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5081A - 复合式鞋中底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式鞋中底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45081A
CN1445081A CN 02107544 CN02107544A CN1445081A CN 1445081 A CN1445081 A CN 1445081A CN 02107544 CN02107544 CN 02107544 CN 02107544 A CN02107544 A CN 02107544A CN 1445081 A CN1445081 A CN 1445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unit
groove
buffer cell
foot
combine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075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练成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1075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45081A/zh
Publication of CN1445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50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鞋中底,包含一支撑单元、一与该支撑单元结合的缓冲单元、及一包覆该支撑单元与该缓冲单元的包覆单元,使该鞋中底铺设在一鞋体内的底部,该支撑单元具有一配合人体足部底面形状的支撑面;该缓冲单元具有多数个内部填充有流体的囊袋及一连通该各囊袋以供流体流动的管路,使该缓冲单元定位在该支撑单元的支撑面上;该包覆单元是将该支撑单元与该缓冲单元的组合包覆固定以形成一体。本发明对人体足部具有全面性支撑作用。

Description

复合式鞋中底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鞋中底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制鞋工业的发达,人类对于鞋子的要求已经由原本对于人体足部单纯的保护功能更进一步提升其在穿着上的支撑性与舒适性,因此,近年来,有许多标榜具有缓冲功能的鞋子问世,而其缓冲的功能主要是在鞋体内设有一软性的鞋垫,并在该鞋垫内设置有气囊或油包等流体缓冲装置,当运动中的足部与地面产生冲击作用时,借由气囊或油包可流动压缩的特性达到缓冲的功能。
然而,就上述鞋垫的构造而言,因人体的足部固有的骨骼构造所致,使得底面可大致区分为位在前端的脚指、位在中央处的脚掌、位在后端的脚跟、以及位在脚掌与脚跟之间且偏向一侧呈凹陷状的脚弓,使得整体足部底面并非一平面形态,而当足部在行走或跑步的运动状态时,脚跟、脚弓、脚掌及脚指的相对位置会改变,且产生的受力状况也会随着足部运动的姿态而时时不同,所以软性的鞋垫因足部运动而产生变形时无法提供足部底面完全的支撑,使得受力时有集中在同一处的现象产生,长时间下来,易造成足部的特定部位有酸痛或不舒服的感受,且气囊或油包等缓冲装置也无法根据足部不同部位受力的不同而即时进行调整,导致鞋子虽具有缓冲的作用,但是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人体足部具有全面性支撑作用的复合式鞋中底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鞋中底,包含一支撑单元、一与该支撑单元结合的缓冲单元、及一包覆该支撑单元与该缓冲单元的包覆单元,使该鞋中底铺设在一鞋体内的底部,其特征在于:
该支撑单元具有一配合人体足部底面形状的支撑面;
该缓冲单元具有多数个内部填充有流体的囊袋及连通该各囊袋以供流体流动的管路,使该缓冲单元定位在该支撑单元的支撑面上;
该包覆单元是将该支撑单元与该缓冲单元的组合包覆固定以形成一体。
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的支撑面包括一配合该足部脚跟处的第一支撑部、一配合该足部脚掌处的第二支撑部及一配合该足部脚弓处的第三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三支撑部上均分别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及一分别连接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的容置槽道,该第一凹槽、该第二凹槽及该第三凹槽分别容置定位该缓冲单元的一囊袋,该容置槽道容置对应的该缓冲单元的管路。
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单元的管路上至少设有一控制流体流动方向的单向阀。
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包覆单元是形成一配合该鞋体内底部的形状,使该包覆单元对应该足部的脚掌与脚指间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横向的开槽。
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具有一与该支撑面相反的里面,而该支撑单元更进一步设有多数个贯通该支撑面与该里面的通孔。
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是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材料所制成。
