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0295A - 中西文字编码智能输入方法及键盘 - Google Patents

中西文字编码智能输入方法及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0295A
CN1210295A CN 97104351 CN97104351A CN1210295A CN 1210295 A CN1210295 A CN 1210295A CN 97104351 CN97104351 CN 97104351 CN 97104351 A CN97104351 A CN 97104351A CN 1210295 A CN1210295 A CN 1210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board
chinese
key
bors
engl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1043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扶良文
潘秀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710435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10295A/zh
Publication of CN1210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0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中西文字编码智能输入方法及其键盘键位信息布局的设计。对汉字,键位间具有同指同排换手则换呼和/或同手同指换排则换调的关联,便于联想记忆;对汉字及各拼音文字,采用了镜象辅助键盘来实现双手交替操作,其代码的速度素质与操作素质,均因此而能具有大量乃至100%的双手交替击键结构,故而能大大地提高击键速度,同时还能显著地减少疲劳,且有利于预防腱鞘炎等职业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中西文字编码智能输入方法及键盘
本发明涉及东方或西方文字输入用的智能键盘及其编码输入方法。是在扶良文、潘秀娟、扶潘芳、扶天的发明专利《中日西可选兼容智能键盘系统》(中国专利号:85100732.5)的基础上,优化和发展出来的。原发明已荣获全国及国际发明金奖,并曾被著名翻译家全国及国际发明金奖获得者《郑码》发明人郑易里誉为是“第一次在汉语拼音问题上爆炸开来的一颗原子弹”。本发明是一个系列性的发明,由在原发明的基础上经过优化发展产生出来的一系列新的发明子项目组成。分述如下:
①、为了尽一切可能地减少需用单手连续击键输入的双拼音节,以便于高速盲打,以利于减轻击键输入操作中的劳动强度,我们优化了拉丁字母汉语双拼键盘的声韵信息布局,首创了利用侨韵来优化双拼音节的击键操作素质的方法,使拉丁字母式汉语双拼方案进化到了“有侨”阶段,从而使汉语双拼方案在操作素质和速度素质两方面的指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②、为了满足财会人员、窗口服务人员等希望能腾出一只手来整理票据的广大用户的特殊需要,我们又从需要双手操作的双拼方案出发,研究开发出了一种仅用单手就能很方便地盲打输入汉字的数字码汉语双拼方案。这个方案,因为用键少,键盘小,特别适合于在电话机、计算器、掌上机等各种小型机具上使用,所以,数字码式的汉语双拼输入法的发明,也是很有用处的。
③、为了让数字码式的汉语双拼也能双手交替盲打,我们又将设在数字方阵键盘上的汉语双拼方案移植到了字符键盘上来,并且增设了一个与移植过来的侨居数字键盘呈镜面对称关系的另一个数字键盘,用来配合输入,这就发展出来了一种可以绝对双手交替击键输入的数字代码汉语双拼输入法了。进一步我们又在尚未布局汉字信息的键上为使用频率特高的汉字设了专用键位,既可以一键一字地输入它们,以便减少击键次数,又可以用它们来当“标兵”,为句处理提供便利,还可以改善这种代码的可读性,这样一来,这种交替击键式的汉语双拼方案,就具备了很优秀的代码素质,成了一种优越性很大也很多的新型汉语双拼输入方法了。
④、将上述以四呼信息为纲布局的“有侨式”拉丁字母汉语双拼键盘改为以四声信息为纲,参照由扶良文提出初始方案,经与中国现行盲文发明者黄乃合作优化完善、并已获得国家语委、国家教委、民政部、新闻出版署、中国残联等国家管理机关批准,从1996年9月1日开始,正式在全国逐步推广应用的汉语双拼盲文的发明研究经验,结合电脑技术特点,我们又研究开发成功了一个汉语全息双拼智能键盘系统,既可用作当前修筑中国文字信息化高速“新干线”的“铺轨机”,又可用作未来逐步形成汉语拼音文字的“铺路石”。我们对此,信心十足。
⑤、在总结上述系列发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学习了英文QWERTY键盘改革和由英国拼写简化协会推动的英文“新拼法”运动的历史,受到启迪,发明了一种既能完全兼容QWERTY键盘的硬件和社会使用习惯,又能彻底消除QWERTY键盘操作不便、效率不高等严重缺陷的英文智能键盘及相应的英文编码输入方法,可减少英文输入击键次数近半、并成倍提高输入速度,同时还能减轻击键输入中的疲劳程度,有利于预防腱鞘炎等职业病的发生。
⑥、进一步我们又研究了德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印度尼西亚文、俄文的文字特性和打字键盘的键位结构,发明了相应文字的智能键盘及其编码输入方法。除了具体的文字信息需根据目标文字设定外,所有一切技术实施都与我们在英文智能键盘及其编码输入方法中已经详细说明的一样、而目标文字的具体键位信息设定,则由用户根据其工作性质来决定和设置(发明人将对购买了本发明技术使用权的合法用户提供相应文字的国民通用与行业通用两种键位信息布局的自动生成软件,用户只需运行一次由发明人提供的正版的键位信息布局生成软件,并在运行时向生成软件提供含有5~10万文字的典型性行业文件供生成软件统计其行业信息特性时用,生成软件即可立刻为用户生成行业适用的键位信息布局数据,并可立刻在其实际工作中使用。倘若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某键位上的信息不很符合该用户的具体要求或希望,可由用户自行修改该键位上的信息,以利应用。因行业文件含有用户个人或单位的秘密,发明人只负责向合法用户提供生成软件,而不必接触任何具体用户的行业性文字资料。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来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拉丁字母良文双拼汉字智能输入法
拉丁字母良文双拼汉字智能输入法,采用附图1所示的双拼键盘。可以把这个双拼键盘看做两个软性键盘的迭加,其中一个用附图1中用未加括号的信息表示的,为主盘;另一个用加有括号的信息表示,为辅盘。
因为在键位H上安排的韵母不能与声母ZCS拼音,在键位G上安排的韵母不能与声母N拼音,故可在本发明的双拼键盘上实现“全拼双拼兼容互变”,从而使良文双拼键盘的键位信息布局无需死忆,也不怕忘记。例如,设欲输入“双”字,假如操作者对它的声母sh的双拼键位究竟是在哪里记不太清楚了,那并不要紧,因为本智能系统有“全拼双拼兼容互变”功能,所以,只要输入它的汉语拼音sh,系统立刻就会理解操作者是在用汉语拼音输入声母信息,于是,立刻就会将操作者所输入的全拼信息sh变为双拼声母i,以便告诉操作者,如果下次要输入声母sh时,可击双拼声母键i,以便减少击键次数。但现在已经输入的信息sh则仍是有效的,不必修改了。这时,操作者如果记得韵母uang的双拼键位是h,则可直接击h键一下,这就等于键入了uang四个字母,从而实现了音节shuang的输入;如果操作者把韵母uang的双拼键位h也忘记了呢,那还是不要紧的,只需键入汉语拼音韵母uang,智能系统就会将键入的全拼韵母uang变为双拼韵母代码h,连同刚才键入的声母sh的双拼代码i一起,在提示行上显示出汉语拼音音节shuang的双拼形式ih和与之对应的汉字同音字来,以供选用。操作者此时既可选字,也可不选,甚至可以根本不理提示行的提示信息,而继续输入自己所需要的下文。不管操作者怎样考虑,只要他/她一继续击键输入,我们的智能系统立刻就会明白操作者的基本意图,并立即利用操作者刚所键入的新信息,结合既往已形成的信息环境,进行新形势下的新分析,针对新形势,立刻为操作者提供新的信息预测预报或输出服务。我们这里需要解释的问题是,为什么操作者输入声母sh中的h时,我们的智能系统并没有错认为它是韵母信息uang或iang的双拼代码,而对操作者第二次键入的那个h,我们的智能系统却能够准确地断定,操作者这一次键入的h,则一定是韵母uang,而决不是全拼声母“h zh ch sh”等中的h呢?这是因为,我们在布局良文双拼和金码双拼的键盘键位信息时,已经为使系统能够做出这种准确的智能判断预设好了语音学上的保证。
良文双拼的键位信息布局,是精心设计的产物。它使编码的易学性要求与操作的高速性要求及键盘键位的国际一致性要求三者之间的相互矛盾按系统工程的方法获得了总体性的优化。
附图1中,第一行是键位及声母信息,大写字母表示键位,其后的小写字母是该键位所代表的声母音值,一般都是一键一声,键位JQX上则有两个,一个是纯声母信息,另一个是声介合母信息。第二第三两行分别表示甲、乙两类韵值。其中,甲韵都是固定安排在该键位上韵母信息(为简便计,以下称之为“土著”韵母),乙韵则分两种,一种是没有用括号括住的,它与甲类韵母一样,也是本键上的“土著”韵母,另外一种用括号括起来的韵母,则是本居于与当前键位“隔手相望、左右对称”的键位上的,只因其键的地理位置与某些声母相拼的时候,因受人类用十个手指按盲打击键指法击键时手指肌肉运动生理机能的制约,击键时间当量偏高,为了提高汉字信息的击键录入效率,我们便将这些韵母“乔迁”到了与其故居的本土键位“隔手相望”的键位上去“侨居”的,故可称为该居留键位上的“侨韵”。这种“侨韵”,在其“祖居键位”上还保留着它原有的一切职权与地位,但在其“侨居”键位上则必须遵守一条规则:即不许“喧宾夺主”。也就是说,任意两键的声韵相拼时,如有多义性存在时,须按“土著优先”的原则来确定该双拼字母对的定义。“当量”是该双拼音节的声母与其韵母间的“键位相关击键时间当量”的简称,以最快的键位匹配关系为度量单位(即将打得最快的字符对的击键时间规格化为1.0),是一个无量纲的量。显然,在双拼音节的声韵键位匹配中,当量越小的,其操作性能越好。例如,表中的“很”字,如用双拼“hn”输入,其双拼当量为1.6,而用双拼“hb”输入时,则将降而为1.2;又如“文”字,其双拼代码及相应的击键时间当量分别为:
