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1134C - 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1134C
CN1211134C CN 98123655 CN98123655A CN1211134C CN 1211134 C CN1211134 C CN 1211134C CN 98123655 CN98123655 CN 98123655 CN 98123655 A CN98123655 A CN 98123655A CN 1211134 C CN1211134 C CN 121113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microwave generator
therapy apparatus
waveguid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1236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3842A (zh
Inventor
陈绍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 Zhonggu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81236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11134C/zh
Publication of CN1253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3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11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11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波的辐射能来治疗疾病的设备,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包括在机壳内安装的电源、磁控管、波导器和微波发生器,波导器的一端联接着磁控管,其另一端联接着微波发生器,在微波发生器上设置有能量输出口,在输出口上连接着端部装有治疗头的传输管,在磁控管和变压器的周围分别装有降温风机,在微波发生器内设有循环水微波吸收装置。本发明使用功率小,成本低,可连续较长时间,多方位同时对准病灶部位进行共振辐射治疗,使用安全,对人体无损害,对疑难病灶治疗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微波辐射能来对人体进行疾病的治疗与保健的设备,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
微波是指波长为1m-1mm,频率为300Mhz~3000Mhz的电磁波,医疗中采用915Mhz或2450Mhz的电磁波,微波透进人体深度D=1/u(u为吸收系数);透入深度D与频率有关。
微波治疗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公知的微波治疗机是由电源、振汤器、冷却器、电缆和线圈辐射器组成。振汤器主要是磁控管,微波输出采用电缆,向患者辐射采用线圈。
1.MW-S型微波治疗机主要技术性能:
频率:2450MHZ±50MHZ
微波输出功率:0~200W连续可调
定时:5~30分钟
额定功率:700VA
(摘自《电子工程师手册》16-52页,由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
2.合肥宏泰电子研究所自行研制的WQZ智能微波前列腺炎治疗仪,于92年11月5日通过中国科技大学、安徽省立医院专家。教授的技术鉴定。
(摘自《仪器与未来》1993年第3期第31页)
3.YWY系列医用微波仪(南京康友微波能应用研究所制造)。
4.FOR-SEA系列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南京启亚庆海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5.WPL系列耳鼻喉科治疗仪(长春志成有限责任公司制造)。
(序号3,4,5三种微波治疗仪均是在市场上的销售产品)
如有个别的医院采用了武汉某单位自制的,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的大型座式微波治疗机。
上述微波治疗仪(机)都是采用公知的电缆传输和线圈对患者进行辐射的已有技术。
小型微波治疗机,多用于有创伤的手术治疗;由于它的单一性,所以还不能进行微波能对人体体内病灶部位的双向和多向(多方位)的立体共振辐射治疗。就目前的治疗情况来看,它只能对人体体表附近的病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大型微波座式治疗机还存在着成本高、无用的耗损功率较大、治疗功能单一。如座式微波治疗机:一是对患者和医生的眼球和睾丸(男性)没有相应的防微波辐射的防护器具;二是患者的臀部血管由于受压而易于形成血栓或堵塞。故易产生不良的后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输出具有一定的用于治疗的微波能量,成本低,可以在人体病灶处采用小能量和连续较长时间的多方位同时对准一个深部病灶的部位进行共振式的辐射治疗,另外,本发明设置有微波输出的缓冲吸收装置,输出的微波辐射能安全,对人体无损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包括电源、磁控管、波导器、微波发生器和仪表盘装置,在机壳内安装着微波源系统。
微波源系统包括磁控管、波导器和微波发生器,波导器的一端联接着磁控管,其另一端联接着微波发生器,在微波发生器上设置着微波能量输出口,在微波能量输出口上连接着端部装有治疗头的波导传输管,在治疗头上安装着防泄漏的护网罩,在磁控管的附近安装着变压器与高压二极管和电容器,在磁控管和变压器的周围分别安装有降温的冷却风机,在微波发生器内设置着循环水微波吸收装置,在机壳上安装着仪表盘装置。
