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2859C -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2859C
CN1202859C CNB031392873A CN03139287A CN1202859C CN 1202859 C CN1202859 C CN 1202859C CN B031392873 A CNB031392873 A CN B031392873A CN 03139287 A CN03139287 A CN 03139287A CN 1202859 C CN1202859 C CN 120285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edicine
pain
blood
ra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392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28375A (zh
Inventor
徐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031392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02859C/zh
Publication of CN1528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8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28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285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中药材按重量份制成的:红花5-25份 牛膝7-20份 当归6-20份 川楝子3-10份 桃仁7-20份 全蝎2-8份 穿山甲3-9份 蜈蚣3-9份 甘草6-30份,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疗程短、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患者无痛苦,无副作用,且成本低,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属中医药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而难以彻底治愈的腰椎活动性障碍性疾病,它多有外伤、腰肌劳损或外感寒、湿史,从而引起患病部位的气滞血瘀,多有慢性腰痛史。其症状为腰痛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严重者发生脊柱侧凸,腰生理弧度消失等症状。该病轻者腰部活动受限,重者丧失劳动能力。西医多采用物理疗法如牵引、红外线、蜡疗、磁疗、水疗,经皮阻滞治疗,微创介入治疗等方法,甚或采用手术治疗。中医多采用散寒去湿、宣通脉络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中药汤剂、疏风定痛丸、大活络丸、通痹丸、腰痛宁、关节壮骨丸等中药方剂、中成药或再配以西药中的止痛药等。这些治疗方法和汤剂、中成药或止痛药的不足之处是疗程长、疗效不十分显著,患者痛苦大,副作用多,治愈率不十分理想且易复发,患者经济负担大。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程短、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患者无痛苦,无副作用,且成本低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中药材按重量份制成的:红花5-25份  牛膝7-20份  当归6-20份  川楝子3-10份  桃仁7-20份  全蝎2-8份  穿山甲3-9份  蜈蚣3-9份  甘草6-30份
上述组分的优选重量配比是:红花10-20份  牛膝10-17份  当归1018份  川楝子5-8份  桃仁10-17份  全蝎3-6份  穿山甲5-7份  蜈蚣5-7份  甘草15-25份
上述组分的最佳重量配比是:红花15份  牛膝15份  当归15份川楝子7份  桃仁15份  全蝎4份  穿山甲6份  蜈蚣6份  甘草20份
本发明采取如下组方原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湿通络。
下面为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材的功效: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和血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经闭、痛经、腹中包块、斑疹色暗及跌打损伤、瘀血肿块等症。本品辛散温通,善入血分,能散瘀血、活死血、通经脉、破瘀积,为行血破血之要药。与当归、穿山甲等配伍以活血去瘀,软坚散结等。红花善通行经脉,为血中气药,有破血、活血、调血之妙,为通经活络、活血止痛之要药,与桃仁、当归等同用,可收到活血消瘀止痛之功效。红花含二氢黄酮衍生物红花甙、红花醌甙、新红花甙,另含红花黄色素(红花黄I、II、III、IV)、红花多糖,尚含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等。红花能防止血栓形成和发展,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微循环。红花煎剂对多种动物子宫均有兴奋作用。红花黄色素具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作用。红花所含的黄色素、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等均有一定抗炎作用。
