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3043A - 暗脉冲tdma光网 - Google Patents

暗脉冲tdma光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3043A
CN1223043A CN97192597A CN97192597A CN1223043A CN 1223043 A CN1223043 A CN 1223043A CN 97192597 A CN97192597 A CN 97192597A CN 97192597 A CN97192597 A CN 97192597A CN 1223043 A CN1223043 A CN 1223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ignal
node
transmission medium
dark pul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2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凯文·史密斯
朱利安·卡齐米曰·卢采克
丹尼·罗伯特·皮彻
特伦斯·威多森
戴维·格雷厄姆·穆迪
安德鲁·戴维·埃利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Original Assignee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filed Critical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Priority to CN97192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23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223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3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光网,包括耦合在诸如光纤总线等光传输介质上的若干节点。各该节点包含暗脉冲发生器。不同节点在不同的时隙中输出暗脉冲到传输介质上,构成暗脉冲OTDM(光时分多路复用)信号。该网络可具有重入总线拓扑。

Description

暗脉冲TDMA光网
本发明涉及携带TDMA(时分多路访问)信号的光网并涉及供在这种光网的节点中使用的发射机及接收机。
实施本发明的网络可用作诸如互连计算机系统的局域网(LAN)。计算机系统在处理器速度及存储器容量方面的能力的提高使传统的个人计算机有可能处理包含实时电视与动画及计算机图形的多媒体应用。与这些应用关联的高带宽数据在网络上增加了沉重的需求而传统的LAN的性能已不能跟上这一步伐。
采用同步TDMA的光网潜在地提供高得多的带宽,并因此可用作为高速LAN来取代传统的LAN。然而,在现有的光网中,虽然信号传输已在光域中进行,但实际上在诸如信道选择等功能中仍需要某些电子电路。已认识到网络的基础结构中的这些电子部件已构成制约网络性能的瓶颈。
L P Barry等人的“采用全光学多路分用的高速广播与选择TDMA网”,ECOC’95,437-440页,描述了实验性OTDM网。在网络节点中的接收机上检测光学时钟信号并在电域中将可变的时延作用在检测到的时钟信号上以选择特定的TDMA信道。脉冲整形之后,通过驱动本机光源(DFB激光器)将信号取回到光域中,该光源生成光信号供在以后的全光学交换阶段中使用。
Prucnal等人的论文“超快速全光学同步多路复用访问光纤网”,IEEE通信中选择领域学报,SAC-4,第9期,1986年12月提出另一种方法,其中不同的时延,从而不同的TDMA信道是在光域中选择的。在各具有不同的特征时延的不同路径中分裂光信号,并控制各路径中的电光门以便信号只通过具有所要求的时延的路径。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网,包括:
a)光传输介质;以及
b)连接在光传输介质上的多个节点,多个节点中各个包含与光传输介质在线(in-line)耦合并与其它暗脉冲发生器串联的相应的暗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配置成在传输介质上所携带的光信号中生成暗脉冲。
在本说明书中,“暗脉冲”为光辐射或光束的基本连续的脉冲串中降低强度的辐射的瞬时间隙或区域。用暗脉冲来替代亮脉冲的优点在于简化了光信号的生成,如下面的说明中将要讨论的。同时,对于暗脉冲OTDM而言脉冲对准保持重要性以降低串音,成功的暗脉冲OTDM传输所必需的吸光比通常小于亮脉冲OTDM所需要的。
最好各节点还包含被配置成在电域中将可变时延作用在网络时钟信号上并将其输出端连接在暗脉冲发生器上的可变时延级。
