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68701A -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68701A
CN118368701A CN202310209395.5A CN202310209395A CN118368701A CN 118368701 A CN118368701 A CN 118368701A CN 202310209395 A CN202310209395 A CN 202310209395A CN 118368701 A CN118368701 A CN 118368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terminal device
wus
terminal equipment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93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邝奕如
薛祎凡
徐海博
薛丽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3/13523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415275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8368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68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能够降低功耗。该方法应用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包括:在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WUS。如果监测到WUS,在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第一链路可以是唤醒无线电WUR链路,第二链路可以是主链路。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3年01月1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档案号为92035890CN01(由于截至2023年2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未给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因此此处暂以档案号92035890CN01代替,待国家知识产权局给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后,再行补正)、发明名称为“一种连接态支持LP-WUS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通信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果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则工作在主链路上,终端设备通过主链路接收数据。然而,终端设备在主链路工作时的功耗高,能量开销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能够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芯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下面以执行主体是所述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WUS。
所述终端设备如果监测到所述WUS,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是指在单位时长内,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
例如,第一链路是WUR链路,第二链路是主链路。
也就是说,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的期间,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链路不工作。
这样一来,由于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所以相比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和PDCCH的情况而言,本申请能够降低所述终端设备的功耗。
并且,当所述网络设备有下行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发送WUS,从而及时唤醒所述终端设备,有助于保证数据传输时延要求。如此,本申请能够在保证数据传输时延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所述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果监测到所述WUS,则在通过所述第二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PDCCH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
也就是说,如果监测到所述WUS,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从而及时地通过所述第二链路监测PDCCH。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段结束,可以理解为,进入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也即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开始。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WUS。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以降低所述终端设备监测WUS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如果监测到所述WUS,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间,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非激活定时器或持续时间定时器。
也就是说,启动(或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监测到所述WUS。所述第一定时器被启动(或重启),以表征进入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所述非激活定时器,所述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如果在第一时间单元内监测到所述WUS,于第二时间单元启动(或重启)所述非激活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早于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满足以下其中之一:
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间隔第一时长;
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首个时间单元;
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首个预配置索引指示的时间单元;或者,
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所述WUS指示的时间单元。
这样一来,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即可对齐所述非激活定时器启动(或重启)的时间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所述持续时间定时器,所述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如果在第一时间单元内监测到所述WUS,于第三时间单元启动或重启所述持续时间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早于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间隔第二时长。
这样一来,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即可对齐所述持续时间定时器启动(或重启)的时间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非连续接收DRX周期中持续时间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间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包括随机接入响应窗ra-ResponseWindow对应的时间段,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ra-ResponseWindow运行期间,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PDCCH。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包括:如果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WUS。
其中,所述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或所述第二链路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号质量测量的结果。
也就是说,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通信性能满足要求(如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才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WUS,从而保证信号监测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通过所述第二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PDCCH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确定要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再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回所述第二链路,且在所述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终端设备不再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仍工作在所述第二链路上,从而简化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配置信息。
例如,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链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WUS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WUS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所述WU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包括:如果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配置信息和所述WUS配置信息,以触发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WU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DRX配置信息之后,且在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之前,如果监测到所述WUS启动或重启所述非激活定时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忽略第一配置,或者,确定所述第一配置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包含在所述DRX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的配置中,所述第一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DRX周期,或持续时间定时器的运行时长。
也就是说,所述终端设备不再根据所述DRX周期或所述持续时间定时器的运行时长,来控制所述非激活定时器的运行状态,可以根据自身是否监测到WUS,来启动或重启所述非激活定时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包括:如果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两项:
第一项,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循环冗余码由功耗节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P配置信息和所述WUS配置信息。其中,所述DCP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DCP配置,所述WUS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WUS配置;
第二项,所述DCP配置的优先级低于所述WUS配置的优先级。
如此,所述终端设备即可执行优先级较高的WUS机制,即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WUS。
其中,DCP的英文全称为DCI with CRC scrambled by PS-RNTI,DCI的英文全称为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CRC的英文全称为Cyclic Redundancy Code,PS-RNTI的英文全称为Power Saving-RNTI,RNTI的英文全称为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链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DCP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DCP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第二链路监测DCP。
所述DCP用于唤醒所述终端设备,所述WUS用于唤醒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的终端设备组。
也就是说,如果所述DCP和所述WUS均指示唤醒,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自身是被所述网络设备唤醒的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果监测到所述WUS,在确定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之后,且在所述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DCP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第二链路监测所述DCP。
也就是说,如果所述DCP指示唤醒,则所述终端设备启动所述第一定时器,从而表征进入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之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发送上行信息。
例如,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存在待发送的上行信息,则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也就是说,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所述第一链路,且所述第二链路不工作,当需要发送所述上行信息时,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执行链路切换,从而切换至所述第二链路,再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从而实现上行发送功能。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芯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下面以执行主体是所述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第一链路切换到第二链路,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发送上行信息。
