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6497A - 皮带扣、带皮带扣的皮带和防护帽 - Google Patents

皮带扣、带皮带扣的皮带和防护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46497A
CN1446497A CN 03108201 CN03108201A CN1446497A CN 1446497 A CN1446497 A CN 1446497A CN 03108201 CN03108201 CN 03108201 CN 03108201 A CN03108201 A CN 03108201A CN 1446497 A CN1446497 A CN 1446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mentioned
fastener
elastic component
belt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082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0124C (zh
Inventor
深泽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C Plast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IC Plas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C Plastics Inc filed Critical DIC Plast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446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6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01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01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提供可以由皮带扣可靠卡定皮带,解除时可以容易地解除的皮带扣、带皮带扣的皮带和防护帽。是用于固定具有凹凸部1、2的皮带3的皮带扣4,具有:皮带扣本体4A、固定在上述皮带扣本体4A上的皮带支承体4B、在上述皮带扣本体4A上形成的,具有上述凹凸部1、2的皮带3可以插入的插入路5、一端8与上述皮带扣本体4连结,另一端做成可摇动的自由端9的弹性构件7、在上述弹性构件7的上述自由端9上形成的,在上述皮带3插入上述插入路5时与上述凹凸部1、2卡定的卡定部10、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皮带扣本体4A上的,一端做成操作部16,在另一端上形成可与上述弹性构件7的上述自由端9卡定的解除部15的解除杆11。

Description

皮带扣、带皮带扣的皮带和防护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插入并卡定皮带端部的皮带扣、备有该皮带扣的带皮带扣的皮带和使用该带皮带扣的皮带的防护帽。
背景技术
以前,在施工现场和工地现场、使用具有帽体(防护帽本体)、设置在帽体内的吊架、设置在帽体内同时围绕戴用者的头部的带皮带扣的皮带的构造的防护帽。一般说来,该带皮带扣的皮带,由于在一端连设的孔与设置在带皮带扣的皮带的另一端的凸起嵌合,所以具有可以调整其尺寸去适合戴用者的头部的大小的构造。但是,用该构造需要改变并调整孔和凸起的嵌合位置,直到带皮带扣的皮带的尺寸适合戴用者的头部的大小为止,在调整时增加麻烦。
为此,提出了各种皮带扣的构造和具有该构造的防护用带皮带扣的皮带等的方案,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135103号公报中,提出了由相对的底板、顶框和侧板构成的,设置有内部做成具有卡定槽的皮带的插通空间的皮带扣本体和在一端部下面具有能卡定在皮带的卡定槽内的卡定爪,同时把将另一端部上面作为推压部的操作板,其中,将操作板设置在顶框的内侧使之与皮带平行,把操作板的大致正中作为支点,由跷跷板那样的机构通过推动推压部来提升卡定爪从而解除卡定状态的皮带扣。
但是,当采用该构造时,由于跷跷板那样的机构,必须把推压部压下相当于卡定槽和卡定爪的卡定部分的高度的部分,当为了可靠地形成卡定状态而增加卡定部分的高度时,必然地为了确保推压部的压下距离必须充分保证从大致正中的支点开始的距离,因而操作板的长度变长,皮带扣本体的长度不得不变长。
在把操作板、支点和皮带扣顶框做成一体并由合成树脂成形时,由于卡定力或者解除力集中在支点,通过反复进行卡定和解除卡定的操作,支点部分产生疲劳,成为破损的原因。
