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6585C - 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6585C
CN1236585C CNB02121980XA CN02121980A CN1236585C CN 1236585 C CN1236585 C CN 1236585C CN B02121980X A CNB02121980X A CN B02121980XA CN 02121980 A CN02121980 A CN 02121980A CN 1236585 C CN1236585 C CN 123658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multicast
address
kenel
address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219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81971A (zh
Inventor
陈俊儒
刘醇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xun Digital Co.,Ltd.
Actions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to CNB021219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36585C/zh
Publication of CN1381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1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65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658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与装置,是藉由在网络系统中的一交换控制器的实施应用,以使该交换控制器无须藉由一中央处理单元的辅助,即可独立实施本方法。在本发明中提供一分组辨识以及更新的规则以使一多播传输的路径表得以建立,其中该路径表是与一存在该交换器的单播传输的路径表予以整合为一体,使的该路径表同时可具有单播与多播的功能,而无须另外设计一独立的多播表格,并且本发明提供一连串判断以及执行相关动作的方法流程以实施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Description

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播分组传送的设定方法与装置,是藉由在网络系统中的一交换控制器的实施应用,特别是利用一地址表的查询以设定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网际网络上传输的资料单位而言,我们通常以IP分组(IP packets)来称呼,依IP分组传送至目的端的设定将IP分组定义为三种型态:包括广播(broadcast)型分组、多播型(multicast)分组以及单播型(unicast)分组。而相对于网络上的地址而言,亦可区分为IP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IP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以及IP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其中IP单播地址是指一对一的方式来进行,譬如分组是由一个来源端送出到达另一个特定目的地者,则此特定目的地的地址称为IP单播地址,在网际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至少都要有一个IP单播地址。IP广播地址,是将分组由一个来源端送出到达局域网络上所有相连的计算机。IP多播地址则是将分组由一个来源端送出到达许多个特定目的地者,这些特定目的地的地址可将其归类为同一群组,因此亦可将这些地址称为IP群组地址。
请参阅图1,是传统交换器的内部方块示意图。如上述的单播地址、广播地址以及多播地址的运作若实现在硬件装置,则可在交换器中看出其运作,例如在图1中具有多个输出/输入端口的交换器1,这些输出/输入端口是藉由实体传输线(例如双绞线、光纤..)连接至网络上的其它装置。交换器1是具有交换芯片10以及四个输入端口11~14与四个输出端口15~18,假设若分组是由任一输入端口11输入,并经由交换芯片10输出至输出端口15,则此方式是为一对一的单点传播,如果分组是由任一输入端口12输入,并经由交换芯片10输出至全部的输出端口15-18(非选择性的输出至全部的输出端口),则此方式是为一对全部多数的广播方式,若分组是由任一输入端口13输入,并经由交换芯片10输出至特定的输出端口15~16(选择性的输出至特定的复数个输出端口),则此方式是为一对特定多数的多播方式,这些特定多数的IP群组地址可经由预先的设定,或者是经由交换器的学习功能而产生。
然而,交换器对于如何决定将分组放在哪个输出端口,一般是使用分组表头中的识别码来做判断,并且交换器在决定如何转送分组以及路径的选择时,亦会参考查询一转送表格(forwarding table),转送表格记录有交换器在网络上传送资料所需要的路径信息。