牛膝味酸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有破血通经、强筋触痹的功效。为治妇科、伤科瘀阻疾患之要药。牛膝善入肝肾,走而能补,能补肝肾、益虚损、强筋骨、壮腰膝、通经络、利关节、起痿废、触痹痛,可治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对于风寒湿痹阻经脉气血所致的周身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者,用之通血脉、利关节。本品性善下行,能行血脉,消瘀血、破症瘕、散恶血、通经水、除湿热、通淋闭,可治上部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阴虚火旺所致的齿痛、口疮及阴虚阳亢之头痛、眩晕等。牛膝含三萜皂甙、多糖、多种氨基酸、生物碱类、香豆精类;另含昆虫变态激素,有促脱皮甾酮、牛膝甾酮;尚含钾盐及粘液质等。牛膝的醇浸液有抗炎作用,牛膝煎剂腹腔注射有镇痛作用,牛膝煎剂或醇提液有利尿作用,牛膝对兔子宫有兴奋作用。
当归味甘辛微苦,性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凡血虚兼血瘀致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寒凝血瘀诸痛均为要药。当归甘辛温润,补血、活血皆佳。“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当归气轻味浓,能走能守,入心肝能生阴化阳,养血活血,走脾经、行滞气、而散精微、化生补血。因血虚瘀滞而致疼痛者,用之养血祛瘀,常与活血行滞的桃仁、红花等相伍。与牛膝、红花等配伍,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血行不畅者。当归含挥发油成分,中性油占88%,有丁烯基苯酚、α-蒎烯、β-派烯、对伞聚花素、β-水芹烯、月桂烯、新当归内脂、佛手柑内脂、十二醇、十四醇、藁本内脂、香草酸、阿魏酸、棕榈酸等;酚性油占10%,有苯酚、邻甲苯酚、对甲苯酚等;酸性油占2%,有茴香酸、肉豆蔻酸、樟脑酸、丁酸、苯甲酸、油酸、亚油酸等;还含酸性多糖等。当归中的阿魏酸能拮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还能抗脂质过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抗抗原诱导的过敏性休克、抗血栓形成。当归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加速务流。当归有明显的抗辐射损伤、镇静、镇痛和催眠、抗炎、抗菌等作用。
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肺、心、胃、大肠经。有行气止痛、驱虫疗癣之效。主治肝郁气结化火所致各种疼痛,另有驱杀蛔虫之力,用于虫积腹痛,同时外用可治疗癣类皮肤病。川楝子苦寒降泄,长于疏肝泄热、解郁止痛。主治肝郁气结化火所致各种疼痛。川楝子含川楝素、异川楝素、21-O-甲基川楝戊醇、脂川楝醇及脂川楝醇的3-氧硬脂酸、棕榈酸和肉豆蔻酸、月桂酸等脂肪酸的混合酯、川楝紫罗兰酮甙甲、川楝紫罗兰酮甙乙;尚含楝树碱、苦味成分麦克辛、山柰醇、脂肪油及鞣质等。川楝素能增强肠肌张力及收缩力,有驱虫作用。川楝子对真菌及铁锈色小芽孢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从川楝子油中分离出的印楝啶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川楝子有小毒,误食或用量过大可出现中毒反应,主要为肝脏损害,中毒性肝炎,神经失常,内脏出血,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桃仁味苦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破血祛瘀、润燥通便之功效,为治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百瘕积聚、跌打瘀肿及肺痈、肠痈等血瘀内阻的常用药。桃仁味苦、性平、善入血分,能散瘀血、攻蓄血、活死血、破瘀积、通心窍、凉血热,散而不收,有泻无补,为治经闭、痛经、产后瘀痛、跌打瘀肿及肺痈、肠痈等血瘀内阻之要药。桃仁含苦杏仁甙、挥发油、脂肪油、苦杏仁甙酶、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糖及甲基甙、野樱甙、甾体等成分,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醛。桃仁醇提物有明显的抑制血凝作用。桃仁能扩张周围血管,减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其所含的脂肪油有润肠缓泻作用。苦杏仁甙在体内可水解产生氢氰酸,微量氢氰酸能抑制呼吸中枢,有镇咳、平喘作用。内服过量桃仁可致氰化物中毒,麻痹呼吸中枢而死亡,其原因是氢氰酸能使细胞色素氧化,失去传递电子作用,而发生细胞内窒息。
