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26527A - 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26527A CN118226527A CN202410324625.7A CN202410324625A CN118226527A CN 118226527 A CN118226527 A CN 118226527A CN 202410324625 A CN202410324625 A CN 202410324625A CN 118226527 A CN118226527 A CN 1182265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ervoir
- data
- logging
- oil
- favor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7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22 operating i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5126 Fac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7 stra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16 z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应用于石油勘探领域,该方法利用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测井数据和录井数据进行反演,将单井的信息插值或融入到井间的地震信息中,能够提高中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同时利用测井数据、录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并基于构建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进而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进而确定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并基于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利用测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确定的地层构造发育特征,以及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保证对岩性油藏的精确预测,提高岩性油藏预测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以陆相中深层岩性油藏为例,目前针对陆相中深层岩性油藏有利区带的预测,主要基于区域内储集砂体对比数据、地震数据和岩性数据进行有利区带分析,但现有基于储层预测确定储集砂体对比数据的过程中,常规的沉积相研究方法无法满足精细储层预测上的要求,导致无法取得储集砂体的精细空间展布,以及受中深层地震数据低频以及低信噪比特征的影响,整体导致陆相中深层岩性油藏有利区带分析受阻。
因此如何在深层岩性油藏有利区带分析过程中,实现精细的储层预测,降低中深层地震数据低频以及低信噪比的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中深层岩性油藏有利区带分析过程中,受中深层地震数据低频以及低信噪比特征的影响,以及无法取得储集砂体的精细空间展布,进而导致中深层岩性油藏有利区带分析受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与井头数据对应的测井数据,以及与井头数据对应的录井数据;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所述录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所述测井响应为表征所述测井数据形成的测井曲线的曲线特征;所述地震反射特征为表征所述三维地震数据对应的地震反射波组特征;
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所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利用对储集砂体敏感的所述测井曲线或拟声波曲线,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储层预测,得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拟声波曲线为根据所述测井曲线生成的衍生测井曲线;
根据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可选的,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包括:
依据各个层序的层段类地震属性特征以及地震反射特征,综合确定各个层序内部沉积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
依据各个层序内的测井响应和所述地震反射特征,结合所述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所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
可选的,根据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包括:
将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所述目标区域的构造图件相叠合,得到油藏有利区带;所述构造图件为表征目标层中地层界面的构造图,所述目标层为与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对应的地层;
根据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储层预测剖面、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油藏特征分析,确定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所述储层预测剖面为所述目标层的剖面显示,所述测井解释成果数据为通过分析所述测井数据,得到的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的地下资源的信息;
利用所述油藏有利区带、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结合所述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基于沉积模式确定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
结合所述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所述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所述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可选的,将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所述目标区域的构造图件相叠合,得到油藏有利区带,包括:
将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图件与对应层的顶面构造图件相叠合,根据储集砂体的走向和所述目标层中地层界面走向确定有利圈闭发育区;
依据所述有利圈闭发育区,沿所述储集砂体的顺物源与切物源的方向,均形成多个储集砂体对比剖面,综合分析所述储集砂体对比剖面,得到所述油藏有利区带。
可选的,利用所述油藏有利区带、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结合所述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基于沉积模式确定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之后,还包括:
结合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地震反射波形,与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进行比对,得到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的可靠性;所述地震反射波形为所述三维地震数据对应的反射波的波形。
可选的,结合所述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所述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所述岩性油藏目标区域,包括:
结合所述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所述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所述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以及所述有利岩性圈闭的发育面积、岩性类型、平均厚度和油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所述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可选的,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包括:
利用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的水平切片信息和相干切片信息,结合测量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的主测线和联络测线,对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层断裂进行解释,得到地层断裂解释结果;
根据所述地层断裂解释结果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可选的,根据所述测井数据、所述录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包括:
采用井震交互及多井反馈分析的综合标定的方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结合多组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岩性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对层序地层界面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确定层序地层界面信息;所述岩性数据为分析所述录井数据得到的地层岩性数据;
根据多组所述测井曲线的旋回性特征、地层叠加类型特征,依据所述层序地层界面信息对层序内部的旋回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得到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与井头数据对应的测井数据,以及与井头数据对应的录井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所述录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所述测井响应为表征所述测井数据形成的测井曲线的曲线特征;所述地震反射特征为表征所述三维地震数据对应的反射波特征;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所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利用对储集砂体敏感的所述测井曲线或拟声波曲线,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储层预测,得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拟声波曲线为根据所述测井曲线生成的衍生测井曲线;
岩性油藏目标区域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的步骤。