例如,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存在待发送的上行信息,则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也就是说,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所述第一链路,且所述第二链路不工作,当需要发送所述上行信息时,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执行链路切换,从而切换至所述第二链路,再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从而实现上行发送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且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PDCCH。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包括随机接入响应窗ra-ResponseWindow对应的时间段,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ra-ResponseWindow运行期间,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PDCCH,从而完成随机接入。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所述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描述。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在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WUS。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是指在单位时长内,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
例如,第一链路是WUR链路,第二链路是主链路。
也就是说,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WUS,以使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在此期间,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链路不工作。
这样一来,由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所以,相比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和PDCCH的情况而言,本申请能够降低所述终端设备的功耗。
并且,当所述网络设备有下行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发送WUS,从而及时唤醒所述终端设备,有助于保证数据传输时延要求。如此,本申请能够在保证数据传输时延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所述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过第一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WUS之后,所述通过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PDCCH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从而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PDCCH,保证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成功接收PDCCH。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进而再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WUS,从而降低所述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包括随机接入响应窗ra-ResponseWindow对应的时间段。
这样一来,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在所述ra-ResponseWindow运行期间,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PDCCH,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ra-ResponseWindow运行期间,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PDCCH。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通过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PDCCH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确定所述终端设备要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再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回所述第二链路,且在所述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再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终端设备仍工作在所述第二链路上。
如此,如果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息,则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WUS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WUS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WUS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所述WU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循环冗余码由功耗节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P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DCP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DCP配置,所述WUS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WUS配置。所述DCP配置的优先级低于所述WUS配置的优先级。
这样一来,由于所述DCP配置的优先级低于所述WUS配置的优先级,所以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优先级高的配置,即WUS配置。也就是说,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WUS,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DCP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DCP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监测DCP。
所述DCP用于唤醒所述终端设备,所述WUS用于唤醒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的终端设备组。
如此,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DCP和所述WUS,来指示唤醒所述终端设备组中的哪一终端设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耦合至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芯片位于终端设备内,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耦合至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芯片位于网络设备内,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被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网络设备上被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路系统。电路系统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
其中,第四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连续接收机制的配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非连续接收机制的配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非连续接收机制的配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非连续接收机制的配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有线网络、车到任意物体(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系统、设备间(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车联网通信系统、第4代(4th 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系统,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如新无线(newradio,NR)系统,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室内商用场景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室内商用场景包括终端设备(如手机)向屏幕投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游戏等场景。此外,术语“系统”可以和“网络”相互替换。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0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如图1中的110a和110b)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120a-120j)。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网络设备通信。可选的,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可选的,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需要指出的是,图1仅是示意图,虽然未示出,但是该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该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核心网(core network,CN)设备、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与网络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网络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网络设备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第六代(6th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这里的CU完成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协议和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的功能,还可以完成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的功能;DU完成基站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rtol,RLC)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功能,还可以完成部分物理(physical,PHY)层或全部物理层的功能。有关上述各个协议层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相关技术规范。网络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如图1中的110a),也可以是微基站或室内站(如图1中的110b),还可以是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以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可选的,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设备接入核心网。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体的,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或数据,或与RAN交互语音和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设备、签约单元(subscriber unit)、签约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而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设备,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中继(relay)。或者理解为,能够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都可以看作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介绍。
应理解,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角色可以是相对的。例如,图1中的直升机或无人机120i可以被配置成移动基站,对于那些通过120i接入到无线接入网的终端设备120j来说,终端设备120i是网络设备;但对于网络设备110a来说,120i是终端设备,即110a与120i之间是通过无线空口协议进行通信的。当然,110a与120i之间也可以是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协议进行通信的,此时相对于110a来说,120i也是网络设备。因此,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都可以统一称为通信装置,图1中的110a和110b可以称为具有网络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图1中的120a-120j可以称为具有终端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可以通过6千兆赫兹(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也可以由网络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网络设备功能的控制子系统来执行。这里的包含有网络设备功能的控制子系统可以是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上述应用场景中的控制中心。终端设备的功能也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或调制解调器)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终端设备功能的装置来执行。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号或下行信息,下行信息承载在下行信道上;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或上行信息,上行信息承载在上行信道上。终端设备为了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需要与网络设备控制的小区建立无线连接。与终端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的小区称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当终端设备与该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时候,还会受到来自邻区的信号的干扰。