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有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全蝎由于味辛性平,主入肝经,故有较强的息风止痉功效,可用于惊痫抽搐、中风口歪、破伤风等,还能通络止痛,解毒散结,可用于偏正头痛、风湿麻木等。全蝎善于走串,循表及里,能穿筋透骨、逐湿除风。常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筋骨疼痛,手足不遂者,用之祛风通络、除湿止痛。与穿山甲等合用可治风寒湿痹。全蝎含蝎毒,其中有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还含三甲胺、甜菜碱、牛黄酸、软脂酸、胆甾酸、氨基酸等。全蝎能影响血管运动中枢的机能,扩张血管,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而降压,并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还有抗肿瘤、镇静等作用。蝎毒有一定的免疫活性,可影响组织中许多酶而影响代谢功能。内服全蝎不当可引起程度不同的呼吸抑制、蛋白尿及过敏反应。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消瘀、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的功效。穿山甲味咸,软坚散结,故能活血通络、消肿排脓、祛风止痛、通经下乳,凡外科疮痈肿毒、妇人血滞经闭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皆可用之。本品性善走窜,无微不止,能行瘀滞、消症积、通月经、利九窍、祛风湿、止疼痛。与当归、桃仁、红花等同用可收到活血化瘀止痛之效。由于穿山甲具有性善走窜的特点,所以本发明中还用以使药力透达病所。穿山甲含硬脂酸、胆甾醇、二十三酰丁胺、碳原子数为26和29的两个脂肪族酰胺、环(L-丝氨酰-L-酪氨酰)二肽、环(D-丝氨酰L-酪氨酰)二肽。又含Zn、Na、Ti、Ca、Pb、Si、P、Fe、Mn、Cr、Mg、Cu、V、B、Al、Mo、Sn等元素;尚含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16种氨基酸;另含水溶性生物碱和挥发油等。100%穿山甲水提醇沉液能显著增加犬股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对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腹腔注射10%水煎液有明显延长小鼠和大鼠凝血时间,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穿山甲的水提液、醇提液灌服后均有显著的抗巴豆所致小鼠耳部炎症作用。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之功效,此外尚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蜈蚣辛散温燥有毒,性善走窜,长于搜风定搐,为息风止痉要药;本品有毒,可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头痛、痹痛等;由于其通络止痛作用,常与祛风除湿、强筋健骨之品相伍,治风湿顽痹,效力尤佳。蜈蚣脂溶性成分中有不饱合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还含有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等,还有蛋白质、糖类、微量元素锌及钙、镁、钾、钠等。蜈蚣有抗肿瘤、抗惊厥、镇痛、抗炎作用,其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各种致病真菌则有较强抑制作用,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而增强免疫力。蜈蚣有可能导致急性肝功能损害、肾损害。
甘草味甘性平。归十二经。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甘草甘而和缓,生则性凉,能散邪泻火、通行经络、消除积热、解毒消痈,凡热毒瘀结而致疮痈肿毒、红肿疼痛者,用此解毒消肿;甘草味甘甚浓,能缓中补虚、调和药味、缓解峻猛、固护正气。常与峻烈药物相伍,以收扶正祛邪之效。甘草的缓急、解毒、调和药性的特长,使之配用的其它苦寒、辛热、有毒或峻猛药物之性得以缓和,有利于病人服用。甘草含三萜皂甙,其中主要是甘草甜素;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如甘草黄酮、异甘草黄酮、甘草素、异甘草素等;尚含生物碱、多糖、甘草香豆素、β-谷甾醇、微量元素硒、锗等。甘草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其中甘草甜素和甘草黄酮类有抗艾滋病毒作用;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还有增强免疫、抗炎、镇咳、祛痰、抗氧化、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抗心律失常作用;甘草及各种单、复方制剂对多种药物中毒、代谢产物中毒、细菌毒素中毒、农药中毒、食物中毒都有一定解毒效果;对中枢神经系统还有镇静、镇痛、解热、抗惊厥和减轻链霉素对前庭神经的损害等作用。
试验例
(一)动物毒性试验
本发明配方中川楝子、全蝎、蜈蚣皆为有毒药品,但本方案中这三味药含量少,且其有效成份的合成可使毒性降低:
1、急性毒性试验
口服法:
①取本发明药品3g加水研磨使全量成60ml的均浆(浓度为50mg/ml)备用。
②取小白鼠20只(雌雄各10只),每只小白鼠按体重计算给予样品均浆液0.005ml/g灌胃(相当于250mg/kg),观察10天,小白鼠均健康生存,无任何毒副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形态学所见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本品对小白鼠口服的耐受量在250mg/kg以上。
