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13834A - 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13834A
CN118413834A CN202410119603.7A CN202410119603A CN118413834A CN 118413834 A CN118413834 A CN 118413834A CN 202410119603 A CN202410119603 A CN 202410119603A CN 118413834 A CN118413834 A CN 118413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network
signaling
user equipment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196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法泽卡斯
A·莱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18413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13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5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involving non-standard use of addresses for implementing network functionalities, e.g. coding subscription information within the address or functional addressing, i.e. assigning an address to a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92Address allocation by self-assignment, e.g. picking addresses at random and testing if they are already in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04Address structures or form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59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68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sub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用户设备执行以下操作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标识唯一地标识用户设备的第一标识符;以及生成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使用第一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对用户设备进行寻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Description

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示例总体上涉及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并且更具体地(但非排他地)涉及用于各装置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可以被视为通过在通信路径中所涉及的各个实体之间提供载波来实现两个或更多实体(诸如通信设备、基站和/或其他节点)之间的通信会话的设施。
通信系统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系统的示例包括基于诸如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提供的那些的无线电标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和不同的无线局域网(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系统通常可以被划分为小区,并且因此常常被称为蜂窝系统。
通信系统和相关联的设备通常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规范来操作,该标准或规范规定了与系统相关联的各种实体被准许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实现。通常还定义了应被用于连接的通信协议和/或参数。标准的示例就是所谓的5G标准。3GPP已经发布了用于定义与通信网络相关的操作通信协议的若干版本(Rel)。目前,正在制定与版本18(Rel.18)相关的目标和工作。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标识唯一地标识该用户设备的第一标识符;以及生成用于使用第一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对用户设备进行寻址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所述生成之后,使用第一IP地址发起向网络功能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该方法可以包括: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包括第二IP地址的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该第二IP地址标识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该方法可以包括:使用第二IP地址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以请求标识网络功能的第三IP地址;以及从储存库功能接收第三IP地址。
该方法可以包括使用包括第三IP地址的非接入层信令直接发信号通知网络功能。
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可以包括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
生成可以包括:使用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到的信息来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包括第一IP地址的可路由部分;以及形成唯一地标识用户设备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
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可以包括:将随机值或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与随机值进行级联以形成级联值;以及根据级联值来生成第一IP地址。
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以及通过将网络掩码应用于网络标识符值来形成第一部分。
可以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来接收网络标识符值和网络掩码。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用于生成用于标识用户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第一部分的信息,该IP地址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该信息可以包括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
该信令可以被包括在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
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别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该方法可以包括从用户设备接收由用户设备用于生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所使用的值的指示。
该方法可以包括: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包括在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的非接入层信令,该非接入层信令包括第一IP地址;以及将非接入层信令转发到网络功能。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部件:标识唯一地标识该用户设备的第一标识符;以及生成用于使用第一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对用户设备进行寻址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在所述生成之后执行使用第一IP地址发起向网络功能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的部件。
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包括第二IP地址的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的部件,该第二IP地址标识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部件:使用第二IP地址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以请求标识网络功能的第三IP地址;以及从储存库功能接收第三IP地址。
