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53588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53588A
CN118353588A CN202310085522.5A CN202310085522A CN118353588A CN 118353588 A CN118353588 A CN 118353588A CN 202310085522 A CN202310085522 A CN 202310085522A CN 118353588 A CN118353588 A CN 118353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terminal device
channel
terminal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55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岑
秦启波
陈淑菁
袁一凌
彭金磷
金黄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855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35358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4/072028 priority patent/WO202415300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8353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535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在该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以及第二基底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道信息。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别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所使用的基底。第二信道信息中包含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和基底信息。这样,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基底和第二信道信息,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本申请可以利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信道信息的差分反馈,相对于传统方案,该方案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的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频谱效率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在通信系统中,大规模(massive)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对系统的频谱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MIMO技术时,在下行方向,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需要进行调制编码和信号预编码。而网络设备进行信号预编码时则需要依靠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
在CSI中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PMI)等。其中,RI用于确定向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流数;CQI用于确定给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调制阶数,及信道编码的码率;PMI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
示例性的,PMI中可以包含一些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的信道信息。例如,终端设备使用双域压缩码本获取CSI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还需要通过CSI中的PMI向基站上报空域矩阵、频域矩阵,以及合并系数等。这些信道信息会增加系统传输开销。
上述CSI上报机制是针对单个终端设备上报实现的。然而,网络设备需要服务的终端设备数量可能会较多,例如在某些场景中甚至可能达到400以上。而上述CSI上报机制的传输开销较大,可能会导致通信系统无法支撑全部终端设备的CSI测量和上报,造成通信系统的CSI测量瓶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用于降低信道信息的传输开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包含: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以及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信息;所述公共子空间为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与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的重叠空间;所述差分子空间为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中除所述公共子空间以外的空间;所述第二基底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最后,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通过该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以及第二基底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道信息。这样,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基底和第二信道信息,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本方法可以利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信道信息的差分反馈,相对于传统每个终端设备均需要反馈获取CSI使用的基底和系数的方案,该方案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的开销。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多终端设备联合反馈信道信息,从而降低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造成的系统传输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网络设备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选择第一终端设备;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包含多个组成员;所述多个组成员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之后,发送所述第一基底;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至少一个组成员发送所述第一基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身份为参考终端设备。
通过该设计,所述网络设备可以直接或间接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通知给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其他组成员。以便每个组成员能够利用该第一基底实现信道信息的差分反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
通过该设计,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消息中的上述内容,将第一基底通知给第一终端设备组的其他组成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通过该设计,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消息中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交互,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任一个其他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大于第一阈值。
通过该设计,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信道相关性,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其他组成员。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和其他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较高,因此,因此,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与该其他组成员的基底的相关性也更高。相对于信道相关性小于第一阈值的两个终端设备的基底的特征空间的公共子空间,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每个其他组成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基底的公共子空间更大,从而可以降低每个其他组成员上报信道信息的传输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即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大于第二阈值或最大;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
可选的,在一种设计中,任一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为该终端设备与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由于每个终端设备与自身的信道相关性为1,因此,在另一种设计中,任一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为该终端设备与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
通过该设计,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信道相关性,选择参考终端设备,从而可以降低其他终端设备上报信道信息的传输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任意两个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是根据所述两个组成员的以下至少一项确定的:当前上行信道、历史下行信道、当前下行信道的特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广播或组播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基底、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以及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之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通过该设计,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以及第二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二信道信息,重构第二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公共子空间和所述差分子空间的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的格式的第二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均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发送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任一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为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频点上的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
通过该设计,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块设备的身份为参考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含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中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消息进行信道测量,得到所述第一信道信息。
第二方面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重复之处不予论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包含: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以及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信息;所述公共子空间为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与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的重叠空间;所述差分子空间为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中除所述公共子空间以外的空间;所述第二基底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或者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或者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道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以及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和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和所述差分子空间;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公共子空间,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其中,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底进行加权合并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差分子空间进行正交化处理,得到第三基底;根据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和所述第三基底,得到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其中,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用于对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进行加权合并得到所述第三基底;最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公共子空间和所述差分子空间的第一配置信息;
用于配置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的格式的第二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消息进行信道测量,得到所述第二基底。
