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6946A - 记录和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和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6946A
CN1506946A CNA2003101203293A CN200310120329A CN1506946A CN 1506946 A CN1506946 A CN 1506946A CN A2003101203293 A CNA2003101203293 A CN A2003101203293A CN 200310120329 A CN200310120329 A CN 200310120329A CN 1506946 A CN1506946 A CN 15069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amplifier unit
tracking error
yield valu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03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ι�˾
盐谷雅美
����һ
正木清
山田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6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69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305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signal quality assessment
    • G11B20/10388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signal quality assessment control of the read or write heads, e.g. tracking errors, defocus or tilt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1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servo gain or phase compensation during ope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018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analog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 G11B20/10027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analog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djusting the signal strength during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e.g. variable gain amplif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01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track following onl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servo offset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 G11B7/095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to compensate for tilt, skew, warp or inclination of the disc, i.e. maintain the optical axis at right angles to the dis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以及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基于记录媒介的线速度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Description

记录和再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光学方法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可用于将信息记录于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的盘形记录媒介(例如光盘)上和/或从该媒介上再现信息。这种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的其中一种类型是通过把由安装在光学头上的半导体激光器等元件发出的光束会聚,并利用物镜等元件将激光束直接导向于记录媒介,从而执行记录和/或再现功能。
这种记录和再现装置使用的记录媒介包括微小的螺旋轨迹,例如间距为0.6μm。为了在该轨迹上记录信息和/或从轨迹上再现信息,必须执行跟踪控制以使光束点一直定位于轨迹上。通过光探测器(其光接收表面沿着轨迹的方向被分成相等的两个单元)接收由轨迹反射和衍射的光来探测用于跟踪控制的误差信号,即跟踪误差信号,然后寻找两个单元的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别。
当光束处于轨迹中心时,从那两个单元输出的信号具有相等的幅值,因此这两个信号的差值(即跟踪误差信号)为零。这种误差检测方法称作推挽法,该方法由于允许用简单的机构来探测跟踪误差信号,因此使用广泛。
跟踪误差信号根据光盘反射的光而产生,其幅值依据光盘的反射率以及导向在光盘上的光束强度而变化。
一般地,当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值变化时,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值也变化,因此该控制系统就变得不稳定。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在跟踪控制系统内配备AGC电路用以获得TE/AS,其中TE是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值,AS是代表由光盘反射的光线量的量值信号的幅值。
众所周知,跟踪误差信号幅值TE根据轨迹槽的深度而变化。一种允许写入一次信息的一次写入可读多次的光盘通过改变轨迹槽的深度来记录信息。
在这种类型的光盘中,一旦信息被记录,轨迹槽的深度就改变了。如果AGC电路在这种状态下运行,跟踪控制系统就可能变得较不稳定。作为克服这种现象的方案,图9显示了这种构造的记录和再现装置。
图9显示了通过改变轨迹槽的深度而将信息记录于光盘上和/或从光盘上再现信息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900。
该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900包括光学头2、马达5、加法器10、差分放大器11、AGC电路12、光接收表面分成相等的两个单元的两单元光探测器19、增益可变放大器32、信息探测电路33、微型计算机34以及跟踪控制电路35。
光学头2将信息记录在光盘31上和/或从光盘上再现信息。光学头2包括物镜3。光盘31通过改变上述轨迹槽的深度而允许信息记录于其上。马达5驱动并旋转光盘31。两单元光探测器19包括单元36和37。由光盘31的轨迹反射和衍射的光照射两单元光探测器19。单元36和37的每一个的输出输入到差分放大器11。差分放大器11产生跟踪误差信号并将跟踪误差信号输入到AGC电路12。
AGC电路12的输出被输出到增益可变放大器32,增益可变放大器32根据信息探测电路33的输出以及微型计算机34的输出来切换增益,并放大AGC电路12的输出信号。
微型计算机34通过容纳光盘的光盘托上提供的探测孔等元件来确定安装于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900上的光盘的类型,并确认光盘31通过改变轨迹槽的深度从而允许信息记录于其上。一旦形成这种状态,微型计算机34就将增益可变放大器32的增益设置到规定值Xa。
在该光盘31中,已经记录信息的区域和还没有记录信息的区域上的轨迹槽的深度是不同的。因此,记录前的跟踪误差信号V0和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幅值AS之间的关系V0/AS,与记录后的跟踪误差信号V1和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幅值AS1之间的关系V1/AS1彼此不相等。
当记录前的AGC电路12的输出为Va=K×(V0/AS),并且记录后的AGC电路12的输出为Vb=K×(V1/AS1)(K为常数)时,必须在增益可变放大器32中设置增益Xa或Xb以使Xa×VaXb×Vb。即当轨迹上还没有记录信息时,增益可变放大器32的增益切换为Xa;而当轨迹上已经记录有信息时,增益可变放大器32的增益切换为Xb。
接下来将描述如何辨别上面已经记录有信息的轨迹和上面还没有记录信息的轨迹。利用能通过改变轨迹槽的深度而允许在上面记录信息的光盘31,当信息记录于轨迹上后,轨迹槽变深从而减少轨迹反射的光线量。基于加法器10的输出可以检测出是否已经记录信息。因此,信息探测电路33基于加法器10的输出的变化确定信息是否已经记录在轨迹上,并向微型计算机34输出确定结果。微型计算机34基于信息探测电路33的输出来切换增益可变放大器32的增益,从而保持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的恒定(参阅,例如日本公开文献No.8-287490)。