文:wn-1.1 wb-1.9 wg-1.6 ag-1.5 eg-1.3 og-1.1可见,同样的字音信息,同样是双拼输入,其时间消耗却可以因为代码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为了提高录入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显然应该选用击键时间当量最小的输入代码。特别是使用频率高的字音,采用当量小的代码,最能节约劳动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凡是用双手交替击键的双拼音节,其击键时间当量都小(多数在1.0~1.3之间),同手连续击键的双拼音节,其击键时间当量较大(多数在1.3~2.5之间),也就是说,双手交替击键比同手连续击键能快30%~150%。因此,使越是频用的双拼音节具有越小的击键时间当量,就成了双拼方案优化研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追求目标之一。
但是,用个简单点儿的双拼方案不好吗?何必把方案设计得那样“复杂”呢?一种既有“土著韵母”,又有“侨居韵母”,对“侨韵”还有条“不得喧宾夺主”的规定的双拼,比起只设一套韵母的“简单”双拼来,其“复杂”程度,已成倍增加,其学用与记忆的难度,不是也将随之而加倍增长吗?是的,乍一看来,这种既设“土著韵母”、又设“侨居韵母”的双拼,其“复杂”程度,似乎的确是已成倍增加了,但其实不然,因为,“侨韵”的设置,对于初学者,并不会增加任何学习负担,而对于追求高速高效的用户,则能带来极大的帮助,所以,“侨韵”的出现,乃是双拼研究中的一次大优化、一步大飞跃、一块里程碑,而不是一种小改小革小进步。对此,需要进一步的解释:为什么能说增设了几十个“侨韵”的良文双拼与不设“侨韵”的“简单”双拼对于初学者其“学用与记忆难度”会是“一样”的而不是“成倍增加”的呢?这是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他/她完全可以根本就不去理会所有的“侨韵”(就象它们都不存在一样),也就是说,只要把附图1中带有括号的乙韵统统地暂且“视而不见”般地“忽视”不管,只学“土著韵母”,仅用“土著韵母”来双拼,便正好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双拼了。这就是为什么能说学习“良文”双拼对初学者来说并不会比学习任何一种“简单”的双拼难的原因。不过,既然“侨韵”是可以“视而不见”似地不管它们的,那何必设置它们,徒增纷乱呢?根本不设“侨韵”不是更简单易学得多的吗?是的,但“简单”与“简陋”往往同宗共生而密不可分,丰富完美则与复杂繁难常常外貌酷似而内含迥异。扶良文是原始而“简单”的拉丁字母汉语双拼方案的第一发明人,也是多种类型的汉语双拼汉字编码方案的专利持有人,还是双拼盲文和双拼手语的“始作俑者”,后与中国现行盲字设计者黄乃先生合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实验研究与改进完善,才使此“蛹”(俑)“羽化”成为我国的正式盲人文字,从1996年9月起,逐步取代我国的现行盲字而开始推广应用,现在这个“良文双拼方案”也是扶良文等人在其原始“简单”的双拼方案的基础上,经过三四十年的不断研究改进与逐步优化完善,才终而臻于完美的。确然,因其内含的远为丰富完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其外观形式上的“复杂繁难”,但实质上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比当初那原始“简单”的双拼方案“杂乱难记、繁琐难用”起来,相反,而是更加“规律整齐对称”,更加“好学好记好用”了。事实上,因为,在优化的良文双拼中:①、就甲韵本身而言,开口呼韵母en eng ao an ou与其齐齿呼韵母in ing iao ian iu,键位左
右对称,“同韵异呼”只需“换手击韵”,符合人体左右对称的生理特点,操作协调性佳、既可
显著提高操作时的反应速度,又能明显减轻劳动中的疲劳程度,而且便于记忆、利于学习。②、就甲乙两韵间的关系而言,甲韵与乙韵正好有开口呼(或合口呼)与齐齿呼(或撮口呼)间的对
称互射关系,这就不但使甲乙两类韵位的记忆量减少了一半,其最重要的价值则尤其在于,这样
一来,便使在“简单”的双拼方案中原来是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的许多当量值较大、因而操作性能
较差的双拼音节,能够通过“换手击韵”的方式而得到显著优化了。例如,用“简单”的(即没
有“侨韵”构架的)双拼方案时,输入“很好”一词的双拼代码是“hnhj”,其击键时间当量
和为1.6+1.7+1.6=4.9,而采用优化的双拼代码“hbhf”时则为1.2+1.2+1.2=3.6,可以减少击
键时间当量4.9-3.6=1.3,从而使操作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3/4.9=27%。③、韵母a ia ua uan üan ong iong都可以直接换手击韵,从而使一大批当量偏高的双拼音节的
操作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④、曾使全国小学生伤透了脑筋的“y、w”头和“变形韵母”及许多不得不按“整体认读”方式死
记硬背的音节,在良文双拼中,已变得十分“随和”,方式方法可多种多样,故可“随心所欲”
而“不拘一格”地据“理”(而不再是只能根据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拼音规则”)击键输入,
汉语拼音中的那许多“拦路虎”从此也不再“拦路”了。例如:短语“英雄无用武之地”,其汉
语拼音只许拼作“yingxiong wu yong wu zhi di”而不许拼作“ingxong w iong u zh dy”或
“yengxyong u yiong w zhy dyi”……,但为什么不许呢?不但小学生不明白,就是小学教师,
也不是都能够说清楚、道明白的。在良文双拼中则不然,无论是拼作“yvxc wu yc wu vi di”
还是“ovxc wu.oc wu/zhi di;”或“ymxiong u2 c7 u3 vi,di4”或“yingxc wu oc wu vi
di”或“yvx,wu.yc wu/vi,di;”或语节码“yvxd”、“ovxd”、“ymxd”、“yingxd”、
“yv,xd”、“ym,xd”……,无论用哪种编码输入,都能达到输出“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些汉字
来的目的,并且同时得到正确的汉语拼音提示“yīngxi óng wúyòng wǔ zhīdì”,
从而让操作者能通过操作而自然地逐步熟悉汉语拼音的正确拼法,这就不但帮助人们克服了其在
使用汉语拼音时的主要的困难,而且还能教会使用者正确的汉语拼音拼法,以便帮助操作者在应
用良文双拼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同时于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自然掌握汉语拼音的正
确拼法,一举三得。⑤、编码时,只问是否有理,不设清规戒律:
合理就是码,码路纵横,条条码路通汉字;
击键就出字,键键有字,键键汉字皆所期。⑥、码有多组,可由操作者根据不同上下文的具体击键环境和码组间的协调关系而因地制地宜灵活选
择,以求顺手(即减少其当量和),以便提高输入效率,并同时减轻操作中的疲劳程度。⑦、码有规律,无需死记硬背。例如,声母“g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的所有音节,用
“侨韵”都是“换手击韵”。如:输入音节“qian”时,若用“简单”的双拼,应击“qd”,
但“qd”的击键时间当量为1.9,太大,输入费时、击键费力,工作效率低。为什么当我们用
“简单”双拼音节“qd”来输入时“费时、费力、效率低”呢?这是因为,击“qd”时用的是
左手的小指与中指连续击键,这种同手连续击键的操作方式,一般要比双手交替击键的击键时间
当量大30%~150%的缘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设有“侨韵”时,只需“换手击韵”,
即改用右手以同指在同排击“侨韵”“k”键,换用双拼音节“qk”来输入它就是了,“qk”的
击键时间当量是1.1,比“qd”的1.9小0.8,可以节约击键时间0.8/1.9=42%,效果
很大,而其学用难度则只不过是对诸多当量大操作不便的双拼音节“换手击韵”而已,这对于具
有盲打技能的操作者来说,是只会自然而然便形成习惯并热烈欢迎、而绝不会感到任何学用与操
作难度的;对于那些还没有盲打击键技能的初级用户,则“侨韵”的设置,只是为他们在工作中
逐步提高自己的击键技能创造了条件,却丝毫也并未提高他们入门的门槛,相反,反而会因为有
了“侨韵”而更容易“入门”了。例如说,许多汉语拼音水平较差的人,对声母“jqx”不能
与“开口呼”韵母相拼这件事常搞不清楚,常常有将音节“jiang、qiang、xiang……”等误
成“jang、qang、xang……”的,这在“简单”的双拼中一般都会被判为“非法输入”而不
被接受,在良文双拼中则不是设置这类的清规戒律而是兼容了各种有利于一般用户的拼法,以方
便用户,并为用户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更宽的选择余地,可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水平和方言习
惯,让用户能够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顺利而高速地实现其输入目的。⑧、“侨居韵母”都可由“土著韵母”通过“换手击韵”而得,所以“侨居韵母”的键位无需记忆,
只需在输入时从“土著韵母”键位“换手击韵”即得。换句话说,可以把用侨韵输入看成是一
种高速击键技能。当然,任何一种技能都只能是高度熟练的产物,而不可能是仅从理性便可获
得的。这也和游泳或滑冰一样,功到自然成,光凭理论是学不到手的。
良文双拼输入法,是智能型的汉字输入法,它在输入过程中,每输入一键,都有智能提示信息:第一键,提示五个一键简码字,即与所输入字母对应的五个最常用字,其中:
一个是以该字母为声位的最常用字,可用后续的空格键或数字键“6或5”送入正文;
四个是以该字母为韵母的零声母字(借以提示该字母所代表的韵母信息,兼供尚未熟悉良文双拼
方案的操作者随时查询良文双拼字母的韵值信息之用,利用这一查询功能,可以完全免除初学者