本发明人已发现在电域中组合使用暗脉冲发生与信道选择特别有利。这进一步简化了节点结构,同时能在诸如40 Gbit/s等高位速率上高效地操作。
最好各节点还包括用于接收光学传输介质上所携带的网络时钟信号的时钟接收机,该时钟接收机包含将时钟信号转换到电域中的光电检测器。
电光调制器最好是电吸收调制器(EAM)。
本发明人已发现通过组合电域中的信道选择与使用具有快速非线性的电光开关来读取所选择的信道能达到明显的优点。特别是能达到相对高交换速率而无通常与全光学信道选择关联的功率损失。发现采用EAM特别有利。这种器件的快速响应时间使交换窗口有可能短到几微微秒。因此,接收机作为整体能在40 Gbit/s或更高的位速率上操作。
接收机最好包含用于从接收的TDMA数据流中分离出光域中的时钟信号的装置。所述用于分离的装置最好包括偏振束分裂器,在使用中,时钟信号是用与TDMA数据流不同的偏振状态标记的。
用于分离的装置的第一输出端最好连接在电光调制器的光输入端上,在使用中TDMA数据从第一输出端传送到调制器中,且用于分离的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在检测器上,在使用中光时钟信号从第二输出端传送到检测器。
最好在可变时延级与电光调制器的控制输入端之间连接有脉冲发生器。
电光调制器可能需要具有比时延级输出的脉冲稍短的脉冲的驱动信号。在这一情况中可有利地采用某种形式的脉冲整形,尤其是时延级的输出可作用在电脉冲发生器上。这可以是利用从正弦波生成短的电脉冲的阶跃恢复二极管的器件。
可变时延级最好包括多个逻辑门、将各门的第一输入连接在时钟信号的输入路径上的装置、连接在各门的第二输入上的控制装置以及将这些门的输出端一起连接在时延后的时钟信号的输出路径上的装置,将这些门的输入与输出连接到各处的输入与输出路径的所述装置被配置成提供通过不同的门的不同相应长度的路径的,在使用中控制装置将控制信号作用在这些门上以选择一路径及一对应的用于时钟信号的时延。
本发明的这一较佳特征利用逻辑门阵列来提供适用于集成构造的电子信道选择器并能快速重新配置。这一信道选择器不限于可应用在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接收机上,但也可与其它接收机设计一起或在节点发射机中使用。尤其是它可与接收机中的本机光源组合,在该接收机中采用了全光学开关来替代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光调制器。
最好连接输入端与输出端的所述装置中至少一个包括微带延时线。连接输入与输出端的装置最好包括一对微带延时线且这些门连接在该对微带延时线之间。
最好用长度对应于t/2的路径将这些门的输入方的微带延时线上的门的相邻连接点分隔开,并用长度对应于t/2的路径将这些门的输出方上的微带延时线上的相邻连接点分隔开,在使用中将这些门控制成用t的倍数来改变延时,其中t对应于TDMA信号的时域中的信道间隔。
光传输介质最好为光总线,而具有光总线拓扑更好。
如在下面的实施例的描述中进一步详细提出的,发现采用暗脉冲发生特别好地适应于采用总线拓扑的网络。这使不同节点中的暗脉冲发生器能有效地串行耦合以便建立OTDM多路复用。同时,总线拓扑消除了与诸如星形网等其它拓扑关联的许多定时问题。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操作包含连接在光传输介质上的多个节点的光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在多个节点之一上,在光传输介质上所携带的光信号上施加表示数据流的暗脉冲;以及
b)在后面的节点上,接收包含在步骤(a)中所施加的暗脉冲的光信号,并在不同的相应时隙中在该光信号上施加暗脉冲,借此产生OTDM(光时分多路复用)信号。
本发明还包含采用按照上述方面的接收机的光网以及使用这种网络构成的LAN与其它计算机网。
下面参照附图只是以示例方式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本发明的系统,附图中:
图1为光网的示意图;
图2为展示图1的节点之一的结构的图;
图3为供在图1的网络中使用的发射机的示意图;
图4为供在图1的网络中使用的接收机的示意图;
图5为电信道选择器的电路图;
图6为展示带本机光源的电信道选择器的使用的图;
图7为基于图6的拓扑的接收机的详细示意图;
图8为脉冲源的示意图;
图9示出包含一个EAM的暗脉冲发生器;
图10为表示EAM的典型操作特征的曲线;
图11为图9中的系统所提供的光输出信号的表示;
图12示出包含三个EAM的系统;
图13为图12中的系统所提供的光输出信号的观察图;
图14为包含暗脉冲发生器的光纤LAN的示意图;及
图15a与15b示出供在图14的LAN中使用的光纤波导。
