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8168A - 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8168A
CN1258168A CN99125449A CN99125449A CN1258168A CN 1258168 A CN1258168 A CN 1258168A CN 99125449 A CN99125449 A CN 99125449A CN 99125449 A CN99125449 A CN 99125449A CN 1258168 A CN1258168 A CN 1258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formation
video
video coding
ground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5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35C (zh
Inventor
朴东植
刘国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8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8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3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0Circuit switching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path is physically permanent during th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5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 H04N21/658Transmission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3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 H04N19/3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with arrangements for assign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riorities to video input data or to video cod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error resilience
    • H04N19/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error resilience involving data partitioning, i.e. separation of data into packets or partitions according to import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error resilience
    • H04N19/6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error resilience involving the insertion of resynchronisation markers into the bit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on of transmission errors at the de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 H04N21/637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directed to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Compression Of Band Width Or Redundancy In Fax (AREA)

Abstract

一种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该视频编码方法包括:接收指出通信信道差错分布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利用分层结构将冗余信息自适应地添加由语法划分的数据包中。该视频译码方法包括:接收被编码的视频位流;识别是否存在附加层和哪一层被添加;和根据附加层的信息对相应层译码。该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能够用于视频编码—译码器(CODEC)以避免在易出现差错信道中的错误译码,从而改善了CODEC的容错。

Description

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特别是涉及利用数据分段结构的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方法的视频编码和译码装置。
最近,在已经规定了很多涉及诸如H.32X的视频会议的标准的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视频编码小组、即所谓的第16个研究小组的第15个问题小组(Q.15/SG16)直在致力于开发名称为H.263++的先进视频编码方案。在使H.263++能够灵活地适应易出现差错的移动信道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向ITU-T中的Q.15/SG16建议了很多有关容错(errorresilience)的技术方案。在这些技术建议当中,由UCLA/Samsung共同建议的数据分段和可逆变长编码(RVLC)在形成H.263++容错特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尽管在H.263++方案中至今还没有采用这种容错特性,但是,在ITU-T中Q.15/SG16的容错对话技术中的最新技术方案都是以使用数据分段和RVLC为基础的。本发明是以数据分段为目的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信道的状态和语法的重要程度将冗余位自适应地添加到视频位流中去的视频数据编码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由上述编码方法编码的视频位流进行译码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用于经过通信信道发射和接收视频数据的视频数据收发信机中使用的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指出通信信道差错分布的信道状态信息;和在信道状态信息的基础上自适应地将冗余信息添加到由具有分层结构的语法划分的数据包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用于经过通信信道发射和接收视频数据的视频数据收发信机中使用的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a)接收包含指出信道差错分布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b)在信道状态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一个附加层;(c)如果在步骤(b)中确定不需要附加层,则组成包含视频数据信息和管理信息的第一层;(d)如果在步骤(b)中确定只需要第二层,则通过添加包含与有关第一层的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辅助信息而构成第二层;(e)如果在步骤(b)中确定第二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则通过添加包含与有关第一层的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辅助信息而构成第三层,和通过添加包含与有关第一层的信息对应的其它冗余信息的第二辅助信息而构成第三层。