记忆双拼字母的负担,因此,良文双拼是完全没有学习负担、可以拿来就用的),按声调分布,
可用调码送入正文。第二键,按调提示该双拼音节的五个最常用字。第三键,按降频预报该双拼音节的同音字的第一位形码或以该双拼音节的一个同音字为词头的词语或
以已输入的字母为音节的一个汉语拼音音节的同音字。双拼信息的键位布局原则
双拼信息的键位布局,决定一个双拼方案的先天素质。布局得好则好用好学好兼容,布局不好则祸国殃民害子孙(英文QWERTY键盘的历史教训必须吸取!将在下面有关英文编码智能输入法的讨论中详细解说)。
良文双拼信息的键位布局,原则如下:
中外有别韵母可侨 声韵共形左右开弓 条件变读国际接轨 一符多能历史兼容
①、中外有别
中文有中文的许多特色,外语有外语的各自情形,我们为中文设计拼音,当然必须从中文自己的
实际出发,根据中文的特色需要,应该走双拼之路,而不能盲目套用拼音文字经验。这就是我们
所说的“中外有别”原则。②、声韵共形
双拼是整齐规律的声韵体制,拼音一个汉字,一律只需两个字母,这就为声母韵母共用一套符号
提供了天然条件,并使双拼所需的字母数量能够减省一大半,经济效益巨大。③、条件变读
汉语的字音体系,已经高度成熟、充分完善。例如:声母g k h,zh ch sh r,z c s只拼开
口呼与合口呼韵母,不拼齐齿呼与撮口呼韵母,声母j q x则相反。这种规律严谨、绝无例外
的语言基础,为在双拼中采用条件变读来进一步减省字母总数从语音学上提供了物质基础。④、一符多能
一个字母,在奇数位则表示声母信息、在偶数位则表示韵母信息;在一类声母后则代表开口呼或
合口呼韵母信息、在另一类声母后则代表齐齿呼或撮口呼韵母信息,这样,同一个字母符号,在
不同的信息环境里可以表示不同的汉字信息,同一符号,多种职能,规则简单,规律严谨,一键
多义,一符多能。⑤、韵母可侨
这是专为改进按上述四条原则设计的双拼方案中不可避免会要出现的那些声母韵母都落在了同一
个手上的双拼音节的速度素质而设的。“韵母可侨”,这是良文双拼方案中的重要特色之一。由
于采用了“韵母可侨”的键位信息布局,使良文双拼的速度素质和操作素质都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和完善。⑥、左右开弓
同样的击键速率,当输入左右手交替击键的代码时,因为在一个手击键后,操作即转到另一只手
上去了,每一个手都可以在另一个手击键的时间内得到片刻休息,因此会比用同一个手连续击键
的操作方式倍觉轻松,速度亦可显著提高。所以,能够采用左右开弓操作方式的双拼音节越多,
这个双拼方案的操作素质和速度素质便越好。上已说过,侨韵就是为此而专设的。在良文双拼方
案中,由于韵母信息键位布局的考究,使绝大多数的双拼操作都可采用双手交替击键的方式,因
此,良文双拼的速度素质和操作素质均已臻于优化完美地步。⑦、国际接轨
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任何国家的信息体制都必须与国际接轨。良文双拼采用的是ASCII
体制,在与国际接轨方面,即“洋为中用”方面,已不存在任何问题。
⑧、历史兼容
中文历史悠久,文献丰富,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华文化,是中文信息处理中的重大难题。CJK大字
符集的采用,已使这个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良文双拼是以CJK(中、日、韩)大字符集
为对象编码的,而且已经完美地实现了“全拼双拼兼容互变”和“音形全息编码”、“字词语无
切换处理”以及“智能预测、信息预报”等人工智能信息处理实用技术,同时还“中为洋用”地
解决了英文或他种拼音文字的“编码输入”技术(后面有详细技术说明和论证)问题,可导使拼
音文字逐渐走上“编码”之路,这一方面有帮助拼音文字国家人民解决其拼音文字信息输入比汉
字繁琐缓慢等效率问题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还有为世界未来文字朝汉字方向(而不是汉字走世界
共同的拼音方向!)发展探路的长远考虑(这决不是笔者民族“沙文主义”思想在作怪。另有论
文,兹不细述。)。
向社会推出一种基本信息工具,如能推广应用,其优其劣,影响都很深远,必须非常慎重,决不是可以草率从事的。英文QWERTY键盘的缺陷对社会、对子孙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这一沉重的历史教训,必须吸取。中文双拼键盘,究竟应当如何设计,是件大事,是件将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产生长远重大影响的大事,是必须抱着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子孙认真负责的郑重态度,兢兢业业、如霆如雷,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般地谨慎从事的。拉丁字母式的汉语双拼键盘,是要在26个字母的键位上安排好汉语的全部声韵信息的。汉语有21个声母、2个半声母、36个韵母。要在26个键位上安排好59个双拼音位信息,既要好用,又要好学;既要能够完全符合人手击键的生理与心理特性要求,又要能够充分适应汉语语言中声韵信息出现频度特性曲线的特性情况;既要符合语音学上的规律,又要适应语用学上的需求;既要能够很好地同国际接轨,又要能够理想地同历史兼容,既要便于用来编码处理几万个结构复杂、同音字很多的单字,不管一般人对这些汉字读不读得准、写不写得出,都要能够迅速反应、立马输入,而且重码还不能多,又要能够用来编码几十万近百万条词语,也不管一般人见没见过这条词语,用没用过这条词语,分不分得出来哪几个字组成的是词语,哪些字组成的信息段则不算词语;……;如此艰巨复杂的一件系统工程,其艰巨与复杂的程度,几乎可以媲美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研究,在这样的一件关系到亿万用户和民族子孙千秋万代的根本利益的伟大事业面前,在字母那样少、要求这样多的任务面前,谁能不全力以赴、精心设计,千方百计、精益求精呢。实施例2 阿拉伯数字良文双拼汉字智能输入法
对于希望仅用右手操作的那些用户,例如财会人员、窗口服务人员等,因为他们常需一手管理票据,一手操作电脑,让他们使用以双手击键技能为基础的汉字输入法来工作,就很不方便,又如,向移动电话、计算器、掌上机等手持机具输入汉字短信,也要求单手按键,而且可供汉字编码使用的键数只有十个,键数多的编码方案就不适用。为了满足这许多应用要求,将以字母编码为基础的双拼输入法移植到数字键盘上来,并且编码规则一致,以使会用字母式双拼编码法输入汉字的广大人群无需或仅需稍稍学习一两个小时就能利用数字键盘输入汉字,是很必要的。会字母式双拼或汉语拼音的人学习数字式双拼并不难。只要理解了表1和表2中列出的数字代码的编码规律,就能实际使用这种数码双拼汉字输入法了。
表1数码双拼汉字输入法声介信息代码表
  声介信息    代码    声介信息   代码    声介信息   代码   声介信息 代码    声介信息  代码   声介信息  代码     数字码的信息含义(简要说明)
    b     11     d  21     g  31     ji  41     zh  51     z  61 首位数码的信息含义:1:为唇音或唇齿音声母2:为舌尖中音声母3:为舌根音声母4:为舌面前音声母5:为舌尖后首声母6:为舌尖前音声母次位数码的信息含义:1:为塞音声母2:为塞擦音声母3:为摩擦音声母4;为f,l,r,wu,yi,li5:为不送气声母拼介母u或ü6:为送气声母拼介母u或ü7:为摩擦音或m,n拼介母u,ü8:为唇齿音边音或r,n拼u,ü9:为唇音或舌尖音声母拼i
    p     12     l  22     k  32     qi  42     ch  52     c  62
    m     13     n  23     h  33     xi  43     sh  53     s  63
    f     14     l  24     wu  34     yí  44     r  54     li  64
    bu     15     du  25     gu  35     ju  45     zhu  55     zu  65
    pu     16     tu  26     ku  36     qu  46     chu  56     cu  66
    mu     17     nu  27     hu  37     xu  47     shu  57     su  67
    fu     18     lu  28     nü  38     yu  48     r  58     lǖ   6
    bi     19     pi  29     mi  39     di  49     ti  59     ni  69
表2 数码双拼汉字输入法韵调及重码选定信息代码表
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0     码    位
韵母     a     ai     ao  e,ei  o,ou     an     en     eng     ang     [o] 韵位(即声介母的后面)
                声        调        信       息    去声    上声    阳平    阴平 调位(即韵母码位之后)
    重    码    选    定    信    息    选定    选定    选定    翻页 选位(即声调码位之后)
说明 1.码位:是指码元在每一个音节内部的位次,每换一个音节都从1开始从新计序。2.翻页:页面循环,简繁互变,但当且仅当系统处于选字状态时0键才是翻页键。3.提示行有重码时击“0”换页,击“7、8、9”选定,选定后击“0”被选字简繁互换。4.提示行有词语但无重码时击7、8、9分别选词语中的第一、第二、第三个单字待键。5.提示行无汉字时击7、8、9、0分别送逗号、顿号、句号、空格入正文。
实施例3 左右手交替击键的良文双拼汉字智能输入法