第三方面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重复之处不予论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确定的第一系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含在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一系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在该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基底,向网络设备发送包含第一系数的第一信道信息。第一基底为网络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公共基底。这样,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基底和第一系数,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本申请可以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配置相同的公共基底,这样,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在向网络设备反馈信道信息时,可以无需再反馈基底,只反馈该公共基底对应的系数,相对于传统每个终端设备均需要反馈获取CSI使用的基底和系数的方案,该方案可以降低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的开销。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多终端设备联合反馈信道信息,从而降低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造成的系统传输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一基底。
所述网络设备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组成员;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中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然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所有组成员的统计信道协方差;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统计信道协方差,确定所述第一基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统计信道协方差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所有组成员的信道协方差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示例性的,当所述统计信道协方差为所有组成员的信道协方差的加权平均值时,每个组成员的权重可以为该组成员的接收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第二终端设备与任一个其他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一个组成员。
通过该设计,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信道相关性,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其他组成员。由于第二终端设备和其他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较高,网络设备确定的第一基底与每个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也更强,进而使第一终端设备组中每个组成员在反馈信道信息时反馈的第一基底对应的系数中的复系数个数更少,从而可以降低每个组成员反馈信道信息的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大于第二阈值或最大;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
可选的,在一种设计中,任一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为该终端设备与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由于每个终端设备与自身的信道相关性为1,因此,在另一种设计中,任一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为该终端设备与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
通过该设计,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信道相关性,选择参考终端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从而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广播或组播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均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发送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任一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为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频点上的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
通过该设计,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然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确定第一系数;最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第一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以及信道测量得到的下行信道,得到所述第一系数;其中,所述第一系数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底进行加权合并得到所述下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消息进行信道测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第五方面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重复之处不予论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中可以包含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以上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实现以上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元件,其中该至少一个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该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本申请以上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可选的,所述计算机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可选的,所述计算机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可选的,所述芯片中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机装置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该计算机装置必要的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协议栈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反馈CSI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域-频域双域压缩码本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矩阵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关性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共子空间和差分子空间的分布示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用于降低信道信息的传输开销。其中,方法和设备是基于同一技术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设备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预编码技术。在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可以在已知信道状态的情况下,借助与信道状态相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使得经过预编码的数据与信道相适配,从而使得接收设备消除信道间影响的复杂度降低。因此,通过对待发送的数据的预编码处理,可以提升接收设备的数据接收质量(例如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等)。
因此,采用预编码技术,可以实现发送设备与多个接收设备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传输,也就是实现了MIMO。应理解,本文中有关预编码技术的相关描述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2)信道互易性:在某些通信模式(例如,TDD)中,上下行信道在相同的频域资源上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信号。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如,信道传播的相干时间)之内,可以认为上、下行信道上的信号所经历的信道衰落是相同的。基于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网络设备可以测量上行信道,并根据上行信道来估计下行信道,从而可以确定用于下行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统中,由于上行信道使用的频带与下行信道使用的频带之间的频带间隔远大于相干带宽,因此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不具有完整的互易性。
3)基底,为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获取CSI所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各种基底还可以分别称为空域基底、频域基底、空频域基底、角度域基底、时延域基底、时域基底,或多普勒域基底。
4)空域矩阵:空域矩阵也可以称为角度域矩阵、波束矩阵等。空域矩阵可以理解为用于对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预编码向量。通过波束赋形,可以使得发送设备(如网络设备)发射出来的参考信号具有一定的空间指向性。因此,基于空域矩阵对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的过程也可以视为是空间域(或简称,空域)预编码的过程。
可选的,空域矩阵的长度可以为一个极化方向上的发射天线端口数M,M为大于1的正整数。例如空域矩阵可以为长度为M的列向量或行向量,那么M个列向量或行向量分别对应M个发射天线端口,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空域矩阵中的各个元素可以表示各个天线端口的权重。基于空域矩阵中各个元素所表示的各个天线端口的权重,将各个天线端口的信号做线性叠加,可以在空间某一方向或某些方向上形成信号较强的区域。
可选地,空域矩阵可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矩阵确定。换句话说,空域矩阵可以为DFT矩阵。该空域矩阵例如可以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技术规范TS 38.214版本15(release 15,R15)中类型II(type II)码本中定义的DFT矩阵。
应理解,空域向量是本申请提出的用于表示空间角度的一种形式。空域向量仅为便于与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多普勒域矩阵等区分而命名,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未来的协议中定义其他名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含义的可能。
5)频域矩阵:频域矩阵也可以称为时延域矩阵。频域矩阵可用于表示信道在频域的变化规律。多径时延导致频率选择性衰落,由傅里叶变换可知,信号在时延域上的时延扩展,可以等效到频域的相位渐变。
由于信道在各频域单元的相位变化与时延相关,故可将信道在各频域单元的相位的变化规律通过时延向量来表示。换句话说,该频域矩阵可用于表示信道的时延特性。
基于频域矩阵对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实质上可以是指基于频域矩阵中的元素对频域上各个频域单元进行相位旋转,以通过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来对多径时延造成的频域特性进行预补偿。因此,基于频域矩阵对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的过程可以视为频域预编码的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将频域矩阵加载到信道上,可以将频域矩阵中的N个元素分别加载到N个频域单元上,即,每个元素加载到一个频域单元上。其中,一个频域单元例如可以是一个子带,也可以是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还可以是资源块组(resourceblock group,RBG)、预编码资源块组(precoding resource block group,PRG)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下行传输中,由于加载了频域矩阵的参考信号可以通过下行信道传输至终端设备,因此,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预编码后的参考信号测量的信道等效于加载了频域矩阵的信道。以频域单元为RB为例,若基于长度为N的频域矩阵对参考信号进行频域预编码,则可以将该频域矩阵中的N个元素分别加载到承载于N个RB的参考信号上,也就是将频域矩阵中的N个元素分别加载到N个RB上。
应理解,基于频域矩阵对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与空域预编码的处理方式相似,只是将空域矩阵换成了频域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频域矩阵对参考信号进行频域预编码可以是在资源映射之前执行,也可以是在资源映射之后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频域矩阵是本申请提出的用于表示时延的一种形式。频域矩阵仅为便于与空域矩阵、空频域矩阵、多普勒域矩阵等区分而命名,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未来的协议中定义其他名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含义的可能。
6)空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也可以称为角度时延对。一个空频域矩阵可以是一个空域矩阵和一个频域矩阵的组合。任意两个空频域矩阵中所包含的空域矩阵和频域矩阵中至少有一项不同。换句话说,每个空频域矩阵可以由一个空域矩阵和一个频域矩阵唯一确定。
7)多普勒域矩阵:多普勒频率矩阵也可以称为时域矩阵、时间域矩阵。多普勒频率矩阵可用于表示信道在多普勒频率域的变化规律。
多径多普勒域的变化导致时间选择性衰落(也叫快衰落),由傅里叶变换可知,信号在时间域上的响应,可以得到多普勒频域的响应变化。
8)天线端口(简称端口)。天线端口可以包括发射天线端口和接收天线端口。为避免引起歧义,现作出如下说明:发射天线端口可以是指信号的发送设备的天线端口。接收天线端口可以是指信号的接收设备的天线端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射天线端口可以是网络设备端的端口,接收天线端口可以是终端设备端的端口。
9)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即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信道,还可以称为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下行信道,或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
