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0675A - 用于海洋地震勘测中的牵引地震拖缆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海洋地震勘测中的牵引地震拖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0675A
CN1270675A CN 98809272 CN98809272A CN1270675A CN 1270675 A CN1270675 A CN 1270675A CN 98809272 CN98809272 CN 98809272 CN 98809272 A CN98809272 A CN 98809272A CN 1270675 A CN1270675 A CN 1270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ad
towing
piecing devices
traction
main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8092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恩纳·杰斯特拉姆
马丁·郝利德
戈登·迈克丹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erngeco AS
SCHRUBERG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HRUBERG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981916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9819169D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RUBERG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HRUBERG HOLD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70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0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38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covered areas
    • G01V1/3808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e.g. survey desig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ograph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海洋地震勘测方法和装置,其中含有水中地震检波器的横向分开的拖缆(14)阵列被拖在勘测船(10)的后面。为减小由该阵列产生的拖力,不再由其自己的铠装引入线(18、20)牵引每个拖缆(14),而是在船的每侧至少两个拖缆由相应的单个铠装引入线牵引。这些单个引入线(18、20)的每个有一接头装置(22、24、26),在其中串连一牵引配件,该接头装置(22、24、26)有一主体(44),它在连于接头装置(46)每侧的引入线部分的铠装外鞘之间传送牵引力,且牵引配件(72)被固定在主体(44)上。

Description

用于海洋地震勘测中的牵引地震拖缆
本发明涉及海洋地震勘测。
为了完成3D海洋地震勘测,一组地震拖缆,每个通常有几千米长并含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水中地震检波器阵列及相关的电子装备,以大约5节的速度被拖在地震勘测船后面,该地震勘测船还牵引一个或多个震源,通常为空气枪。由震源产生的声音信号被导向下方,穿过海水进入地球深处,在那里声音信号被从各地层反射。反射信号由拖缆中的水中地震检波器接收。数字化,然后传送到地震勘测船,在那里这些反射信号被记录并且至少是部分地被处理,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被勘测区域地层的图象。
申请者当前采用的牵引这种拖缆阵列的方法涉及利用其引入线来牵引每个拖缆,即利用铠装电缆或铠装电光缆,它们向拖缆提供控制信号和电力,并从拖缆接收前述数字化信号,如在美国专利4,798,156中描述的那样,引入线的铠装外鞘通常是用钢丝或高强度合成纤维(如Kevlar纤维)制成,用于承受牵引力。使用这种方法,本申请者通常能牵引由8个拖缆组成的700米宽阵列,每个长4000米。
在通常5节速度情况下由这种阵列产生的拖力约为40-45吨,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横向延伸引入线造成的交叉线拖力,而不是由于拖缆本身沿线拖力。这个拖力是对牵引船的运行费用主要是燃料费用的很显著的贡献因素,因此是对勘测总费用的很显著贡献因素。
为了提高海上地震勘测的效率和降低其费用,希望使用含有甚至更多拖缆的、甚至更宽的阵列。然而,本申请者已计算出,使用当前的牵引技术,由10个拖缆组成的1440米宽阵列产生的拖力超过70吨,这个值太大了,所以是不经济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本发明的主要方面缓解这一问题。