用本发明给患者治疗时,移动调整波导传输管,使治疗头对准患者病灶的最佳位置处,同时放好防泄漏的护网罩,接通仪表盘上电源开关,接通所有的降温风机,接通水泵,使循环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微波能吸收的装置内,通过排水管回流进入水箱内冷却;开启微波能输出的电源开关,磁控管工作,通过波导器发射微波能量并进入微波发生器再经过循环水吸收装置的吸收后,经波导传输管,由治疗头辐射到患者的病灶部位来进行治疗,治疗完毕后,可关闭总电源开关。
本发明采用小能量和连续长时间的多方位同时对准患者的一个病灶部位进行辐射共振治疗。在微波发生器内,微波的能量控制,是采用循环水微波吸收装置中的水来吸收由磁控管发射出来的强微波能,水容量越多,吸收的微波能量也越多,输出的微波能量也就越小,反之,输出的微波的能量也就越大。采用用水来调节微波能量的大小来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对人体不会有强烈的刺痛感觉,更不会烧伤人体的病灶部位,故使用本发明的微波能来治疗疾病是较为安全的。
由于可以移动的波导传输管上的治疗头距病灶的距离可以调节,微波能的衰减程度与传播距离的平方大致成反比,就是说,治疗头离病灶处越近,微波能也就愈强,反之则愈弱,采用这种调节微波能强弱的方式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利用微波能的辐射治疗有两个效应:一是热效应,二是生物效应。生物效应就是,由于微生物(细菌或病毒)细胞液吸收微波的能力优于周围其它介质,因此在微波能电磁场中的细胞膜将迅速破裂而导致菌体死亡。这个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微波能电磁场的辐射。而本发明在用微波能治疗时,是以小能量的较低温的方式,采用较长时间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辐射治疗的,以“生物效应”为主,高温的“加热”为辅的治疗方法。以“热”治“表”,“生物效应”治“本”。
由于本发明的微波发生器上设有多个装有治疗头的波导传输管,并在治疗头上安装着防微波泄漏的金属网罩,不仅可以实现几个治疗头多方位同时对准一个病灶的部位进行辐射的共振治疗,使用机动灵活,用途极广,而且本发明在对人体进行微波治疗时,是绝对安全的。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单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双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三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环形四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金属软管式的,四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具有开放式循环水槽的循环水微波能吸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具有循环水容器管的循环水微波能吸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具有螺旋盘管的循环水微波能吸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包括电源、磁控管、波导器、微波发生器和仪表装置,在机壳(2)上安装有仪表盘装置(3),仪表盘装置(3)包括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开关、定时器、功率调节器、指示灯、保险座等,在机壳(2)内安装着微波源系统,微波源系统包括磁控管(13)、波导器(14)和微波发生器(1),波导器(14)的一端联接着磁控管(13)其另一端通过耦合接口(20)联接着微波发生器(1),波导器(14)将来自磁控管(13)的微波能量经过耦合,传输到微波发生器(1)内。
微波发生器(1)为采用金属材料构成的封闭的金属筒,筒壁厚为0.3-0.7毫米,在微波发生器(1)的端部和侧部可以分别设置微波能量输出口,在微波能量输出口上连接着波导传输管(15),在波导传输管(15)的另一端装有治疗头(16),如图1和图2所示。
微波发生器(1)可分为单输出口(如图3)或双输出口(如图4)或三输出口(如图5)或四输出口(如图6与图7)所示。
单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为筒形与锥体的呈一体的壳体,在其筒形的底面上设置有耦合接口(20),在锥体的顶部输出口上联接着波导传输管(15),如图3与图2所示。
如图4所示,双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为两端为锥体,中间为筒形的呈一体的壳体,两端锥体顶部的输出口分别联接着波导传输管(15),中间的筒形壳上设置有耦合接口(20)。
如图5所示为三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中间为筒形,中间的筒形上设置有耦合接口(20),在筒形中间的位置处和两端分别设置了三个锥体,在三个锥体的出口处各自与波导传输管(15)相连接,即三个锥体与中间的筒形结构为一体。
如图7所示为普通的四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其主体部分为一筒形结构,一端经耦合接口(20)连接着波导器(14),磁控管(13)与波导器(14)相连。另一端为一锥体,锥体的出口端连接着波导传输管(15);在筒形结构壁面上分别设置了三个输出口,各自与波导传输管(15)相连接,即四个锥体与中间的筒形结构为一体。
