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5156C - 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结构与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结构与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5156C
CN1305156C CNB031557937A CN03155793A CN1305156C CN 1305156 C CN1305156 C CN 1305156C CN B031557937 A CNB031557937 A CN B031557937A CN 03155793 A CN03155793 A CN 03155793A CN 1305156 C CN1305156 C CN 130515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embrane
membrane electrode
collecting net
currect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557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1946A (zh
Inventor
孙公权
赵钢
刘建国
陈利康
赵锋良
辛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B031557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05156C/zh
Publication of CN1591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1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51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515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 Hybrid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特别是一种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结构与制作方法。其由隔板、密封件、端板和固紧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其隔板两侧为密封件,密封件外侧为膜电极体,膜电极体外侧为端板,端板四周边有固紧装置。本发明将集流网的一端与某一单电池的阳极完全接触,而另一部分则与其相邻的单电池的阴极完全接触,将带有集流网的阳极、阴极和电解质膜热压形成膜电极体,从而得到带有多个单电池,且各个单电池都已经连接好的电池组。本发明由于将集流网与电极的扩散层直接压在一起,减小了集流网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Description

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结构与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特别是一种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结构与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捷式电子产品快速发展,但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各种电池价格贵、能量密度较低、使用寿命较短,而且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废弃处理问题。因此,功率在几瓦到几百瓦、高能量密度、使用寿命长、无污染的移动电源需求迫切。
燃料电池是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电化学反应装置。由于发电时无污染、无噪音、能量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因此在国防通讯、航天交通、移动电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资源丰富、电池系统简单、制备成本低廉,尤其是常温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常温下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能量转化效率高,在便捷式移动电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是以甲醇、乙醇、乙二醇、乙醚、甲酸等有机小分子液体为燃料,氧气(或者空气)为氧化剂,通过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电化学装置。目前,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大多采用板框式设计,即将双极板与膜电极间隔排列。通常采用强制甲醇循环进料在阳极氧化,阴极则通入一定压力的纯氧(或空气)。电池系统包括很多的组件,如物料平衡系统、水热管理系统、温控系统、传感监测系统等。而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阳极醇类燃料直接进料,阴极直接与空气接触,利用自由扩散机理传递氧气来进行发电。这种结构系统简单、操作方便、比能量密度高(约为锂离子电池的10倍)、在移动电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列文献介绍了几种正在采用的空气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美国专利1[US 6596422]介绍了一种空气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将两个单电池膜电极(MEA)的阳极相对放置,在两个阳极之间形成空腔,注入甲醇溶液;两个阴极向外,暴露在空气中,外加端板固定整个系统。但其结构只适用于两个单电池,且电流不易引出。
美国专利2[US 6497975]介绍了一种带有微型泵和甲醇传感器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它采用微型泵来进行阳极甲醇溶液循环进料,其中微型泵所需动力由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自身提供。阴极则直接与空气接触,利用自由扩散使氧气在其上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发电。其虽然阴极是直接与空气接触,但是阳极则利用微型泵使甲醇循环进料,不仅使系统增加了微型泵,甲醇传感器等器件,还会消耗电池的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结构与制作方法。这种结构的最大优点就是解决了电池的集流和密封问题,以及各个单电池之间的连接问题,有效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性能,降低制备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由隔板、密封件、端板和固紧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其隔板两侧为密封件,密封件外侧为膜电极体,膜电极体外侧为端板,端板四周边有固紧装置。
所述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膜电极体由许多单个的膜电极和集流网组成,这些单个的膜电极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位于膜电极体的两侧,集流网穿过两相邻膜电极的中间,它的一端与一膜电极的阳极相连,另一端与该膜电极相邻的膜电极的阴极相连,采用多个集流网依次连接多个膜电极;集流网的外侧有密封框;密封框的四周边有通孔。