由于引入线要具有信号和电力传输以及牵引的组合功能,因而引入线相当昂贵,它们在使用中有时被损坏,例如被鲨鱼咬坏或被砾石冲击。当前,如果不是几乎不可能的话,也是难于修复被损坏的引入线,特别是当在海上的时候。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本发明的最后方面对这一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以拖在勘测船后面的地震拖缆阵列完成海洋地震勘测的方法,其中由单一引入线牵引两个或更多拖缆,该引入线包含一承受牵引力的承载荷外鞘,和一电的或电光的线芯,通过它向引入线牵引的拖缆提供控制信号和电力并从中接收数据信号,以及串连在引入线中的接头装置,该接头装置包括一主体部件以其两侧机械连接在引入线承载荷外鞘的相应部分之间,以在它们之间传送牵引力,以及一牵引配件用于机械连接到两个或更多个拖缆之一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适于拖在勘测船后面的地震拖缆阵列,该阵列包含至少一个引入线,它牵引两个或更多个与之连接的拖缆,而且它包含一承受牵引力的承载荷外鞘,和一电的或电光的线芯,通过它向引入线牵引的拖缆提供控制信号和电力并从中接收数据信号,以及串联在引入线中的接头装置,该接头装置包含一主体部件以其两侧机械连接在引入线承载荷外鞘的相应部分之间,以在它们之间传送牵引力,以及一牵引配件用于机械连接到两个或更多个拖缆之一上。
在本发明一最佳实施例中,该阵列包含2N个拖缆,其中N至少为2,这些拖缆基本上是间距均一地分开,并对称地分布在船的中心线两侧,且在船的中心线每侧至少有两个拖缆由一个相应的这种引入线牵引。
本申请人已经发现,通过使用本发明方法的选定实施例,由前述1440米宽的10个拖缆列阵产生的拖力能从70吨以上减小到50吨范围的水平。
这个或每个这种引入线的承载荷外鞘最好是由高强度合成纤维制成,如Kevlar纤维。
更可取地是,在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每一端处引入线的内芯终止于各自的防水终端,而且该接头装置包括长的柔性电的或电光的接头部件,用于在所述防水终端之间和在所述终端之一与连到牵引配件上的拖缆之间建立电的或电光的连接。
比较方便地是,在每个接头的船一侧上引入线部分的内芯包括分开的电导体或光纤,用于经由那个接头直接或间接连到该引入线部分上的每个拖缆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适于在引入线中串行连接以允许该引入线牵引至少两个地震拖缆的接头装置,该引入线包含一承受牵引力的承载荷外鞘,以及一电的或电光的线芯,通过它向拖缆提供控制信号和电力并从中接收数据信号,该接头装置包括一主体部件适于以其两侧机械连接在引入线承载荷外鞘的相应部分之间,以在它们之间传送牵引力,以及一牵引配件用于机械连接到两个或更多个拖缆之一上,所述牵引配件被固定在主体部件上。
这个或每个主体部件可以有利地包括至少两个总体上为管状的部分,由一万向节互连,牵引配件被固定在管状主体部分之一上。
在本发明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这个或每个主体部件包括三个管状主体部分,由两个万向节互连,牵引配件被固定在这些管状主体部分的中间一个上。
这个或每个牵引配件最好包括可拆卸地将其夹在要被固定它的那个管状主体部分上用的夹具。
比较有利地是,这个或每个牵引配件有一牵引支架可绕枢轴转动地与其连接,所述牵引支架以总体上与主体部件的轴线垂直的轴线作为其枢轴。
根据本发明的最后方面,提供一种适于在牵引拖缆所用引入线中串行连接的接头装置,该引入线包含一承受牵引力的承载荷外鞘,和一电的或电光的线芯,通过它向拖缆提供控制信号和电力并从中接收数据信号,该接头装置包括一管状主体部件适于以其两侧机械连接在引入线承载荷外鞘的相应部分之间,以在它们之间传送牵引力,它最好包括至少两个总体上为管状的部分,由一个万向节互连。
这个或每个主体部件的这个或每个万向节最好是Cardan型万向节。
在本发明的所有方面中,这个或每个主体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最好由钛制成。
现在将参照附图仅以举例方式描述本发明,这些附图是: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由一地震勘测船牵引一地震拖缆阵列的示意性图示;
图2是构成图1所示阵列用的接头装置部件的某种示意性且部分为剖面的图示;
图3是图2所示接头装置的示意性图示;
图4是图2和图3所示接头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主体部件一些主要机械部件的更详细透视图;
图5是图4所示部件之一的放大透视图;
图6和图7分别为用于装配到图4所示主体部件上的牵引配件透视图以及实际装配到图4所示主体部件上的牵引配件透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地震拖缆阵列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图示。
图1的地震勘测船用10表示,并表现为牵引着地震拖缆14的阵列12。虽然该阵列含有10个拖缆14,对称地分布在船10中心线16的每一侧,但为了简单化,在图1中只表示了船右侧的5个拖缆:可以理解,在船左侧5个拖缆的安排是图1所示安排的严格镜象。拖缆14均匀地分开,其间距为160米,给出阵列12的总宽度为1440米,每个拖缆典型长度为4000米。
众所周知,每个拖缆14含有大量纵向分布的水中地震检波器,在各组检波器之间加入相关联的电子模块。此外,每个拖缆14还有纵向分布的深度控制装置〔称作“吊舱(bird)”〕和声定位传感装置。此外,拖缆14的向前端包括所谓“伸直”部分以降低噪声。由于这些没有一个直接与本发明有关,因而可采取任何方便的形式,它们没有显示在图1中,对它们也将不作任何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两个内拖缆14a和14b由它们两个共用的单个引入线18牵引,而3个外拖缆14c、14d和14e由它们三个共用的单个引入线20牵引。为便于实现这一点,引入线18在其两端中间有一接头装置22,拖缆14a连到该接头装置上,而引入线20在其两端中间有两个彼此分开的接头装置24、26,拖缆14c和14d分别连到它们之上。接头装置22、24、26都基本相似,下文中将更详细描述其中之一。