在有关IP多播分组的种类,包括有IGMP控制协议分组以及IP多播资料分组,对于一个交换器而言,处理这两种分组的程序并不相同。IGMP控制协议分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路由器发出的协议分组,称为路由协议分组(Router protocol packet),例如是IGMP询问(query)分组,另一种是群组成员协议分组(group member protocol packet),例如是IGMP报告(report)分组以及Leave分组。路由协议分组是以广播方式送到所有的输出端口,而IP多播资料分组则视对多播群组表的检视以及转送操作的程序而定,假若对群组地址表的检视成功,资料分组就会被传送到所有的群组成员的输出端口以及路由端口,若地址表内未储存该群组地址,则资料分组会被广播到所有的输出端口。当一主机想要加入一IP多播群组,会产生一IGMP报告分组。当交换器接收到IGMP报告(report)分组,会记录收到IGMP报告分组的输出/输入端口的编号。多播路由器藉由定期的向所有主机群(224.0.0.1)发出IGMP询问分组来保持与更新群组信息,交换器可在IGMP询问分组通过时,记录连接多播路由器位置的输出/输入端口的编号。
不过并不是每个交换器对于多播路径的学习以及转送表格的建立与能力都可具备。传统技术是利用交换控制器与一中央处理单元配合方能处理多点传播分组。
一般俗称dumb交换器则是未配合使用中央处理单元的交换器,该交换器仅能具备单点传播的功能,亦即不能对多点传播的分组予以处理。请参阅图3,是为一dumb交换器检视分组流程步骤以及检视模块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步骤如下:
a.控制逻辑31辨别所接收分组33的媒介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的地址的步骤321;
b.控制逻辑31向一单播地址表30检视MAC的目的地址的步骤322;
c.单播地址表30送出检视结果,若目的地址不在该单播地址表30内,则将该分组33广播至该交换器3的所有的输出端口的步骤323;
d.根据单播地址表30的结果,提供一输出端口以将该分组输出至该输出端口324。
以上所述的步骤,是传统一交换控制器31将所接收分组33的目的地址与该单播地址表30所存放若干组单播地址比较,若相同即表示该分组为一单播分组,并且该分组会被送往该目的地址;若不相同,即表示该分组并非单播分组,则交换控制器会将分组送至该交换器的所有输出端口,亦即以广播方式传送该分组,至于所接收分组是否为一多播分组,则此交换控制器无法辨别,亦即此交换控制器只能处理单播以及广播型式的分组。
由于传统交换控制器无法辨别多播分组,故需一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多播分组。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上述交换控制器3将无法辨别多播分组的信息传送至中央处理单元(CPU)2,而中央处理单元则分析、计算与处理交换控制器3所提供的信息并且对交换控制器3予以设定。由于中央处理单元有学习路径传送与多播群组成员的功能,尚需使用一多播地址表。
而上述交换控制器与一中央处理单元处理的传统技术中,对于CPU处理分组的资料路径以及相关缓存器与硬件线路的设计,会使得整个系统变的很复杂,例如需增加设计交换控制器与CPU的接口等等,并且相对使整个成本提高。对于此领域的研究者而言,若能将上述CPU所需处理多播分组的动作设计在该交换控制器内部即完成,则必能有效简化整个硬件电路架构的复杂度,相对的节省成本,并使得原有网络效能更为提高,则必能为此技术领域带来更进一步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传统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是藉由在网络系统中的一交换控制器对多播分组传送的实施应用,以使该交换控制器无须藉由一中央处理单元的辅助,而仅需由该交换控制器即可独立实施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对分组辨识以及更新的规则以使一多播分组传输的路径表得以建立,并且该路径表是与一原先存在该交换器的单播分组传输的路径表予以整合,使得路径学习功能与传送表并存在本发明所设计的模块中。因此无须另外设计一独立的多播表格,并且提供一连串判断以及执行相关动作的方法流程以实施并体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硬件装置以实施本发明所揭露的方法流程,以达成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由一交换器的一控制逻辑实施,该交换器包括一地址表及一多播路由器记录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依据一分组的一目的媒介存取控制地址与该地址表,决定一输出端口代码值;
判断分组类型以及辨别分组的讯息型态;
如果该分组为一IP分组且该分组的讯息型态属于距离向量多播路由协议、基于核心的树或协议无关多播,则更新该多播路由器记录表,并将该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为所有输出端口;
如果该分组为一IP分组且该分组的讯息型态属于网际网络群组管理协议,则依据该分组的一IGMP讯息型态以及该分组的一目的地址不在一多播地址的特定范围内的判断结果,作出更新该输出端口代码值、该地址表及该多播路由器记录表的决定;以及