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使用包括第三IP地址的非接入层信令直接发信号通知网络功能的部件。
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可以包括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
生成可以包括:使用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到的信息来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包括第一IP地址的可路由部分;以及形成唯一地标识用户设备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
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可以包括:将随机值或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与随机值进行级联以形成级联值;以及根据级联值来生成第一IP地址。
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以及通过将网络掩码应用于网络标识符值来形成第一部分。
网络标识符值和网络掩码可以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来接收。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部件: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用于生成用于标识用户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第一部分的信息,该IP地址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该信息可以包括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
该信令可以被包括在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
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在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第二IP地址的部件,该第二IP地址标识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从用户设备接收由用户设备用于生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所使用的值的指示的部件。
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部件: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包括在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的非接入层信令,该非接入层信令包括第一IP地址;以及将非接入层信令转发到网络功能。
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该代码当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装置执行:标识唯一地标识用户设备的第一标识符;以及生成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使用第一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对用户设备进行寻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在所述生成之后,使用第一IP地址发起向网络功能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包括第二IP地址的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该第二IP地址标识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使用第二IP地址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以请求标识网络功能的第三IP地址;以及从储存库功能接收第三IP地址。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使用包括第三IP地址的非接入层信令直接发信号通知网络功能。
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可以包括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
生成可以包括:使用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到的信息来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包括第一IP地址的可路由部分;以及形成唯一地标识用户设备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
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可以包括:将随机值或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与随机值进行级联以形成级联值;以及根据级联值来生成第一IP地址。
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以及通过将网络掩码应用于网络标识符值来形成第一部分。
可以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来接收网络标识符值和网络掩码。
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该代码当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装置执行: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用于生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第一部分的信息,该IP地址用于标识用户设备以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该信息可以包括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
该信令可以被包括在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在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标识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从用户设备接收由用户设备使用来生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的值的指示。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包括在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的非接入层信令,该非接入层信令包括第一IP地址;以及将非接入层信令转发到网络功能。
根据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标识电路系统,用于标识唯一地标识用户设备的第一标识符;以及生成电路系统,用于生成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使用第一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对用户设备进行寻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该装置可以包括发起电路系统,用于在所述生成之后,使用第一IP地址发起向网络功能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电路系统,用于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包括第二IP地址的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该第二IP地址标识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该装置可以包括:信令电路系统,用于使用第二IP地址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以请求标识网络功能的第三IP地址;以及接收电路系统,用于从储存库功能接收第三IP地址。
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使用包括第三IP地址的非接入层信令直接发信号通知网络功能的信令电路系统。
用于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的信令电路系统可以包括用于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的信令电路系统。
用于生成的生成电路系统可以包括:形成电路系统,用于使用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到的信息来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包括第一IP地址的可路由部分;以及形成电路系统,用于形成唯一地标识用户设备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
用于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的形成电路系统可以包括:级联电路系统,用于将随机值或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与随机值级联以形成级联值;以及生成电路系统,用于从级联值来生成第一IP地址。