所述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所述固紧装置为螺母螺杆。
所述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所述密封框的通孔与隔板、端板四周边的通孔相适配。
所述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所述集流网为金属网。
所述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所述金属网是铂网、金网、铁网、不锈钢网、镍网、钛网或带有镀层的金属网。
所述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所述密封框的材料为聚酯、涤纶、聚四氟乙烯。
一种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质子交换膜在使用之前进行预处理,备用;
b)在热压机内,将电极摆在最外面,质子交换膜置于最中间,电极由扩散层与催化层组成,电极的催化层要面向质子交换膜;
c)以热压成型,得到单电池膜电极;
d)通过多个集流网将多个单电池膜电极连接在一起,即一片集流网的一端与一膜电极的阴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该膜电极相邻的膜电极的阳极相连接,与两端膜电极相连接的集流网可以直接引出,所有单电池膜电极阴极或阳极应在同一侧;再在最外面加密封框;
e)以热压成型,得电池膜电极体;
f)重复b)c)d)e)步,得复数个电池膜电极体;
g)将密封件置于隔板的两侧,再将所得两电池膜电极体分别置于其两外侧;
h)将端板置于两最外侧后,以固紧装置固定,得燃料电池成品。
一种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将质子交换膜在使用之前进行预处理,备用;
j)在热压机内,将电极摆在最外面,质子交换膜置于最中间,电极由扩散层与催化层组成,电极的催化层要面向质子交换膜;
k)将j)步中所得的多个单电池膜电极组件按顺序摆好,通过一片集流网的一端与一膜电极的阴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该膜电极相邻的膜电极的阳极相连接,与两端膜电极相连接的集流网可以直接引出,所有单电池膜电极阴极或阳极应在同一侧;再在最外面加密封框;
l)再热压成型,得电池膜电极体;
m)重复i)j)k)l))步,得复数个电池膜电极体;
n)将密封件置于隔板的两侧,再将所得两电池膜电极体分别置于其两外侧;
o)将端板置于两最外侧后,以固紧装置固定,得燃料电池成品。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结构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尤其适合室温自呼吸式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组的制备。
室温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输出电压较低,如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单电池理论电动势为1.18V,但实际上每个单电池的开路电压仅为0.6~0.7V,必须将多个单电池串联起来才能使用,电池系统比较复杂。本发明的电池结构如下:
将集流网的一部分与某一单电池的阳极完全接触,而另一部分则与其相邻的单电池的阴极完全接触,将带有集流网的阳极、阴极和电解质膜热压形成膜电极体,从而得到带有多个单电池,且各个单电池都已经连接好的电池组。采用厚度较小的金属网作为集流网,如铂网、金网、铁网、不锈钢网、镍网、钛网或带有镀层的金属网等。
上述方法不仅可以连接各个单电池,而且由于将集流网与电极的扩散层直接压在一起,减小了集流网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在压制膜电极的时候,密封框可以由各种聚酯、涤纶等物质制成。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膜电极,保证单电池之间的电流连接与物料的密封。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采用在电池之间内部连接各个单电池,并将密封框同时压在电极的外框以及单电池之间相互连接的集流网上。这样既可以在热压时起到固定电极和集流网的作用,又可以将单电池之间的连接处完全密封上,使甲醇溶液不致在单电池之间渗漏出来。
2、集流网与电极的扩散层一体化,可以使集流网与电极结合的更加紧密,减小了二者之间接触电阻,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3、用密封框密封其电池之间的连接,有效的防止了甲醇溶液渗漏。
4、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来串联不同数目的单电池,而不需改变其结构,仅改变它的尺寸即可。
5、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连接方式,使电流由不同方式输出。
6、适合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部件分解图;
图2是图1中膜电极(MEA)的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空气自呼吸式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结构的截面图,(a)(b)为两种不同的集流连接方式;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实例,由单电池面积为1.8cm×2.8cm六片电池组成的空气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组的放电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法
采用已有的膜电极(MEA)制备技术,如涂抹法、转压法等先制备不带集流网的膜电极(MEA),然后再将集流网热压到该膜电极(MEA)的表面上。也可将集流网与电极的扩散层一体化,如:将扩散层浆液直接涂于集流网上形成含有集流网的扩散层,这样可以减少物料传输阻力,显著降低电池内阻。集流网可采用厚度较小的金属网,如铂网、金网、铁网、不锈钢网、镍网、钛网、带有镀层的金属网等均可。
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串联或者并联不同的单电池数目,仅需改变一些相应的设计尺寸,而无需改变其结构。
详细描述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部件分解图。隔板11两侧为密封件30,密封件30外侧为膜电极体20,膜电极体20外侧为端板10。端板10、隔板1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可以是有机玻璃、亚克力板、酚醛树脂、PVC塑料等材料。其中隔板11主要是用来分隔两片电池膜电极体的阳极,并在两片阳极区之间形成空腔以储存甲醇;端板10的作用则是通过四周的螺母螺杆来固定电池以及整个系统;膜电极体20是已经压好的带有集流网的膜电极体。至于隔板11与膜电极体20之间的密封件30,可采用线密封或者面密封的方式,密封材料采用各种高分子材料,如橡胶类、聚氨酯类材料等。
图2是一片已经压好的带有集流网的膜电极体的截面图。其膜电极体20由许多单个的膜电极和集流网24组成,这些单个的膜电极的阳极22和阴极23分别位于膜电极体的两侧,集流网24穿过两相邻膜电极的中间,它的一端与一膜电极的阳极相连,另一端与该膜电极相邻的膜电极的阴极相连,采用多个集流网24依次连接多个膜电极,从而形成膜电极体20。其中21是质子交换膜,22和23分别为阳极和阴极,24是集流网,25是密封框。两阳极22和两阴极23一一相对,分为两组,置于质子交换膜21两侧;质子交换膜21左下方的阳极22,通过集流网24与右上方的阴极23相连;左上方的阴极23和右下方的阳极22各自分别与集流网相连并引出;集流网24的外侧有密封框25。集流网24主要采用厚度较小的各种金属网,如铂网、金网、铁网、不锈钢网、镍网、钛网或带有镀层的金属网等制作。密封框25的材料可以采用各种聚酯、涤纶、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密封框25的四周边有与隔板11、端板10四周边的通孔相适配的通孔。