可见,本发明利用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测井数据和录井数据进行反演,将单井的信息插值或融入到井间的地震信息中,能够提高中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同时利用测井数据、录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并基于构建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进而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进而确定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并基于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利用测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确定的地层构造发育特征,以及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保证对岩性油藏的精确预测,提高岩性油藏预测效率。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典型油藏解剖井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利目标层系的顶面构造示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与井头数据对应的测井数据,以及与井头数据对应的录井数据。
本发明的执行主体为处理系统。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井头数据用于对不同井之间的数据进行区别。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建立存储上述数据的数据库,在需要应用上述数据时,通过数据库向处理系统加载上述数据。
S102:根据测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油气区构造地质理论和目标区域地质背景资料,以三维地震数据为主,结合测井数据,对地层中的断层进行精细解释,得到目标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顺利确定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上述根据测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利用三维地震数据的水平切片信息和相干切片信息,结合测量三维地震数据的主测线和联络测线,对目标区域的地层断裂进行解释,得到地层断裂解释结果;
步骤S12:根据地层断裂解释结果和测井数据确定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本实施例中三维地震数据的水平切片信息为利用地震波组的不连续性或错断特征反映断裂分布情况的信息,相干切片为反映地层中断裂分布的地震属性数据。主测线为在地震勘探过程中,沿地震波传播方向布置的测量线路,联络测线是在地震勘探过程中,与主测线垂直或斜交布置的测量线路,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三维地震数据的相关信息得到目标区域的地层断裂解释结果,并基于该地层断裂解释结果和测井数据确定地层构造发育特征,该地层构造发育特征至少包括地层地势高低,地层走向,以及断层分布特征等信息,以利用该地层构造发育特征预测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S103:根据测井数据、录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地质约束下,难以对储集砂体的空间展布进行客观分析,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测井数据、录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以便于对储集砂体的空间展布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构建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精确性,上述根据测井数据、录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采用井震交互及多井反馈分析的综合标定的方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结合多组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岩性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对层序地层界面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确定层序地层界面信息;岩性数据为分析录井数据得到的地层岩性数据;
步骤S22:根据多组测井曲线的旋回性特征、地层叠加类型特征,依据层序地层界面信息对层序内部的旋回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得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依据现有标准井的典型地质分层为依据,采用井震交互及多井反馈分析的综合标定的方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结合多组测井数据形成的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目标区域的岩性数据,以及三维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确定层序地层界面信息。此外,本实施例中地层叠加类型特征为地震反射结构所表现的地层叠加类型特征,其中地震反射结构为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所产生的反射波来揭示地下地层的结构特征。
S104:基于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测井响应为表征测井数据形成的测井曲线的曲线特征;地震反射特征为表征三维地震数据对应的地震反射波组特征。
本实施例中利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构建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能够保证形成的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的可靠性,提高储集砂体空间展布的精确性。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顺利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提高获得的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的精确度,上述基于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依据各个层序的层段类地震属性特征以及地震反射特征,综合确定各个层序内部沉积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
步骤S32:依据各个层序内的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结合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
本实施例中利用各个层序的层段类地震属性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确定各个层序内的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后,结合各个层序内的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提高了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的准确度。本实施例中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可以包括储集砂体的剖面精细对比。
S105:基于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利用对储集砂体敏感的测井曲线或拟声波曲线,和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储层预测,得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拟声波曲线为根据测井曲线生成的衍生测井曲线。
本实施例引入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作为三维地震数据反演中井间测井数据的插值,以对预测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进行约束。
S106:根据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和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本实施例中利用上述确定的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和试油试采数据对岩性油藏目标区域进行预测,保证了岩性油藏目标区域预测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的准确度,上述根据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和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具体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的流程图:
S201:将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目标区域的构造图件相叠合,得到油藏有利区带;构造图件为表征目标层中地层界面的构造图,目标层为与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对应的地层。
本实施例中构造图件具体可以包括目标层的地层高低、形态、走向以及断裂分布的图件。本实施例基于上述获得的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与目标区域的构造图件相叠和,可以依据于储集砂体的具体分布特征进行分区分带处理,得到油藏有利区带。
进一步地,为了顺利确定油藏有利区带,上述将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目标区域的构造图件相叠合,得到油藏有利区带,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将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图件与对应层的顶面构造图件相叠合,根据储集砂体的走向和目标层中地层界面走向确定有利圈闭发育区;
步骤S42:依据有利圈闭发育区,沿储集砂体的顺物源与切物源的方向,均形成多个储集砂体对比剖面,综合分析储集砂体对比剖面,得到油藏有利区带。
本实施例可以将能够表征储集砂体展布情况的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平面图,与对应层系的顶面构造图相叠和。
S202:根据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储层预测剖面、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试油试采数据进行油藏特征分析,确定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储层预测剖面为目标层的剖面显示,测井解释成果数据为通过分析测井数据,得到的用于表征目标区域的地下资源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典型油藏,综合利用上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储层预测剖面、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试油试采数据进行油藏特征分析,确定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其中,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可以适应选用地层构造发育特征的剖面显示。
S203:利用油藏有利区带、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结合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基于沉积模式确定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