船10的中心线16与引入线18远离船的一端之间的横向距离由单翼(MONOWING deflector)偏导仪28和辅助偏导仪的翼30控制,其偏导仪类型如美国专利No.5,357,892中描述的那样,偏导仪28则由一浮体32(也如美国专利No.5,357,829中描述的那样)悬挂在水面下希望的深度处。类似地,船10的中心线16与引入线20远离船一端之间的横向距离由单翼偏导仪34及其辅助偏导仪的翼36控制,偏导仪34由浮体38悬挂。
根据引入线18、20的重量,它们可以由各浮体38、40、42支持在水面下希望的深度处。虽然为简单起见在图中这些浮体被显示为与接头装置连接,但实践中它们将位于接头装置之间,以避免由于表面波造成的与连接装置的耦合运动。
所希望的间距160米是由引入线18和20各自长度及接头装置22、24、26沿引入线的各自位置的选择确定的。
接头装置22示于图2和图3,它包括一长的总体上为管状的主体部件44,其适用于同轴连接在引入线18的两个单独部分18a和18b之间。如传统一样,引入线18包含由多层编织钢丝组成的铠装外鞘46,它所包围的内芯包含电导体用于向拖缆14a和14b传导电力和控制信号并从这些拖缆接收数据信号。主体部件44的相对端48、49通常由不锈钢或钛制成,用硬币形铠装夹或树脂管套以公知的方式密封固定在外鞘46的外侧周围,而在主体部件44内部,部分18a和18b的各端终止于各自的防水电缆终端50、52。
在电缆终端50内部,线芯导体连于一个短的柔性跨接电缆54,它终止于接头56中。接头56插入电缆终端52,以向引入线部分18a的那些与拖缆14b相关联的内芯导体之间提供连接。此外,接头56有一长的柔性跨接电缆58,它终止于接头60中。接头60插入与拖缆14a相关联的防水电缆终端(未画出),以向引入线部分18a的那些与拖缆14a相关联的内芯导体之间提供连接。主体部件44的中央部分有一个或多个槽口62,跨接电缆58及其接头60从其中之一穿过以与拖缆14连接。当接头装置22被存储时,跨接电缆58被折叠在主体部件内部,这在下文中可看得清楚。
作为前一段所述安排的替代,短和长柔性跨接电缆54、58二者可以连到电缆终端50内部的相关线芯导体上。在又一个替代方法中,跨接电缆54、58可由一y型电缆和在y型基上的一个接头代替,该y型电缆在其y型的两叉端有接头56和58,在y型基上的接头与终端50中的一个接头合作。
由前两段的描述可以理解,引入线部分18a含有的线芯导体数多于引入线部分18b,前者包括与拖缆14a和14b二者关联的线芯导体;在实践中通常只有用于数据信号的导体是双份的。其结果是引入线部分18a的直径稍大于引入线部分14b,但差别相当小,而且由于直径增大造成的拖力增加也相当小。
如图3所示,接头装置22还包括一牵引配件,它以一中空的夹具64为基础。夹具64可折卸地固定在含有槽口62的管状主体部件44的中央部分周围,而且夹具64与图3平面平行地被分成两半,以利于把它固定在主体部件44上和从主体部件44拿开。
夹具64相对开口两端被可转动地支持在主体部件44中央部分周围形成的环形道中,从而使夹具能围绕主体部件有某种程度的转动。然而,这种转动能力不是至关重要的,这在下文中可看出。此外,凸耳70从夹具64的一侧伸出,而牵引支架72可沿枢轴转动地连接于这个凸耳,从而能围绕垂直于夹具轴线的轴线转动(即在使用时它围绕基本垂直的轴线转动)。可以理解,拖缆14a机械地连接于牵引支架72。
在使用时,引入线18和20开始时存储在船10上的各个大存储桶(未画出)中,和它们一起存储的有它们各自的接头装置22(用于拖缆18)和24、26(用于拖缆20)的管状主体部件44以及可能还有它们各自的外拖缆14b和14e,而尚未与接头装置22连接的拖缆14a、14c和14d也存储在船上的各自桶中。在这一点,如前面提到的那样,接头装置22、24、26中每个的跨接电缆58被折叠放在它们各自接头装置的主体部件44内部。
为便于把引入线18、20存储在直径小至2米的存储桶中而不把管状主体部件44卸掉,则管状主体部件44可具有至少一个(最好两个)万向节以给予它们有限的灵活性。下面将参照图4至图7更详细地描述含有这种万向节的接头装置22的另一实施例。
图4以44a表示接头装置22的管状主体部件44的中央部分(即含有槽口62且夹具64可拆卸地固定其上的那个部分),还是显示了前文提到的万向节74,借助它把中央部分44a连接到各自的端部,这些端部与图2和图3所示端部大体上等效。
图5提供了万向节74之一的放大图。在图中可看到该万向节是Cardan型的,它包含第一短管状段76,其一端适于固定在主体部件44的中央部分44a的一开口端内,其另一端用一销钉80沿枢轴固定在中空两部分万向节外壳78的一开口端内,该销钉穿过该外壳并沿直径方向进入段76。第二短管状段82有一端类似地用销钉84固定在中空外壳78的另一开口端内,销钉84与销钉80成直角延伸,而第二短管状段82的另一端适于固定在主体部件44的端部48或49之一的开口端内。让螺栓86穿过外壳78进入与销钉80、84各自啮合状态,以保证销钉在外壳内并保证销钉把外壳与这两段固定在一起。
图6更详细地表示基于夹具64的牵引配件,而图7表示夹具64固定在管状主体部件44的中央部分44a上。如图6中能清楚看到的那样,夹具64包括一框架88以限定一U形通道部件90,用于接受管状主体部件44的中央部分44a。框架88配有夹紧装置92,它以平行于部分44a轴线延伸的轴线为枢轴,以关闭U形通道90并在其中夹紧部分44a,如图7所示。夹紧装置92由防松螺母94固定在它的关闭位置,并且被足够紧地固定以防止绕主体部件44转动。
