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897177A - 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及板卡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及板卡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897177A CN118897177A CN202410974409.7A CN202410974409A CN118897177A CN 118897177 A CN118897177 A CN 118897177A CN 202410974409 A CN202410974409 A CN 202410974409A CN 118897177 A CN118897177 A CN 1188971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type
- target
- path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3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710176296 Switch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000823106 Equus caballus Alpha-1-antiproteinase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50001149 CSI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50071456 CSI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412 Hom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90 functional t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01—Testing of printed circuits, backplanes, motherboards, hybrid circuits or carriers for multichip packages [MC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板卡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及板卡测试系统。方法包括:确定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及与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数据,确定与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路径类型,构建与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路径,目标测试路径包括数据发送源与数据接收源,数据发送源为车载板卡,数据接收源可为微处理器、桥接芯片及外部设备中的任一者,基于目标测试路径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车载板卡的贴片。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自动化地完成各类贴片的测试,无需人工参与,如此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由车载板卡提供,无需各类外设硬件提供,如此能够降低测试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板卡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及板卡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板卡贴片完成后,人们需要对车载板卡进行测试,以检验车载板卡的贴片是否良好。相关技术提供的测试方法需要车载板卡外接多个外设硬件,比如麦克风、喇叭、显示屏或摄像头等,在测试过程中,车载板卡驱动外设硬件工作,外设硬件产生测试信息,人工通过听觉或视觉获取测试信息,以确定贴片提供的功能是否正常,因此,相关技术提供的测试方法需要人工参与,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及板卡测试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的测试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所述车载板卡设有多类贴片,所述车载板卡用于分别与微控制器和桥接芯片通信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与所述车载板卡交互测试数据,所述桥接芯片用于将所述车载板卡发送的测试数据转换成指定协议的测试数据,所述车载板卡能够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及与所述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数据;
确定与所述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路径类型;
构建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路径,所述目标测试路径包括数据发送源与数据接收源,所述数据发送源为所述车载板卡,所述数据接收源可为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桥接芯片及所述外部设备中的任一者;
基于所述目标测试路径测试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所述车载板卡的贴片。
可选地,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路径类型包括:
若所述目标接口类型属于所述车载板卡与所述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一类路径类型,所述第一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及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若所述目标接口类型属于所述车载板卡与所述桥接芯片之间的第二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二类路径类型,所述第二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所述车载板卡及所述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若所述目标接口类型不属于所述第一共有接口类型且不属于所述第二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三类路径类型,所述第三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所述车载板卡与用于与所述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共同组成第三类路径。
可选地,测试路径包括第一类路径、第二类路径及第三类路径,所述构建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路径包括:
若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一类路径类型,则确定所述贴片与所述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接口占用属性,根据所述第一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一类路径,所述第一类路径作为目标测试路径,其中,所述数据发送源为所述车载板卡,所述数据接收源为所述微控制器;
若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二类路径类型,则确定所述桥接芯片与所述车载板卡之间的第二接口占用属性,根据所述第二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二类路径,所述第二类路径作为目标测试路径,其中,所述数据发送源为所述车载板卡,所述数据接收源为所述桥接芯片;
若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三类路径类型,则确定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及与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共同组成的第三类路径为目标测试路径,所述数据发送源为所述车载板卡,所述数据接收源为所述外部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占用属性包括接口复用属性或接口非复用属性,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一类路径包括:
若所述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则控制通信连接在所述贴片与所述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编码开关将贴片的目标接口与微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
在所述贴片与所述微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后,确定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所述第一编码开关及所述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若所述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则确定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及所述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口占用属性包括接口复用属性或接口非复用属性,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二类路径包括:
若所述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则控制通信连接在所述桥接芯片与所述车载板卡之间的第二编码开关将桥接芯片与车载板卡建立通信连接;
在所述桥接芯片与所述车载板卡建立通信连接后,确定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所述第二编码开关及所述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若所述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则确定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及所述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测试路径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所述车载板卡的贴片包括:
若所述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一类路径,则根据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所述车载板卡的贴片;
若所述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二类路径,则基于所述第二类路径向所述桥接芯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桥接芯片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转换成参考测试数据并返回所述参考测试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及所述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若所述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三类路径,则基于所述第三类路径向与所述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外部设备响应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返回参考测试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及所述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所述车载板卡的贴片包括: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I2C接口类型或I2S接口类型或SPI接口类型或TDM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向所述微控制器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微控制器在校验所述目标测试数据的格式匹配预设格式后返回参考测试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及所述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GPIO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向所述微控制器传输作为所述目标测试数据的测试命令,以使所述微控制器响应所述测试命令控制所述车载板卡的贴片生成参考测试数据,根据所述参考测试数据及基准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ADC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向所述微控制器传输作为所述目标测试数据的模拟测试信号,以使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模拟测试信号及基准模拟信号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DAC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向所述微控制器传输作为所述目标测试数据的数字测试信号,以使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数字测试信号及基准数字信号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类路径向所述桥接芯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桥接芯片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转换成参考测试数据并返回所述参考测试数据包括: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CSI接口类型或DPI接口类型或DSI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二类路径通过第一接口向所述桥接芯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桥接芯片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转换成参考测试数据,并向所述车载板卡的第二接口返回所述参考测试数据,其中,当所述第一接口为CSI接口时,所述第二接口为DPI接口或DSI接口,或者,当所述第一接口为DPI接口或DSI接口时,所述第二接口为CSI接口。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三类路径向与所述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外部设备响应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返回参考测试数据包括: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远程通信接口类型或近距离通信类型或GPS接口类型或SIM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三类路径向与所述贴片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外部设备响应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返回参考测试数据;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SD卡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三类路径向与所述贴片通信连接的SD卡写入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SD卡记录目标测试数据,其中,所述车载板卡通过所述贴片读取所述SD卡记录的目标测试数据作为参考测试数据。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板卡测试系统,包括:
微控制器;
桥接芯片;及
车载板卡,包括多类贴片、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贴片、所述存储器、所述微控制器及所述桥接芯片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车载板卡实现上述的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自动化地确定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及与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数据,自动化地确定与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路径类型,自动化地构建与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路径,目标测试路径包括数据发送源与数据接收源,数据发送源为车载板卡,数据接收源可为微处理器、所述桥接芯片及外部设备中的任一者,自动化地基于目标测试路径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车载板卡的贴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自动化地完成各类贴片的测试,无需人工参与,如此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由车载板卡提供,无需各类外设硬件提供,无需对接各类外设硬件以获得各类外设硬件提供的数据源,如此能够降低测试成本,并且无需过多外设硬件的束缚,有利于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板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卡测试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卡测试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卡测试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板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再者,本申请所采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字样并不对数据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仅是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
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提供如图1所示的车载板卡,相关技术基于图1所示的车载板卡完成板卡测试任务。
如图1所示,车载板卡100提供各类贴片,贴片的接口包括摄像头接口,显示屏接口,喇叭接口,麦克风接口等。
测试之前,人们使用夹具夹住车载板卡100,然后再使用摄像头连接摄像头接口,显示屏连接显示屏接口,喇叭连接喇叭接口,麦克风连接麦克风接口。
测试时,车载板卡通过摄像头接口驱动摄像头拍摄图片,摄像头将拍摄的图片发送给车载板卡,若车载板卡接收到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接口传回的图片,且人工检测或观察摄像头采集的图片的图片质量不存在缺陷时,则相关技术确定摄像头接口是正常的,若车载板卡未接收到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接口传回的图片,或人工检测或观察摄像头采集的图片的图片质量存在缺陷时,则相关技术确定摄像头接口是异常的,车载板卡生成关于摄像头接口的异常信息。
车载板卡通过显示屏接口驱动显示屏呈现画面图片,人工检测或观察显示屏呈现的画面图片是否存在缺陷,若显示屏呈现的图片不存在缺陷,则相关技术确定显示屏接口是正常的,若显示屏呈现的图片存在缺陷,则相关技术确定显示屏接口是异常的。
车载板卡通过喇叭接口驱动喇叭播放语音,若人工听到该语音,则确定喇叭接口是正常的,若人工听不到该语音或听到该语音但该语音出现异常,则确定喇叭接口是异常的。
车载板卡通过麦克风接口驱动麦克风采集声音,若车载板卡通过麦克风接口接收到麦克风传回的声音,且该声音匹配预设声音特征,则确定麦克风接口是正常的,若车载板卡通过麦克风接口未接收到麦克风传回的声音,或者,该声音不匹配预设声音特征,则确定麦克风接口是异常的。
由上述描述可知,相关技术需要外接摄像头、显示屏、喇叭或麦克风等外设,如此会增加测试所需的硬件成本。另外,在测试过程中,相关技术需要人工的介入,以人工采集的数据作为结果的反馈,如此会降低测试效率。