数码双拼是专为单手操作而设计的,特别适合于在方阵式的数字键盘(例如通用字符键盘右侧的或手持电话及计算器上的数字小键盘)输入汉字。当然,也可以用字符键盘主盘的数字排输入,但因其数据结构是专门针对方阵式数字键盘的,在主键盘的数字排上直接利用数码双拼代码操作时,会有不很顺手之感,并因而将使工作效率剧降,同时还会使操作的疲劳强度猛增,因而是不值得推荐的。为什么直接利用主键盘上的数字排来输入数码双拼代码会慢且因不顺手而容易疲劳呢?这是因为,在数码双拼码中,大量出现了12、21、90、09等代码段,输入这些代码段时,要用小指与无名指连续击键,由于人的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的生理结构关系,这种代码段的击键比较滞碍,其键位相关击键时间当量分别为1.5、1.6、1.4、1.7,其它代码段中,因需用单手连续击键的代码段,且使用频度较高的,还有很多,由于单手连续击键代码段的键位相关击键时间当量较大(约1.3~2.5),双手交替击键代码段的键位相关击键时间当量较小(约1.0~1.3),所以,含有大量需用单手连续击键输入代码段的编码体制,其输入速度当然就会显著降低,操作中产生的疲劳程度当然也会猛烈增加,这是不可避免的——除非改用双手交替的操作方式来作为代码段中的主体结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良文】双拼中设置“侨韵”的根本原因。【良文】双拼键盘,经过精心设计、反复优化,从系统工程分析,其综合性能指标,确然已臻完美,然而,对于常需在方阵式数字小键盘上利用数码双拼数码双拼的用户,要他/她在熟练掌握数码双拼双拼代码后,又去熟练掌握一种键位信息布局有别因而指法习惯不同的双拼键盘,则需从新培养操作习惯,这将不是无需时间代价就能轻易兑现的。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且习惯越深则改变越难,对于已经充分习惯了方阵式数字键盘码的操作者来说,如果要求他/她改码,那是很难的。因此,我们必须为他/她设计出一种不需要改码就能在主键盘上以左右交替的击键方式高速输入汉字的双拼键盘来。这可以采用与在【良文】双拼键盘上定义“侨韵”相似的方式,将方阵式数字键盘“乔迁”到主键区,即,在主键区形成两个互为镜像的方阵式数字小键盘而加以实现。布局在主键区的这两个互为镜像的方阵式数字键盘,其数字布局,可设计成以下式样:
Figure A9710435100121
用这两个“侨居”键盘,就可以实现不需要改码便能以左右交替的击键方式用数码双拼数字双拼代码高速输入汉字的理想。这只需要将三个方阵式数字键盘定义成为:当系统处于数码双拼数码双拼输入状态时,各对应键的键义信息彼此等价,输入时可由操作者在任一方阵式数字键盘上击所需信息的数字代码键,都能输入同样的汉字信息,事情就成功了。但主键区原来的数字排上的数字键,应例外。为什么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为,那排成一行的数字键与排成方阵的数字键,在操作时,它们的信息含义(这是决定操作时的思维意向的)与其指法风格(这是决定操作时的运动动向的)是彼此间互不协调的,勉强混用,很难相互匹配,将是只能造成混乱而不会带来效率故根本没有价值的;其二则是因为,在语句处理中,需要一批“标兵”信息,以便提高句处理的智能功效,同时减轻句处理的技术难度,特别是在有效键位较少的数字代码体制中,这种“标兵”信息对于高速度高效率地理解和处理数据,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此,我们很需要有一批键位来当“标兵”。让主键区除已供两个数字键盘“侨居”的20个键位之外的所有键位都各自负责一个最常用的汉字或标点符号,用来承担“标兵”之职责,乃是上上之策。根据上述这两条理由,我们便在主键区剩下来的25个键位上,安排了27个最常用的汉字或标点符号,如下表所示。
统计表明,这27个最常用的汉字与标点符号,其在一般汉字行文中的覆盖率,高达20%,也就是说,在汉字的行文中,平均每5个汉字里,就可能会有一个“标兵”字出现。有了这么许多的“标兵”来帮助理解和处理汉语自然语言的代码信息,汉语句处理技术的难度将大大降低,速度则大有提高,成功率也必将会有一个飞跃性的进展,应是可以期待的了。
这27个“标兵”字在25个键位上的布局,见下表。
左右交替击键的数码双拼键盘
Figure A9710435100131
由表可见,“标兵”字与其所在键位的“原始”信息代码间,含有一定的联想关系,有助记忆。实施例4国际通用键盘良文带调双拼汉字智能输入法
使用上述【交替】键盘来编码输入汉字,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采用双手交替击键的操作方式。根据陈一凡教授的实验数据:
“左右手交替击键速度最快,其键位相关击键时间当量多数在1.0至1.2之间,
同手连续操作的击键速度较慢,时间当量在1.5至2.5之间,双手交替击键
比同手无名指与小指交替击键的速度快2至3倍”。由此可见,对于能盲打击键的操作者来说,采用【交替】键盘来编码输入汉字,将能显著提高其击键速度,因而是很值得推荐的。但采用【交替】键盘的编码,一个含有声调信息的汉语音节,需要击键4次,比上述【良文】双拼的击键次数多,未免美中有所不足。特别是对于指法不佳或根本不能盲打的广大用户来说,他们对编码的最主要的要求是,编码易、击键少、重码少。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这一要求,笔者特将其与黄乃先生合作发明的带调双拼盲文,结合电脑输入操作的特殊性,作了相应发展,设计出来一种【带调】双拼汉字智能键盘及与之相应的汉字词语编码方法,作为本智能汉字输入方式的一个子系统,在此贡献给广大用户选用。用这种【带调】双拼输入汉语信息时,任何一个汉字的语音信息,即其声、韵、调三大语音要素,只需击两次键,就能完全输入,是击键次数最少、语言信息表达最完全、因而重码也自然最少的一种汉语全息双拼方案,特此贡献出来,希望对海内外的广大用户的工作,将能有所帮助,并愿在此基础上,与全国全球广大用户共同努力,继续研究开发,以期能通过亿万华胞在实践的基础上(而不只是在理论甚至空想的梦寐中),最终发展出一种能与我们发明的带调双拼盲文媲美、并同样能受到人们的火一般热烈的欢迎和支持、且同样能得到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理解和帮助,从而最终发展出一种真正具有汉语拼音文字功能、且能够在帮助汉字实现其信息化和现代化(但绝不是暴殄天珍,绝不能有损于汉语汉字的优秀品质,而只能是一种科学的扬弃,即:在汉字的发展与进化历程中,能继承并发扬其固有的优点和积极因素、能克服和改革其确实存在的缺点或消极因素的,有扬有弃的,该扬者则扬之、应弃者则抛弃的,科学性的,而不只是感情性的扬弃)的历史任务中,真正科学的、先进的、有扬有弃的、既能够全面继承而又有所发展的、真正理想、完全适用的新型文化工具来。
本智能汉字输入系统中的【带调】方式,与上述的【交替】和【2·1】或【右手】以及【良文】(纯土)和【良文】(有侨)等多种操作方式之间,为了便于用户在这许多操作方式之间,只需在键位上作些适应性的练习,就能彼此相通,只需学会了其中的一种操作方式,便能很快地理解并无需从新学习就自然能换用其他几种操作方式,我们在设计中,对操作时的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必要的同一性或兼容性,只作了极少量的不能不有所适应的变化。
例如说,用户为欲了解或使用【带调】方式,如果他/她已经会了本智能系列中的一种双拼,则只需看一看表3即【良文】带调双拼键盘,并对照键盘把表3中的编码法认真作几十个字的编码操作一遍,就可以在电脑上应用【带调】法无阻地慢慢作输入汉字工作,并通过工作而逐渐熟悉并终于爱上这种重码最少、击键最少、包容的信息却最完整、最准确的【带调】双拼方式了。请用户不必为自己的南腔北调担心,本【带调】双拼系统对声调信息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容错智能,它不但能够懂得您的声调信息、并且还能帮助您学习标准普通话呢。
表3【良文】带调双拼键盘及其编码方法与信息提示(范例)
Figure A9710435100151
  音节类型     [?][?]    [??][?]     [?][?y]或[?][?z]
编码法 声位     [?]   [?i]或[?u]     任意
韵位   带调韵母     带调韵母     [?y]或[?z]
例如 汉字     商行     双簧 一个   醋意十足的     狐狸   吃了   五 只 绿   蜘蛛
代码     YXOW     TXWW MVLF   =FMFYRRKF      WUCU  6V,    V7 HV  ,` HVGM
提示 shāng háng  shuāng huáng  yīgècùyìshízúde húlíchīle wǔzhīlǜzhīzhū
音节类型 韵母键“o、ao”上的音节   韵母键“ou、ai”上的音节       韵母键“ê、êi”上的音节
编码法 声位 w [?u]     其余    y[?i]     其余     y,?i,ju,qu,xu,yu     其余
韵位     o     ao     ou     ai     e或ê     ei
例如 汉字     我国     奥妙     优秀     海外     冶铁学     癸未
代码     V8SI   左shift+KQK     M/U;     O0V;     M939RO     S9VL
提示    wǒguó   ào miào    yōu xiǜ     hǒi wài    yětiěxué     guǐwèi
音节类型                   以yu开头的音节                以nu nü开头的音节 bpmf与o或u相拼 yolo
编码法 声位                    `                       `     b p m  f  y l
韵位     ?z      e     an     en     eng     ?y     u     an  eng  e  o  ?y(u) ?z(o)
例如 汉字      与      月     元 奴努怒 父母 伯婆 唷咯
代码     `7     `L     `E    `G     `H     `ニ `R`4`F     `-  `[ `] `K /FP4 ;U0U  M,
提示     yǔ     yuè    yuón     yùn    yòng    nǚn  únǔn ù   nuǎn nóng  nǜe  nuò fùmǔ  bóp ó  yolo
Figure A9710435100152
注:①、[?y]作韵母时,在b,p,m,f后为u;[?z]作韵母时,在b,p,m,f后为o,其它均以声母或声介称谓之韵值为韵值。
②、[lu?]、[lü?]的编码方法与[nu?]、[nü?]相同。hm→O\hng→O=e→[o][右无]ei→[O][右无]。
③、含韵母ongi ong的音节,分别用[?u][?右食指左][?i][?右食指左]作代码。儿化:音节+P。
