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1609A - 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1609A
CN1361609A CN 00137775 CN00137775A CN1361609A CN 1361609 A CN1361609 A CN 1361609A CN 00137775 CN00137775 CN 00137775 CN 00137775 A CN00137775 A CN 00137775A CN 1361609 A CN1361609 A CN 1361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ser side
server
central server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377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58C (zh
Inventor
廖建克
王以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001377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58C/zh
Publication of CN1361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1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传统的数据交换方法存在着安全性差,占有网络资源多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交换方法,包含多个用户端、中心服务器和数据箱服务器,它们之间通过网络连接;用户端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发送或接收请求模块;数据发送模块;数据接收模块;中心服务器包括:用户资料存储器,用于存储与用户有关的信息;用户权限验证模块,验证用户端的传送或接收权限。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尤其涉及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目前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1、ASP和HTML(主页)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用户的数据集中存放在中心服务器上。用户如果需要读取或处理数据,则在客户端通过互联网直接调用该中心服务器上的程序,对数据进行读取或处理。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a.用户是以在线方式处理数据,因此,需要占用较大的互联网和中心服务器资源。用户数较多时(有时可以达到成千上万),往往造成网络负载过重,系统极易崩溃。因此,这种方式所能承受的用户数是有限的;b.由于数据集中存放在中心服务器上,容易受到攻击。而且,一旦被攻破,将使所有用户受到损失;c.无法通过程序与用户原有的数据及其应用程序进行连接,用户已有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中心服务器仍然是一网上信息孤岛,影响用户对信息的高效率处理。
2、EMAIL方式
用户在本地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数据通过Email(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其它用户进行交换或共享。这种方式的缺点是:a.安全性差;b.邮箱没有拒收机制,容易被匿名邮件塞满;c.由于传送的数据不是格式化数据,因此无法通过程序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且这些数据容易携带病毒。
3、P TO P(计算机点对点传送)
计算机用户通过互联网建立直接的连接。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a.互相连接的计算机之间可以直接操作对方的数据,甚至硬盘,因此安全性较差;b.两个用户必须同时上网,而且必须拥有固定的IP地址,才能连接并交换数据。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法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这种数据交换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方法的数据交换系统,同样具有上述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包括数据传送步骤和数据接收步骤,所述数据传送步骤包括:
在用户端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向中心服务器发送数据传送请求;
所述中心服务器验证所述用户端的传送权限;
如果所述验证通过,则
a.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要求相应数据箱服务器从所述用户端读取所述数据的指令,相应数据箱服务器通过网络从所述用户端读取所述数据;或者
b.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允许所述用户端传送数据的指令,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将所述数据传送到所述数据箱服务器中;
所述数据接收步骤包括:
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向中心服务器发送数据接收请求;
所述中心服务器验证所述用户端的接收权限;
如果所述验证通过,则:
a.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要求相应数据箱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数据的指令,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来的所述数据;或者
b.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允许所述用户端从相应数据箱服务器读取所述数据的指令,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中读取所述数据,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中读取所述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系统,包含多个用户端、中心服务器和数据箱服务器,所述用户端、中心服务器和数据箱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
所述用户端包括:
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发送或接收请求模块,通过网络与所述中心服务器相连,用于向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请求信号;
数据发送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向所述数据箱服务器发送数据;
数据接收模块和/或数据读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接收和/或读取数据,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和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和/或数据读取模块都通过网络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相连;
所述中心服务器包括:
用户资料存储器,用于存储与用户有关的信息;
用户权限验证模块,根据存储在所述用户资料存储器中的与用户有关的信息,验证所述用户端的传送或接收权限;
所述数据箱服务器包括:
数据箱,用于存放用户的一种或多种标准格式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与所述数据箱和所述网络相连,在所述中心服务器完成了对所述用户端的数据限的验证之后,确认所述用户端可以接收数据,则所述数据发送模块根据所述中心服务器的指令通过所述网络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关数据;