10)“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时”、“在……的情况下”、“若”以及“如果”等描述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设备(如,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设备(如,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在实现时一定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应注意,在本申请中,“用于指示”可以包含用于直接指示和用于间接指示。当描述某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时,可以包括该指示信息直接指示A或间接指示A,而并不代表该指示信息中一定携带有A。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内容为例,第一信息中可以包含第一内容,也可以包含第一内容的部分或第一内容的标识、索引等,还可以包含确定第一内容的算法、计算参数等。本申请对“指示”的方式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中,“包含/包括A”可以等同于“包含/包括A信息”。A信息用于指示A。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矩阵”可以相当于“向量”,二者可以相互替换。在本申请中,多处涉及矩阵和向量的变换。为便于描述,这里作统一说明。上角标H表示共轭转置,如,AH或AH表示矩阵(或向量)A的共轭转置。后文中为了简洁,省略对相同或相似情况的说明。
在本文中表示复数集合。表示对随机数/矩阵求期望。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The 5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又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通信系统、Wi-Fi系统、车到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长期演进-车联网(LTE-vehicle,LTE-V)、车到车(vehicle to vehicle,V2V)、车联网、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长期演进-机器到机器(LTE-machine to machine,LTE-M)、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定。其中,5G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包括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系统和/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系统。此外,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The 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该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
网络设备是通信系统中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作为无线接入网中的节点,可以为基站、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或设备)等,还可以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
目前,一些网络设备的举例为: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接入点(access point,AP)、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 point,TRP)等。
在一种网络部署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这种结构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eNB的协议层拆分开,部分协议层的功能放在CU集中控制,剩下部分或全部协议层的功能分布在DU中,由CU集中控制DU。
网络设备通过管理的小区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入服务。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设备分配的传输资源(例如,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与小区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为普通的蜂窝小区、宏小区、小小区(small cell)等。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终端设备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各种车载设备、路侧单元等。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智能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POS)、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各类智能仪表(智能水表、智能电表、智能燃气表)、具有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能力的设备、车载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等、车载电脑、车载巡航系统、远程信息处理器(telematics box,T-BOX)等。
图1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如图1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01。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102至107。其中,该终端设备102至107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至107中的一个或多个均可以通过无线连接通信。每个网络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通信。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配置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又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因此,图1中的网络设备101、终端设备102至107构成一个通信系统。
可选地,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例如可以利用D2D技术或者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如图1中所示,终端设备105与106之间、终端设备105与107之间,可以利用侧行链路(sidelink)技术、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技术或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直接通信。终端设备106和终端设备107可以单独或同时与终端设备105通信。其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蓝牙技术、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技术、紫蜂(ZigBee)技术、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技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以及基于上述通信技术演进的通信技术,和与上述通信技术功能相同或相似、能够互相替代的通信技术等。
终端设备105至107也可以分别与网络设备101通信。例如终端设备105和106可以直接与网络设备101通信;又例如,终端设备107可以经由终端设备105间接与网络设备101通信。
应理解,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多个终端设备,以及各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选地,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例如更多或更少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通信系统中的各个通信设备,如图1中的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至107,可以配置多个天线。该多个天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发送信号的发射天线和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天线。另外,各通信设备还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因此,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通过多天线技术通信。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核心网设备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在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Uu接口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其中,Uu接口通常包括控制面协议栈和用户面协议栈。其中,用户面协议栈中均至少包含以下协议层:物理(physical,PHY)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protocol,SDAP)层;控制面协议栈中至少包含以下协议层:PHY层、MAC层、RLC层、PDCP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中包含用于实现协议栈中不同协议层功能的实体(功能模块或处理单元)。基于以上对Uu接口中的协议栈的描述,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至少包含RRC实体(图中简称为RRC)、MAC实体(图中简称为MAC),以及PHY实体(图中简称为PHY)。
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RRC实体用于实现RRC信令的传输;MAC实体用于实现MAC控制元素(MAC control element,MAC CE)信令的传输;PHY实体用于实现上/下行控制信令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例如,网络设备的PHY实体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向终端设备的PHY实体发送下行控制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向终端设备的PHY实体发送下行数据。终端设备的PHY实体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向网络设备的PHY实体发送上行控制信令,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向网络设备的PHY实体发送上行数据。
为了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在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支持MIMO技术。采用MIMO技术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需要进行调制编码和信号预编码。而网络设备在对下行数据进行信号预编码时,则需要确定下行信道的CSI。
在FDD系统中,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不具有完整的互易性,网络设备无法直接利用上行信道的信道信息获取准确地下行信道的CSI。因此,在FDD系统中,网络设备需要依靠终端设备进行信道测量(又称为CSI测量)来反馈CSI。示例性的,终端设备进行信道测量和反馈CSI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301: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信道测量配置信息。所述信道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测量的时间和行为。
可选的,所述高层信令可以但不限于RRC信令、MAC CE信令。
S3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用于信道测量,又可以称为信道测量导频或导频。
示例性的,所述参考信号可以为CSI-参考信号(CSI-reference signal,CSI-RS)CSI-RS、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SSB或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303: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并且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的CSI,再将得到的CSI发送给网络设备。
S304:网络设备基于接收到的CSI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CSI进行下行信道重构,并基于重构的下行信道确定预编码矩阵,然后根据预编码矩阵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最终向终端设备发送预编码后的下行数据。
CSI中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RI、CQI,和PMI等。其中,RI用于确定向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流数;CQI用于确定给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调制阶数,及信道编码的码率;PMI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
可选的,PMI中可以包含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的信道信息。例如,这些信道信息可以包含用于重构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的信息,包括基底、系数等。其中,针对终端设备获取CSI的方法不同,PMI中指示下行信道的信道信息也存在差别。
下面针对终端设备获取CSI的几种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方法一:基于空域-频域双域压缩码本获取CSI。
空域-频域双域压缩码本,又可以称为3GPP版本16(release16,R16)码本。空域-频域双域压缩,是指在频域上对所有子带的(特征向量)PMI进行压缩,其码本结构如以下公式一所示:
其中,为空域基底,为组合系数矩阵(又称为组合系数),为频域基底,N1、N2分别为网络设备水平和垂直天线端口数目,N3是频域单元数目。L为空域基底数目,M为频域基底数目,具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
在方法一中利用了信道在空域-频域(角度域-时延域)的稀疏特性,即不同子带上的空域信息相关特征进行反馈压缩,终端设备需要在CSI中上报空域基底W1、频域基底Wf,以及组合系数矩阵W2,开销较大。另外,由于空域基底和频域基底需要上报,在协议中规定空域基底和频域基底均为DFT码本,这也限制了组合系数矩阵W2的稀疏性。目前协议不支持空域基底、频域基底与组合系数矩阵以不同的周期进行上报。因此,终端设备每次上报均需要上报上述三项,增加了CSI的传输开销。
方法二:基于空域、频域分别压缩获取CSI。
空域、频域分别压缩,是指利用信道分别在空域的稀疏性和在频域的稀疏性进行量化,终端设备需要上报的加权系数个数减小,从而实现信道矩阵的压缩。在本方法中,可以将用空域矩阵和频域矩阵表示的信道分别采用空域向量(例如空域列向量或者空域行向量)和频域向量表示(例如频域列向量或者频域行向量)。
可选的,终端设备计算下行信道对应的全带叠加系数矩阵C,终端设备可将叠加系数矩阵分成多个部分,其中部分按照较长周期上报给网络设备,部分按照较短周期上报给网络设备,以尽量减少开销。例如,可记C=C1C2C3,即终端设备可以根据C计算出C1、C2、C3,之后,终端设备可将C1或C3长周期上报给网络设备,将C2短周期或非周期上报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上述内容重构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参阅图5所示的信道矩阵的一种分解示意图进行说明。此处假设网络设备的发射天线为单极化天线,也即信道矩阵H的行数为M(其中,M为一个极化方向上的发射天线端口数)。如图5所示,信道矩阵H可满足公式二:
H≈S′C1C2C3F′H 公式二
在公式二中,其中,S′为空域基底,是由B个空域向量组成的矩阵;F′为频域基底,是由F个频域向量组成的矩阵;C1为叠加系数矩阵1,用于表示下行信道的空域统计协方差矩阵的特征空间在空域基底上的投影系数,可对空域基底进行修正,因此C1也可以称为空域基底修正矩阵;C2为叠加系数矩阵2,用于表示下行瞬时信道在S′C1C3F′H上的投影系数;C3为叠加系数矩阵3,用于表示下行信道的频域统计协方差矩阵的特征空间在频域基底上的投影系数,可对频域基底进行修正,因此,C3也可以称为频域基底的修正矩阵。
M为一个极化方向上的发射天线端口数,B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选择的空域基底的数目;KS表示下行空域特征空间的有效维度;D表示下行频域特征空间的有效维度;F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选择的频域基底的数目;N为频率单元个数也即频域向量的长度。
可见,H是一个行数为M和列数为N的复数矩阵。应理解,基底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向量(基向量)的集合,例如,空域基底包含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频域基底包含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计算下行信道对应的全带宽叠加系数矩阵C,其中C=C1C2C3。终端设备可将叠加系数矩阵分成多个部分,其中部分叠加系数按照长周期(即第一周期)上报给网络设备,部分叠加系数按照短周期(即第二周期)上报给网络设备,以减少空口反馈开销。应理解,第一周期的时长大于第二周期的时长,例如第一周期的时长为第二周期的时长的多个整数倍。需要说明的是,短周期基于一次参考信号测量,长周期是基于多次下发的参考信号测量的,具体基于几次可从最近一次长周期上报叠加系数后开始下发的参考信号计数至再次长周期上报叠加系数之间下发的参考信号,本申请在此不具体限定。此外,还要说明的是,参考信号可能是网络设备发送的CSI-RS、SSB、DMRS等,本申请在此不具体限定。另外下文介绍参考信号时,以CSI-RS为例来说明。此外,下文介绍长周期和短周期反馈仅以CSI-RS测量为例来说明。终端设备可将C1和C3长周期上报给网络设备,C2短周期或非周期(即单次或非周期性的多次)上报给网络设备用于重构下行信道。由此,终端设备不需要每次都上报C1、C2、C3,从而减少空口反馈开销。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在根据CSI-RS进行信道测量后,可长周期反馈S′、C1、F′、C3,短周期反馈C2。应注意,本申请不限定终端设备通过固定的周期反馈S′、C1、F′、C3,也不限定终端设备通过固定的周期反馈C2。总之,终端设备反馈C2的频次高于反馈S′、C1、F′、C3的频次。
对应的,终端设备反馈PMI所用的码本可满足公式三:
在公式三中,WS为空域基底,Wf为频域基底。可参照上述的公式二来理解公式三中各个矩阵维度的字母的含义,在此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US=WSC1或者US≈WSC1,RS为H的空域统计协方差矩阵,US为RS的特征向量构成的矩阵,US的每一列对应的特征值为对角阵ΛS的对角线上的元素,且ΛS对角线上的元素从大到小排列;
或者RF为H的频域统计协方差矩阵,UF为RF的特征向量构成的矩阵,UF的每一列对应的特征值为对角阵ΛF的对角线上的元素,且ΛF对角线上的元素从大到小排列;
WS是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确定的下行信道的空域基底,Wf是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确定的下行信道的频域基底,C1、C2、C3的含义与上述公式二等同,在此不赘述。即终端设备对空域基底和频域基底分别进行修正。
综上,假设信道模型满足H=SCFH,那么方法二满足如下码本结构:
其中,US=WsC1,H+和H-分别表示网络设备正极化和负极化天线端口对应的信道;Λ为对角阵。可以看出空域基底(极化间采用相同的基底)和频域基底分别进行修正,信道在空域、频域分开的基底上的投影系数稀疏性较差,反馈开销大,影响方案性能,并且对各特征向量逐一利用过采样DFT基底进行量化,反馈开销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一和方法二不对终端设备获取CSI的方式构成任何限定。例如,除上述举例示出的方法一和方法二以外,终端设备还可以采用空频域联合压缩获取CSI。与方法二类似的,为了降低开销,终端设备也可以以不同的频次向网络设备上报空频域基底(又可以称为空频域联合基底),以及系数。
通过以上对终端设备获取CSI和反馈CSI的机制的说明可知,接入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均需要通过上述机制反馈CSI。由于每个终端设备均需要在CSI中上报用于指示下行信道的基底以及系数,这就导致每个终端设备的CSI开销较大。当网络设备服务的终端设备数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通信系统无法支撑全部终端设备的CSI测量,造成CSI测量瓶颈。
为了降低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上报信道信息的传输开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下面参阅图7所示的流程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应注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为接入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
S701: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关于所述第一基底的描述可以参考以上对基底和各种相关矩阵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对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得到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可以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并反馈的第一CSI中的PMI,因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S701中可以按照传统获取CSI和反馈CSI的方法,得到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道信息。
S702: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S7021-S7026中的部分步骤,获取所述第一基底:
S7021:所述网络设备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以下简称为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选择第一终端设备;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包含多个组成员;所述多个组成员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终端设备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生成信道信息的,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参考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称为普通终端设备。
可选的,在S7021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选择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参考终端设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信道相关性,选择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A1-A3。
A1: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每两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
A2:所述网络设备根据A1确定的每两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确定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任一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与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
可选的,在一种设计中,任一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为该终端设备与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由于每个终端设备与自身的信道相关性为1,因此,在另一种设计中,任一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为该终端设备与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总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需要采用统一的计算方法,计算每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
A3: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选择信道相关性总量大于第二阈值(即参考用户信道相关性总量阈值)或最大的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综上,当所述网络设备通过信道相关性选择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时,在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大于第二阈值或最大。
当然,以上步骤A1-A3作为示例,不对网络设备选择参考终端设备构成任何限定。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选择参考终端设备,例如随机选择,或者按照物理位置选择等。
可选的,在步骤A1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任意两个终端设备的以下至少一项,确定该两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当前上行信道、历史下行信道、当前下行信道的特征数据(又可以称为信道指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每个终端设备当前上行信道、历史下行信道、当前下行信道的特征数据等,分别确定每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特征信息;然后根据任意两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特征信息,计算该两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
其中,任一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特征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信道特征矩阵、信道矩阵、信道协方差等。其中,信道特征矩阵可以但不限于为获取CSI使用的各种基底,例如空频域基底、空域基底、频域基底、角度域基底、时延域基底、时域基底,或多普勒域基底等。
示例性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当前上行信道、历史下行信道、当前下行信道的特征数据(即信道指纹)等,分别计算每个终端设备的信道协方差Rh。由于信道协方差Rh符合公式因此,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对每个终端设备的信道协方差Rh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U和Λ。其中,U的第i列为Rh的第i个特征向量。所述网络设备选择每个终端设备的U的前X列特征向量,并将选择的前X列特征向量按照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得到每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特征矩阵U*。X为小于U的总列数的正整数。以下记第i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特征矩阵Ui*为Ui,X,第j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特征矩阵Uj*为Uj,X,那么第i个终端设备与第j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符合以下公式:
其中,Ci,j为第i个终端设备与第j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Ui,X(:)为Ui,X的向量化,Uj,X(:)为Uj,X的向量化,abs()为求绝对值的函数,norm()为求范数的函数。
在S7021中,所述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信道相关性,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B1: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网络设备通过上述步骤A1-A3选择时,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无需计算,而是直接在A1确定的每两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中,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接入该网络设备的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
B2: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的其他终端设备中,选择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大于第一阈值(即用户分组信道相关性阈值)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
B3:所述网络设备将B2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作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成员。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通过B2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为普通终端设备,而第一终端设备为参考终端设备。
综上,在所述网络设备通过信道相关性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的场景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任一个其他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大于第一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一个终端设备组,也可以通过迭代分组的方式选择多个终端设备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所述网络设备通过迭代分组确定多个终端设备组的场景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A1-A3在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选择第一个终端设备组的参考终端设备,然后再通过B1-B3在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选择第一个终端设备组的普通终端设备;之后,所述网络设备可以继续通过A1-A3在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除第一终端设备组以外的剩余终端设备中选择第二个终端设备组的参考终端设备,然后再通过B1-B3在该剩余终端设备中选择第二个终端设备组的普通终端设备;如此迭代,直至将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全部终端设备都分入终端设备组,或者最终的剩余终端设备中不再满足信道相关性的条件。