如图6所示为“环”形四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在环形封闭壳体的内环面上,四面对称设置着输出口治疗头(16),在治疗头上装有可调节的防微波泄漏的金属网罩(18),在环形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耦合接口(20),耦合接口(20)连接着波导器(14),磁控管(13)与波导器(14)相连。
波导传输管(15)可以采用任何形状的软、硬金属管,治疗头(16)为尾部带有接头的治疗罩,根据人体治疗部位的不同,可采用不同形状的治疗罩。
在治疗头(16)上安装着防泄漏护网罩(18),防泄漏护网罩(18)为金属网罩,网格的尺寸规格为每平方厘米不少于900格。
在磁控管(13)附近安装有变压器、高压二极管和电容器(12),在磁控管(13)和变压器(12)的周围分别安装有降温的冷却风机(11)。
在微波发生器(1)内设置着循环水微波吸收装置(4),循环水微波吸收装置(4)的进水管(6)的端部装有水泵(9),其出水管(7)与水箱(10)相通,如图2所示,循环水微波吸收装置(4)可以是带有进水管(6)和排水管(7)的开放式循环水槽装置,如图8所示,循环水微波吸收装置(4)可以是带有进水管(6)和排水管(7)的循环水容器管,如图9所示,循环水微波吸收装置(4)可以是带有进水管(6)和排水管(7)的螺旋盘管装置,如图10所示。
患者(19)平躺在床上,由可活动的支架装置(17)支撑的波导传输管(15)的治疗头(16)从上往下对准患者(19)的病灶上部处,第二输出口、第三输出口、第四输出口应从患者的下部、左部和右部与第一输出口呈“十”字形对准来进行多方位共振式的微波能辐射的治疗。
在机壳(2)的底部下方装有车轮(8),在机壳(2)的侧壁上安装有把手(15)和调节波导输出管(15)的支撑支架装置(17)。
采用本发明《微波治疗机》的临床疗效观察
病例一、《微波治疗机》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姓名:阚××  性别:女  年龄:55岁
于93年8月底被深圳肿瘤医院诊断为“恶性卵巢肿瘤”,并在同年的10月19日作了卵巢肿瘤切除手术后回新疆乌鲁木齐市肿瘤医院进行化疗。
94年到97年一直按新疆乌鲁木齐市肿瘤医院的要求进行化疗。其中94年是每月进行一次化疗(12次)。95年是三个月进行一次化疗(4次)。96与97年是半年进行一次化疗(3次)。97年进行了一次化疗后与7月分开始转移至“颈部销骨淋巴结束腺癌”。
97年的8月分开始转移到颈部淋巴结(腺癌)后进行了7次强化疗。
一般的常规化疗是非常痛苦的,首先是要连着5天打吊针、吃了饭就会呕吐,不能吃饭、消瘦(由64公斤减至54公斤)、面色苍白、手指甲变黑、脱发、白血球大量减少(2000)和全身无力,便泌并且不能干任何工作。从其外表来看,和正常人明显为两样,是一个晚期的癌症患者。而强化疗就更加痛苦了,所以,病人大多不能坚持到底。也就是说,不愿意再进行化疗了,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通常当转移到淋巴系统时,如果在一个月内不进行治疗,就有可能死亡。同时有辐作用和治疗费用高,一般一个疗程5天,就需要5000~7000元左右,不难看出,有一部分人是治疗不起而死亡的。
98年的6月20日又再次转移至左右(左两处,右一处)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和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四处。此次转移后的三天内,病人就不想吃饭。接着就开始采用了《微波治疗机》对病人进行治疗。每处辐射的时间为15分钟,辐射的强度采用用病人的感觉来调节(没有测试仪器)。采用单野辐射,一处一处的辐射,共计45分钟。每天两次(早晨和下午各一次)共计90分钟。
在治疗中较明显的反应就是,每当在一处辐射到10分钟左右时,病人开始从腹内向外成串的排气。治疗后病人即开始想吃食物了,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当治疗10天时,腹股沟的淋巴结消失。治疗30天后,右锁骨上淋巴结消失。治疗60天后,左锁骨上的两个淋巴结合并成为1个。当治疗90天后,左锁骨上淋巴结成为一硬块,即纤维化了,目前,可以认为已治愈了。(由于怕再复发,所以仍然在坚持治疗,准备到半后再进行全面的检察)
采用本发明的《微波治疗机》治疗后病人的情况为:无任何的辐作用、不用任何药物、无痛苦、首先是想吃饭,而且食欲很好、体重明显增加(由54公斤增至64公斤)、面色红润、手指甲变为正常、开始长头发了(1~5公分)不再脱发、全身有力,大便正常,每天一次并且能干正常人能干的任何工作。从其外表来看,和正常人一模一样,更本不会想到是一个晚期的癌症患者。同时,治疗费用极底,每天两次用电不到2度,也就是说每天只需1元钱就足够了。不难看出,治疗一个月不到30元钱。这可挽救那部分经济困难的癌症患者。
病例二、《微波治疗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姓名:陈××  性别:女  年龄:25岁
于98年初感到右乳房胀痛难仍,经新疆石河子八一棉纺织厂医院检查右乳房有1.5×2×1.5cm的肿块状物。诊断为“乳腺增生”,并经西医吃药两个月之久后仍感疼痛未好转。
于98年8月采用本发明的《微波治疗机》治疗1次后,病人再无疼痛的感觉,肿块状物消失。
病例三、《微波治疗机》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的疗效观察
姓名:张××  性别:女  年龄:30岁
于98年8月被新疆乌鲁木齐兵团医院妇科诊断为“盆腔炎、附件炎”。于98年9月采用本发明的《微波治疗机》治疗1周后(每天1次),病人再无疼痛的感觉。
病例四、《微波治疗机》治疗“腰椎病”的疗效观察
姓名:宋××  性别:女  年龄:70岁
于二年前腰部扭错伤后,经常腰骶部疼痛、弯腰、伸膝起坐时痛疼加剧,行走跛行、背不能直立。经新疆乌鲁木齐兵团医院的X片的检查为:腰椎间隙变窄增生。
采用本发明的《微波治疗机》治疗2周后(每天1次),病人再无疼痛的感觉,行走自如并能干正常的家务活了。
病例五、《微波治疗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姓名:宋××  性别:女  年龄:40岁