用于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的形成电路系统可以包括:接收电路系统,用于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以及形成电路系统,用于通过将网络掩码应用于网络标识符值来形成第一部分。
可以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来接收网络标识符值和网络掩码。
根据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信令电路系统,用于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用于生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第一部分的信息,该IP地址用于标识用户设备以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该信息可以包括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
该信令可以被包括在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
该装置可以包括信令电路系统,用于在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标识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电路系统,用于从用户设备接收由用户设备用于生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所使用的值的指示。
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电路系统,用于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包括在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的非接入层信令,该非接入层信令包括第一IP地址;以及转发电路系统,用于将非接入层信令转发到网络功能。
根据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用户设备的装置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指令:标识唯一地标识该用户设备的第一标识符;以及生成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使用第一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对用户设备进行寻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在所述生成之后,使用第一IP地址发起向网络功能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包括第二IP地址的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该第二IP地址标识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使用第二IP地址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以请求标识网络功能的第三IP地址;以及从储存库功能接收第三IP地址。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使用包括第三IP地址的非接入层信令直接发信号通知网络功能。
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可以包括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
生成可以包括:使用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到的信息来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包括第一IP地址的可路由部分;以及形成唯一地标识用户设备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
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可以包括:将随机值或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与随机值进行级联以形成级联值;以及从级联值来生成第一IP地址。
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以及通过将网络掩码应用于网络标识符值来形成第一部分。
可以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来接收网络标识符值和网络掩码。
根据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的装置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指令: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用于生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第一部分的信息,该IP地址用于标识用户设备以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该信息可以包括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
该信令可以被包括在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在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标识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从用户设备接收由用户设备用于生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所使用的值的指示。
可以使该装置执行: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包括在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的非接入层信令,该非接入层信令包括第一IP地址;以及将非接入层信令转发到网络功能。
根据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以使装置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任何方法。
根据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以包括如本文所描述的装置的电子设备。
根据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以包括如本文所描述的装置的芯片组。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仅以说明的方式描述一些示例,其中:
图1示出了5G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网络设备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用户设备的示意图;
图4和图5图示了示例信令路径;
图6和图7图示了示例信令;和
图8和图9图示了可以由本文描述的装置所执行的示例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在示例的以下描述中,参考通常能够经由无线蜂窝系统进行通信的设备以及服务于这样的移动通信设备的移动通信系统来解释某些方面。为了简洁和清楚起见,下面参考5G和6G无线通信系统来描述这些方面。然而,应当理解,这样的方面不限于这样的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可以例如被应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
在详细描述示例之前,参考图1至图3简要解释5G无线通信系统的某些一般原理。这些原理和装置中的至少一些也存在于6G无线通信系统中。
图1示出了5G系统(5GS)100的示意图。5GS包括无线通信设备102(其也可以被称为UE、通信设备或终端)、5G接入网络(AN)(其可以是5G无线电接入网络(RAN)或任何其他类型的5G AN,诸如用于不可信/可信非3GPP接入的非3GPP互连功能(N3IWF)/可信非3GPP网关功能(TNGF)或用于有线接入的有线接入网关功能(W-AGF))104、5G核心(5GC)106、一个或多个应用功能(AF)108以及一个或多个数据网络(DN)110。
图2示出了用于通信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示例,该控制装置例如耦合到和/或用于控制接入系统的站,诸如RAN节点,例如基站、gNB、云架构的中央单元或核心网的节点(诸如MME或S-GW)、调度实体(诸如频谱管理实体)或者服务器或主机(例如托管NRF、NWDAF、AMF、SMF、UDM/UDR的装置)等等。控制装置可以与核心网或RAN的节点或模块集成或者在其外部。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包括单独的控制装置单元或模块。在其他示例中,控制装置可以是其他网元,诸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或频谱控制器。控制装置200可以被布置为提供对系统的服务区域中的通信的控制。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201、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单元202、203以及输入/输出接口204。经由接口,控制装置可以耦合到装置的接收器和发射器。接收器和/或发射器可以被实现为无线电前端或远程无线电头端。例如,控制装置200或处理器201可以被配置为执行适当的软件代码以提供控制功能。