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是以热可塑性氨基甲酸酯(TPU)材料所制成。
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包覆单元是以一聚氨酯橡胶(PU)所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作复合式鞋中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制备一第一模具,该第一模具内具有对应该支撑单元形状的第一材料容置空间,将一呈熔融流动状态的材料填充进入该第一材料容置空间内,待该材料冷却硬化后,打开该第一模具而取出该支撑单元;
(2)将已经制作完成的缓冲单元定位在该支撑单元的支撑面上;
(3)制备一第二模具,该第二模具内具有对应该包覆单元形状的第二材料容置空间,使该缓冲单元与该支撑单元的组合固定在该第二材料容置空间内特定位置处,将一呈熔融流动状态的材料填充进入该第二材料容置空间内并将该缓冲单元与该支撑单元包覆以形成该包覆单元,待该材料硬化后,打开该第二模具而取出该呈复合式构造的鞋中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是借支撑单元的支撑,使该复合式鞋中底与足部其他部分保持完全接触,使得足部底面得到全面且舒适的支撑,而减少受力集中的现象发生,当足部位在各种运动姿势时,无论受力状况如何改变,皆可使足部底面在受力点得到缓冲、而其余部位可得到全面性且舒适的支撑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复合式鞋中底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本发明的复合式鞋中底的一较隹实施例部份构造分解图,说明一支撑单元与一缓冲单元的组合关系。
图2是本发明的复合式鞋中底的一较隹实施例的外观图,说明一包覆单元将该支撑单元与缓冲单元包覆后的外观形态。
图3是图2该较隹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图2该较隹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发明的复合式鞋中底100的一较隹实施例是包含一支撑单元1、一缓冲单元2及一包覆单元3。使鞋中底100是铺设在一鞋体(图未示)内的底部,可用以支撑一人体的足部。
同时参照图4,该支撑单元1具有一朝向上方的支撑面101及一与支撑面101相反而朝向下方的里面102,因足部是由许多小骨骼及韧带所组成,使得足部所形成的脚弓型态有着复杂而可相对改变的凹陷曲面,但是大体而言,脚弓可区分为沿足部纵向所形成的纵弓、以及沿足部横向所形成的横弓,其中,纵弓又可区分为位在内侧处的内纵弓、及位在外侧处的外纵弓,而横弓也可区分为前横弓以及后横弓,各个脚弓部位则是由对应的骨骼所连接形成,由于此处牵涉足部骨骼的解剖构造,并非本发明的重点,在此并不详细说明,而为了提供足部底面完全的支撑,支撑面101是依照部份人体足部的底面形状(本例中大致是配合足部的脚掌、脚弓及脚跟处的形状)而形成一复杂的曲面型态,使得整体支撑面101可区分为一配合足部脚跟处的第一支撑部11、一配合足部脚掌处的第二支撑部12及一配合足部脚弓处的第三支撑部13,其中,支撑面101的第一支撑部11上设有一向里面102方向凹入的第一凹槽111,相同地,在第二支撑部12及第三支撑部13上也各设有一第二凹槽121与一第三凹槽131,且第一凹槽111、第二凹槽121及第三凹槽131的中间更设置有容置槽道14。支撑单元1可选用具有弹性、并同时能够承受人体足部所形成压力的材料所制成,目的在使支撑单元1具有较高的韧性,用以在支撑单元1随足部运动时可维持其支撑面101配合足部底面的固有形状,本例中,支撑单元1是采用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acetatecopolymer,EVA)或是热可塑性氨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TPU)材料所制成。
该缓冲单元2具有多数个内部填充有流体的囊袋21、22、23及一连通该等囊袋21、22、23以供流体流动的管路24,其可事先制作以形成一体,而囊袋21、22、23内所填充的流体可为气体或液体。本例中,缓冲单元2具有三个分别配合第一凹槽111、第二凹槽121及第三凹槽131形状的囊袋21、22、23,且其管路24延伸形态则配合容置槽道14的配置,而囊袋21、22、23及管路24中填充有压缩油,使得各囊袋21、22、23可分别对应置放在第一凹槽111、第二凹槽121及第三凹槽131内而定位在支撑面101上,相对地,管路24则可置放在容置槽道14内。又,管路24上更设有数个单向阀25,借由单向阀25可控制流体在各囊袋21、22、23间流动时具有固定的流向。
如图2,该包覆单元3是在支撑单元1与缓冲单元2组合后再加以包覆固定,以形成配合鞋体内底部形状的完整鞋垫形态。本例中,包覆单元3是采用聚氨酯橡胶(Polyurethane rubber,PU)制成,使包覆单元3的触感较支撑单元1的EVA或TPU材料软,用以提供足部较好的接触性。
而制作上述鞋中底100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材料射出成型的方式完成,由于射出成型的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此即不对详细制程进行说明,只对主要步骤进行阐述。首先,制备一第一模具,使第一模具内具有对应支撑单元1形状的第一材料容置空间,将一呈熔融流动状态的EVA或TPU材料填充进入第一材料容置空间内,待EVA或TPU材料冷却硬化后,打开第一模具可取出支撑单元1。接着,再将已经制作完成的缓冲单元2的各囊袋21、22、23对应定位在支撑单元1的支撑面101上的第一凹槽111、第二凹槽121及第三凹槽131内,使得缓冲单元2与支撑单元1互相组合。最后,制备一第二模具,第二模具内具有对应包覆单元3外轮廓形状的第二材料容置空间,使缓冲单元2与支撑单元1的组合是固定在第二材料容置空间内的特定位置处,将一呈熔融流动状态的PU材料填充进入第二材料容置空间内并将缓冲单元2与支撑单元1一同包覆以形成包覆单元3,待PU材料硬化后,打开第二模具可取出如三明治般呈复合式夹层构造的鞋中底100。