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术语做简单说明。应理解,这些说明仅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1、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状态
终端设备有三种RRC状态:RRC连接(connected)态、RRC空闲(idle)态和RRC非激活(inactive)态。
其中,RRC连接态是指,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建立了RRC连接,可以通过RRC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RRC连接态,也可以简称为连接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态”和“RRC连接态”,是同一概念,两者可以相互替换。
其中,RRC空闲态是指,终端设备没有与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网络设备(如基站)没有存储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如果终端设备需要从RRC空闲态进入RRC连接态,则需要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另外,RRC空闲态,也可以简称为空闲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空闲态”和“RRC空闲态”,是同一概念,两者可以相互替换。
其中,RRC非激活态是指,终端设备之前在锚点基站进入了RRC连接态,然后锚点基站释放了该RRC连接,但是锚点基站保存了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如果该终端设备需要从RRC非激活态再次进入RRC连接态,则需要在当前驻留的基站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或者描述为RRC连接重建立过程)。
应理解,由于终端设备可能处于移动状态,所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基站与终端设备的锚点基站可能是同一基站,也可能是不同的基站。RRC恢复过程相对于RRC建立过程来说,时延更短,信令开销更小。但是,锚点基站需要保存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会占用锚点基站的存储开销。
另外,RRC非激活态,也可以简称为非激活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非激活态”和“RRC非激活态”,是同一概念,两者可以相互替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下五个概念的含义相同,可以相互替换:非激活态,去激活态,非活跃态,去活跃态,或者去活动态。例如,RRC非激活态,也可以描述为,RRC非活跃态,简称为非活跃态。
2、终端设备所包括的两种电路:
终端设备包括主电路和唤醒电路,如图2所示。
2-1、终端设备的主电路:
终端设备在空闲态/非激活态下的时候,会根据自身的标识(identifier,ID)(如UE ID)确定一个寻呼帧(paging frame,PF)以及一个PF中的寻呼时机(paging occasion,PO)的位置,再在PO内接收寻呼。终端设备无论是在空闲态/非激活态下接收寻呼,还是在连接态(connected)进行数据接收,都可以使用终端设备中的主电路完成这些功能。
其中,主电路,也可以有其他描述,如主接收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主电路为例,进行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下描述所表示的含义相同,可以相互替换:
终端设备通过主电路工作;终端设备工作在主电路上;终端设备通过主电路接收或发送信号;或者,终端设备的主电路处于工作/开启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电路,也可以替换为主链路。其中,主链路表征了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间的一种连接关系,是一个逻辑概念,而非一个物理实体。以5G NR系统为例,主链路,也可以描述为,NR主链路。
相应的,如下描述所表示的含义相同,可以相互替换:
终端设备通过(NR)主链路工作;终端设备工作在(NR)主链路上;终端设备通过(NR)主链路接收或发送信号;或者,终端设备的(NR)主链路处于工作/开启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主链路为例,对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2-2、终端设备的唤醒电路:
为了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使用一个单独的低功耗小电路接收信号。该低功耗小电路可以使用一个结构简单的单独的小电路或芯片实现,其功耗较低。该低功耗小电路可以称为唤醒电路。
其中,唤醒电路,也可以有其他描述,如唤醒无线电(wake up radio,WUR)电路,低功耗电路,唤醒接收机(wake up receiver,WUR)模块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唤醒电路为例,进行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下描述所表示的含义相同,可以相互替换:
终端设备通过唤醒电路工作;终端设备工作在唤醒电路上;终端设备通过唤醒电路监测或接收唤醒信号(wake up signal,WUS);或者,终端设备的唤醒电路处于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唤醒电路,也可以替换为WUR链路。其中,WUR链路表征了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间的一种连接关系,是一个逻辑概念,而非一个物理实体。
相应的,如下描述所表示的含义相同,可以相互替换:
终端设备通过WUR链路工作;终端设备工作在WUR链路上;终端设备通过WUR链路监测或接收唤醒信号(wake up signal,WUS);或者,终端设备的WUR链路处于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下描述所表示的含义相同,可以相互替换:监测,检测,监听,或接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监测为例,进行介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WUR链路为例,对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唤醒信号,也可以描述为低功耗唤醒信号(low power wakeup signal,LP-WUS)。其中,唤醒信号,WUS,低功耗唤醒信号,LP-WUS四者的含义相同,可以相互替换。
其中,WUS通常采用开关键控(on off keying,OOK)或曼彻斯特OOK等一些简单的调制方法。相应地,终端设备中的唤醒电路采用包络检波的方式接收WUS。
其中,WUS可用于唤醒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或者至少一组终端设备。作为示例,WUS包括唤醒信息,唤醒信息表示与唤醒终端设备相关的信息。例如,唤醒信息为与寻呼相关的信息;唤醒信息可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是否要执行寻呼接收的流程;或者,唤醒信息可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是否要发起随机接入。例如,唤醒信息包括:需要唤醒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信息(如UE ID)。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组(UE group)的形式,相应地,唤醒信息可以包括该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
例如,图2示出了终端设备采用唤醒电路接收唤醒信号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对于处于空闲态/非激活态下的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通过唤醒电路检测唤醒信号:如果通过唤醒电路未检测到唤醒信号,则控制主电路处于关闭状态(或称为睡眠状态);如果通过唤醒电路检测到唤醒信号,则触发主电路的唤醒,即控制主电路处于开启状态或工作状态。主电路唤醒后,终端设备可以执行寻呼接收过程。
换言之,终端设备检测WUR链路的唤醒信号:如果未检测到WUR链路的唤醒信号,则控制主链路处于关闭状态(或称为睡眠状态);如果检测到WUR链路的唤醒信号,则触发主链路的唤醒,即从WUR链路切换到主链路。主链路唤醒后,终端设备可以执行寻呼接收过程。
应理解,图2主要是以唤醒信号用于指示寻呼相关的部分信息为例进行的示例性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当然,唤醒信号也可用于指示寻呼相关的全部信息,在该情况下,主电路唤醒后,可以进行随机接入等。
再如,终端设备在开机时的工作过程介绍如下:
终端设备在开机时先搜索主链路的信号:在能够搜到主链路的信号的情况下,驻留在主链路;在主链路的信号指示唤醒链路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进一步根据唤醒链路的配置信息搜索唤醒链路的信号,若能够搜到唤醒链路的信号并且唤醒链路的信号质量较好,则终端设备的唤醒链路进入工作状态。
或者,终端设备在开机时先搜索主链路的信号:在无法搜到主链路的信号的情况下,则根据预置在终端设备内的配置信息搜索唤醒链路的信号,若能够搜到唤醒链路的信号并且唤醒链路的信号质量较好,则终端设备的唤醒链路进入工作状态。
3、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机制
5G NR技术沿用了LTE中的DRX机制。DRX机制主要是为节省功耗而引入,网络设备(如基站)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配置一个DRX周期。其中,DRX周期可以为长的DRX周期,还可以为短的DRX周期。其中,长的DRX周期是默认必须配置、而短的DRX周期是可选配置。若配置了短的DRX周期,终端设备会在使用短的DRX周期的时候开启短周期定时器drx-ShortCycleTimer,当drx-ShortCycleTimer超时则隐式转换为长的DRX周期。其中,drx-ShortCycleTimer的单位为短的DRX周期的个数。
DRX周期由“On Duration”部分和“Opportunity for DRX”部分组成。其中,在“OnDuration”时间内终端设备监测并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也即,接收承载在PDCCH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在“Opportunity for DRX”时间内终端设备可以不监测(或不接收)PDCCH以减少功耗。其中,Opportunity for DRX也称为DRX时机或DRX机会。
DRX机制包括持续时间定时器drx-onDurationTimer。在每个DRX周期的开始(即每个DRX周期的On Duration的开始)终端设备需要开启drx-onDurationTimer。当drx-onDurationTimer超时则表示“on Duration”时间结束,此时终端设备进入Opportunityfor DRX”时间。
另外,drx-onDurationTimer,也可以有其他名称,如持续定时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持续时间定时器为例,进行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DRX机制还包括非激活定时器drx-InactivityTimer。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指示初传(new transmission)的PDCCH时,由于终端设备很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继续被网络设备调度,所以,终端设备需要开启drx-InactivityTimer,在drx-InactivityTimer运行时间内终端设备监测并接收PDCCH。
另外,drx-InactivityTimer,也可以有其他名称,如非活跃定时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非激活定时器为例,进行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DRX机制还包括重传定时器RetransmissionTimer。其中,RetransmissionTimer具体还分为上行重传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UL和下行重传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DL。由于网络设备可能在RetransmissionTimer运行时间内调度终端设备的重传,在RetransmissionTimer运行时间内终端设备监测并接收PDCCH。
综上可知,终端设备需要在drx-onDurationTimer、drx-InactivityTimer、上行drx-RetransmissionTimerUL、下行drx-RetransmissionTimerDL运行过程中监测PDCCH,此时称为DRX的“激活时间(Active Time)”,终端设备需要醒来准备接收信令和数据。而不在上述Timer的运行期间,终端设备可以不需要监测PDCCH,此时称为DRX的“休眠时间”(休眠时间也即非激活时间),终端设备可以休眠。
需要指出的是,在DRX的“休眠时间”,终端设备仅不需要监测PDCCH,但是仍正常执行其他的下行接收,例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接收。总而言之,在DRX的“激活时间(Active Time)”,终端设备需要监测PDCCH,在DRX的“休眠时间”,终端设备不需要监测PDCCH。
应理解,在DRX机制之外的另一些功能中,可能限定某些情况下终端设备需要处于“激活时间”或“休眠时间”,与DRX机制并不冲突、而是取并集的关系,因此终端设备最终实际处于“激活时间”还是“休眠时间”还需要从终端设备的各个功能整体地确定。终端设备在DRX“激活时间”的功耗高于在DRX“休眠时间”的功耗。
具体的,在标准3GPP TS 38.321中,Active Time的定义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第一,为DRX组配置的drx-onDurationTimer或drx-InactivityTimer处于运行中(drx-onDurationTimer or drx-InactivityTimer configured for the DRX group isrunning);或者(or),
第二,DRX组中在任一服务小区的drx-RetransmissionTimerDL,drx-RetransmissionTimerUL或侧行链路重传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SL处于运行中(drx-RetransmissionTimerDL,drx-RetransmissionTimerUL or drx-RetransmissionTimerSL is running on any Serving Cell in the DRX group);或者(or),
第三,随机接入竞争解决定时器ra-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或消息B响应窗msgB-ResponseWindow处于运行中(ra-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or msgB-ResponseWindow is running);或者(or),
第四,调度请求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上发送了并处于待处理状态。如果该服务小区是非地面网络的一部分,则在调度请求传输之后开始Active Time,该调度请求传输是在所有具有待处理调度请求的调度请求配置加上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如基站)间的往返路程时间,如UE-gNB RTT(round triptime,RTT)的调度请求计数器SR_COUNTER为0时执行的(a Scheduling Request is senton PUCCH and is pending.If this Serving Cell is part of a non-terrestrialnetwork,the Active Time is started after the Scheduling Request transmissionthat is performed when the SR_COUNTER is 0for all the SR configurations withpending SR(s)plus the UE-gNB RTT);或者(or),