最后,发明人还发现:由于缺乏相关外设对接部分贴片的接口,导致此部分贴片未能够被测试,因此,相关技术提供的测试方法的测试范围并不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板卡能够自动化地完成各类贴片的测试,无需人工参与,如此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由车载板卡提供,无需各类外设硬件提供,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板卡无需对接各类外设硬件以获得各类外设硬件提供的数据源,如此能够降低测试成本,并且无需过多外设硬件的束缚,有利于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的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将没有被测试到的贴片的接口统一作为GPIO接口进行测试,如此能够提高测试范围,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的兼容性。
以下,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板卡测试系统。请参阅图2,板卡测试系统200包括微控制器21、桥接芯片22及车载板卡23,车载板卡23分别与微控制器21和桥接芯片23通信连接。
微控制器21用于与车载板卡23交互测试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板卡23通过贴片的接口向微控制器21发送测试数据,微控制器21将测试数据经过原路返回给车载板卡23,车载板卡23将发送给微控制器21的测试数据与微控制器21返回的测试数据进行比对,若两者一致,则确定该贴片处于正常状态,若两者不一致,则确定该贴片处于异常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板卡23通过贴片的接口向微控制器21发送测试数据,微控制器21校验测试数据的格式是否匹配该贴片的接口支持的协议,若匹配,则微控制器21将测试数据传回给车载板卡23,车载板卡23将发送给微控制器21的测试数据与微控制器21返回的测试数据进行比对,若两者一致,则确定该贴片处于正常状态,若两者不一致,则确定该贴片处于异常状态。若不匹配,则微控制器21向上位机发送该贴片的异常信息。
桥接芯片22用于将车载板卡发送的测试数据转换成指定协议的测试数据,比如,车载板卡23通过显示屏接口将显示屏的测试数据发送给桥接芯片22,桥接芯片22将显示屏的测试数据转换成满足摄像头协议的测试数据,并将摄像头协议的测试数据传回给车载板卡23的摄像头接口,车载板卡23基于摄像头接口接收摄像头协议的测试数据。车载板卡23获取与显示屏的测试数据对应且满足摄像头协议的原始测试数据,将接收的摄像头协议的测试数据与原始测试数据进行比对,若两者一致,则确定显示屏接口及摄像头接口都处于正常状态,若两者不一致,则确定显示屏接口或摄像头接口处于异常状态。
车载板卡23为能够支持车载功能的电路板,其中,车载板卡23设有多类贴片,其中,贴片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简称SMT)设置在车载板卡23的表面。每类贴片被配置有相应的功能。
请参阅图3,车载板卡23提供的贴片包括电源接口VIN、多个摄像头接口、多个显示屏接口、SIM卡接口、SD卡接口、GPS接口、蓝牙接口BT、WIFI接口、4G_MAIN接口、4G_DRX接口、多个UART接口、USB接口、ADC接口、多个I2C接口、多个I2S接口、多个SPI接口、TDM接口、多个麦克风接口、多个喇叭接口、电源按键接口、多个GPIO接口及多个开关SWITCH。
电源接口VIN用于接收电源的输入,比如4V的电源VBAT施加到电源接口VIN,以保证车载板卡23能够正常工作,在测试时,当车载板卡接通电源而进入工作状态时,便意味着电源接口VIN被测试成功。
多个摄像头接口分别为摄像头接口CSI0、CSI1及CSI2,当车载板卡23装上车辆时,多个摄像头分别插接在多个摄像头接口上,以便采集车辆的周围环境信息。
多个显示屏接口分别为显示屏接口DPI和显示屏接口DSI,当车载板卡23装上车辆时,多个显示屏分别插接在多个显示屏接口上,以便显示车辆的相关信息。
SIM卡接口用于与SIM卡通信连接,车载板卡23通过SIM卡接口与SIM卡通信连接,以便拨打电话。SD卡接口用于与SD卡通信连接,车载板卡23通过SD卡接口与SD卡通信连接,以便读写SD卡。GPS接口用于收发全球定位信号,以帮助车辆进行全球定位。蓝牙接口BT用于收发蓝牙信号,WIFI接口用于收发WIFI信号,4G_MAIN接口与4G_DRX接口都用于收发4G信号。UART接口用于收发微处理器21的数据。USB接口用于插接U盘,ADC接口用于采集电源的电压信号。
多个I2C接口分别为I2C0、I2C2、I2C5、I2C6、I2C7、I2C8,用于传输串口数据。多个I2S接口分别为I2S0、I2S1、I2S2及I2S5,用于传输数字音频数据。TDM接口可通过一个总线连接多路麦克风音频接口。多个麦克风音频接口在图3中的符号分别为AU_VINO和AU_VIN2。多个喇叭接口在图3中的符号分别为AU_HPL、AU_HPR及AU_MICBIASO。电源按键接口在图3中的符号为PWRKEY,用于启动车载板卡,在测试时,当车载板卡接通电源而进入工作状态时,便意味着电源按键接口被测试成功。多个GPIO接口在图3中统一表示为GPIO(1-n)。开关SWITCH受控于车载板卡,用于切换信号路径。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类型车载板卡的贴片类型和贴片布局存在不同,图2或图3展示的车载板卡只是一种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图2或图3展示的车载板卡还存在其它贴片的接口,为了便于简洁明了地表达本申请实施例的内容,图2或图3只是展示了部分贴片的接口。
由图3可知,车载板卡23与微控制器21存在第一共有接口类型的贴片,比如车载板卡23的I2Cn接口(n为0-8的任意整数)、I2Sn接口(n为0-5的任意整数)、SPI接口、TDM接口、GPIO接口、麦克风接口、喇叭接口分别与微控制器21的I2Cn接口(n为0-8的任意整数)、I2Sn接口(n为0-5的任意整数)、SPI接口、TDM接口、GPIO接口、DAC接口及ADC接口对应,因此,车载板卡23可直接基于上述接口向微控制器21传输测试数据,无需将测试数据进行协议转换。
由图3可知,车载板卡23与桥接芯片22存在第二共有接口类型的贴片,比如车载板卡23的摄像头接口与显示屏接口分别与桥接芯片22的摄像头接口与显示屏接口对应,因此,车载板卡23可基于自身的摄像头接口向桥接芯片22的摄像头接口传输摄像头数据,桥接芯片22将摄像头数据转换成满足显示协议的数据,然后再将满足显示协议的数据基于自身的显示屏接口传回给车载板卡23的显示屏接口,车载板卡23得到满足显示协议的数据。或者,车载板卡23可基于自身的显示屏接口向桥接芯片22的显示屏接口传输显示数据,桥接芯片22将显示数据转换成满足摄像头协议的数据,然后再将满足摄像头协议的数据基于自身的摄像头接口传回给车载板卡23的摄像头接口,车载板卡23得到满足摄像头协议的数据。
由图3可知,车载板卡23存在既不属于第一共有接口类型,又不属于第二共有接口类型的贴片,比如,对于车载板卡23的SIM卡接口、SD卡接口、GPS接口、蓝牙接口BT、WIFI接口、4G_MAIN接口、4G_DRX接口及USB接口,微控制器21和桥接芯片22都不具有。车载板卡23能够控制SIM卡接口、SD卡接口、GPS接口、蓝牙接口BT、WIFI接口、4G_MAIN接口、4G_DRX接口或USB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交互,以收发测试数据。
请参阅图4,板卡测试系统200还包括上位机24,上位机24与微控制器21通信连接,微控制器21可将每个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上传至上位机24,上位机24用于呈现该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其中,测试结果信息包括测试成功信息与测试失败信息,测试成功信息用于表示贴片能够正确地设置在车载板卡上,测试失败信息用于表示贴片在车载板卡上出现异常。用户通过查看上位机24提供的测试结果信息,便可知悉车载板卡的整体焊接情况。
以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各个实施例阐述的车载板卡。如前所述,车载板卡设有多类贴片,车载板卡用于分别与微控制器和桥接芯片通信连接,微控制器用于与车载板卡交互测试数据,桥接芯片用于将车载板卡发送的测试数据转换成指定协议的测试数据,车载板卡能够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
请参阅图5,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确定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及与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数据。
本步骤中,目标接口类型为贴片的接口类型,其中,目标接口类型可为摄像头接口类型、显示屏接口类型、SIM卡接口类型、SD卡接口类型、GPS接口类型、蓝牙接口类型、WIFI接口类型、4G_MAIN接口类型、4G_DRX接口类型、UART接口类型、USB接口类型、ADC接口类型、I2C接口类型、I2S接口类型、SPI接口类型、TDM接口类型、麦克风接口类型、喇叭接口类型或GPIO接口类型等。
目标测试数据为与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测试数据,各接口类型的测试数据预存在车载板卡的本地上,在测试时,车载板卡调用与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测试数据作为目标测试数据。比如,本申请实施例需要测试摄像头接口时,摄像头接口的摄像头接口类型对应的测试数据为摄像头测试数据,摄像头测试数据为目标测试数据。再比如,本申请实施例需要测试显示屏接口时,显示屏接口的显示屏接口类型对应的测试数据为显示屏测试数据,显示屏测试数据为目标测试数据。再比如,本申请实施例需要测试I2C接口时,I2C接口的I2C接口类型对应的测试数据为I2C测试数据,I2C测试数据为目标测试数据。
S52:确定与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路径类型。
本步骤中,目标路径类型为与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路径类型。路径类型包括第一类路径类型、第二类路径类型及第三类路径类型。第一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及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第二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车载板卡及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第三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车载板卡与用于与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共同组成第三类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接口类型属于车载板卡与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一类路径类型。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若目标接口类型为I2C接口类型,则确定车载板卡、车载板卡的I2C接口及微控制器的I2C接口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若目标接口类型为I2S接口类型,则确定车载板卡、车载板卡的I2S接口及微控制器的I2S接口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若目标接口类型为麦克风接口类型,则确定车载板卡、麦克风接口及微控制器的DAC接口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若目标接口类型为麦克风接口类型,则确定车载板卡、喇叭接口及微控制器的ADC接口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接口类型属于车载板卡与桥接芯片之间的第二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二类路径类型。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若目标接口类型为摄像头接口类型,则确定车载板卡的摄像头接口及桥接芯片的摄像头接口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若目标接口类型为显示屏接口类型,则确定车载板卡的显示屏接口及桥接芯片的显示屏接口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接口类型不属于第一共有接口类型且不属于第二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三类路径类型。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若目标接口类型为SIM卡接口类型,则外部设备为SIM卡,确定车载板卡的SIM卡接口及SIM卡共同组成第三类路径。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若目标接口类型为SD卡接口类型,则外部设备为SD卡,确定车载板卡的SD卡接口及SD卡共同组成第三类路径。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若目标接口类型为蓝牙接口类型,则外部设备为蓝牙设备,确定车载板卡的蓝牙接口及蓝牙设备共同组成第三类路径。