数据接收模块和/或数据读取模块,与所述数据箱和所述网络相连,在所述中心服务器完成了对所述用户端的数据发送权限的验证之后,确认所述用户端可以发送数据,则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或所述数据读取模块根据所述中心服务器的指令通过所述网络接收或读取所述用户端发送的相关数据,并将其保存在所述数据箱中。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效果和优点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更为明显。
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交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用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中心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数据箱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数据交换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数据交换系统包括:用户端1、中心服务器2和数据箱服务器3。用户端1、中心服务器2和数据箱服务器3通过网络4相互连接。
用户端1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用户端1包括:
数据处理模块11,该模块11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数据发送或接收请求模块12,当需要将数据处理模块11处理的数据向外发送时,数据发送或接收请求模块12将产生发送请求信号,通过网络4传送给中心服务器2,中心服务器2在接收到发送请求后,对用户端1进行传送权限的验证;当需要从数据箱服务器3或者读取数据时,数据发送或接收请求模块12将产生数据接收请求信号,通过网络4传送给中心服务器2。中心服务器2在接收到数据接收请求后,对用户端1进行接收权限的验证;
数据发送模块13,在中心服务器2完成了对用户端1的传送权限的验证之后,确认该用户端1可以发送数据,则数据发送模块13就将数据处理模块11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网络4传送给相应的数据箱服务器3;
数据接收模块14,当用户端1需要接收数据时,数据发送或接收请求模块12将产生接收请求信号,通过网络4传送给中心服务器2。与传送发送请求一样,中心服务器2在接收到接收请求后,对用户端1进行接收权限的验证。在中心服务器2完成了对用户端1的接收权限的验证之后,确认该用户端1可以接收数据,则数据接收模块13就通过网络4从数据箱服务器3中接收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可以包括一个数据存储器15。该数据存储器15用于存储数据处理模块11处理后的数据。如果包括这个数据存储器15,则数据发送模块13在发送数据时,可以从数据存储器15中取得数据。
此外,图1所示的用户端1还可以包括一个格式转换模块(图1和图2中都未示出),将数据处理模块11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转换成一种或多种标准的格式,以便各个用户的应用程序都能使用。而且,格式转换的另一个目的可以防止病毒的入侵。然后,把经过格式转换模块转换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器15中。
再者,图1所示的用户端1的数据接收模块14也可以是一个数据读取模块(图中未示出),该数据读取模块与数据接收模块14的差异在于,数据接收模块14是从数据箱服务器3接收数据,数据箱服务器3有一个发送数据的过程,对于用户端1来说,是一个被动的数据接收过程。如果改用数据读取模块,则对于用户端1来说,是一个主动的数据读取过程。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用户端1可以即包括了数据接收模块,也可以同时包括数据读取模块。
图3示出了中心服务器2的基本构成。为实现上述的用户端的发送和接收权限的验证,在中心服务器2中相应设置有用户权限验证模块21和用户资料存储器22。用户资料存储器22中存放有与用户有关的信息,例如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信息、使用的数据箱路径以及数据传送和数据接收的权限。当用户端1通过数据发送或接收请求模块12向中心服务器传送发送或接收请求时,其发送的请求信号中至少包括该用户端1的用户名、用户密码和用户发送或接收数据的数据箱路径。中心服务器2的用户权限验证模块21在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将这些数据与存储在用户资料存储器22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则拒绝该用户端1发送或接收数据;如果一致,则表示该用户端1通过了验证,用户权限验证模块21向用户端1和相应的数据箱服务器3传送允许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的指令。然后,用户端1就可以向指定路径的数据箱服务器3发送数据或者从指定路径的数据箱服务器3接收数据。另外,如果如上所述,在用户端1包括有数据读取模块,则中心服务器2的用户权限验证模块21还将起取用户端1的数据读取权限的验证作用。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数据箱服务器3的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数据箱服务器3包括有:
数据箱30,用于存放用户的一种或多种标准格式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31,与所述数据箱30和网络4相连。在中心服务器2完成了对用户端1的数据限的验证之后,确认该用户端可以接收数据,则数据发送模块31根据中心服务器2的指令通过网络4向用户端1发送相关数据;
数据接收模块32,与所述数据箱30和网络4相连。在中心服务器2完成了对用户端1的数据发送权限的验证之后,确认该用户端1可以发送数据,则数据接收模块32根据中心服务器2的指令通过网络4接收用户端1发送的相关数据,并将其保存在数据箱30中;
数据读取模块33,与所述数据箱30和网络4相连。在中心服务器2完成了对用户端1的数据传送权限的验证之后,确认该用户端1可以发送数据,则数据接收模块32根据中心服务器2的指令通过网络4接收用户端1发送的相关数据,并将其保存在数据箱30中。
对于数据接收模块32和数据读取模块33,与上述用户端1包括的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读取模块相类似,可以两者选一,也可以同时包括。其差异相前述的相同。
数据箱服务器3可以是一个,但一般可以如图1所示的有多个,这些数据箱服务器3可以分布在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在多个地方,即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每个数据箱服务器3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箱。每个数据箱有一个相应的路径。用户端1发送的数据都存放在数据箱中。
另外,对于数据格式转换过程,也可以直接在数据箱服务器3中进行。如果这样,则在数据箱服务器3中还应包括一个格式转换模块(图中未示出),将用户端1传送来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转换成一种或多种标准的格式,然后存储到数据箱30中。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心服务器2和数据箱服务器3采用不同的服务器。但应当理解,也可以把中心服务器2与数据箱服务器3合二为一,采用同一种服务器,而且,每个数据箱服务器3中都可以包括有中心服务器。这种结构的工作原理与图1的实施例相似。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来描述本发明的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系统中使用的数据交换方法。
开始时,可以由数据处理模块11对数据进行处理(步骤S1),处理完成后的数据可以存放在数据存储器15中。第二步,数据交换系统通过网络4向中心服务器2发出请求(步骤S2)。根据用户的需要,请求可以是发送数据请求,也可以是接收数据请求。如果用户端需要向数据箱服务器3发送数据,则发出发送数据请求;如果用户端需要从数据箱服务器3接收数据,则发出接收数据请求。在步骤S3,当中心服务器2接收到该用户端发出的请求后,由中心服务器2中的用户权限验证模块21,根据用户端发出的请求的类型(发送数据请求或接收数据请求),对用户端的权限进行验证。如果该用户端的验证未通过,则中心服务器2结束该数据交换程序。如果通过,则流程进入到步骤S4,中心服务器2发出允许发送或接收的指令。然后,用户端1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数据交换步骤,即向数据箱服务器3发送数据,或者从数据箱服务器3接收数据。