如果在步骤(b)确定只有第二层需要或者第二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那么,视频编码方法最好还包括将预定的唯一标志添加到第二层结构中相应数据包的前导部分上的步骤。另外,如果在步骤(b)中确定只有第二层需要或者第二层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那么,视频编码方法还可以包括添加指出存在附加层的第二标记位的步骤。
第一附加信息最好包含有关第一层中图像数据的编码参数的信息、和一个或多个指出是否执行编码的COD位。另外,COD位可以由每一个宏块三个位组成。另外,第一辅助信息可以包含每个宏块一个或多个MCBPC(MaCro块图案色度)位,MCBPC位可以由每个将被编码的宏块5个位组成。
第二辅助信息最好包含有关第一层中图像数据的编码参数的信息。例如,第二辅助信息可以包含指出每个宏块的MCBPC(MaCro块图案色度)位数量的多个位,MCBPC指出宏块的色度的类型。指出MCBPC位数量的位可以由每个QCIF(四分之一公用中间格式(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Format))4位组成。另外,第二辅助信息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指出是否执行编码的COD位,COD位可以由每个宏块1位组成。最好,第二辅助信息包含指出宏块类型的MB(宏块)类型位,MB类型位由每个宏块位2位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用于经过通信信道发射和接收视频数据的视频数据收发信机中使用的视频译码方法,该方法包括:把已经利用分层结构自适应添加了冗余信息的视频位流输入给由语法划分的数据包;识别是否存在附加层和哪一个层已经被添加;和在关于附加层信息的基础上对相应的层译码。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用于经过通信信道发射和接收视频数据的视频数据收发信机中使用的视频译码方法包括:将已经利用分层结构自适应添加了冗余信息的视频位流输入给由语法划分的数据包;通过检测来自视频位流的再同步标志规定第一层,和识别指出在第一层中是否存在附加层的第一标记位;如果第一标记位指出附加层不存在,则对第一层译码;如果第一标记位指出存在附加层,识别指出第二层开始的标志;识别指出是否存在第三层的第二标记位;如果第二标记位指出不存在第三层,则对第一和第二层译码;和如果第二标记位指出存在第三层,则对第一、第二和第三层译码。
本发明可通过运行来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程序而应用于通用数字计算机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局限于读如磁存储介质(例如ROM、软盘、硬盘等)、光可读介质(例如CD-ROM、DVD等)和载波(例如在因特网(Internet)上的传送)等的存储介质。因此,本发明可以被用做计算机可读介质。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的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执行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的视频数据收发信机;
图2的流程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视频编码方法的主要步骤;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视频编码方法对位流编码的例子;
图4示出了图3所示层2的例子;
图5示出了图3所示层3的例子。
参看图1,根据本发明用于执行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的视频数据收发信机系统包括发射机10和接收机12。发射机10包括H.263编码器102和第一系统104,接收机12包括H.263译码器和第二系统124。
在视频数据收发信机的运行过程中,发射机10的H.263编码器102对视频数据编码,第一系统104接收和多路复用被编码的视频数据和添加控制信息,以便在无线通信信道上经过射频(RF)级发射视频位流。当接收机12经过无线通信信道接收视频位流时,第二系统124多路分解所接收的位流并提取控制信息。被多路分解的编码视频位流被H.263译码器126译码。另外,在由H.263译码器126进行译码处理期间,可以提取包含所发射视频位流的差错信息在内的信道状态信息。然后,接收机12经过额外的返回信道发射信道状态信息。
发射机10的第一系统104经过返回信道接收包含与被编码视频位流相关的状态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在所接收信息的基础上将层控制信息发射给H.263编码器102,以允许H.263编码器102规定冗余添加结构。H.263编码器102在所接收的层控制信息的基础上自适应地将冗余信息添加到视频数据流中。即,由于冗余信息的附加是根据信道状态进行控制的,所以,针对易出错无线信道的容错得到了改善。
图2的流程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视频编码方法的主要步骤。参看图2,视频编码方法包括接收包含指出信道差错分布(步骤202)和在信道状态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附加层(步骤204)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规定相对于基线流的第一层和包括第二和第三层的附加层。
然后,如果在步骤204确定不需要附加层,则将第一标记位添加到数据包中,以便指出不存在附加层(步骤210),和构成包含第二和第三层的第一层(步骤212)。相反,如果在步骤204确定只有第二层是需要的或者第二层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那么,添加第一标记位,以指出附加层的存在(步骤204),然后构成第一层(步骤226)。然后,在只有第二层是需要的情况下,通过添加包含与有关第一层的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辅助信息而组成第二层(步骤244)。同时,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情况下,通过添加包含与第一层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辅助信息而组成第二层,通过添加包含与第一层信息对应的其它冗余信息的第二辅助信息组成第三层(步骤264)。另外,当在步骤204确定附加层时只有第二层或第二层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情况下,最好在步骤224之前将预定的唯一标志添加到附加层相应数据包的前导部分中(步骤222)。另外,在步骤244和264之前,可将第二标记位添加到相应数据包中,以指出不存在(步骤242)或存在(步骤262)第三层。