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基于油藏有利区带构造的图件,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结合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得到的油藏发育模式分析图件,在地层沉积模式的限定下,刻画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得到的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的可靠性,上述利用油藏有利区带、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结合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基于沉积模式确定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之后,还可以包括:
结合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地震反射波形,与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进行比对,得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的可靠性;地震反射波形为三维地震数据对应的反射波的波形。
本实施例中在刻画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过程中,可以基于典型油藏数据,利用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与地震反射波形进行叠合分析,以确定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的边界的可靠性。
S204:结合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利用上述数据叠合对岩性油藏目标区域进行预测,以确定有利部署井位目标。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确定的岩性油藏目标区域的准确性,上述结合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可以包括:
结合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试油试采数据,以及有利岩性圈闭的发育面积、岩性类型、平均厚度和油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本实施例中结合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内的发育面积、岩性类型、平均厚度和油源条件对岩性油藏目标区域进行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获取井斜数据,以得到井斜轨迹投影显示。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利用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测井数据和录井数据进行反演,将单井的信息插值或融入到井间的地震信息中,能够提高中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同时利用测井数据、录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并基于构建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进而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进而确定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并基于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利用测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确定的地层构造发育特征,以及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保证对岩性油藏的精确预测,提高岩性油藏预测效率。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测量三维地震数据的主测线和联络测线对目标区域的地层断裂进行解释,得到地层断裂解释结果,并结合地层断裂解释结果与测井数据确定地层构造发育特征,保证顺利确定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采用井震交互及多井反馈分析的综合标定的方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结合多组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岩性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对层序地层界面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确定层序地层界面信息,根据多组测井曲线的旋回性特征、地层叠加类型特征,依据层序地层界面信息对层序内部的旋回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得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方式,提高了构建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精确性;根据各个层序的层段类地震属性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确定各个层序的内部沉积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依据各个层序内的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结合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的方式,提高了获得的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的精确度;通过依次构造油藏有利区带、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数据、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数据,以及基于上述数据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的方式,提高了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的准确度,进而提高布设井位的可靠性。
为使本发明更便于理解,上述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与井头数据对应的测井数据,以及与井头数据对应的录井数据。
步骤S2:基于目标区域的背景资料以及地震资料,利用2000毫秒、2500毫秒和3000毫秒三个等间隔约束表征断裂横向发育情况的水平切片,以及水平切片主要断裂走向的主测线为参考,同时辅助运用联络测线及断层底图平面投影线进行反复交互闭合。利用解释工作站提供的各项功能依据相对成像较好的水平切片、主测线为参照进行由粗到细的逐级精细断层解释,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步骤S3:采用井震交互及多井反馈分析的综合标定的方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结合多组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岩性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对层序地层界面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确定层序地层界面信息,其中岩性数据为分析录井数据得到的地层岩性数据,根据多组测井曲线的旋回性特征、地层叠加类型特征,依据层序地层界面信息对层序内部的旋回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得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步骤S4:井间储集砂岩的对比:基于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各个层序内部的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反复比对,结合各个层序内部的地震属性特征,进行精细的储集砂体对比,制作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
步骤S5:基于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利用对储集砂体敏感的测井曲线或拟声波曲线,和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储层预测,得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本实施例中得到的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可以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示例图。其中图3中纵坐标为对应纵向空间的时间域坐标,单位为秒。
步骤S6:将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目标区域的构造图件相叠合,得到油藏有利区带;
步骤S7:油藏发育模式分析:基于典型油藏解剖井(如图4中所示的L120-2、L3-2、L3-12和L33-1),根据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储层预测剖面、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试油试采数据进行油藏特征分析,确定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
步骤S8:利用油藏有利区带、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结合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基于沉积模式确定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
步骤S9:结合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本示例中叠合重点有利目标层系的顶面构造图,其中有利目标层系的顶面构造图可以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利目标层系的顶面构造示例图,共计确定3个有利区带,8个有利井位部署目标;从而实现了对中深层有利岩性油藏目标的评价与优选。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装置与上文描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具体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与井头数据对应的测井数据,以及与井头数据对应的录井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第二处理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所述录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第三处理模块400,用于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所述测井响应为表征所述测井数据形成的测井曲线的曲线特征;所述地震反射特征为表征所述三维地震数据对应的反射波特征;
第四处理模块500,用于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所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利用对储集砂体敏感的所述测井曲线或拟声波曲线,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储层预测,得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拟声波曲线为根据所述测井曲线生成的衍生测井曲线;
岩性油藏目标区域预测模块600,用于根据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第三处理模块400,可以包括:
储集砂体展布特征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各个层序的层段类地震属性特征以及地震反射特征,综合确定各个层序内部沉积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