现在将参照图3更详细地描述可能的无线通信设备,图3示出了通信设备300的示意性部分截面图。这样的通信设备通常被称为用户设备(UE)或终端。适当的移动通信设备可以由能够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任何设备来提供。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移动站(MS)或移动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或所谓的“智能电话”、提供有无线接口卡或其他无线接口设施(例如USB加密狗)的计算机、个人数据助理(PDA)或提供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平板电脑、或这些的任意组合等等。移动通信设备可以提供例如用于承载诸如语音、电子邮件(email)、文本消息、多媒体等通信的数据通信。因此,可以经由用户的通信设备向用户供应并提供多种服务。这些服务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双路或多路呼叫、数据通信或多媒体服务或者仅仅对数据通信网络系统(诸如互联网)的访问。还可以向用户提供广播或多播数据。内容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下载、电视和广播节目、视频、广告、各种警报和其他信息。
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可以是移动设备,即,未固定到特定位置的设备,或者它可以是固定设备。无线设备可能需要人类交互来进行通信,或者可以不需要人类交互来进行通信。如本文所描述的,术语UE或“用户”被用来指代任何类型的无线通信设备。
无线设备300可以经由用于接收的适当装置通过空中或无线电接口307接收信号,并且可以经由用于发射无线电信号的适当装置来发射信号。在图3中,收发机装置由框306示意性地指定。收发机装置306可以例如借助于无线电部分和相关联的天线布置来提供。天线装置可以被布置在无线设备的内部或外部。
无线设备可以提供有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实体301、至少一个存储器302和其他可能的组件303,用于软件和硬件辅助执行其被设计来执行的任务,包括对访问的控制和与接入系统和其他通信设备的通信。数据处理、存储和其他相关控制装置可以被提供在适当的电路板上和/或芯片组中。该特征由参考标号304来标示。用户可以通过适当的用户界面(诸如小键盘305、语音命令、触敏屏幕或板、其组合等等)来控制无线设备的操作。还可以提供显示器308、扬声器和麦克风。此外,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到其他设备和/或用于将外部附件(例如免提设备)连接到其上的适当连接器(有线或无线)。
当前5G网络在终端(例如,UE,用户设备)和位于5G核心网(CN)中的AMF之间应用非接入层(NAS)信令。
NAS是新无线电(NR)、长期演进(LTE)、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电信协议栈中在核心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功能层。该层被用来管理通信会话的建立并用于在UE移动时维持与用户设备的连续通信。当前的5G网络在终端和AMF之间应用非接入层(NAS)信令,以用于执行与管理UE注册和通信相关的控制平面过程。
5G网络中的所有NAS信令都通过UE和AMF之间的接口在UE和AMF之间交换。UE和AMF之间的接口也被称为“N1”接口,并且通过该接口的通信通过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接入点被透明地传递到AMF。
参考图4图示了5G系统的不同装置和/或功能之间的接口(包括N1接口)的命名。
图4图示了UE 401,其与接入网络402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以及通过N1接口来与AMF403交换信令。接入网络402通过N2接口来与AMF 403连接(例如,与AMF 403交换信令),并且通过N3接口来与用户平面功能404进行接口连接。用户平面功能404可以通过N9接口来与其他用户平面功能(未示出)进行接口连接、通过N6接口来与数据网络405进行接口连接、以及通过N4接口来与会话管理功能406进行接口连接。CN除了AMF 403和SMF 406之外,还包括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SSF)407、网络暴露功能(NEF)408、网络储存库功能(NRF)409、策略控制功能(PCF)410、统一数据管理(UDM)411、应用功能(AF)412、网络切片特定认证和授权功能(NSSAAF)413、认证服务器功能(AUSF)414和服务通信代理(SCP)415。来自每个核心单元的相应接口在图4中被标记为Nx。当前5G系统中的NAS信令由图4中的实箭头表示,并且N1信令由图4中的虚线表示。可以理解的是,N1接口承载NAS信令(AMF是该信令的端点)。箭头仅仅图示的是,虽然N1是UE和AMF之间的点对点接口,但是实际上,在被转发到其他网络功能之前,由该N1接口承载的NAS信令通过无线电接口而被承载到AMF(例如,沿着基站-AMF路径)。
每当需要UE和其他CN元件(例如,网络功能)之间的信令(例如,用于在UE和SMF之间交换会话管理相关信令)时,通过AMF和该CN元件之间适当的基于服务的接口,该信令由AMF透明地转发到相应的CN元件。这些接口在3GPP中被定义。
例如,将UE连接到5GC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包括控制平面接口(在本文中被标记为N2接口)和用户平面接口(在本文中被标记为N3接口)。N2接口被用来将N1接口信令从UE经由RAN透明地承载到AMF。换句话说,使用N2接口使得基站不解释在其上包括的N1消息,而是通过N2接口将其转发到AMF和/或从AMF转发。N2接口支持RAN和5G核心之间的控制平面信令,其涵盖与UE上下文管理、PDU会话/资源管理过程相关的场景。N2接口可以使用5GC和接入网络之间的下一代应用协议(NGAP),其可以由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来承载。在无线电接口上(UE和RAN的基站之间),NAS信令通过RRC(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来传送。因此,在任何NAS信令可以发生之前,在UE和基站之间建立RRC连接。
图6图示了示例信令,其中UE 601与接入点(例如,gNB)602交换信令。
在6001期间,在UE与无线电接入网络初始同步之后,UE 601从接入点602接收主信息块(MIB)。MIB是由接入点602发送的广播信号,其包括物理层信息。该物理层信息可以包括关于以下的信息:由接入点602提供的下行链路信道带宽(例如,在物理资源块中)、用于物理混合指示信道(PHICH)的配置、以及由UE 601使用以用于与接入点602的接入网络进一步同步的系统帧号。
在6002期间,UE 601从接入点602接收系统信息块(例如,SIB1)。当前在3GPP网络中定义了13种类型的SIB(尽管该值可能改变)。SIB1包括关于当UE正在评估小区接入时可以协助UE的小区和网络的信息。SIB1还包括定义其他系统信息块的调度的信息。例如,SIB1可以包括与小区选择、小区接入和系统信息调度相关的信息。
在6003期间,UE 601向接入点602发信号通知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以用于经由接入点602接入核心网。
在6004期间,接入点602用RACH响应来响应6003的信令。6003和6004涉及为了同步UE 601而执行的信令,以便在接入点602提供的小区内进行到接入点602的上行链路传输。
在6005期间,UE 601向接入点602发信号通知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建立请求。
在6006期间,接入点602发信号通知UE 601的RRC建立配置,以在接入点602和UE601之间建立RRC连接。该信令可以指示UE在建立上行链路通信时要被应用的RRC配置。
在6007期间,UE 601发信号通知接入点602。该信令可以包括关于已完成RRC建立的指示(例如,UE 601已经成功地应用了在6006期间接收到的RRC配置),并且请求NAS注册到AMF。
对于6G,正在讨论基于服务的NAS信令的选项。此外,还在考虑UE和控制平面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NAS信令的选项(例如,使得到CN元件的信令不由AMF中继)。总体而言,这意味着在UE和CN的控制平面元件之间直接采用某种基于服务的接口范例。这关于图5进行了图示。
图5图示了包括可以在例如6G系统中实现的“直接”UE网络功能接口的示例架构。在本申请中,应当理解,沿着“直接”UE-NF接口传递的消息可以传递通过除UE和NF之外的其他实体(诸如例如,基站),而无需那些其他实体解释该消息。这与当前的5G信令不同,在当前的5G信令中,转发AMF解释此类消息以确定该消息将被转发到网络功能。应当理解,6G中的实际“直接”UE-NF接口可以包括图5中描绘的那些接口的备选接口。图5示出了被配置为使用NAS信令路径来与RAN 502通信的UE 501。图5还示出了PCF 503、AMF 504和SMF 505。在图5中,NAS信令被示出为整箭头,并且“直接”UE-NF信令由虚线图示出。
在当前标准中(并且因此在5G实现中)不存在实现用于UE的地址交换以与核心网中的多个不同网络功能中的任何一个执行NAS信令的机制。
本公开提出使用基于IP的信令来执行直接NAS信令。这意味着UE在发送任何NAS消息之前(即,甚至在UE注册到核心网之前)将已经获得IP地址。这与现有技术系统相反,在现有技术系统中NAS不是基于IP的,并且因此UE不经由IP地址来执行NAS信令。
此外,在本公开中,UE被配置为变得知晓对应的控制平面网络功能的相应IP地址,以便使必要的控制平面服务被消耗,或者使直接NAS信令被实现。
这两个概念都涉及直接UE-控制平面网络功能通信的可用性,而基于服务的NAS还将采用UE与控制平面网络功能之间的典型服务接入模式(例如,通知、订阅等)。
换句话说,为了解决上面提及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下面提出使用IP(互联网协议)作为用于在UE与位于5GC中的网络功能(NF)之间承载NAS信令的寻址方法和底层网络协议。换句话说,下文提出使用基于IP的机制来执行直接UE-NF通信。标准定义的5G NAS不是基于IP的。