下面以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相关性示意图为例进行说明。假设共有5个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用户分组信道相关性阈值为0.75。网络设备计算每两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和每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如图8所示。其中,在信道相关性矩阵中,第i行第j列为终端设备i与终端设备j的信道相关性;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的向量中,第h个信道相关性总量为信道相关矩阵中第h行的元素之和,代表第h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基于此,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信道相关性总量最大的终端设备3为参考终端设备,然后选择与终端设备3的信道相关性大于0.75的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4作为普通终端设备,从而将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3和终端设备4分为一个终端设备组。后续网络设备可以针对未被分组的剩余终端设备继续进行分组,直至所有终端设备均被分组,或剩余终端设备不满足分组涉及的信道相关性的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选择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描述作为示例,均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定。例如,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先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然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内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合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道相关性,也可以随机选择,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物理位置等因素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通过S7021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以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后,位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内的普通终端设备(下面以第二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方式一:即图7中的步骤S7022。
S7022:在所述网络设备通过S701接收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之后,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广播发送所述第一基底;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内组播发送所述第一基底;再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分别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内的普通终端设备(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方式二:即图7中的S7023-S7026。
S7023:在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至少一个组成员发送所述第一基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身份为参考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以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基底发送给该至少一个组成员。
S7024: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至少一个普通终端设备(可以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不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消息。
通过步骤S7024,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普通终端设备参考终端设备(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以便这些普通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基底,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内的组成员可以获取到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可以包含以下至少一项:指示身份为普通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间传输所述第一基底的传输方式、传输资源等。这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普通终端设备可以采用该传输方式、传输资源,传输所述第一基底。可选的,所述传输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sidelink技术、D2D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中继传输技术等。
在方式二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但不限于通过S7025直接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基底,或通过S7026间接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基底。
S7025: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当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携带所述第一基底的消息中还可以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以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所述第一基底,提高所述第一基底的传输效率。
S7026: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底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通过S7026,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获取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可以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内,例如所述第一消息中的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中包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标识。可选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基底的消息中还可以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以便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基底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可以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中继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S7024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消息,接收所述第一基底。例如,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或者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消息指示的终端设备间传输所述第一基底的传输方式、传输资源,接收所述第一基底。
通过以上S7021-S7026,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普通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取所述第一基底。
S703: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道信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包含: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以及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信息。所述公共子空间为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与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的重叠空间;所述差分子空间为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中除所述公共子空间以外的空间;所述第二基底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关于所述第二基底的描述也可以参考以上对基底和各种相关矩阵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对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得到所述第二基底。可选的,所述第二信道信息可以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并反馈的第二CSI中的PMI。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按照传统获取CSI的方法,获取所述第二基底。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执行S703:
C1: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以及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
可选的,在C1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基底进行投影,得到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对所述第二基底进行投影,得到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
C2: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和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和所述差分子空间。
C3: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公共子空间,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其中,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底进行加权合并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
可选的,在C3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所述第一基底对所述公共子空间进行投影量化,从而获取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
可选的,当所述网络设备根据信道相关性,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较高,因此,相对于信道相关性小于第一阈值的两个终端设备的基底的特征空间的公共子空间,通过C3确定的公共子空间更大,从而可以降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上报第二信道信息的传输开销。
C4: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差分子空间进行正交化处理,得到第三基底;根据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和所述第三基底,得到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其中,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用于对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进行加权合并得到所述第三基底。
其中,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的。
可选的,在C4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对所述第三基底进行投影量化,得到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
C5: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示例性的,下面以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为Uref,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基底为Uleft为例,参阅图9对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二信道信息的过程进行说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DFT基底,对第一基底Uref进行投影,得到第一基底Uref的特征空间Sref
(2)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DFT基底,对第二基底Uleft进行投影,得到第二基底Uleft的特征空间Sleft
(3)根据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Sref和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Sleft,确定公共子空间D1和差分子空间D2,参阅图9中所示。
(4)使用所述第一基底,对所述公共子空间D1进行投影量化,得到公共子空间D1对应的系数。
(5)将所述第一基底Uref和所述差分子空间D2进行正交化处理,得到第三基底Uleft,其中,Uleft=oth[UrefD2]。
(6)使用所述差分子空间D2对应的基底,对所述第三基底Uleft进行投影量化,得到所述差分子空间D2对应的系数。
(7)最终,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得到包含公共子空间D1对应的系数信息、差分子空间D2对应的系数信息,以及差分子空间D2对应的基底信息的第二信道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还可以包括S704: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信道信息是按照传统获取CSI和反馈CSI的方法获得的,因此,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按照传统的方法,根据所述第一信道信息重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具体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S705: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在S703中所述第二信道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基底确定的,因此,所述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S705,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重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基底、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以及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之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通过S704和S705,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各个终端设备上报的信道信息,重构各个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进而可以根据各个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确定各个终端设备的预编码矩阵,最终使用各个终端设备的预编码矩阵分别对各个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以上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不再展开描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普通终端设备下发关于差分子空间的配置。继续以第二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公共子空间和所述差分子空间的第一配置信息;