根据该输出端口代码值,输出该分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提供的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装置包括:
一多播路由器纪录表,纪录连接多播路由器位置的端口信息;以及
一地址表,储存多播群组成员端口的信息;以及
一控制逻辑,接收一分组,该控制逻辑依据该分组的信息,作出是否更新该多播路由器纪录表或该地址表的决定,以及根据该多播路由器纪录表以及该地址表的信息,输出该分组;
其中,该地址表包括至少一地址栏及一端口定时器栏,该地址栏用以纪录一多播地址,该端口定时器栏用以纪录一对应端口作为该多播地址的群组成员的一有效时间。
为了对本发明有更近一步的认识、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传统交换器的内部方块示意图。
图2是为传统交换器与一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多播分组示意图。
图3是为一传统交换器检视分组流程步骤以及检视模块示意图。
图4是为本发明整合单播与多播传送的模块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为本发明中交换器检视分组流程步骤以及分组检视模块的一较佳
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7是为本发明的一地址表分组格式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8是为实施本发明的硬件电路方块图的较佳实施例。
附图标号说明:1交换器;10交换器芯片;11~14交换器输入端口;15~18交换器输出端口;2中央处理单元;3交换器ASIC;30单播地址表;31控制逻辑;33分组;321~324传统交换器检视分组流程步骤;4交换器ASIC;40单播传送机制;41多播传送机制;420多播路由器纪录表;421群组地址表;43控制逻辑;44分组;450~454本发明交换器检视分组流程步骤;46内存;47分组接收缓冲器;48分组传送缓冲器;49实体层;500~510本发明方法的流程步骤;60地址栏;61 Hash索引栏;62、63端口定时器;64 Leave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与装置,是藉由在网络系统中的一交换控制器相关分组传送系统的实施应用,以使该交换控制器无须藉由一中央处理单元的辅助,而仅需由该交换控制器可独立实施。在本发明中是提供一分组辨识以及更新的规则以使一多播传输的路径表得以建立,其中该路径表是与一存在该交换器的单播传输的路径表予以整合为一体,使得路径学习功能与传送表并存在本发明所设计的模块中,而无须另外设计一独立的多播表格,并且提供一连串判断以及执行相关动作的方法流程以实施并体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整合单播与多播传送的模块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一交换控制器4包括有一单播传送机制40以及一多播传送机制41,该单播传送机制40是处理一般单播分组的传送,该多播传送机制41则处理包括传送多播资料分组、识别控制协议分组的型态、对于路由端口的学习(router port learning)以及对于群组成员端口的学习(group member portlearning),其中对于路由端口的学习可决定分组传送的路径,对群组成员传输端口的学习可决定群组成员的组成状态。
请参阅图5,是为本发明中交换控制器检视分组流程步骤以及分组检视模块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一分组44经由网络传到一交换控制器4内的一控制逻辑43,并经由一具单多播地址表421的检视分组44内的目的地址是否与储存在于该单多播地址表421内的地址相符,之后将结果传回控制逻辑43后再将处理结果输出。其步骤如下:
a.控制逻辑43辨别所接收分组44的MAC目的地址的步骤450;
b.控制逻辑43向一单多播地址表421检视该分组MAC的目的地址的步骤451;
c.该单多播地址表421送出一检视结果至该控制逻辑43的步骤452;
d.控制逻辑43接受该检视结果,并判断该分组是否为一经snooping多播的分组,若是,则更新该单多播地址表421或是多播路由器记录表420的步骤453;
e.控制逻辑43根据该检视结果,提供该分组所要输出的相对应输出端口的步骤454。
其中,d步骤中所述的IGMP snooping多播是指一IGMP snooping的过程,该过程且以举一例子述的:当在网络上的一主机或者是工作站要加入到多播群组时,它会先送出一个IGMP Report分组到离它最近的一个支持IGMP的多播路由器中,多播路由器会定时对网络上所有主机发出一IGMP query多播分组,并且告知该路由器希望接收到该群组的多播分组传送,此时实施本发明中的一交换控制器可监视所有IGMP分组的传送情形,譬如纪录曾在哪些端口收到IGMP report分组以及曾在哪些端口收到IGMP query分组,如此交换器便能正确的将IGMP讯息传送给多播路由器将多播分组送给正确的群组成员,这样的过程称为IGMP snooping。
而前述IGMP snooping过程在传统技术中是利用CPU辅助交换器来实施,其有关使用CPU辅助交换控制器的缺点已在发明背景中详述,而在本发明中即是利用switch ASIC配合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以达成IGMP snooping,除可避免传统技术的缺点外,对于IGMP snooping过程中加快分组传送处理过程的速度,增进了交换器的整体功效。