在编码规则方面,【带调】双拼与【良文】、【数码】、【交替】等输入方式都不相同的地方有两点:其一是,在形码部分中用到的汉字构形部件(首形、余形、笔画)的读音或称谓音的双拼代码信息,当采用【带调】方式工作时,也自然是要带着它的声调信息的。这是因为,在【带调】双拼键盘上的韵母,天生就是带调的,不带声调的抽象“韵母”,是没有键位可击、因而根本无法输入的。其二是,在简码信息中,当采用【带调】双拼方式工作时,凡是能用声介合母信息的,因为声母和声介合母都是只需一击键就能输入的,为了减少重码,当然应该采用声介合母键来输入它,而不应再象在“加调”系统中那样,只用声母信息而将介母韵母信息都予以舍弃了。表3中用到的几个符号,意义如下:大写字母——代表键盘键位;小写字母——表示汉语拼音;+       ——表示将它前后的字符串连接起来;[?]表示某键;[??]表示某声介合母键;[?i]表示某声母与介母i的结合键;[?u]表示某声母与介母u的结合键;[o][O]——分别是左右两个[Shift]键作“零声母”用时的符号。
[o]在右手键位韵母自成音节时用,
[O]在左手键位韵母自成音节时用,
之所以用到两个零声母键,是为了尽量使零声母音节的代码结构可由两手交替击键输
入。但不这样分工也还是同样能够实现输入的,只是工作效率将略有降低就是了。
用Shift键作零声母时,既可以象击一般字母键那样,击一下Shift键后便立即放开击
键的手指,也可以按常规同时按下Shift键与韵母键。两种操作方式,是等效的。[?y][?z]中的“?”分别表示某声调信息,其中的“y”“z”分别表示“右手”或“左手”的
键位,这两个符号表示的音值是:
如果它前面是一个声介合母,它就是个零韵符;
如果它前面是声母b p m f之一,则
[?y]将韵母u赋给本音节,
[?z]将韵母o赋给本音节,
如果它前面是一个声母,它就将这个声母的名称音的韵母赋给本音节;侨居韵母与土著韵母的关系仍旧是“土著优先”,但虽然这些侨居韵母的设置也还是为了击键方
便、为了能用键位相关击键时间当量较小的音节信息代码来取代当量较大者的需要才予设
置的,但却不再要求其祖籍与其侨居地之间具有左右对称性的关系了(这是因为,这种对
称关系仍应由韵母的“开、齐、合、撮”四呼关系领属,以维系键盘键位信息布局的语音
学根据,以免使汉语双拼键盘键位上的信息布局走到英文QWERTY键盘那样的斜路上去而
遗害于子孙)。实施例5注音字母带调双拼良文键盘及其与倚天注音字母键盘的效能比较
  注音字母是一种已具有84年历史的汉字音标,至今仍在港、澳、台以及海外应用。因其拼式简
短、拼法简单,颇受用户欢迎。但其键盘键位的信息布局则尚无规范,一般都按字母序直接排键,例
如,著名的“倚天”中文输入系统,就是这样(表5)。这种信息布局,虽然有便于记忆字母与键位
之间的映射关系之便利,但却严重地妨碍了对键位信息布局中最关重要的两个参数,即字母的使用频
率和代码的结构素质(即高频码段的键位相关击键时间当量值)的合理布局安排,且不能带调双拼,
而只能在声韵双拼之后加击调号信息键,需为声调信息增加击键次数(省略声调信息则同音重码字数
量急剧猛增),性能指标远不如本发明中的带调双拼方式优越。在表5中,以李白在《静夜思》中的
名句“床前明月光”为例,逐字逐键列出了【倚天】与【良文】两种注音键盘的输入代码的明细开销
账表。由表可见,采用【良文】带调注音键盘比采用【倚天】注音键盘,打字效率可以成倍提高。这
个大提高,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击键次数的多少不同,采用【良文】带调注音键盘时,输入每一
个字的声韵调信息都只需要击两次键,而采用【倚天】注音键盘时,则需要击三、四次键(其中声母
一键,韵母一至两键,声调一键);其二是代码操作素质的优化程度不同,采用【良文】带调注音键
盘时,大多数音节都是用键位相关击键时间当量较小的左右手交替击键操作方式输入的,采用【倚天】
注音键盘时则不然,因为它的介母与韵母都是布局在右手键位上的,声调信息也有两个放在了右手键
位,因介母和声调都是与韵母相临的信息,所以在【倚天】键盘上输入字音信息时,必然要出现大量
的右手连续击键的代码段,而这种单手连续击键的代码段的键位相关击键时间当量一般要比双手交替
击键的代码段大50%~150%。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致使【倚天】注音键盘输入速度便只
有【良文】带调双拼注音键盘的一半左右了。换句话说,对于熟练的操作者来说,采用【倚天】注音
键盘输入时需要一天才能完成的打字工作量,采用【良文】带调注音键盘的熟练操作者只需半天就能
够完成。由此可见,键位信息布局的优劣,对一种输入方法来说,极关重要。
表4【良文】带调双拼键盘及其编码方法与信息提示(注音符号对照)
Figure A9710435100181
Figure A9710435100182
Figure A9710435100183
Figure A9710435100184
Figure A9710435100185
注:①、[?y]作韵母时,在ㄅㄆㄇ匚后为ㄨ;[?z]作韵母时,在ㄅㄆㄇ匚后为ㄛ,其余以声介称谓之韵值为韵值。
②、[ㄌㄨ?][ㄌㄩ?]编码同[ㄋㄨ?][ㄋㄩ?],ㄏㄇ→O\ㄏㄋ→O=ㄝ?→[o][右无]ㄟ?→[O][右无]。
③、含韵母ong iong的音节,分别用[?ㄨ][?右食指左][?丨][?右食指左]作代码。儿化:音节+P。
表5【倚天】注音键盘及其与【良文】注音键盘的效率比较
Figure A9710435100191
【倚天】与【良文】两种注音键盘的击键次数与消耗时间的比较(明细账例)
Figure A9710435100192
实施例6英文智能输入法及其编码键盘
英文是一种世界通用的拼音文字,只有26个字母,可用QWERTY键盘直接按字母输入,一般认为,是根本不需要编码输入法的,所以从未有人提出和探讨过“英文的智能编码输入法”问题。
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英文的智能编码输入法”问题,不但存在,而且重要;不但前景美丽,且是当前急务;不但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且能创造巨大的未来价值;不但切实可行,且能不推自行;不但不需要因其推行而使社会公众有所负担,且还能因其推行而让社会公众立刻直接获益;故此,我们愿意在这里向中英两国的文秘工作者们首次公开我们的专利发明“英文智能输入法及其编码键盘”,希望能对大家的当前工作有所助益,并通过大家的实践检验而使这项技术更臻完善,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成为英文改革社会实践的序幕。
表6是英文智能键盘的键位信息布局设计。
采用该键盘输入英文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其击键次数与时间消耗当量同采用传统的英文打字方法的对比细账,已用68个实例详细列于表7中。表中例(01)里E与i中间用小号字打印的2.1是打大写字母E与小写字母i所需要的时间当量。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击右Shift键后击e键的时间消耗当量1.0,一是击e键后击i键的时间消耗当量1.1。同样地,1.3是击e键后接着击r键的时间消耗当量。余类推。所有字母对之间的时间消耗当量数据都采自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陈一凡教授经过“周密的实验设计,从大量实验数据中得到”的《键位相关击键时间当量表》。该表原载于陈一凡、胡宣华著《汉字键盘输入技术与理论基础》,P161-162清华大学出版社与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第一版。该当量是向最优成绩归一的(也就是说,1.0可以认为是社会最优秀的打字高手在国际通用键盘的所有键位间击键所取得的键位相关击键时间中在输入那些最便于击键输入的键位搭配时所费时间的平均数的无量纲化数据),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和社会可比性。
由表7可见,采用国际传统的英文打字法时,比用良文改进的英文打字法,无论在击键次数方面,还是在击键时间消耗方面,相差都很悬殊。采用良文改进法比沿用国际传统方法能使英文打字的效率成倍提高、击键次数减少近半。
英文已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文字,全世界使用英文的人数已接近10亿,其中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约有3.5亿,世界上有3/4的邮件及电传、电报是用英文书写的,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科技杂志是用英文出版的,80%的计算机是用英文存储信息的……,所有这些英文,都需要利用英文打字输入。英文打字效率提高一倍,就能使输入这些英文所需要的劳务费用节省一半。由此可见,良文式英语智能输入法的推广应用,其价值和意义,是非常之巨大的。
问题在于,这种良文式英语智能输入法果真能够被广泛接受和大量采用吗?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无情的历史事实说明,要想打倒国际传统的QWERTY键盘,并取而代之,谈何容易!诚然,众所周知,英文QWERTY键盘,乃是一个“效率低,键位布局不符合人手盲打击键操作的生理与心理要求,因而打字操作劳动强度高、不舒适、不合理、易疲劳”的键盘,这是早就已经被公认的事实,没有争议。这个结论,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August Dvorak教授,在研究了英文字母的使用频率以及人手打字时的动作特征以后,于1936年作出的。教授的这一结论,曾在美国和英文世界引起一场持续五六十年的“英文打字键盘改革”研究设计热潮,并因而产生了很多优秀的英文键盘设计。教授自己也提出过有关设计方案,曾申请并获得过美国专利(专利号:2,040,248.申请时间:1936年5月12日)。但是,虽然引出了许多优秀的新英文打字键盘设计方案,有的还制出过新产品,甚至美国国家标准局也研究制定并公布过英文键盘字母键位布局美国国家标准新方案(草案),然而,今天的英文打字键盘却仍然是QWERTY键盘的一统天下!有什么理由可以设想,现在这个良文式的英语键盘,其命运将有可能比历史上那许多研究成果会稍微好一点儿呢?既然,61年来,历史上已经出现过那么多的键盘设计,并且没有一个不是为取代QWERTY键盘而诞生的,但在其与QWERTY键盘的市场争夺战中,却竟然没有一个能不败下阵来,这是多么残酷而又不可思议的历史事实啊!残酷的历史事实既然如此,又有什么理由可以希望,这个良文式的英语智能键盘,其命运将有可能会比历史上的那些稍微好一丁点儿呢?