③取小白鼠20只(雌雄各10只),每只小白鼠按体重计算分别分组(每组10只)给予样品均浆液0.0075ml/g和0.01ml/g灌胃(分别相当于360mg/kg、500mg/kg),观察10天,灌胃0.0075ml/g组的小白鼠均健康生存,无毒副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形态学所见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灌胃0.01ml/g组的小白鼠在10天内表现各有不同程度的烦燥不安,昏迷,其中死亡2只,占20%,经解剖观察血常规异常,尿铅含量略高,肝功能正常,其它各脏器组织未见异常,对死亡的2只小白鼠解剖中发现另肺出血。由此可见本发明药品对小白鼠口服的最大耐受量在360mg/kg。
2蓄积性毒性试验
口服给药法:
①取本发明药品1g加水研磨使全量成40ml的均浆(浓度为25mg/ml)备用。
②取小白鼠40只(雌雄各20只),每只小白鼠按体重计算给予样品均浆液0.005ml/g灌胃(相当于125mg/kg)每日一次,观察三个月,小白鼠均健康生存,无任何毒副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形态学所见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体内基本无蓄积。
经过毒性试验表明,本药品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是在360mg/kg,对小鼠的蓄积性毒性试验表明125mg/kg的口服药量无蓄积,高于临床计划成人用量为100mg/kg,儿童用量为36mg,三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本药品对患者是安全的。
(二)临床应用:
1、临床诊断与治愈标准
1、1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外科学》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年8月  第五版第32次印刷)。
《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朱文锋  何清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1月  第一版)
《骨关节CT及MRI诊断学》徐爱德  徐文坚  刘吉华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
1、2 临床诊断标准
1、2、1 诊断依据: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常发生子青壮年。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柱侧凸,腰生理弧度消失,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阻。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向减弱或消失,趾背伸力减弱。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凸,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1、2、2 中医证候分类:
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肝肾亏虚症: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1、2、3 病理分型:
单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双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双侧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两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椎间盘向左右突出,并可见游离块。
上下型椎间盘突出:大部分患者仅有腰痛症状,X光检查病变椎间盘可见Schmorl结节。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除出现腰腿痛的症状外,还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压迫症。CT检查:椎间盘向正中方向突出。
1、2、4 鉴别诊断
(1)梨状肌综合症。臀腿痛,压痛点在臀部,臀肌萎缩,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2)腰椎椎管狭窄症。亦可发现腰腿痛,常有间歇性跛行,弯腰痛缓。发病年龄晚,病性进展缓慢,症状多、体征少是其特点。X线摄片显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退行性改变多广泛和严重。两者鉴别主要依靠CT等影像学检查。
(3)椎弓根峡部不连或脊柱滑脱症。两者均可出现下肢痛,脊柱滑脱程度严重者还可出现神经根压迫症状,且常诱发椎间盘退变、突出。腰骶X线斜位摄片可证实椎弓根骨折,侧位片可了解椎体有无向前滑脱及其程度。
(4)神经根及马尾肿瘤。神经根鞘膜瘤与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马尾肿瘤与椎间盘正后方突出的临床表现相似。神经根瘤发病缓慢,病情逐渐加重,呈进行性损害,通常无椎间盘突出症因动作而诱发的病史。X线摄片不一定有椎间盘退行性表现,而椎弓根距离及椎间孔径多有增大。脊髓造影、MRI(核磁共振)及脑脊液检查是主要鉴别诊断依据。