以上所述的步骤,是本发明的一交换控制器内部在接受分组时检视该分组是否为一单播分组或多播分组的处理流程,因此在该交换器内有预先设计有一整合单播与多播的地址表,以存放若干组单播或者是多播地址,以将所接收分组的目的地址与该单播与多播的地址表所存放的若干组地址相比较,若经比较结果为一单播地址,即表示该分组为一单播分组,并且该分组会一单播地址的处理流程将该分组送往该目的地址。若经比较结果为一多播地址,即表示该分组为一多播分组,该控制逻辑会根据储存于该单播与多播的地址表中的目的群组地址,提供要输出该多播分组的相对应于该群组地址的输出端口,并依多播地址的处理流程将该分组送往该群组目的地址。因此本发明是藉由设计一整合单播与多播的地址表,其中单播与多播地址是可同时存在于该表中,而可同时处理单播地址分组或多播地址分组的传送,当然亦可分别存放单播地址以及多播地址分组在不同的表格中,而无须像传统技术需要一中央处理单元方能解决传送多播分组的问题。
此外,根据图5的模块流程,可进一步详细说明有关本发明所提供的多播(multicast)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以及关于一整合单播与多播地址表的设定规则以及相关的步骤。
请参阅图6,是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流程图。本发明是为一种多播(multicast)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是可实施于网络的一交换控制器中,以进行传送分组,包括下列步骤:
a.接收分组500;
b.检视该分组的一目的地址是否已在一地址表中的步骤501;
c.若该分组的目的地址并未在该地址表中,则将一暂存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为所有的输出端口值中的步骤502;
d.若该分组的目的地址已在该地址表中,则将一暂存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到该地址表的相对位置中503;
e.判断该分组是否为一IP分组504,若是则执行步骤505;若否,则执行将一确定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为暂存输出端口代码值的步骤506;
f.识别该分组的一预设的讯息型态栏(message type)505;(若该分组的讯息型态为IGMP型态,则执行步骤508;若该分组的讯息型态为DVMRP或PIM型态,则执行更新一多播路由器记录表以及将确定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为所有输出端口值的步骤507;若该分组的讯息型态为其它型态,则执行步骤506。)
g.判断该分组的一目的地址是否为一多播地址的特定范围508,若否,则执行步骤506;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509;
h.检视该该分组的IGMP讯息型态(message type),并执行相对应该IGMP讯息型态的动作509(若该分组的IGMP讯息型态是为一IGMP询问型(query)分组,则执行步骤507;若该分组的IGMP讯息型态是为无效(invalid)型态分组,则执行步骤506;若该分组的IGMP讯息型态是为一IGMP报告型(report)分组或Leave型态,则执行更新该地址表以及该确定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为所有相对应路由器输出端口值的步骤510。)
如上述,其中b步骤所述的该地址表,是可为图5中所述的整合单播与多播地址的一单多播地址表。
其中,c步骤所述的将一暂存输出端口代码值(可以tmpPortMap为暂存输出端口代码值的代号)设定为其它所有的输出端口值中(例如是以tmpPortMap=All ports设定的方式),即指该分组为非多播分组,故将该分组传给交换器中的所有输出端口,因此要将该暂存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为所有的输出端口,以表示要将该分组送到每一个输出端口中。
其中,d步骤所述的将暂存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到该地址表的相对位置中,即指该分组的目的地址已存在于该地址表中(可能是单播或多播分组),根据该地址表内所记录的成员端口纪录,预定将该分组送到成员端口去。
其中,e步骤所述的将一确定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为暂存输出端口代码值(例如是以PortMap(确定输出端口代码值)=tmpPortMap设定的方式)。
其中,g步骤所述的多播地址的特定范围是指在IP协议地址中224.0.0.0至224.0.0.255之间。
其中上述的各步骤须参考本发明所设计的一分组辨别与更新规则,如下列表一,IP协议栏中的各数字是相对应至IP协议中的相关代码,协议讯息型态栏中的各列代码则显示所接收分组的讯息型态是为何种型态的分组(例如是IGMP中的询问型或报告型,或者是DVMRP或CBT的通信协议),更新表格栏则表示相对应于该IP协议栏以及协议讯息型态栏中的代码所要执行更新动作的是多播路由器记录表或者是地址表,设定参数栏则表示对该更新表格中所要设定的参数。例如,在上述f步骤中所述及,关于识别该分组的一讯息型态栏(message type)505的步骤,其中所述及的:若该分组的讯息型态为DVMRP或PIM型态,则执行步骤507,当执行更新一多播路由器记录表以及确定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为所有输出端口值的动作507时,则参考表一的协议讯息型态栏则可看出当使用DVMRP(Distance Vector Multicast RoutingProtocol;距离向量多播路由协议)时其代码为0x13,当使用PIMv1(ProtocolIndependent Multicast)时其代码为0x14而当讯息型态栏内的数值为0x11、0x12、0x16、0x17时,则是表示该分组讯息型态所代表者为IGMP分组。