在日本实公平2-27763号公报中,提出了在皮带扣的侧壁上设置操作部,通过向内侧推压该操作部使之边接触卡定片的两侧的斜部边解除卡定状态的皮带扣,在日本特开2000-50909号公报中,提出了使用该皮带扣的防护帽用带皮带扣的皮带。
但是,在该构造的皮带扣中,由于操作部设置在侧壁部上,宽度变宽,并且为了解除卡定状态必须由至少2个指头堵住并推压,进行单触的解除是困难的。
本发明把提供可以可靠地进入皮带和皮带扣的卡定状态、在解除时可以容易地解除的皮带扣作为课题。另外,提供可以简单地调整舒适感的带皮带扣的皮带和使用该皮带的防护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皮带扣,是用于固定具有凹凸部的皮带的皮带扣,具有:皮带扣本体、固定在上述皮带扣本体上的皮带支承体、在上述皮带扣本体上形成的,具有上述凹凸部的皮带可以插入的插入路、一端与上述皮带扣本体连结,另一端做成可摇动的自动端的弹性构件、在上述弹性构件的上述自由端上形成的,在上述皮带插入上述插入路时与上述凹凸部卡定的卡定部、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皮带扣本体上的,一端做成操作部,在另一端上形成可与上述弹性构件的上述自由端卡定的解除部的解除杆,通过按压上述解除杆的上述操作部,上述解除部上推上述弹性构件的自由端,解除上述皮带的凹凸部和上述弹性构件的上述卡定部的卡定。
本发明的带皮带扣的皮带,具有至少在一端部上有凹凸部的皮带和固定在该皮带的另一端部上的,用于插入并固定上述一端部的皮带扣。
本发明的防护帽,具有防护帽本体和安装在该防护帽本体的内周上的带皮带扣的皮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皮带扣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皮带扣的剖面图。
图3是使用图1的皮带扣的带皮带扣的皮带的展开图。
图4是使用图3的带皮带扣的皮带的防护帽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皮带扣的剖面放大图。
图6是在皮带解除状态下的皮带扣的剖面放大图。
图7是皮带穿通图1的皮带扣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8是皮带穿通图1的皮带扣的状态下的后视图。
图9是皮带不穿通图1的皮带扣的状态下的后视图。
图10是图1的皮带扣的立体图。
图11是皮带穿通图1的皮带扣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皮带扣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上下,是基于图1的状态做出的,并不限定皮带扣的使用状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皮带扣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该皮带扣4具有皮带扣本体4A和一体地固定在该皮带扣本体4A上的皮带支承体4B。该实施例的皮带扣4一体形成在带状的皮带3的一端部,在皮带3的另一端部的与皮带扣4同一侧的表面上,如图3所示,交替地形成多个向皮带宽度方向延伸的凹部1和凸部2。在皮带扣4的皮带扣本体4A上,沿与皮带3的交界线形成可以向皮带长度方向插入皮带3的槽状的插入路5。插入到插入路5的皮带3由皮带支承体4B支承。皮带扣本体4A具有向皮带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部6、6和与这些侧壁部6、6的一端相互连接的框部18。
在皮带扣本体4A的侧壁部6、6之间,设置向皮带长度方向延伸的板弹簧状的弹性构件7。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构件7的一端作为固定端8与侧壁部6、6一体形成。框部18附近的弹性构件7的另一端做成不与皮带扣本体4A连接的自由端9,自由端9能弹性地上下运动。在框部18和自由端9之间空出一定间隙。弹性构件7被配置成与皮带支承体4B之间空出大致相等的间隔,如图2所示,以与皮带3的曲率几乎相同的曲率弯曲。但是,弹性构件7也可以不弯曲,例如,也可以是平板状的。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把弹性构件7与皮带扣本体4A形成一体。例如,也可以把弹性构件7做成单体用机械的或粘接、焊接等形式固定。这时,也可以只把弹性构件7用比皮带扣本体4A富于弹性的材料形成。
在自由端9的下面,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形成向皮带宽度方向延伸的卡定爪10,当沿插入路5插入皮带3时,该卡定爪10嵌合在皮带上面的某个凹部1上,皮带3不能被拔出。
弹性构件7在全长上具有几乎一定的壁厚,其壁厚被设定成即使强力拉伸皮带3也能容易地得到卡定爪10不升起那样程度的弹性力。但是,弹性构件7的壁厚也可以不是恒定的,例如,也可以做成从自由端9向固定端8变厚,更加提高弹力。弹性构件7可以做成卡定爪10经常压在皮带3上,也可以做成凹部1和卡定爪10进行啮合但不产生推压皮带3的弹性力。