此外如图1及图4,为了强化支撑单元1与包覆单元2两者的固定性,可在利用第一模具制作支撑单元1时即预先在支撑单元1上成型有多数个连通其支撑面101与里面102的通孔15,当其位在第二模具内成型包覆单元3时,包覆单元3的部份材料则可填充进入通孔15内,使得位在支撑单元1的支撑面101上方的包覆单元3材料可与位在支撑单元1的里面102下方的包覆单元3材料互相连接而形成一体,进而使包覆单元3与支撑单元1间紧密接合而不产生空隙。
参阅图2、图3及图4,应用时,将鞋中底100铺设在一鞋体内的底部,当使用的足部穿入鞋体内时,使用的足部底面将受到鞋中底100的支撑而与鞋体的底部接触。以行走时的足部运动状态而言,大部份的受力状况是脚跟先着地、接着再由脚掌受力、最后由脚指处离开地面,因此鞋中底100随着足部行走时承受冲击及受压的部位会改变,所以因应此种变化,使得缓冲单元2的管路24的单向阀25只容许位在第一凹槽111内囊袋21的流体依序流向位在第二凹槽121内的囊袋22内、及位在第三凹槽131的囊袋23内、再回流至位在第一凹槽111的囊袋21内,以形成一流体的单向循环路径,在足部脚跟着地时,会先压迫位在第一凹槽111的囊袋21而产生缓冲作用,而位在第一凹槽111的囊袋21内的流体则因受压而流向位在第二凹槽121的囊袋22、并迫使位在第二凹槽121的囊袋22内流体也流向位于第三凹槽131的囊袋23内,使得位于第二凹槽121及第三凹槽131的囊袋22、23分别与足部脚掌及脚弓处接触,并借支撑单元1具有韧性而可在变形时保持固有形状的特性,令第二支撑部12及第三支撑部13更容易保持与足部脚掌及脚弓处的紧密接触而不会产生空隙,可因此消除以往鞋垫在足部运动时因变形而未与足部完全接触的缺点。同样地,当足部转为脚掌受力时,位在第二凹槽121的囊袋22即可产生缓冲,而流体则流向位在第三凹槽131及第一凹槽111的囊袋23、21内,并借支撑单元1的支撑与足部其他部分保持完全接触,使得足部底面得到全面且舒适的支撑,而减少受力集中的现象发生。最后,当足部由脚指部离开时,身体重量则移至另外一足部,而由另一足部加以支撑。所以相同的作用原理下,当足部位在各种运动姿势时,无论受力状况如何改变,皆可使足部底面在受力点得到缓冲、而其余部位可得到全面性且舒适的支撑作用。
此外,为配合足部脚指与脚掌间活动所需,使包覆单元3对应足部脚掌与脚指间的位置处设有数条横向的开槽31,借由开槽31的设计以减少包覆单元3弯折时的阻力,使包覆单元的弯折柔软性增加,而可随足部脚指在运动时容易弯折,强化使用时的舒适性。

Claims (9)

1、一种复合式鞋中底,包含一支撑单元、一与该支撑单元结合的缓冲单元、及一包覆该支撑单元与该缓冲单元的包覆单元,该鞋中底铺设在一鞋体内的底部,其特征在于:
该支撑单元具有一配合人体足部底面形状的支撑面;
该缓冲单元具有多数个内部填充有流体的囊袋及连通该各囊袋的管路,该缓冲单元定位在该支撑单元的支撑面上;
该包覆单元是将该支撑单元与该缓冲单元的组合包覆固定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的支撑面包括一配合该足部脚跟处的第一支撑部、一配合该足部脚掌处的第二支撑部及一配合该足部脚弓处的第三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三支撑部上均分别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及一分别连接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的容置槽道,该第一凹槽、该第二凹槽及该第三凹槽分别容置定位该缓冲单元的一囊袋,该容置槽道容置对应的该缓冲单元的管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单元的管路上至少设有一控制流体流动方向的单向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包覆单元是形成一配合该鞋体内底部的形状,该包覆单元对应该足部的脚掌与脚指间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横向的开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具有一与该支撑面相反的里面,而该支撑单元更设有多数个贯通该支撑面与该里面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是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材料所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是以热可塑性氨基甲酸酯材料所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鞋中底,其特征在于:该包覆单元是以一聚氨酯橡胶制成。
9、一种复合式鞋中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1)制备一第一模具,该第一模具内具有对应支撑单元形状的第一材料容置空间,该支撑单元具有一配合人体足部底面形状的支撑面;从将一呈熔融流动状态的材料填充进入该第一材料容置空间内,待该材料冷却硬化后,打开该第一模具而取出该支撑单元;
(2)将已经制作完成的缓冲单元定位在该支撑单元的支撑面上;
(3)制备一第二模具,该第二模具内具有对应该包覆单元形状的第二材料容置空间,使该缓冲单元与该支撑单元的组合固定在该第二材料容置空间内一定位置处,将一呈熔融流动状态的材料填充进入该第二材料容置空间内并将该缓冲单元与该支撑单元包覆以形成该包覆单元,待该材料硬化后,打开该第二模具而取出该复合式鞋中底。
