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10360A - 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10360A
CN1410360A CN 02139287 CN02139287A CN1410360A CN 1410360 A CN1410360 A CN 1410360A CN 02139287 CN02139287 CN 02139287 CN 02139287 A CN02139287 A CN 02139287A CN 1410360 A CN1410360 A CN 1410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ultraviolet
wawter bloom
ultraviolet lamp
alg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3928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
董金荣
赵开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0213928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10360A/zh
Publication of CN1410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0360A/zh
Priority to CNA031541771A priority patent/CN1511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其步骤为:(1)将经防水和绝缘处理的、波长为200~400nm的n(n≥1)支水银蒸汽石英紫外灯浸入水体中“水华”或“赤潮”的藻体密集处,至10~40cm深处,启动紫外装置;(2)在启动灯的同时,对处理区域供给空气;(3)间断进行上述过程,直至“水华”或“赤潮”消失。其装置包括n支(n≥1)置于耐紫外的轻质固定架上、波长为200~400nm的水银蒸汽石英紫外灯,紫外灯两端经防水和绝缘处理。本方法灭藻率高、广谱、见效快,同时克服了传统方法低效率高成本、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此外,本发明在实现控制“水华”和“赤潮”泛滥的同时,还能加速水体中的有机物的降解,降低其危害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它适用于各类富营养化水体如湖泊、水库、池塘、江河、海洋等“水华”和“赤潮”的预防和控制。
技术背景
中国是一个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大于1km2的天然湖泊有2300余个,湖泊面积为70988Km2,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8%,湖泊总贮水量为7077多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东部、南部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控制的措施相对滞后,不少水体负荷了超量的氮、磷和其它有机污染等营养物,造成湖泊富营养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以及其它众多湖泊和沿海海域由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藻类疯长(即“水华”和“赤潮”)呈日益严重之势,其它湖泊、水库如东湖、西湖、洞庭湖、洪湖、鄱阳湖、高邮湖、洪泽湖、于桥水库等也不容乐观,已出现蓝藻大规模增生的趋势,并且会直接影响到江河流域,如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汉江,也连年出现“水华”,从而改变了“水华”仅限于湖泊的传统认识。从1998年开始,这种关于蓝藻水华的危机频频出现,并呈迅速蔓延之势。
爆发“水华”的湖泊当其藻类死亡后,会腐烂分解,消耗水体大量溶解氧(DO),严重时使水体溶解氧消耗殆尽而呈厌氧状态,使得需氧生物难以生存,甚至导致水中鱼类等浮游生物大批窒息死亡,造成水产资源和水生生态的严重破坏。并且这种厌氧状态,还可能触发或者加速底泥积累的营养物质释放,造成水体营养物质的更高负荷,形成富营养化湖泊的恶性循环;同时,许多“水华”藻类还会释放藻毒素,对人畜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总之,藻类“水华”危害水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湖泊的旅游价值、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加速湖泊功能的退化,最终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中国作为湖泊众多的国家,藻类“水华”在中国已是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综合治理,遏止藻类“水华”爆发,减缓湖泊富营养化进程,以使水质趋向好转,已成为当务之急。
可见对“水华”藻类的控制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国内外正在探索的难题。纵观过去20年中世界各国对“水华”防治措施,诸如废水脱氮除磷、工业产品改进(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排水改道、疏浚底泥、湖水凝聚沉淀处理、稀释和溢流、底泥曝晒与干燥、深层排水、曝气循环、加大水深、湖底覆盖、土壤改良、化学杀藻、生物去除、生态系统控制以及生物利用等方法。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尽量控制外源性(点源、面源)营养物质输入;削减内源性营养物质的负荷;“水华”爆发前后应急除藻抑藻。尽管削减污染源是根本性的措施,但由于水体污染积重难返,收效缓慢。