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4922A - 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及内容信息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及内容信息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4922A
CN1274922A CN00106020.1A CN00106020A CN1274922A CN 1274922 A CN1274922 A CN 1274922A CN 00106020 A CN00106020 A CN 00106020A CN 1274922 A CN1274922 A CN 1274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key
information
content information
encryp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060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07C (zh
Inventor
菅原隆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274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4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09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09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0/00115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record carrier stores a unique medium identif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2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2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485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which is encrypted and recorded on and/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492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which is encrypted and recorded on and/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content or user data is encrypted
    • G11B20/00528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which is encrypted and recorded on and/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content or user data is encrypted wherein each title is encrypted with a separate encryption key for each title, e.g. title key for movie, song or data fil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2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485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which is encrypted and recorded on and/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557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which is encrypted and recorded on and/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urther management data is encrypted, e.g. sector headers, TOC or the lead-in or lead-out 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及内容信息记录装置,既可以防止非法的复制,又可以在用户间记录内容数据。当对加密内容信息EG1(X)从媒体A向媒体B进行记录时,在媒体A侧读取复制端媒体的ID=B,先在媒体A侧对用ID=A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EA(G1)进行解码,而用复制端的ID=B进行再加密,变为第二加密密钥信息EB(G1),传输给媒体B。

Description

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及内容信息记录装置
本发明涉及对内容信息进行记录重放的内容信息分配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内容信息分配系统中的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及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对内容信息(特别是音频及视频数据)进行分配,在防止对分配的数据的不正当转让和复制的同时,又可以在用户的媒体间安全地进行数据的转让和复制。
随着加密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对音频及视率的数字数据进行分配的有效方法有在特开平10-269289公报中记载的数字内容分配管理方法、数字内容重放方法及装置。在该发明中数字内容的分配方,对数字内容加密及压缩加工,将加工的数字内容和加密的内容密钥以及加密的收费信息发送给通信对方,根据通信对方所发送的内容使用信息,将征收的使用金分配给权利持有者。另一方面,在数字内容的重放侧通过内容密钥对该加工的数字内容进行解码,同时进行解压重放,并根据内容的使用情况将收费信息的减额和内容的使用信息发送给分配方,可以传送所记录的内容。
另外,在特愿平9-25303(特开平10-283268)号公报中记载有信息记录媒体、记录装置、信息传输系统、密码解读装置。该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记录有加密的加密信息、及用于将该加密信息解码为原来信息的密钥信号进行加密的加密密钥信息,在加密密钥信息中记录有在非加密状态下对加密信息进行解码时的条件信息。即,在加密密钥信息的控制信息内,由于包括机器信息及区域信息,所以可以防止在用户方将加密的信息直接复制在HDD及光盘上,及防止非法使用。
但是所述现有的方法,由于在用户之间不能将记录在媒体上的内容数据进行转让和复制(即使媒体本身可以转让,但是该媒体上记录的内容数据不能正常重放),所以用户为了得到内容数据,必须要与收费管理机关、数据管理中心等连接。并且,当个人的用户有多个媒体时,也不能在媒体间传送数据。
在解密后传输内容数据时,虽然可以进行内容数据的转让、复制,但是这样就变为非法的转让、复制了,不能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内容信息分配系统中的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及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分配内容信息,在防止所分配数据的非法转让、复制的同时,又可以在用户的媒体之间安全地进行数据的转让、复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方法、装置。
(1)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媒体中记录有用与所述第一媒体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加密得到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在从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