在上述的例子中,所称的网络4可以是局域网、广域网,或者互联网,也可以是这些类型网络的组合。
由于本发明的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方式,因此,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由于用户端传送或接收数据之前,都要通过权限验证,因此,克服了电子邮件方式中任何人都可以向邮箱发送文件,从而造成邮箱被“塞爆”的后果;
2、交换的数据可以是格式化的数据,因此,提高的数据的抗病毒能力;
3、与传统的通过ASP和HTML的方式不同,在本发明中,用户端之间只通过数据箱服务器交换数据,数据处理都在用户端进行,因此,可以大大降低网络的负荷,提高处理速度,对用户数几乎没有限制;
4、由于用户端之间通过数据箱服务器来交换数据,因此,用户双方不必同时上网。用户间也不必知道对方的IP地址,因此,用户的数据交换无需拥有固定的IP地址;
5、双方用户端不能直接操作对方的系统(硬盘),因此,用户端的安全性也有所提高。

Claims (16)

1、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包括数据传送步骤和数据接收步骤,所述数据传送步骤包括:
在用户端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向中心服务器发送数据传送请求;
所述中心服务器验证所述用户端的传送权限;
如果所述验证通过,则
a.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要求相应数据箱服务器从所述用户端读取所述数据的指令,相应数据箱服务器通过网络从所述用户端读取所述数据;或者
b.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允许所述用户端传送数据的指令,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将所述数据传送到所述数据箱服务器中;
所述数据接收步骤包括:
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向中心服务器发送数据接收请求;
所述中心服务器验证所述用户端的接收权限;
如果所述验证通过,则:
a.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要求相应数据箱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数据的指令,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来的所述数据;或者
b.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允许所述用户端从相应数据箱服务器读取所述数据的指令,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中读取所述数据,所述用户端通过网络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中读取所述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传送步骤中,在传送所述数据之前,将所述数据转换成一种或多种标准格式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接收步骤中,在所述数据箱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数据之后,将所述数据转换成一种或多种标准格式的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有多个,并放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包含有多个数据箱,所述数据存放在所述数据箱服务器的数据箱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服务器中存放有所述用户端的用户名、密码、用户信息、使用的数据箱的路径以及数据传送和数据接收的权限,所述中心服务器通过核对用户名、密码、用户信息、数据传送或数据接收权限来验证所述用户端的权限。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采用同一个服务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为局域网、广域网或互联网及这些网络的组合。
9、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系统,包含多个用户端、中心服务器和数据箱服务器,所述用户端、中心服务器和数据箱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
所述用户端包括:
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发送或接收请求模块,通过网络与所述中心服务器相连,用于向所述中心服务器发送请求信号;
数据发送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向所述数据箱服务器发送数据;
数据接收模块和/或数据读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接收和/或读取数据,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和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和/或数据读取模块都通过网络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相连;
所述中心服务器包括:
用户资料存储器,用于存储与用户有关的信息;
用户权限验证模块,根据存储在所述用户资料存储器中的与用户有关的信息,验证所述用户端的传送或接收权限;
所述数据箱服务器包括:
数据箱,用于存放用户的一种或多种标准格式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与所述数据箱和所述网络相连,在所述中心服务器完成了对所述用户端的数据限的验证之后,确认所述用户端可以接收数据,则所述数据发送模块根据所述中心服务器的指令通过所述网络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相关数据;
数据接收模块和/或数据读取模块,与所述数据箱和所述网络相连,在所述中心服务器完成了对所述用户端的数据发送权限的验证之后,确认所述用户端可以发送数据,则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或所述数据读取模块根据所述中心服务器的指令通过所述网络接收或读取所述用户端发送的相关数据,并将其保存在所述数据箱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还包括格式转换模块,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输出数据的格式转换成一种或多种标准格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还包括格式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的格式转换成一种或多种标准格式。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有多个,并放在不同的地址位置上。
13、如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数据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包含有多个数据箱,所述数据存放在所述数据箱服务器的数据箱中。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服务器的所述用户资料存储器存放有所述用户端的用户名、密码、用户信息、使用的数据箱的路径以及数据传送和数据接收的权限,所述中心服务器的用户权限验证模块通过核对用户名、密码、用户信息、数据传送或数据接收权限来验证所述用户端的权限。
15、如权利要求9或14所述的数据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所述数据箱服务器采用同一个服务器。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为局域网、广域网或互联网及这些网络的组合。