以当前大多数富营养化的水体状况来看,“水华”爆发难以避免,一旦出现势必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在其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揭示之前,应急除藻措施必不可少。应急除藻抑藻技术是“水华”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虽然各有所长,但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通常使用的化学除藻剂硫酸铜、除草剂等,不仅效果不理想、成本高,而且还会影响甚至杀死其它非目标生物,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国内外研究者正在探索各种控制“水华”藻类生长的新方法,目前国内对“水华”藻类的除去多采用机械捕捞法,但是对于庞大的水体这种方法作用微薄、耗资巨大,且收获后的藻体难以利用。国家“三湖”治理中的太湖、巢湖曾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进行“水华”藻体的捕捞,效果不明显。总之,现行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总得说来大多数措施往往旷日持久、耗资巨大、收效甚微,甚至造成二次污染,难以彻底解决湖泊“水华”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清洁、高效、经济的新型防治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发挥直接杀藻抑藻作用,而且可以在不外加任何化学药剂的前提下诱发出活性氧和其它各种自由基,削减藻类光合作用的捕光复合物,产生间接的杀藻抑藻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其步骤为:
(1)将经防水和绝缘处理的、波长为200~400nm的n(n≥1)支水银蒸汽石英紫外灯浸入水体中“水华”或“赤潮”的藻体密集处,至10~40cm深处,启动紫外装置;
(2)间断进行上述过程,直至“水华”或“赤潮”消失。
上述过程中,可以在启动灯的同时,对处理区域供给空气。
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包括n支(n≥1)置于耐紫外的轻质固定架上、波长为200~400nm的水银蒸汽石英紫外灯,紫外灯两端经防水和绝缘处理。
本方法采用浸入式处理方法,在“水华”爆发前后浸入水体实施控制处理,不仅能有效地发挥直接杀藻抑藻作用,而且由于富营养化湖泊含有各种有机质和无机离子,以及在曝气的条件下,所以还可在不外加任何化学药剂的前提下诱发出活性氧和其它各种自由基,削减了藻类光合作用的捕光复合物,产生间接的杀藻抑藻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因而使水体处于一种持续的抑藻状态。另外,尚未杀死的少量藻类,由于这种持续的抑藻状态而产生回避反射,即离开水表层向水深处游动,太阳光照随水体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受到抑制,生长代谢变慢。所以,通过上述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以及持久效应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水华”的目的。实验室模拟试验表明本方法灭藻率高、广谱、见效快,同时克服了传统方法低效率高成本、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此外,本发明在实现控制“水华”或“赤潮”泛滥的同时,还能加速水体中的有机物的降解,降低其危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控制结果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为:
1.选用紫外线波长200~400nm的石英紫外灯,其中以特征波长为253.7nm的低压水银蒸汽石英紫外灯为佳;紫外灯管两端采取防水和绝缘措施,将经上述绝缘处理的紫外灯(n≥1支),呈规律排列(灯距在10cm至100cm之间)于耐紫外的轻质固定架上。
2.将上述紫外灯浸入将要或正在发生“水华”或“赤潮”的水体中,至10~40cm深处(以10~20cm为佳),并将其移至藻体密集的位置,启动装置开始处理操作。藻体一般垂直分布于10~40cm的深度范围内,其中以10~20cm深度范围最为密集;  就上层水体而言,随深度增加,水体温度降低,而低温条件则会降低紫外灯的能量输出,影响灭藻效果。因此,综合以上两个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选10~40cm。
3.在启动紫外灯的同时,可用鼓风机或空气压缩机供以空气,供气方向为沿灯管表面掠过,以实现清除装置表面污垢、搅拌水体、曝气等目的;同时为活性氧和各种自由基的产生提供条件。对本发明而言,供气过程不是必须的,只是一种优化的方案。
实现本发明方法的装置如图3所示,n只(n≥1)支水银蒸汽石英紫外灯1,以发射C波紫外线为主,即波长为200~280nm,其特征波长为253.7nm。就生物效应而言,以波长范围在200~280nm的C波紫外光最强,因为蛋白质和核酸的最大吸收峰均处在这一范围内,所以C波紫外光灭藻效应为佳。紫外灯两端采取防水和绝缘措施,如可在电线连接处采用短石英管予以绝缘密封。将经上述密封处理的n支紫外灯,呈规律排列(如灯距在10cm至100cm之间)于耐紫外的轻质固定架2上,制成浸入式紫外控制装置。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如图1所示的三种操作方法,即方法I:由下而上照射;方法II:由上而下照射;方法III:上下双向照射,其中以方法I为优先选择方案。
操作时将上述紫外控制装置浸入将要或正在发生“水华”或“赤潮”的水体中至10~40cm(以10~20cm为佳)深处,并将其移至藻体密集的位置,启动装置开始处理操作。在装置启动的同时,用鼓风机或空气压缩机供以空气,供气方向为沿灯管表面掠过,以实现清除装置表面污垢、搅拌水体、曝气等目的;同时为活性氧和各种自由基的产生提供条件。
温度影响紫外光源的辐射强度。一般来说,紫外光源在40℃时紫外光输出最强,若温度降低或增高紫外光输出均会减少,所以温度过低与过高均不利。但在25~37℃范围内,温度对灭藻效果影响不大。