经过上述步骤,冗余信息被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利用分层结构自适应地添加到由语法划分的数据包中,由此产生视频位流(步骤282)。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期待的,当在数据包中包括多个层时,容错将逐步得到改善,但这将牺牲编码效率。通过监视信道状态,可以在系统中完全构成模式选择(仅仅是第一层、第一和第二层或第一、第二和第三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个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为简便起见,实验是利用QCIF(四分之一公用中间格式)序列和在每个数据包中11个宏块(MB)实施的。图3示出了利用本发明视频编码方法编码的位流的结构。图3所示的位流包括仅仅第一层(层1)、第一和第二层(层1+2)或第一、第二和第三层(1+2+3)。层1包括:用于指出是否存在附加层的第一标记位(标记1);和包含诸如对熟悉MPEG技术的人员来讲是很明显的DC、AC和MV位的视频数据信息的首标(Header)以及关于编码参数的信息的首标(header)。层2包括位于其前导部分处的预定的唯一标志(marker)、用于指出是否存在附加层的第二标记位、和包含与第一层的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辅助信息(Aux Info 1)。层3包括包含有关第一层图像数据编码参数的第二辅助信息(Aux Info 1)。
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层2的一个例子。由于如参考图2只有当确定需要附加层时才构成层2,所以,例如22位的唯一码(0000 0000 0000 00001110 00)的预定唯一标志才被添加到层2的数据包的前导部分中。层2的数据包包括一位的标记2、用于指出编码状态的每个MB 3位的COD、以及用于指出MB色度类型的每个MB 5位的MCBPC(MaCro块图案色度)。由于宏块的数量是11,所以,33位的COD被包括在层2的数据包内。另外,由于MCBPC的存在与否取决于是否执行编码,所以,它的位数在0和55之间。
图5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层3的一个例子。参看图5,层3包含作为第二辅助信息的位,第二辅助信息用于表示MCPBC位的数量,MCBPC位用于指出MB的色度类型。表示MCBPC位数量的位最好由每个QCIF 4位组成。另外,层3包含每个MB 1位的COD,即11位COD。另外,层3包含表示MB类型的MB类型位。这里,MB类型位最好由每个MB 2位组成。另外,由于MB类型位的存在与否取决于是否执行编码,所以,MB类型位的数量在0和22之间。
在为评估差错分布、诸如位速率和帧速率的编码参数、将被编码的最小帧的数量等技术贡献而由ITU-TQ.15/SG16于1998年7月建立的公用仿真条件的基础上,执行计算机仿真以评估本发明实施例的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根据公用条件,48kbps/10fps速率的4个测试序列的950个帧被编码。用于INTRA(内)帧的量化器的量化系数被设置为15,和被跳跃的帧数被设置为每10fps为2。在各种推荐的差错分布中,选择使用三种宽带CDMA差错分布,它们的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差错分布 多普勒频率[Hz] 平均BER 平均突发长度[位]
差错1 70 1.260E-3 17
差错2 5.3 8.170E-5 11
差错3 211 9.370E-5 11
表2到表5示出了对前500个被译码帧以dB测量的平均PSNR(峰值信号与噪声比值)。对于每种差错分布来讲,每种情况的帧损失几乎是不变的。
特别是,图2示出了信道差错相对于速率为32kbps/10fps的第一取样序列(称之为“母和子序列”)的平均PSNR。表3示出了信道差错相对于速率为32kbps/10fps的第二取样序列(称之为“载体序列”)的平均PSNR。表4示出了信道差错相对于速率为48kbps/10fps的第三取样序列(称之为“Forman(福尔曼)序列”)的平均PSNR。表5示出了信道差错相对于第四取样序列(称之为“New(新闻)序列”)的平均PSNR。
表2
层(位速率) 差错1 差错2  差错3
H.263++(32kbps) 27.34 29.63  29.10
位分割(DP) 29.10 30.02  29.98
DP+层2 30.26 30.89  30.03
DP+层2/3 30.87 31.02  30.29
表3
层(位速率) 差错1 差错2 差错3
H.263++(32kbps) 28.38 29.96 29.68
数据分割(DP) 29.79 30.01 29.98
DP+层2 30.02 30.30 30.10
DP+层2/3 30.08 30.57 30.37
表4
层(位速率) 差错1 差错2 差错3
H.263++(48kbps) 24.78 28.10 27.69
数据分割(DP) 28.89 29.77 29.42
DP+层2 29.56 30.02 29.42
DP+层2/3 29.87 30.10 29.97
表5
 层(位速率) 差错1 差错2 差错3
 H.263++(48kbps) 25.35 30.47 30.01
 数据分割(DP) 28.65 30.94 30.30
 DP+层2 29.84 31.10 30.93
 DP+层2/3 30.04 31.77 31.22
如表2-5所示,在使用简单的H.263+编码的情况下、在以数据分割(DP)为基础编码的情况下、在DP基础上添加层2的情况下和在添加层2和层3的情况下,平均值是顺序增加的。特别是,参看图2,对于差错1,在使用第一取样序列的情况下,在使用传统的H.263+编码的情况下,平均PSNR是27.34dB,在以DP为基础编码的情况下,平均PSNR是29.10dB,在以DB为基础添加层2的情况下,PSNR是30.26dB,而在DP基础上添加层2和层3的情况下,PSNR是30.87dB。
根据与使用D1条的差错分布的图像质量比较显示结果,使用简单的H.263++能够在无差错信道状态下产生最佳图像质量。但是,在易出现差错的信道中的容错更加影响图像的质量。根据本发明的编码和译码方法能够明显减少由易出现差错信道引起的致命错误图像的发生,所以,改善了整个图像的质量。
另外,压缩比和编码效率通常与差错鲁棒性(robustness)成反比。在给定具有某个位预算的信道时,需要将冗余信息添加到以减少压缩比形式牺牲编码效率的源编码的位流中,以便使被编码的位流具有更强的容错性。除了上述特征之外,另外一个优点是在进行速率控制时冗余具有固定长度。用于冗余信息的位数量的变化可以导致非常好地逼近所希望的速率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可以被用在视频编码器-译码器(CODEC)中,以避免在易出现差错信道中的错误译码,从而改善PSNR,借此增强整个图像的质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可以分别利用视频编码和译码装置执行。视频编码装置(未示出)最好包括信道信息接收单元、附加层确定单元和编码单元。信道信息接收部分接收表示信道差错分布的信道状态信息。附加层确定单元确定是否需要附加层。编码单元产生包含图像数据信息和管理信息的第一层数据字段。另外,编码部分将包含与有关第一层的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附加信息作为第二层数据字段添加到第一层数据字段中。另外,如果附加层确定单元确定只需要第二层或者第二和第三层都需要,那么,编码单元将把包含与第一层的信息对应的其它冗余信息的第二附加信息添加到包含第一辅助信息的信号中。
视频译码装置(未示出)最好包括位流输入单元、识别单元和译码单元。位流输入单元将已经被利用分层结构自适应添加了冗余信息的视频位流输入给由语法划分的数据包中。识别部分检测来自视频位流的再同步标志(Resync Marker),以规定第一层,和识别指出在第一层中存在附加层的第一标记位。如果第一标记位表示存在附加层,则识别单元识别指出第二层开始的标志。另外,识别单元识别指出第三层存在的第二标记位。