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将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而使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2)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媒体中记录有用与所述第一媒体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加密得到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在从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将从所述第二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使该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使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3)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媒体中记录有用与所述第一媒体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加密得到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在从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选择下述的方法[a]和方法[b],
方法[a]
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将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而把使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方法[b]
从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将从所述第二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将该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4)在所述(1)-(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内容信息记录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一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一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二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二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5)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记录有由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把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
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和所述加密密钥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同时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6)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记录有由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时,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以从所述第二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使该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将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所述加密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7)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记录有由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选择下述的方法[a]或方法[b],
方法[a]
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同时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方法[b]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以从所述第二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将该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将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所述加密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8)在所述(5)-(7)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内容密钥是共用密钥或公开密钥;
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一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一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二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二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9)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其从记录有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加密所得到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设有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通过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0)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其从记录有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信息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加密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设有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将从所述第二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使该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1)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媒体中记录有用与所述第一媒体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加密得到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当从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设有选择下述的记录操作[a]和记录操作[b]的选择装置,
记录操作[a]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根据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记录操作[b]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以从所述第二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使该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2)在所述(9)-(11)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内容信息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一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进行对所述第一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二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二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13)内容信息记录装置,从记录有以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
加密密钥信息记录装置,在所述第二媒体侧,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4)内容信息记录装置,从记录有以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加密密钥信息记录装置,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将从所述第二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使该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5)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记录有以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加密的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设有选择下述的记录操作[a]记录操作[b]的选择装置,
记录操作[a]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记录操作[b]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以从所述第二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将该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把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6)在(13)-(15)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内容信息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内容密钥是共用密钥或公开密钥;
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一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一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二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上述第二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由上述可知,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非法的转让、复制,并可以在用户之间对媒体上记录的内容数据进行转让、复制,用户不一定与收费管理机关、数据管理中心等连接,就可以得到内容数据。
另外,根据本发明,当个人的用户有多个媒体时,可以提供在其媒体间进行转让、复制的系统。
并且,可以经常在加密的安全性很高的状态下对内容数据进行转让、复制。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优点及特征将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而得到进一步说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说明一实施例中采用的数据分配时加密的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3是一实施例的功能说明图。
图4是一实施例的其他功能说明图。
图5是一实施例的媒体内的数据结构图。
图6是表示一实施例详细构成的方框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图2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构成。媒体中设定有媒体固有的ID,可以在媒体控制器中进行设置。如果媒体是可以记录重放、并可设定固有的ID,则其也可以是固体存储器及磁盘、磁带等。但条件是ID信息具有规定的抗窜改性。即对于ID及加密所需要密钥的保管最好处于很难对其非法读出、改写信息的状态。
最简单的是存储器类型,该存储卡具有只通过规定的存储器控制器才能读出ID及加密密钥信息的结构,但要能安全、简单地制成。在工厂生产存储卡时就在每张卡上记录固有的ID。或者通过发行装置进行发行时,将该存储器固有的ID记录在EEPROM等中之后,用树脂封装等方法埋入。这样,以后就无法变更用户对应密钥信息了,即不能进行非法窜改。在媒体上具有只可对一部分数据进行媒体间复制的媒体总线。
媒体控制器设置媒体,连接到PC机或专用设备等终端上。媒体控制器具有媒体内的数据、与终端的接口功能,和用规定的ID进行数据加密、及解码功能。媒体控制器具有从终端不能对存储器的内部进行非法存取的抗窜改性。终端连接到将外部的内容信息进行信息分配的中心(分配信息中心),经过收费、认证等规定的手续后,接收内容信息。与中心的连接除了因特网等网络外,也可以与ISDN及广播、有线电视、PHS等进行无线连接。
内容信息基本上是对每个内容以不同的密钥(内容密钥)进行加密。内容在通过MPEG等的规定压缩方式压缩之后,进行DES等加密。例如DES的情况下,加密密钥为64位左右。数据库、中心与终端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中心内设置的数据库对内容信息进行管理,用加密密钥G1对内容X1加密,用加密密钥G2对不同的内容X2加密。
在该中心中,多个终端由网络进行连接。向终端的信息传输考虑到安全性,以公开密钥方式进行加密发送。此处以终端1(T1)的公开密钥为T1P、解码密钥为T1D,则由数据库1管理的内容X1由加密密钥G1加密,变为所称的EG1(X1)加密内容信息。加密密钥G1为了向终端T1发送信息,使用终端T1的公开密钥T1P进行加密,变为加密密钥的信息ET1P(G1)。并将加密内容信息EG1(X1)和加密密钥的信息ET1P(G1)两个信息发送给终端1(T1)。
在终端1上为了重放该内容信息,利用终端1的解码密钥T1D,对加密密钥的信息ET1P(G1)进行解码,得到加密密钥G1,由该加密密钥G1对加密内容信息EG1(X1)进行解码,得到内容X1,通过进行MPEG等解码就可以重放。但其前提是不在终端上重放所发送的数据,而是直接记录在与终端连接的媒体上。上面说明了使用公开密钥向终端发送的数据情况,但本发明既可以支持共用密钥方式也可以支持其他方式。
下面参照图3、4、5,对本发明的内容信息和密钥信息的交接功能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在终端T1侧的媒体A(第1媒体)上从信息分配中心接受内容数据的情况。先在媒体控制器设置媒体A。终端T1设置媒体控制器,形成“数据记录方式”。进行收费、认证等规定手续。当手续结束后,由规定的加密密钥G1对内容数据加密,从中心向终端进行信息分配。
即,发送由加密密钥G1对内容X进行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EG1(X)。另外,为了将加密密钥G1发送给终端,使用终端T1的公开密钥T1P对加密密钥G1进行加密的加密密钥信息ET1P(G1)发送到终端T1。由于在终端用于解码的密钥是T1D,所以该加密密钥信息ET1P(G1)可由解码密钥T1D解码。使该状态表现为ET1P(G1)。在终端上再用解码密钥T1D对该加密密钥信息ET1P(G1)进行解码,得到加密密钥G1。由解码的加密密钥G1对内容数据X进行解码,将该内容数据X传送给媒体A。
下面参照图3对在媒体上通过媒体的ID对内容重新加密R方式进行说明。
当媒体控制器接收该内容数据X时,在媒体控制器内部将媒体A的ID作为ID密钥重新加密。在媒体A上记录第一加密内容信息EA(X)。若直接将该加密内容复制在媒体B上,由于媒体B中ID=B,所以不能重放该EA(X)。但是在媒体A上解码,将可重放状态的新信号数据向媒体B传输的话,就存在安全上的问题。
为此,如图3(1)所示,在媒体A侧读取复制端媒体的ID=B,先在媒体A侧,将ID=A作为ID密钥,对加密的内容数据进行解码,再将复制端的ID=B作为ID密钥进行再加密,作为第二加密内容信息EB(X)传输给媒体B。
或者如图3(2)所示,将由ID=A进行加密的内容数据EA(X)直接传输给媒体B,在媒体B上读取复制源的媒体A的ID,对由ID=A加密的内容数据进行解码,由ID=B再加密,作为EB(X)进行记录。这样,由于内容数据以其中某一个ID加密的状态进行传输,所以可保证安全性。
另外,在一个记录装置中,也可以任意选择图3(1)中所示的方法和图3(2)中所示的方法中的一种。