光网包括连接在光纤总线1上的若干节点N1、N2、N3…。在本例中,该网络为局域网(LAN)而若干个人计算机PC1、PC2、PC3…通过光纤总线互相连接并连接在网络服务器2上。虽然为了清楚起见只示出了三个节点,实际上网络可支持多得多的节点。该网络采用发明人称作重入总线拓扑的结构。如图2中所见,各节点包含在两点上耦合在总线1上的发射机21及在发射机下游的点上耦合在光纤总线1上的接收机22。发射机21与接收机22用电子接口23耦合在相应的个人计算机上。
该网络采用同步TDMA(时分多路访问)规约进行操作。将时钟流分布到网络的所有用户借此保证各节点是同步的。时钟脉冲标志各帧的开始。帧是精确地分成时隙的,例如100 Gbit/s线速率的10ps持续时间的时隙。通常各节点具有可调的发射机与可调的接收机并从而能在任何时隙中发射与接收。网络的颗粒性,即总体网络带宽和单个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成相对地高,从而各用户可以使用来自其本身携带速率超过100 Gbit/s的光纤管中的相对低速(如155 Gbit/s)信道。为了降低所需电子部件的成本,各节点中的电子速度在本例中最大为2.5 Gbit/s。时钟源通常位于与服务器2关联的网络控制器3上。时钟在相对于光管的峰线速率(100 Gbit/s)的低重复率上生成微微秒持续时间的光脉冲,如155或250MHz,的有规律的流。这一源可由带外部脉冲压缩的锁模激光器或增益交换的激光器(gain-switched laser)提供。作为指导,对于100 Gbit/s LAN需要2ps左右的脉冲持续时间而对于40 Gbit/s系统则为5-7ps左右已足够。在本申请人1996年2月16日提交的名为“光脉冲源”(申请人参照号A25146)的共有未决欧洲专利申请中公开与要求了适合于在100 Gbit/s或更高速率上操作的脉冲源。通过引用将该早先申请的公开结合在此。这一脉冲源可包括脊形波导管增益交换的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二极管(DFB-SLD),其输出由电吸收调制器选通。将连续波(CW)光注入到DFB-SLD的光腔中。将同步RF激励作用在DFB-SLD及EAM上。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这一脉冲源。
图3示出节点之一中的发射机。在发射机上,将分布式时钟流的一小部分分离出,然后通过电光调制器加以编码。这可以是诸如可从联合技术公司购得的型号APE MZM-1.5-3-T-1-1-B/C的铌酸锂调制器或电吸收调制器(EAM)。1995年8月3日,卷31第16期,电子通讯1370-1371页上,D.G.Moodie等人公布的论文中描述了适用的EAM。然后,发射机中的可变时延将经过调制的脉冲流放入正确的时隙中供向前传输。数据与时钟流必须是可以区分的,在本例中利用偏振来将时钟与帧的其余部分分开。在该发射机中,偏光镜P消除数据信道穿透并在电光调制器(EOmod)中受到调制的可能性。偏光镜不一定是独立的器件而可以与EO调制器集成。例如,上述联合技术公司的EAM在操作中是本质上偏振选择的。延时线提供所需的时延,而数据脉冲则以与时钟流正交的偏振插入适当的时隙中。可以通过诸如延迟板(retardation plate)等简单偏振旋转器来完成这一偏振旋转,或者在采用偏振保持光纤来实现该线路时,则可通过在将其重新插入光纤光管中之前物理地旋转波导来实现旋转。
在接收机上,从光管中引出一小部分光之后,分离时钟与数据。利用偏光束分裂器(PBS)执行这一功能。然后利用可变时延器件来强制时钟与数据脉冲受到相对(可编程的)光延时。这意味着时钟脉冲能在时间上与任何数据脉冲隙重叠,因此可用来分离或读取任何信道。将信道分离之后,利用在分配给每一用户的带宽上以高达2.5Gbit/s操作的接收机将其转换回电域中。
图4示出接收机的详细结构,特别示出如何利用电信道选择器(ECS)来提供经过适当放大及整形之后驱动电吸收调制器(EAM)的信号。图5中示出电信道选择器(ECS)。首先用诸如PIN光电二极管等检测器52检测光学LAN时钟。放大之后,滤波该信号来生成光滑的电正弦波。然后将该信号输入到包括布置在线性阵列中的一系列电与门LG的时延级53中。该阵列被实现为可购得的如NELNLB6202的单一低成本芯片。这些与门控制对微带延时线的访问。这些延时线是精确地以等于LAN的信道分隔的时延而被分级的。对于在40 Gbit/s操作的系统,信道延时t等于25ps。通过来自信号分离器54的输入控制这些与门。在本例中,信号分离器为NEL制造的NL4705器件。信号分离器将连接在节点上的PC所生成的进入串行时延选择字转换成用于与门阵列的适当选通信号,从而选择适当的时延。
电信道选择器在其输出端上生成阶跃的正弦波。然后为了生成下一级上所需的适当驱动信号,可将其放大及适当地整形。下一级可以是诸如EAM或激光二极管。如果需要缩短ECS输出的脉冲来驱动下一部件,则可使用电脉冲发生器。可购得如ELISRA系列MW15900的适用的同轴阶跃恢复二极管梳状波发生器。假定能用亚微微秒时间振动来进行电子时钟恢复并可将微带延时线控制到微微秒精度,便存在着在高达100 Gbit/s的速率上使用这种电信道选择器的潜在可能性。
