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1842A - 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 - Google Patents

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1842A
CN1401842A CN 01120696 CN01120696A CN1401842A CN 1401842 A CN1401842 A CN 1401842A CN 01120696 CN01120696 CN 01120696 CN 01120696 A CN01120696 A CN 01120696A CN 1401842 A CN1401842 A CN 1401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volume machine
feeder structure
machine according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206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炳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LONG MACHINERY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LONG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LONG MACHINERY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LONG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011206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01842A/zh
Publication of CN1401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1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主要是于给纱器的给纱部上增设有一凸部,该凸部上具有一导纱面,此导纱面在纱线通过时,不易让纱线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凸部上,也不会让纱线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能有效地将纱线输送到织针上方,以利于织针顺利钩拉纱线进行编织。

Description

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尤指一种于给纱器的给纱部上增设有一凸部,让纱线可喂入于织针上,利于织针钩拉纱线进行编织物的编织。
发明背景
已知,目前人们所穿的衣物布料皆是由圆编机所编织,而在圆编机编织时,需由给纱器将纱线喂入于织针上方后,在织针钩纱成环后,即可完成布料的编织。而在编织具有伸缩性的布料时,该给纱器就必需再穿设一组具有弹性的纱线,与原先穿套于给纱器上的纱线混合进行编织,即可编织生成具有伸缩性的布料(如制作内衣、内裤的布料)。但是传统的给纱器在将具有弹性的纱线喂入织针上方时,皆会有许多问题发生。
如图1的给纱器1,该给纱器1至少包括有一本体11,及一自本体11下缘延伸出的给纱部12,该给纱部12上至少具有一个以上可供穿套纱线的孔13、13’,另于本体11上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凹槽16,该凹槽16中配置有一调整件2,该调整件2上配置有一导纱轮3,此导纱轮3可将具有弹性的纱线喂入至织针上方,以利于织针钩拉纱线。但是,在纱线经过导纱轮3而喂入织针上方时,该纱线易产生抖动现象,让织针常有钩不到纱线,或钩纱不完全,导致所编织完成的布面不整,或有些微破洞产生,造成所编织完成的布料品质不佳。
于是,就在给纱部12上开设有一导槽17,如图2所示,该导纱轮3所导出的纱线直接进入于导槽17中,此导槽17可以解决纱线喂入过程中所产生的抖动现象。但是,纱线长时间与导槽17内部接触摩擦时,易产生棉絮,而棉絮也易积塞于导槽中,当棉絮积压一定数量时,会导致纱线无法顺利通过导槽17而产生断线,或者积塞于导槽17中的棉絮会随纱线一并喂入编织,造成编织生成的布料表面形成有凸起状态,造成编织后的布料品质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传统给纱器的缺陷,避免缺陷存在,本发明于给纱器的给纱部另一端上凸设有一凸部,该凸部上具有一导纱面,此导纱面在第三纱线通过时,与第三纱线形成摩擦接触状态,不易让纱线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凸部上,也不会让纱线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能有效地将纱线输送到织针上方,以利于织针顺利钩拉纱线进行编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凸部可由一柱体所取代之,此柱体可与给纱部一体成型制作,该柱体上具有一圆弧状的导纱面,当第三纱线由柱体的导纱面通过时,与导纱面形成摩擦接触状态,不易让第三纱线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柱体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柱体一端具有一接合部,而在给纱部一端增设有一具接合孔,此接合孔内具有一接合面,此接合面可供前述的柱体的接合部组接,或者此接合部可直接穿过接合孔,利用一螺帽锁接于接合部上,以便柱体固接于给纱部上,在第三纱线与导纱面形成摩擦接触状态,不易让第三纱线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柱体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在输送过程中产生断线的现象。