具体地,下文提出了用于获得在这样的架构中使用的IP地址的机制。应当理解,在IP层之上的各协议层与本讨论无关,并且任何适当的协议可以被用于在更高层处的信令。例如,传送控制协议(TCP)可以被用于承载NAS信令,和/或统一数据报协议(UDP)可以用于承载NAS信令,和/或可以使用承载NAS的RESTful实现的TCP和/或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本文参考了生成IP地址或IPv6地址。应当理解,这些参考和术语自始至终同义地使用。具体地,应当理解,如本文中所使用的“IP”指的是允许自动配置IP地址的任何基于IP的寻址机制。IPv6目前允许自动配置IP地址。IPv4目前不允许自动配置IP地址。
顺便一提,值得注意的是,每个IPv6网络都包括指定IP地址的IPv6网络地址netID部分中的位数的掩码(称为“网络掩码”),其形成IP地址的第一部分。IPv6网络地址的第二部分(在netID之后)是HostID。HostID在本文中也被称为“接口地址”,并且在本文中描述了可以如何生成接口地址的描述。IPv6网络掩码和IPv6网络(netID)是IPv6地址的IETF定义的一部分。
因此,在下文中,提供了一种UE,该UE生成用于NAS信令的标识UE的唯一IP地址。唯一IP地址可以包括由IP网络设置并且可以在该IP网络内是公共的可路由前缀/第一部分。唯一IP地址可以包括对于UE是唯一的第二部分。
具体地,UE可以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如何生成标识UE的IP地址的可路由前缀部分的指示。UE可以使用该指示以及UE的唯一标识符来生成出于NAS信令目的而标识UE的IP地址。该指示可以作为初始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的一部分而在UE处被接收,以便UE甚至可以在为该UE建立PDU会话之前启动NAS信令。
为了说明本文描述的原理,下面考虑用于为3GPP网络启用基于服务的直接UE-NFNAS信令的三个不同因素。
作为第一因素,将考虑UE如何能够获得UE的IPv6地址以用于UE的NAS信令。应当理解,供UE针对UE的NAS信令使用的IPv6地址不是被用于PDU会话通信的IP地址。根据当前描述的机制所生成的IPv6地址可以仅被用于NAS信令。
该第一因素定义了用于使用其他标准定义的UE标识符来生成UE的唯一IPv6地址的过程。具体地,5G或6G UE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用于生成该唯一IPv6地址,尽管为了清楚起见将在整个以下描述中使用5G术语。
作为第二因素,将考虑UE如何能够获知用于在NAS信令中使用的CN的控制平面网络功能的现有的相应IPv6地址。
该第二因素涉及使用所提出的RRC协议扩展(例如,如因素3中所定义的-见下文)来提供核心网级信息,其支持通过IPv6进行后续NAS信令。
作为第三因素,将考虑对当前RRC信令机制的改变和6G RRC信令机制的扩展,以向UE提供用于生成用于NAS信令的UE的唯一IP地址的信息,和/或用于向UE提供用于(经由NAS信令)发现UE可以用来执行NAS信令的其他网络功能的NRF的标识符。
该第三因素涉及RRC信令协议的定义元素,包括供UE在获得上面提及的地址中的至少一个时使用的消息和信息元素。
现在将依次考虑这三个因素。
考虑第一因素。
为了具有用于传达第一NAS信令消息的IPv6连接性,下面提出了由UE使用的IPv6地址自动配置方法的使用。
IPv6地址自动配置假设存在唯一的地址(例如,UE的唯一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UE的唯一MAC地址不存在于3GPP网络中(与以太网和/或WiFi设备不同)。具体地,尽管NRMAC过程使用可被视为某种临时MAC地址的各种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值,但是这些RNTI值实际上不是MAC地址。相反,这些RNTI是临时的,并且在针对同一UE的不同小区中可以不同。此外,RNTI对于UE来说并不是唯一的。3GPP规范内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可以与一种以太网相关联,其中3GPP系统使用MAC地址来传送以太网帧。然而,并非所有UE设备都能够建立这种以太网的PDU会话类型。
因此,将以唯一的方式来生成所提出的用于与3GPP UE进行NAS信令的IPv6地址。具体地,针对此目的,下文提出使用一些其他唯一UE标识符。另一个唯一UE标识符可以是在RRC建立阶段之前或期间与UE相关联的UE的标识符。
为了实现获得可以被用于直接UE-NF信令的IPv6地址,IPv6地址的自动配置部分可以以在3GPP网络中可路由的IPv6前缀作为前缀。因此,在该第一因素中,提供了包括可路由前缀(例如,当与NetID掩码组合时的NetID部分)和自动配置部分的唯一UE IP地址。自动配置部分可以被称为“接口地址”。
存在生成接口地址的若干不同方式。例如,可以提供唯一UE标识符作为算法的输入,该算法被配置为将该输入转换为唯一IP地址。作为另一个示例,任何长度的唯一序列可以使掩码应用在其上以生成唯一IP地址。下面将考虑每个选项。
可以被用来生成唯一IP地址的示例潜在唯一UE标识符包括UE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与UE相关联的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以及在下面结合表1描述了“InitialUE-Identity”(初始UE身份)的任何部分。
表1示出了可以被包括在RRC建立请求信息中的至少一些信息(诸如表1中的“InitialUE-Identity”,其是根据“ng-5G-S-TMSI-Part1”的值和随机值来生成的,下面将进一步说明)。
表1RRC建立请求消息的信息元素示例
一般而言,表1示出了RRC建立请求包括RRC建立请求信息元素(IE),其进而包括“InitialUE-Identity(初始UE-身份)”和“EstablishmentCause”(建立原因)。
“EstablishmentCause”指示正在建立RRC连接的原因。该原因例如可以是交换某种类型的业务(例如,数据、语音呼叫、视频呼叫等)和/或指示接入类型(例如,优先级和/或紧急信令)。
InitialUE-Identity字段包括UE的唯一标识符。如表1中所示,InitialUE-Identity字段被定义为包括:
·ng-5G-S-TMSI-Part1:5G-S-TMSI最右边的39位。
·randomValue:0到2^39-1范围内的整数值。
作为示例,InitialUE-Identity字段的值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用于自动生成IPv6地址的“接口地址”部分。
例如,当UE首次注册到网络时,UE将不具有分配的5G-TMSI(并且因此也不具有分配的5G-S-TMSI)。在这种情况下,在RRC消息中,UE可以使用随机值作为RRC建立请求的“InitialUE-Identity”字段。
对于UE的稍后注册(例如,在UE切换之后,和/或在UE运行的注册定时器到期之后,和/或在UE断电/通电之后等),UE可以使用UE先前获得的5G-S-TMSI值作为在RRC建立请求中被用作“InitialUE-Identity”的前39位。
因此,当“InitialUE-Identiy”字段的值被用于生成唯一UE IP地址时,该值可以是5G-S-TMSI-Part1(或者,对于6G,类似的6G-S-TMSI-Part1)或随机值。
存在可以使用值来生成UE的唯一IP地址的多种方式。下面将利用上面提及的一些特定潜在值对此进行讨论。然而,应当理解,这不是限制性的,并且还可以针对其他输入值来执行与下面描述的那些技术相同或类似的技术。
例如,UE可以将ng-5G-S-TMSI-Part1(39位)与来自InitialUE-Identity的randomValue(随机值)的最右边9比特级联以形成4比特地址。该48比特地址可以被馈送到算法(例如,扩展的唯一标识符-64(EUI-64)算法)中,该算法生成UE的IPv6地址的实际64比特长的“接口地址”部分作为算法的输出。EUI-64是一种方法,其被用来使用其接口的MAC地址自动配置IPv6主机地址,以生成唯一64比特接口标识符。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实现根据较短(或较长)输入值来创建IP地址的相同功能的任何其他算法。在使用该第一因素时,可路由IPv6前缀和描述它的掩码(见下文)可以是64比特长(见下文)。
作为另一示例,UE可以使用来自InitialUE-Identity最右边的与IPv6自动配置掩码的长度一样多的比特直接作为IPv6地址的“接口地址”部分(见下文)。在该另一个示例中,确保生成/自动配置的IPv6地址的唯一性的最小比特数为32(这是5G-TMSI的长度)。
对于IPv6地址的可路由前缀部分,RRC信令可以用新的信息元素(IE)来扩展。这些新的信息元素在下面分别被指示为autoConfigIpv6Net和autoconfigIPv6Netmask。
现在考虑第二因素的特征(涉及UE如何获得用于控制平面网络功能的标识符/IPv6地址)。
对于该第二因素,首先获得储存库功能的IP地址。例如,等效的5G储存库功能是5G网络储存库功能。因此,为了下文清楚起见,符号NRF将被用来指代任何储存库功能,并且不限于5GS。
NRF的IP地址然后可以被用来查询将被用作任何后续NAS消息传送中的NAS信令端点的其他控制平面网络功能的IP地址。
因此,该第二机制可以经由包括NRF(或等效6G功能)的IP地址的新信息元素的提供来扩展RRC信令。基站可以经由预先配置有NRF的IP地址或者通过执行发现过程(例如,使用域名系统(DNS)查找)来获得NRF的IP地址。
现在将参考表2描述与现有RRC协议的扩展相关的第三因素。
表2示出了RRC建立信令过程的组成部分。RRC建立消息被示为包括信息元素集合。
根据先前的机制,该集合(在表2中被标记为“RRCSetup-IE”)包括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元素(radioBearerConfig)、主小区群组信息元素(masterCellGroup)、后期非关键扩展信息元素(lateNonCriticalExtension)和非关键扩展信息元素(nonCriticalExtension)。
根据目前描述的机制,该集合包括sl-ConfigDedicatedNR-r17信息元素、sl-L2RemoteUE-Config-r17信息元素、nonCriticalExtension信息元素、autoConfigIpv6Net信息元素、autoconfigIPv6Netmask信息元素和NrfIPv6Address信息元素。在本文中新描述了autoConfigIpv6Net信息元素、autoconfigIPv6Netmask信息元素和NrfIPv6Address信息元素。
在这些新引入的信息元素中:
·autoConfigIpv6Net:该信息元素包括关于UE将使用UE内的IPv6地址网络标识符来生成UE自己的唯一IPv6地址以启动NAS信令的指示。该信息元素可以包括自动配置的网络地址(netID)的第一部分。·自动配置IPv6网络掩码:该信息元素包括或以其他方式指示用于生成IPv6地址的网络ID部分(例如,第一部分)的网络掩码。