近来,通过将轨迹槽变形(或局部破坏)来记录信息的光盘不是那么常见了。作为替代,通过利用激光产生的热来蒸发轨迹槽上的部分记录膜因此形成痕迹从而记录信息的光盘开始变成主流。
当信息正在记录于这种光盘上时,记录膜就处在经受物理状态变化当中。因此,TE/AS,即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值TE相对于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幅值AS的比率在记录前和记录后是不同的。
当光盘(允许通过蒸发部分记录膜而记录信息)以设计记录膜时假定的线速度旋转时,一旦激光输出增强到规定水平时痕迹就会快速形成。因此,记录前和记录后的TE/AS比率可以变得基本相等。在这种情况下,仅要求AGC电路12来使跟踪控制系统保持稳定,就象从一般光盘上再现信息那样。但是,一旦线速度增加,记录状况就从记录膜设置的状态发生变化。因此,在记录途中的TE/AS比率就变得与记录前的TE/AS比率不同。
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由光盘反射的光线量(i)根据光盘生产的不一致性以及光盘的污染并且(ii)根据记录和再现之间的激光的强度之差而变化。为了防止这种变化而使该跟踪控制系统保持稳定,必须提供AGC电路。但是,一旦改变线速度而使信息记录于上述类型的一次写入可读多次的光盘上时,在记录期间导向于轨迹上的激光的强度就从记录媒介所设计的激光强度偏移。结果,记录期间的TE/AS比率减少(或增加)。如果AGC电路在这种状态下运行,跟踪控制系统就会变得不稳定而不是稳定。
当倾斜发生时,跟踪控制系统就会因为相似的原因而变得不稳定。
在上述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900中,试图通过在记录前和在记录后切换增益可变放大器32的增益来改善跟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但是,切换的时序仅由信息探测电路33来决定,该电路通过探测由光盘反射的光线量来确定信息是否已经被记录下来。因此,在记录期间很难根据TE/AS比率的变化来改变切换时序。
在这种利用激光产生的热蒸发轨迹上的部分记录媒介并因此形成痕迹从而允许信息记录在上面的光盘的情况下,当光盘以普通旋转速度旋转时和当光盘以高速旋转时,在记录期间的TE/AS比率是不同的。但是,上述装置900并不探测旋转速度的变化,因此它不能根据这种变化来改变切换时序。
在目前所述的光盘中,在记录期间导向于光盘上所需位置的激光的功率由于外部因素(包括倾斜)的影响而减少,因此记录期间的TE/AS比率改变。因而该跟踪控制系统变得不稳定。上述装置900不探测包括倾斜的外部因素,因此不能根据由这些外部因素引起的TE/AS比率的变化来改变切换时间。
发明概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并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以及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基于记录媒介的线速度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当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时控制部件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该记录和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信息是否记录于记录媒介上的由光束照射的位置上的确定部件。控制部件基于确定部件确定的信息是否记录在记录媒介上的由光束照射的位置上的结果来改变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确定部件包括用于再现记录媒介上记录的信息的再现部件和用于比较再现部件的输出值和规定值的比较部件。确定部件基于该比较结果来确定信息是否记录在记录媒介上的由光束照射的位置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放大部件包括基于记录媒介反射的光线量而输出量值信号的量值信号输出部件、具有可基于反射光的量值信号而变化的增益值的第一增益可变放大部件以及具有可由控制部件调节的增益值的第二增益可变放大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当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时,量值信号输出部件输出具有固定幅值的反射光的量值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放大部件包括基于记录媒介反射的光线量而输出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量值信号输出部件以及具有可基于反射光的量光线信号和控制部件的指示的其中至少一个而变化的增益值的增益可变放大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当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时,量值信号输出部件输出具有固定幅值的反射光的量值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放大部件包括基于记录媒介反射的光线量而输出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量值信号输出部件、放大并输出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第三增益可变放大部件,第三增益可变放大部件具有可由控制部件调节的增益值,以及放大并输出跟踪误差信号的第四增益可变放大部件,第四增益可变放大部件具有基于由第三增益可变放大部件放大的反射光的量值信号调节的增益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当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时,量值信号输出部件输出具有固定幅值的反射光的量值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记录媒介的记录膜含有有机颜料材料,利用光束照射产生的热能够不可逆地改变该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该记录和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切换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增益值的增益切换部件。增益切换部件基于是否要在记录媒介上记录或要从记录媒介上再现信息来切换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增益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在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以及在探测记录媒介上由光束照射的位置的法线和光束的光轴之间的倾斜的倾斜探测部件。控制部件基于该探测到的倾斜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仍旧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在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以及探测记录媒介的记录灵敏度的灵敏度探测部件。控制部件基于该探测到的记录灵敏度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记录媒介具有代表其上记录的记录灵敏度的灵敏度信息。灵敏度探测部件基于记录媒介的反射光来探测灵敏度信息。
仍旧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在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以及在记录媒介的径向上传递光束的传递部件。控制部件基于光束在径向上的位置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仍旧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在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以及基于要被记录在记录媒介上的信息来调制光束的调制部件。控制部件基于该调制光束的平均强度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仍旧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在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以及测量记录媒介的温度的温度测量部件。控制部件基于所测的温度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
因此,这里所述的发明可以有利地提供一种当在记录媒介上,例如通过利用激光产生的热来蒸发、熔化或变形部分记录膜并因此形成痕迹从而允许信息记录在其上的光盘,来记录信息和/或从媒介上再现信息时能够执行稳定的跟踪控制的记录和再现装置。
通过阅读和理解下面参照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样例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
图2是显示从没有记录信息的轨迹、正在记录信息的轨迹和已经记录完信息的轨迹获取的跟踪误差信号和光线量和信号的时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样例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样例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
