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4218A - 高性能螺旋浆 - Google Patents

高性能螺旋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4218A
CN1334218A CN 00111209 CN00111209A CN1334218A CN 1334218 A CN1334218 A CN 1334218A CN 00111209 CN00111209 CN 00111209 CN 00111209 A CN00111209 A CN 00111209A CN 1334218 A CN1334218 A CN 1334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limb
screw propeller
propeller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112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4831C (zh
Inventor
韩玮
李远灵
孙连云
辛崇华
李向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001112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4831C/zh
Publication of CN1334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4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48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48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螺旋桨,有轮毂,桨叶,其特征是各桨叶叶端有双边弧形叶边或单边弧形叶边,在桨叶和轮毂之间,或桨叶之间有加强筋。本发明的螺旋桨具有小的诱导阻力损耗,能将离心力转换为有效推力,提高桨叶叶端附近的压力输出,增大桨叶的作用力,提高有效桨叶面积,螺旋桨的流体动力特性趋向展弦比为无穷大的桨叶特性,因此增加桨叶的面积,降低排出流体速度和温度,节能效果有较大幅度提高,相对目前技术,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Description

高性能螺旋桨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桨,特别是涉及一种桨叶叶端有双边弧形叶边或单边弧形叶边的螺旋桨。
现有的螺旋桨桨叶由于诱导阻力的影响,最大压力点在0.7叶长附近,主要工作区也在0.7叶长附近。从0.7叶长到叶端是桨叶运动速度最快的区域,按面积,该区域占整个螺旋桨旋转面积的一半左右,按应产生的作用力计算,该区域应产生70%左右的作用力。普通螺旋桨在这一区域,桨叶正压力面与负压力面之间的压差反而下降,在叶端压差几乎降到零。叶端是桨叶运动速度最快的位置,但却是普通螺旋桨损耗最大的位置。现有螺旋桨桨叶正压力面与负压力面之间,以及与周围介质之间没有一个稳固的界面,造成叶端损失严重。现有较大展弦比的桨叶增加叶边的设计型式,由于桨叶本身诱导阻力相对比较小,叶展较长,力臂长,力矩大,桨叶易变形,易使叶边产生大的形状阻力,节能效果不明显。现有桨叶有叶边的设计型式,或螺旋桨有一涵道形外圈设计型式,或螺旋桨在涵道中应用,基本没有考虑叶边或涵道对流体径向补充的影响,叶边形状和尺寸没有兼顾消除诱导阻力和增加径向流体补充作用,使叶边或涵道影响流体的补充,减少了与螺旋桨作用流体的数量,产生的作用力和效率低于普通螺旋桨,因此,使该有边的螺旋桨不能得到推广和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螺旋桨,它能弥补现有螺旋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螺旋桨有一个轮毂和多个桨叶,其特征是各桨叶的叶端有双边弧形叶边或单边弧形叶边。