S53:构建与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路径。
本步骤中,测试路径用于将数据发送源发送的测试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源,不同路径类型对应不同测试路径,其中,目标测试路径为与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测试路径。目标测试路径包括数据发送源与数据接收源,数据发送源用于发送目标测试数据,数据接收源用于接收目标测试数据。其中,数据发送源为车载板卡,数据接收源可为微处理器、桥接芯片及外部设备中的任一者。
测试路径包括第一类路径、第二类路径及第三类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一类路径类型,则确定贴片与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接口占用属性,根据第一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一类路径,第一类路径作为目标测试路径,其中,数据发送源为车载板卡,数据接收源为微控制器。
第一接口占用属性用于表示微控制器中与贴片的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是否被复用。第一接口占用属性包括接口复用属性或接口非复用属性,接口复用属性用于表示微控制器中与贴片的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被复用,接口非复用属性用于表示微控制器中与贴片的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不被复用。
当贴片与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时,本申请实施例在贴片的目标接口与微控制器的参考接口之间设置第一编码开关,其中,贴片的目标接口与微控制器的参考接口属于第一共有接口类型。第一编码开关受控于车载板卡,以切换至不同开关状态。
确定贴片与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接口占用属性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贴片的接口占用标识,若接口占用标识为接口复用标识,则确定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若接口占用标识为接口非复用标识,则确定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
根据第一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一类路径包括以下步骤:若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则控制通信连接在贴片与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编码开关将贴片的目标接口与微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在贴片与微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后,确定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第一编码开关及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若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则确定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及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I2C0接口与I2C2接口的接口类型都属于第一共有接口类型,I2C0接口与I2C2接口分别与第一编码开关SWITCH1通信连接,第一编码开关SWITCH1还与微控制器21的I2C0接口通信连接,且第一编码开关SWITCH1与车载板卡23通信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微控制器21的I2C0接口被复用,因此,微控制器21的I2C0接口的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
当车载板卡23向第一编码开关SWITCH1发送第一开关信号时,第一编码开关SWITCH1工作在第一开关状态,在第一开关状态下,车载板卡23的I2C0接口与微控制器21的I2C0接口建立通信连接,车载板卡23的I2C2接口与微控制器21的I2C0接口的通信连接被断开。其中,车载板卡23、车载板卡23的I2C0接口、第一编码开关SWITCH1及微控制器21的I2C0接口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当车载板卡23向第一编码开关SWITCH1发送第二开关信号时,第一编码开关SWITCH1工作在第二开关状态,在第二开关状态下,车载板卡23的I2C0接口与微控制器21的I2C0接口的通信连接被断开,车载板卡23的I2C2接口与微控制器21的I2C0接口建立通信连接。其中,车载板卡23、车载板卡23的I2C2接口、第一编码开关SWITCH1及微控制器21的I2C0接口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再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SPI2接口的接口类型属于第一共有接口类型,车载板卡23的SPI2接口直接与微控制器21的SPI2通信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微控制器21的SPI2接口未被复用,因此,微控制器21的SPI2接口的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车载板卡23、车载板卡23的SPI2接口及微控制器21的SPI2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二类路径类型,则确定桥接芯片与车载板卡之间的第二接口占用属性,根据第二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二类路径,第二类路径作为目标测试路径,其中,数据发送源为车载板卡,数据接收源为桥接芯片。
第二接口占用属性用于表示桥接芯片中与贴片的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是否被复用。第二接口占用属性包括接口复用属性或接口非复用属性,接口复用属性用于表示桥接芯片中与贴片的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被复用,接口非复用属性用于表示桥接芯片中与贴片的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不被复用。
当贴片与桥接芯片之间的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时,本申请实施例在贴片的目标接口与桥接芯片的关联接口之间设置第二编码开关,其中,贴片的目标接口与桥接芯片的关联接口属于第二共有接口类型。第二编码开关受控于车载板卡,以切换至不同开关状态。
确定贴片与桥接芯片之间的第二接口占用属性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贴片的接口占用标识,若接口占用标识为接口复用标识,则确定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若接口占用标识为接口非复用标识,则确定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
根据第二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二类路径包括以下步骤:若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则控制通信连接在桥接芯片与车载板卡之间的第二编码开关将桥接芯片与车载板卡建立通信连接,在桥接芯片与车载板卡建立通信连接后,确定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第二编码开关及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若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则确定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及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CSI0接口与CSI1接口的接口类型都属于第二共有接口类型,CSI0接口与CSI1接口分别与第二编码开关SWITCH2通信连接,第二编码开关SWITCH2还与桥接芯片22的CSI0接口通信连接,且第二编码开关SWITCH2与车载板卡23通信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桥接芯片22的CSI0接口被复用,因此,桥接芯片22的CSI0接口的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