图3描述了两种不同电流导出方式,(a)是同侧电流输出,(b)是异侧电流输出。在图(a)中,两个膜电极体中电流的导出为左端引出的均为正极,右端引出的均为负极。在图(b)中,两个膜电极体电流的引出为左端引出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右端也是引出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应用来选择各自适宜的结构。
本发明的膜电极制备过程如下:
阳极22多孔扩散电极由100目不锈钢编织集流网24、支撑层碳纸(Toray公司)、整平层碳粉(XC-72)及催化层钌化铂(PtRu)黑(JohnsonMatthey公司)组成,催化层中钌化铂(PtRu)总量为3.0mg/cm2,Nafion含量为15Wt%。阴极23多孔扩散电极由100目不锈钢编织集流网24、支撑层碳纸(Toray公司)、扩散层碳粉(XC-72)及催化层铂(Pt)黑(JohnsonMatthey公司)组成,催化层中Pt总量为3.2mg/cm2,Nafion含量为10Wt%。实验采用Nafion115膜作为电解质。Nafion膜在使用之前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膜表面的有机物和金属离子。
处理过程如下:将一定尺寸的Nafion115膜依次在3-5%H2O2,二次蒸馏水,0.5MH2SO4溶液,二次蒸馏水中处理1小时,处理温度是80℃。处理之后的Nafion115膜放在二次蒸馏水中备用。热压时将密封框(涤纶)25摆在最外面,其次夹有集流网24的电极22、23,最中间是质子交换膜21,电极22、23的催化层要面向质子交换膜21。热压时可一次性将整片的多个单电池同时压好;也可分别压各个单电池,再将它们摆好压在一起,成为一片。集流网24穿过质子交换膜21将邻近的阳极22和阴极23连接。将端板10、膜电极体20和隔板11组装在一起,用螺杆和螺母固定。
电池的工作条件:置于空气中,2mol/L的甲醇溶液,单电池电极面积为1.8cm×2.8cm。
图4是由上述六片电池组成的空气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组的放电性能曲线。

Claims (8)

1、一种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由隔板、密封件、端板和固紧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其隔板两侧为密封件,密封件外侧为膜电极体,膜电极体外侧为端板,端板四周边有固紧装置;
将带有集流网的阳极、阴极和电解质膜热压在一起形成膜电极体;
其膜电极体由多个单电池膜电极和多片集流网组成,这些单个的膜电极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位于质子交换膜的两侧,集流网穿过两相邻膜电极的中间,它的一端与一膜电极的阳极相连,另一端与该膜电极相邻的膜电极的阴极相连,采用多个集流网依次连接多个膜电极;集流网的外侧有密封框;密封框的四周边有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紧装置为螺母螺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的通孔与隔板、端板四周边的通孔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网为金属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是铂网、金网、铁网、不锈钢网、镍网、钛网或带有镀层的金属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的材料为聚酯、涤纶、聚四氟乙烯。
7、一种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质子交换膜在使用之前进行预处理,备用;
b)在热压机内,将电极摆在最外面,质子交换膜置于最中间,电极由扩散层与催化层组成,电极的催化层要面向质子交换膜;
c)以热压成型,得到单电池膜电极;
d)通过一片集流网的一端与一膜电极的阴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该膜电极相邻的膜电极的阳极相连接,与两端膜电极相连接的集流网可以直接引出,所有单电池膜电极阴极或阳极应在同一侧;再在最外面加密封框;
e)以热压成型,得电池膜电极体;
f)重复b)c)d)e)步,得复数个电池膜电极体;
g)将密封件置于隔板的两侧,再将所得两电池膜电极体分别置于其两外侧;
h)将端板置于两最外侧后,以固紧装置固定,得燃料电池成品。
8、一种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将质子交换膜在使用之前进行预处理,备用;
j)在热压机内,将电极摆在最外面,质子交换膜置于最中间,电极由扩散层与催化层组成,电极的催化层要面向质子交换膜;
k)将j)步中所得的多个单电池膜电极组件按顺序摆好,通过一片集流网的一端与一膜电极的阴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该膜电极相邻的膜电极的阳极相连接,与两端膜电极相连接的集流网可以直接引出,所有单电池膜电极阴极或阳极应在同一侧;再在最外面加密封框;
l)再热压成型,得电池膜电极体;
m)重复i)j)k)l))步,得复数个电池膜电极体;
n)将密封件置于隔板的两侧,再将所得两电池膜电极体分别置于其两外侧;
o)将端板置于两最外侧后,以固紧装置固定,得燃料电池成品。
CNB031557937A 2003-09-02 2003-09-02 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结构与制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515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557937A CN1305156C (zh) 2003-09-02 2003-09-02 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结构与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557937A CN1305156C (zh) 2003-09-02 2003-09-02 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结构与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1946A CN1591946A (zh) 2005-03-09
CN1305156C true CN1305156C (zh) 2007-03-14

Family

ID=34598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579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5156C (zh) 2003-09-02 2003-09-02 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结构与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0515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6339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Yasuaki Norimatsu Fuel cell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597806B2 (en) * 2006-01-25 2013-12-03 Societe Bic Method for operating fuel cells with passive reactant supply