·NrfIPv6地址:该信息元素包括网络储存库功能(NRF)的IPv6地址,以供UE用来查询其他网络功能的IPv6地址。
表2RRCSetup消息描述
应当理解,虽然这些新的信息元素(在表2中以粗体示出)被示为最初为侧链路相关消息传送而引入的非关键扩展部分的一部分,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这些新的信息元素可以被包括在任何适当的信令中。将这些新信息元素包含在(任何形式的)非关键扩展信令中以便使信令与现有系统向后兼容是有用的。
在具有上述第一至第三机制的所有必需的IPv6信息之后,UE可以继续进行NAS信令本身。这将关于图7进行图示。
图7图示了示例信令,其中UE 701与接入点(例如,gNB)702交换信令。
在7001期间,UE 701从接入点702接收主信息块。主信息块可以如上面关于7001所描述的。
在7002期间,UE 701从接入点702接收系统信息块(例如,SIB1)。SIB可以如上面关于6002所描述的。
在7003期间,UE 701向接入点702发信令通知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以用于经由接入点702接入核心网。
在7004期间,接入点702用RACH响应来响应7003的信令。7003到7004可以包括上面关于6003到6004描述的信令。
在7005期间,UE 701向接入点702发信号通知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建立请求。
在7006期间,接入点702发信号通知UE 701的RRC建立配置,以在接入点702和UE701之间建立RRC连接。除了上面在6006中描述的信息之外,7006的信令可以包括NRF IPv6地址(即NRF的IPv6地址)、IPv6网络掩码和IPv6网络。如上所指,IPv6网络掩码和IPv6网络(netID)是IPv6地址的IETF定义的一部分。IPv6网络包括自动配置网络地址(netID)的第一部分。IPv6网络掩码全为二进制1,具有IPv6网络地址的长度。IPv6网络掩码与IETF定义的IPv6地址中的netID相同。
在7007期间,UE 701发信号通知接入点702。该信令可以包括关于已完成RRC建立的指示。当使用NAS信令时,7007的信令可以请求用于向核心网内的网络功能标识UE的第一NAS服务IP地址。换句话说,与在其中该RRC建立信令包括被转发到AMF的“注册请求”NAS消息的当前5G系统中不同,当前信令可以不包括这样的“注册请求”NAS消息。相反,7007的信令查询UE要联系的第一网络功能和/或网络服务的IP地址。
在7008期间,接入点702发信号通知UE 701。7008的该信令可以包括供由UE使用的服务的IP地址。该服务的IP地址可以是用于向UE 701提供服务的网络功能的IP地址。
在7009期间,UE 701和接入点702使用服务的IP地址来交换NAS消息传送。如先前所提及的,与UE 701执行NAS信令的(多个)网络功能的IP地址可以通过UE 701(使用NRFIPv6地址)向NRF查询该信息来获得。该信令可以包括“得到NAS服务IP地址”请求。
因此,在图7的信令示例中,UE在7007期间发送第一NAS信令消息之前获得NRF IP地址。在7007的该信令期间,UE可以作为第一NAS信令消息向NRF发送查询,其中获得第一NAS信令消息的端点的端点IP地址。
对于所有后续NAS消息,UE请求任何后续NAS消息端点的至少一个IPv6地址(在7009中被标示为得到NAS服务IP地址)。在7009期间获得针对至少一个网络功能的NAS消息端点之后,UE可以使用该NAS消息端点作为用于与该网络功能执行NAS信令的地址。
因此,在本示例中,在7008期间,接入点702可以向UE 701提供用于NRF的IP地址。随后,在7009期间,UE 701可以使用所提供的NRF的IP地址来向NRF发信号通知至少一个查询,以发现用于向UE提供服务的至少一个其他网络功能的IP地址。UE可以使用所发现的(多个)IP地址来与与所发现的(多个)地址相关联的(多个)网络功能执行NAS信令。
应当理解,虽然图7的示例包括与图6的5G过程的对应关系(例如,其中使用NRF IP地址对NAS地址的请求与RRC设置完成一起被发送),但是该特定形式的信令的数量不受限制。
图8和图9图示了可以由实现本文描述的原理的装置执行的示例操作。因此,应当理解,下面提及的特征可以与上面示例中描述的特征找到对应关系。此外,上面提及的特征可以提供如何在一些系统中实现当前描述的原理的示例。
在图8和图9的示例中指的是IP地址。这些IP地址可以是符合允许IP地址自动配置的IP寻址协议的IP地址。例如,这些IP地址可以是IPv6地址。
图8图示了可以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操作。
在801期间,用户设备标识唯一地标识用户设备的第一标识符。第一标识符例如可以是UE的IMEI、与UE相关联的IMSI、以及上面结合表1描述的“InitialUE-Identity”的任何部分(例如,随机值和/或ng-5G-S-TMSI-Part1)。
在802期间,用户设备生成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使用第一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来对用户设备进行寻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生成第一IP地址可以包括:使用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到的信息来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包括第一IP地址的可路由部分;以及形成唯一地标识用户设备的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操作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将随机值或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与随机值进行级联以形成级联值;以及从级联值来生成第一IP地址。随机值可以是在用户设备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向网络注册期间指派给用户设备的随机值(例如,包括在InitialUE-Identity中的随机值)。临时标识符可以是无线电接入网络用于标识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符。例如,临时标识符可以包括InitialUE-Identity中所包括的ng-5G-S-TMSI-Part1标识符。
形成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以及通过将网络掩码应用于网络标识符值来形成第一部分。可以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来接收网络标识符值和网络掩码。
在所述生成之后,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第一IP地址发起向网络功能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用户设备可以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包括第二IP地址的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该第二IP地址标识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例如,3GPP(例如,6G)网络的NRF)。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第二IP地址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以请求标识网络功能的第三IP地址,并且从储存库功能接收第三IP地址。到储存库功能的该信令可以包括第一IP地址。到储存库功能的该信令可以包括使用基于IP的协议的NAS信令。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可以包括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发信号通知储存库功能。
用户设备可以使用包括第三IP地址的非接入层信令直接发信号通知网络功能。到网络功能的该信令可以包括第一IP地址。到网络功能的该信令可以包括使用基于IP的协议的NAS信令。
图9图示了可以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执行的操作。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可以是上面结合图8提及的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
在901期间,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用于生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第一部分的信息,该IP地址用于标识用户设备以用于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用户设备可以是上面结合图8描述的用户设备。
该信息可以包括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
该信令可以被包括在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
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可以在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标识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可以从用户设备接收由用户设备使用来生成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的值的指示。
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可以:从用户设备接收用于包括在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的非接入层信令,该非接入层信令包括第一IP地址;以及将非接入层信令转发到网络功能。