1、3 疗效评定。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o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2、临床资料。自2001年6月至2003年8月共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7例,患者年龄在20-82岁之间,其中20-35岁 42例,35-60岁 52例 60岁以上 33例。病程最短为5天,最长者为4年。治疗时间最短为10天,最长者为30天。经统计,治愈102例,治愈率为80.4%,显效或好转为20例,总有效率为96%。
3、用药方法。
(1)、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包,饭后温黄酒冲服,15天为一疗程,重症者痊愈后再服一疗程以巩固疗效。
(2)、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6粒,饭后温黄酒冲服,15天为一疗程,痊愈后再服一疗程以巩固疗效。
4、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讨论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组方所采用的各种药物相互配伍,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湿通络的组方原则相符合,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具有组方合理且较为简单、服用方便、疗程短、疗效高且不易复发、价格较低、患者无痛苦,无副作用,能大幅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的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5、典型病例。
例1:柳玉玺,男,82岁,栖霞市桃村镇人。于2002年4月7日来我处就诊。主诉:腰痛一月,逐渐加重。病情:患者年老体弱,活动较少,一月前因弯腰抬物,引发腰痛,持续难支。经服芬必得、伸筋丹等药无效,故求治于我处。四诊所见,精神欠佳,痛苦表情,弓腰驼背,呻吟不已,搀扶来诊。腰部正中,L4-5有压痛,经CT检查显示:L4-5腰间盘向右后方突出0、4cm,L3-4弓峡部断裂,右侧N根受压。服后2个疗程痊愈,至今无复发。
例2:衣秀娥,女,34岁,栖霞市观里村入。于2003年5月3日来我处就诊。主诉:腰痛2月余。病情:患者无原因出现左下肢麻痛,腰部感觉沉重,劳动过累时左下肢疼痛加重。经服用去痛片、舒筋活血片等,效果不佳。后经栖霞市人民医院CT检查确诊腰椎L3-4、L5-s1椎间盘突出分别为0.3、0.4cm。服药1个疗程后痊愈,随访无复发。
例3:姜祖臣,男,26岁,烟台电机厂职工。于2002年9月来我处就诊。主诉:腰痛半年。病情:患者于工作中搬抬重物,突感腰痛,卧床休息1周,病情不见好转,曾服用腰痛宁、关节壮骨丸,效果不佳,又经推拿治疗20多天,病情一直未好转,故求治于我处。检查:咳嗽微感腰痛,L4-5有明显压痛,直腿抬高实验阳性,两下肢无放射痛,无外伤。服药10天,痊愈。随访无复发。
例4:张丰军,男,34岁,栖霞市城东沟村人,于2002年10月来我处就诊。主诉:腰痛半月。病情: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引起右臀部痛,咳嗽亦有感觉,不能弯腰,后经栖霞市人民医院CT检查,L4-5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0.4cm(右侧N根压)故来我处治疗。服药15天痊愈,随访无复发。
例5:史玉娥,女,29岁,山东省莱阳市人。2002年7月来我处就诊。主诉:腰痛2个月。病情:腰痛时轻时重,遇冷受寒时加剧,得热则舒,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难以忍受,右臀部时有麻木,屈伸困难,转侧不利,行走不便。曾服止痛片、大活络丸,均告无效,故来我处治疗。检查腰骶部肌肉强直板滞,L5-S1有明显压痛,咳嗽加重,直腿抬高实验阳性,CT显示L5-S1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0.5cm。服药20天痊愈,至今无复发。
例6:张汉荣,女,35岁,栖霞市汉桥村人,于2002年6月初诊。主诉:腰痛2个月。病情: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腰痛,卧床休息1天,次日又进行劳动作业,于当晚腰痛加重,卧床不起,曾服用药物、推拿均无好转,故求治于我处,四诊所见面色微黄,表情痛苦,呻吟不已,夜不能寐,不能行走,不能站立、坐着,饮食欠佳,大便干燥,查L3-4、L4-5腰椎有明显压痛,CT显示L3-4、L4-5椎间盘分别向后突出0.4cm、0.5cm,二者均示硬膜囊受压。服药2个疗程(30天)痊愈,随访无复发。
例7:宋海玲,女,40岁,栖霞市古镇都村人。于2001年8月来我处就诊。主诉:腰痛一周。病情:患者于一周前做农活时突感腰痛,之后出现咳嗽、转侧、弯腰均感腰痛,曾在家服用止痛片无效,故来我处求治。检查:腰部L3-4有明显压痛,咳嗽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饮食、二便正常,无外伤史。服药10天痊愈,至今无复发。
例8:徐木,男,34岁,栖霞市徐家洼村人。于2003年5月来我处就诊。主诉:腰痛4天。病情:患者从事建筑工作,在工作中搬抬重物时,突然听到腰部有响声,之后不能直腰并伴有腰痛,故来我处求治。检查:腰部L4-5有明显压痛,咳嗽、弯腰时均感疼痛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二便正常,两下肢无明显放射痛。服药10天痊愈,随访无复发。
例9:王建波,男39岁,栖霞市南岩子口村人,于2003年7月15日来我处就诊。主诉:腰痛1个月。病情: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腰痛并伴有左下肢疼痛,在家休息几天不见好转(未服药物),故来我处求治。四诊所见,面色尚可,精神不振,表情痛苦,呻吟不已,行走困难,二便正常。经栖霞市人民医院CT检查,L3-4、L4-5、L5-骶1椎间盘分别突出4.5mm、4.5mm、5mm,三者均示硬滑膜受压,L5-s1左侧神经根受压,诸椎小关节无明显改变。服药15天后,下肢疼痛消失,腰部微痛,继服药15天后痊愈,随访无复发。
