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6396A - 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 - Google Patents

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6396A
CN1366396A CN 01106711 CN01106711A CN1366396A CN 1366396 A CN1366396 A CN 1366396A CN 01106711 CN01106711 CN 01106711 CN 01106711 A CN01106711 A CN 01106711A CN 1366396 A CN1366396 A CN 1366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network
data
card
counterfe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067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11067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66396A/zh
Publication of CN1366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63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信息通信网络技术进行防伪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适用于各种防伪对象。它通过防伪对象在信息网中的防伪信息同其相关联的关系体进行对照实现防伪目的,防伪对象的拥有者在拥有防伪对象时,也拥有了防伪对象所具有的网络身份和网络资源。防伪过程不仅提供防伪功能,也提供网络资源,使防伪行为不再是单一的寄生行为。本发明简单易行、可靠性强、适用面广。本发明本身无法被仿效,防伪卡无法二次利用。

Description

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进行防伪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属于防伪技术和信息通信网络技术领域。
现行的防伪技术多种多样,如激光防伪、安全线、特殊纸墨、设置密码、隐形字符、凹版印刷、互补对印图案等。在众多的防伪技术中,除设置密码外,其它都是千篇一律的版面,没有具体的个性,只是在制作上增加难度,不法分子若克服了这种难度就会以假乱真(如伪钞);设置密码具有个性,但使用上不方便,需要向对方索要或查询密码,成本高,其次,密码只有其码而没有其形,没有可用以对照的参照物和关系,没有相互关联、对照的对象,只要了解或破解了其编码,照样会假做真(如解密了的盗版软件,通过电子手段盗窃银行)。在目前任重道远的打击假冒中,多次发现多种防伪产品也被假冒。这说明现行的防伪技术防伪功能较差;说明现行的防伪技术本身是可以假冒的(用现行防伪技术同样的防伪方法、同样的加工技术、同样的查询方式等)。
现行防伪技术除货币的一些防伪手段外,几乎所有的防伪方法和防伪产品都是为了防伪而防伪,再没有其他的任何社会功用和价值,这就使得很多的防伪产品被不法分子二次使用,以假乱真。同时,这类防伪产品实际在加大防伪对象(防伪技术所应用的对象、目标物,如商品、货币、文件、票证、软件等所有需要防止伪冒的对象)的成本,在加重防伪对象目标拥有者(防伪对象的最终购买、使用、拥有者)的经济负担。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行防伪技术的一些不足,利用现代的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特点,提供一种除防伪功能外,还具有信息通信网络价值的个性化的,防伪方法和产品均无可假冒的,具有一定的对照、关联关系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按现代信息通信网络的身份设置在先、身份唯一,以及网络容量大、速度快、应用普及面广、国家参与建设管理、不法分子无法参与建设管理等技术特点,先为防伪对象设置、建立、申请信息通信网络身份,使其具有信息通信网络的合法身份,使其能够进入信息通信网络,也就是为防伪对象在信息通信网络中建立户口、户头、帐户及相关的名称、地址、号码、密码等,就象建立档案、文件一样。该防伪对象可以是单一的个体,也可是群体(如一个包装或一批对象);该信息通信网络包含所有的信息通信网络,如互联网(Internet网)、因特网、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电信网、智能网、电话网(程控电话网、IP电话网、IC卡电话网、)、智能电话网(电话卡业务网,如200卡、300卡)、无线通信网(无线寻呼网、移动通信网)、虚拟专用网、卫星通信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电话综合数字网(IDN)等,也可以是为实现本发明而专门设立的以提供信息通信网络防伪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网;该信息通信网络还包含网络上的电子邮件(E-mail)、新闻组、WWW,以及Web站点、Web页;该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就象我们在网上具备的一定身份一样,有连接名称、用户名称、密码、电子邮件地址、帐户、IP地址等,在网上要进入一些站点,还需要有该站点的户头(名称、帐户)和密码,入电话网要有电话机(电话户口)或电话卡、IP卡的号码、帐户和密码,进行无线通信要有无线通信的号码、卡和密码或寻呼号码、密码等。单一或群体的防伪对象至少有一个信息通信网络身份,必要时可有多个(种)信息通信网络身份,多个(种)信息通信网络身份可以是同一信息通信网络的不同身份,也可是不同信息通信网络身份。