凸耳70大致为三角形,从框架88的一侧伸出,而牵引支架72可沿枢轴转动地连接于凸耳70,连接用的销钉96在凸耳的上、下两表面之间延伸并固定在凸耳的上、下两表面上。
在操作中,当希望进行地震勘测时,左侧和右侧的外拖缆14e被越过船10的船尾布设下去,而在布设时按通常方式把吊舱和位置传感装置适当地与拖缆14e相连。在进行布设时,引入线20的末端最终达到船10的船尾,随后把单翼偏导仪34及其相关的辅助偏导仪的翼以及浮体固定上,这仍是按通常的方式,而且布设仍在继续。与此同时,开始进行船左侧和右侧拖缆14d的布设。
当引入线20的接头26的管状主体部件44达到船10尾部时,它们的牵引配件被固定,但引入线20的布设停止,直至拖缆14d的前端达到船尾,随后这些前端被一传送缆传送并连接到接头26。然后将适当的减拖力整流罩装在接头26上,于是布设再次继续进行。与此同时,开始进行船左侧和右侧拖缆14c的布设。
当引入线20的接头24的管状主体部件44达到船10尾部时,它们的牵引配件被固定,但引入线20的布设再次停止,直至拖缆14c的前端达到船10尾部。在这一点,拖缆14c的前端被用一传送缆如前述那样连接到接头24,适当的整流罩被装在接头上,于是布设继续进行,直至引入线20和拖缆14c、14d、14e被完全布设为止。
然后继续类似的过程去布设引入线18和拖缆14a和14b,于是阵列12被完全布设。
减拖力整流罩也在引入线18和20的布设过程中安装到它们上面。
一旦利用单翼偏导仪28、34设定了已完全布设的阵列12,使其有所需的160米拖缆间距,而且空气枪或其他震源也已被布设,则勘测开始进行,并如前文描述的那样完成勘测。在完成勘测之后,通过有效地反向进行前几段描述的布设序列,从而完成震源和阵列12的恢复工作。
本申请人已经确定,根据本发明由每个引入线牵引多于一个拖缆的结果是,由拖缆阵列12产生的拖力约为50吨,这是一个显著的改进,因为如果10个拖缆每个各由一个引入线牵引则会产生70吨以上的拖力。
对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可做许多改变。
例如,如图8所示,三个内拖缆14a、14b、14c可被连接到一共用引入线118,而两个外拖缆14d、14e可被连接到一共用引入线120。
其他能做的改变包括由高强度合成纤维(如Kevlar)制造引入线18、20、118、120的外鞘46,在这种情况下,由于Kevlar比钢的重量轻,所以浮筒38、40、42便不必要了,而前述树脂管套被用于连接外鞘与相关的接头装置。
再有,至少内芯的一些电导体,特别是那些向拖缆14携带控制信号和从拖缆14携带数据信号的电导体,可以由光纤代替,在这种情况下跨接电缆54、58(或它们的替代物)也含有光纤,而且相关的接头是混合光电接头。
此外,接头22、24、26能包括多路复用器以多路复用来自拖缆14的数据信号,以缓解在接头的船一侧上引入线部分中对额外导线的需求。
对接头装置22、24、26能做的一个特别有利的修改包含:在接头装置的管状主体部件44的部分49中,即在其与外引入线部分(对接头装置22是部分18b,对接头装置24是部分20b,对接头装置26是部分20c)相关联的一侧上,纳入一个螺栓接头用于可拆卸地对外引入线部分连到接头装置上。这样便允许使用不同长度的外引入线部分,以按希望实现不同的横向拖缆间距。如果希望的话,在接头装置的管状主体部件44的部分48中可包括一类似的螺栓接头。
虽然接头装置22的最佳实施例有两个间隔分开的万向节,以给它提供某种程度的灵活性,但在某些应用中,单个万向节可能足以提供必要的灵活性,例如在存储桶的直径不那么小的情况。
最后,虽然对本发明的描述是针对一个接头装置,它允许由单个引入线牵引两个或更多个拖缆,但可以使用该接头装置的一种修改的形式,其中简单地去掉基于夹紧装置64的牵引配件和牵引支架72,用于把两个基本相同的引入线拼接在一起,以产生一加长的引入线。这个修改的接头装置形式按需要包括一或两个万向节,它对于把从受损坏的引入线中切下或用其他方法获得的未损坏部分连在一起特别有用,否则的话,这些受损坏的引入线就不能被使用了。

Claims (27)

1.一种以拖在勘测船后面的地震拖缆阵列完成海洋地震勘测的方法,其中由单一引入线牵引两个或更多拖缆,该引入线包含一承受牵引力的承载荷外鞘,和一电的或电光的线芯,通过它向引入线牵引的拖缆提供控制信号和电力并从中接收数据信号,以及串连在引入线中的接头装置,该接头装置包含一主体部件以其两侧机械连接在引入线承载荷外鞘的相应部分之间,以在它们之间传送牵引力,以及一个牵引配件用于机械连接到两个或更多个拖缆之一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阵列包含2N个拖缆,这里N至少为2,这些拖缆基本上是间距均一地分开,并对称地分布在船的中心线两侧,并且在船的中心线每侧至少有两个拖缆由一个相应的这种引入线牵引。
3.一种适于拖在勘测船后面的地震拖缆阵列,该阵列包含至少一个引入线,它牵引两个或更多个与之连接的拖缆,而且它包含一承受牵引力的承载荷外鞘,和一电的或电光的线芯,通过它向引入线牵引的拖缆提供控制信号和电力并从中接受数据信号,以及串连在引入线中的接头装置,该接头装置包含一主体部件以其两侧机械连接在引入线承载荷外鞘的相应部分之间,以在它们之间传送牵引力,以及一个牵引配件用于机械连接到两个或更多个拖缆之一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包含2N个拖缆,其中N至少为2,这些拖缆基本上是间距均一地分开,并对称地分布在船的中心线两侧,且在船的中心线每侧至少有两个拖缆由一个相应的这种引入线牵引。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这种引入线的承载荷外鞘是由高强度合成纤维制成的。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阵列,其中高强度合成纤维是Kevlar纤维。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的主体部件包含至少两个总体上为管状的部分,由一万向节互连,牵引配件被固定在管状主体部分之一上。