再者,上述h步骤中所述,检视该该分组的IGMP型态,并执行相对应该IGMP型态的动作509的步骤,若该分组的IGMP型态是为一询问型(query)分组时,则可相对表一中协议讯息型态栏的讯息代码为0x11,亦是表示为一般询问者(general query)。若该分组的IGMP型态是为一报告型(report)分组者,若是为V1 report的型式则其讯息型态栏的代码为0x12,若是为V2 report的型式则其代码为0x16;若该分组的IGMP型态为Leave Group的型式,则其代码为0x17。
                                       表一分组辨别与更新规则表
IP协议 协议讯息型态(message type)   更新表格     设定参数
0x02(IGMP)  0x11(genera1 query)   多播路由器记录表     <Incoming port #>
0x02(IGMP)  0x13(DVMRP)   多播路由器记录表     <Incoming port #>
0x02(IGMP)  0x14(PIMv1)   多播路由器记录表     <Incoming port #>
0x67(PIMv2)  -   多播路由器记录表     <Incoming port #>
0x07(CBT)  -   多播路由器记录表     <Incoming port #>
0x02  0x12(V1 report)0x16(V2 report)   地址表     <GIP,incoming port#,Version #>
0x02  0x17(Leave Group)   地址表     <GIP,incoming port#>
0x02  其它   不动作     无
其它  -   不动作     无
由于每一个IP多播地址可对映出以太网络中的单一的多播地址的前25位为01-00-5e-X,对于将群组地址表与原来的单播地址表合并使用相同的表格,可使用一额外的旗标位(flag bit)来达成。因为对于多播地址落在224.0.0.X范围者,是被预留作路由协议之用,因此交换器所有的输出端口应该都需收到该分组,因此对于目的MAC地址的前码为01-00-5e-00-00-x的不会经由学习过程将属于该地址范围的地址记录到群组位置表中。
请参阅图7,是为本发明的一群组地址表分组格式。如图7所示,地址栏60的长度是可依据Hash索引栏61(Hash index)的长度而相对调整,而每个端口定时器(port Timer)的长度均设定为两位,例如Port 1 Timer 62 至Port nTimer 63的n个端口定时器均为两位,以及有一个两位的V1 Leave Timer 64,假若有一交换器共有24个端口且使用了12位元的Hash索引栏,则对于每一个群组地址的总位数为11+2*24+2=61位。对于端口定时器的值是为表示相对应于该端口的群组成员,假若该值非为0,则该相对应端口就是该群组地址的成员之一,当某一个端口收到一个IGMP型态的报告分组(IGMP Reportpacket)时,相对该端口的端口定时器的值即被设定为3,但若是收到一个IGMP型态的Leave分组(IGMP Leave packet)时,相对该端口的端口定时器的值即被设定为1,对于每一个定时器的值,可藉由该交换器中的一般计数机制来减少。亦即所述的端口定时器栏,是可相对应传送至该端口的分组的有效存在时间所为的计数值的设定,并会依次递减,当该端口的计数值递减至0时,则该分组自动失效。
V1 Leave Timer 64是被用来标示IGMPv2的Leave讯息是否被忽略,V1Leave Timer 64可识别不同的IGMP版本(IGMPvx),而相对记录该版本的情形而作设定(譬如对IGMPv2可告诉主机端有哪些端口要退出该群组),RFC2326说明当该端口有IGMPv1的Leave群组成员在相同的多播群组时可以忽略IGMPv2的Leave讯息,V1 Leave Timer 64是在该交换器的任何的端口接收到一个IGMPv1的报告形式的分组时将该值设为3,而该端口计数器的值依一般计数模式在每次扫描到达到该位置时递减。对于一个SVL的路由端口缓存器的端口仅包含定时器,在每一次某一特定端口接收到IGMP query packet时,相对应该端口的计数器值会被重设为初始值,例如设定为3(但不以3为限,亦可视实际需要设定为其它的计数值),并且每次当扫描到该位置时减1,直到该端口的计数器值递减至0时,则该分组自动失效。
请参阅图8,是为实施本发明的硬件电路方块图的较佳实施例。如图8所示,一ASIC型态的交换器4是至少包括有一控制逻辑43、一单多播地址表421、一多播路由器纪录表420、一内存46、一分组接收缓冲器(Rx buffer)47以及一分组传送缓冲器(Tx buffer)48。其中分组接收缓冲器47是接受来自实体层装置49所输入的分组,分组传送缓冲器48则将控制逻辑43所处理过的分组输出于外界的实体层49装置,内存46则储存相关经控制逻辑43所处理的分组,多播路由器纪录表420是纪录多播路由器存在于那些端口上。单多播地址表421则储存了单播分组与多播分组地址的纪录,当然多播路径纪录表420以及单多播地址表421的资料是可利用一般的内存装置来储存。关于控制逻辑43、多播路由器纪录表420以及地址表421的相关动作流程以及原理请参阅前述各较佳实施例中的所述。