本发明的螺旋桨具有小的诱导阻力损耗,能将离心力转换为有效推力,提高桨叶叶端附近的压力输出,增大桨叶的作用力。本发明的螺旋桨的双边弧形叶边或单边弧形叶边,几乎不产生形状阻力,而且,使桨叶流体动力特性趋向展弦比为无穷大的桨叶特性,在这特性条件下,增加桨叶弦长,提高桨叶抗变形能力,增加桨叶面积,诱导阻力不会增加,因此,应用增加桨叶面积,降低排出流体速度和温度,相对目前技术,能较大幅度的提高效率。本发明螺旋桨相对螺旋桨轴向有倾角的双边弧形叶边或单边弧形叶边,能够进一步增加与桨叶作用流体的数量,增加产生的作用力或增加流体输送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其桨叶叶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有环形加强筋的螺旋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有外倾角和止溢边的单边弧形叶边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生涡带的结构和位置示意图。
附图6为有环形加强筋的螺旋桨叶端展开图。
实施例一:在空气中使用的推进型高性能螺旋。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螺旋桨有轮毂2和多只桨叶3,其特征是各桨叶3叶端固定有双边弧形叶边1。在桨叶3之间有环形加强筋8。本实施例的螺旋桨的双边弧形叶边1,使桨叶3流体动力特性趋向展弦比为无穷大的桨叶特性,因此可认为桨叶展弦比为无穷大(λ≈∞)。
本实施例的螺旋桨直经0.8米,有效冲角14度,升力系数L取1,形状展弦比为4,桨叶面积与螺旋桨旋转面积相等,弧形叶边高度平均为桨叶弦长的26%,弧形叶边没有外倾角。环形加强筋8位置在桨叶叶端,桨叶轴向宽度之外,如图6所示。弧形叶边和环形加强筋面积占螺旋桨叶端旋转面积的50%。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证明,采用环形加强筋,提高螺旋桨结构强度70%,桨叶没有振颤。在桨叶3根部和轮毂2之间有加强筋5,以增加桨叶根部强度,减小根部的阻力,加强筋沿桨叶方向长度0.06米,最大弦长0.02米,基本对流量不产生影响。
取海平面以上大气条件,用美国IHPTET计划要达到的,压气机叶端速度550(米/秒)的技术指标.不考虑气体可压缩性的影响,计算本实施例的螺旋桨理论上能产生的静态推力F为:
F=推力(公斤力)                    A=本实施例的螺旋桨桨叶面积0.5(平方米)
r=转速219(转/秒)                  V(m)=叶端部速度550(米/秒)
ρ=空气密度0.125(公斤.秒2/米4) L=1升力系数
R=本实施例的螺旋桨半径0.4(米)本实施例的螺旋桨产生的推力F为:推力F=0.25LρAV2 (m)=4726(公斤力)=46320(牛顿力)
如果升力系数取1.6,面积系数取1.4,那么F=1037568牛顿力。计算本实施例的螺旋桨弧形叶边和环形加强筋产生的摩擦阻力Z:
本实施例的螺旋桨比普通螺旋桨增加了弧形叶边和环形加强筋部分的摩擦阻力。下面计算弧形叶边和环形加强筋产生的摩擦阻力,以及相对推力的比例数,并评估影响。
应用平板阻力计算公式,计算双边弧形叶边1和环形加强筋8产生的摩擦阻力Z。设双边弧形叶边1和环形加强筋形状为流线形,阻力近似平板摩擦阻力,这里按弧形叶边和环形加强筋面积为本实施例的螺旋桨叶端旋转面面积的50%计算摩擦阻力。Z=双边弧形叶边和环形加强筋摩擦阻力(公斤力)  Я=雷诺数M=弧形叶边和环形加强筋表面积0.125(平方米)    C=阻力系数V(m)=弧形叶边线速度550(米/秒)        ρ=空气密度0.125(公斤.秒2/米4)γ=空气的粘性系数1.45×0.00001(米2/秒)
Figure A0011120900041
计算双边弧形叶边1和环形加强筋8的摩擦阻力:
Z=0.5CρMV2 (m)=0.5×0.0021×0.125×0.125×550×550=4.9625(公斤力)双边弧形叶边1和环形加强筋8摩擦阻力与本实施例的螺旋桨推力之比:
Figure A0011120900043
因此,双边弧形叶边1和环形加强筋8摩擦阻力对本发明的螺旋桨的影响是很小的。比较本实施例的螺旋桨与普通螺旋桨的诱导阻力损失:1.计算本实施例的螺旋桨的诱导阻力损失的量值:
螺旋桨面积A=0.5(平方米)              展弦比为λ≈∞