8.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的主体部件包含三个管状主体部分,由两个万向节互连,牵引配件被固定在这些管状主体部分的中间一个上。
9.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的牵引配件包括可拆卸地将其夹在要被固定它的那个管状主体部分上用的夹具。
10.如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的牵引配件有一牵引支架可绕枢轴转动地与其连接,所述牵引支架以总体上与牵引配件被固定其上的主体部件的轴线垂直的轴线为其枢轴。
11.如权利要求3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的主体部件包括至少两个总体上为管状的部分,由一万向节互连,牵引配件被固定在管状主体部分之一上。
12.如权利要求3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的主体部件包括三个管状主体部分,由两个万向节互连,牵引配件被固定在这些管状主体部分的中间一个上。
13.如权利要求3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的牵引配件包括可拆卸地将其夹在主体部件上用的夹具。
14.如权利要求3至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的牵引配件有一牵引支架可绕枢轴转动地与其连接,所述牵引支架以总体上垂直于主体部件轴线的轴线为其枢轴。
15.如权利要求3至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的这个或每个万向节是Cardan型万向节。
16.如权利要求3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的主体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是由钛制成。
17.如权利要求3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接头装置每一端处引入线的内芯终止于各自的防水终端,而且该接头装置包括长的柔性电的或电光的接头部件,用于在所述防水终端之间和在所述终端之一与连到牵引配件上的拖缆之间建立电的或电光的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阵列,其中这个或每个防水终端包括一电的或电光的接头,所述长的柔性接头部件适于连到各自所述接头的断头上。
19.如权利要求3至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阵列,其中在每个接头的船一侧上单个引入线部分的内芯包括分开的电导体或光纤,用于经由那个接头直接或间接连到该引入线部分上的每个拖缆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
20.一种适于在引入线中串行连接以允许该引入线牵引至少两个地震拖缆的接头装置,该引入线包含一承受牵引力的承载荷外鞘,以及一电的或电光的线芯,通过它向拖缆提供控制信号和电力并从中接收数据信号,该接头装置包括一主体部件适于以其两侧机械连接在引入线承载荷外鞘的相应部分之间,以在它们之间传送牵引力,以及一牵引配件用于机械连接到两个或更多个拖缆之一上,所述牵引配件被固定在主体部件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头装置,其中该主体部件包括至少两个总体上为管状的部分,由一万向节互连,牵引配件被固定在管状主体部分之一上。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头装置,其中该主体部件包括三个管状主体部分,由两个万向节互连,牵引配件被固定在这些管状主体部分的中间一个上。
23.如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头装置,其中该牵引配件包括可拆卸地将其夹在主体部件上用的夹具。
24.如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头装置,其中该牵引配件有一牵引支架可绕枢轴转动地与其连接,所述牵引支架以总体上垂直于主体部件轴线的轴线为其枢轴。
25.一种适用于牵引拖缆所用引入线中串行连接的接头装置,该引入线包含一承受牵引力的承载荷外鞘,和一电的或电光的线芯,通过它向拖缆提供控制信号和电力并从中接收数据信号,该接头装置包括一管状主体部件适用于以其两侧机械连接在引入线承载荷外鞘的相应部分之间,以在它们之间传送牵引力,并且它最好包括至少两个总体上为管状的部分,由一万向节互连。
26.如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头装置,其中这个或每个万向节是Cardan型万向节。
27.如权利要求20至2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头装置,其中该主体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由钛制成。
CN 98809272 1997-09-19 1998-09-17 用于海洋地震勘测中的牵引地震拖缆 Pending CN12706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070597P 1997-09-19 1997-09-19
US60/060,705 1997-09-19
GB9819169.5 1998-09-02