下面参照图4说明由内容密钥(加密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将在此使用的内容密钥(加密密钥)再作为用与该媒体或者终端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进行加密的情况。首先说明在终端T1侧的媒体A(第一媒体)上从信息分配中心接收内容数据的情况。先在媒体控制器设置媒体A。终端T1设置媒体控制器,形成“数据记录方式”。进行收费、认证等规定的手续。手续结束后,由规定的加密密钥G1对内容数据加密,从中心向终端分配信息。
即,发送用加密密钥G1对内容X进行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EG1(X)。另外,为了将加密密钥G1发送给终端T1,使用终端T1的公开密钥T1P对加密密钥G1进行加密的加密密钥信息ET1P(G1)发送给终端T1。由于在终端上用于解码的密钥是T1D,所以该加密密钥信息ET1P(G1)可以用解码密钥T1D解码。使该状态表现为ET1P(G1)。在终端上用解码密钥T1D对该加密密钥信息ET1P(G1)进行解码,得到加密密钥G1。
媒体控制器接收该数据,在媒体A上记录加密内容信息EG1(X),同时媒体控制器识别所放置的媒体的ID,以媒体A的固有ID的A值对该密钥G1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EA(G1),将其记录在媒体A上。这时的数据结构例如图5所示。在加密内容信息的头部记录有64位的加密密钥信息。该结构也不一定是一体化的,如果能够进行成对管理,分离开也可以。
即使将该第一加密密钥信息EA(G1)直接复制在媒体B上,由于媒体B上是ID=B,所以不能对该EA(G1)进行解码。为此,如图4(1)所示,在媒体A侧读取复制目标端媒体的ID,先在媒体A侧对以ID=A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EA(G1)进行解码,再由复制端的ID=B进行再加密,变为第二加密密钥信息EB(G1),传输给媒体B。
或者如图4(2)所示,将以ID=A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EA(G1)直接传输给媒体B,在媒体B侧,读取复制源的媒体A的ID,对由ID=A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EA(G1)进行解码,以ID=B进行再加密,变为第二加密密钥信息EB(G1),进行记录。
这样,不仅以内容数据被加密的状态EG1(X)进行传输,加密密钥G1也可以以其中某个媒体的ID进行加密的状态(EA(G1)或EB(G1))进行传输,所以可确保安全性。
当内容数据X的容量很大时,如图4所示,采用再以与该媒体或终端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加密内容信息EG(X)的加密密钥(内容密钥)G1进行加密的方式(用EA(G1)或EB(G1)的方式),由于只对密钥信息进行解码、加密的方法进行复制,因此可以高速地操作。
另外,在一个记录装置中,也可以任意选择图4(1)中所示的方法和图4(2)中所示的方法中的一种。
下面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内容信息记录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框图进行说明。该方框图采用了对加密密钥(内容密钥)G1再用与该媒体或终端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进行加密的方式(采用EA(G1)或EB(G1)的方式),下面以从图4(1)的媒体A向媒体B的记录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在媒体A上从信息分配中心接收内容数据的情况。先在媒体控制器21设置媒体A。再由终端T1来设置媒体控制器21,通过外部接口由媒体控制器21的方式设定部51设定为“数据记录方式”。当收费、认证等规定手续结束后,从中心以规定的加密密钥G1对内容数据X进行加密,作为加密内容信息EG1(X)对终端T1进行信息分配。在“数据记录方式”时,方式设定部51使开关1和开关2切换到与密钥加密部52相连接的状态。
为了从中心将加密密钥G1与加密内容信息EG1(X)一起发送给终端T1,则使用T1的公开密钥T1P,发送对加密密钥G1进行加密的ET1P(G1)。由于在终端T1上用于解码的密钥是T1D,所以该加密密钥信息ET1P(G1)可以由T1D进行解码。使该状态表现为ET1P(G1)。在终端T1上以T1D对该加密密钥信息ET1P(G1)解码。
媒体控制器21接收该数据,在媒体A上记录该EG1(X),媒体控制器21由媒体ID读取部53识别被设置的媒体A的ID,在密钥加密部52上以ID=A对加密密钥G1进行加密,将加密密钥信息EA(G1)发送给加密密钥信息写入部54。在加密密钥信息写入部54,将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由媒体A记录的加密内容信息EG1(X)的头部64位中。
下面说明对媒体A中记录的加密内容信息EG1(X)进行重放的情况。在媒体控制器21设置媒体A,通过外部接口由媒体控制器21的方式设定部51设定为“数据重放方式”。由媒体A侧的媒体ID发生部31产生的信号,通过媒体控制器21的媒体ID读取部53检测媒体的ID=A,发送给加密密钥解码部56。
媒体控制器21从媒体A的存储部32读出加密内容信息EG1(X),发送给加密密钥信息读取部55。加密密钥信息读取部55读取位于头部的64位加密密钥信息,通过开关1将加密密钥信息EA(G1)发送给加密密钥解码部56。当由方式设定部51设定为“数据重放方式”时,开关1转换到加密密钥解码部56侧。
在加密密钥解码部56,使用输入的媒体ID=A,对加密密钥信息EA(G1)进行解码。将解码的加密密钥G1发送给加密内容数据解码部57。另外,由加密密钥信息读取部55除去头部的加密内容数据,发送给加密内容数据解码部57。在加密内容数据解码部57,通过所输入的加密内容数据EG1(X)和加密密钥G1对加密内容数据进行解码,作为重放数据输出。
下面说明从媒体A向媒体B复制内容数据的情况。在从记录有内容的复制源媒体A向复制目标端媒体B复制加密内容信息EG1(X)时,首先在媒体控制器21设置媒体A。通过外部接口,由媒体控制器21的方式设定部51设定为“数据复制输出方式”。
由媒体A的媒体ID发生部31产生的信号,通过媒体控制器21的媒体ID读取部23检测媒体的ID=A,发送给加密密钥解码部56。由方式设定部51设定为“数据复制输出方式”时,开关1、2切换为与加密密钥解码部56相连接的状态。
在媒体A上所记录的加密内容信息EG1(X)发送给加密密钥信息读取部55,在此读取头部64位的加密密钥信息EA(G1)。所读取的加密密钥信息EA(G1)发送给加密密钥解码部56。在加密密钥解码部56中,从输入的ID=A和加密密钥信息EA(G1)对加密密钥G1进行解码,暂时记录在密钥存储器58中。
另一方面,加密内容数据EG1(X)被存储在媒体A侧的存储部32的数据移动用区域中,通过媒体总线33,高速传送给连接在媒体总线33上的媒体B。该媒体总线将媒体A和媒体B进行物理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由于传输的数据本身只有加密内容数据才能通过该媒体总线,所以安全性很高。
接着在媒体控制器21设置媒体B。通过媒体控制器21的媒体ID读取部53检测出媒体的ID=B。当由方式设定部51设定为“数据复制输入方式”时,开关1、2切换到与密钥加密部52连接的状态。在密钥加密部52上,从密钥存储器58读出加密密钥G1,使用从媒体ID读取部53输入的ID=B,用ID=B对加密密钥G1进行加密,变为EB(G1)。加密密钥信息EB(G1)被送到加密密钥信息写入部54。加密密钥信息EB(G1)被记录在媒体B的存储部32B中。
下面说明对在媒体B中所记录的加密内容信息EG1(X)进行重放的情况。这与对在媒体A中所记录的加密内容信息EG1(X)进行重放的情况相同。即,在媒体控制器21设置媒体B,通过外部接口,由媒体控制器21的方式设定部51设定为“数据重放方式”。由媒体B侧的媒体ID发生部31B产生的信号,通过媒体控制器21的媒体ID读取部53检测出媒体的ID=B,发送给加密密钥解码部56。
媒体控制部21从媒体B的存储部32B读出加密内容信息EG1(X),发送给加密密钥信息读取部55。加密密钥信息读取部55读出位于头部的64位加密密钥信息,通过开关1将加密密钥信息EB(G1)发送给加密密钥解码部56。当由方式设定部51设定为“数据重放方式”时,开关1切换到加密密钥解码部56侧。
加密密钥解码部56使用所输入的媒体ID=B,对加密密钥信息EB(G1)进行解码。解码的加密密钥G1被发送给加密内容数据解码部57。另外,由加密密钥信息读取部55除去头部后的加密内容数据被发送给加密内容数据解码部57。在加密内容数据解码部57,通过输入的加密内容数据EG1(X)和加密密钥G1,对加密内容数据进行解码,输出作为重放数据的内容数据X。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不仅内容数据以加密的状态EG1(X)进行传输,而且加密密钥G1也以媒体B的ID加密的状态(EB(G1))进行传输,所以可确保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在发送侧(媒体A侧)对加密密钥G1进行解码,用媒体B的ID进行再加密处理。从而,在接收专用的媒体控制器中就不需要密钥加密部52、开关1、2了,可以构造只能发送给系统所限定的用户的系统。