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与实施例,现配合说明书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给纱器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为传统另一给纱器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的给纱器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2为图3-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1的给纱器正视示意图。
图5为图3-1的给纱器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3-1、3-2所示,为本发明的给纱器外观立体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用以配置于圆编机上,可将复数纱线喂入于织针(图中未示)上方的给纱器1,在织针上升时,可利于织针钩拉纱线。
上述所提的给纱器1至少包括有一本体11,及一自本体11下缘延伸出的给纱部12,该给纱部12上至少具有一个以上可供穿套纱线的孔13、13’,而给纱部12的另一端凸设有一凸部14,该凸部14上具有一可呈曲弧状或斜面状的导纱面15,以利于纱线通过;另于本体11上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凹槽16,该凹槽16中配置有一调整件2,该调整件2上配置有一导纱轮3,此导纱轮3可将编织用的纱线导向于前述的凸部14底下通过,在圆编机编织过程中利于输送纱线;
另有固定件4,其上具有一固定于圆编机上的固定部41,该固定部41承接一具有滑槽(图中未示)的支撑部42,在给纱器1的本体11枢设于支撑部42的滑槽中,可让给纱器1于固定件4上作一高度调整。如是,借由前述构成一全新的给纱器。
参见图4、5所示,为本发明的给纱器正视及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给纱器1借由固定件4固接于圆编机上时,编织所用的第一纱线5、第二纱线6分别穿套于给纱部12的孔13、13’中,而具有弹性的第三纱线7则配置于导纱轮3上,再由导纱轮3导引由凸部14的导纱面15通过。
在编织过程中,第一、二、三纱线5、6、7依序输送至织针上方,在织针上升时,即可钩拉第一、二、三纱线5、6、7进行编织物编织。当第三纱线7由凸部14的导纱面15通过时,与导纱面15形成摩擦接触状态,不易让纱线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凸部14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7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能有效地将第三纱线7输送到织针上方,以利于织针顺利钩拉第三纱线7进行编织,也以确保编织后的编织物的品质。
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上述所提的凸部14可由一柱体8所取代之,此柱体8可与给纱部12一体成型制作,该柱体8上具有一呈圆弧状的导纱面81,当第三纱线7由柱体8的导纱面81通过时,与导纱面81形成摩擦接触状态,不易让第三纱线7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柱体8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7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
参见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上述的构造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柱体8一端具有一呈螺纹状的接合部82,而在给纱部12一端增设有一接合部孔121,此接合孔121内具有一呈螺纹状的接合面122,此接合面122可供前述的柱体8的接合部82组接,或者此接合部82可直接穿过接合孔121,利用一螺帽(图中未示)锁接於接合部82上,以便柱体8固接於给纱部12上。当第三纱线7由柱体8的导沙面81通过时,与导纱面81形成摩擦接触状态,不易让第三纱线7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纱滞留在柱体8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7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
参见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在给纱部12所凸设的凸部14’比上述所提的凸部14的厚度为薄,此凸部14’一侧具有一呈直角状态的导纱面15’。在第三纱线7与导纱面15’形成摩擦接触状态时,不易让第三纱线7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凸部14’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7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