用于配置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的格式的第二配置信息。
基于此,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执行C2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公共子空间和差分子空间。另外,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MAC CE信令或DCI发送所述第一配置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可选的,当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均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即多频点信道相关性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发送第二配置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其中,任一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为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频点上的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与确定两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类似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在确定一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时,可以确定每个频点上的信道的信道特征信息,然后将不同频点上的信号的信道特征信息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多频点信道相关性,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以上确定信道相关性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可选的,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可以为所述网络设备广播发送的。
当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配置消息的场景中,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配置消息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并基于信道测量结果生成各自获取CSI的基底、信道信息。
应注意,当上述多频点信道联合上报的条件(即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均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不满足时,通信系统继续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单频点信道测量上报。此时,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发送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单频点信道测量上报的第三配置消息;或者不发送该第二配置消息以便终端设备可以按照默认的单频点信道测量上报进行信道测量和反馈信道信息。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等可以为协议规定的,也可以为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以及第二基底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道信息。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别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基底。第二信道信息中包含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和基底信息。其中,公共子空间为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与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的重叠空间,差分子空间为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中除所述公共子空间以外的空间。这样,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基底和第二信道信息,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本申请可以利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信道信息的差分反馈,相对于传统每个终端设备均需要反馈获取CSI使用的基底和系数的方案,该方案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的开销。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多终端设备联合反馈信道信息,从而降低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造成的系统传输开销。
而若终端设备采用空频域联合压缩获取CSI,在只考虑系数的传输开销的情况下,那么终端设备在反馈CSI时,需要反馈的复系数的个数为其中,Q为DFT基底的量化个数,属于设定参量;P为网络设备的逻辑发射天线端口数。而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终端设备在反馈信道信息时,在只考虑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和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的传输开销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在信道信息中反馈的复系数的个数为其中,Q1为差分子空间对应的DFT基底的量化个数,Q1<Q,示例性的,假设Q=64,P=26,Q1=40,n1=6,那么采用传统的方案,终端设备反馈的复系数的个数为832(即64*26/2),而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终端设备反馈的复系数的个数为358(即13*6+40*(13-6))。显然,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降低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的传输开销。
为了降低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上报信道信息的传输开销,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下面参阅图10所示的流程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应注意,在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均为接入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
S1000:网络设备确定第一基底。其中,所述第一基底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由于所述第一基底为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公共使用的基底,因此,所述第一基底还可以称为公共基底。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统计信道协方差,确定所述第一基底。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对所述统计信道协方差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所述第一基底。在计算所述第一基底之前,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信道相关性,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综上,在一种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以下步骤S10001-S10003,确定所述第一基底:
S10001:所述网络设备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下面简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组成员;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中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第二终端设备与任一个其他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大于第一阈值(即用户分组信道相关性阈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任一个组成员。
在S10001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S7021记载的方法,确定先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然后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S7021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当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网络设备采用S7021中的A1-A3记载的过程,通过信道相关性在所述多个接入终端设备中选择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大于第二阈值(即参考用户信道相关性总量阈值)或最大。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
S10002: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所有组成员的统计信道协方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统计信道协方差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所有组成员的信道协方差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示例性的,当所述统计信道协方差为所有组成员的信道协方差的加权平均值时,每个组成员的权重可以为该组成员的接收功率。
S10003: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统计信道协方差,确定所述第一基底。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统计信道协方差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所述第一基底。
示例性的,若终端设备i的信道记为hi,那么终端设备i的信道协方差可以记为若所有组成员的统计信道协方差为所有组成员的平均值时,所有组成员的统计信道协方差可以记为所述网络设备对统计信道协方差进行奇异值分解,根据可以得到第一基底UC。其中,Λ为对角阵。
S1001: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基底,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终端设备为例进行后续步骤的说明。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的任一个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广播或组播发送所述第一基底,以便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S1002: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确定第一系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基底,以及信道测量得到的下行信道,得到所述第一系数;其中,所述第一系数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底进行加权合并得到所述下行信道。例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所述第一基底,对所述下行信道进行投影量化,得到所述第一系数。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对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得到所述下行信道。
S1003: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系数。
S1004: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一系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可选的,当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均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即多频点信道相关性阈值)时,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发送第一配置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其中,任一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为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频点上的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可以为所述网络设备广播发送的。
当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消息的场景中,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配置消息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并基于信道测量结果生成各自的下行信道。