虽然图4的电路采用EAM,ECS也可作为替代与本机光源接合使用。带有这一源,ECS既可用在发射机中用于可编程的信道插入(图6)或在接收机中用于信道分接(图7)。在信道分接的情况中,将本机微微秒脉冲激光器的输出在光“与”门中与数据组合。近年来微微秒脉冲激光器中的进展使得利用基于半导体的有源介质生成稳定的微微秒持续时间光脉冲成为可能。这种激光器的一个实例为我们上面引用的共有未决申请中所描述的后面跟随线性调频补偿的增益交换的DFB激光器。这提供了在从MHz到数十GHz的灵活重复率上的简单可靠的微微秒持续时间脉冲源。在本例中,这一源通过宽带放大后的ECS的输出而被驱动并使用脉冲发生器。然后所得出的光脉冲流被直接使用以在光“与”门中信号分离所要求的信道。将光“与”门用作信号分离器在本申请人的较早国际申请(申请号PCT/GB 95/00425),1995年2月28日提交,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源的波长取决于光“与”门的设计但完全不限于与数据波长相同。光“与”门可以是SLA-NOLM或集成的基于半导体的器件。
迄今为止所描述的系统采用可称作“亮脉冲”的脉冲来携带信息。有利地,可用暗脉冲来替代。下面描述生成暗脉冲的方便的系统,一开始描述复盖只包含一个EAM的系统的情况。然而,通常利用一个以上的EAM,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
图9中,将1555nmDFB激光源110耦合进能级为-2dBm的EAM120中。该EAM具有20dB的最大吸光比及2.5 dB/V的平均吸收特征。将10GHz正弦波驱动器142与通过功率分离器140来自数据源144的10 Gbit/s数据序列同步并无源地加入到其中(反过来用于组合这两个信号)。适用的功率分离器为可从Anritsu Wiltron购得的Wiltron K240B。正弦波及数据序列信号电平具有2.5V峰到峰振幅。得出的信号包括带有由数据信号确定的偏移电压的正弦波,相对振幅配置成使数据0的周期的最大值小于数据1的最小电平。应理解这一精确配置是没有必要的,对于数据1只要保证整个10GHz周期保持在调制器的低吸收区中便足够了。将这一电信号作用在EAM120上,并将直流偏置调节成保证数据1的整个周期给出低消灭,而数据0的周期的波谷给出高消灭。结果为数据0形成暗脉冲,而为数据1保持低消灭。
适用于该系统中的EAM为在诸如题为“采用封装EAM及耗散补偿光纤在10GHz重复率上生成6.3ps光脉冲”,电子通讯,卷30,1700-1701页,中所描述的那种,通过引用将其结合在此。这-EAM的吸收特征在图10中被再现。在图10中可见EAM在正或低负反向偏压上具有低消灭操作区,在高反向偏压上具有高消灭操作区,而在中间具有按指数变化的操作区。这便是支持孤立子样(soliton-like)暗脉冲的生成的EAM的指数变化的操作区。
理论上,所生成的暗脉冲应象具有以下形式的倒置SECH2脉冲(即倒置的孤立子):
P(t)=(峰值功率)×(1-SECH(1.76(t/τ))2)    (式1)
其中τ表示在其一半峰值功率上的脉冲宽度。在操作中,除非数据与正弦波都为负,将EAM电偏置以便保持在其低损耗条件中。这便是说,EAM发射光线除非两个电信号分量都为负。从而,如图11中所示,对应于数据0生成暗脉冲,它们与式1的理论形式非常相象。
图12示出实现三个EAM的按照本发明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光学地级联三个EAM400、410与420,或者将它们与包括1555mmDFB激光器的光学光源100光耦合对准地配置。方便地,采用标准电信光纤105将激光耦合到第一EAM400上,光具有-2dBm的功率级。在本例中,诸如EDFA等光放大器405、415与425跟随在各EAM后面来补偿在这些EAM中遭受的任何损耗。只在有必要补偿由EAM遭受的光损耗时才加入这些放大器。对于图9中所示的系统,各EAM是由包括在数据信道隙A、B或C中对齐的正弦波分量及数据分量的电信号驱动的。由于需要三个电驱动信号,需要电定时电路450来保证数据信号A、B或C是与正弦波正确地对准的,并且还对准在第三放大器425的下游输出的所要求的OTDM信号的正确隙位置中。
可将光源与调制器分离,通过诸如上述光纤将来自光源的光耦合到调制器中。然而在一种替代配置中,在公共半导体基板上将光源与EAM制成集成器件。除了方便以外,这一配置具有降低各调制器之间及光源与第一调制器之间的耦合损耗的优点。同时必要时,可由一个或多个EAM之间的集成SLA(半导体激光放大器)提供放大。
熟悉本技术的人员会理解具有必要的传输与消灭或交换性质以提供暗脉冲的任何形式的光、声光或电光调制器都适用于实现本发明。
由于两种原因上述用于驱动EAM的电偏压方案特别有利。首先,只需一个电信号来偏置各EAM及其次该电信号不需任何电处理。如果采用“用集成激光调制器发射机生成2.5 Gbit/s弧立子数据流”,电子通讯,卷30,1880-1881页中所描述的方法则需要电处理。
