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6351C - 利用短消息类处理技术实现智能联动报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短消息类处理技术实现智能联动报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6351C
CN1196351C CN 02147793 CN02147793A CN1196351C CN 1196351 C CN1196351 C CN 1196351C CN 02147793 CN02147793 CN 02147793 CN 02147793 A CN02147793 A CN 02147793A CN 1196351 C CN1196351 C CN 119635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message
warning
message
center
sh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477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24857A (zh
Inventor
袁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1477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6351C/zh
Publication of CN1424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4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63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635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属于通信技术范畴的短消息智能报警的实现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感应探测技术实现报警源点布防;遇警时,短信智能报警终端发出本级报警信息,专用采集处理平台获取报警信息后,实施处警布防并实时通知移动终端和安全保卫部门。关键构件包括: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和短消息智能报警平台。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可以灵活地安装在汽车、办公室、商店、家庭等地。短消息智能报警平台通过IP数据网和移动运营商的短消息中心连接,其可以安装在移动商所属的机房或在安全保卫部门的机房内。本方法充分利用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具有组网灵活、安全性高的优势。使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为社会各种报警业务提供透明渠道,而不需另建报警通信网络。

Description

利用短消息类处理技术实现智能联动报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范围,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包括GSM网络、CDMA网络和基于无线接入的PHS网络,为社会报警业务提供以短消息方式的报警传输渠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安全报警系统的组网大多是有线组网或者混合组网方式:布控点信息采集后通过有线的方式传输,将信息传回报警处理中心;或者布控点到报警采集点采用无线方式通信,报警采集设备统一将报警信息利用有线方式传回报警处理中心,这种情况下的布控点往往只是实现环境的探测,并不具备与报警处理中心的直接通信。
这些报警系统的组网方式因为在布控环境周边设置专用通信电缆,专用通信电缆一旦遭到破坏系统便处于瘫痪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利用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短消息业务资源,提供一个透明通道,以实现社会报警业务的信息传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该无线智能报警系统至少包括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和报警处理中心以及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报警系统在GSM/CDMA/PHS通信网络应用时利用原有网络资源和短消息中心和网关资源,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当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采集到警讯时,该终端生成报警内容并根据预先设置参数编辑报警短消息;
将报警短消息直接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
在移动通信网络的短消息中心对该消息处理后,根据识别的消息路由将报警短消息送到报警处理中心;
其中当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通过IP数据网连接到短消息中心的业务网关时,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对短消息类信息进行收发、存储、通信的功能并作为报警信息集中处理和分发平台,然后,报警短消息经由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的相应处理之后发送到报警处理中心;
通过设置,系统可以实现设防、撤防、报警和解除报警功能。
遇警时,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发出本级报警信息,支持GSM/CDMA/PHS短消息中心接入,支持相关的网关协议通信、DDN/IP等通信规程的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获取报警信息后,实施处警布防,并实时通知移动终端,或者通过DDN、MODEM等通信方式和安全保卫部门的接、处警中心连接,实时传递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发送来的报警信息。
在所述将报警短消息发送到报警处理中心的步骤中可以按点对点的方式将其从短消息报警终端直接发送到报警处理中心。
可以对上述步骤中的信息流进行反向操作,以从报警处理中心发起布控动作。
本发明的创新和积极效果是:
提供移动运营商一个利用短信息业务资源发展通用报警业务的手段;所提供的系统因为有线传输采用移动运营网络的安全机制,报警信息传送的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可以灵活地安装在汽车、办公室、财务室、档案室、商店、仓库、家庭等地。短消息智能报警平台通过IP数据网和移动运营商的短消息中心连接,其可以安装在移动商所属的机房或在安全保卫部门的机房内。本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通过SP网关接入的方法捆绑并管理各个报警布防源点,具有组网灵活、安全性高的优势。使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为社会各种报警业务提供透明渠道,而不需另外建立独立的报警通信网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报警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短消息智能报警系统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系统电气连接图。