当车载板卡23向第二编码开关SWITCH2发送第三开关信号时,第二编码开关SWITCH2工作在第三开关状态,在第三开关状态下,车载板卡23的CSI0接口与桥接芯片22的CSI0接口建立通信连接,车载板卡23的CSI0接口与桥接芯片22的CSI0接口的通信连接被断开。其中,车载板卡23、车载板卡23的CSI0接口、第二编码开关SWITCH2及桥接芯片22的CSI0接口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当车载板卡23向第二编码开关SWITCH2发送第四开关信号时,第二编码开关SWITCH2工作在第四开关状态,在第四开关状态下,车载板卡23的CSI1接口与桥接芯片22的CSI0接口的通信连接被断开,车载板卡23的CSI1接口与桥接芯片22的CSI0接口建立通信连接。其中,车载板卡23、车载板卡23的CSI1接口、第二编码开关SWITCH2及桥接芯片22的CSI0接口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再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CSI2接口的接口类型属于第二共有接口类型,车载板卡23的CSI2接口直接与另一个桥接芯片25的CSI0接口通信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另一个桥接芯片25的CSI0接口未被复用,因此,另一个桥接芯片25的CSI0接口的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车载板卡23、车贴片的目标接口及另一个桥接芯片25的CSI0接口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三类路径类型,则确定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及与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共同组成的第三类路径为目标测试路径,数据发送源为车载板卡,数据接收源为外部设备。
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SIM卡接口属于第三共有接口类型,SIM卡接口与SIM卡通信连接,因此,车载板卡、SIM卡接口及SIM卡共同组成第三类路径。
再举例而言,请结合图3,蓝牙接口BT属于第三共有接口类型,蓝牙接口BT与蓝牙设备通信连接,因此,车载板卡、蓝牙接口BT及蓝牙设备共同组成第三类路径。
S54:基于目标测试路径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车载板卡的贴片。
本步骤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一类路径,则根据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基于第一类路径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车载板卡的贴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I2C接口类型或I2S接口类型或SPI接口类型或TDM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一类路径向微控制器发送目标测试数据,以使微控制器在校验目标测试数据的格式匹配预设格式后返回参考测试数据,根据目标测试数据及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举例而言,车载板卡23基于I2C0接口向微控制器21发送符合I2C协议的目标测试数据,微控制器21收到目标测试数据后,校验目标测试数据的格式是否匹配I2C协议的预设格式,若匹配,则微控制器21将自身收到的目标测试数据作为参考测试数据返回给车载板卡23,车载板卡23将目标测试数据与参考测试数据进行比对,若两者一致,则生成贴片的测试成功信息,若两者不一致,则生成贴片的测试失败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微控制器21先初步校验目标测试数据的格式是否匹配预设格式,若匹配,再向车载板卡23返回参考测试数据,如此可避免微控制器21仅作为数据媒介,校验操作由车载板卡23完成所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GPIO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一类路径向微控制器传输作为目标测试数据的测试命令,以使微控制器响应测试命令控制车载板卡的贴片生成参考测试数据,根据所述参考测试数据及基准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举例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将没有被测试到的贴片的接口统一作为GPIO接口进行测试。在测试时,车载板卡23基于UART接口向微控制器21发送测试命令,微控制器21响应测试命令,控制本地的GPIO接口进行动作,其中,GPIO接口的电路可为上拉电路或下拉电路或者电平转换电路。由于微控制器21的GPIO接口与车载板卡23的GPIO接口通信连接,当微控制器21的GPIO接口的电平信号发生改变时,车载板卡23的GPIO接口也会随之改变。
比如,微控制器21控制向本地的GPIO接口输入高电平信号,微控制器21的GPIO接口输出低电平信号,该低电平信号将车载板卡23的GPIO接口钳位至低电平信号。微控制器21控制向本地的GPIO接口输入低电平信号,微控制器21的GPIO接口输出高电平信号,该高电平信号将车载板卡23的GPIO接口钳位至高电平信号,如此,在车载板卡23的一侧,车载板卡23便可记录以高电平或低电平为数据的参考测试数据。由于车载板卡23已按照约定提前预存关于GPIO接口测试的基准测试数据,因此,车载板卡23调用基准测试数据,将基准测试数据与参考测试数据进行比对,若两者一致,则生成贴片的测试成功信息,若两者不一致,则生成贴片的测试失败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ADC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一类路径向微控制器传输作为目标测试数据的模拟测试信号,以使微控制器根据模拟测试信号及基准模拟信号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举例而言,车载板卡23的喇叭接口的接口类型为ADC接口类型,车载板卡23通过喇叭接口向微控制器21发送模拟测试信号,微控制器21基于本地的ADC接口收到模拟测试信号,然后检测模拟测试信号的电压是否在基准模拟信号的电压范围内,若在,则微控制器生成贴片的测试成功信息,并将贴片的测试成功信息上传至上位机,若不在,则微控制器生成贴片的测试失败信息,并将贴片的测试失败信息上传至上位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DAC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一类路径向微控制器发送作为目标测试数据的数字测试信号,以使微控制器根据数字测试信号及基准数字信号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举例而言,车载板卡23的麦克风接口的接口类型为DAC接口类型,车载板卡23通过麦克风接口向微控制器21传输作为数字测试信号,微控制器21基于本地的DAC接口收到数字测试信号,然后检测数字测试信号的电压是否在基准数字信号的电压范围内,若在,则微控制器生成贴片的测试成功信息,并将贴片的测试成功信息上传至上位机,若不在,则微控制器生成贴片的测试失败信息,并将贴片的测试失败信息上传至上位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二类路径,则基于第二类路径向桥接芯片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桥接芯片将目标测试数据转换成参考测试数据并返回参考测试数据,根据目标测试数据及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CSI接口类型或DPI接口类型或DSI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二类路径通过第一接口向桥接芯片发送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桥接芯片将目标测试数据转换成参考测试数据,并向车载板卡的第二接口返回参考测试数据,其中,当第一接口为CSI接口时,第二接口为DPI接口或DSI接口,或者,当第一接口为DPI接口或DSI接口时,第二接口为CSI接口。
举例而言,车载板卡23基于第二类路径通过本地的CSI接口向桥接芯片22发送作为目标测试数据的摄像头数据,桥接芯片22将摄像头数据转换成满足显示协议的显示屏数据,亦即此时的显示屏数据作为参考测试数据,桥接芯片22将显示屏数据发送至车载板卡23的DSI接口,车载板卡23对显示屏数据进行格式校验,若校验通过,则生成车载板卡23的CSI接口的测试成功信息与DSI接口的测试成功信息,若校验不通过,则生成车载板卡23的CSI接口的测试失败信息与DSI接口的测试失败信息,并通过UART接口将CSI接口的测试失败信息与DSI接口的测试失败信息传输给微控制器,以便微控制器将CSI接口的测试失败信息与DSI接口的测试失败信息上传至上位机。
本申请实施例无需在CSI接口上插接上摄像头模块,也无需在DPI接口或DSI接口插接上显示屏模块,可从车载板卡23调用相应的目标测试数据,再通过桥接芯片将目标测试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得到参考测试数据,依据参考测试数据便可完成CSI接口、DPI接口或DSI接口的测试,如此能够降低硬件成本,提高测试灵活性和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三类路径,则基于第三类路径向与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使外部设备响应目标测试数据返回参考测试数据,根据目标测试数据及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远程通信接口类型或近距离通信类型或GPS接口类型或SIM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三类路径向与贴片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使外部设备响应目标测试数据返回参考测试数据。
举例而言,4G_MAIN接口与4G_DRX接口的接口类型都为远程通信接口类型,车载板卡23基于第三类路径向4G设备(即外部设备)发送携带目标测试数据的远程请求,4G设备响应远程请求,根据目标测试数据向车载板卡23返回参考测试数据,车载板卡23对参考测试数据进行滤波、放大、数据处理和转换,得到预处理后的参考测试数据,再判断预处理后的参考测试数据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生成4G_MAIN接口与4G_DRX接口的测试成功信息,若不满足要求,则生成4G_MAIN接口与4G_DRX接口的测试失败信息。
举例而言,蓝牙接口BT与WIFI接口的接口类型都为近距离通信类型,本申请实施例测试蓝牙接口BT与WIFI接口的过程与测试4G_MAIN接口与4G_DRX接口的过程一致,在此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SD卡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三类路径向与贴片通信连接的SD卡写入目标测试数据,以使SD卡记录目标测试数据,其中,车载板卡通过贴片读取SD卡记录的目标测试数据作为参考测试数据。
总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自动化地完成各类贴片的测试,无需人工参与,如此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源由车载板卡提供,无需各类外设硬件提供,无需对接各类外设硬件以获得各类外设硬件提供的数据源,如此能够降低测试成本,并且无需过多外设硬件的束缚,有利于提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的灵活性。