CN100397687C (zh) * 2006-08-25 2008-06-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自呼吸式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流场板及制作方法
CN101536230B (zh) * 2006-09-07 2012-07-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单电池的耐久性评价方法、耐久性评价装置、耐久性评价程序以及燃料电池的单电池
CN101071880B (zh) * 2007-05-21 2010-05-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被动式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串联电池组
CN101656323B (zh) * 2009-03-31 2011-11-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燃料电池的密封方法
CN101599548B (zh) * 2009-07-02 2012-03-21 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结构的自呼吸微型燃料电池结构与制备方法
CN102136590A (zh) * 2011-01-21 2011-07-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空气阴极的微型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CN102623717B (zh) * 2012-03-31 2014-07-0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和膜电极
CN103852402B (zh) * 2012-11-29 2016-01-2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多孔介质MacMullin数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7394237B (zh) * 2016-05-17 2020-06-19 香港大学 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
CN108767265A (zh) * 2018-06-19 2018-11-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活性炭-薄膜空气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48927B (zh) * 2018-09-04 2021-03-19 重庆大学 具有浸没微射流的空气自呼吸无膜微流体燃料电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3081A (zh) * 1998-04-17 1999-10-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245981A (zh) * 1998-08-19 2000-03-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
CN1314010A (zh) * 1998-08-20 2001-09-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3081A (zh) * 1998-04-17 1999-10-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245981A (zh) * 1998-08-19 2000-03-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
CN1314010A (zh) * 1998-08-20 2001-09-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1946A (zh) 2005-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5156C (zh) 空气自呼吸式微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结构与制作方法
CN1604379A (zh) 直接液体给料的燃料电池组
CN105529478B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其组成的电堆
CN1609754A (zh)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和具有该电池的便携计算机
CN101409357B (zh) 基于金属双极板结构的被动式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组
CN1405915A (zh)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模块化电池单体及模块化电池单元
CN106876765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
CN1501537A (zh) 燃料可再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方法及再生燃料的方法
CN1591940A (zh)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膜电极结构与制备方法
CN1641918A (zh) 一种集成式燃料电池堆的封装与固定装置
CN102738475A (zh) 一体化复合电极的制作方法
CN1815790A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导流双极板或膜电极的密封结构
CN102170008B (zh) 非流动型钒素二次电池
CN101127407A (zh) 水热自管理的便携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
CN1870337A (zh) 单极的膜电极组件
CN2632867Y (zh) 一种可以模块化装配的大规模集成式燃料电池
CN105428671B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pemfc电堆
CN1571206A (zh) 一种可以模块化装配的大规模集成式燃料电池
CN211605305U (zh) 电堆端板组件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CN1288787C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
CN1230937C (zh)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11792B (zh) 一种新型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CN2899128Y (zh) 一种流场板和包括该流场板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CN2763993Y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导流双极板或膜电极的密封结构
CN205355156U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pemfc电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