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有游走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且关节僵硬和轻微的畸形,经各医院治疗无明显改变。
采用本发明的《微波治疗机》治疗3周后(每天1次),病人再无疼痛的感觉,行走灵活自如并能干正常的家务活了。
病例六、《微波治疗机》治疗“前列腺肥大”的疗效观察
姓名:宋××  性别:男  年龄:45岁
患“前列腺炎”多年,有尿流无力,经常想尿,但只能是点点滴滴的排尿,并在喝酒后伴有强烈的腰痛,经各医院治疗无明显改变。
采用本发明的《微波治疗机》采用卧式治疗3周后(每天1次),病人再无排尿不畅的感觉,并且即是喝酒,腰也不再疼痛。
病例七、《微波治疗机》的疗效观察
姓名:陈××  性别:男  年龄:56岁
于98年9月初开始感到头部眩晕,发作时感到房屋在快速旋转,眼花、恶腥、心慌,且站立不稳,经新疆乌鲁木齐兵团建工医院的X片的检查为:“颈椎间隙变窄,椎关节增生”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采用本发明的《微波治疗机》采用卧式治疗2周后(每天1次),病人的症状全部消失。

Claims (14)

1.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包括电源、磁控管、波导管、微波发生器和仪表盘装置与可移动系统,在机壳(2)内安装着微波源系统,微波源系统包括磁控管(13)、波导管(14)和微波发生器(1),波导管(14)的一端连接着磁控管(13),其另一端连接着微波发生器(1),在微波发生器(1)上设置着微波能量输出口,在磁控管(13)的附近安装着变压器(12)与高压二极管和电容器,在磁控管(13)和变压器(12)的周围分别安装有降温冷却风机(11),其特征是在微波能量输出口上连接着端部装有治疗头(16)的波导传输管(15),在治疗头(16)上安装着防泄漏的护网罩(18),在微波发生器(1)内设置着循环水微波吸收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微波发生器(1)为薄壁金属筒结构,在微波发生器(1)的端部和其周围可以分别设置多个微波能量的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微波发生器(1)可分为单输出口或双输出口或三输出口或四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单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是锥体与筒形结构为一体的壳体,在其筒形结构的底面上设置有耦合接口(20),在锥体的顶部的输出口上联接着波导传输管(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双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是两端为锥体与中间的筒形结构为一体的壳体,两端的锥体顶部的输出口上分别联接着波导传输管(15),中间的筒形结构的壳体上设置有耦合接口(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三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是两端为锥体与中间的筒形结构为一体的壳体,两端的锥体顶部的输出口上分别联接着波导传输管(15),在中间的筒形结构的适当位置处设置有耦合接口(20),与耦合接口20相对称的位置上为呈锥体的第三输出口,并联接着波导传输管(15),即三个输出口与中间的筒形结构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四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分为普通型的四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或“环”形四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普通型四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是锥体与筒形结构为一体的壳体,一端经耦合接口(20)连接着波导器(14),磁控管(13)与波导器(14)相连,另一端为锥体,锥体的出口端连接着波导传输管(15)或称第一输出口装置,同时在筒形结构的壁面上又分别设置了三个输出口,各自与波导传输管(15)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环”形四输出口的微波发生器(1),为金属材料构成的环形封闭壳体的内环面上,四面对称设置着输出口治疗头(16),在环形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耦合接口(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治疗头(16)为尾部带有管接头的治疗罩,治疗罩可以是圆柱形或近似圆锥形或倒圆锥形或异形的金属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波导传输管(15)可以是薄壁的金属管,也可以是金属波纹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防泄漏护网罩(18)为金属网材料,网格的尺寸规格为每平方厘米不少于900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循环水微波能吸收装置(4)的进水管(6)的端部装有水泵(9),其出水管(7)与水箱(10)相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改进的微波治疗机,其特征是循环水微波能吸收装置(4)是带有进水管(6)和排水管(7)的开放式循环水槽(4);可以是带有进水管(6)和排水管(7)的循环水容器管(4)装置;循环水微波能吸收装置(4)也可以是带有进水管(6)和排水管(7)的螺旋盘管(4)装置。