如果第一标记位表示不存在附加层,则译码单元对第一层译码,如果第二标记位表示不存在第三层,则译码单元对第一和第二层译码。另外,如果第二标记位表示存在第三层,则译码单元对第一、第二和第三层译码。
通过运行来自计算机可用介质的程序,根据本发明的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可以被应用于通用数字计算机中,计算机可用介质包括但不局限于诸如磁存储介质(例如ROM、软盘、硬盘等)、光可读介质(例如CD-ROM、DVD等)和载波(例如经过Internet传输)的存储介质。从这里所包含的对本发明的描述中,普通计算机编程人员可以得到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功能程序、代码和代码段。

Claims (34)

1.一种在用于经过通信信道发射和接收视频数据的视频数据收发信机中使用的视频编码方法,包括:
接收指出所述通信信道的差错分布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分层结构自适应地将冗余信息添加到由语法划分的数据包中。
2.一种在用于经过通信信道发射和接收视频数据的视频数据收发信机中使用的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
(a)接收包含用于指出信道差错分布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
(b)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附加层;
(c)如果在步骤(b)确定不需要所述附加层,则组成包含视频数据信息和管理信息的第一层;
(d)如果在步骤(b)确定只有第二层是需要的,则通过添加包含与有关所述第一层的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辅助信息构成第二层;
(e)如果在步骤(b)确定第二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则通过添加包含与有关所述第一层的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辅助信息而组成第三层,和通过添加与有关所述第一层的信息对应的其它冗余信息的第二辅助信息而组成第三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如果在步骤(b)确定只有第二层需要或者第二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则将预定的唯一标志添加到第二层结构中相应数据包的前导部分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如果在步骤(b)确定只有第二层需要或者第二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则添加指出附加层存在的第二标记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含与在第一层中的图像数据的编码参数相关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含指出是否执行编码的一个或多个COD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COD位由每个宏块3位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含用于指出宏块的色度类型的每个宏块一个或多个MCBPC(MaCro块图案色度)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MCBPC位由将被编码的每个宏块5位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含与在所述第一层中的图像数据的编码参数相关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含用于指出每个宏块MCBPC(MaCro块图案色度)位数量的多个位,所述MCBPC指出宏块的色度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指出所述MCBPC位的数量的位由每个QCIF(四分之一公用中间格式(Quarter CommonIntermediate Format))4位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含指出是否执行所述编码的一个或多个COD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COD位由每个宏块1位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含用于指出所述宏块类型的MB(宏块)类型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所述MB类型位由每个宏块2位组成。
17.一种其上记录有用于视频编码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视频编码包括如下步骤:
(a)接收包含指出所述信道差错分布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
(b)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附加层;
(c)如果在步骤(b)确定不需要所述附加层,则组成包含图像数据信息和管理信息的第一层;
(d)如果在步骤(b)确定仅仅需要第二层,则通过添加包含与所述第一层的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辅助信息而组成第二层;
(e)如果在步骤(b)确定所述第二和第三层是需要的,则通过添加包含与所述第一层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辅助信息而组成第二层,和通过添加与所述第一层信息对应的其它冗余信息的第二辅助信息而组成第三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是,所述视频编码还包括如果在步骤(b)确定只有第二层需要或者第二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则将预定的唯一标志添加到所述第二层结构中相应数据包的前导部分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是,所述视频编码还包括如果在步骤(b)确定只有第二层需要或者第二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则添加指出存在附加层的第二标记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含与所述第一层中图像数据的编码参数相关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含用于指出是否执行编码的一个或多个COD位。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是,所述COD位由每个宏块3位组成。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含用于指出宏块色度类型的每个宏块一个或多个MCBPC(MaCro块图案色度)位。
24.一种用于对将被经过通信信道发射的视频数据进行编码的视频编码装置,所述视频编码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包含指出信道差错分布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附加层的装置;和