综上所述,藉由本发明的一种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与装置的实施,是可简化硬件线路的设计,省略传统技术中需要使用中央处理单元的缺点,并且同时可处理单播与多播分组的传送与相关的设定,藉由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使得网络上频宽的使用不会像传统技术因而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用来限定本发明所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的教导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所述方法由一交换器的一控制逻辑实施,该交换器包括一地址表及一多播路由器记录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依据一分组的一目的媒介存取控制地址与该地址表,决定一输出端口代码值;
判断分组类型以及辨别分组的讯息型态;
如果该分组为一IP分组且该分组的讯息型态属于距离向量多播路由协议、基于核心的树或协议无关多播,则更新该多播路由器记录表,并将该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为所有输出端口;
如果该分组为一IP分组且该分组的讯息型态属于网际网络群组管理协议,则依据该分组的一IGMP讯息型态以及该分组的一目的地址不在一多播地址的特定范围内的判断结果,作出更新该输出端口代码值、该地址表及该多播路由器记录表的决定;以及
根据该输出端口代码值,输出该分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还包括:如果判断目的媒介存取控制地址已在该地址表中,则该控制逻辑将该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为该地址表的相对位置;如果判断该目的媒介存取控制地址不在该地址表中,则将该输出端口代码值设定为所有的输出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其中当该分组的一目的地址不在该多播地址的特定范围内时,如果该分组的IGMP讯息型态显示为一询问分组,则更新该多播路由器记录表,并将该输出端口代码值更新为所有输出端口;如果该分组的IGMP讯息型态显示为一报告分组或离开分组,则更新该地址表,并将该输出端口代码值更新为所有多播路由器相对应输出端口。
4.一种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装置,包括:
一多播路由器纪录表,纪录连接多播路由器位置的端口信息;以及
一地址表,储存多播群组成员端口的信息;以及
一控制逻辑,接收一分组,该控制逻辑依据该分组的信息,作出是否更新该多播路由器纪录表或该地址表的决定,以及根据该多播路由器纪录表以及该地址表的信息,输出该分组;
其中,该地址表包括至少一地址栏及一端口定时器栏,该地址栏用以纪录一多播地址,该端口定时器栏用以纪录一对应端口作为该多播地址的群组成员的一有效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装置,其中如果该分组是目的地址不在一多播地址的特定范围内的IGMP型态的一询问分组,则更新上述多播路由器记录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装置,其中如果分组是目的地址不在一多播地址的特定范围内的IGMP型态的一报告分组或离开分组,则更新上述地址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装置,其中若该分组属于IGMP型态的无效型态,且目的地址不在一多播地址的特定范围内,则决定不更新该多播路由器纪录表或该地址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装置,其中该地址表还储存单播地址输出端口的信息。
CNB02121980XA 2002-05-29 2002-05-29 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658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21980XA CN1236585C (zh) 2002-05-29 2002-05-29 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21980XA CN1236585C (zh) 2002-05-29 2002-05-29 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1971A CN1381971A (zh) 2002-11-27
CN1236585C true CN1236585C (zh) 2006-01-11

Family

ID=4745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198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6585C (zh) 2002-05-29 2002-05-29 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3658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0728B2 (ja) * 2005-12-14 2010-09-22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スト展開方法