EAM即使在它们的低光损耗区中操作也遭受一定的光损耗。EAM的光损耗量部分地由来自光源的光线行进通过的光调制器部分的长度确定。从而,在首先用电正弦波驱动信号生成光脉冲流,然后用电数据信号将数据调制到该脉冲流上的包括两个调制器或多个调制器部分的已知调制器方案中,两个调制器或两个调制器部分都导致光插入损耗。因为所建议的系统的每一数据信道只实现一个调制器(部分),无论所用的是什么类型的调制器,与包含一个以上调制器或调制器部分来生成一个数据信道的其它方案相比,本系统本质上导致较低的插入损耗开销。
如上所述,光幅射基本上是连续脉冲串形式的。脉冲串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应用。对于长途通信网的例子,其中通信量很可能出现在大多数时间上,光源有可能在所有时间上都保打接通。反之,对于较不忙的光链路,光源有可能只在需要传输数据或其一部分(例如对于分组交换网)时启通。因此‘基本上连续’可解释为在数据传输期间连续。
作为替代,可用输入到第一EAM中的CW光替代光时钟,例如正弦波或脉冲流。然后,以用于暗脉冲生成的相同通用系统配置,能用各EAM来调制光时钟的一个时隙。这便是说,取决于其指定的数据信道的数据编码要求,将各EAM配置成或者传输或者防止传输光线(时钟信号的峰或亮脉冲部分)。例如,对于100 Gbit/s的光时钟脉冲流,可以级联10个EAM来编码10个10 Gbit/s信道。并且,可用按照这一配置操作的一个或多个EAM作为数据插入器件用于OTDM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应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理论便能容易实现数据调制或插入功能。
熟悉本技术的人员也会理解上述用于生成暗脉冲的电平移动的正弦波偏压信号在作用在单一电输入EAM上时也适用于生成亮脉冲。除非数据与正弦波分量都是正的,在这一情况中电信号必须配置成将EAM保持在其高消光状态中。这一配置可免除对生成适当偏压的信号的电信号处理的需要,并从而是简单而耐用的解决方法。从而这一配置可用于生成弧立子或传统OTDM信号。
图14示出包含在采用上述重入总线拓扑的网络中的暗脉冲发生器。它与前面考虑的网络不同在于能在电域中选择在节点发射机上将数据加入到其中的时隙。各节点发射机具有与光纤及与其它节点发射机的EAM在线连接的相应的EAM。反之,在接收机中,EAM不一定是在线的,并且为了优化功率预算,最好用光抽头连接在光纤上。如上所述,并在1996年2月26日提交的我们的共有未决的欧洲专利申请(申请号96301277.8,通过引用将其内容结合在此),可将网络时钟沿光纤总线分布,使用不同的偏振状态将其与总线上的光数据区分开。然而总线最好应包括两个位于同一地点的光纤波导,其中之一专用于携带时钟信号,如我们在1996年6月26日提交的共有未决的欧洲专利申请(申请号96304694.1)中所描述的,也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如图15a中所示,这两个波导可用单条光纤153内的双光缆心线151、152提供。此外,如图15b中所示,两或多条光纤51a-51d可同位于单一的采用例如包含aramid纱线加强物54的充气光纤缆构造的护套53内。然后,由暗脉冲发生器的EAM调制的光信号在波导之一中向下传输,同时网络时钟信号在另一波导中向下传输。网络时钟不一定必须是短的光脉冲,因为在本实施例中时钟不是被直接调制以产生数据信道的。可采用相对宽的光脉冲或CW束的调制来生成时钟。为了在适当的各自的时隙中生成EAM的控制信号,将网络时钟转换到电域中并作用可变的时延。这一信号是用例如来自上述类型的PC数据接口的所接收的RZ数据调制的。如果电数据原先在NRZ格式中,则需要用小占空因数将其转换成RZ,以便生成窄暗脉冲。

Claims (17)

1、一种光网,包括:
a)光传输介质;以及
b)连接在光传输介质上的多个节点,该多个节点中各个包含相应的暗脉冲发生器,暗脉冲发生器与光传输介质在线耦合并与其它暗脉冲发生器串联,以及被配置成在传输介质上所携带的光信号中生成暗脉冲。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光网,其中各节点还包括可变延时级,该可变延时级配置成将可变时延作用在电域中的网络时钟信号上并将其输出端连接到暗脉冲发生器上。
3、按照权利要求2的光网,其中各节点还包括用于接收光传输介质上所携带的网络时钟信号的时钟接收机,该时钟接收机包括用于将时钟信号转换到电域中的光电检测器。
4、按照前面的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光网,其中的光传输介质为光总线,且多个节点发射机耦合在光总线的上游部分上。
5、按照权利要求4的光网,其中的节点包括:
耦合在光总线的上游部分上的节点发射机;以及
耦合在光总线的下游部分上的相应节点接收机。
6、按照权利要求5的光网,其中各所述暗脉冲发生器包括单个光调制器。
7、按照权利要求6的光网,其中各所述发生器为电吸收调制器。