依据所需处理的“水华”或“赤潮”水域的大小、“水华”藻类、藻密度,以及水质、水文、气候、水温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处理强度、运行速度和时间;对于同一种藻类而言,藻密度越大,相应的处理强度就越大,反之亦然。如此反复处理几天,可将“水华”藻类有效地加以杀灭和抑制。例如,根据模拟试验,每天每平方米水面注入10kJ能量,可以有效抑制与除去“水华”。
模拟实验选用功率为4W、额定电压为220V的灭菌紫外灯3支,以发射特征波长为253.7nm的C波紫光为主,按本方法制成3套浸入式紫外控制装置。在25~30℃、光照2000Lx、N含量>0.3mg/L、P含量>0.02mg/L的条件下,培养几种产生“水华”的蓝藻,在进入对数生长期后,以特征波长为253.7nm的上述紫外灯装置分别以5kJ/(d·m2)、10kJ/(d·m2)、15kJ/(d·m2)(P:功率(w);t:处理时间(s);S:照射表面积(m2))能量条件处理。然后测定藻细胞数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绘制生长曲线。例如,铜绿微囊藻的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紫外控制装置处于水下10~20cm深处操作,I:未经处理II: 5kJ/(d·m2)处理III: 10kJ/(d·m2)处理IV: 15kJ/(d·m2)处理,结果分析如下:
(1)以5kJ/(d·m2)处理的情况:蓝藻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但不足以全面遏制其生长。
(2)以10kJ/(d·m2)处理的情况:一般经过5~6次处理,即可有效地将蓝藻杀灭和抑制,水体透明度可得到显著提高,此效果可保持20天以上。即使20天后有所反弹,也低于处理前的水平,并可用此方法再次将其杀灭。
(3)以15kJ/(d·m2)处理的情况:一般经过5~6次处理,即可有效地将蓝藻杀灭和抑制,水体透明度基本可恢复到正常水体的水平,效果理想时不会出现反弹现象;但有时于30天后会有所反弹,也低于处理前的水平,并可用此方法再次将其杀灭。
综上所述,本实验以10kJ/(d·m2)处理为佳。
本发明采用浸入式处理方法,在“水华”爆发前后5~8天之内处理,每天一次,如此反复处理3~7次,一般杀灭率在95%以上,而且由于富营养化湖泊含有各种有机质和无机离子,以及在曝气的条件下,所以还可诱发出间接的杀藻抑藻效应,并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因而使水体处于一种持续的抑藻状态。此外,尚未杀死少量的藻类,由于处于持续的抑藻环境而产生回避效应,即离开水表层向水深处游动,水深处的太阳光照随之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变弱,生长代谢受到抑制。所以,通过上述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以及持久效应,其效果可维持20天以上,最终实现有效控制“水华”的目的。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广谱高效、见效快、节能、可完全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方法低效率高成本、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并且具有持续的抑藻效应,适用于蓝藻如微囊藻(Microcystis)、鱼腥藻(Anabaena)、念珠藻(Nostoc)、束丝藻(Aphanizomenon)、腔球藻(Coelosphaerium)等,以及绿藻、硅藻、褐藻、甲藻等“水华”或“赤潮”藻类的控制,尤其适合于“水华”爆发频繁的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显著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

Claims (10)

1.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其步骤为:
(1)将经防水和绝缘处理的、波长为200~400nm的n(n≥1)支水银蒸汽石英紫外灯浸入水体中“水华”或“赤潮”的藻体密集处,至10~40cm深处,启动紫外装置;
(2)间断进行上述过程,直至“水华”或“赤潮”消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灯的同时,对处理区域供给空气,供气方向沿灯管表面掠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灯的波长为200~28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灯的特征波长为253.7nm。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紫外灯浸入水体中10~20cm深处。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只紫外灯之间的灯距在10cm至100c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只紫外灯之间的灯距在10cm至100之间。
8.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n支(n≥1)置于耐紫外的轻质固定架(2)上、波长为200~400nm的水银蒸汽石英紫外灯(1),紫外灯两端经防水和绝缘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在轻质固定架上的灯距在10cm至100c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两端与电线连接处用短石英管绝缘密封。
