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0633A - 利用移动电话短信息与计算机随机编码进行商品防伪 - Google Patents

利用移动电话短信息与计算机随机编码进行商品防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0633A
CN1380633A CN01110555.0A CN01110555A CN1380633A CN 1380633 A CN1380633 A CN 1380633A CN 01110555 A CN01110555 A CN 01110555A CN 1380633 A CN1380633 A CN 1380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dity
code
random
short message
mobile tele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105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大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011105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80633A/zh
Publication of CN1380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06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属计算机与通信领域。本发明利用移动电话短信息功能的各种优点尤其是可记录、传递的信息方式丰富(数字、字母、文字、符号)的优点进行商品防伪信息的交互,并结合利用计算机随机编码技术在商品上随机地打印出事先、同时、同样的其它编码设备无法模仿的,包含数字、字母、符号、文字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的随机码的防伪标识方式、及相应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商品的防伪。

Description

利用移动电话短信息与计算机随机编码进行商品防伪
本发明涉及GSM通信与计算机随机码生成及管理。
本技术相关背景技术为:
①GSM技术短信息部分,目前在识别认证方面未开展应用;
②GSM MODEM;
③计算机随机编码及数据库检索,由于未能利用智能手段(移动电话)进行回送,
因此在输入代码上未采用数字、字母、文字、符号的综合形式;
④随机数码打印。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手机短信息的高度保密性及数字化和应用广泛度及计算机多种符号(数字、字母、文字、符号)随机编码的“不可”模拟性来帮助用户及厂商对销售的商品做防伪标记及随时、随地进行真假鉴别。
市场上的大量商品的生产厂商都在其商品上采用了各种防伪技术以防止造假者伪冒其产品。但由于普通消费者的条件和知识限制,及造假者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致使商品仍然存在真假难辩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技术产生各种随机编码打印在商品上,然后用户通过电话进行编码核实的方式较其它的防伪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其原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的软件程序随机地产生对应每一个商品的最小采购单元的随机编码,使每一件商品都有一组针对的数字码,消费者将所购商品上此编码传递到厂家的数据库后,通过计算机核对,即可判断其产品的号码是否存在,即识别真伪。用户判断真伪标识的方法非常简单。由于此编码在计算机上是随机产生的,仿冒者无法系统地仿冒产生该数据库,包括生产厂商自己也无法系统性重复该数据库,只能对每件已出厂产品上已标明的号码进行重印,难度大大提高。而厂方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对每一个随机号码只做一次核对,即一件商品不论仿制了多少件,只要有用户向防伪计算机系统申请过一次认证,相同的号码就不可再被认证。因此利用此种技术防伪较其它防伪技术更加方便、安全、可靠。
但是目前此种技术普遍采用有线电话网络及计算机上网认证的方法,对用户来说仍有很大不便之处,如增加成本、耗时较长、受空间限制,尤其是面对浩大的日用消费品市场的厂商、产品,有线电话网现状明显力不从心,对厂商来讲,投资过大、管理难、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如造假者先行将某些编码认证,或人为对系统进行干扰,甚至通过网络窃取数据等等。
采用本发明,可大大减少上述计算机编码防伪的弊端。
本发明原理:
1.GSM手机的特性:
GSM技术是国际电联颁布的一个通用标准,该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采用特殊的数字加密方法来防止非法盗打他人手机,该技术确保了除加密者人为泄密外目前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可以盗识,造假的机会低于银行信用卡。同时,使用该技术产品通讯者(指开通业务的手机),也将是不可更改的、惟一的,可逆向查询。
2.原理:(参见附图1)
(1)由计算机系统生成包括数字、字母、文字、符号的随机码。
(2)随机码格式。同时传给打印设备及数据库服务器(以备查询、验证)
(3)数码打印机接收由随机码生成服务器传来的随机码,然后与原有的数码标识分两列同时打印在商品上(也可分别打印)。
(4)商品表面打印随机代码可为明码,亦可为暗码。
(5)已有代码的商品。010418表示生产年月日,5、A每位有不低于36个表示符,表示产品种类等信息,计有≥36x36种。1B181F1F表示该商品是从大于36的八次方个数据中选择的一个代码组。
(6)用户将从商品上看到的代码组按短信息方式输入手机。
(7)将此短信息发送给产品对应的厂商手机号(预先发布的)。
(8)厂家短信息接收系统(由GSM Modem、计算机网络及收发软件组成)。GSM接收系统可直接本地接收(附近要能正常使用手机)或接入本地移动局。GSM系统负责接收用户发来的查询信息(只能接收或发送短信息,并只对符合条件的代码处理)。
(9)查询服务器收到(8)的查询信息后对(10)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检索,并做出各种预设的判断。
(10)数据库服务器负责接收新生成的代码及备份后形成全部历史数据库供(9)查询。数据库服务器根据规则记录全部已生成的随机码,加密、备份、并及时清理调整数据库数据,将最易查数据放在当前。
(11)查询服务器根据预设的功能将各种查询、分析数据报送厂商内部查询系统。
(12)(9)将查询结果按预设传回(8)再发送给(13)、(14)、(15)等有关对象。对图2的解释:
商品明码标注暂分两种形式:一种为国家规定条码代码加本专利申请规定代码,如:6901028056281
0104185AB9250其第一排为国家规定的企业条码代码,第二排为随机码,其解释为:01表示2001年,04表示4月份,18表示18号。5AB9250为每位大于36个数码的一组随机码(阿拉伯数字0——9加上英文字母26个共36个数码及字符、文字),生成的概率为36的七次方分之一。对图3的解释:
商品标注码为上下两排,均为本专利申请规定代码。如:0104185A
1B181F1F第一排标注为日期及产品代号,第二排标注为商品随机码。注:此随机代码即可以明码,也可以在包装内或表面遮膜覆盖成暗码。本原理的补充:
由于本解决方案采用移动GSM通信系统及自规定的代码方式,不仅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通信者的锁定,而且保证了不同厂商之间即使代码重复,亦不受影响。也就是说,代码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厂商不受标准化的影响。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厂商投资小、运营成本低、建设过程快、防伪能力更强、用户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可随时、随地使用等优点。同时,如果厂商建立用户服务中心或销售单位提供手机服务,可保证各种购买用户都可使用此种方式,并使厂商的流通环节的费用大大降低。
最重要的优点是该发明由于采用移动电话传递信息,就保证了不仅将手机短信息的各种优点用于防伪,而且使随机代码的组码方式变成数字、字母、符号、文字的任意混合体,增大了代码的信息容量与仿制难度。从用户角度大大提高了防假的方便度和防买假货能力,从厂商及管理者角度可大大提高从市场流通角度的防假、打假能力。
如能普遍采用此种防伪方式,不仅企业、用户得益,而且国家每年减少巨额的税收损失。
由于本发明着重方法发明,所采用的技术均为目前社会上的成熟技术。从实现本发明的应用角度讲,商品的标码可采用目前在厂商生产线运行的印码设备,随机码生成服务器的软硬件均为成熟产品,数据库服务器的软硬件及加密方法亦为成熟技术,查询服务器上的应用需根据用户要求做再开发工作,GSM接收系统完全采用目前社会上成熟的成套产品。用短信息进行认证数据的交互,其核心是短信息通信,亦为电信部门正常运营的业务,此系统的样机系统已实现。