桨叶叶端部速度V(m)=550(米/秒)       升力系数L=1求诱导阻力系数C1
               C1=L2/πλ=1/π∞≈0求诱导阻力R1
    R1=0.5C1ρAV2 (m)=02.计算普通螺旋桨诱导阻力损失的量值,
螺旋桨面积A=0.5(平方米)            展弦比为λ=4,
桨叶叶端部速度V(m)=550(米/秒)     升力系数L=1
求诱导阻力系数C1
                  C1=L2/πλ=1/12.6=0.0796求诱导阻力R1
                   R1=0.5C1ρAV2 (m)=752公斤力本实施例的螺旋桨的诱导阻力与推力之比:0/4726=0普通螺旋桨诱导阻力与推力之比:752/4726=0.13
本实施例的螺旋桨在此条件下可以减小相当推力13%的诱导阻力损耗。实例二:在空气中使用的推进型超宽弦桨叶高性能螺旋桨
本实施例的螺旋桨如图3所示,有轮毂2和6只桨叶3,其特征是各桨叶3叶端固定有双边弧形叶边1。在桨叶3之间有二条环形加强筋8。本实施例的螺旋桨的双边弧形叶边1,使桨叶3流体动力特性趋向展弦比为无穷大的桨叶特性,因此认为桨叶展弦比为无穷大(λ≈∞)。
本实施例的螺旋桨直经0.8米,轴向长度为0.92米,桨叶入流边冲角为30度,桨叶出流边冲角为45度,展弦比为0.4,螺旋桨整体为螺旋形结构,桨叶负压力面弧形叶边高度为0.03米,双边弧形叶边在桨叶正压力面入流边高度为0.03米,在出流边高度为0.08米,展开形状为梯形。弧形叶边没有外倾角,有止溢边10,止溢边宽0.03米,与叶边夹角60度,环形加强筋8位置在桨叶叶端,分别在桨叶入流边和出流边,不在桨叶轴向宽度之外,环形加强筋的宽度为0.06米。
与相同吸入口面积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的风扇对比,或与相同吸入口面积的压气机对比。设它们处于相同工作条件,且转速相同,前吸入口吸力和流速相同。
这是一种超宽弦桨叶的推力风扇或压气机吸气级风扇,由于叶边的作用,桨叶负压力面相对周围大气,可以始终保持一定负压,不断从周围大气吸入气体。桨叶正压力面由于有叶边的作用,起一个滚打包收的作用,将桨叶负压力面吸入的气体收入桨叶正压力面与叶边构成的空间中。涵道螺旋桨在桨叶流体没有分离的状态下,从螺旋桨前一个桨叶的负压力面到后一个桨叶的正压力面之间,有一个压力过渡过程,从低压到高压的过渡,通过桨叶负压力面叶边与桨叶正压力面叶边之间间隙适当引入部分流体,可以减小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压力差。这样做还可以得到多方面益处,在相同迎风面积条件下,可以增加流体吸入量,提高桨叶正负面之间的压差,基本没有诱导阻力损失,和其它二次流损失,有效的将离心力转化为推力,不易形成喘振和振颤,可靠性高,效率高。
推力喷管机械产生推力依靠流体的动量变化,d(mv)/dt。本实施例的超宽弦桨叶高性能螺旋桨能够增加m和v的量值,因此能够提高推力。设普通风扇的流量为m,速度为v,
Figure A0011120900051
本实施例的超宽弦桨叶高性能螺旋桨由于有径向流体补充,设叶端径向流体流入量为M,因此,总流量为m+M,设由前吸入口吸入的流体速度与普通风扇的速度v相同,由径向补充流体的速度为V,
因此,本实施例的超宽弦桨叶高性能螺旋桨产生的推力大于普通风扇。根据估算,本例增加推力50%以上。超宽弦桨叶高性能螺旋桨在液体中应用,有相同效果。实例三作普通电风扇用的高性能螺旋桨
为了说明高性能螺旋桨作为普通电风扇用途的效率和节能效果,本实施例用直径400毫米的普通电风扇为比较对象,普通电风扇桨叶与本实施例的螺旋桨桨叶除没有单边弧形叶边9外,其形状、尺寸,冲角相同。
本实施例的螺旋桨如图1所示,有轮毂2和多只桨叶3,其特征是各桨叶3叶端固定有单边弧形叶边9该叶边宽40毫米,有25度左右外倾角,如图4所示,风扇平均直径为430毫米。增加的的风扇直径恰好将单边弧形叶边9节省的能量转换为风量。。单边弧形叶边9与桨叶负压力面叶端连接处及相邻区域由于是非流线型弧面形状(如图4所示),所以在弧面上有3毫米宽的生涡带11。