第五,在成功接收到针对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前导中MAC实体未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尚未接收到MAC实体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指示新传输的PDCCH(a PDCCH indicating a new transmission addressed to the C-RNTI ofthe MAC entity has not been received after successful reception of a RandomAccess Response for the Random Access Preamble not selected by the MAC entityamong the 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 Preamble.)(cell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
4、DCP机制
在5G技术中,终端设备需要进一步节省功耗。对于当前的DRX机制,终端设备需要在DRX的“On Duration”监测并接收PDCCH。但很多情况下,终端设备并没有监测到调度自己的PDCCH,即终端设备白白醒来、白白消耗监测PDCCH的功耗。因此,提出引入一个指示信号(PDCCH wake-up signal,PDCCH-WUS),该指示信号能够基于当前DRX机制指示出后续最近的一个DRX“On Duration”终端设备是否需要醒来、或者是否可以休眠。PDCCH-WUS的信号形式可以为物理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PDCCH-WUS也即3GPP协议中的循环冗余码(cyclic redundancy code,CRC)由功耗节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power saving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PS-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with CRC scrambled by PS-RNTI,DCP)。
示例性的,DCP的指示方式可以为:
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的DCP指示唤醒(例如设置值为1),则在当前DRX周期的关联的“On Duration”需要醒来,即要启动关联的drx-onDurationTimer。
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的DCP指示休眠(例如设置值为0),则在当前DRX周期的关联的“On Duration”需要休眠,即不需要启动关联的drx-onDurationTimer。
另外,如果终端设备在监测DCP的时机没有接收到DCP,根据网络设备(如基站)配置确定是否需要启动关联的drx-onDurationTimer。
其中,监测DCP的时域位置可以为:DRX的“On Duration”时间之前一个偏移(offset)的位置,如图4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DCP是与DRX结合使用的机制,即连接态使用的机制。
由此可知,在DCP机制中,终端设备在每一个监测DCP的时机需要醒来,检测DCP。其中,每一个监测DCP的时机均有一定的时长,如0.5ms,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仍有较大的检测功耗和接收功耗。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对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而言,在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如果监测到WUS,在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PDCCH。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
也就是说,如果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则终端设备不再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而是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换言之,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的期间,终端设备的第二链路不工作。
这样一来,由于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所以,相比于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和PDCCH的情况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并且,当网络设备有下行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时,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及时发送WUS,从而唤醒终端设备,有助于保证数据传输时延要求。如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保证数据传输时延要求的前提下,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应理解,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第一链路,可以包括WUR链路。第二链路,可以包括主链路。在此作统一说明,后文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5至图11,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500包括如下步骤:
(可选的)S5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WUS配置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S501包括:
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WUS配置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配置信息。
其中,WUS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WUS。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US配置信息适用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以使连接态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WUS,详见S502的介绍,此处暂不赘述。
示例性的,WUS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以下至少一项:
WUS的时域位置,WUS的频域位置,或WUS的信号配置。其中,WUS的信号配置包括WUS的格式、WUS的调制方式等。
示例性的,WUS配置信息承载于RRC专用信令,例如RRC重配置消息。
应理解,S501是可选的步骤。如果终端设备预配置上述WUS配置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不执行S501。
S502、在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WUS。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
其中,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建立了RRC连接,可以通过RRC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的DRX的非Active Time,详见DRX机制的相关介绍。
或者,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在第二链路的非激活时间,也即在第二链路上,终端设备的DRX的非Active Time。换言之,在第二链路上,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终端设备不监听PDCCH。
其中,第一链路,可以包括WUR链路,详见图2的介绍。也就是说,网络设备通过WUR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WUS。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WUR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
应理解,上述第一链路对应唤醒电路,如图2所示。从电路方面来说,S502可以替换为:在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链路(比如,WUR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WUS。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唤醒电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
应理解,上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WUS,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可以替换为: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WUS。相应的,终端设备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
其中,WUS为采用开关键控(on-off-keying,OOK)调制方法调制的信号,或者,WUS为采用包络检波的方式接收的信号。
需要指出的是,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可以是(通过第一链路)持续地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或者可以是(通过第一链路)周期性地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其中,周期性地监测,可以理解为,周期性地在一些确定的时间机会上监测、而在其他时间不做监测。
可选的,在满足一定条件时,终端设备才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下面,通过方式1~方式3进行介绍:
方式1,如果满足条件1,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
其中,条件1包括: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其中,第一信号可以是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
其中,信号质量的指标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或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RSRP为例,进行介绍。
其中,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包括通过第一链路或第二链路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质量测量的结果。
例如,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包括第一链路对第一信号的RSRP测量结果。也就是说,在执行S502之前,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对第一信号的RSRP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第一信号的RSRP测量结果。其中,第一信号为网络设备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的参考信号,也即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接收的参考信号。
相应的,第一阈值包括RSRP阈值1。如果第一链路对第一信号的RSRP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RSRP阈值1,则意味着,第一链路的通信性能较好。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能够实现良好地监测性能。
再如,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包括第二链路对第一信号的RSRP测量结果。也就是说,在执行S502之前,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对第一信号的RSRP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第一信号的RSRP测量结果。其中,第一信号为网络设备在第二链路上发送的参考信号,也即终端设备在第二链路上接收的参考信号,例如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B)、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相应的,第一阈值包括RSRP阈值2。如果第二链路对第一信号的RSRP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RSRP阈值2,则意味着,第一链路的通信性能也较好。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能够实现良好地监测性能。
应理解,如果不满足条件1,则不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可以采用第二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或采用第二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PDCCH,具体参见图2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不满足条件1,可以理解为,第一链路对第一信号的RSRP测量结果小于RSRP阈值1,或者,第二链路对第一信号的RSRP测量结果小于RSRP阈值2。
方式2,如果满足条件2,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
其中,条件2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DRX配置信息和WUS配置信息。其中,DRX配置信息用于为终端设备指示DRX配置,WUS配置信息用于为终端设备指示WUS配置。
也就是说,如果网络设备同时为终端设备配置了DRX配置和WUS配置,则指示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
示例性的,DRX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DRX周期、DRX定时器的时长,如drx-onDurationTimer的时长,可以参见DRX机制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WUS配置信息,可以参见S501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方式3,如果满足条件3,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
其中,条件3包括以下两项:
条件3a、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DCP配置信息和WUS配置信息。
其中,DCP配置信息用于为终端设备指示DCP配置,WUS配置信息用于为终端设备指示WUS配置。
示例性的,DCP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DCP的时域位置,DCP的频域位置,或DCP的信号配置。其中,DCP的信号配置包括DCP的格式大小、DCP的加扰标识等。DCP配置信息,可以参见DCP机制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WUS配置信息,可以参见S501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条件3b、DCP配置的优先级低于WUS配置的优先级。
例如,协议规定WUS配置(或WUS机制)优先级高,如高于DCP配置(或DCP机制)优先级。意味着,终端设备优先使用WUS机制,当终端设备无法使用WUS机制时,则使用DCP机制。
再如,网络设备(如基站)配置WUS机制和DCP机制的同时,为终端设备指示优先使用哪种机制。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1。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1。其中,指示信息1指示DCP配置的优先级低于WUS配置的优先级。或者,指示信息1指示DCP机制的优先级低于WUS机制的优先级。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优先使用优先级高的机制,即WUS机制,如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且在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通过第一链路监测WUS,详见S502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DCP配置的优先级低于WUS配置的优先级,所以,终端设备优先按照WUS配置,通过第一链路来监测WUS,可以不再根据DCP配置信息监测DCP。