另外,当从媒体A向媒体B对内容数据不是复制而是转让时,从媒体A侧至少消去加密密钥信息EA(G1)及加密内容数据EG1(X)中的一个。
作为实现图3(1)所示方法的记录装置,在媒体A侧设置记录装置,暂时解除第一加密内容信息EA(X)的密码,以从媒体B侧输出的媒体B的ID=B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EB(X),将该第二加密内容信息EB(X)输出给媒体B侧,使第二加密内容信息EB(X)记录在媒体B中。

Claims (16)

1.一种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媒体中记录有用与所述第一媒体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加密得到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在从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
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将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2.一种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媒体中记录有用与所述第一媒体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加密得到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在从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将从所述第二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使该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使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3.一种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媒体中记录有用与所述第一媒体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加密得到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在从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选择下述的方法[a]或方法[b],
方法[a]
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将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而把使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方法[b]
从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将从所述第二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将该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一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一媒体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二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二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5.一种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记录有由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把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
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和所述加密密钥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同时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6.一种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记录有由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时,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以从所述第二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将该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将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所述加密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7.一种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记录有由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选择下述的方法[a]或方法[b],
方法[a]
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同时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把使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方法[b]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以从所述第二媒体侧得到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将该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二媒体侧;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将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所述加密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内容密钥是共用密钥或公开密钥;
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一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一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二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二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9.一种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其从记录有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加密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设有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通过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0.一种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其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信息作为ID密钥,从记录有对内容信息加密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设有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将从所述第二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将该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1.一种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媒体中记录有用与所述第一媒体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内容信息加密得到的第一加密内容信息,当从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设有选择下述的记录操作[a]和记录操作[b]的选择装置,