8、按照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光网,其中各节点包括节点接收机,各节点接收机包括:
ⅰ)光时钟信号的输入端,
ⅱ)将时钟信号转换到电域中的检测器,
ⅲ)将选定的时延作用在电域中的时钟信号上的可变延时级,以及
ⅳ)包含配置成接收光TDMA数据流的光输入端及连接在可变时延级的输出端上的电控制输入端的非线性电光调制器,在使用中该电光调制器输出通过设定可变延时级的时延所选择的TDMA信道。
9、按照权利要求2至8中任何一项的光网,其中该可变延时级包括:
多个逻辑门,
将各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到时钟信号的输入路径上的装置,
连接在各门的第二输入端上的控制装置,以及
将这些门的输出端公共连接到延时的时钟信号的输出路径上的装置,连接门的输入与输出端到相应的输入与输出路径的所述装置是配置成通过不同的门提供各自不同长度的路径的,在使用中该控制装置将控制信号作用在这些门上以选择一条路径及用于时钟信号的一对应时延。
10、按照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光网,包含耦合在节点发射机上游的光传输介质上的光辐射的基本上连续的脉冲串的源。
11、按照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光网,其中该网络具有重入总线拓扑。
12、按照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光网,其中该光传输介质包含多个同位的波导。
13、一种互连多个计算机系统及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项的光网的网络。
14、一种操作包含连接在光传输介质上的多个节点的光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在多个节点之一上,施加表示光传输介质上所携带的光信号上的数据流的暗脉冲;以及
b)在后面的节点上,接收包含在步骤(a)中所施加的暗脉冲的光信号,并在不同的各自时隙中在该光信号上施加暗脉冲,借此产生OTDM(光时分多路复用)信号。
15、按照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在多个节点之一上所接收的所述光信号包括光幅射的一连续脉冲串。
16、按照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光信号包括光时钟信号,数据便是通过将该或各暗脉冲发生器配置成封锁光时钟信号的峰值而施加到其上面的。
17、按照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包括在电域中将可变时延作用在网络时钟信号上,以及将得出的信号作为控制输入作用在电光调制器上的步骤,该电光调制器借此生成所述暗脉冲。
CN97192597A 1996-02-26 1997-02-25 暗脉冲tdma光网 Pending CN1223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7192597A CN1223043A (zh) 1996-02-26 1997-02-25 暗脉冲tdma光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96301277.8 1996-02-26
EP96304694.1 1996-06-26
GB9613345.9 1996-06-26
GB9620502.6 1996-10-02
EP96307207.9 1996-10-02
CN97192597A CN1223043A (zh) 1996-02-26 1997-02-25 暗脉冲tdma光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3043A true CN1223043A (zh) 1999-07-14

Family

ID=5179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2597A Pending CN1223043A (zh) 1996-02-26 1997-02-25 暗脉冲tdma光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2304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117A (zh) * 2011-04-27 2011-12-14 深圳大学 一种全光产生光编码信号的方法
CN104733989A (zh) * 2015-04-13 2015-06-24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暗脉冲光纤激光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117A (zh) * 2011-04-27 2011-12-14 深圳大学 一种全光产生光编码信号的方法