应理解,如果网络设备同时为终端设备配置了DRX配置、WUS配置和DCP配置,则终端设备通过确定WUS配置和DCP配置的优先级,优先使用优先级高的WUS机制。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条件3包括条件3a和条件3b。满足条件3是指,既满足条件3a,又满足条件3b。
需要指出的是,在满足一定条件时,终端设备才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其中,该一定条件可以为上述条件1、条件2和条件3中的一项或多项。
也就是说,该一定条件可以为上述条件1、条件2或条件3(即上述方式1、方式2或方式3)。或者,该一定条件还可以为同时结合上述条件1和条件2,即可以理解为,方式4:如果满足条件1和条件2,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或者,该一定条件还可以为同时结合上述条件1和条件3,即可以理解为,方式5:如果满足条件1和条件3,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
可选的,在终端设备执行S502之前,还执行:
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DCP配置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DCP配置信息。
其中,DCP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的第二链路监测DCP。
示例性的,DCP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DCP的频域位置,DCP的时域位置,或DCP的信号配置等,可以参见上述方式3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DCP用于唤醒终端设备,WUS用于唤醒终端设备所属的终端设备组。
例如,将执行S501~S505的终端设备,记为终端设备1。DCP可以标识终端设备1,如DCP通过终端设备1对应的PS-RNTI加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1唤醒。由于DCP不是通过终端设备2对应的PS-RNTI加扰的,即可以理解为,DCP不唤醒终端设备2。
终端设备1所属的终端设备组,记为终端设备组A。终端设备组A还包括终端设备2。WUS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组A的标识,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组A的每一个终端设备唤醒。
应理解,对于终端设备1而言,终端设备1先监测WUS(即执行S502),如果监测到WUS,且监测到的WUS包括终端设备组A的标识,由于终端设备1属于终端设备组A,因此终端设备1唤醒。之后,唤醒后的终端设备1根据DCP配置信息接收DCP。其中,DCP通过终端设备1对应的PS-RNTI加扰,因此终端设备1确定自己唤醒。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终端设备2而言,终端设备2也可以先监测WUS(即执行S502),如果监测到WUS,且监测到的WUS包括终端设备组A的标识,由于终端设备2属于终端设备组A,因此终端设备2唤醒。之后,唤醒后的终端设备2根据DCP配置信息接收DCP。其中,DCP通过终端设备1对应的PS-RNTI加扰,但未通过终端设备2对应的PS-RNTI加扰,因此终端设备2确定自己休眠。
应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先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即执行S502),再接收DCP配置信息。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先接收DCP配置信息,再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即执行S50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通过执行S502,来监测WUS:如果终端设备未监测到WUS,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持续监测WUS,即继续执行S502。反之,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则执行S503:
S503、在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PDCCH。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PDCCH。
其中,第二链路,可以包括主链路,详见图2的介绍。也就是说,网络设备通过主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PDCCH。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主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PDCCH。
或者,可以理解为:
在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或主链路)的PDCCH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或主链路)的PDCCH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应理解,上述第二链路对应主电路,如图2所示。从电路方面来说,S503可以替换为:在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比如,NR主电路)向终端设备发送PDCCH。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主电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PDCCH。
应理解,上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PDCCH。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PDCCH,可以替换为: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PDCCH。相应的,终端设备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PDCCH。
其中,PDCCH为采用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方法调制的信号。
需要指出的是,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可以理解为,在相同时长的时间段内,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信号的功耗小于通过第二链路监测信号的功耗。
示例性的,以图2为例,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信号,可以是指,终端设备通过唤醒电路监测信号。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监测信号,可以是指,终端设备通过主电路监测信号。其中,在相同时长的时间段内,终端设备通过唤醒电路监测信号的功耗小于通过主电路监测信号的功耗,详见图2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一来,相比于第二链路既监测WUS,又监测PDCCH的情况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不再采用第二链路监测WUS,而采用第一链路监测WUS,以及采用第二链路监测PDCCH。由于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在连接态下的功耗降低。
其中,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在第二链路的激活时间,也即在第二链路上,终端设备的DRX的Active Time。换言之,在第二链路上,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终端设备监测PDCCH。
或者,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的DRX的Active Time,详见DRX机制的相关介绍。
接下来,对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进行示例性介绍:
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包括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间。也就是说,如果监测到WUS,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
其中,第一定时器是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相关的定时器,如drx-onDurationTimer、drx-InactivityTimer、drx-RetransmissionTimerUL、drx-RetransmissionTimerDL、drx-RetransmissionTimerSL、ra-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msgB-ResponseWindow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DCP配置信息,则终端设备监测DCP的时机如下:
如果监测到WUS,确定从第一链路切换到第二链路之后(即执行S504之后),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之前,终端设备根据DCP配置信息,通过第二链路监测DCP。
也就是说,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先执行S504,再通过第二链路监测DCP。如果监测到的DCP用于唤醒终端设备,则终端设备才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中的一项或多项,从而表征进入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其中,被启动(或重启)的第一定时器可以是drx-InactivityTimer(详见下述示例1的介绍),也可以是drx-onDurationTimer(详见下述示例2的介绍),还可以是drx-InactivityTimer和drx-onDurationTimer(详见下述示例3的介绍)。
容易理解的是,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如果监测到的DCP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休眠,则终端设备不启动第一定时器,不进入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仍处于非激活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未接收到DCP配置信息,则终端设备执行的处理步骤包括:
如果监测到WUS,终端设备确定从第一链路切换到第二链路之后(即执行S504之后),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不再监测DCP。其中,被启动(或重启)的第一定时器可以参见前一段落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示例1、示例2和示例3,对被启动(或重启)的第一定时器进行介绍:
示例1,被启动(或重启)的第一定时器是drx-InactivityTimer。相应的,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包括drx-InactivityTimer的运行时间,如图6所示。
此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还执行S511:
S511、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非激活定时器drx-InactivityTimer。
示例性的,基于S511的描述,可以理解为,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的触发条件包括:终端设备监测到WUS。
例如,以终端设备不监测DCP为例,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则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
再如,以终端设备监测DCP为例,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和DCP,且DCP用于指示唤醒终端设备,则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
示例性的,如果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内(in/during the first time unit)监测到WUS,于第二时间单元(in the second time unit)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
其中,第一时间单元早于第二时间单元。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先监测到WUS,再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
其中,第二时间单元满足以下其中之一:
第一项,第一时间单元与第二时间单元间隔第一时长。
其中,第一时长表征了终端设备的主电路的启动时间长度。
另外,启动时间,也可以有其他名称,如抬升(ramp up)时间、或转换(transition)时间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启动时间为例,进行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类似的,第一时长,也可以有其他名称,如第一时间长度、或时间阈值1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时长为例,进行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容易理解的是,由于终端设备的主链路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主电路的开启需要一定的启动时间,在启动时间之后主电路才能够处于工作状态。例如,在启动时间之后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终端设备的能力强弱不一样。相应的,启动时间也有所差异。例如,对于能力弱的终端设备而言,主链路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需要20ms。对于能力强的终端设备而言,主链路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需要10ms。
示例性的,第一时长的确定过程如下:
例如,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如基站)发送能力信息1。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1。
其中,能力信息1指示终端设备能力。例如,终端设备能力包括主电路的启动时间的长度。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将能力信息1指示的时间长度,作为第一时长。换言之,能力信息1包括上述第一时长的信息。
具体地,能力信息1指示的时间长度为10ms,第一时长为10ms。
再如,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如基站)发送能力信息1。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1。
其中,能力信息1指示终端设备能力。例如,终端设备能力包括主电路的启动时间的长度。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根据能力信息1指示的时间长度,配置第一时长。
其中,能力信息1指示的时间长度,与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地,能力信息1指示的时间长度为10ms,网络设备配置第一时长为10ms,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第一时长为11ms。
又如,第一时长是协议预定义的。
具体地,第一时长是各种终端设备能力下主电路的启动时间长度中的最大值。也就是说,通信系统中所有终端设备都可以在第一时长后成功启动主电路。
第二项,第二时间单元是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首个时间单元。