图5显示了光盘的温度变化;
图6A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的放大部件的结构;
图6B显示了放大部件的替换结构;
图7A和7B显示了放大部件的替换结构;
图8显示了输入数据和光束强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
图9显示了传统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
首选实施例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的示意样例来说明本发明。
(样例1)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样例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100。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100包括光学头2、主轴马达5、差分放大器11、跟踪控制电路14、驱动控制电路15、激光控制电路17、马达驱动电路18、驱动电路20、地址信号处理电路30、放大部件101、确定部件102以及传递部件103。放大部件101包括加法器10、衰减器21和22、AGC电路以及增益可变放大器13。确定部件102包括信号处理电路16和记录/未记录确定电路25。传递部件103包括进给马达6和进给螺杆7。
光学头2通过用光束4照射光盘1而将信息记录于光盘1上和/或从光盘上再现信息。光学头2包括物镜3、信号探测光探测器8、和两单元光探测器19。光盘1是盘形记录媒介。主轴马达5驱动并旋转光盘1。两单元光探测器19包括单元36和37。由光盘1的轨迹反射和衍射出的光照射两单元光探测器19。单元36和37中的每一个的输出都输入到差分放大器11。差分放大器11产生跟踪误差信号STE并将跟踪误差信号STE输入到AGC电路12。
光盘1上面包括多个轨迹。每个轨迹在规定周期内非常微弱地颤动。这种微弱的颤动和连接轨迹的微小的桥结构形成了地址信号。地址信号用来探测光束4照射的轨迹上的位置。光盘1的最内部区域包括被称为控制轨迹的区域。在控制轨迹中,记录着有关光盘1的格式、轨迹间距和记录灵敏度的信息。
光盘1置于主轴马达5上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光盘2将信息记录于光盘1上或从光盘1上再现信息。光学头2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物镜3的传动器(未显示)、例如棱镜的光学器件(未显示)、半导体激光器(未显示)、以及两单元光探测器8和19。含有步进电机等元件的进给马达6和进给螺杆7驱动光学头2朝光盘1的径向移动。
物镜3将由光学头2上配备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聚集到光盘1上。光学头2上配备的光学系统(未显示)将光盘1反射的光分解开。分解获得的光的每部分都集中于探测信号的两单元光探测器8、探测跟踪误差信号的两单元光探测器19和探测聚焦误差信号的光探测器(未显示)上。
由光盘1的轨迹反射和衍射的光照射两单元光探测器19。两单元光探测器19的单元36和37的每一个的输出都输入到差分放大器11。差分放大器11充当探测光束4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表示所测得的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STE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单元36和37的每一个的输出都输出到加法器10,加法器产生代表轨迹反射的光线量的光线量和信号(lightamount sum signal)SAS。在该说明书中,术语“光线量和信号”和术语“反射光的量值信号”可以互换地使用。
跟踪误差信号STE通过衰减器21输入到AGC电路12。AGC电路12包括例如VCA,并具有可根据光线量和信号SAS而变化的增益值。从AGC电路12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TEAGCOU了的幅值TE2表示为TE2=AS0×TE/AS。“AS”是光线量和信号SAS的幅值,“TE”是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值。“AS0”是参考光线量和信号的幅值(光线量和信号电平)。当加法器10探测到的光线量和信号幅值AS等于参考光线量和信号的幅值AS0时,从差分放大器11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幅值TE等于跟踪误差信号TEAGCOUT的幅值TE2。当加法器10探测到的光线量和信号幅值AS是参考光线量和信号的幅值AS0的两倍时,TE2=TE/2。
通常,TE和AS彼此成比例地变化。因此,即使当增加光束4的强度或改变光盘1的反射率以增加反射光线量时,利用AGC电路12得到的跟踪误差信号TEAGCOUT基本保持为常数值。
跟踪误差信号TEAGCOUT输入到包含如VCA的增益可变放大器13。增益可变放大器13基于增益放大跟踪误差信号TEAGCOUT(放大比率可能小于1),并输出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TEAGCOUT。可以调节增益可变放大器13所用的增益。下面将详细说明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操作。
由增益可变放大器13输出的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TEAGCOUT输入到含有滤波器的跟踪控制电路14。跟踪控制电路14基于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TEAGCOUT控制光束的位置。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TEAGCOUT通过跟踪控制电路14应用于驱动电路20从而驱动跟踪线圈(未显示),该线圈是光学头2中的传动器(未显示)的一部分。在该方式下,依据跟踪误差信号幅值TE的电流流入跟踪线圈(未显示),并跟踪控制物镜3以使光束4一直在光盘1的轨迹上。
如上所述,由光盘1反射的部分光线导向于探测信号的光探测器8上。光探测器8的输出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16。信号处理电路16充当再现在光盘1上记录的信息的再现部件。虽然未显示,但信号处理电路16包括含有电容器等元件的AC成分提取电流、高速AGC电路和滤波器,它们一起把从光探测器8提取出来的AC成分调节到规定幅值。信号处理电路16还包括均衡器电路、二进制电路等元件,它基于光探测器8的输出探测光盘1上记录的信息。所测得的信息输入驱动控制电路15,该电路包括CPU、DSP、高频运行的高速硬逻辑。从而,读出光盘1上记录的信息。
差分放大器11的输出输入地址信号处理电路30。虽然未显示,但地址信号处理电路30包括高速AGC电路、带通滤波器、电压比较器等元件。地址信号处理电路30基于轨迹和与轨迹相连的微小的桥结构的小颤动而从跟踪误差信号STE中提取信号。然后,地址信号处理电路30二值化所提取的信号并将获得的二进制信号输出到驱动控制电路15。驱动控制电路15基于地址信号处理电路30的输出确定光盘1上光束4的位置,并通过马达驱动电路18控制主轴马达5的旋转速度,从而使上面集中着光束4的轨迹的线速度保持恒定。
在外部指示装置(未显示)的指示下,驱动控制电路15利用配备的高速硬逻辑调制从外部高速输入的信息数据,并将调制的信息数据输出到激光控制电路17。激光控制电路17将驱动控制电路15的输出转换为电流信号并驱动光学头2上的半导体激光器(未显示)以改变光束4的强度。从而将信息记录于光盘1上。
用于记录信息的光盘1的记录膜包含有机颜料材料等元件。例如,当具有大约为10mW的高强度的激光导向于记录膜上时,部分记录膜被蒸发。结果,轨迹变深且由轨迹反射的光线量减少。驱动控制电路15从记录/未记录确定电路25读出反射光线量的变化(下面将说明)并探测信息是否已经记录于正在进行再现的光盘1的轨迹上。
接下来将参照图2说明跟踪误差信号幅值TE和光线量和信号幅值AS之间的关系。图2是输入AGC电路12的跟踪误差信号TE和光线量和信号幅值AS的时序图。
如图2所示,当激光功率电平从P1变到P2以记录信息时(时间T1),跟踪误差信号幅值TE和光线量和信号幅值AS根据强度的变化而变化。驱动控制电路15在时间T1时用激光控制电路17将光束4的强度从P1切换到P2,并同时操作衰减器21和22以使差分放大器11和加法器10的输出的幅值加倍(P1/P2)。因此,即使激光功率电平在记录时和再现时不同,跟踪误差信号幅值TE和光线量和信号幅值AS的变化也仅非常微小。
从时间T0到时间T1期间,激光功率为P1(信息再现激光功率)的激光束照射还没有记录信息的光盘1上的轨迹。在这段时间期间,跟踪误差信号幅值为VT1,且光线量和信号幅值为V1。
从时间T1到时间T3期间,激光功率为P2(信息记录激光功率)的激光束照射还没有记录信息的光盘1上的轨迹。在这段时间期间,跟踪误差信号幅值从VT2和VT3变化,并且光线量和信号幅值从V2变到V3和变到V4。如图2所示,即使当轨迹被具有高激光功率P2的激光束照射时,跟踪误差信号幅值也不变化(VT1=VT2)直到记录痕迹开始形成。相反,当轨迹被具有高激光功率P2的激光束照射时,光线量和信号幅值立即从V2增加到V3。
在时间T2,即当记录膜的温度升高并且部分记录膜蒸发而加深了轨迹时,跟踪误差信号幅值从VT2增加到VT3,且光线量和信号幅值从V3逐渐减少。这种情况发生是由于痕迹的形成增加了具有较低反射率的部分相对于被光束4照射的区域的比率。“V4”表示当被光束4照射的区域中的记录部分的比例最大时的光线量和信号幅值。
在时间T4和时间T5之间的时间段,光束4通过记录痕迹。在这段时间期间,跟踪误差信号幅值为VT4(=VT3),光线量和信号幅值为V5(<V4)。
当导向于光盘1上的激光束的记录激光功率P2与光盘1的记录膜的设计状态相匹配时,记录痕迹立刻形成。因此,光线量和信号幅值在信息记录期间基本等于V4,跟踪误差信号幅值基本等于VT3。在该点上,从AGC电路12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TAGCOUT的幅值TE2为TE2=V1×VT3/VT4,其中参考光线量和信号幅值为V1。