在框部18和弹性构件7的自由端9之间,配置用于解放皮带3的矩形的解除杆11。在解除杆11的靠近弹性构件7的一侧的基端部的两侧面上,分别形成圆孔的轴承部12。另外,在皮带扣4的侧壁部6、6上形成圆柱状的凸部的轴部13、13,这些轴部13、13嵌合在轴承部12、12内。由此,解除杆11能以轴承部12为中心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把轴承部12做成凹部,把轴部13做成凸部,也可以把轴承部12做成凸部,把轴部13做成凹部。也可以把轴承部12的一方做成凸部,把另一方做成凹部,把轴部13的一方做成凸部,另一方做成凹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解除杆11的基端部侧上,在各轴承部12的一部分上分别形成具有比轴部13的直径小的开口宽度的切口部14。由这些切口部14,轴部13、13可以容易地插入轴承部12、12内,而在插入完了之后,得到轴部13、13不从轴承部12、12中脱落的效果。即,在把解除杆11安装在皮带扣4上时,如图1所示,解除杆11垂直地立着,切口部14接触轴部13、13,通过向A方向强压,切口部14张开一些,轴部13、13容易地配合进轴承部12、12内。插入完了之后,使解除杆11向B方向回转大致90°,把解除杆11收容在框部18和弹性构件7之间。
把解除杆11安装在皮带扣4上时,如果侧壁部6、6弹性好的话,也可以不用特意设置切口部14。但是,由于设置了切口部14,所以不会因为提高侧壁部6、6的弹性而使刚性降低,在嵌入作为个体的解除杆11时,轴承部12、12和轴部13、13的嵌合变得容易。并且,在放倒解除杆11之后,由于切口部14的方向与解除杆11的脱落方向变得不一致,所以具有伴随着侧壁部6、6的刚性提高,轴部13不易从轴承部12中脱离的效果。
由于上述构造,虽然解除杆11与皮带扣本体4A是两个个体,但为了容易装卸,也可以把皮带扣本体4A和弹性构件7与解除杆11用不同的材料形成。因此,具有可以适当选择各部分的材料使各部分得到最适宜的特性的优点。当然,也可以用同种的材料形成。使解除杆11的颜色与皮带扣本体4A不同,这样容易明确推压操作。也可以只在解除杆11上添加夜光材料或者蓄光材料,在夜间发光引人注目。
在本发明中,解除杆11可以是以基端部侧作为支点并能转动的构造,解除杆11的支承构造不局限于上述那样的轴和轴承的组合。也可以是用多支点支承解除杆11的构造,也可以是由设置在皮带扣本体4A上的弹性体可转动地支承解除杆11的构造。
在解除杆11的基端部上,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形成用于在推压操作部16时提升弹性构件7的自由端9的解除部15。解除部15相对于轴承部12、12位于操作部16的相反侧,当推压操作部16时,根据杠杆原理以轴承部12、12为支点提升解除部15,使弹性构件7的自由端9被提升,由此,卡定爪10从皮带3的凹部1上脱开,皮带3的卡定被解除。
如图2和图6所示,由于把从解除部15到轴承部12的中心的距离L1做成小的距离,把从轴承部12的中心到操作部16的距离L2做成大的距离,所以根据杠杆原理,可以用小的推压力得到大的解除力。当解除部15产生的解除力的力矩为F1,操作部16的推压力的力矩为F2时,它们的关系是F1×L1=-F2×L2。因此,F2=-F1·L1/L2(L1<L2),由于把L1做得比L2足够的小,仅使用很小的推压力,也可以提升具有强弹性力的弹性构件7并解除皮带卡定状态。再有,在此为了简化,假定在卡定状态下无论哪个地方都不加力。在本发明中,由于由解除部15可以产生大的力,所以得到了弹性构件7的全长可以较短的优点。弹性构件7的全长虽然短而坚固,但可以可靠地提升弹性构件7。如果弹性构件7的全长短了,就可以缩短皮带扣4的全长,可以提高操作性和设计性。
例如,在皮带上使用上述构造的皮带扣时,为了用手指推压操作部16可以适当设计使各构件的材料、形状、各地方的尺寸等符合手指。但是,本发明的皮带扣不限定用于头盔皮带,可以作为所有种类的皮带用的皮带扣使用。
图2和图5是表示把皮带3插入皮带扣4的插入路5内,皮带3的凹部1和弹性构件7的卡定爪10进行卡定的状态的剖面图。为了不使解除杆11因振动或冲击等原因从皮带扣4中简单地脱离,在解除杆11的操作部16侧的顶端上,形成作为凸起的卡止部17。另外,在框部18的内面上,在与卡止部17的相对向的位置上,形成限制卡止部17的移动范围的凹状的接受部19。在框部18上形成插入路5的开口部5A,使插入的皮带3通过皮带扣4。
卡止部17和接受部19也可以形成在解除杆11的侧面等其他的位置。也可以把卡止部17做成凹部,在皮带扣4的本体的框部18上形成爪状的凸起作为接受部19。主要是能限制解除杆11的转动范围,使解除杆11不向皮带扣本体4A的上方立起就可以。但是,卡止部17和接受部19在本发明中,不是必需的,也可以不形成它们。
本实施例的解除部15,如图2和图5所示,沿弹性构件7的自由端9的下面延伸到卡定爪10的附近。由此,可以使解除杆11的上面和弹性构件7的上面的高度几乎一致,两者的卡定构造简单,具有成形容易的优点。解除部15的顶端向上方上翘,在弹性构件7的自由端部9的下面,在与解除部15的顶端相对向的位置上,形成向皮带宽度方向延伸的槽31。由于解除部15的顶端嵌入槽31内,即使在深深地推下操作部16时,解除部15和弹性构件7的卡合也难以脱离。