例如,协议规定drx-InactivityTimer启动(或重启)的时间点,如每个系统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SFN)的起始位置。相应的,终端设备在接收到WUS后的下一个SFN的起始位置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
以系统帧号为0~1023,每个系统帧为10ms为例,开始时间为第0ms,系统帧号0对应第0ms~第9ms,系统帧号1对应的第10ms~第19ms,以此类推。如果终端设备在第25ms接收到WUS,终端设备在接收到WUS后的下一个SFN的起始位置(即SFN3的起始位置)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
在第二项中,也可以理解为,协议规定drx-InactivityTimer启动(或重启)的时间点,如每个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
第三项,第二时间单元是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首个预配置索引指示的时间单元。
例如,预配置索引包括偶数系统帧号,如每偶数系统帧号的起始位置。
相应的,终端设备在接收到WUS后的下一个偶数SFN的起始位置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
以系统帧号为0~1023,每个系统帧为10ms为例,开始时间为第0ms,系统帧号0对应第0ms~第9ms,系统帧号1对应的第10ms~第19ms,以此类推。如果终端设备在第25ms接收到WUS,终端设备在接收到WUS后的下一个偶数SFN的起始位置(即SFN4的起始位置)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
应理解,预配置索引也可以包括其他SFN,如SFN是5的整数倍,即SFN0/5/10/15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第三项中,也可以理解为,协议规定drx-InactivityTimer启动(或重启)的时间点,如预配置索引指示的时间点。
第四项,第二时间单元是WUS指示的时间单元。其中,WUS是指,S503中终端设备所监测到的WUS。
示例性的,以系统帧(system frame,SF)为例,每个SF对应一个系统帧号(systemframe number,SFN)。WUS用于指示一个SFN。相应的,终端设备在WUS所指示SFN对应的SF起始位置,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例如,WUS指示SFN2,终端设备在收到WUS后的SFN2的起始位置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
在第四项中,也可以理解为,WUS用于指示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的时间点。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时间单元可以为一个或若干个符号(symbol),一个或若干个时隙(slot),一个或若干个微时隙(mini-slot),一个或若干个子帧,或一个或若干个帧,或一个或若干个Ts,或一个或若干个Tc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系统帧为例,对时间单元进行介绍。其中,帧与系统帧,表示的含义相同,两者可以相互替换。
需要指出的是,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DRX配置信息之后,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之前,如果监测到WUS启动或重启非激活定时器,则终端设备执行如下步骤1或步骤2:
步骤1,终端设备忽略第一配置。
其中,第一配置属于DRX配置信息为终端设备指示的配置。
其中,第一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DRX周期,或drx-onDurationTimer的运行时长。
应理解,步骤1也可以有其他描述,如终端设备删除第一配置,或者,终端设备丢弃第一配置,或者,终端设备不再按照第一配置来执行相关处理步骤。
步骤2,终端设备确定第一配置无效。
其中,第一配置,可以参见步骤1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在第一配置中,DRX周期为0,drx-onDurationTimer的运行时长为0。也就是说,网络设备执行新的处理步骤,包括:网络设备更新第一配置,如DRX周期为0,drx-onDurationTimer的运行时长为0,然后,再为终端设备指示更新后的第一配置。这样一来,终端设备即可确定第一配置无效。
示例2,被启动(或重启)的第一定时器是drx-onDurationTimer。相应的,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包括drx-onDurationTimer的运行时间,如图8所示。
此种情况下,如图9所示,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还执行S512:
S512、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持续时间定时器drx-onDurationTimer。
示例性的,基于S512的描述,可以理解为,启动(或重启)drx-onDurationTimer的触发条件包括:终端设备监测到WUS。
例如,以终端设备不监测DCP为例,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则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drx-onDurationTimer。
再如,以终端设备监测DCP为例,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和DCP,且DCP用于指示唤醒终端设备,则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drx-onDurationTimer。
示例性的,如果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内(in/during the first time unit)监测到WUS,于第三时间单元(in the third time unit)启动(或重启)drx-onDurationTimer。
其中,第一时间单元早于第三时间单元。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先监测到WUS,再启动(或重启)drx-onDurationTimer。
其中,第一时间单元与第三时间单元间隔第二时长。
其中,第二时长表征了终端设备的主电路的启动时间的长度。第二时长,可以参见示例1中第一时长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示例2中,第三时间单元是DRX周期中持续时间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间单元。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始终在On Duration起始位置启动(或重启)drx-onDurationTimer。相应的,网络设备(如基站)在On Duration起始位置的第二时长之前发送WUS。
可选的,在示例2中,第三时间单元也可以不是DRX周期中持续时间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间单元。可以理解为,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则在接收到WUS的第二时长之后启动(或重启)drx-onDurationTimer。其中,启动(或重启)drx-onDurationTimer的时间单元可以不是On Duration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间单元。
容易理解的是,在示例2中,如果在drx-onDurationTimer的运行时间内,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指示初传的PDCCH,则在drx-onDurationTimer运行超时时,确定激活时间结束。反之,如果在drx-onDurationTimer的运行时间内,终端设备接收到指示初传的PDCCH,则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在drx-InactivityTimer的运行时间内,终端设备继续监测并接收PDCCH,相关DRX机制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3,被启动(或重启)的第一定时器是drx-InactivityTimer和drx-onDurationTimer。相应的,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包括drx-InactivityTimer的运行时间和drx-onDurationTimer的运行时间中较大值。
此种情况下,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执行如下步骤:
如果终端设备监测到WUS,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非激活定时器drx-InactivityTimer,以及启动(或重启)持续时间定时器drx-onDurationTimer,详见S511和S512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通过示例1~示例3,对被启动(或重启)的第一定时器进行了介绍。相应的,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期间,意味着,处于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
可选的,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监测到WUS之后,终端设备执行S504:
S504、终端设备从第一链路切换到第二链路。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从第一链路切换到第二链路,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从第一链路替换为第二链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504包括:终端设备控制第一链路停止工作,启动/激活第二链路工作。
以图2为例,第一链路为WUR链路,第二链路为主链路。终端设备执行S504之后,终端设备不工作在WUR链路,而是工作在NR主链路上。
应理解,在此种实现方式下,终端设备首先执行S502,然后执行S504,再执行S503。
这样一来,在第二链路监测PDCCH期间,第一链路不再监测WUS,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504包括:终端设备保持第一链路继续工作,且启动/激活第二链路工作。
以图2为例,第一链路为WUR链路,第二链路为主链路。终端设备执行S504之后,终端设备既工作在WUR链路,又工作在NR主链路上。
应理解,在此种实现方式下,终端设备首先执行S502,然后执行S504,再执行S503,并且,在执行S503和S504的同时,仍执行S502。
这样一来,在第二链路监测PDCCH期间,第一链路仍监测WUS,以避免终端设备频繁开启或关闭第一链路,从而简化终端设备的处理。
相应的,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从第一链路切换到第二链路。
例如,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执行S502之后,就认为终端设备从第一链路切换到第二链路。然后,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PDCCH,详见S503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终端设备执行S503之后,执行S505:
S505、如果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从第二链路切换到第一链路。
其中,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可以参见S503的介绍。
其中,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段结束,可以理解为,进入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也即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开始。在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WUS。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可以参见S502的介绍,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段结束,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1(显式方式):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A。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A。
其中,指示信息A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
其中,指示信息A,可以通过PDCCH传输,也可以通过PDSCH传输,还可以通过其他信道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指示信息A,可以通过DCI发送,也可以通过介质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edium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发送。
其中,指示信息A用于指示以下其中之一:
第一项,终端设备停止第一定时器,其中,第一定时器,可以参见S503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第一定时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终端设备停止第一定时器,可以理解为,指示信息A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停止第一定时器中每个定时器。也就是说,当第一定时器中每个定时器运行停止时,仍为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
第二项,终端设备从第一链路切换到第二链路工作。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如基站)确定短时间没有下行数据时,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A。
方式2(隐式方式):第一定时器运行超时。
其中,第一定时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一定时器运行超时,可以理解为,第一定时器中每个定时器运行超时。也就是说,当第一定时器中每个定时器运行超时时,仍为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
其中,从第二链路切换到第一链路,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从第二链路替换为第一链路。
示例性的,S505包括:终端设备控制第二链路停止工作,启动/激活第一链路工作。
以图2为例,第一链路为WUR链路,第二链路为主链路。终端设备执行S505之后,终端设备的主链路不工作,而工作在WUR链路上。
相应的,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如果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从第二链路切换到第一链路。
其中,网络设备能够获知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以及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
例如,在上述方式1(显式方式)中,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再向终端设备指示激活时间结束。
再如,在上述方式2(隐式方式)中,网络设备能够获取第一定时器的运行参数,进而获知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如果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则网络设备认为:终端设备从第二链路切换到第一链路。
然后,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WUS,详见S502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执行S504之后,还执行S521:
S521、终端设备如果确定要从第二链路切换到第一链路,再从第一链路切换回第二链路,且在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不再从第二链路切换到第一链路,仍工作在第二链路上。
其中,第二阈值表征了终端设备的唤醒电路的启动时间的长度。