第二步是为具有信息通信网络身份的防伪对象在网络中建立档案,即设置相关网络信息、数据和资料,这种网络信息、数据和资料包含防伪对象的特定的个性化的防伪信息、数据和资料,也包含具有一定价值的普通的信息通信网络信息、数据、资料及资源,并将网络信息、数据、资料,即防伪对象在网络中的档案存入信息通信网络,记录在网络中备用。每一个防伪对象的每一个(种)网络身份都应具有一组或多组的网络信息、数据和资料。网络防伪信息、数据可包含具有一定价值的普通信息通信网络资源的相关信息、数据的初始信息、数据,也可包含其中间信息、数据或其末尾信息、数据,还可包含其相关信息、数据的计量单位或步长,如IP电话、IC卡电话、智能网电话、移动通信网电话的初始话费金额、初始通话时间及时间相对于话费金额的步长(象通话一个时间单位的金额数);防伪信息、数据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生成、设置,也可按一定关系、规则设置;防伪信息、数据的形式应根据不同的信息通信网络特点,设置其相关的形式,如多媒体、语音、文字、符号、表格、留言信息、图形图象、时间和费用金额、电子邮件、移动通信信息、无线寻呼信息、IP电话的话费金额和通话时间数据、智能电话网的话费金额和通话时间数据、IC卡电话的话费金额和通话时间数据等;防伪信息、数据可以是只能供一次性使用的(如随机生成的话费金额的初始数据),也可是供多次或长期使用的。设置的网络信息、数据和资料必须是通过信息通信网络获取,并有相应的获取、提取方法、路径和步骤,该获取、提取方法、路径和步骤的得到方式可以是人工的,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如通过网络或电子、光学、化学、生物等设备得到。
同时,将上述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及其在网络中的相关网络信息、数据和资料的获取、提取方法、路径,以及相关说明记录在一定介质、载体上,并附载在防伪对象上,供防伪对象的目标拥有者使用。该介质、载体可以是所有能够实现其功用的介质、材料,如纸、塑料、复合材料、集成电路;其记录方式可以是印刷、标记、电子刻录、激光和生物记录等;使用者可用人工,也可通过网络和其他设备获得其内容。该介质、载体的较好的表现形式是现行流行的卡的记录形式,如IP卡、IC卡、电话卡、网卡、移动电话卡、无线寻呼卡、智能网卡、各类充值卡、会员卡等;根据本发明的应用领域,可直接采用现行的卡样,也可对其进行改进,以便于识别、使用和降低成本。该记录卡是本发明中信息网防伪卡的组成部分,称其为主卡。
第三步为防伪对象建立、设置对照、关联关系,即为防伪对象在信息通信网络身份中的网络信息、数据内的防伪信息、数据建立、设置对照、关联关系及其表达式,以及其关系的对应、表现体(可称为关系体)和相关说明。该关系和关系体用以同防伪信息、数据进行对照、关联、比较,以确定关系是否正确或存在。每一组防伪信息、数据都应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应对照关系,及相对应的关系表达式和关系体。关系的建立应以防伪信息、数据为主体、母体,关系体是防伪信息、数据以另种方式、关系存在的形式,是防伪信息、数据的影子和子体。本发明以防伪信息、数据同关系体相对照、关联,验证其关系是否存在、关系是否正确辨别真伪。该关系可以是防伪信息、数据的直接对应对照关系,也可是间接对应对照关系,如函数对应对照关系;该关系的设置可以是规律性的,也可是随机的。在设置关系时应突出个性特点。关系确定后应有关系表达式和对应的关系体,以及如何使用、理解、对照使用该关系的说明。关系体的表现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如文字符号、数字、字母、图形图象、多媒体、语音、号码等。关系表达式、关系体和说明的获取、得到方式可以是人工的,也可是其他方式,如通过网络或电子、光学、化学、生物等设备得到。