相关技术需要人工参与测试,测试单块车载板卡的平均时间大概需要3-4分钟。本申请实施例无需人工参与测试,完全由车载板卡的内部程序实现所有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记录与上传,本申请实施例测试车载板卡的平均时间可缩短至1-2分钟,测试时间相比于相关技术缩短了50%以上。
另外,相关技术除了测试所必需的测试夹具外,还需要外接多个摄像头、显示屏、喇叭等外设硬件,增加了测试的硬件成本。本申请实施例仅需要装载了车载板卡的测试夹具即可开展测试。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测试时间的缩短可大幅减少产线测试工位的数量,减少人力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各步骤之间并不必然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可以理解,不同实施方式中,上述各步骤可以有不同的执行顺序,亦即,可以并行执行,亦可以交换执行等等。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其中,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可以为软件模块,所述软件模块包括若干指令,其存储在存储器内,处理器可以访问该存储器,调用指令进行执行,以完成上述各个实施方式所阐述的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亦可以由硬件器件搭建成的,例如,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可以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芯片搭建而成,各个芯片可以互相协调工作,以完成上述各个实施方式所阐述的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再例如,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还可以由各类逻辑器件搭建而成,诸如由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单片机、ARM(Acorn RISC Machine)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而搭建成。
请参阅图6,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600包括接口数据确定模块61、路径类型确定模块62、测试路径构建模块63及贴片测试模块64。
接口数据确定模块61用于确定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及与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数据。路径类型确定模块62用于确定与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路径类型。测试路径构建模块63用于构建与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路径,目标测试路径包括数据发送源与数据接收源,数据发送源为车载板卡,数据接收源可为微处理器、桥接芯片及外部设备中的任一者。贴片测试模块64用于基于目标测试路径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车载板卡的贴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径类型确定模块62具体用于:若目标接口类型属于车载板卡与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一类路径类型,第一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及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若目标接口类型属于车载板卡与桥接芯片之间的第二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二类路径类型,第二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车载板卡及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若目标接口类型不属于第一共有接口类型且不属于第二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三类路径类型,第三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车载板卡与用于与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共同组成第三类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路径包括第一类路径、第二类路径及第三类路径,测试路径构建模块63具体用于:若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一类路径类型,则确定贴片与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接口占用属性,根据第一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一类路径,第一类路径作为目标测试路径,其中,数据发送源为车载板卡,数据接收源为微控制器,若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二类路径类型,则确定桥接芯片与车载板卡之间的第二接口占用属性,根据第二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二类路径,第二类路径作为目标测试路径,其中,数据发送源为车载板卡,数据接收源为桥接芯片,若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三类路径类型,则确定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及与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共同组成的第三类路径为目标测试路径,数据发送源为车载板卡,数据接收源为外部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占用属性包括接口复用属性或接口非复用属性,测试路径构建模块63具体用于:若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则控制通信连接在贴片与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编码开关将贴片的目标接口与微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在贴片与微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后,确定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第一编码开关及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若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则确定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及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口占用属性包括接口复用属性或接口非复用属性,测试路径构建模块63具体用于:若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则控制通信连接在桥接芯片与车载板卡之间的第二编码开关将桥接芯片与车载板卡建立通信连接,在桥接芯片与车载板卡建立通信连接后,确定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第二编码开关及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若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则确定车载板卡、贴片的目标接口及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贴片测试模块64具体用于:若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一类路径,则根据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基于第一类路径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车载板卡的贴片,若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二类路径,则基于第二类路径向桥接芯片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桥接芯片将目标测试数据转换成参考测试数据并返回参考测试数据,根据目标测试数据及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若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三类路径,则基于第三类路径向与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使外部设备响应目标测试数据返回参考测试数据,根据目标测试数据及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贴片测试模块64具体用于: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I2C接口类型或I2S接口类型或SPI接口类型或TDM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一类路径向微控制器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使微控制器在校验目标测试数据的格式匹配预设格式后返回参考测试数据,根据目标测试数据及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GPIO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一类路径向微控制器传输作为目标测试数据的测试命令,以使微控制器响应测试命令控制车载板卡的贴片生成参考测试数据,根据参考测试数据及基准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ADC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一类路径向微控制器传输作为目标测试数据的模拟测试信号,以使微控制器根据模拟测试信号及基准模拟信号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DAC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一类路径向微控制器传输作为目标测试数据的数字测试信号,以使微控制器根据数字测试信号及基准数字信号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贴片测试模块64具体用于: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CSI接口类型或DPI接口类型或DSI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二类路径通过第一接口向桥接芯片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桥接芯片将目标测试数据转换成参考测试数据,并向车载板卡的第二接口返回参考测试数据,其中,当第一接口为CSI接口时,第二接口为DPI接口或DSI接口,或者,当第一接口为DPI接口或DSI接口时,第二接口为CSI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贴片测试模块64具体用于: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远程通信接口类型或近距离通信类型或GPS接口类型或SIM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三类路径向与贴片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传输目标测试数据,以使外部设备响应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返回参考测试数据,若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SD卡接口类型,则基于第三类路径向与贴片通信连接的SD卡写入目标测试数据,以使SD卡记录目标测试数据,其中,车载板卡通过贴片读取SD卡记录的目标测试数据作为参考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实施方式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板卡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载板卡700包括多类贴片7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2及存储器73。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2分别与各类贴片71和存储器73通信连接。
贴片71包括电源接口VIN、多个摄像头接口、多个显示屏接口、SIM卡接口、SD卡接口、GPS接口、蓝牙接口BT、WIFI接口、4G_MAIN接口、4G_DRX接口、多个UART接口、USB接口、ADC接口、多个I2C接口、多个I2S接口、多个SPI接口、TDM接口、多个麦克风接口、多个喇叭接口、电源按键接口、多个GPIO接口及多个开关SWITCH。
处理器72被配置为支持该车载板卡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73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存储器7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VM),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存储器73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和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以及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的各个模块或单元的功能。
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车载板卡的测试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步骤,实现以上装置实施例描述的模块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车载板卡执行时使所述车载板卡执行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板卡设有多类贴片,所述车载板卡用于分别与微控制器和桥接芯片通信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与所述车载板卡交互测试数据,所述桥接芯片用于将所述车载板卡发送的测试数据转换成指定协议的测试数据,所述车载板卡能够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及与所述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数据;
确定与所述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路径类型;
构建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路径,所述目标测试路径包括数据发送源与数据接收源,所述数据发送源为所述车载板卡,所述数据接收源可为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桥接芯片及所述外部设备中的任一者;
基于所述目标测试路径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所述车载板卡的贴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接口类型对应的目标路径类型包括:
若所述目标接口类型属于所述车载板卡与所述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一类路径类型,所述第一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及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若所述目标接口类型属于所述车载板卡与所述桥接芯片之间的第二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二类路径类型,所述第二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所述车载板卡及所述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若所述目标接口类型不属于所述第一共有接口类型且不属于所述第二共有接口类型,则确定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三类路径类型,所述第三类路径类型用于表示所述车载板卡与用于与所述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共同组成第三类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路径包括第一类路径、第二类路径及第三类路径,所述构建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目标测试路径包括:
若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一类路径类型,则确定所述贴片与所述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接口占用属性,根据所述第一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一类路径,所述第一类路径作为目标测试路径,其中,所述数据发送源为所述车载板卡,所述数据接收源为所述微控制器;
若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二类路径类型,则确定所述桥接芯片与所述车载板卡之间的第二接口占用属性,根据所述第二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二类路径,所述第二类路径作为目标测试路径,其中,所述数据发送源为所述车载板卡,所述数据接收源为所述桥接芯片;
若所述目标路径类型为第三类路径类型,则确定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及与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共同组成的第三类路径为目标测试路径,所述数据发送源为所述车载板卡,所述数据接收源为所述外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占用属性包括接口复用属性或接口非复用属性,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一类路径包括:
若所述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则控制通信连接在所述贴片与所述微控制器之间的第一编码开关将贴片的目标接口与微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
在所述贴片与所述微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后,确定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所述第一编码开关及所述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若所述第一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则确定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及所述微控制器共同组成第一类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占用属性包括接口复用属性或接口非复用属性,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接口占用属性确定与所述目标路径类型对应的第二类路径包括:
若所述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复用属性,则控制通信连接在所述桥接芯片与所述车载板卡之间的第二编码开关将桥接芯片与车载板卡建立通信连接;
在所述桥接芯片与所述车载板卡建立通信连接后,确定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所述第二编码开关及所述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若所述第二接口占用属性为接口非复用属性,则确定所述车载板卡、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及所述桥接芯片共同组成第二类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测试路径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所述车载板卡的贴片包括:
若所述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一类路径,则根据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所述车载板卡的贴片;