CN 02139287 2002-11-14 2002-11-14 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4103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39287 CN1410360A (zh) 2002-11-14 2002-11-14 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A031541771A CN1511789A (zh) 2002-11-14 2003-08-15 用于“水华”和“赤潮”防治、给排水工艺除藻的浸没式紫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39287 CN1410360A (zh) 2002-11-14 2002-11-14 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0360A true CN1410360A (zh) 2003-04-16

Family

ID=4750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39287 Pending CN1410360A (zh) 2002-11-14 2002-11-14 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103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9430A1 (zh) * 2011-04-12 2012-10-18 上海广茂达光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紫外水体防藻除藻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9430A1 (zh) * 2011-04-12 2012-10-18 上海广茂达光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紫外水体防藻除藻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eo et al.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destratification on phytoplankton in a reservoir
US20090107912A1 (en)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Harmful Algal Blooms and Turning Them into Submerged Macrophytes
CN101200315B (zh) 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掩蔽修复方法
CN105152346A (zh) 应用于大型深水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的方法
Jones et al. Lake nutrients, eutrophic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CN105016524B (zh) 一种清除漂浮刚毛藻的方法
CN104828962A (zh) 自发式超声曝气水体净化装置
Fyson et al. Mesocosm studies to assess acidity removal from acidic mine lakes through controlled eutrophication
Yang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mechanisms of sunlight-and dark-mediated high-temperature accelerated diurnal production-degradation of fluorescent DOM in lake waters
CN103302087A (zh) 利用富集植物黑麦草结合猪粪修复铅、锌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1779595B (zh) 一种北方池塘脆江蓠移植栽培的方法
CN101786745B (zh) 一种可抗轻度风浪的大中型天然水体藻类污染应急修复工艺
CN108383243B (zh) 一种利用沉水植物的配置富集富营养化水体重金属的方法
CN1297493C (zh) 利用紫外光辐照抑制水中蓝藻生长的方法及系统
Dong et 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wetlands in China
CN101734797A (zh) 一种鱼塘生态修复的技术
CN2583080Y (zh) 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紫外控制装置
CN1410360A (zh) 一种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浸入式紫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511789A (zh) 用于“水华”和“赤潮”防治、给排水工艺除藻的浸没式紫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05346986U (zh) 一种光能驱动曝气絮凝水体净化装置
CN204643906U (zh) 太阳能驱动超声波漂浮除藻装置
Wang et al.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natural sunlight and hydrogen peroxide on the removal of harmful cyanobacteria
LU503178B1 (en) Method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keside zone of shallow lake
CN214546849U (zh) 用异硫氰酸烯丙酯治理蓝藻的设备
Jing et al.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cyanobacteria blooms control technology in lakes and reservoi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