GBGB9819169.5A GB9819169D0 (en) 1998-09-02 1998-09-02 Connector devices for use in marine seismic survey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0675A true CN1270675A (zh) 2000-10-18

Family

ID=26314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809272 Pending CN1270675A (zh) 1997-09-19 1998-09-17 用于海洋地震勘测中的牵引地震拖缆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EP (1) EP1027618B1 (zh)
CN (1) CN1270675A (zh)
AU (1) AU728410B2 (zh)
BR (1) BR9812348A (zh)
CA (1) CA2302593A1 (zh)
DE (1) DE69827661D1 (zh)
EA (1) EA001592B1 (zh)
GB (1) GB2329369B (zh)
NO (1) NO331884B1 (zh)
WO (1) WO19990159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3284B (zh) * 2005-08-15 2012-11-07 斯塔特石油公开有限公司 地震探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45683B (en) 1999-01-13 2001-06-06 Geco As Streamer handling apparatus for use on seismic survey vessels
GB0030743D0 (en) 2000-12-16 2001-01-31 Geco As Deflector devices
US7184365B2 (en) 2002-12-26 2007-02-27 Pgs Americas, Inc. Unitary multi-cable towing system
WO2005096018A1 (en) 2004-03-17 2005-10-13 Westerngeco Seismic Holdings Ltd. Marine seismic survey method and system
US20100212927A1 (en) 2009-02-23 2010-08-26 Pgs Geophysical 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electropositive metals for protecting towed marine seismic equipment from shark bite
US8995221B2 (en) 2009-09-08 2015-03-31 Pgs Geophysical As Towed marine sensor streamer having concentric stress member
US10537095B2 (en) 2011-10-14 2020-01-21 Pgs Geophysical 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impact-activated device for repelling sharks from marine geophysical survey equipment
FR2983455B1 (fr) * 2011-12-01 2014-01-03 Cggveritas Services Sa Systeme et procede de remorquage a soulevement augmente par paravan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65696A (en) * 1947-10-11 1949-03-29 Marine Instr Company Method and means for surveying geological formations
US3350678A (en) * 1965-10-24 1967-10-31 Vector Cable Company Seismic cable system
US4958331A (en) * 1974-02-25 1990-09-1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Towed sonar receiving array
US4351036A (en) * 1979-08-23 1982-09-21 Western Geophysical Co. Of America Submarine cable connector link
US4450543A (en) * 1982-03-19 1984-05-22 Mobil Oil Corporation Sectionalized marine seismic cable
US4530075A (en) * 1983-09-09 1985-07-16 Whitehall Corporation Marine seismic streamer coupler
SU1132168A1 (ru) * 1983-09-22 1984-12-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1271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буксировки модели судна в открытом водоеме