容易理解的是,由于终端设备的主链路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唤醒电路的开启需要一定的启动时间,在启动时间之后唤醒电路才能够处于工作状态。终端设备的能力强弱不一样,相应的,启动时间也有所差异。
示例性的,第二阈值的确定过程如下:
例如,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如基站)发送能力信息2。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2。
其中,能力信息2指示终端设备能力。例如,终端设备能力包括唤醒电路的启动时间的长度。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将能力信息2指示的时间长度,作为第二阈值。换言之,能力信息2包括上述第二阈值。
具体地,能力信息2指示的时间长度为20ms,第二阈值为20ms。
再如,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如基站)发送能力信息2。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2。
其中,能力信息2指示终端设备能力。例如,终端设备能力包括唤醒电路的启动时间的长度。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根据能力信息2指示的时间长度,配置第二阈值。
其中,能力信息2指示的时间长度,与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二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地,能力信息2指示的时间长度为20ms,网络设备配置第二阈值为20ms,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第二阈值为21ms。
又如,第二阈值是协议预定义的。
具体地,第二阈值是各种终端设备能力下唤醒电路的启动时间中的最大值。也就是说,通信系统中所有终端设备都可以在第二阈值后成功启动唤醒电路。
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是终端设备估计的。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估计在第一链路上保持时长的估计过程如下:
例如,以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路程时间定时器drx-HARQ-RTT-TimerUL为例,由于drx-HARQ-RTT-TimerUL处于运行中,而终端设备进入短暂的非Active Time。终端设备根据drx-HARQ-RTT-TimerUL的运行时长,估计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例如,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为drx-HARQ-RTT-TimerUL的运行时长。
此种情况下,如果drx-HARQ-RTT-TimerUL的运行时长小于第二阈值,则终端设备不切换至第一链路(即WUR链路),仍工作在第二链路(即主链路)上。
再如,以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路程时间定时器drx-HARQ-RTT-TimerDL为例,由于drx-HARQ-RTT-TimerDL处于运行中,而终端设备进入短暂的非Active Time。终端设备根据drx-HARQ-RTT-TimerDL的运行时长,估计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例如,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为drx-HARQ-RTT-TimerDL的运行时长。
此种情况下,如果drx-HARQ-RTT-TimerDL的运行时长小于第二阈值,则终端设备不切换至第一链路(即WUR链路),仍工作在第二链路(即主链路)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定义如下内容:
在drx-HARQ-RTT-TimerUL和/或drx-HARQ-RTT-TimerDL的运行时间内,终端设备不切换至第一链路(即WUR链路),仍工作在第二链路(即主链路)上。
应理解,如果在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或者,终端设备无法确定在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则终端设备从第二链路切换到第一链路,即执行链路切换。
也就是说,如果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过短,则终端设备不执行链路切换,仍工作在第二链路上,以实现良好的通信性能。
相应的,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如果确定终端设备要从第二链路切换到第一链路,再从第一链路切换回第二链路,且在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不再从第二链路切换到第一链路,终端设备仍工作在第二链路上。
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的确定过程,可以参见终端设备侧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然后,如果网络设备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息,则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既简化了终端设备侧链路切换的复杂度,又能够保证终端设备成功接收下行信息。
以上,以下行场景为例,进行了介绍。
以下,以上行场景为例,进行介绍。由于上行发送导致的下行接收的场景中,也需要终端设备工作在第二链路,来监测PDCCH。如图11所示,终端设备执行S531和S532:
S531、终端设备确定存在待发送的上行信息。
示例性的,上行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例如,上行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
再如,上行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上发送的信息,如物理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
又如,上行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上发送的信息,如业务数据。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如果执行S531之后,终端设备工作在第一链路上,且第二链路不工作,则执行S532。如果执行S531之后,终端设备工作在第二链路上,则执行S533。
其中,S532和S533的介绍如下:
S532、终端设备从第一链路切换到第二链路,通过第二链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从第一链路切换到第二链路,通过第二链路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
其中,从第一链路切换到第二链路,可以参见S504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通过第二链路发送上行信息,可以参见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已执行S505,相应的,终端设备已工作在第一链路上,且第二链路不工作。如果终端设备需要发送上行信息,则终端设备执行S532。
也就是说,如果终端设备工作在第一链路,且第二链路不工作,当需要发送上行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执行链路切换,从而切换至第二链路,再通过第二链路发送上行信息,以实现上行信息的发送功能。
S533、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
其中,通过第二链路发送上行信息,可以参见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已执行S504,相应的,终端设备已工作在第二链路上。如果终端设备需要发送上行信息,则终端设备执行S533。
也就是说,如果终端设备工作在第二链路,当需要发送上行信息时,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发送上行信息即可,从而实现上行信息的发送功能。
容易理解的是,在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且通过第二链路发送上行信息之后(即执行S532或S533之后),终端设备还执行S534:
S534、在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链路向终端设备发送PDCCH。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PDCCH。
其中,在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时,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还包括随机接入响应窗ra-ResponseWindow对应的时间段,以使终端设备监测PDCCH所承载的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从而完成随机接入。
也就是说,如果随机接入响应窗ra-ResponseWindow处于运行中,认为终端设备处于DRX的Active Time。终端设备工作在第二链路,通过第二链路监测PDCCH。
其中,S534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见S503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当使用DRX机制时,终端设备的MAC实体还应(如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工作,则切换到第二链路)根据协议其他章节的需求监测PDCCH(When using DRX operation,the MAC entity shall also(if in WUR,switch to NR main radio)monitor PDCCH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found in other clauses of this specification)。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也可以替换为其他描述,如在…的情况下,若…,则…。上述三种描述,表达的含义相同,三者之间可以相互替换。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元,或者包含上述网元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网元的部件。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示例性地,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终端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
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网络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
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1200可以包括处理器1201。可选地,通信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02和/或收发器1203。其中,处理器1201与存储器1202和收发器1203耦合,如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下面结合图12对通信装置12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处理器1201是通信装置12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1201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可选地,处理器12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2内的数据,执行通信装置1200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1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2中所示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120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2中所示的处理器1201和处理器1204。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其中,所述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1201来控制执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存储器12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202可以和处理器12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通信装置1200的接口电路(图12中未示出)与处理器12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收发器1203,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例如,通信装置1200为终端设备,收发器1203可以用于与网络设备通信。
再如,通信装置1200为网络设备,收发器1203可以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
可选地,收发器1203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图12中未单独示出)。其中,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可选地,收发器1203可以和处理器12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通信装置1200的接口电路(图12中未示出)与处理器12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容易理解的是,图12中示出的通信装置12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装置的限定,实际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此外,通信装置120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携带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电路,处理电路和收发电路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其中,处理电路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处理动作,收发电路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接收/发送的动作。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通信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1)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WUS;
如果监测到所述WUS,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通过第二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监测到所述WUS,则在通过所述第二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PDCCH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监测到所述WUS,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包括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间,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非激活定时器或持续时间定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所述非激活定时器,所述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包括:
如果在第一时间单元内监测到所述WUS,于第二时间单元启动或重启所述非激活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早于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满足以下其中之一:
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间隔第一时长;
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首个时间单元;
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首个预配置索引指示的时间单元;或者,
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所述WUS指示的时间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所述持续时间定时器,所述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包括:
如果在第一时间单元内监测到所述WUS,于第三时间单元启动或重启所述持续时间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早于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间隔第二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非连续接收DRX周期中持续时间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间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包括随机接入响应窗ra-ResponseWindow对应的时间段。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包括:
如果第一信号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WUS,其中,所述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或所述第二链路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号质量测量的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第二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PDCCH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确定要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再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回所述第二链路,且在所述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不再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仍工作在所述第二链路上。
11.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配置信息,其中,所述WUS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所述WUS。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包括:
如果满足第一条件,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配置信息和所述WUS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DRX配置信息之后,且在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之前,
如果监测到所述WUS启动或重启所述非激活定时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忽略第一配置,或者,确定所述第一配置无效;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包含在所述DRX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的配置中,所述第一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DRX周期,或持续时间定时器的运行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网络设备的WUS,包括:
如果满足第二条件,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监测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WUS;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两项:
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循环冗余码由功耗节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P配置信息和所述WUS配置信息;其中,所述DCP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DCP配置,所述WUS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WUS配置;
所述DCP配置的优先级低于所述WUS配置的优先级。
15.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DCP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DCP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第二链路监测DCP,所述DCP用于唤醒所述终端设备,所述WUS用于唤醒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的终端设备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监测到所述WUS,在确定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之后,且在所述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DCP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第二链路监测所述DCP。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发送上行信息。
1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设备的非激活时间内,通过第一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WUS;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内,通过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工作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链路工作的功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第一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WUS之后,且在所述通过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PDCCH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结束,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时间包括随机接入响应窗ra-ResponseWindow对应的时间段。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PDCCH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终端设备要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再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回所述第二链路,且在所述第一链路上保持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再从所述第二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终端设备仍工作在所述第二链路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WUS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WUS配置信息,其中,所述WUS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监测所述WUS。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循环冗余码由功耗节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P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DCP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DCP配置,所述WUS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指示WUS配置,所述DCP配置的优先级低于所述WUS配置的优先级。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DCP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DCP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监测DCP;
所述DCP用于唤醒所述终端设备,所述WUS用于唤醒所述终端设备所属的终端设备组。
2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耦合至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芯片位于终端设备内,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耦合至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芯片位于网络设备内,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被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网络设备上被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209395.5A 2023-01-18 2023-02-24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8368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3/135239 WO2024152758A1 (zh) 2023-01-18 2023-11-29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1134 2023-01-18
CN2023102011349 2023-0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68701A true CN118368701A (zh) 2024-07-19

Family

ID=91881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9395.5A Pending CN118368701A (zh) 2023-01-18 2023-02-24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8368701A (zh)
WO (1) WO202415275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41876B2 (en) * 2017-05-15 2020-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ke-up signal (WUS) and wake-up receiver (WUR)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0119913A1 (en) * 2018-12-13 2020-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akeup receiver and wakeup signal transmission
WO2021089284A1 (en) * 2019-11-08 2021-05-14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in drx
CN114095995B (zh) * 2021-10-21 2022-10-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唤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73314A1 (zh) * 2022-03-16 2023-09-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监听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52758A1 (zh) 2024-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30734B (zh) 信號傳輸的方法、基地台和網路節點
CN109923936B (zh) 用于改进的连通模式非连续接收的唤醒技术
EP2827657B1 (en) Slee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132209A1 (en) Drx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241163B1 (ko) 새로운 무선 비인가 대역 내의 디바이스-능력-기반 및 독립형 페이징
WO2021196102A1 (zh) 用户终端的省电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577912B1 (en) Determining access slot for communications on radio interface
CN113039837B (zh) 基于drx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4071509A (zh) 一种指示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
US20230362816A1 (en) Power sav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WO2023165420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028267A1 (zh) 一种指示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
WO202415275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3240499A1 (zh) 一种通信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WO202309856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92659A1 (zh) 非连续接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420783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3102788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4035757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4092653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40340793A1 (en)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3207990A1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12482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121832A1 (en) Optimizing user equipment (ue) behavior during cell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modes
KR20240111784A (ko) 사이드링크 리소스 풀의 리소스 충돌 회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