前面的描述已经通过非限制性示例提供了一些示例的完整且信息丰富的描述。然而,当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书阅读时,鉴于前面的描述,各种修改和适应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本教导的所有此类和类似的修改仍将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在上文中,使用基于高级长期演进(高级LTE,LTE-A)或新无线电(NR,5G)的无线电接入架构作为可以应用所描述的技术的接入架构的示例来描述了不同的示例,但是示例不限于此类架构。这些示例还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参数和过程而被应用于具有合适部件的其他类型的通信网络。适合系统的其他选项的一些示例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无线局域网(WLAN或Wi-Fi)、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个人通信服务(PCS)、宽带码分多址(WCDMA)、使用超宽带(UWB)技术的系统、传感器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和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或其任意组合。
如本文所提供的,在示例的详细描述中以及在权利要求中描述了各个方面。一般而言,一些示例可以以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以硬件来实现,而其他方面可以以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来实现,但是示例不限于此。虽然各种示例可以被图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一些其他图形表示,但是很好理解的是,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本文描述的这些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种组合来实现。
示例可以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由所涉及的实体的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来实现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此外,在这方面,应当注意的是,例如图8和/或图9中的和/或之前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互连的逻辑电路、块和功能、或者程序步骤和逻辑电路、块和功能的组合。软件可以被存储在物理介质上,诸如存储器芯片或在处理器内实现的存储器块、磁介质(诸如硬盘或软盘)和光介质(诸如例如DVD及其数据变体、CD等等)。
存储器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设备、磁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光学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门级电路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附加地或替代地,一些示例可以使用电路系统来实现。该电路系统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先前描述的功能和/或方法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电路系统可以被提供在基站中和/或通信设备中和/或核心网实体中。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系统”可以指的是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全部:
(a)纯硬件电路实现(诸如仅在模拟和/或数字电路系统中的实现);
(b)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组合,诸如:
(i)(多个)模拟和/或数字硬件电路与软件/固件的组合,以及
(ii)具有软件的(多个)硬件处理器的任何部分(包括(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和(多个)存储器,它们一起工作以使诸如通信设备或基站之类的设备执行前面描述的各种功能;和
(c)需要软件(例如固件)来操作的(多个)硬件电路和/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多个)微处理器或(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但在操作不需要它时该软件可能不存在。
电路系统的这种定义适用于该术语在本申请中的所有使用,包括在任何权利要求中的所有使用。作为进一步的示例,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系统”还涵盖仅硬件电路或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或硬件电路或处理器的一部分及它(或它们)附带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术语电路系统还涵盖例如集成器件。

Claims (22)

1.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标识唯一地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标识符;
生成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寻址,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以及
在所述生成之后,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发起与所述网络功能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包括第二IP地址的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所述第二IP地址标识所述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发信号通知所述储存库功能,以请求标识所述网络功能的第三IP地址;以及
从所述储存库功能接收所述第三IP地址;以及
使用包括所述第三IP地址的非接入层信令直接发信号通知所述网络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发信号通知所述储存库功能包括: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来发信号通知所述储存库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包括:
使用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到的信息来形成所述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的可路由部分;以及
形成唯一地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一IP地址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
将随机值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与随机值进行级联,以形成级联值;以及
从所述级联值生成所述第一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一IP地址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
从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网络标识符值、以及指示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以及
通过将所述网络掩码应用于所述网络标识符值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标识符值和所述网络掩码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被接收。
8.一种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用于生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第一部分的信息,所述IP地址用于标识所述用户设备以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其中所述信息包括网络标识符值、以及指示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令被包括在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向所述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标识所述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由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来生成所述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的值的指示。
12.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部件:
标识唯一地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标识符;
生成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寻址,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以及