同时,将上述关系表达式、关系体和相关说明记录在一定介质、载体上,并附载在防伪对象上,供防伪对象的目标拥有者使用。对同一组防伪数据具有多个对照关系,可将不同的对照关系和关系体记录在不同的载体上,也可将某一个对照关系的关系表达式和关系体分别记录在不同的载体上。该介质、载体可以是所有能够实现其功用的介质、材料,如纸、塑料、复合材料、集成电路;其记录方式可以是印刷、标记、电子刻录、激光和生物记录等;使用者可用人工,也可通过网络和其他设备获得其内容。对照关系和与防伪信息、数据按该对照关系相对应的关系表达式、关系体,以及相关说明,在防伪对象的目标拥有者使用前,被遮盖、隐藏在相关载体上,或对其部分内容进行遮盖和隐藏,如只遮盖、隐藏关系表达式和关系体,而不遮盖、隐藏相关说明。其遮盖方式应采用设置遮盖层的方式,即将遮盖内容埋在载体材料内,在其上设置遮盖层。遮盖层的材料可选和载体材料相同的材料,也可不同,如纸、塑料、膜等。该介质、载体的较好的表现形式是现行流行的卡的记录形式,如IP卡、IC卡、电话卡、网卡、移动电话卡、无线寻呼卡、智能网卡、各类充值卡、金融卡、身份卡、会员卡、用户卡、商品维修保修卡、服务卡、优惠卡、标签卡、商标卡等;根据本发明的应用方式,可直接采用现行的卡样,也可对其进行改进或同防伪对象所使用的其他标识卡相结合,还可以同本发明的主卡结合、合二为一,以便于识别、使用和降低成本。对同一组防伪数据具有多个对照关系,可将不同的对照关系的关系表达式和关系体记录在不同的卡上,也可将某一个对照关系的关系表达式和关系体分别记录在不同的卡上。该类记录卡是本发明中信息网防伪卡的组成部分,称其为影卡。制作影卡时应对其内容进行遮盖、隐藏。其遮盖方式应采用设置遮盖层的方式,即将遮盖内容埋在卡体材料内,在其上设置遮盖层。遮盖层的材料可选和卡体材料相同的材料,也可不同,如纸、塑料、树脂、膜等。
第四步,防伪对象的目标拥有者通过防伪对象,先获取附载在防伪对象上的载有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及其在网络中的相关网络信息、数据和资料的获取、提取方法、路径,以及相关说明的载体(主卡),以及载有同防伪对象的防伪信息、数据具有对照关联关系的关系表达式、关系体和相关说明的载体(影卡);其次,通过信息通信网络获取该防伪对象的防伪信息、数据,按影卡的防伪对象的对照关系及关系体和相关说明对防伪对象进行对照,区别真伪,达到防伪目的,并享有该防伪对象在信息通信网络中的普通信息通信网络资源,防伪对象的目标拥有者在拥有防伪对象的同时,也拥有该资源,是防伪对象网络信息、数据的拥有者。
本发明的防伪卡是附载在防伪对象上的,供防伪对象的目标拥有者使用的,实现信息网防伪方法时使用的含有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及其在网络中的相关网络信息、数据和资料的获取、提取方法、路径,相关说明,以及载有同防伪对象的防伪信息、数据具有对照关联关系的关系表达式、关系体和相关说明的载体之一,即主卡和影卡的总称。主卡一般为信息通信网络的信息网卡,对一些需要通过专用设备才能获取其内容的信息网卡,如IC卡、移动通信卡,需按照信息网卡的标准生产,避免无法使用;对一些无须通过专用设备就能获取其内容的信息网卡,如IP卡、智能网电话卡,则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在满足使用和减低成本的前提下,不必拘泥形式。影卡内容若需要通过专用设备才能获取其内容的,也应按其相关标准生产,否则也可形式多样化,可为单独卡,也可附载在防伪对象上的某种标识卡上,若该防伪对象没有标识卡,可附载在防伪对象的本身或包装上。为防止造假分子利用本防伪卡,应将主卡和影卡分离开,在特殊场合也可将二者的内容合在一张卡上,将二者合而为一。
以下以IP电话网为信息通信网络,以IP电话的号码、帐户和密码为防伪对象的网络身份,以IP电话网以语音提供的通话时间为网络信息、数据,以1-60分钟为范围随机设置的通话时间的初始通话时间为防伪信息、数据而设计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不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附图1是本发明防伪卡的主卡,即IP电话卡示意图,由主板1、防伪对象网络身份标记2和主卡说明3组成;附图2是按IP电话卡的形式和材料制造的本发明防伪卡的影卡示意图,由主板1、关系表达式及关系体4、遮盖层5和影卡说明6组成。
先为防伪对象设置其在IP电话网的身份,即其所选择、申请的IP电话网号码、帐户号和密码,如:17900(IP电话网号),133556789001(帐户),1234(密码,使用前是遮盖的)。第二步设置网络信息、数据,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设施,在1-60分钟范围内随机得本帐户中的通话时间为12分钟29秒,即防伪信息、数据为749秒,该防伪对象的普通网络资源为12分钟29秒的通话时间或称之为其相对应的话费金额,将该网络信息、数据存入IP电话网;同时,将该防伪对象的该身份和如何进入IP电话网,如何获取749秒数据等说明以文字记录在主板1上,就构成了具有主板1、防伪对象网络身份标记2和主卡说明3组成的主卡。第三步建立对照关系,我们拟建立一种随机函数对照关系,经相关随机处理,得到其关系表达式为:关系体=防伪数据(秒值)的平方-9,关系体为:560992;同时,按IP电话卡的形式和材料作为主板1,将关系表达式及关系体4嵌入主板1内,并在其上设置遮盖层5,确保在防伪对象目标拥有者拥有之前,不被人看到,再将如何使用影卡,如何同主卡对照防伪等内容的影卡说明6记录在遮盖层5的右侧即得到影卡。至此,本发明的防伪卡便完成了制作,将主卡和影卡分别放入防伪对象的包装内供防伪对象的目标拥有者使用。第四步为鉴别防伪对象真伪,当防伪对象的目标拥有者拥有防伪对象后,即成为防伪卡的拥有者,即可通过IP电话网得到749秒的防伪数据,同影卡对照,若关系成立为真,否则为假,若主卡连749秒的防伪数据也无法获取,同样不能使关系成立,同样为假;至此,防伪目的实现。之后,防伪对象的现实拥有者已了解主卡上还有12分29秒的通话时间,其可能会使用,即是其不立即使用,也不会随意抛弃,从而会使主卡和影卡彻底分离,失去二次利用的可能;主卡一但被使用,749秒的防伪数据即行消失无存,永无再利用的可能,当12分29秒的通话时间用完后,该防伪对象在IP电话网的身份便消失,无论是谁再无法利用该身份。