CN 02107544 2002-03-15 2002-03-15 复合式鞋中底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4450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07544 CN1445081A (zh) 2002-03-15 2002-03-15 复合式鞋中底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07544 CN1445081A (zh) 2002-03-15 2002-03-15 复合式鞋中底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5081A true CN1445081A (zh) 2003-10-01

Family

ID=27811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07544 Pending CN1445081A (zh) 2002-03-15 2002-03-15 复合式鞋中底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450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3678C (zh) * 2003-10-08 2008-08-27 郭讃興 非热塑性软质发泡鞋中底的处理方法
CN104105843A (zh) * 2012-02-17 2014-10-15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在高热应力构件中产生近表面冷却通道的方法和有此通道的构件
CN109310180A (zh) * 2016-04-18 2019-02-05 如瑞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定制的拱形支承中底和内底的鞋具以及制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3678C (zh) * 2003-10-08 2008-08-27 郭讃興 非热塑性软质发泡鞋中底的处理方法
CN104105843A (zh) * 2012-02-17 2014-10-15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在高热应力构件中产生近表面冷却通道的方法和有此通道的构件
US9869479B2 (en) 2012-02-17 2018-01-16 Ansaldo Energia Ip Uk Limi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near-surface cooling passage in a thermally highly stressed component, and component having such a passage
CN109310180A (zh) * 2016-04-18 2019-02-05 如瑞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定制的拱形支承中底和内底的鞋具以及制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86607B2 (ja) フットウェア製品用のソール構造体
CN101856161B (zh) 训练鞋
US6962008B2 (en) Full bearing 3D cushioning system
US9144266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n adjustable ride
CN102137641B (zh) 用于假肢脚的平稳翻转鞋内底
CN101902931B (zh) 具有带流体填充室的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
US6671979B2 (en) Air flow shoe system
CN101896086B (zh) 制造带有流体填充室的鞋类物品的方法
CN100403952C (zh) 可存贮和回送能量的鞋底结构
JP2020509884A (ja) 履物の物品のための緩衝部材
US1168449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interface between the human body and prosthetic or similar devices
CN101485504A (zh) 用于马赛徒步专用鞋的中底
CN104223556A (zh) 适应不同脚尺码的鞋类物品
CN101455457A (zh) 马赛徒步专用鞋
US20060185196A1 (en) Massage shoes
WO2020113316A1 (en) Variable reflex footwear technology
CN103619206A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具有外部阀的可调节囊系统
CN106235522A (zh) 鞋垫及包括可移除鞋垫的鞋
CN111683554A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
CN101431912B (zh) 缓冲构件
CN114176285A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
CN1445081A (zh) 复合式鞋中底及其制作方法
US20030145488A1 (en) Air flow shoe system
CN102573554A (zh) 健康鞋和方法
CN110721014A (zh) 一种个性化占位鞋垫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