因此,在正常记录期间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变化为(V1/VT1)×(VT3/V4)。为了在记录期间以及在再现期间使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变化接近于零,处理跟踪误差信号的部件中配备的衰减器21的放大比率调节到(P1/P2)×(V4/VT3)×(VT1/V1)。
当线速度增加时,轨迹的移动速度也增加。结果,激光束导向于轨迹的相同部分上的时间段变短,且导向于轨迹的相同部分上的激光功率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记录膜的温度在时间T1和时间T2之间的时间段内不上升。由于没有形成记录痕迹,因此反射光线量保持在V3。
在该情况下,输入到AGC电路12的光线量和信号的平均幅值为V6,它是介于时间T1和时间T3期间的平均值。
因此,TEAGCOUT=V1×VT2/V6。在该情况下跟踪控制系统中的增益变化是(V1/VT1)×(VT2/V3)=(V1/V6)。这里,VT2=VT1。
当如上面所述调节衰减器的增益时,调节做出的增益变化进一步加到增益上。因此,跟踪控制系统的总增益变化为(V1/V3)×(V4/VT3)×(VT1/V1)=(VT1/V6)×(V4/VT3)。当线速度加倍时,试验得到的总增益变化为-3dB。
获得光线量和信号幅值V3(在图2中的时间T1和时间T2之间的时间段)的光盘1的轨迹中的区域根据线速度而变化。当线速度增加时,该区域就扩大因此平均光线量和信号幅值V6增加。随着平均光线量和信号幅值V6的增加,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减少。为了在即使当线速度非常高的时候也能改善跟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必须补偿增益减少。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100包括增益可变放大器13。通过根据线速度来切换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跟踪控制系统可以与线速度无关地保持稳定。
下面将详细说明增益可变放大器13。增益可变放大器13包括VCA等元件,并具有由驱动控制电路15控制的增益。由于驱动控制电路15控制如上所述的主轴马达5的旋转速度,因此驱动控制电路15可以根据由光束4照射的轨迹的线速度来切换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
为增益可变放大器13设置的增益和线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利用规定的参考光盘(例如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100的生产过程中)测量线速度和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变化之间的关系然后将该测量结果存储到EEPROM等中来确定。
光盘1的控制轨迹上记录着灵敏度信息。灵敏度信息表示光盘1的记录灵敏度。
当光盘1安装于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上并且启动该装置时,就可以从控制轨迹上读出有关光盘1的格式和轨迹间距的信息。因此可以将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的信号处理电路、马达电路等元件调节到合适的状态从而在光盘1上记录信息和/或从光盘上再现信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样例中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100,当启动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100时可以读出有关光盘1的记录灵敏度以及光盘1的格式和轨迹间距的信息。通过这样操作,可以将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调节到与光盘1的记录灵敏度相符的水平。例如,信号处理电路16充当基于灵敏度信息探测光盘1的记录灵敏度的灵敏度探测部件。驱动控制电路15基于所测得的光盘1的记录灵敏度来调节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
根据这种操作,即使在以下情况下跟踪控制系统也能保持稳定:安装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100上的光盘具有非常低的记录灵敏度,但是在用于具有标准记录灵敏度的光盘的光束强度下将信息记录于这种光盘上;以及光线量和信号幅值(在图2中的时间T1和时间T2之间的时间段所示)保持在V3相当长的时间;结果,AGC电路的输出电平就会很低,并且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就减少。
如上所述,驱动控制电路15依照外部指示装置(未显示)的指令而利用高速硬逻辑来调制以高速从外部输入的信息数据。然后,驱动控制电路15将调制信息数据输出到激光控制电路17。激光控制电路17将驱动控制电路15的输出转换成电流信号。从而驱动光学头2上的半导体激光器(未显示),并改变光束4的强度。信息以这种方式记录于光盘1上,下面将参照图8进行说明。
图8显示出了输入数据和光束的强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图8的(a)部分显示了外部输入的数据流。图8的(b)部分显示了通过对部分(a)中显示的数据流进行NRZI调制所获得的数据流。图8的(c)部分显示了对部分(b)中显示的数据流进行调制后的光束。图8的(d)部分显示了形成于光盘1的轨迹81上的记录痕迹80。如图8清楚所示,光束强度增加时的频率根据输入数据流是否包括多个“0”数据或多个“1”数据而变化。当利用例如NRZI调制记录含有多个“0”数据的数据流时,在上述记录期间的激光的平均强度降低。因此,光盘1的温度不易升高。对于记录“1”数据,平均光线量和信号幅值保持在V3(图2)相当长的时间。结果,从AGC电路12的输出电平降低,并且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减少。根据本发明,驱动控制电路15掌控着将要记录的数据的模式。因此,可以根据将要被记录的数据来改变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从而使跟踪控制系统保持稳定。在这种情况下,驱动控制电路15基于调制的光束的平均强度来调节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
(样例2)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样例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300。
下面将描述在第二样例中当倾斜发生的情况时的记录和再现过程。当倾斜发生时,光束4倾斜地导向于光盘1的轨迹上。因此,与光束4强度降低的情况相似的现象发生了。
仅当光束4的强度降低因此跟踪误差信号幅值和光线量和信号幅值减少时,可以利用AGC电路12的常规操作来补偿该减少。当由于在光盘1的记录状态范围外的电平下进行信息记录期间发生的倾斜而使得导向于光盘1的所需位置上的激光强度减少时,记录膜的温度不会充分地升高,因此对于形成痕迹有一个延迟。结果,产生了光线量和信号的幅值保持在V3(图2)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现象。当这种状态发生时,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值减少且跟踪控制系统变得不稳定。为了避免这样,必须根据发生的倾斜来切换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这将参照图3中所示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300进行描述。
在图3中,先前关于图1中所描述的同样的元件还具有同样的附图标记并将省略其详细说明。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300除了具有图1中所示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100的元件以外还包括倾斜探测电路23和查寻控制电路26。
如上所述,接收表面被分成两个单元36和37的两单元光探测器19通过接收由光盘1的轨迹反射和衍射的光来探测跟踪误差信号STE,并寻求两单元光探测器19的单元36和37分别输出的信号之间的差别(推挽法)。当倾斜发生时通过推挽法来探测跟踪误差信号并根据倾斜的量产生DC偏移是众所周知的。“倾斜”是当光盘1的记录表面的法线和光束4的光轴彼此不相一致时的状态。通过使跟踪控制电路15停止工作可以基于差分放大器11的输出来明确地测量DC偏移成分。
倾斜探测电路23包括峰值探测电路(未显示)、底值探测电路(未显示)等元件。倾斜探测电路23测量从差分放大器11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STE的峰值和底值,探测由峰值和底值之间的差别而得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DC成分(表示倾斜),并将所测得的差值输出到驱动控制电路15。驱动控制电路15基于所测得的倾斜量来调节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
为了探测跟踪误差信号的DC偏移成分,必须使跟踪控制电路停止工作。
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300中,在查寻操作(搜寻操作)期间使跟踪控制电路14停止工作从而使光束4移动到所需轨迹。利用这种操作可以测出倾斜量。