CN104733989A (zh) * 2015-04-13 2015-06-24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暗脉冲光纤激光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91C (zh) 暗脉冲的产生和传输
CN1175334A (zh) 光时分复用网络中的节点
US7043164B1 (en) Optical regenerator for high bit-rate OTDM signals
CN101677416B (zh) 一种超高速光突发交换网的组包和解包方法及其系统
Miyamoto et al. 1.04-Tbit/s DWDM transmission experiment based on alternate-polarization 80-Gbit/s OTDM signals
Patel et al. Optical rate conversion for high-speed TDM networks
EP0555063B1 (en) Optical waveform shaping device
CN1223043A (zh) 暗脉冲tdma光网
US6396604B1 (en) Dark pulse TDMA optical network
CN1092882C (zh) 光tdma网络中的信道选择
AU732674B2 (en) Dark pulse TDMA optical network
CN201256441Y (zh) 一种超高速光突发交换网的组包和解包系统
Chan et al. A fast channel-tunable optical transmitter for ultrahigh-speed all-optical time-division multiaccess networks
Settembre et al. All-optical implementations for high-capacity TDMA networks
Prucnal et al. Time-division optical microarea networks
Zhang et al. Experiments on high-speed all-optical 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using all-serial encoders and decoders for 2/sup n/prime code
EP0835002A1 (en) Optical network
Zhang et al. A novel all-optical label processing based on multiple optical orthogonal codes sequences for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MXPA98006879A (en) Optic network of tdma of impulso obsc
Poulsen et al. Fast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in high bit rate OTDM systems
Zhang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fiber optic networks for real-tim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Futami et al. 160-Gb/s optical demultiplexing with enhanced timing tolerance by unequally aligning pulse position
Zhang et al. A feasible architecture for high-speed synchronous CDMA distribution network using optical processing
Prucnal et al. Signal processing in high speed OTDM networks
Budman et al.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ing for cell switched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4441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