编码装置,用于产生包括图像数据信息和管理信息的第一层数据字段,如果所述用于确定是否需要附加层的装置确定只有第二层是需要的,则添加包含与所述第一层数据字段的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辅助信息作为第二层数据字段,和如果所述用于确定是否需要附加层的装置确定所述第二层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则添加包含与所述第一层数据字段的信息对应的冗余信息的第一辅助信息作为第二层数据字段,和添加包含与所述第一层数据字段的信息对应的其它冗余信息的第二辅助信息作为第三层数据字段。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视频编码装置,其特征是,如果确定只有第二层需要或者第二层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则所述编码装置将预定的唯一标志添加到相应层的前导部分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视频编码装置,其特征是,如果确定只有第二层需要或者第二和第三层都是需要的,则所述编码装置添加指出附加层存在的第二标记位。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视频编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含与所述第一层中图像数据的编码参数相关的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视频编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含用于指出是否执行编码的一个或多个COD位。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视频编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COD位由每个宏块3位组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视频编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含用于指出宏块色度类型的每个宏块一个或多个MCBPC(MaCro块图案色度)位。
31.一种在用于经过通信信道发射和接收视频数据的视频数据收发信机中使用的视频译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已经被利用分层结构自适应添加了冗余信息的视频位流输入给由语法划分的数据包中;
识别是否存在附加层和哪一层已经被添加;和
在关于附加层的信息的基础上对相应的层译码。
32.一种在用于经过通信信道发射和接收视频数据的视频数据收发信机中使用的视频译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已经被利用分层结构自适应添加了冗余信息的视频位流输入给由语法划分的数据包中;
通过检测来自所述视频位流的再同步标志规定第一层,和识别指出在所述第一层中是否存在附加层的第一标记位;
如果所述第一标记位指出不存在所述附加层,则对所述第一层译码;
如果所述第一标记位指出存在所述附加层,则识别指出第二层开始的标志;
识别指出是否存在第三层的第二标记位;
如果所述第二标记位指出不存在所述第三层,则对所述第一和第二层译码;
如果所述第二标记位指出存在所述第三层,则对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层译码。
33.一种其上记录有用于视频译码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视频译码包括如下步骤:
(a)将已经利用分层结构被自适应添加了冗余信息的视频位流添加到由语法划分的数据包中;
(b)通过检测来自所述视频位流的再同步标志规定第一层,和识别指出在所述第一层中是否存在附加层的第一标记位;
(c)如果所述第一标记位指出不存在所述附加层,则对所述第一层译码;
(d)如果所述第一标记位指出存在所述附加层,则识别指出第二层开始的标志;
(e)识别指出是否存在第三层的第二标记位;
(f)如果所述第二标记位指出不存在所述第三层,则对所述第一和第二层译码;和
(g)如果所述第二标记位指出存在所述第三层,则对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层译码。
34.一种用于对编码视频数据进行译码的视频译码装置,包括:
用于将已经被利用分层结构自适应添加了冗余信息的视频位流输入给由语法划分的数据包的装置;
识别装置,用于通过检测来自所述视频位流的再同步标志规定第一层,并识别用于指出在所述第一层中是否存在附加层的第一标记位,如果所述第一标记位指出存在附加层,则识别指出第二层开始的标志,和识别指出第三层是否存在的第二标记位;
用于当所述第一标记位指出不存在所述附加层时对所述第一层译码、当所述第二标记位指出不存在第三层时对第一和第二层译码、和当所述第二标记位指出存在所述第三层时对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层译码的装置。
CNB99125449XA 1998-11-02 1999-11-02 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013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46824/1998 1998-11-02
KR1019980046824A KR100354745B1 (ko) 1998-11-02 1998-11-02 비디오코딩및디코딩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8168A true CN1258168A (zh) 2000-06-28
CN1140135C CN1140135C (zh) 2004-02-25

Family

ID=19556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2544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0135C (zh) 1998-11-02 1999-11-02 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744816B1 (zh)
JP (1) JP3756028B2 (zh)
KR (1) KR100354745B1 (zh)
CN (1) CN1140135C (zh)
DE (1) DE19952684B4 (zh)
GB (1) GB234582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5849C (zh) * 2004-08-31 2008-07-2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视讯编码与译码的方法与系统
CN100425033C (zh) * 2004-07-28 2008-10-08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多速率网络视频流媒体承载方法及系统
CN101690239B (zh) * 2006-04-04 2012-07-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媒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24444A (zh) * 2006-11-14 2013-04-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切换的系统及方法