图4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短消息智能报警(SMS ALARM)
短消息智能报警是一种基于GSM、CDMA、PHS移动通信原理之上的,利用短消息(SHORT MESSAGE)类处理技术作为报警信息传送途径,利用感应探测技术作为采集手段,可实现以无线方式灵活布防、移动手机终端和社会安全保卫部门动态监收环境信息等功能的通信系统。这里所指的短消息类处理技术主要是指GSM/CDMA/PHS协议组下短消息类业务的相关技术和网关通信规程处理技术。
本发明所描述的报警系统利用当前移动通信网络——GSM通信网络或者CDMA通信网络或者基于无线接入技术PHS的通信网络的无线通信信道来传送报警信息。本发明提供两种传送报警信息的组网方式,图1描述了本系统的组成。
图1中描述了两种传送报警信息的方式:1、利用短消息的点到点业务,从布控点到报警处理中心形成报警信息点到点传送,布控点和报警处理中心具有短消息的收发功能;2、利用短消息的业务网关接入设备,从布控点到短消息中心,经短消息网关和报警处理中心的网关接收,使报警信息传送到报警处理中心。以上两种报警信息传送方式,也包括无线和有线方式,但是由于运营的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安全机制使得报警信息的传送途径的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1、移动通信传输网络具有直达路由和迂回路由地机制,传输的局部故障不会造成系统瘫痪;2、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覆盖基本上是相邻基站信号交叠覆盖,即使某一基站因为设备故障或与交换中心的传输故障,相邻基站也能保证正常的通信要求。
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包括GSM网络、CDMA网络和基于无线接入的PHS通信网络的短消息类处理技术和资源作为传输手段,利用具有短消息类信息收发功能的短信智能报警终端作为警讯采集,利用具有短消息类信息收发、存储、转发、通信功能的短信智能报警中心作为报警信息集中处理和分发平台;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通过无线信道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通过IP数据网连接到短消息中心的业务网关,为社会报警业务提供透明渠道;该报警系统在GSM通信网应用时,利用原有网络无线资源和GSM短消息中心和网关资源;在CDMA通信网应用时,利用原有网络无线资源和CDMA短消息中心和网关资源;该报警系统在PHS通信网应用时,利用原有网络无线资源和PHS短消息中心和网关资源;通过设置,系统可以实现设防、撤防、报警和解除报警功能。
参照图2,本方法所描述的系统由以下构件组成: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和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其中,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包括:探测传感AU①、短消息模块SMSU②、主处理模块MPU③、告警模块ALU④、电池和电源模块接口PU⑤。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包括:消息处理模块MCU⑥、业务控制模块SCU⑦、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接口GW2⑧、短消息网关接口GW1⑨。
参照图3,本方法所描述的系统的构件之间的连接如下: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通过无线信道与移动通信基站BS⑩通信;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的短消息网关接口GW1⑨通过以太网与短消息网关MGW(14)连接;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的短信智能报警中心接口GW2⑧可以通过DDN、MODEM、或以太网络等通信方式与报警处理中心接口GW3(16)连接;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内部的各模块:消息处理模块MCU⑥、业务控制模块SCU⑦、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接口GW2⑧、短消息网关接口GW1⑨等通过以太网络连接。
图4描述的应用系统中,移动短消息系统、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报警处理中心之间的连接采用以太网络技术。各个部分的网络地址的分配可以是本地网地址,也可以使用公网地址。
本方法的实现流程为:
(a)消息智能报警终端进行环境探测(探测方式可以是红外、导电、气感、烟感、遥控、触按等),当探测到有异常时,主处理模块MPU③根据探测结果分析并形成报警内容,同时启动短消息模块SMSU②进入短消息发送进程,将报警内容按预先设置的短消息参数,封装好消息头和消息体并发送;根据预先设置决定是否启动告警模块进行外部告警。
(b)报警短消息经由移动通信基站BS⑩、基站控制器BSC(11)、移动交换中心MSC(12),到达短消息中心SMSC(13)。短消息中心SMSC根据消息头数据识别该短消息的路由后,将该消息经短消息网关MGW(14)发送到短消息网关接口GW1⑨。短信网关接口GW1进行协议分析,将该消息发送给消息处理模块MCU⑥,由消息处理模块MCU根据预先设置的消息处理策略程序进行相应处理,处理后的消息进入报警消息发送队列,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接口GW2⑧从报警消息发送队列取出消息,根据协议约定封装发送消息并发送到报警处理中心接口GW3(16)。这一过程的协调处理由业务控制模块SCU⑦负责。
(c)在(a)中封装好的短消息,如果采用点到点方式直接发送给短信收发模块STU(17),报警消息流程如下:报警短消息经由移动通信基站BS⑩、基站控制器BSC(11)、移动交换中心MSC(12),到达短消息中心SMSC(13);短消息中心SMSC根据消息头数据识别该短消息的路由后,再经由移动交换中心MSC(12)、基站控制器BSC(11)、移动通信基站BS⑩,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给该报警信息包中指定的目的地短消息收发模块STU(17)。
(d)为了实现报警处理中心对布控点的重新设防,(b)、(c)中的信息流可以反向操作,即从报警处理中心发起的布控动作,可以经由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后发送到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也可以以短消息点到点的方式直接发送给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
基本功能说明:
1、报警信息透明传递功能: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发送的报警信息直接在该系统提供的通道传递,消息传递安全由移动运营商的网络提供,消息本身的安全可以由收发双方约定实现。
2、报警信息多渠道发送功能:报警信息可以经由短信智能报警中心发送到报警处理中心,也可以按点到点的方式直接发送到报警处理中心和监收手机。