解除部15只要能把弹性构件7的自由端9向上方提升就可以,不局限于上述构造。例如,也可以把解除部15形成在解除杆11的上面侧,在弹性构件7的自由端9的上面侧形成卡定部,在该卡定部上插入解除部15的顶端。或者,也可以在弹性构件7的自由端9的顶端面的厚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槽,在解除部15的顶端形成爪状凸起,做成卡定两者的构造。
为了能充分地确保由解除部15提升弹性构件7的距离,在自然状态下,解除杆11的操作部16与轴承部12侧比,位于稍微向外提升的位置上,与此相对应设定皮带扣本体4A的形状。由此,可以充分深地压入操作部16,可以采用大的上述L2/L1比,可以用轻的压入力解除皮带3的卡定。
在皮带3上形成的凹部1和凸部2,如图2和图5所示,在沿皮带长度方向的剖面中成为锯齿状。即凸部2的向着拉拔皮带方向的面几乎是垂直的,向着皮带插入方向的面做成倾斜面。与此相对应,卡定爪10的剖面形状,向着皮带拉拔方向的面是倾斜面,向着皮带插入方向的面做成大致垂直面。由此,当把皮带3向皮带扣4内插入时,卡定爪10的倾斜面沿凸部2的倾斜面滑动,弹性构件7抬起后卡定爪10越过凸起2,相反,当把皮带3从皮带扣4中拉出时,卡定爪10的垂直面与凸部2的垂直面接触,弹性构件7不会抬起,防止皮带3被拔出。
皮带3的凹部1和凸部2及弹性构件7的卡定爪10的形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可以有各种变型。例如,皮带3的凹部1也可以是在皮带3上形成多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孔,这时,卡定爪10也可以是嵌合孔中的例如棒状的凸起。另外,凹部1及凸部2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正弦波形状、三角波形状等波形,这时,卡定爪10也可以是爪状或者是与它们相对应的相辅形状。
皮带扣本体4A和弹性构件7的材料不受限制,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一般的树脂进行成形,就可以确保足够的强度和弹性力。解除杆11的材料也不受限制,也可以使用与上述相同的聚乙烯、聚丙烯等树脂。但是由于与皮带扣本体4A相比需要更高的机械强度,所以最好用具有比皮带扣本体4A和弹性构件7更高刚性的材料形成。例如,也可以用金属、但从成本方面考虑,最好用例如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聚缩醛树脂、尼龙树脂等进行成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0~11所示,在穿过了皮带扣4的皮带3的顶端通过的位置上,与皮带3一体地形成皮带卡32、36。从皮带扣本体4A的开口部5A到皮带卡32的中心的距离L3和从皮带卡32的中心到皮带卡36的中心的距离L4被设定为L3∶L4=2∶3~3∶2。当处于该位置关系时,如图11所示,穿过了皮带扣4的皮带3的顶端每次都可以可靠地通过皮带卡32、36,可以使皮带3的顶端沿着皮带3无间隔地得到保持。皮带卡32做成U字形断面,遍及整个宽度地压在皮带3的上面,而皮带卡36做成一对的L字状,分别卡定在皮带3的两侧缘部。这是因为对皮带卡36不要求像皮带卡32那样强的约束力。
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构成,皮带卡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做成3个以上并列或者如图12所示一个也不形成。但是,在不形成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皮带3的顶端部有上翘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一体成形皮带扣4和皮带3,所以如图8和9所示,在与解除杆11相对向的位置上,在皮带3上形成开口部33。当形成该开口部33时,可以使一体成形皮带3和皮带扣4时的金属模的芯子构造容易化,可以降低成本。由于在该位置形成开口部33,还能得到下面的效果。即,在由于解除杆11磨损等产生不合适时,从该开口部33插入手指向上推动解除杆11,由于卡止部17从接合部19脱开,解除杆11立起,可以把该解除杆11从皮带扣本体4A中拔出。因此,能容易地进行解除杆11的交换。根据皮带扣的用途,交换颜色不同的解除杆11也变得容易。但是,开口部33不是必需的,也可以不形成该开口部,也可以用别的构件塞住开口部33。