记录操作[a]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根据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进行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记录操作[b]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密码,以从所述第二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信息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使该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密内容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一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一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所述第二加密内容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二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按照给定函数对所述第二媒体的ID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13.一种内容信息记录装置,从记录有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
加密密钥信息记录装置,在所述第二媒体侧,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进行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4.一种内容信息记录装置,从记录有以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加密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加密密钥信息记录装置,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将从所述第二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进行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使该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输出到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5.一种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记录有以规定的内容密钥加密的加密内容信息、及用与第一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所述第一媒体,将所述加密的内容信息记录在第二媒体上时,设有选择下述的记录操作[a]和记录操作[b]的选择装置,
记录操作[a]
在所述第二媒体侧,根据从所述第一媒体侧输出的所述第一媒体的ID相关信息,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把用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再加密所得到的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记录操作[b]
在所述第一媒体侧,暂时解除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密码,以从所述第二媒体侧输出的与所述第二媒体的ID相关的信息作为ID密钥,对所述内容密钥再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使该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输出给所述第二媒体侧,将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媒体上。
16.权利要求13-15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内容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内容密钥是共用密钥或公开密钥;
所述第一加密密钥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一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一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信息的ID密钥,是直接使用所述第二媒体的ID的共用密钥,或者是使用对所述第二媒体的ID按照给定函数进行变换的信息的共用密钥。
CNB001060201A 1999-05-21 2000-04-12 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及内容信息记录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417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126999A JP3682840B2 (ja) 1999-05-21 1999-05-21 コンテンツ情報記録方法及びコンテンツ情報記録装置
JP141269/1999 1999-05-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4922A true CN1274922A (zh) 2000-11-29
CN1141707C CN1141707C (zh) 2004-03-10

Family

ID=15287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060201A Expired - Lifetime CN1141707C (zh) 1999-05-21 2000-04-12 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及内容信息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054398A3 (zh)
JP (1) JP3682840B2 (zh)
CN (1) CN1141707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2324C (zh) * 2003-12-15 2007-08-15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设备、成像设备、和电子数据移动取消方法
US7874004B2 (en) 2004-01-10 2011-0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pying and reproducing data from storage medium
CN1791111B (zh) * 2004-11-29 2011-06-08 美国博通公司 通过多接口实现安全性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48527A1 (zh) 2010-10-11 2012-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环氧化烯烃的方法
CN110515863A (zh) * 2018-05-22 2019-11-29 东芝存储器株式会社 控制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系统以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47080A2 (en) * 2000-12-07 2002-06-13 Sandisk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playing back recorded audio, video or other content from non-volatile memory cards, compact disks or other media
JP2002261748A (ja) 2000-12-28 2002-09-13 Sony Corp 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US20030009681A1 (en) * 2001-07-09 2003-01-09 Shunji Harada Digital work protection system, recording medium apparatus,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playback apparatus
