085A true CN1521085A (zh) | 2004-08-18 |
Family
ID=34283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031117929A Pending CN1521085A (zh) | 2003-02-10 | 2003-02-10 | 通用升力、推进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521085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8329A (zh) * | 2010-06-14 | 2011-12-14 | 何仁城 | 改变表面流体压强的方法及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动力系统 |
CN103895859A (zh) * | 2012-12-25 | 2014-07-02 | 徐珑洋 | 一种通过空转获取空气升力的装置 |
CN106904268A (zh) * | 2017-03-10 | 2017-06-30 | 张亚兵 | 涵道风扇螺旋桨 |
CN107554754A (zh) * | 2017-09-06 | 2018-01-09 | 邓安迪 | 一种飞行器升力(或推力)装置 |
WO2018120153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钟书豪 | 一种飞行器、飞行单元及其抬升结构 |
CN108860628A (zh) * | 2018-05-04 | 2018-11-23 | 黄冠达 | 半封闭后掠角滚翼离心动力装置 |
-
2003
- 2003-02-10 CN CNA031117929A patent/CN152108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8329A (zh) * | 2010-06-14 | 2011-12-14 | 何仁城 | 改变表面流体压强的方法及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动力系统 |
CN103895859A (zh) * | 2012-12-25 | 2014-07-02 | 徐珑洋 | 一种通过空转获取空气升力的装置 |
CN103895859B (zh) * | 2012-12-25 | 2016-01-20 | 徐珑洋 | 一种通过空转获取空气升力的装置 |
WO2018120153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钟书豪 | 一种飞行器、飞行单元及其抬升结构 |
CN106904268A (zh) * | 2017-03-10 | 2017-06-30 | 张亚兵 | 涵道风扇螺旋桨 |
CN107554754A (zh) * | 2017-09-06 | 2018-01-09 | 邓安迪 | 一种飞行器升力(或推力)装置 |
CN108860628A (zh) * | 2018-05-04 | 2018-11-23 | 黄冠达 | 半封闭后掠角滚翼离心动力装置 |
CN108860628B (zh) * | 2018-05-04 | 2021-08-24 | 黄冠达 | 半封闭后掠角滚翼离心动力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156782A1 (en) | Distributed propulsion system | |
CN108502151B (zh) | 带有至少两个旋翼组件和护壳的推力产生单元 | |
US20120111994A1 (en) | Cross-flow fan propulsion system | |
US11987352B2 (en) | Fluid systems that include a co-flow jet | |
US8727265B2 (en) | Helicopter with cycloidal rotor system | |
CN100340765C (zh) | 一种动力传输装置 | |
CN1076688C (zh) | 飞行体 | |
US5421538A (en) | VTOL aircraft | |
EP2507130B1 (fr) | Dispositif de sustentation et propulsion, et aerodyne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 |
US8579573B2 (en) | Vehicle propulsion system | |
US6168384B1 (en) | Propeller blade configuration | |
US9187175B1 (en) | Flying-wing and VTOL flying-wing aircraft | |
CN107539472A (zh) | 一种基于倾转涵道的单升力涵道垂直起降飞机 | |
CN207417149U (zh) | 一种基于倾转涵道的双升力涵道垂直起降飞机 | |
US6834829B2 (en) | Vertical lift aircraft having an enclosed rotary wing | |
CN1693700A (zh) | 风叶自转和公转结合的风电装置扑转翼直升机及其方法 | |
US20160207623A1 (en) | Rotary-wing aircraft with ducted anti-torque device | |
CA3060758C (en) | Aircraft with rotating ducted fan | |
CN1521085A (zh) | 通用升力、推进系统 | |
US20040042901A1 (en) | Extreme mu rotor | |
US7427047B2 (en) | Powered aircraft including inflatable and rotatable bodies exhibit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perpendicular to its rotation axis and in order to generate a lift force | |
US6669138B1 (en) | Rotary aeronautical lifting cell | |
CN207417148U (zh) | 一种基于倾转涵道的单升力涵道垂直起降飞机 | |
US10577086B2 (en) | High efficiency stall proof airfoil and means of control | |
CN2101639U (zh) | 运载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