Claims (23)

1、一种利用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将防伪对象的网络防伪信息、数据中的防伪信息、数据同其关系体进行对照,而达到对防伪对象的防伪求真目的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a、防伪对象具有信息通信网身份,其能够进入信息通信网络;
b、具有信息通信网络身份的防伪对象,在信息通信网络中具有
   其网络信息、数据,该网络信息、数据包含特定的防伪对象
   的防伪信息、数据和具有一定价值的普通信息通信网络资源;c、网络信息、数据中的防伪信息、数据具有其相对应的对照关
  系和关系体,以及相关说明;d、防伪对象的目标拥有者通过信息通信网络获取该防伪对象的
  防伪信息、数据,按该防伪对象的对照关系和相关说明区别
  真伪,是该网络信息、数据的拥有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对象的防伪信息、数据包含具有一定价值的普通信息通信网络资源的相关信息、数据的初始信息、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对象的防伪信息、数据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生成、设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是互联网网址、帐户、名称,其网络信息、数据是网络多媒体信息、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是电子信箱地址、帐户、名称和密码,其网络信息、数据是电子邮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是移动通信网号码、名称和密码,其网络信息、数据是移动通信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是无线寻呼网号码、名称和密码,其网络信息、数据是无线寻呼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是IP电话网的号码、帐户和密码,其网络信息、数据包含IP电话的话费金额和通话时间数据,其防伪信息、数据包含IP电话的初始话费金额和通话时间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是智能电话网的号码、帐户和密码,其网络信息、数据包含智能电话网的话费金额和通话时间数据,其防伪信息、数据包含智能电话网的初始话费金额和通话时间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是IC卡电话网的号码、帐户和密码,其网络信息、数据包含IC卡电话的话费金额和通话时间数据,其防伪信息、数据包含IC卡电话的初始话费金额和通话时间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信息、数据同关系体的对照关系是直接对照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信息、数据同关系体的对照关系是间接对照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信息、数据同关系体的对照关系是函数对照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关系表达式、关系体在防伪对象的目标拥有者使用前,是被遮盖、隐藏在相关载体上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是以提供信息通信网络防伪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网的网址、帐户、名称、号码和密码,其网络信息、数据是网络多媒体信息、数据。
1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网防伪方法的由主卡和影卡组成的防伪卡,其特征在于:
a、主卡由主板(1)、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标记(2)和主卡说明(3)组成,其是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身份、获取网络信息、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说明的载体,是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所在信息通信网络的网卡,影卡由主板(1)、关系表达式、关系体标记(4)、遮盖层(5)和影卡说明(6)组成,其是关系表达式和关系体及相关说明的载体;
b、关系表达式、关系体标记(4)是被遮盖层(5)掩埋在主板(1)内的;