TWI308306B (en) 2001-07-09 2009-04-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igital work protection system, record/playback device, recording medium device, and model change device
US20030097335A1 (en) * 2001-11-21 2003-05-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e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charges and assuring privacy
WO2005076140A1 (ja) * 2004-02-03 2005-08-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保護システム
JPWO2006006233A1 (ja) * 2004-07-13 2008-04-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記録装置及び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
WO2006077871A1 (ja) 2005-01-20 2006-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コンテンツ複製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複製方法
US8832458B2 (en) 2005-03-22 2014-09-09 Seagate Technology Llc Data transcription in a data storage device
US8091137B2 (en) * 2006-10-31 2012-01-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ransferring a data object between devices
JP4988440B2 (ja) * 2007-06-12 2012-08-01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データ受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8991A (en) * 1983-03-07 1986-05-13 Atalla Corporation File access security method and means
JP3073590B2 (ja) * 1992-03-16 2000-08-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化データ保護システム、使用許諾者側装置および使用者側装置
JP2969256B2 (ja) * 1995-09-22 1999-11-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再生方法
US5805699A (en) * 1996-05-20 1998-09-08 Fujitsu Limited Software copying system
JPH11328033A (ja) * 1998-05-20 1999-11-30 Fujitsu Ltd ライセンス委譲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2324C (zh) * 2003-12-15 2007-08-15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设备、成像设备、和电子数据移动取消方法
US7874004B2 (en) 2004-01-10 2011-0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pying and reproducing data from storage medium
CN1791111B (zh) * 2004-11-29 2011-06-08 美国博通公司 通过多接口实现安全性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48527A1 (zh) 2010-10-11 2012-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环氧化烯烃的方法
CN110515863A (zh) * 2018-05-22 2019-11-29 东芝存储器株式会社 控制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系统以及方法
US11775192B2 (en) 2018-05-22 2023-10-03 Kioxia Corporation Memory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nonvolatile memo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0330871A (ja) 2000-11-30
EP1054398A2 (en) 2000-11-22
EP1054398A3 (en) 2001-01-10
CN1141707C (zh) 2004-03-10
JP3682840B2 (ja) 2005-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4578C (zh) 通过扰频进行数据确认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确认系统
CN1141707C (zh) 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及内容信息记录装置
CN1139879C (zh) 数据纪录方法及装置、数据重现方法及装置
CN1199389C (zh) 内容信息的传送与记录方法和装置以及解密方法与装置
CN1125564C (zh) 加密服务的解密方法、条件存取系统和智能卡
CN1300710C (zh) 内容管理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145302C (zh) 采用具有多个加密密码的信息的条件存取系统
CN1165047C (zh) 加密信息信号、信息记录介质、信息信号再生及记录装置
CN1127078C (zh) 信号记录装置和信号再现装置
CN1147085C (zh) 数字广播接收重放装置
CN1314220C (zh) 信息视听系统以及信息播放机器及信息提供装置
US7092527B2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a size of a key management block during content distribution
CN1258898C (zh) 在通信网络中管理对称密钥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CN1146185C (zh) 保护系统中的信息
CN1132103C (zh) 从多种密码技术利用规程中选择适用规程以保护数字作品著作权的信息机器
CN1406422A (zh) 发送内容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及记录和/或还原装置
CN1211750C (zh) 内容信息记录方法和内容信息解码方法
CN1176014A (zh) 复制控制方法及复制控制装置
CN1592307A (zh) 用于分发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677547A (zh) 记录/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CN1764970A (zh) 记录装置和内容保护系统
CN1950806A (zh) 利用保密装置的数字著作权管理
CN1925048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307417A (zh) 内容信息的传送与记录方法、装置、媒体及解密方法与装置
CN1968081A (zh) 一种用于文件传送的数据加密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VICTO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228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228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JVC Kenwood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Victor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