CN 98123655 1998-11-12 1998-11-12 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113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123655 CN1211134C (zh) 1998-11-12 1998-11-12 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123655 CN1211134C (zh) 1998-11-12 1998-11-12 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3842A CN1253842A (zh) 2000-05-24
CN1211134C true CN1211134C (zh) 2005-07-20

Family

ID=5228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12365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1134C (zh) 1998-11-12 1998-11-12 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1113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48970Y (zh) * 2008-07-17 2009-06-03 袁心洲 生命信息场导仪
CN103203077B (zh) * 2013-04-16 2016-03-02 杨兴瑞 带抑制微波漏能的微波热疗用辐射器
CN105031822B (zh) * 2015-05-07 2017-09-01 范向军 内科风湿多用医疗护理机
CN105709339B (zh) * 2015-12-29 2018-01-02 郑翠玲 腮腺炎康复理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3842A (zh) 2000-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8473A (zh) 一种量子细胞共振仪
CN1211134C (zh) 一种改进的微波治疗机
CN1317045C (zh) 微电磁波发生装置
CN201384788Y (zh) 温灸磁疗罐
KR101089490B1 (ko) 자기장을 이용한 건식 사우나 부스
CN107837182A (zh) 一种氢分子细胞健康舱系统
CN108686304A (zh) 多功能光谱理疗仪
CN201020000Y (zh) 坐式半身保健桑那箱
CN1006759B (zh) 人体频谱匹配效应场治疗装置及生产方法
CN107149724A (zh) 小口径毫米波治疗仪
CN101850155A (zh) 微波辐射装置
CN207168715U (zh) 一种红外波联合中草药熏蒸治疗仪
CN201200725Y (zh) 全电脑红外理疗仪
CN110420118A (zh) 可漂浮式艾灸器
CN201120056Y (zh) 一种低强度激光治疗装置
CN201239245Y (zh) 痔疮治疗仪
CN211097070U (zh) 一种综合型远红外理疗装置
CN205323032U (zh) 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综合治疗仪
CN107374941A (zh) 用于灸的量子、灸材及其应用
CN205235187U (zh) 一种强聚焦红光子肿瘤治疗装置
CN103341237A (zh) 双波长红外理疗方法与装置
CN213852003U (zh) 一种多功能艾灸床理疗罩
CN1080550A (zh) 前列腺治疗垫
CN202105225U (zh) 一种带穴位锥点的温刮温灸罐
Malyukov et al. EFFICIENCY OF COMBINE APPLICATION OF LASER AND CHROM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DUODENAL ULC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 ZHONGGUA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 SHAOYONG

Effective date: 201105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a Zhonggu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Shaoyo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830002 UNIT B, NO. 4, LANE 1, XINMIN ROAD,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TO: 100021 4F, BUILDING 25, HUAWEI BEI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CHEN SHAOYONG TO: MA ZHONGGU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24

Address after: 100021,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Warwick North Lane No. 25 building, 4F

Patentee after: Ma Zhongguang

Address before: 830002 B unit, No. 4, Xinmin Road, Urumqi,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en Shaoy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