CN103281563A (zh) * 2007-04-18 2013-09-04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解码方法
CN1863311B (zh) * 2005-05-11 2015-02-25 阿尔卡特公司 传输视频数据的方法
US10863203B2 (en) 2007-04-18 2020-12-08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Decoding multi-layer imag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0125B (fi) * 2000-08-21 2009-06-30 Nokia Corp Kuvankoodaus
JP3931595B2 (ja) * 2001-07-10 2007-06-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修正装置及びデータ修正方法
JP4176011B2 (ja) * 2001-07-10 2008-1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Avデータ送信装置、avデータ受信装置、avデータ表示・再生装置
JP2005513926A (ja) * 2001-12-20 2005-05-12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ビデオの符号化及び復号の方法
KR100441604B1 (ko) * 2002-03-19 2004-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미디어 스트리밍 서비스를 위한 패킷 전송장치 및 그방법
MY162363A (en) * 2002-06-11 2017-06-15 Thomson Licensing Sa Multimedia server with simple adaptation to dynamic network loss conditions
US7136417B2 (en) 2002-07-15 2006-11-14 Scientific-Atlanta, Inc. Chroma conversion optimization
JP2005033336A (ja) * 2003-07-08 2005-02-03 Ntt Docomo Inc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動画像符号化方法及び動画像符号化プログラム
US7155655B2 (en) * 2003-07-22 2006-1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hybrid ARQ algorithms
WO2006075944A1 (en) * 2005-01-13 2006-07-20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n inflator for an air-bag
US7454692B2 (en) * 2005-03-10 2008-11-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ncoder based error resilience method in a video codec
KR101523590B1 (ko) * 2009-01-09 2015-05-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합 인터넷 프로토콜망의 코덱 모드 제어방법 및 단말기
KR20140107182A (ko) * 2011-12-27 2014-09-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디스플레이가 가능한 디지털 방송 수신방법 및 수신장치
US9998750B2 (en) 2013-03-15 2018-06-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uided conversion of video from a first to a second compression forma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7066A3 (en) * 1993-09-30 1996-08-14 Toshiba Kk Packet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CA2224238A1 (en) * 1995-06-15 1997-01-03 Hall, Davi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erimposing data onto a video signal
DE69634607T2 (de) * 1995-10-24 2006-03-02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Burstübertragung variabler länge über die physikalische schicht eines mehrschichten-übertragungsformats
GB2306867B (en) * 1995-10-26 1998-06-03 Bosch Gmbh Robert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US6169843B1 (en) * 1995-12-01 2001-01-02 Harmonic, Inc. Recording and playback of audio-video transport streams
US5850526A (en) * 1996-02-07 1998-12-15 Kingston Technology Co. LAN st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destination LAN station is capable of decompressing by comparing destination address to block of addresses assigned by a LAN manufacturer
US5968197A (en) * 1996-04-01 1999-10-19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recovery
WO1997038549A1 (en) * 1996-04-05 1997-10-16 Universität Karlsruhe (T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of transmitted digital signals in networks
JPH1174868A (ja) * 1996-09-02 1999-03-16 Toshiba Corp 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が適用される情報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符号化装置/復号化装置、並びに符号化・多重化装置/復号化・逆多重化装置
US6201834B1 (en) * 1996-12-20 2001-03-1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loss recovery with standard-based packet video
KR19980073528A (ko) * 1997-03-15 1998-11-05 구자홍 엠펙시스템 복호기장치