计算普通电风扇的诱导阻力损耗,这一部分就是本实施例的螺旋桨节省的能量。由于风扇用途的螺旋桨仅有桨叶正压力面的诱导阻力损耗,设它占总诱导阻力损耗的比例设为0.5。r=风扇转速25(转/秒)                     A=风扇桨叶面积0.1(平方米)V(m)=叶端部速度31(米/秒)               λ=展弦比为1.2ρ=空气密度0.125(公斤.秒2/米4)       L=升力系数为0.7R=风扇半径0.2(米)                       F=推力(公斤力)计算普通电风扇的诱导阻力损耗R1:求诱导阻力系数C1
              C1=L2/πλ=(0.7)2/3.76=0.13求阻力R1
              R1=0.5(0.5)C1ρAV2 (m)=0.39公斤力计算普通电风扇的推力F:
              F=0.25LρAV2 (m)=2.1公斤力诱导阻力R1与推力F之比:
              R1/F=0.39/2.1=0.186
由于本发明的螺旋桨的诱导阻力为零,因此在此设定条件下,本实施例的螺旋桨比普通电风扇在理论上节能18.6%左右。目前的试验已证明,在电机功率和消耗电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风量17%左右。
本发明的螺旋桨双边弧形叶边1和单边弧形叶边9基本与螺旋桨同圆心,双边弧形叶边1和单边弧形叶边9在螺旋桨轴向投影的外形轮廓线基本与螺旋桨旋转半径外圆相同。双边弧形叶边1和单边弧形叶边9几乎只产生摩擦阻力,根据需要,双边弧形叶边1或单边弧形叶边9可以以近似渐开线型式适当展开,能够改变本发明的螺旋桨的流体吸入量,改变本发明的螺旋桨的桨叶作用效果。
为便于叙述,以下双边弧形叶边和单边弧形叶边简称叶边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螺旋桨设计理念,一种新的结构设计思路。普通较大展弦比的桨叶本身诱导阻力相对比较小,而且,叶展较长,力臂长,力矩大,桨叶易变形,因此,普通较大展弦比的桨叶增加叶边,节能效果相对较小,而且,桨叶变形,容易使叶边脱离节能工作范围,不仅不节能,还会产生很大的形状阻力。以往,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由螺旋桨叶端径向补充的流体,对螺旋桨工作状态的影响,所以,在有叶边的螺旋桨设计和将螺旋桨置于涵道中应用时,给人的印象是有很大的盲目性,找不出系统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根据我们的试验和测试证明,设计不合理的桨叶叶边及螺旋桨在涵道中应用,会减小与桨叶作用流体的数量,降低螺旋桨推力或流体输送量,降低效率。合理的控制桨叶叶端径向流体的流动,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螺旋桨推力、提高流体的输送量和效率。本发明是一系统的设计思想,不仅仅是增加叶边。本发明的设计思想主要为,利用叶边减小诱导阻力的作用,在基本没有诱导阻力的条件下,增加桨叶有效面积,减小桨叶的展弦比,减小桨叶变形,降低流体排出速度,提高效率。根据不同用途,本发明还有具体的节能方法,如后面的介绍。
本发明的螺旋桨叶边的设计,需要兼顾叶边减小诱导阻力的作用和叶边减小流体补充的不利作用。
螺旋桨在桨叶展弦比较小,或桨叶面积占螺旋桨旋转面积比例较大情况下,桨叶叶端外流体运动方向主要是螺旋桨半径方向的径向运动分量,因此,桨叶叶边既有抑制诱导阻力作用,又有抑制流体沿径向向螺旋桨补充的作用,影响流体向螺旋桨补充,影响与桨叶作用流体的数量,因此,影响桨叶产生的作用力或流体输送量。桨叶叶边的形状,高度和长度尺寸,相对轴向的角度都会影响流体补充的数量。
实验中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涵道有减小螺旋桨或风扇流体通流量作用,本发明的螺旋桨能够消除涵道减小流体通流量的不利作用,又具有涵道维持压力,减小泄漏等有利作用,
本发明的螺旋桨叶边形状、尺寸、外倾角主要是根据流体吸入的要求,减小诱导阻力要求,和尽量减小摩擦阻力和形状阻力要求,以及结构强度要求,综合考虑,经计算和实验测试决定的。这与具体使用要求有关,如产生推力用途的螺旋桨,要求尽量减小诱导阻力损耗,所以,在桨叶正压面和负压面均有叶边,而且,相对较高。如做风扇用途,在桨叶负压面没有减小诱导阻力损耗要求,因此,桨叶负压面没有叶边(见附图4)。还与使用条件有关,如桨叶有效冲角、桨叶载荷强度、桨叶间距、桨叶展弦比、桨叶的半径和叶端线速度、流体的压缩系数、流体的密度、流体的粘度等等。