CNB001377752A 2000-12-28 2000-12-28 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265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377752A CN1142658C (zh) 2000-12-28 2000-12-28 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377752A CN1142658C (zh) 2000-12-28 2000-12-28 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1609A true CN1361609A (zh) 2002-07-31
CN1142658C CN1142658C (zh) 2004-03-17

Family

ID=4597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777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2658C (zh) 2000-12-28 2000-12-28 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58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7707C (zh) * 2003-12-08 2008-02-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传输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
CN100531105C (zh) * 2004-09-01 2009-08-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跨系统资料交换之系统架构及方法
CN1852111B (zh) * 2006-01-05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中的信息存取方法
CN101883035A (zh) * 2009-05-09 2010-11-10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4s店的多用户终端系统
US8208450B2 (en) 2004-08-20 2012-06-26 Sk Telecom Co., Ltd. Subscrib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system
CN102542006A (zh) * 2005-03-24 2012-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播放个人内容的方法和内容播放器
CN103442084A (zh) * 2013-09-10 2013-12-11 杭州万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交换数据、获取与感知服务的数据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7707C (zh) * 2003-12-08 2008-02-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传输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
US8208450B2 (en) 2004-08-20 2012-06-26 Sk Telecom Co., Ltd. Subscrib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system
CN100531105C (zh) * 2004-09-01 2009-08-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跨系统资料交换之系统架构及方法
CN102542006A (zh) * 2005-03-24 2012-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播放个人内容的方法和内容播放器
CN101957856B (zh) * 2005-03-24 2012-11-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认证和个人内容发送方法及其显示设备和服务器
CN1852111B (zh) * 2006-01-05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中的信息存取方法
CN101883035A (zh) * 2009-05-09 2010-11-10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4s店的多用户终端系统
CN103442084A (zh) * 2013-09-10 2013-12-11 杭州万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交换数据、获取与感知服务的数据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WO2015035907A1 (zh) * 2013-09-10 2015-03-19 杭州万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交换数据、获取与感知服务的数据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3442084B (zh) * 2013-09-10 2017-02-22 杭州万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交换数据、获取与感知服务的数据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8C (zh) 2004-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02917B2 (en) Data transfer usin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query strings
CN1251446C (zh) 一种防御网络传输控制协议同步报文泛滥攻击的方法
CN1878181A (zh) 用于管理dns请求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系统
CN1142659C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中的共享数据传递方法
CN101047594A (zh) 保护交换结构存储区域网络中节点端口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CN1881945A (zh) 改进型分布式核心操作系统
CN1842073A (zh) 一种实现网络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映射的方法
CN1264235A (zh) 使用短消息业务的数据传输协议
CN1881944A (zh) 改进型分布式核心操作系统
CN1870551A (zh) 一种分布式群组通信管理系统以及创建群组的方法
CN1889414A (zh) 一种基于丢失pdu检测机制发送状态pdu的方法
CN1889535A (zh) 多媒体增值业务消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及采用的网关设备
CN1142658C (zh) 一种利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CN1157898C (zh) 用于互联网通信的方法
CN101039250A (zh) 一种图片共享系统和方法
CN101051967A (zh) 用户网络中用户设备的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N101047522A (zh) 自动添加成员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801718A (zh)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中oma下载的实现方法
CN102859970A (zh) 被表示为互联网协议地址的值
CN1487706A (zh) 企业即时通信的方法、系统和控制流程
CN1941702A (zh) 一种发布博客文章的方法和系统
CN1758801A (zh) 移动通信终端中的消息发送设备和方法
CN1842062A (zh) 一种即时通讯离线应答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56170A (zh) 个人域网络及其中设备的通信方法
CN1197296C (zh) 信息交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17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