扶良文认为,历史事实之所以竟至如此者,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所有那些革新的键盘设计,全都是唯我独尊、目空一切、上不能够与历史和社会接轨、下不足以开科学与技术新篇的、孤立的、独立王国式的设计,看来,研制者的目标,全都过于短浅狭窄,只知攻其一点,而不能及其余,全都只顾闭门造车,竟没一个考虑过出门合辙的。全都是一门心思地、专心致志地只做那如何打倒QWERTY键盘的梦去了,竟没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己闭门造出来的新键盘,如何与广大用户习惯接轨合辙的问题的。其结果,所造出来的新键盘,当然就难免于因其与社会用户没有共同语言(不兼容)而被社会所冷落、终致无人问津的命运了。
上述那许多残酷的历史事实,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它启迪我们,使我们懂得了尊重历史、尊重社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明知QWERTY键盘有严重缺点,而却仍然在我们的英文智能键盘系统中采用了与它完全兼容的键位信息布局设计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坚决相信,我们的英文智能键盘系统,绝不会重蹈覆辙,绝不至于也掉进那因“自绝于用户”而自我泯灭的泥潭绝境里去的主要根据。
但是,尊重历史绝不等于向落后屈服,尊重社会习惯也不等于向不良的社会习惯投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类社会,总得不断地向上、向前、进步,而决不应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听天由命、顺天由人、无所创造、无所作为。人应该作历史的火车头,而不是历史的复印机。我们兼容QWERTY键盘,只是为了向现有QWERTY用户提供方便,使他/她们付出过很大代价,经过艰苦训练,才获得的虽有严重缺陷但却已有其实际用处的QWERTY盲打习惯(这习惯也是一笔非常巨大的社会财富呢)能够继续有用(而不是完全作废)才这样作的,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对存在于QWERTY键盘身上的缺陷也会永远“兼容”下去而不加以改革!兼容并不是容忍的代名词,兼容本身就意味着改革——一种不破坏的改革。事实上,能兼容的改革方案乃是最难也是最高明、最理想、最好的一种改革方案。我们为英文打字改革所设计的改革方案,便正是这样的一种方案。一个能够兼容现有QWERTY键盘习惯、而同时却又能够将存在于QWERTY键盘上的主要缺陷予以十分有效的克服的改革方案。这个改革方案难吗?难!很难!难到了从来还没有人能够想得出来的程度,难道还不够难吗?但是,真理从来就是朴素而且简单的,而不是五光十色、晃眼迷人的。我们对QWERTY键盘的改革方案,也很简单、很朴素。它简单到了只需要用一句话:即“在QWERTY键盘上迭加一个与之呈镜面对称的软性键盘POIUYT键盘就行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将我们的改革方案的实际措施基本上说清楚了。多么简单朴素啊。
但是,简单的并不一定就是简陋的,朴素的也不一定就是功能不足的。我们这简单而又朴素的改革方案,也并不一定会因其简单、朴素便是功能低、效力小的。事实上,QWERTY键盘身上最重大的缺点有二:其一是需用单手连续击键输入的高使用率的字母组或单字太多,例如:
as at add after age agree be was bad bed better best see saw in you
tr re er ed et es ea gr fr st ar un il ou omol ll'll no on up……等等。这是在QWERTY键盘上最影响击键速度、且在操作时最使操作者感到不舒适,因而最易引起疲劳反应的因素。所有这类原来要用单手连续击键输入的字母组,有了POIUYT软性辅助键盘,便都可以采用“换手击键”方式,将他们变成为能用双手交替击键操作方式输入的了。这样一来,原来存在于QWERTY键盘的最严重的缺陷,便全都被完美而理想地弥平克服了。奥妙的是,这解决并不象其他非兼容式方案那样,要求操作者必须保证将其已经在原QWERTY键盘上经过多年的工作而形成了的具有条件反射性质的击键习惯完全地彻底地一次性地在一夜之间便改变过来,从其接受那不能兼容的新式键盘开始,就不能再用QWERTY的指法习惯打字了(一打就错!),试问,谁能保证短时间内绝对不会不自觉便回到老QWERTY习惯上去而打错字呢?事实上,谁也不能这样保证。越是有经验的人越是保证不了。保证不了怎么办?很简单,不用你那新键盘打字就是了!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经发明家们巧费匠心地研制出来、其素质也确实很好的非兼容式新英文键盘,竟然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广大用户青睐的原因。有鉴于这些历史教训,所以我们认为,不能太理想主义,“有容乃大”,“有智方能”,于是我们便选择了完全与历史和社会习惯兼容的改革方案,从而发明出来了上述这个兼容式的软性的英文智能键盘。我们这能完全与社会习惯兼容的软性英文智能键盘,对用户是非常友善的,它对用户没有任何限制或要求。用户可以完全不用它,也可以只用它的一部分,还可以在老式与新式两种键盘之间乱率乱跳乱用,随便怎么用它,它都能理解、它都会接受、它都不会出错!用则有益,不用无妨,用不会错,停不怕忘,不怕串,不怕乱。多么友好、多少美妙啊!当然,由于兼容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也会把某些缺陷兼容进去,例如,QWERTY键盘键位分布没规律,不便于初学者的学习和记忆等缺点,也都无可避免地被兼容进去了。这是兼容本身的先天不足,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我们认为,这一缺点,因为它并不是影响操作效率的因素,只不过要求初学时增加一点记忆负担而已,所以还并不是特别重要的,而是可以容忍的。美中不足的另外一点则是由于迭加良文式软性键盘POIUYT于传统的硬件键盘QWERTY上而导致了少量的重码,不过重码数量很少,而且一般都能通过人工智能而得到自动处理选定,需要由操作者来进行人工选重的情况很少很少,所以这一点美中不足的疵瑕并不会给这种英文智能编码输入法在实际应用中带来效率影响,因而也还是可以容忍的。
存在于QWERTY键盘身上的另一大缺点是英文的击键次数偏多的问题。这其实是英文拼写体制本身的缺点在键盘应用上的反映,只有克服英文拼写体制上的这一重大缺点,才能从根本上使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有许多才智超群的学者,致力于简化英文拼写系统的研究。1940年组建的“英国拼写简化协会”(British Simplified Spelling Society),发起推行的英文“新拼法”的运动,就是一例。在主张英文拼写简化的人士中,积极性最高的,首推肖伯纳翁。肖翁曾立下遗嘱,将他的部分遗产,捐赠给了此项事业,作为奖励基金,专门用来奖励对英文拼写系统简化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士。然而,直到今日,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英文的拼写体制却依然如故,新一代的学龄儿童,仍旧在与那套混乱可恼的英文拼写系统苦斗。那套形成于五百多年前的,仅由William Caxton等几个人单独决定下来的英文拼写系统,既难于正确拼写,又难于正确读音,拼写规则繁琐混乱,令人既难以理解,也难以记忆,使人见字见形不知音,听音知义不知形,几百年来,真不知已经浪费了多少人的宝贵时间了,确实是非常需要予以彻底改革的啊!特别是因为,英文现在已经不再只是英美等国的国文,她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星球的共同财富了,这当然是英美等国的无尚光荣,但同时也赋予了英美等国一项光荣的义务,即优化完善英文拼写系统的义务。笔者恳切地希望,英、美、加、澳等以英语为主要语文的国家注意,由于英文的现行拼写体制的严重缺陷,不仅是已给非英文国际人们的英文学用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和困难,其对英语国家造成的困难和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例如美国,请允许笔者在此引用李敏生先生和李涛先生在《昭雪汉字百年冤案——安子介汉字科学体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第一版p294)一书中引述的,由香港安子介先生提供的一则英文资料来看一看问题的严重性吧:美国“争取识字联合会”理事会已经发出了呼吁(该呼吁载在《魏墨尔丛书》的书末)如下:
“到2000年,每三个美国人中可能有两个人是文盲。那是真的。今天,
有7500万成年人,即大约每三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识字不多,读不懂
书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杂志预料:美国到2000年只有30%
的人识字,能读会写。在那个美国到来之前,你能够通过今天参加对
文盲现象的斗争阻止那个美国的到来。请拨1-800-228-8813号
电话。向争取识字联合会表示你愿意参加这项工作。”
美国出现这样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英文现行拼读体制的繁难复杂本身,也不能不说是一重要原因。美国人学习英文尚且如此不易,外族人学英文,困难还要大上许多倍。那是何等的不易。为了英文本身的发展与完善,为了全世界使用英文、热爱英文的各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笔者在此愿意怀着最恳切、最崇高的敬意,就英文改革这项极艰难、极伟大事业,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等原则问题,谈点个人的、虽还不够成熟、也不一定正确、但却如骨梗喉、不吐不快的意见与建议如下,希望能够引起社会有关各界的关注和争鸣讨论。