下面将描述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300中的查寻操作。在本例中“查寻操作”被定义为将光束4移动到要记录所需信息的光盘1的轨迹上的操作。
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300中,光束4移动到所需的轨迹上以记录和再现信息。为了移动光束4,驱动控制电路15将光束4需要移动的距离(当前再现位置和光束4将要移向的轨迹之间的距离)转换成多个与进给马达6将要旋转的角度相应的脉冲。所获得的多个脉冲设置在查寻控制电路26中。接下来,跟踪控制电路14被禁止一次,并操作查寻控制电路26以驱动进给马达6。查寻控制电路26包括计数器、脉冲发生电路等。当驱动控制电路15设置脉冲的数量时,查寻控制电路26就随之将设置数量的脉冲输入到进给马达6并旋转进给马达6。因此,光学头2沿着光盘1的径向移动所需的距离。当通过所需数量个脉冲移动光学头2时,驱动控制电路15重新操作跟踪控制电路14。在实际查寻操作中,还用到了被称作“跳过”的技术。“跳过”意味着并不操作进给马达6而将物镜3传输对应于一个轨迹或多个轨迹的距离。由于它们与本发明的实质无直接联系所以这里将不再说明这种查寻操作的细节。
光盘1的倾斜图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制作。当操作查寻控制电路26时光束4以光盘1的径向传递。因此可以测出跟踪误差信号的DC成分(倾斜量)。关于所测得的倾斜量的数据汇聚在驱动控制电路15的RAM(未显示)等元件中。因而在驱动控制电路15中可以生成光盘1的倾斜图。
当测量倾斜量时,期望以低速传递光束4。其原因是当光束4以高速传递时物镜3会振动,这将导致测量的倾斜量中的较大的误差。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样例,驱动控制电路15存储光盘1的倾斜状态。因此,可以根据出现的倾斜量对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进行实时控制。这样,即使当光盘1具有大的倾斜量时也能在光盘1上进行信息记录。
下面将描述光盘1以CAV(恒定角速度)旋转的情况。为了改善在光盘1的外围处的数据传输率,光盘1可以以CAV旋转。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光盘1的外围的线速度非常大,容易产生在第一样例中所描述过的现象。根据第二样例,驱动控制电路15掌控着光束4的位置和主轴马达5的旋转速度。因此可以根据上面有光束4的轨迹的线速度来切换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
(样例3)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样例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400。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光束4以加热记录膜来蒸发部分记录膜从而在光盘1上进行信息记录,已经记录信息的记录膜的区域的反射率和还没有记录信息的记录膜的区域的反射率是不同的。因此,为了产生记录痕迹,必须将记录膜的温度升高至足够高的水平。在光盘1的温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例如在图5中所示的起点或其附近处),仅仅用普通强度的光束4来照射光盘1是不能将记录膜的温度升高至足够高的水平的。这就导致了形成记录痕迹的延迟,并产生光线量和信号保持在V3(图2)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时间段。如上所述当该状态发生时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值减少并且跟踪控制系统变得不稳定。为了避免这样,可根据光盘1的温度来改变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这将参照图4中所示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400进行说明。
在图4中,先前对于图3中所描述的同样的元件具有同样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400除了具有图3中所示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300的元件以外还包括温度测量电路24。
温度测量电路24包括温度传感器、缓冲放大器等元件(尽管未显示)。驱动控制电路15通过驱动控制电路15中包含的A/D转换器(未显示)接收温度测量电路24的输出。温度测量电路24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得非常接近光盘1从而测量光盘1的温度。温度测量电路24的输出通过驱动控制电路15中的A/D转换器而输入到驱动控制电路15。例如在生产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400时通过累积关于温度测量电路24的校准数据,可以相对精确地测量出光盘1的温度。
由于上述所测得的光盘1的温度和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根据所测得的温度而变化,因此即使当光线量和信号幅值保持在V3(图2)相当长的时间时也可以使跟踪控制系统保持稳定。
这将更明确地进行说明。图5显示了光盘1的温度变化。在图5中,为了简单假定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400内部的温度恒定。还假定光盘1从温度比装置400的区域温度低的外部区域插入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400。在图5中,实线50表示光盘1的温度。光盘1的温度等于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400内部的温度时的时间间隔“t”由光盘1的热容来确定。因此,通过测量图5中显示的起始温度可以计算出时间间隔“t”。起始温度可以按以下方式测量。在温度测量电路24中的温度传感器上连接上升降机构(未显示),在驱动主轴马达5之前使温度传感器与光盘1直接接触一次以便测量温度。在这种方式下,驱动控制电路15可以根据光盘1的温度来调节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
下面将描述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400执行信息再现的过程。图4中所示的记录/未记录确定部件25包括例如电压比较器(未显示)。当信息已经记录于光盘1的轨迹上时,从信号处理电路16输出信号。将该输出与规定值比较,通过信号处理电路16将比较结果输出到驱动控制电路15。当信息已经记录于光束4被导向的光盘1上的位置上时,驱动控制电路15减少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增益,原因如下。将时间T0与时间T1之间的时间间隔和时间T4与时间T5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比较可清楚地看出,在已经记录信息的轨迹上,光线量和信号幅值减少且跟踪误差信号幅值增加。因此,当AGC电路12运行时,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增加。
因此,当探测到信息已经记录于轨迹上时,即使在信息再现期间,也可以通过减少增益可变放大器的增益从而使跟踪控制系统保持稳定。依据信息探测电路得到的结果,打开或关闭信号处理电路16中AGC电路的操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当AGC电路对没有记录信息的轨迹区域进行操作时,AGC电路的增益不必增加且噪声也不必放大。为了避免这样,对于还没有记录信息的区域,使信号幅值保持恒定的AGC电路被禁止。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样例中的任何一种。例如,可以进行以下修改。如图6A所示,在上述样例中,在差分放大器11和跟踪控制电路14之间提供衰减器21和22、AGC电路12以及增益可变放大器13。替代地,如图6B所示,可以整体地提供含有AGC部件和增益可变放大器的放大器27。放大器27具有可基于驱动控制电路15的指令和光线量和信号SAS的其中至少一个而变化的增益。特别地,通过在AGC电路的输出级构建放大器从而可以从外部控制增益,于是可以实现放大器27。
作为替代,如图7A所示,可以提供增益可变放大器28来接收光线量和信号SAS。增益可变放大器28将光线量和信号SAS放大并输出放大后的光线量和信号SAS。增益可变放大器28具有可由驱动控制电路15调节的增益。AGC电路12放大跟踪误差信号STE并输出放大后的跟踪误差信号STE。AGC电路12基于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STE调节AGC电路12的增益。按照这种结构,还可以在记录期间补偿TE/AS比率的变化(在第一至第三样例中说明)。
由记录和再现期间的激光功率之间的差别产生的信号幅值的变化被衰减器21和22吸收。因此,如图7B所示,可以提供AGC电路29,该电路在记录期间可以利用驱动控制电路15的输出来停止AGC的运行。此外,还可以提供切换差分放大器11的增益的增益切换部件70。增益切换部件70通过驱动控制电路15的依据是在光盘1上记录信息还是从光盘1上再现信息的指示来切换差分放大器11的增益。由于还切换差分放大器11的增益,因此可以将放大部件101的增益变化范围压到很小,因此简化了放大部件101的结构。
在上述样例中,分别对差分放大器11和加法器10提供衰减器21和22。可以将衰减器21和22插入差分放大器11和加法器10。在上述样例中,将AGC电路12和增益可变放大器13作为硬件配备。替代地,可以用DSP等中的软件结合跟踪控制电路14的操作来执行AGC电路12和增益可变放大器13的功能。