本发明的螺旋桨桨叶叶边相对螺旋桨轴向可以有一定倾角(见附图4),当桨叶叶边倾角变化时,叶边能够产生四种可利用的作用:1。当叶边向外倾,有外倾角的叶边对流体在叶端径向作用速度分量,小于流体运动速度,流体对叶边产生作用力,其中有推动螺旋桨旋转的作用力分量,和减小桨叶向后弯曲变形的作用力分量,此情况下,叶边只有摩擦阻力,没有形状阻力,由于桨叶叶边外倾,增加了流体的流入量;2。当有外倾角的叶边对流体在叶端径向作用速度分量,等于流体运动速度,叶边对流体不产生作用力,流体对叶边也不产生作用力,叶边也没有形状阻力损耗,由于桨叶叶边外倾,增加了流体的流入量;3。当有外倾角的叶边对流体在叶端径向作用速度分量,大于流体运动速度,叶边对流体产生作用力,能够进一步增加流体的吸入量,但消耗能量,叶边也有形状阻力损耗。由于桨叶叶边外倾,叶边减小诱导阻力的作用和阻碍流体补充的作用减弱,叶边外倾角越大,叶边减小诱导阻力和阻碍流体补充的作用越弱,当叶边外倾角从0度变化到90度时,叶边减小诱导阻力的作用从最大变化为零;4。桨叶正压面叶边向内倾,叶边阻止流体溢出的作用增大,流体的流入量减小,叶边向内倾一般与叶边外外倾结合使用,如使叶边下部外倾,在叶边上部靠近上沿部分叶边向内倾。
对较小展弦比的桨叶或正压面压力较高的桨叶,在离心力和桨叶压力的作用下,流体可能越过叶边,产生诱导阻力,如果增加叶边高度,叶边高度开可能过高,产生不利作用,这情况下可以采用增加止溢边10的方法,或采用叶边上沿向内倾的方法,以减小流体溢出损失。止溢边可以仅在桨叶的出流附近的部分叶边上。
本发明螺旋桨桨叶的同一只叶边可以有不同的外倾角,如在桨叶压力较小的部位,叶边外倾角比较大,在压力较大的部位,叶边外倾角比较小。同样,同一只叶边的高度也可以根据不同部位的要求改变。
本发明的螺旋桨桨叶负压面的叶边,可以与正压面的叶边有相同倾角角度,但向内倾;也可以与正压面的叶边有不同倾角角度,如桨叶负压面的叶边始终处于与螺旋桨轴向平行的角度。如果叶边外侧采用流线型形状,可以进一步提高作用效果。
本发明不采用环形加强筋的螺旋桨桨叶可以做变桨距螺旋桨桨叶应用。
本发明的螺旋桨在某些应用场合,在部分诱导阻力较小的桨叶叶端区段,可以没有叶边,如流线型桨叶尾部区段。
本发明的螺旋桨可将叶边设计成美观的形状。这可能对叶边作用效果有一定影响。
本发明的螺旋桨做风扇类流体输送机械应用,采用单边叶边9,单边弧形叶边可以相对螺旋桨轴向有一定外倾角(见附图4),在单边弧形叶边与桨叶负压力面连接处,沿流体补充流线,采用近似流线型弧面形状(见附图4),在桨叶叶端径向,能够使桨叶负压力面流体补充阻力减小,减小桨叶负压力面与正压力面的压差,降低压力抵抗,因此,降低了能量消耗。在雷诺数较高的应用情况下,或在某些应用条件下,在上述近似流线型弧面或非流线型弧面前,应该有一条与桨叶负压力面平行的,具有使流体流动状态变为湍流功能的生涡带11,生涡带就是将一定宽度的叶边或整个叶边表面加工粗糙,或加工成能使流体流动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的表面形状,如凹槽或划痕等,以延迟流体分离,减小形状阻力损耗。
桨叶3的入流边加强筋4与轮毂2和桨叶3的入流边相连;桨叶3出流边的加强筋5、6、7与轮毂2和桨叶3的出流边相连。加强筋5、6、7、的平面可基本与螺旋桨旋转面平行,加强筋也可有一定冲角,与桨叶成一定角度,与桨叶比较圆滑的连接,加强筋的冲角角度明显不同于相邻桨叶的冲角角度。加强筋的作用是提高桨叶和叶边的结构强度,提高桨叶和叶边的形状稳定性。
出流边的加强筋5、6、7能够改变桨叶负压面压力分布,提高桨叶负压面压力,减小沿桨叶负压面流动的流体流量,这一特性在特殊条件下有应用价值,例如某些桨叶中根部冲角较大,处于失速状态或小升阻比状态,在桨叶中根部增加加强筋5、6、7提高桨叶负压面压力,使桨叶脱离失速状态,或降低桨叶阻力,提高桨叶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桨叶中根部强度。在失速状态,桨叶负压面有一部分反向流动的流体,利用加强筋5、6、7阻挡反向流动的流体,适当选择加强筋5、6、7的面积和形状,改变桨叶负压面压力分布,使桨叶脱离失速状态,能够减小桨叶中根部冲角较大部分的形状阻力,基本不会影响螺旋桨总的流体的流量。在级压比较大的压气机或轴流泵等机械中,加强筋5、6、7能够减小回流损失,增加压比,提高效率。