US6026506A (en) * 1997-09-26 2000-02-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cealing errors in transport stream data
US6243269B1 (en) * 1998-12-29 2001-06-05 Ncr Corporation Centralized cooling interconnect for electronic packages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5033C (zh) * 2004-07-28 2008-10-08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多速率网络视频流媒体承载方法及系统
CN100405849C (zh) * 2004-08-31 2008-07-2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视讯编码与译码的方法与系统
CN1863311B (zh) * 2005-05-11 2015-02-25 阿尔卡特公司 传输视频数据的方法
CN101690239B (zh) * 2006-04-04 2012-07-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媒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24444A (zh) * 2006-11-14 2013-04-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切换的系统及方法
CN103024444B (zh) * 2006-11-14 2015-11-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切换的系统及方法
CN103281563A (zh) * 2007-04-18 2013-09-04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解码方法
CN103281563B (zh) * 2007-04-18 2016-09-07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解码方法
US10863203B2 (en) 2007-04-18 2020-12-08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Decoding multi-layer images
US11412265B2 (en) 2007-04-18 2022-08-09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on Decoding multi-layer ima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9952684B4 (de) 2005-05-25
CN1140135C (zh) 2004-02-25
KR100354745B1 (ko) 2002-12-18
GB9925733D0 (en) 1999-12-29
JP3756028B2 (ja) 2006-03-15
JP2000201351A (ja) 2000-07-18
KR20000031030A (ko) 2000-06-05
GB2345829A (en) 2000-07-19
DE19952684A1 (de) 2000-05-31
US6744816B1 (en) 2004-06-01
GB2345829B (en) 2001-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135C (zh) 视频编码和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US6768775B1 (en) Video CODEC method in error resilient mod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77076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viding and receiving video services in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DAB) system
CN1151686C (zh) 视频数据收发装置及其收发方法
CN102160378A (zh) 对被高度压缩的增强层数据进行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178517C (zh) 发送和恢复视频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20090032047A (ko) 무선 채널을 통한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의 송신을 위한 보호 및 압축 파라미터들의 결정 방법
CN1112811C (zh) 对被通道噪声破坏的视频数据进行译码的方法
US845856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error correction capability using stuffing byte
Cai et al. An FEC-based error control scheme for wireless MPEG-4 video transmission
CN1984332B (zh) 数据及图像编码之方法与系统
CN1241330C (zh) 信号编码
CN1185877C (zh) 用于解码视频信号的再同步方法
CN1294759C (zh) 视频编码方法
Zhou et al. Error resilient scalable audio coding (ERSAC)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CN100391264C (zh) 基于avs视频标准的多描述编解码方法
Tillo et al. 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 with error correction capabilities: An application to motion JPEG 2000
Cai et al. Use of pre-interleaving for video streaming over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Navarro et al. Adaptive joint h. 263-channel coding for memoryless binary channels
Etemadi et al. Progressive bitstream transmission over tandem channels
KR100752846B1 (ko) 비디오 디코더의 에러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JPH1041921A (ja) 復号化装置および符号化装置
Yang et al. Robust EBCOT coding technique for wireless image transmission
CN1272255A (zh) 具有自适应信道编码器和译码器的传输系统
Grangetto et al. Fast code-rate optimization for robust image transmission over lossy packet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