扶良文认为,英文新拼法运动之所以长期未能取得显著成效,原因固然很多、很复杂,但最根本性的原因,则在于该改革运动所采取的战略方针、所走的方向道路,并不完全正确,甚至也欠明确。试问该运动的战略总目标是什么呢?答日“拼写简化”,推行英文“新拼法”。但是,怎样简化?如何推行?怎样与历史接轨?如何与国际挂钩?计划如何?步骤如何?优点几何?缺点几何?优点能否全部兑现?缺点能否得到补救?会不会因此而造成一语多文?能不能避免由此而导致的同事异字?如果因此而形成了英国拼法与美国拼法等等之类的分歧怎么统一?倘若因此而导致了文化分裂如何挽救?“新拼法”与“旧拼法”的关系怎样?继承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过去与现在同未来之间的关系怎样统一?科学与习惯之间的矛盾谁服从谁?方言与方言之间的差异争议怎样消除?国际与族际之间的利益矛盾如何调剂?如何避免意识形态的介入?怎样处理进化中的许多“盲肠”类问题?词形的视效如何提高?词意的内含怎样显现?词音的二义性如何区分?词语的结构性怎样体现?……诸如此类的存在于文字改革事业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在上述的英文拼写简化纲领中不但尚无处理方案,甚至连最基本的原理原则与学说理论基础都还有待于奠定。在这样的混沌未开、乾坤待定的状态下去开展英文新拼法“运动”,显然是不可能指望会涌出什么意外的好结果来的。要使英文改革成功,非有能导致使英文发生突变性的质的飞跃的新基因、新发明出现不可,非作全面的战略战术可行性研究不行。仅只囿于几个字母的代换,而缺乏能够导致使英文的结构体制发生突变性飞跃的新质要素,不给传统英文体制注入新激素、新血液、新基因、新发明,那样的英文改革运动,当然不可能运动出任何奇迹来,这本是里所当然、料所应及的。这也是我们的经验之谈。我们在中国盲文改革的工作中,也在这类弯路上徘徊过几十年而一无所获。我们曾用64个布莱叶盲符,按西文的习惯,去代换中国盲文中的声韵结构,还曾美其名日“盲文字母国际化”、“拼音体制音素化”,靠美丽的口号来自我鼓励,用空洞的虚夸来自欺欺人。实质上则是在削足适履,掩耳盗铃。结果呢,结果是实践检验了真理!那类张冠李戴,东拼西凑的改革方案一拿到盲人群众手里去试用,马上就蔫了,没有一个曾经能够在盲人群众手里存活下来的。但“带调双拼”方案则不然,该方案一到盲人群众手里,马上就受到了盲人群众的热诚欢迎和母亲对代自己的新生婴儿般的爱护。虽然,初始时,那个“带调双拼”的盲文改革方案本身也还很稚嫩,还存在很多缺点,但因它含有“带调双拼”这一可爱的“新基因”,因此,盲人群众很高兴,很欢迎,主动地爱护它、改进它,而没有被冷淡对待或婉言拒绝。英文改革要想取得成功,也必须本身具有“新基因”,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成熟、结果。如果只是简单的符号代换,几十年来的实验实践证明,不具有特别受人喜爱的素质基因的“新拼法”是很难在现行英文的强大的群体优势的社会环境中竞争并存活下去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我们在中国盲文改革方面的经验能对英文改革事业有点启迪或参考作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中文改革一样,英文改革事业也是任重而道远的。要想事业成功,第一步就应该是有利于用户的,不能只要求用户付出代价却无所收获。中文改革的第一步,我们选择了盲文,这是因为,盲人对阅读和书写的效率要求十分迫切,而现行盲文却无法理想地使盲人群众的这一迫切要求得到应有的满足。只有带调双拼盲文,才能够理想地满足盲人群众的这一迫切需求。正是因此,正是因为我们新发明的盲文带调双拼方案很先进、很科学,很精密、很明确,很好用、很易学,完全符合盲人群众对盲文的希望,能够充分满足盲人群众对盲文的要求,所以便能获得盲人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主动配合,从而比较容易取得成功。不过,我们也走过一段弯路。这是因为发明人扶良文本人不是盲人,没有摸读盲文所必须的灵敏触觉,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所设计的初始改革方案,是并不完全符合盲人摸读的实际要求的。主要是过分强调了要尽可能减少盲文触点,以期让盲人在摸读时能在摸读尽可能少的盲文点子的条件下获得所读盲文的信息,在书写时也能尽量少剁点儿,以期能用最经济的书写劳动写出自己要写的盲文信息。这其实只是一种天真的想象,并不符合盲人摸读和书写的实际。实际上,盲人摸读时,必须在点与点之间进行参照比较,才能确定盲符信息,盲人是并不能对孤立的点几确定其文字信息的。因此,如果所用的盲符都是点儿较少的,则整体的盲文结构就会有点子过于稀疏、不便于相互参照、不利于迅速摸读的缺点,因而是不妥当、不适用的。好在由于在那原始方案中含有“带调双拼”这一极受盲人喜爱的“新基因”,所以笔者的原始方案虽然曾是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的,但却仍然受到了盲字专家、中国现行盲文发明人黄乃以及众多的盲人教育家和广大的盲人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主动爱护,正是靠了他们的批评改进与优化完善,才使这种带调双拼盲文终臻完美,并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正式批准,而得以在全国逐步正式推广于应用。
英文改革的第一步应该选择什么步骤呢?我认为,以选择英文打字改革作突破口最是适宜。为什么呢?因为:
(一)、因为,打字乃是一种个体劳动,目标完全在字,与打无关,只要打得轻松打得快就好,具体的打字击键方法可完全由打字人自选自定,且可因行业或个人文风的用字需要不同而有所适应、有所变化、有所调整,无需统一、无需审定、无需批准,绝对不会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干涉;
(二)、又因为,某种打字方法好不好,好到什么程度,打字人心里都有数,而且与打字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密切相关,任何虚假的欺骗宣传在这里都毫无用武之地;
(三)、还因为,打字乃是人人所需要、对人人都有用的一种技能,一种优秀的打字方法,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效率上的贡献,也是一种劳动中的享受,而一切存在于某打字方法中的或大或小的缺点,也都会在打字过程中对操作者带来或多或少的损害,亿万打字人是最公正最权威的裁判,他们是绝不会不知好歹、绝不会胡评乱判的。不过,有选择才有竞争,有竞争才有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竞争才能发展。所以,多样化的市场,才是发展和进化的土壤,而专制垄断性的市场,则是发展和进化的坟墓。但文字则因为是社会的公共财富,是需要政府来统一管理而绝不能允许任何人随意修订或随时改动的。社会的通用文字只有一个自由度,那就是打字。所以,任何文字改革研究,都应该以打字为它的实验园;要相当漫长的时间,而文明的社会则不可以一天无文字,所以,任何文明社会的文字改革工作,都绝对不能再用罪该万死的秦始皇用过的那种“焚书坑儒”的罪恶方式,而只能采用兼容渐变、自然更替、无痛分娩、有益无损式的嬗变方式。因为,通过打字改革来进行英文改革的实验研究,最是简便易行,不但是立竿便可见影的,而且是立马就能获益的。为此,我们谨特研制了一种英文专用的智能键盘系统及英文智能编码输入方法,如表6、7所示,预计将能帮助打字人,使他/她们的打字速度提高一倍、使他/她们为完成同样的英文打字量而需花费的打字时间,仅为采用用国际传统的英文打字法时的一半左右,且无需硬件投资,无需培训支付,既能完全兼容传统习惯,因而没有学习负担,又能实现彻底改革,从而获得进步效益,而且效率竟能倍增,成效十分诱人,又可步步为营,逐步前进,进则有获,停却无损,因而本身就能催人向上,引人入胜,却又能够完全随人自由自便,丝毫也不不强人所难,所以,我们认为,是很有希望能够得到全世界需要英文打字的广大英文使用者的热烈欢迎的。在市场经济、功利至上的时代,用户就是上帝,用户就是前途,有了用户就会有一切,通过亿万人民的英文打字作业而走出一条英文改革的大路来,使英文改革这项艰巨伟大的事业,走出低谷,走向成功,让全世界需要使用英文的人,共同受益,长远受益。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坚决相信,此项发明,是一定能够受到广大英文用户的真诚欢迎,因而将是一定能够打开市场、占有市场,并通过市场的培养,而终于走出一条新英文之路来的。
至于具体的打字方法,那真是人人拿到软件一试就会的东西,确实简单朴素透明到了不说就知道的程度,这里也就不多谈了。在拿到软件之前,如欲先了解个概貌,则请翻翻表6与表7,看它一眼两眼,就能心里有数了。表7中“良文改进”一栏,乍一看来眼生,这不要紧,因为,它只不过是用来验证所击的键位正确不正确的,而并不是用来表示所输入的英文字的,盲打技术稍佳的操作者一般不会看它,也不应该看它。至于校对,本智能系统会自动为操作者作一校工作,打错的字绝大多数都能够在机器一校时被发现和纠正,无需打字人在输入中给予关心。打字人只需在输入完成时把经机器一校后用标准英文显示的清样看一遍,批准或改正清样正文就行了。在“良又改进”栏中出现的那些输入码,本非供打字人阅读的东西,请不必对该代码的眼生问题在意——就象不必对各种机内码的眼生在意一样。
表6英文智能键盘的键位信息布局设计英文智能键盘键位信息布局简要说明:
①上表是我们设计的英文智能键盘的键位信息布局设计(示意)。自从1936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August Dvorak,研究了英文字母的使用频率和手指打字的动作,用无可辩驳的理论与实验数据充分证明了QWERTY键盘之所以为一种不合理、低效率的设计开始,“QWERTY键盘必须改革”便已成为英语世界的共识,并已有多种优秀设计方案问世。美国国家标准局甚至还制订过英文键盘键位信息布局的国家标准(草案),并曾公布试行。本来期望,该草案将能通过试行而取得社会支持,从而逐步推广应用,以使英文打字效率将能从QWERTY键盘的历史束缚中解脱中出来。讵料已习惯于QWERTY键盘的万千打字机操作人员却大都不愿改变其QWERTY的习惯而另习新盘,致使此项以否定QWERTY键位布局为主的“键盘革命”计划不断受挫,今已很少有人问津了。有鉴于此,笔者从其汉语双拼研究实验并推广成功的经验出发,另劈蹊径,在其《中、日、西可选兼容智能键盘系统》(中国发明专利号85100732.5)(此项发明已荣获全国及国际发明金奖)的基础上,经过十二年的优化研究,现已取得了质的新飞跃,产生了一项新专利,发明了一种具有中文双拼基因的英文智能键盘。采用此项发明,既能与QWERTY键盘完全兼容,因而不需否定广大用户的习惯经验;又能彻底克服QWERTY键盘效率低下的严重缺陷,因而能使全世界亿万人民因使用QWERTY键盘而遭受的效率损失得到完全的挽回;而且还能将由扶良文等发明、现已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正在全国迅速推广应用的“双拼”技术移植到英文键盘上来,使英文打字技术由原始直接的字母打字阶段进化到代码输入智能处理的发展阶段,可以使英文输入的效率成倍提高(详请参看表7《两种英文打字法的击键次数与时间消耗明细对比表》)。
②本栏是在QWERTY键盘上叠加一个与它呈镜面对称的软键盘POIUYT后的键位信息表。利用这两个互呈镜象的键盘,相互配合,就可以使任何原在QWERTY键盘上不能用双手交替操作输入的字母对都可以通过“换用镜象键位输入一个字母”的方法来实现双手交替击键,从而使英文打字操作因所有字母对都能左右开弓而变得高速轻松,而且效率大增,使August Dvorak教授61年前提出的的改进英文打字技术的理想,在无需用户放弃其在QWERTY键盘上所习得的盲打技术的条件下,得到完美的实现。
③本栏是英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字母组(与中文双拼中的韵母相当)的信息代码,是仿照扶良文等发明的中文双拼方案,结合英文的信息结构特点,精心设计的。采用这些信息代码,能够显著减少英文输入中的击键次数,从而进一步大大提高英文的输入速度。
④本栏是20个极常用英文词,一键一词,不加空格。也可作构词成分使用。它究竟是做单词还是做构词成分用,一概由本智能输入系统的人工智能自动区分处理,除极个别重码外,无需操作者关心或过问。
⑤本栏是40个高频英文词,一键一词,左右有别,单用时需加空格,作其它单字的构字材料时不加空格。
注:表中的几个特定符号,意义如下:(1)在“?m,?l,?W”中的“?”代表元音字母;(2)在“!r,!l”中的“!”代表辅音字母。(实例见表7例(04)、(09)、(11)、(27)、(30)、(32)、(35)、(41)、(50)、(53)、(67))⑶在键位“F、J”上的信息
Figure A9710435100281
它是专为以字母“e”为结束信息的英文词而设的代码。但忘记或忽略了用它,亦即:如果您按常规用了键位“e”或其镜象键位“i”来输入该英文词的最后一个字母“e”,那也无关要紧,所以,它并不要求操作者特别留意地使用它。但是,如操作者愿意在训练自己的高速盲打技能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这就是说:凡是遇到能够使用特定在这两个键位上的代码
Figure A9710435100282