注意:加强筋5、6、7一般不能应用于不失速或升阻比值较大的桨叶,如果应用将减小流量,增加噪音!压力输出类流体机械除外,如压气机等。
本发明的螺旋桨在载荷强度较大,结构强度要求高的应用场合,宜采用环形加强筋8把相邻桨叶或桨叶叶边连接起来,相邻桨叶之间的环形加强筋可以有一到数条,环形加强筋位置宜在桨叶叶长的中部或端部,环形加强筋可以在桨叶轴向宽度之外(见附图6),或部分在桨叶轴向宽度之外,这种结构能够提高螺旋桨的结构强度和载荷能力,减小桨叶振颤,减小环形加强筋对流体的阻碍作用。环形加强筋还具有类似涵道控制流向的作用。有倾角的叶边与环形加强筋连接,环形加强筋可以与叶边有相同倾角,这情况下本发明的螺旋桨外形为圆台形,或部分为圆台形。
本发明的螺旋桨桨叶与叶边的角形结构能提高桨叶的形状稳定性。
本发明的螺旋桨桨叶的叶边、单边弧形叶边、加强筋、环形加强筋可以有不同的截面形状,如截面形状近似为机翼形,流线形,菱形,矩形,三角形,梯形,曲边梯形,椭圆形,弧形,半圆形,或各种角度的折角、折弯形成的形状等等,或在桨叶叶边或加强筋某一面采用以上形状,或中间为空芯的上述形状。形成上述形状可以是模具铸造或机械冲压等方法。
加强筋、环形加强筋的形状、位置和数量,根据螺旋桨结构强度的要求确定,可以在桨叶的出流边和入流边,或其中一边有加强筋,或不用加强筋。加强筋的平面形状或平面展开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曲边三角形,梯形,曲边梯形,弧形,矩形等等。不论加强筋为何种形状,在桨叶的出流边或入流边与轮毂之间有加强筋,或在桨叶之间有环形加强筋,均不超出本发明范围。
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为主动对流体做功的叶轮机械,例如螺旋桨、风扇、轴流风机、压气机、轴流泵、轴流式吸排油烟机等。

Claims (7)

1.一种高性能螺旋桨,有轮毂(2),多个桨叶(3),其特征是各桨叶(3)叶端有双边弧形叶边(1)或单边弧形叶边(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是所述的双边弧形叶边(1)和单边弧形叶边(9)相对桨叶轴向有倾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是所述的桨叶(3)之间有环形加强筋(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是所述的桨叶(3)展弦比小于2,螺旋桨整体成螺旋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是所述的单边弧形叶边(9)有生涡带(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是所述的双边弧形叶边(1)上有止溢边(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是所述的桨叶(3)的入流边或出流边和轮毂之间有加强筋(4)或(5)、(6)、(7)。
CNB001112090A 2000-07-13 2000-07-13 风扇类流体输送和动力推进类螺旋桨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8483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112090A CN100484831C (zh) 2000-07-13 2000-07-13 风扇类流体输送和动力推进类螺旋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112090A CN100484831C (zh) 2000-07-13 2000-07-13 风扇类流体输送和动力推进类螺旋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4218A true CN1334218A (zh) 2002-02-06
CN100484831C CN100484831C (zh) 2009-05-06

Family