图3表示使用上述实施例的皮带扣4的带皮带扣的皮带的一个实施例,图4表示使用带皮带扣的皮带20的防护帽的一个实施例。带皮带扣的皮带20具有在一端上一体形成皮带扣4的皮带3和设置在从该皮带3的左右的各自的中途分出的各分支部上的辅助皮带扣35和辅助皮带34。通常,辅助皮带扣35和辅助皮带34,如图4所示,位于戴用者的后头部的上侧,在皮带3和皮带扣位于后头部的下侧的状态下使用。一般来说,上侧的辅助皮带扣35和辅助皮带34,由于一次调整后几乎不需要调整,所以也可以采用比本发明更简单的原有型的皮带和皮带扣构造。当然,作为辅助皮带扣35和辅助皮带34,也可以采用本发明的皮带扣和皮带。再有,也可以省略辅助皮带扣35和辅助皮带34,做成用一条皮带包围后头部的构成。
如图4所示,上述带皮带扣的皮带20由固定在防护帽本体22的内侧的“+”形状的吊架23吊起,沿防护帽本体22下端部内周配置。使用者通常只操作本发明的皮带扣4就可以戴用防护帽。因此,可以简便地调整带皮带扣的皮带20的长度,可以可靠地确保皮带插入时的卡定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皮带扣4,由于可以用推压力简单地解除皮带的卡定,所以如果与带皮带扣的皮带一起使用到防护帽,在把带皮带扣的皮带固定在头部上时,戴用者可以简便地调整皮带长度。并且,由于可以用比较柔软的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皮带扣和皮带,所以戴用时的舒适感良好。
根据本发明的皮带扣、带皮带扣的皮带和防护帽,不单具有提高卡定皮带的弹性构件的强度和提高防止脱落的效果,在放松皮带时,由于使用杠杆原理,只用比较小的力推压解除杆就可以使弹性构件位移。因此,戴用时的操作性良好。

Claims (9)

1.一种皮带扣,是用于固定具有凹凸部(1、2)的皮带(3)的皮带扣(4),具有:
皮带扣本体(4A)、
固定在上述皮带扣本体(4A)上的皮带支承体(4B)、
在上述皮带扣本体(4A)上形成的,具有上述凹凸部(1、2)的皮带(3)可以插入其中的插入路(5)、
一端(8)与上述皮带扣本体(4)连结,另一端做成可摇动的自动端(9)的弹性构件(7)、
在上述弹性构件(7)的上述自由端(9)上形成的,在上述皮带(3)插入上述插入路(5)时与上述凹凸部(1、2)卡定的卡定部(10)、
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皮带扣本体(4A)上的,一端做成操作部(16),在另一端上形成可与上述弹性构件(7)的上述自由端(9)卡定的解除部(15)的解除杆(11);
通过按压上述解除杆(11)的上述操作部(16),上述解除部(15)上推上述弹性构件(7)的自由端(9),解除上述皮带(3)的凹凸部(1、2)和上述弹性构件(7)的上述卡定部(10)的卡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解除杆(11)的上述操作部(16)上设置卡止部(17),在上述皮带扣本体(4A)的与上述卡止部(17)相对向的部分上设置限制上述卡止部(17)的移动范围的接受部(1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扣,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除杆(11)的上述解除部(15)配置在上述弹性构件(7)的自由端(9)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解除杆(11)的上述解除部(15)的顶端形成上翘的凸起(30),在上述弹性构件(7)的自由端(9)的下面形成槽(31),上述凸起(30)嵌合在上述槽(31)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扣,其特征在于,上述皮带(3)的上述凹凸部(1、2)沿皮带长度方向具有锯齿状的截面形状,把上述弹性构件(7)的上述卡定部(10)的形状设定成上述皮带(3)能自由插入但不能拔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扣,其特征在于,上述皮带扣本体(4A)和上述解除杆(11)用合成树脂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带扣,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除杆(11)用比上述皮带扣本体(4A)更硬的合成树脂形成。
8.一种带皮带扣的皮带,是具有至少在一端部上有凹凸部(1、2)的皮带(3)和固定在该皮带(3)的另一端部上的、用于插入并固定上述一端部的皮带扣的带皮带扣的皮带(20),
其特征在于,上述皮带扣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扣(4)。
9.一种防护帽,是具有防护帽本体(22)和安装在该防护帽本体(22)的内周上的带皮带扣的皮带的防护帽,
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皮带扣的皮带是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皮带扣的皮带(20)。