截止到目前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并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以及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基于记录媒介的线速度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根据本发明,在记录期间对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输出进行放大的放大部件的增益可以根据线速度来切换。按照这种结构,即使当由于线速度的变化而使记录状态(包括被导向于轨迹上的所需位置的光束的强度)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发生偏移从而使得在记录期间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值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下的值发生变化时,跟踪控制系统的总增益也可以保持适宜。因而,即使当记录媒介以任意线速度旋转时,也可以稳定地进行信息记录。
根据本发明,当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时控制部件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
按照这种结构,即使使用在记录期间跟踪误差信号幅值会减少的记录媒介,也可以通过放大部件来补偿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从而可以进行稳定的信息记录。
根据本发明,记录和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确定信息是否记录于记录媒介上被光束照射的位置上的确定部件。该控制部件基于确定部件对信息是否记录于记录媒介上被光束照射的位置上的确定结果来改变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
按照这种结构,即使记录媒介的跟踪误差信号在记录前和记录后会发生变化,也可以从记录媒介上进行稳定的信息再现。例如,即使记录媒介的记录后的跟踪误差信号幅值大于记录前的跟踪误差信号幅值,也可以从记录媒介上进行稳定的信息再现。
根据本发明,确定部件包括再现在记录媒介上记录的信息的再现部件和将再现部件的输出值与规定值相比较的比较部件。确定部件基于该比较结果确定信息是否记录于记录媒介上被光束照射的位置上。
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容易地清楚地构造确定信息是否记录于轨迹上的确定部件。
根据本发明,放大部件包括基于记录媒介反射的光线量而输出量值信号的量值信号输出部件、具有可基于反射光的量值信号而变化的增益值的第一增益可变放大部件以及具有可由控制部件调节的增益值的第二增益可变放大部件。
按照这种结构,在光束强度在记录和再现时不同或当记录媒介的反射率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跟踪误差信号幅值的变化可以通过放大部件来补偿。此外,在记录状态偏移时发生的跟踪误差信号幅值的变化可以通过放大部件来补偿。
根据本发明,放大部件包括基于记录媒介反射的光线量而输出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量值信号输出部件以及具有可基于反射光的量值信号和控制部件的指示的至少其中之一而变化的增益值的增益可变放大部件。
按照这种机构,当光束强度在记录和再现时不同或当记录媒介的反射率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跟踪误差信号幅值的变化可以通过放大部件来补偿。此外,在记录状态偏移时发生的跟踪误差信号幅值的变化可以通过放大部件来补偿。
根据本发明,放大部件包括:基于记录媒介反射的光线量而输出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量值信号输出部件;放大并输出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第三增益可变放大部件,第三增益可变放大部件具有可由控制部件调节的增益值;以及放大并输出跟踪误差信号的第四增益可变放大部件,第四增益可变放大部件具有基于由第三增益可变放大部件放大的反射光的量值信号调节的增益值。
按照这种结构,当光束强度在记录和再现时不同或当记录媒介的反射率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跟踪误差信号幅值的变化可以通过放大部件来补偿。此外,在记录状态偏移时发生的跟踪误差信号幅值的变化可以通过放大部件来补偿。
根据本发明,当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时,量值信号输出部件输出具有固定幅值的反射光的量值信号。
按照这种结构,即使当光束强度在记录期间变化时,增益可变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也不变化。因此,即使当记录状态发生偏移时也可以使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保持基本恒定。
根据本发明,记录媒介的记录膜含有有机颜料材料,利用光束照射产生的热能够不可逆地改变该材料。
根据本发明,即使对于含有利用光束产生的热能够不可逆地改变的有机颜料材料的记录媒介,也可以在其上进行稳定的信息记录。
根据本发明,记录和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切换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增益值的增益切换部件。增益切换部件基于是否要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或要从记录媒介上再现信息来切换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增益值。
按照这种结构,即使当光束强度在记录和再现时有很大差别时也可以切换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增益。因此,可以将放大部件的增益变化范围抑制到很小。从而可以容易地构建放大部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并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以及探测在相对于记录媒介上由光束照射的位置的法线和光束的光轴之间的倾斜的倾斜探测部件。控制部件基于该探测到的倾斜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根据本发明,在记录期间放大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输出的放大部件的增益可以根据所测得的倾斜量来切换。按照这种结构,即使在以下情况下跟踪控制系统的总增益也能保持适宜:由于倾斜的发生而使包括被导向于轨迹上的所需位置的光束的强度的记录状态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发生偏移从而使得在记录期间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值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下的值发生变化。因此,即使当记录媒介和光束的光轴之间发生倾斜也可以进行稳定的信息记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并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以及探测记录媒介的记录灵敏度的灵敏度探测部件。控制部件基于该探测到的记录灵敏度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根据本发明,在记录期间放大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输出的放大部件的增益可以根据所测得的记录灵敏度来切换。当用适合于普通记录媒介的记录状态来将信息记录于有着与普通记录媒介差异很大的记录灵敏度的记录媒介上时,包括光束强度的记录状态就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发生偏移;从而使得在记录期间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值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下的值发生变化。根据本发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跟踪控制系统的总增益也能保持适宜并可以执行稳定的信息记录。
根据本发明,记录媒介具有表示其上记录的记录灵敏度的灵敏度信息。灵敏度探测部件基于记录媒介反射的光来探测灵敏度信息。