NO160984C (no) * 1986-07-17 1989-06-21 Geco As Utlegningsanordning for seismiske kabler.
EP0562780B1 (en) * 1992-03-24 1996-05-08 Geco A.S. Deflector
US5384751A (en) * 1994-06-30 1995-01-2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Attachment device for tethered transducer
US5683115A (en) * 1995-11-08 1997-11-04 Teldyne Brown Engineering Weak link for a seismic streamer cable connector modu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3284B (zh) * 2005-08-15 2012-11-07 斯塔特石油公开有限公司 地震探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329369A (en) 1999-03-24
NO331884B1 (no) 2012-04-30
GB2329369B (en) 2000-01-19
AU8993898A (en) 1999-04-12
WO1999015913A1 (en) 1999-04-01
EP1027618A1 (en) 2000-08-16
AU728410B2 (en) 2001-01-11
NO20001328D0 (no) 2000-03-14
GB9820480D0 (en) 1998-11-11
EA001592B1 (ru) 2001-06-25
DE69827661D1 (de) 2004-12-23
NO20001328L (no) 2000-05-19
CA2302593A1 (en) 1999-04-01
BR9812348A (pt) 2000-09-19
EP1027618B1 (en) 2004-11-17
EA200000316A1 (ru) 200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987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rine seismic surveying including multiples streamers from a lead-in
EP2583123B1 (en) Marine seismic surve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tive steering of source arrays in such a system
CN1269017A (zh) 用于拖曳多个浮筒的方法和系统
US83478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force developed by a paravane system
CN1270675A (zh) 用于海洋地震勘测中的牵引地震拖缆
US8619496B2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wide tow survey
CN109154676B (zh) 带状翼型沉降器
US6837175B1 (en) Asymmetric tow system for multiple linear seismic arrays
GB2512226A (en) Catenary front-end gear and method
GB2314627A (en) Lead-in configuration for multiple streamers and telemetry method
GB2559509A (en) Rigid-stem active method and system
US7184365B2 (en) Unitary multi-cable towing system
NO336410B1 (no) Permanent installert seismisk havbunnskabel
US5408947A (en) Marine tow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214168A1 (en) Generic Tow Lead-In for Streamers
GB2339753A (en) connector devices for use in marine seismic surveying
US6292431B1 (en) Marine seismic cable termination
EP3477344B1 (en) Streamer connecting module and method
NO328553B1 (no) Kledning for marin seismisk kabel
JPH0488819A (ja) 海底ケーブル敷設方法
GB2624536A (en) Umbilical cable with sensors for collecting subsurface data and method
JPS58165214A (ja) 水中使用ケ−ブル
GB2284401A (en) Antivibration device for submerged towing of an underwater acoustic measuring 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