c、防伪对象的目标拥有者通过主卡的防伪对象的信息通信网络身份标识(2)和主卡说明(3)从网络中得到该防伪对象的防伪信息、数据,并同影卡的被遮盖层(5)掩埋的关系表达式、关系体标记(4)及影卡说明(6)对照真伪,是防伪卡的拥有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伪卡,其特征在于主卡和影卡是分离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伪卡,其特征在于主卡是IC卡电话卡。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伪卡,其特征在于主卡是IP电话卡。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伪卡,其特征在于主卡是智能网电话卡。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伪卡,其特征在于主卡是无线寻呼网卡。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伪卡,其特征在于主卡是移动通信网电话卡。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伪卡,其特征在于主卡和影卡是合二为一的。
CN 01106711 2001-01-15 2001-01-15 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 Pending CN13663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06711 CN1366396A (zh) 2001-01-15 2001-01-15 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06711 CN1366396A (zh) 2001-01-15 2001-01-15 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6396A true CN1366396A (zh) 2002-08-28

Family

ID=4655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06711 Pending CN1366396A (zh) 2001-01-15 2001-01-15 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663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9346C (zh) * 2005-06-06 2008-07-02 刘小鹏 合址认证系统及方法和自动认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9346C (zh) * 2005-06-06 2008-07-02 刘小鹏 合址认证系统及方法和自动认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7832B (zh) 一种公民信息管理方法
CN104933586A (zh) 一种基于公众平台的防伪防窜货系统和查询方法
CN101987536B (zh) 基于数字颜色鉴别系统的防伪数码印刷方法及查询方法
CN105046504A (zh) 一种多元密钥核对查验防伪溯源形成的方法及防伪标签
CN101587663A (zh) 纹密防伪
CN110097379A (zh) 真品保险商品
CN103136677A (zh) 一种商品防伪鉴别方法
CN1453728A (zh) 使用手机实现购物前随时随地鉴真的服务方法及系统
Papadopoulos et al. An internation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the wired consumer’: The digital divide and device difference dilemmas
CN106683564A (zh) 一种多层防伪标签
CN103020506B (zh) 一种结合拍照和条形码识别技术的Key设备和方法
CN101661561B (zh) 含有远端资料服务器的产品信息查询方法
CN2457804Y (zh) 信息网防伪卡
CN1366396A (zh) 信息网防伪方法及防伪卡
CN104091191B (zh) 一种快捷有效的防伪鉴真方法
CN101807365B (zh) 一种数码安全线自我认证的防伪方法
CN100547628C (zh) 一种防伪电码自毁方法及其一次性数码防伪标识
CN101276426A (zh) 利用监管码局部码段进行二次防伪的方法
CN102411750A (zh) 数码双重防伪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00532715C (zh) 一种纸张防伪方法
CN101483686A (zh) 基于ip电话运营系统的数码防伪系统及方法
CN209471611U (zh) 一种网络安全知识教学培训系统
CN201974822U (zh) 一种防伪标识物
CN205375971U (zh) 一种多层防伪标签及其验证系统
CN108959861A (zh) 一种印章服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