应注意,当上述多频点信道联合上报的条件(即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均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不满足时,通信系统继续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单频点信道测量上报。此时,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发送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单频点信道测量上报的第三配置消息;或者不发送该第二配置消息以便终端设备可以按照默认的单频点信道测量上报进行信道测量和反馈信道信息。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等可以为协议规定的,也可以为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基底,向网络设备发送包含第一系数的第一信道信息。第一基底为网络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公共基底。这样,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基底和第一系数,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本申请可以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配置相同的公共基底,这样,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在向网络设备反馈信道信息时,可以无需再反馈基底,只反馈该公共基底对应的系数,相对于传统每个终端设备均需要反馈获取CSI使用的基底和系数的方案,该方案可以降低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的开销。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多终端设备联合反馈信道信息,从而降低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造成的系统传输开销。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每个步骤可以为相应的设备执行,也可以是该设备内的芯片、处理器或芯片系统等部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其构成限定。以上各实施例仅以由相应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此外,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的具体实现方式或示例也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构成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各个实施例中,可以选择部分步骤进行实施,还可以调整图示中步骤的顺序进行实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应理解,执行图示中的部分步骤、调整步骤的顺序或相互结合进行具体实施,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以图7所示的实施例为例说明,S7021可以在S701之前执行,而S7022在S701之后执行,S7023和S7024在S7021之后执行,S7024在S701之后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各个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上述网络架构以及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仅是个示意,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实施例所采用的一种表现方法,不对本申请的方案的执行构成实质性限定,例如:该“步骤”还可以理解成“特征”。此外,该步骤不对本申请方案的执行顺序构成任何限定,任何在此基础上做出的不影响整体方案实现的步骤顺序改变或步骤合并或步骤拆分等操作,所形成的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之内。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以上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参阅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0中包含通信单元1101和处理单元1102。
所述通信单元1101,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支持所述通信装置1100与其他设备通信。
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对所述通信装置1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执行以上图7或图10所示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1100中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通信装置1100的程序代码和/或数据。
所述通信单元1101可以称为输入输出单元、收发单元等,所述通信单元1101可以是收发器;所述处理单元1102可以是处理器。当通信装置1100是通信设备(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时,所述通信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电路或输入输出管脚等,也可以称为接口、通信接口或接口电路等;所述处理单元1102可以是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信装置1100应用于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第二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包含: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以及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信息;所述公共子空间为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与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的重叠空间;所述差分子空间为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中除所述公共子空间以外的空间;所述第二基底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
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选择第一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包含多个组成员;所述多个组成员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之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发送所述第一基底;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身份为参考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任一个其他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大于第一阈值。
可选的,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大于第二阈值或最大;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
可选的,任意两个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是根据所述两个组成员的以下至少一项确定的:
当前上行信道、历史下行信道、当前下行信道的特征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广播或组播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将所述第一基底、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以及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之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公共子空间和所述差分子空间的第一配置信息;
用于配置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的格式的第二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
当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均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发送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
任一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为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频点上的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信装置1100应用于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块设备的身份为参考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含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中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消息进行信道测量,得到所述第一信道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信装置1100应用于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包含: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以及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信息;所述公共子空间为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与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的重叠空间;所述差分子空间为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中除所述公共子空间以外的空间;所述第二基底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以及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和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和所述差分子空间;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公共子空间,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其中,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底进行加权合并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
将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差分子空间进行正交化处理,得到第三基底;根据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和所述第三基底,得到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其中,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用于对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进行加权合并得到所述第三基底;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公共子空间和所述差分子空间的第一配置信息;
用于配置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的格式的第二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消息进行信道测量,得到所述第二基底。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信装置1100应用于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发送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基底确定的第一系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含在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一系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
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组成员;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中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所有组成员的统计信道协方差;
根据所述统计信道协方差,确定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所述统计信道协方差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所有组成员的信道协方差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第二终端设备与任一个其他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一个组成员。
可选的,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大于第二阈值或最大;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广播或组播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将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
当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均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发送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
任一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为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频点上的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信装置1100应用于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确定第一系数;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系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以及信道测量得到的下行信道,得到所述第一系数;其中,所述第一系数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底进行加权合并得到所述下行信道。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消息进行信道测量。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2,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应注意,所述处理单元1102的具体功能可以参考以上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可以实现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具有通信装置1100的功能。参阅图12所示,所述通信设备1200包括:收发器1201、处理器1202,以及存储器1203。其中,所述收发器1201、所述处理器1202以及所述存储器1203之间相互连接。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201、所述处理器1202以及所述存储器1203之间通过总线12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12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所述收发器1201,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实现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1202的功能可以参照以上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12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等等。处理器1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1202在实现上述功能时,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结合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该处理器1202执行完成,或者为该处理器1202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所述存储器1203,用于存放程序指令,以及数据等。