Claims (4)

1、一种在无线智能报警系统中利用短消息实现无线智能报警的方法,其中该无线智能报警系统至少包括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和报警处理中心以及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报警系统在GSM/CDMA/PHS通信网络应用时利用原有网络资源和短消息中心和网关资源,其特征在于:
当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采集到警讯时,该终端生成报警内容并根据预先设置参数编辑报警短消息;
将报警短消息直接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
在移动通信网络的短消息中心对该消息处理后,根据识别的消息路由将报警短消息送到报警处理中心;
其中当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通过IP数据网连接到短消息中心的业务网关时,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对短消息类信息进行收发、存储、通信的功能并作为报警信息集中处理和分发平台,然后,报警短消息经由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的相应处理之后发送到报警处理中心;
通过设置,系统可以实现设防、撤防、报警和解除报警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智能报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遇警时,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发出本级报警信息,支持GSM/CDMA/PHS短消息中心接入,支持相关的网关协议通信、DDN/IP等通信规程的短消息智能报警中心获取报警信息后,实施处警布防,并实时通知移动终端,或者通过DDN、MODEM等通信方式和安全保卫部门的接、处警中心连接,实时传递短消息智能报警终端发送来的报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智能报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报警短消息发送到报警处理中心的步骤中可以按点对点的方式将其从短消息报警终端直接发送到报警处理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线智能报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对上述步骤中的信息流进行反向操作,以从报警处理中心发起布控动作。
CN 02147793 2002-12-03 2002-12-03 利用短消息类处理技术实现智能联动报警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35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47793 CN1196351C (zh) 2002-12-03 2002-12-03 利用短消息类处理技术实现智能联动报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47793 CN1196351C (zh) 2002-12-03 2002-12-03 利用短消息类处理技术实现智能联动报警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4857A CN1424857A (zh) 2003-06-18
CN1196351C true CN1196351C (zh) 2005-04-06

Family

ID=4751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4779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351C (zh) 2002-12-03 2002-12-03 利用短消息类处理技术实现智能联动报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635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9772C (zh) * 2006-07-04 2009-02-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gsm和cdma短消息的双模无线控制器
CN101175295B (zh) * 2006-11-02 2012-04-18 深圳市永泰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位置服务的警力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1232394B (zh) * 2007-12-29 2010-08-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网管监控短信集中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02838B (zh) * 2010-07-22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短消息中心系统及短消息处理方法
CN103166804B (zh) * 2011-12-14 2016-05-11 北京赛斯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Sstm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CN103826021A (zh) * 2012-11-19 2014-05-28 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彩信报警技术
CN106302633B (zh) * 2016-07-25 2019-05-14 安徽新华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通讯方法
CN107564272B (zh) * 2017-09-25 2020-07-03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记录仪管理平台的终端上报报警的自动处警装置及处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4857A (zh) 2003-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8228B (zh) 一种暴雨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响应系统与方法
CN103327701B (zh) 路灯故障监测系统
CN101222757B (zh) 一种移动定位报警系统及报警定位装置
CN1196351C (zh) 利用短消息类处理技术实现智能联动报警的方法
CN100536513C (zh) 基于配电回路中的具有故障自动短信报警功能的智能化装置
CN201957241U (zh) 一种定位调度指挥系统
CN104637269A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公路护栏损坏事故监控系统
CN1322691C (zh) 自动监控装置以及基于该装置的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1750645A (zh) 利用手机实现远程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CN109377739A (zh) 一种交通事故报警求助中获取定位信息的方法
CN1665168A (zh) 一种多个移动通信终端的老弱人士走失警报系统及方法
CN104540268B (zh) 一种基于智慧路灯自动解除故障告警的系统及方法
CN1878371A (zh) 短信监控系统
CN107302596A (zh) 一种电力应急指挥抢修平台
CN105253059A (zh) 一种电动汽车安全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CN2699586Y (zh) 基于gsm/cdma技术下sms/mms多功能数据采集和传输终端
CN201430660Y (zh) 手机视频监控及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CA2600543A1 (en) Method for ensur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subscribers
CN103578230A (zh) 基于物联网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报警方法
CN107170185A (zh) 一种基于无线接入设备的安防报警方法、无线接入设备
CN102693604B (zh) 一种广播报警方法
CN102829820A (zh) 城市环境监测系统
CN201063190Y (zh) 一种gprs电力变压器防盗遥传装置
CN202364388U (zh) 应用于安防的移动式检测设备的无线组网系统
CN1396567A (zh) 交通流量无线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