CN 03108201 2002-03-27 2003-03-25 皮带扣、带皮带扣的皮带和防护帽 Expired - Lifetime CN12501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8272/2002 2002-03-27
JP2002088272 2002-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6497A true CN1446497A (zh) 2003-10-08
CN1250124C CN1250124C (zh) 2006-04-12

Family

ID=28449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08201 Expired - Lifetime CN1250124C (zh) 2002-03-27 2003-03-25 皮带扣、带皮带扣的皮带和防护帽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250124C (zh)
HK (1) HK105920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0582A (zh) * 2013-11-25 2014-03-05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头部按摩器及其间距调节结构
CN101991247B (zh) * 2009-08-18 2015-05-20 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扣合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1247B (zh) * 2009-08-18 2015-05-20 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扣合装置
CN103610582A (zh) * 2013-11-25 2014-03-05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头部按摩器及其间距调节结构
CN103610582B (zh) * 2013-11-25 2015-04-29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头部按摩器及其间距调节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0124C (zh) 2006-04-12
HK1059200A1 (en) 200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344C (zh) 合成树脂扣件的带安装结构
CN101977528B (zh) 带扣
CA2336429A1 (en) Metatarsal protectors for footwear
EP0976336A1 (en) Helmet
US5933325A (en) Detachable fastening device for use with heat sink
US6637078B2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with locking device
US9682530B2 (en) Stacked composite component
AU670176B2 (en) Push-button switch
JP2004210040A (ja) 衝撃吸収部材の取付構造
CN1250124C (zh) 皮带扣、带皮带扣的皮带和防护帽
EP0967092B1 (en) Wheel cover
JP2007009623A (ja) 車線分離標
AU3280397A (en) Safety hook and latch plate therefor
US4754530A (en) Strap tensioning device
EP1798069B1 (en) Stud for studded tyre
US20040150183A1 (en) Vehicle running board assembly
US7077485B2 (en) Rubber crawler
US5119553A (en) Spring clip and driver therefor
US8024844B2 (en) Clip
US20030167604A1 (en) Fastening spring
KR100588330B1 (ko) 차량용 범퍼 보강 부재
CN210873931U (zh) 一种具有防松动脱离和增强使用寿命的卡鞋固定机构
KR102006168B1 (ko) 머리띠
KR100572635B1 (ko) 셀프클립
JP3098418U (ja) バネ補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592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