Claims (3)

1.一种用于各类商品防伪的新方法和相应系统,该方法由商品上的随机标识代码的生成、认证及用户利用移动电话短信息传递、识别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标识在商品上的防伪代码不仅是随机的,而且代码组成是数字、字母、符号、文字的任意混合体,并通过移动电话短信息这种方式实现这种编码方式在用户端的记录,及与厂商数据库的交互和系统的保密。
2.要求保护利用移动电话短信息功能的安全,通信可靠,随时、随地尤其是可记录、传递的信息方式丰富(数字、字母、文字、符号)等优点进行商品防伪信息的传递和交互以达到获取防伪信息服务目的的应用方式。
3.要求保护利用计算机随机地生成事先及同时不可模仿的,包括数字、字母、符号、文字等代码混合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的、用于商品防伪标识的“信息代码编码方式”。
CN01110555.0A 2001-04-12 2001-04-12 利用移动电话短信息与计算机随机编码进行商品防伪 Pending CN1380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1110555.0A CN1380633A (zh) 2001-04-12 2001-04-12 利用移动电话短信息与计算机随机编码进行商品防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1110555.0A CN1380633A (zh) 2001-04-12 2001-04-12 利用移动电话短信息与计算机随机编码进行商品防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0633A true CN1380633A (zh) 2002-11-20

Family

ID=4658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10555.0A Pending CN1380633A (zh) 2001-04-12 2001-04-12 利用移动电话短信息与计算机随机编码进行商品防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8063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6867C (zh) * 2006-03-10 2009-01-28 马晓璐 通讯终端查验及其使用地区分析系统
US8285313B2 (en) 2008-06-16 2012-10-09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Australia Pty Limited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8734477A (zh) * 2017-04-21 2018-11-02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伪识别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6867C (zh) * 2006-03-10 2009-01-28 马晓璐 通讯终端查验及其使用地区分析系统
US8285313B2 (en) 2008-06-16 2012-10-09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Australia Pty Limited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634864B2 (en) 2008-06-16 2014-01-21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Australia Pty Limited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9386426B2 (en) 2008-06-16 2016-07-05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Australia Pty Limited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8734477A (zh) * 2017-04-21 2018-11-02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伪识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2855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of articles
CN101987536B (zh) 基于数字颜色鉴别系统的防伪数码印刷方法及查询方法
CN101847225B (zh) 一种基于cn39码管理商品流通的方法
CN105469132A (zh) 二联编码的物联网溯源防伪标签及二维码防伪溯源方法
CN101201886A (zh) 一种识别商品的三阖码
CN101807285A (zh) 一种交互式动态防伪与验证的方法
CN103577986A (zh) 一种多级二维码防伪方法
CN102968654A (zh) 在二维码所占平面内实现肉眼可识别信息的制作方法、系统及二维码
CN104915701B (zh) 一种自加密自校验的二维码编码解码方法
CN101441735A (zh) 电子提货单及其产生和验证方法
CN101500018A (zh) 数码信息防伪的方法
CN101388767A (zh) 基于轻量级数字签名方案的证书防伪方法
US20010046294A1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counterfeit prevention
CN1380633A (zh) 利用移动电话短信息与计算机随机编码进行商品防伪
CN1186886C (zh) 防伪识别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387156A (zh) 组合编码防伪方法
CN110084622A (zh) 一种商品溯源区块链系统及秘钥保存与找回方法
CN102999771B (zh) 一种商品防伪码构造与验证方法
CN102411750A (zh) 数码双重防伪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01483686A (zh) 基于ip电话运营系统的数码防伪系统及方法
CN1283829A (zh) 商品防伪条形码网络作业的检测方法
CN1271548C (zh) 商品子母密码防伪方法
CN1289972A (zh) 产权证件防止伪造欺诈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83113C (zh) 幻方数码防伪方法及其防伪系统
CN201302785Y (zh) 一种数码图纹防伪标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Tian Daq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before expiration of term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