时,每次都自然而然地、下意识地便能正确使用它们,培养出这样的一个具有“条件反射”性质的良好的击键习惯(当然是指包括在严格按“双手交替击键”来使用扶良文中西文智能编码输入法的击键习惯之内的“条件反射”操作习惯!)来,那将是很值得的。因为,它将能使您的操作变得更加轻松、更为舒适,更其高速;它将为您永远忠诚服务,使您终生受益无穷。它占有很高的使用频度(请随手任意打开一本英文书数一数它的出现次数您就“心里有数”了),它所占的键位则是盲打击键时的出发点和归宿键位,在所有的键位中,这两个键位乃是最能节省时间、最能节省脑力和体力的键位;此外,该代码除了含有字母“e”的信息外,还含有词结束的附加信息,其信息含量比字母“e”更加丰富,更具有信息确定性,更有利于减少您输入中难免出现的差错,也有助于本智能输入系统帮助您提高您的输入正确性。所以,建议有兴趣严格要求自己的年轻人,在这类小窍门方面,也不妨多下点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从小注意培养好习惯(当然,对于成年人,这类锦上添花的事,就不一定需要象年轻人那样严格要求了。不仅不一定要求他们去特别注意这类“小节”,甚至就是②、③、④、⑤中的部分代码也都是可用可不用(当然,多用多回报,少用少回报,不用无回报,乃是铁定不移的规律,这就不必说了)、可多用也可少用的了。事实上,本智能输入系统,乃是一个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兼容性的综合系统:如果所有的代码都不用,它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式QWERTY键盘;如果用到②中的部分代码,它就是一个能采用双手交替击键、因而比老式的QWERTY键盘更轻松、更快捷、更舒适的初级智能键盘了;如果能够用上③,它就已经是一个使英文的智能输入法具有了相当好的中文双拼风格和效率、因而已是一个高速高效、非常适用的中级智能键盘系统了;如果再用上④、⑤,它就是已经具有了速记的优点和风格、但却没有速记那些不能交流、不便阅读等严重缺陷的信息时代的信息生产基本工具——英文版的【良文】智能键盘系统了。这是一种最新发明的文化工具,发明者希望,她将能对广大用户的工作带来效率和愉快!
表7两种英文打字法的击键次数与时间消耗明细对比表(01-10)
表7两种英文打字法的击键次数与时间消耗明细对比表(11-20)
Figure A9710435100301
表7两种英文打字法的击键次数与时间消耗明细对比表(21-30)
表7两种英文打字法的击键次数与时间消耗明细对比表(31-40)
Figure A9710435100321
表7两种英文打字法的击键次数与时间消耗明细对比表(41-50)
Figure A9710435100331
表7两种英文打字法的击键次数与时间消耗明细对比表(51-60)
Figure A9710435100341
表7两种英文打字法的击键次数与时间消耗明细对比表(61-70)
Figure A9710435100351

Claims (13)

1.一种以按键为输入手段、以语音为编码基础的中西文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镜像辅助软性键盘来增加代码结构中的双手交替操作结构,以使其代码的速度素质与操作素质,均因此而具有大量乃至100%的双手交替击键结构,故而能大大地提高输入速度,同时还能显著地减少击键疲劳,并利于预防腱鞘炎等职业病的发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输入的是汉字,声母与韵母各用一个字符或一至两个数符按声韵双拼方式用编码击键法来输入,声母按其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或国际习惯来设计其键位布局;韵母按其开齐合撮四呼或阴阳上去四声或国际习惯并顾及其音素结构来设计其键位布局,使同声同韵音节的四呼或四声的键位的地理位置之间具有同名指同排(或键位相临的排)换手则换呼(或同呼)(仅偶有例外),或同手同指换排则换调(或同调)(仅偶有例外)的彼此映射的相互呼应的键位信息布局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在韵母对ao~iao/an~ian/en~in/eng~ing/ou~iu之间建立有同名指同排换手则换呼的“侨韵”关系,或/且在键位“A、Z、X、C”到键位“、,、.、/”之间建立有“侨韵”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设在键位H上的韵母与声母“z、c、s”相拼不是汉语普通话的音节,设在键位G上的韵母与声母“n”相拼不是汉语普通话的音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只用数字键或只用字母键来编码和输入汉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左声右韵式的键位信息布局键盘,或据此转换而成的26字母式汉语双拼方案,来编码输入汉字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汉字的字音编码是“带调双拼”的,即对任一汉字都只需击两次键就能输入其声、韵、调三大语音信息要素,且其键盘键位的信息分布具有同名指换手则换呼(仅偶有例外)及同手同指换排则换调(仅偶有例外)的彼此映射相互呼应的键位信息布局关系。
8.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电脑通用键盘上主键群中的任意一排或两排或三排或四排键位,将其在汉字输入工作状态中的键义,定义成为数码,用以按数码双拼汉字输入方法来输入汉字信息,其中,对同时采用多排键工作的,在相临排同指键位上定义的数码,走向相反(亦即使定义在相临排的同指键位上的数码的数值之和正好为11或1),从而使数码双拼汉字输入方法可以100%地采用双手交替击键的操作方式工作,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代码码组的键位相关击键时间当量和,并且“带调双拼”,以使汉字的数码双拼与汉语的自然语言完全一致起来,从而解除汉字因其原非拼音文字而导致的诸多缺陷,使之兼具原为拼音文字所独具的字母文字的诸多优越特质,从而使汉字发展进化而成为既保有象形文字的诸多重大优越性能,却又克服了其难学难用难于信息化等非拼音文字所难以避免的严重缺点的先进文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仅用“土著韵母”,不采用“侨韵”编码。
1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何一种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四角号码(或其变种)或笔画代码来作为补充信息,给汉字编码。
1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任何一种汉字双拼码用作汉字检索或识字工具。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输入的是英文或其他语文,主键盘与英文或其他拼音文字现在通用的键盘一致,软性辅助键盘与相应主键盘呈镜象关系。
13.如权利要求1~12所述的中西文字编码智能输入方法及键盘,用于计算器、电话机、电子笔记本、电子字典、掌上机、膝上机等计算或记录或检索或通信工具。
CN 97104351 1997-05-27 1997-05-27 中西文字编码智能输入方法及键盘 Pending CN12102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104351 CN1210295A (zh) 1997-05-27 1997-05-27 中西文字编码智能输入方法及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104351 CN1210295A (zh) 1997-05-27 1997-05-27 中西文字编码智能输入方法及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0295A true CN1210295A (zh) 1999-03-10

Family

ID=5167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104351 Pending CN1210295A (zh) 1997-05-27 1997-05-27 中西文字编码智能输入方法及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102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2304A (zh) * 2020-08-27 2020-11-27 上海添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合成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2304A (zh) * 2020-08-27 2020-11-27 上海添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合成方法及装置
CN112002304B (zh) * 2020-08-27 2024-03-29 上海添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合成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6923A (zh) 英语巴蜀杆栏式汉字化词型翻译中间文本计算机输入方法
CN1210295A (zh) 中西文字编码智能输入方法及键盘
CN1129058C (zh) 仿真拼音汉字输入法
CN1045021C (zh) 中文数码电脑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1118464A (zh) 易捷系列汉语输入方法
CN103176614A (zh) 多键共击速录
CN1455358A (zh) 华语拼音统一方案及单拼输入与智能转换翻译
CN101093421A (zh) 汉字的四笔层次形码及形音的数字编码输入方法
Madiba Strategies in the modernisation of Venda
CN1166997C (zh) 汉字免拆分快速输入法
CN1271492C (zh) 26104电脑汉字自动转换输入法
CN1661531A (zh) 声画码汉字输入法及内嵌式拼音/标调一步到位输入的实现
CN1123819C (zh) 计算机汉字键位码输入方法
CN85100087A (zh) 《中文声数编码》方案及其实现方法
CN1259615C (zh) 字母键盘和数字键盘通用汉字输入法及其左半字形识别法
CN1268708A (zh) 全信息计算机汉字处理系统和实现方法
CN1374577A (zh) 英文字母键盘和数字键盘通用汉字电脑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134561A (zh) 九笔特征汉字编码
CN1026197C (zh) 一种英文字母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120408C (zh) 一种计算机结构声读汉字输入方法
CN1150444C (zh) 计算机字母化中文输入法
CN1379307A (zh) 全息万能规范汉字编码及高速输入法
CN1144930A (zh) 部首编码汉字键盘输入系统
CN1173660A (zh) 计算机汉字输入坐标码编码方法
CN1609765A (zh) 活字码中文字根输入法及其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