Claims (10)

1.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用以配置于圆编机上,可将编织用的纱线(5、6、7)喂入于织针上方的给纱器(1),该给纱器(1)至少包括有一本体(11),及一自本体(11)下缘延伸出的给纱部(12),该给纱部(12)上至少具有一个以上的孔(13、13’),前述的孔(13、13’)可供穿套纱线(5、6),并将纱线(5、6)喂入于织针上方,利于织针钩纱编织,其特征在于:
上述的给纱部(12)的一端凸设有一凸部(14),该凸部(14)上具有一导纱面(15),此导纱面(15)在纱线(7)通过时,不易让纱线(7)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凸部(14)上,也不会让纱线(7)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能有效地将纱线(7)输送到织针上方,以利于织针顺利钩拉纱线进行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导纱面(15)可为一曲弧状、斜面状、直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凸部(14)可由一柱体(8)取代,其上具有一呈圆弧状的导纱面(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柱体(8)可与给纱部(12)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柱体(8)一端具有一接合部(82),此接合部(82)得以接合于给纱部(12)的接合孔(1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接合部(82)可为一螺纹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接合孔(121)内具有一呈螺纹状的接合面(1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接合部(82)可直接穿过接合孔(121),并利用一螺帽锁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本体(1)上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凹槽(16),该凹槽(16)中配置有一调整件(2),该调整件(2)上配置有一导纱轮(3),此导纱轮(3)可将编织用的纱线(7)导向于凸部(14)底下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更具有一固接于圆编机上的固定件(4),该固定件(4)上具有一固定部(41),该固定部(41)承接一具有滑槽的支撑部(42),该给纱器(1)的本体(11)则枢设于支撑部(42)的滑槽中,可让给纱器(1)于固定件(4)上作一高度调整。
CN 01120696 2001-08-13 2001-08-13 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 Pending CN14018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20696 CN1401842A (zh) 2001-08-13 2001-08-13 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20696 CN1401842A (zh) 2001-08-13 2001-08-13 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1842A true CN1401842A (zh) 2003-03-12

Family

ID=4664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20696 Pending CN1401842A (zh) 2001-08-13 2001-08-13 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0184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39340A1 (en) 2006-12-25 2008-07-02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A yarn-feeding device for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CN102817171A (zh) * 2011-06-08 2012-12-12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圆形针织机中的纱线引导装置
CN103541141A (zh) * 2013-10-25 2014-01-29 吴江唯奇布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添纱的导纱装置
CN104153112A (zh) * 2014-07-10 2014-11-19 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毛巾机喂纱嘴装置
CN105040253A (zh) * 2015-07-24 2015-11-11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喂纱装置及喂纱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39340A1 (en) 2006-12-25 2008-07-02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A yarn-feeding device for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CN102817171A (zh) * 2011-06-08 2012-12-12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圆形针织机中的纱线引导装置
CN102817171B (zh) * 2011-06-08 2016-09-07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圆形针织机中的纱线引导装置
CN103541141A (zh) * 2013-10-25 2014-01-29 吴江唯奇布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添纱的导纱装置
CN104153112A (zh) * 2014-07-10 2014-11-19 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毛巾机喂纱嘴装置
CN105040253A (zh) * 2015-07-24 2015-11-11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喂纱装置及喂纱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12805A (zh) 改善交错一隔一浮线圆筒组织侧缝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US4202381A (en) Ribbon fabric,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ribbon loom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101307527A (zh) 多层衬纬机织针织复合结构及其编织方法和专用装置
CN1401842A (zh) 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
CN1059938C (zh) 罗纹组织的编织方法
CN101457441A (zh) 双面间隔方格毛巾织物的加工方法
CN1069179A (zh) 带有机织支持带和织在带上的锁联部件的拉链
CN110331510A (zh) 一种适用于针织横机编织用的双独立导纱系统
CN105019130B (zh)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丝袜的织造方法
CN210711932U (zh) 一种分幅锁边的弹力网眼布
CN212590695U (zh) 一种拉链带
CN208309088U (zh) 一种抗拉伸性双针床经编布料
CN208586399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面料生产用经编机
CN208328290U (zh) 一种滚轮式左右侧张力器
CN202359307U (zh) 电脑针织横机纱导
US5775132A (en) Sinker arrangement in a knitting machine and knitwork formation methods using said arrangement
CN219731241U (zh) 一种抽边布料
CN200946183Y (zh) 一种可随意改变叉长的三叉织带
CN2595829Y (zh) 新型双轴向横机经纬纱喂入装置
CN217345923U (zh) 一种卧式编织机
CN2333724Y (zh) 编织机用的织针
CN2405944Y (zh) 双眼导纱片
CN2564593Y (zh) 织网机用钢筘
CN214359497U (zh) 一种可调节过线筒
CN218666569U (zh) 可实现双面圆形纬编机编织七明治面料的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