具体地,程序指令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203可能包含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所述存储器1203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处理器1202执行存储器1203所存放的程序指令,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含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上述计算机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等。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选的,所述芯片中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机装置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该计算机装置必要的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在该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以及第二基底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道信息。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分别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基底。第二信道信息中包含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和基底信息。其中,公共子空间为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与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的重叠空间,差分子空间为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中除所述公共子空间以外的空间。这样,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基底和第二信道信息,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本申请可以利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信道信息的差分反馈,相对于传统每个终端设备均需要反馈获取CSI使用的基底和系数的方案,该方案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的开销。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多终端设备联合反馈信道信息,从而降低终端设备反馈信道信息造成的系统传输开销。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第一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接收第二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包含: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以及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信息;所述公共子空间为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与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的重叠空间;所述差分子空间为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中除所述公共子空间以外的空间;所述第二基底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选择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组;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包含多个组成员;所述多个组成员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之后,发送所述第一基底;或者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身份为参考终端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任一个其他组成员的信道相关性大于第一阈值。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大于第二阈值或最大;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总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其他终端设备的信道相关性之和。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一基底,包括:
广播或组播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包括:
将所述第一基底,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以及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之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公共子空间和所述差分子空间的第一配置信息;
用于配置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的格式的第二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均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发送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
任一个终端设备的多频点信道相关性为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频点上的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信息中包含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块设备的身份为参考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含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中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的组标识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组成员的标识,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基底。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消息进行信道测量,得到所述第一信道信息。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或者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下行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包含: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信息,以及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信息;所述公共子空间为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与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的重叠空间;所述差分子空间为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中除所述公共子空间以外的空间;所述第二基底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CSI使用的空域矩阵、频域矩阵、空频域矩阵、角度域矩阵、时延域矩阵、时域矩阵,或多普勒域矩阵。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基底,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或者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或者
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基底。
17.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道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以及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的特征空间和所述第二基底的特征空间,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和所述差分子空间;
根据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公共子空间,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其中,所述公共子空间对应的系数用于对所述第一基底进行加权合并得到所述公共子空间;
将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差分子空间进行正交化处理,得到第三基底;根据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和所述第三基底,得到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其中,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系数用于对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进行加权合并得到所述第三基底;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道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公共子空间和所述差分子空间的第一配置信息;
用于配置所述差分子空间对应的基底的格式的第二配置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多频点信道联合测量上报;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消息进行信道测量,得到所述第二基底。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芯片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085522.5A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83535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5522.5A CN118353588A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PCT/CN2024/072028 WO2024153004A1 (zh) 2023-01-16 2024-01-12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5522.5A CN118353588A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53588A true CN118353588A (zh) 2024-07-16

Family

ID=9181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5522.5A Pending CN118353588A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8353588A (zh)
WO (1) WO202415300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62142A1 (en) * 2018-11-15 2020-05-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csi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963736A1 (en) * 2019-05-03 2022-03-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si omission rules for enhanced type ii csi reporting
CN114157328A (zh) * 2020-09-07 2022-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5483950A (zh) * 2021-06-16 2022-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53004A1 (zh) 2024-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2912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751592B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342873A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865377B (zh)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5315906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874609B1 (en) Uneven frequency-domain basis allocation for type ii csi enhancements
CN112751598B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处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EP43461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2024002230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342913A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312464A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P4106246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1081847A1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86537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040699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port of a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1435850B (zh) 用于构建预编码向量的向量指示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4005613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1159309A1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415300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6114183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WO2024001744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27393A1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23011570A1 (zh)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389661B (zh) 信道测量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169743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