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探测出记录媒介的记录灵敏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并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以及在记录媒介的径向上传递光束的传递部件。控制部件基于光束在径向上的位置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根据本发明,在记录期间对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输出进行放大的放大部件的增益可以根据光束被导向于记录媒介上的位置来进行切换。当集中着光束的以CAV旋转的记录媒介上的位置改变时,会出现与当线速度变化时发生的问题相同的问题。包括被导向于轨迹上的所需位置的光束的强度的记录状态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发生偏移,从而使得在记录期间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值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下的值发生变化。根据本发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跟踪控制系统的总增益也能保持适宜。因此,即使当记录媒介以CAV旋转并且上面被导向有光束的记录媒介上的位置变化时也可以进行稳定的信息记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并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以及基于要被记录在记录媒介上的信息来调制光束的调制部件。控制部件基于该调制光束的平均强度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根据本发明,在记录期间放大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输出的放大部件的增益可以根据光束的平均强度来切换。按照这种结构,即使在以下情况下跟踪控制系统的总增益也能保持适宜:由于光束平均强度随着记录信号的模式或类型而减少因此记录状态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发生偏移从而使得在记录期间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值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下的值发生变化。由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跟踪控制系统的总增益也能保持适宜,因此可以在记录媒介上稳定地进行任意信息的记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并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基于规定的增益值(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以及测量记录媒介的温度的温度测量部件。控制部件基于所测得的温度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根据本发明,在记录期间放大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输出的放大部件的增益可以根据记录媒介的温度来切换。按照这种结构,即使在以下情况下跟踪控制系统的总增益也能保持适宜:由于根据记录媒介的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记录灵敏度的变化因此记录状态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发生偏移从而使得在记录期间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幅值从记录媒介本身的记录状态下的值发生变化。由于即使在温度变化极大的环境情况下跟踪控制系统的总增益也能保持适宜,因此可以在记录媒介上稳定地进行信息记录。
当线速度增加从而使得被导向于轨迹上的所需位置上的光束强度减少时,AGC电路的输出就会减少因而跟踪控制系统的增益减少。根据本发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增益的减少也可以通过在AGC电路之后的阶段提供的增益可变放大器来补偿,所以跟踪控制系统可以保持稳定。由于增益可变放大器的增益可以根据线速度来切换,因此跟踪控制系统可以在任意线速度时保持稳定。
一种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中的光盘上面具有关于光盘的记录灵敏度的有关信息。这种信息记录在记录媒介的内部。本发明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能够从安装在其上的光盘读出有关记录灵敏度的信息,并且调节增益可变放大器的增益以使其符合于光盘的记录灵敏度。按照这种操作,即使在以下情况下跟踪控制系统也能保持稳定:当使用用于普通光盘的光束在记录灵敏度的水平非常低的光盘上记录信息时造成的从AGC电路的输出较低。
根据本发明,探测倾斜量并根据所测得的倾斜量来调节增益可变放大器的增益。因此,即使当由于大的倾斜量而使被导向于记录媒介上的所需位置的光束的强度较低并且从AGC电路的输出减少时,也可以进行稳定的信息记录。
根据本发明,即使当由于主轴马达以CAV旋转因此线速度根据上面被导向有光束的记录媒介的位置而变化时,也可以与光盘上的位置无关地进行稳定的信息记录。其原因在于增益可变放大器的增益根据光盘上面被导引的光的的位置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测量光盘的温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可改变增益可变放大器的增益。因此即使在以下情况下跟踪控制系统也能保持稳定:光盘本身的温度非常低,且仅仅通过用具有正常强度的光束是不能充分地升高记录膜的温度,结果AGC电路的输出较低。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各种其他的修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明显的和容易的。因此这不意味着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局限于前面所作的描述,而是应该宽泛地解释权利要求。

Claims (18)

1.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
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
基于规定的增益值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
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以及
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
其中该控制部件基于记录媒介的线速度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当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时控制部件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信息是否记录在记录媒介上的由光束照射的位置上的确定部件,
其中控制部件基于确定部件确定的信息是否记录在记录媒介上的由光束照射的位置上的结果来改变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确定部件包括:
再现记录媒介上所记录的信息的再现部件;以及
将再现部件的输出值与规定值相比较的比较部件,
其中确定部件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信息是否记录在记录媒介上的由光束照射的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放大部件包括:
基于记录媒介反射的光线量值而输出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量值信号输出部件;
具有基于反射光的量值信号而变化的增益值的第一增益可变放大部件;以及
具有由控制部件调节的增益值的第二增益可变放大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当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时量值信号输出部件输出具有固定幅值的反射光的量值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放大部件包括:
基于记录媒介反射的光线量值而输出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量值信号输出部件;以及
具有基于反射光的量值信号和控制部件的指示的其中至少一个而变化的增益值的增益可变放大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当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时量值信号输出部件输出具有固定幅值的反射光的量值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放大部件包括:
基于记录媒介反射的光线量值而输出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量值信号输出部件;
放大并输出反射光的量值信号的第三增益可变放大部件,所述第三增益可变放大部件具有由所述控制部件调节的增益值;以及
放大并输出跟踪误差信号的第四增益可变放大部件,第四增益可变放大部件具有基于由第三增益可变放大部件放大的反射光的量值信号调节的增益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当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时量值信号输出部件输出具有固定幅值的反射光的量值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记录媒介的记录膜含有有机颜料材料,该材料利用光束照射产生的热被不可逆地改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切换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增益值的增益切换部件,
其中增益切换部件基于是否要在记录媒介上记录信息或要从记录媒介上再现信息来切换跟踪误差探测部件的增益值。
13.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
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