ID=4581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11209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84831C (zh) 2000-07-13 2000-07-13 风扇类流体输送和动力推进类螺旋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4831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114A (zh) * 2009-03-06 2010-09-08 韩玮 一种降低能耗和噪音的轴流风扇
CN101099028B (zh) * 2004-07-21 2010-10-06 德尔塔T公司 扇叶及变型
CN102267551A (zh) * 2011-05-06 2011-12-07 李仕清 一种高效螺旋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77827A (en) * 1920-10-11 1921-05-10 Garela Ignaci Screw-propeller
CA1231274A (en) * 1983-12-09 1988-01-12 Leslie G. Church Ring propeller
JPH05501528A (ja) * 1989-11-15 1993-03-25 スティフティング フォール ド テフニスヘ ウェッテンスハッペン 船舶のプロペ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028B (zh) * 2004-07-21 2010-10-06 德尔塔T公司 扇叶及变型
CN101825114A (zh) * 2009-03-06 2010-09-08 韩玮 一种降低能耗和噪音的轴流风扇
CN102267551A (zh) * 2011-05-06 2011-12-07 李仕清 一种高效螺旋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4831C (zh) 2009-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420228Y (zh) 高性能螺旋桨
CA2327850C (en) Swept barrel airfoil
CN101194102B (zh) 风轮机叶片
KR101787294B1 (ko) 풍력 발전 설비의 로터 블레이드 그리고 풍력 발전 설비
CN1826464A (zh) 垂直轴式风力涡轮机
JPH04262002A (ja) 蒸気タービンの静翼構造
CN1540170A (zh) 高性能的轴流风扇
CN201116539Y (zh) 一种轴流风机
CN1207161A (zh) 轴流风扇
CN112253538A (zh) 轴流风轮结构及轴流风机
CN101169101A (zh) 装有喷气襟翼翼型叶片的风力机叶轮
CN105257596B (zh) 鸟翅型高压轴流风机叶片及其对旋轴流风机
CN1334218A (zh) 高性能螺旋浆
CN211525182U (zh) 弯掠叶片及轴流风机
CN1757883A (zh) 海洋温差能-太阳能重热循环发电蒸汽透平的强弯翼型
CN114087231A (zh)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轴流风机叶片结构
CN212563792U (zh) 一种风叶轮
CN211900866U (zh) 风电叶片及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CN21449930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在低雷诺数工作情况下适用的翼型
CN201116510Y (zh) 装有喷气襟翼翼型叶片的风力机叶轮
CN116157597A (zh) 风力涡轮机
CN207847703U (zh) 一种工业汽轮机大负荷高效调节级动叶片
KR100315520B1 (ko) 마이크로 팬
CN216975328U (zh)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轴流风机叶片结构
CN213953991U (zh) 轴流风轮结构及轴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