例10:范会荣,女,55岁,栖霞市宫后村人,于2002年7月来我处就诊。主诉:腰痛1年并伴有腿痛。病情:患者腰痛伴有腿痛1年,左甚于右,行走不便,屈伸不利,咳嗽亦觉疼痛。曾在多家医院经推拿、针灸、牵引治疗、药物封闭治疗等均无效,故来我处求治。四诊所见,患者常于田间劳动,发育营养中等,面色微黄,腰际沉着重滞,饮食二便无异常。查L3-4、L4-5有明显压痛,并压迫左下肢放射性麻痛至踝部,不能屈伸,局部无红肿,疼痛时不能站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无外伤史。服药15天后,腰、腿、踝部活动自如,为巩固疗效,继服15天后痊愈,至今无复发。
(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按红花5Kg  牛膝7Kg  当归6Kg  川楝子3Kg  桃仁7Kg  全蝎2Kg  穿山甲3Kg  蜈蚣3Kg  甘草6Kg的比例,准确地称取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80目细筛,以0.5克/丸的规格装入胶囊,按每瓶60丸装入瓶中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实施例2:按红花25kg  牛膝20Kg  当归20Kg  川楝子10Kg桃仁20Kg  全蝎8Kg  穿山甲9Kg  蜈蚣9Kg  甘草30Kg的比例,准确地称取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80目细筛,以3克/包的规格装入塑料袋,按每盒60袋的规格装入盒中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实施例3:按红花10kg  牛膝10Kg  当归10Kg  川楝子5Kg  桃仁10Kg  全蝎3Kg  穿山甲5Kg  蜈蚣5Kg  甘草15Kg的比例,准确地称取上述药物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80目细筛,以0、5克/丸的规格装入胶囊,按每瓶60丸的规格装入瓶中即可。
实施例4:按红花15Kg  牛膝15Kg  当归15Kg  川楝子7Kg  桃仁15Kg  全蝎4Kg  穿山甲6Kg  蜈蚣6Kg  甘草20Kg的比例,准确地称取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80目细筛,以3克/包的规格装入塑料袋,按每盒60袋的规格装入盒中即可。
实施例5:按红花20Kg  牛膝17Kg  当归18Kg  川楝子8Kg  桃仁17Kg  全蝎6Kg  穿山甲7Kg  蜈蚣7Kg  甘草25Kg的比例,准确地称取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80目细筛,以0.5克/丸的规格装入胶囊,按每瓶60丸装入瓶中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实施例6:按红花20Kg  牛膝10Kg  当归20Kg  川楝子10Kg  桃仁20Kg  全蝎8Kg  穿山甲8Kg  蜈蚣8Kg  甘草30Kg的比例,准确地称取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80目细筛,以3克/包的规格装入塑料袋,按每盒60袋的规格装入盒中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实施例7:按红花20Kg  牛膝20Kg  当归10Kg  川楝子10Kg  桃仁20Kg  全蝎8Kg  穿山甲9Kg  蜈蚣9Kg  甘草30Kg的比例,准确地称取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80目细筛,以3克/包的规格装入塑料袋,按每盒60袋的规格装入盒中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实施例8:按红花10Kg  牛膝15Kg  当归20Kg  川楝子5Kg  桃仁20Kg  全蝎8Kg  穿山甲4Kg  蜈蚣4Kg  甘草20Kg的比例,准确地称取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80目细筛,以3克/包的规格装入塑料袋,按每盒60袋的规格装入盒中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实施例9:按红花20Kg  牛膝20Kg  当归15Kg  川楝子3Kg  桃仁15Kg  全蝎2Kg  穿山甲3Kg  蜈蚣8Kg  甘草20Kg的比例,准确地称取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80目细筛,以0.5克/丸的规格装入胶囊,按每瓶60丸装入瓶中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Claims (3)

1、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中药材按重量份制成的:
红花5-25份  牛膝7-20份  当归6-20份  川楝子3-10份  桃仁7-20份  全蝎2-8份  穿山甲3-9份  蜈蚣3-9份  甘草6-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中药材按重量份制成的:
红花10-20份  牛膝10-17份  当归10-18份  川楝子5-8份桃仁10-17份  全蝎3-6份  穿山甲5-7份  蜈蚣5-7份  甘草15-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中药材按重量份制成的:
红花15份  牛膝15份  当归15份  川楝子7份  桃仁15份全蝎4份  穿山甲6份  蜈蚣6份  甘草20份
CNB031392873A 2003-09-26 2003-09-26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285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392873A CN1202859C (zh) 2003-09-26 2003-09-26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392873A CN1202859C (zh) 2003-09-26 2003-09-26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8375A CN1528375A (zh) 2004-09-15
CN1202859C true CN1202859C (zh) 2005-05-25

Family

ID=3428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3928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2859C (zh) 2003-09-26 2003-09-26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0285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7291B (zh) * 2010-04-01 2011-06-22 孙怀玲 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药物
CN102000171A (zh) * 2010-10-29 2011-04-06 荣成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一种治疗骨痛的中药
CN106974976A (zh) * 2017-05-08 2017-07-25 李兴华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8375A (zh) 2004-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9644B (zh) 一种治疗骨伤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26616B (zh) 一种治疗胆囊炎和胆结石的中草药丸
CN104189871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酒
CN104288701A (zh)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58278B (zh) 骨伤灵喷雾剂
CN104353019A (zh) 舒经调脏的中药热敷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9672A (zh) 一种内服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85997B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
CN104338050A (zh) 一种改善睡眠质量的保健品
CN104027462A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02859C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中药
CN108498772A (zh) 用于全身调理的医用雷火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2020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组合物
CN105687347A (zh) 一种治疗老年人失眠症的药物
CN111419924A (zh) 一种治疗多种肌肉、骨骼疾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装置
CN101028492A (zh)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制剂
CN104027451B (zh) 一种治疗肝肾不足证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
CN101129851A (zh)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01085312A (zh) 一种治疗甲亢的中药
CN101129935A (zh)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成药
CN106344882A (zh) 一种治疗风湿腰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106533A (zh) 一种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CN105688038A (zh) 一种破伤风合剂及制备方法
CN105012622A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饮料
CN116920064A (zh)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