基于规定的增益值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
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
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以及
探测在记录媒介上关于由光束照射的位置的法线和光束的光轴之间的倾斜的倾斜探测部件,
其中控制部件基于该探测到的倾斜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14.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
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
基于规定的增益值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
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
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以及
探测记录媒介的记录灵敏度的灵敏度探测部件,
其中控制部件基于该探测到的记录灵敏度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
记录媒介具有代表其上记录的记录灵敏度的灵敏度信息,并且
灵敏度探测部件基于记录媒介的反射光来探测灵敏度信息。
16.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
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
基于规定的增益值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
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
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以及
在记录媒介的径向上传递光束的传递部件,
其中控制部件基于光束在径向上的位置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17.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
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
基于规定的增益值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
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
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以及
基于要被记录在记录媒介上的信息来调制光束的调制部件,
其中控制部件基于该调制光束的平均强度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18.一种利用光束照射具有轨迹的记录媒介从而将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介上和从媒介上再现信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
用于探测光束和轨迹之间的位置偏移并输出相应于该位置偏移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探测部件;
基于规定的增益值放大将要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放大部件,其中规定的增益值是可调的;
基于由放大部件放大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光束的位置的跟踪控制部件;
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增益值的控制部件;以及
测量记录媒介的温度的温度测量部件,
其中控制部件基于所测得的温度来调节放大部件的规定的增益值。
CNA2003101203293A 2002-10-24 2003-10-24 记录和再现装置 Pending CN15069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9329/2002 2002-10-24
JP2002309329A JP2004145965A (ja) 2002-10-24 2002-10-24 光学式記録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6946A true CN1506946A (zh) 2004-06-23

Family

ID=32375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203293A Pending CN1506946A (zh) 2002-10-24 2003-10-24 记录和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105357A1 (zh)
JP (1) JP2004145965A (zh)
KR (1) KR20040036663A (zh)
CN (1) CN1506946A (zh)
TW (1) TW2004195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7769C (zh) * 2005-01-06 2008-11-26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盘片的读取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5461B1 (ko) * 2001-08-29 2004-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판별 장치 및 방법
TWI253636B (en) * 2003-11-19 2006-04-21 Mediatek Inc Apparatus with switching servo gain and offset for optical disk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7072130B2 (en) * 2004-07-28 2006-07-04 Agere Systems Inc. Auto-ranging attenuators for read channels
TW201108219A (en) * 2009-08-17 2011-03-01 Quanta Storage Inc Writing method of multilayer optiacl disc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7769C (zh) * 2005-01-06 2008-11-26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盘片的读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36663A (ko) 2004-04-30
US20040105357A1 (en) 2004-06-03
TW200419553A (en) 2004-10-01
JP2004145965A (ja) 2004-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71C (zh) 光盘、跟踪控制装置和方法及焦点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251190C (zh) 一种给记录数据设定最佳记录功率的光盘记录方法和光盘记录设备
CN1316730A (zh) 光盘、光盘伺服误差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201302C (zh) 具有倾斜检测装置的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和倾斜检测方法
CN1268740A (zh) 光盘驱动装置、光盘驱动方法和光盘装置
CN1882989A (zh) 记录再现方法及记录再现装置
CN1235211C (zh) 球面像差校正方法和装置
CN1165895C (zh) 光学读出装置中的慧差校正方法和装置
CN1265361C (zh) 光盘装置和控制光盘转速的方法
CN1495733A (zh) 跟踪控制装置以及跟踪控制方法
CN1475992A (zh) 光盘设备和光盘设备的干扰学习方法
CN1506946A (zh) 记录和再现装置
CN1691153A (zh) 光盘装置、环路增益设定方法和环路增益设定程序
JP2002324328A (ja) 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光学式記録媒体
CN1627392A (zh) 利用倾斜调整的数据再现方法和数据再现设备
CN1831967A (zh) 光盘装置和倾斜控制方法
CN1299274C (zh) 光盘装置
CN101030403A (zh) 衍射光栅和光拾取器装置
CN1455922A (zh) 光斑整形装置和方法,光学拾取装置及光盘装置
CN1306506C (zh) 光盘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CN1917050A (zh) 光记录装置内写入功率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200414C (zh) 光记录方法
CN1248202C (zh) 光盘刻录装置及光盘制造方法
JP2000357338A (ja)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及びチルト検出方法
JPS5984354A (ja) 光デイスクの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