CN100428681C (zh) * 2006-07-07 2008-10-22 清华大学 在ip网络中采用单播地址来标识多播组的方法
CN100527713C (zh) * 2007-05-18 2009-08-12 清华大学 Ip网络中基于虚拟分发网的多播传送方法
CN101247311B (zh) * 2008-03-21 2010-06-16 清华大学 Ip网络中为多播会话建立虚拟分发网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1971A (zh) 2002-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532C (zh) 有效的输出请求分组交换设备和方法
CN1146192C (zh) 以太网交换芯片输出队列管理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232081C (zh) 网络通信中组播报文的转发方法
CN1553664A (zh) 虚拟局域网标记网络内的组播优化
CN1354579A (zh) 流水线调度方法和调度装置
CN1866910A (zh) 一种基于vlan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以太网桥设备
CN1040473A (zh) 从权标环形网络中摘除帧的机理
CN1528069A (zh) 使用故障修复或多播地址的网络节点故障修复
CN1518694A (zh) 网络应用设备的流调度和结构
CN1741492A (zh) 控制组播数据转发的设备及方法
CN101702672A (zh) 组播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和转发装置
CN101056246A (zh) 一种实现负载分担的方法和装置
CN1402480A (zh) 介质访问控制桥路的地址管理方法和该桥路
CN1809032A (zh) 媒体接入控制层地址的动态学习方法
CN1859304A (zh) 一种邻居发现的实现方法
CN1716904A (zh) 一种基于多业务传输平台的组播实现方法
CN1689283A (zh) 使用仲裁系统处理超级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449160A (zh) 用于包括无阻塞交换结构和线路卡接口的系统的包调度
CN1177433C (zh) 一种移动网络中广播多播业务源的管理方法
CN1236585C (zh) 多播分组的传送设定方法与装置
CN1741533A (zh) 优化建立pim-dm路由表项的方法
CN101079728A (zh) 一种优化组管理协议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764163A (zh) 组播报文的智能转发方法及系统
CN1845511A (zh) 用于检测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及设备
CN1677950A (zh) 基于虚拟局域网的数据交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EDWARDS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IGITAL VISION INCORPORATION LIMITED

Effective date: 20060825

Owner name: DIGITAL VISION INCORPORATION LIMITE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UIYU SEMICONDUCTO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608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825

Address after: Tangjiawan town of Harbin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City Road 519085 China No. 1 15A101

Patentee after: ACTIONS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 21 / F, Arts crafts emporium, 611-619 Castle Peak Road, Tsuen Wan,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Lianxun Digital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825

Address after: Room A, 21 / F, Arts crafts emporium, 611-619 Castle Peak Road, Tsuen Wan, Hongkong

Patentee after: Lianxun Digital Co.,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