若所述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二类路径,则基于所述第二类路径向所述桥接芯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桥接芯片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转换成参考测试数据并返回所述参考测试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及所述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若所述目标测试路径为第三类路径,则基于所述第三类路径向与所述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外部设备响应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返回参考测试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及所述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测试所述车载板卡的贴片包括: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I 2C接口类型或I 2S接口类型或SPI接口类型或TDM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向所述微控制器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微控制器在校验所述目标测试数据的格式匹配预设格式后返回参考测试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测试数据及所述参考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GPIO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向所述微控制器传输作为所述目标测试数据的测试命令,以使所述微控制器响应所述测试命令控制所述车载板卡的贴片生成参考测试数据,根据所述参考测试数据及基准测试数据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ADC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向所述微控制器传输作为所述目标测试数据的模拟测试信号,以使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模拟测试信号及基准模拟信号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DAC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一类路径向所述微控制器传输作为所述目标测试数据的数字测试信号,以使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数字测试信号及基准数字信号生成贴片的测试结果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类路径向所述桥接芯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桥接芯片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转换成参考测试数据并返回所述参考测试数据包括: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CSI接口类型或DPI接口类型或DSI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二类路径通过第一接口向所述桥接芯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桥接芯片将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转换成参考测试数据,并向所述车载板卡的第二接口返回所述参考测试数据,其中,当所述第一接口为CSI接口时,所述第二接口为DPI接口或DSI接口,或者,当所述第一接口为DPI接口或DSI接口时,所述第二接口为CSI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三类路径向与所述车载板卡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外部设备响应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返回参考测试数据包括: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远程通信接口类型或近距离通信类型或GPS接口类型或SIM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三类路径向与所述贴片通信连接的外部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外部设备响应所述目标测试数据返回参考测试数据;
若所述贴片的目标接口类型为SD卡接口类型,则基于所述第三类路径向与所述贴片通信连接的SD卡写入目标测试数据,以使所述SD卡记录目标测试数据,其中,所述车载板卡通过所述贴片读取所述SD卡记录的目标测试数据作为参考测试数据。
10.一种板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控制器;
桥接芯片;及
车载板卡,包括多类贴片、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贴片、所述存储器、所述微控制器及所述桥接芯片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车载板卡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974409.7A CN118897177A (zh) | 2024-07-19 | 2024-07-19 | 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及板卡测试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974409.7A CN118897177A (zh) | 2024-07-19 | 2024-07-19 | 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及板卡测试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897177A true CN118897177A (zh) | 2024-11-05 |
Family
ID=93262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974409.7A Pending CN118897177A (zh) | 2024-07-19 | 2024-07-19 | 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及板卡测试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89717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377028A (zh) * | 2024-12-26 | 2025-01-28 | 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桥接卡信号质量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
-
2024
- 2024-07-19 CN CN202410974409.7A patent/CN11889717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377028A (zh) * | 2024-12-26 | 2025-01-28 | 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桥接卡信号质量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34352B2 (en) | Card rende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8897177A (zh) | 车载板卡的测试方法及板卡测试系统 | |
KR20170045298A (ko) | 스피커 성능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단말 장치 | |
CN103744821A (zh) |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usb otg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815054A (zh) | 一种车载娱乐系统故障恢复方法及装置 | |
CN109189423A (zh) | 车载显示屏升级方法、存储介质、设备和车载多媒体系统 | |
CN103744478A (zh) | 一种蓝牙无线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5562250B (zh) | 微控制单元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859703A (zh) | 一种无线通信测试系统 | |
JPH11175091A (ja) | 電話回線用音声認識装置 | |
CN102081526B (zh) |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架构 | |
CN112214228A (zh) | 一种车载仪表升级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2099365B (zh) | 一种基于播放的多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4501286A (zh) | 蓝牙连接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211062037U (zh) | 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的PCIE Switch产品架构 | |
CN108538313A (zh) | 一种语音质量测试方法、装置、主叫终端及语料播放设备 | |
CN112217592A (zh) | 一种新前传网络的管理控制方法和设备 | |
US8885623B2 (en) | Au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s using pers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 |
WO2022174718A1 (zh) |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578668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在线调试和诊断的方法及终端 | |
CN116298772A (zh) | 一种芯片测试设备、方法及系统 | |
CN114442590A (zh) | 车辆诊断方法、设备、诊断通信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6795435A (zh) | 兼容性管控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209103717U (zh) | 一种远程车辆尾气催化器监控显示装置 | |
CN112349337B (zh) | 一种车机检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