在所述生成之后,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发起与所述网络功能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部件:
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包括第二IP地址的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所述第二IP地址标识所述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发信号通知所述储存库功能,以请求标识所述网络功能的第三IP地址;
从所述储存库功能接收所述第三IP地址;以及
使用包括所述第三IP地址的非接入层信令直接发信号通知所述网络功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发信号通知所述储存库功能的所述部件还被配置为: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发信号通知所述储存库功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生成的所述装置还被配置为:
使用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到的信息来形成所述第一IP地址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的可路由部分;以及
形成唯一地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形成所述第一IP地址的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部件还被配置为:
将随机值或所述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符的至少一部分与随机值进行级联,以形成级联值;以及
从所述级联值来生成所述第一IP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形成所述第一IP地址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部件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接收网络标识符值、以及指示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以及
通过将所述网络掩码应用于所述网络标识符值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来接收所述网络标识符值和所述网络掩码。
19.一种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部件:
向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用于生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第一部分的信息,所述IP地址用于标识所述用户设备以用于所述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的网络功能之间的直接非接入层信令,其中所述信息包括网络标识符值和指示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的网络掩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令被包括在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信令中向所述用户设备发信号通知第二IP地址的部件,所述第二IP地址标识所述核心网的储存库功能。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由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来生成所述第一IP地址的第二部分的值的指示的部件。
CN202410119603.7A 2023-01-27 2024-01-29 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Pending CN1184138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2301163.8 2023-01-27
GB2301163.8A GB2626572A (en) 2023-01-27 2023-01-27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13834A true CN118413834A (zh) 2024-07-30

Family

ID=85476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19603.7A Pending CN118413834A (zh) 2023-01-27 2024-01-29 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59343A1 (zh)
CN (1) CN118413834A (zh)
GB (1) GB262657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2304575D0 (en) * 2023-03-29 2023-05-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as ngao evolu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88717B1 (ko) * 2016-04-08 2020-03-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비접속계층 기반 액세스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2301163D0 (en) 2023-03-15
GB2626572A (en) 2024-07-31
US20240259343A1 (en) 2024-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501542B2 (ja) Ue、およびueの方法
JP7241202B2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fqdnをハンドリング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1814969B1 (ko) 네트워크에 액세스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277522B2 (en) Exchanging rich communication suit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2567690A (zh) 第五代(5g)系统中的局域网(lan)服务
EP392518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lternative data over non-access stratum, donas, data delivery in a roaming scenario
WO20181456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system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7372254B2 (ja) 3gpp・セルラー外のアクセスのための、5g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クセス・ノードの選択、及び、合法的な傍受に従う地域的要件の表示傍受を意識したアクセス・ノードの選択
CN110337836B (zh) 用于管理多个锚点以用于多归属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6470465B (zh) Wifi语音业务发起方法、lte通信设备、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13785552B (zh) 会话管理功能选择
US20240259343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7383827B2 (ja) 時刻同期方法、電子設備および記憶媒体
WO2020229409A1 (en) Smf set support over n4 interface
CN113439459B (zh) 用于代理部署的方法和装置
Hwang et al. A study on management of access in industry IoT based 5G new radio standalone system
JP7546154B2 (ja) Pgw失敗におけるpdn接続の復元
US20230247524A1 (en) Support for data forwarding
US12021827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to influence 3GPP terminals on preferences between multiple recursive DNS servers
CN116615920A (zh) 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7274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81900A1 (zh)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08798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4193398A1 (zh) 一种注册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EP4178158A1 (en) Inter-plmn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