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各个层序内的测井响应和所述地震反射特征,结合所述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所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岩性油藏目标区域预测模块600,可以包括:
油藏有利区带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所述目标区域的构造图件相叠合,得到油藏有利区带;所述构造图件为表征目标层中地层界面的构造图,所述目标层为与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对应的地层;
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储层预测剖面、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油藏特征分析,确定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所述储层预测剖面为所述目标层的剖面显示,所述测井解释成果数据为通过分析所述测井数据,得到的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的地下资源的信息;
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油藏有利区带、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结合所述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基于沉积模式确定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
岩性油藏目标区域预测单元,用于结合所述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所述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所述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油藏有利区带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有利圈闭发育区确定子单元,用于将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图件与对应层的顶面构造图件相叠合,根据储集砂体的走向和所述目标层中地层界面走向确定有利圈闭发育区;
油藏有利区带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有利圈闭发育区,沿所述储集砂体的顺物源与切物源的方向,均形成多个储集砂体对比剖面,综合分析所述储集砂体对比剖面,得到所述油藏有利区带。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岩性油藏目标区域预测模块600,还可以包括:
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检验单元,用于结合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地震反射波形,与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进行比对,得到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的可靠性;所述地震反射波形为所述三维地震数据对应的反射波的波形。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岩性油藏目标区域预测单元,可以包括:
岩性油藏目标区域预测子单元,用于结合所述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所述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所述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以及所述有利岩性圈闭的发育面积、岩性类型、平均厚度和油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所述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00,可以包括:
地层断裂解释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的水平切片信息和相干切片信息,结合测量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的主测线和联络测线,对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层断裂进行解释,得到地层断裂解释结果;
地层构造发育特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层断裂解释结果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第二处理模块300,可以包括:
层序地层界面信息确定单元,用于采用井震交互及多井反馈分析的综合标定的方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结合多组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岩性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对层序地层界面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确定层序地层界面信息;所述岩性数据为分析所述录井数据得到的地层岩性数据;
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多组所述测井曲线的旋回性特征、地层叠加类型特征,依据所述层序地层界面信息对层序内部的旋回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得到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装置中的模块、单元以及子单元在不影响逻辑的情况下,其顺序可以前后进行更改。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装置,利用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测井数据和录井数据进行反演,将单井的信息插值或融入到井间的地震信息中,能够提高中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同时利用测井数据、录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并基于构建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进而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进而确定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并基于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利用测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确定的地层构造发育特征,以及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保证对岩性油藏的精确预测,提高岩性油藏预测效率。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测量三维地震数据的主测线和联络测线对目标区域的地层断裂进行解释,得到地层断裂解释结果,并结合地层断裂解释结果与测井数据确定地层构造发育特征,保证顺利确定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采用井震交互及多井反馈分析的综合标定的方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结合多组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岩性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对层序地层界面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确定层序地层界面信息,根据多组测井曲线的旋回性特征、地层叠加类型特征,依据层序地层界面信息对层序内部的旋回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得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方式,提高了构建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精确性;根据各个层序的层段类地震属性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确定各个层序的内部沉积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依据各个层序内的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结合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的方式,提高了获得的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的精确度;通过依次构造油藏有利区带、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数据、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数据,以及基于上述数据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的方式,提高了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的准确度,进而提高布设井位的可靠性。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设备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设备与上文描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存储器1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20,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的步骤。
存储器10、处理器20、通信接口31均通过通信总线32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器10中用于存放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0中可以存储有用于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
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与井头数据对应的测井数据,以及与井头数据对应的录井数据;
根据测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根据测井数据、录井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基于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测井响应为表征测井数据形成的测井曲线的曲线特征;地震反射特征为表征三维地震数据对应的地震反射波组特征;
基于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利用对储集砂体敏感的测井曲线或拟声波曲线,和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储层预测,得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拟声波曲线为根据测井曲线生成的衍生测井曲线;
根据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和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1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以及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
此外,存储器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NVRAM。存储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操作指令、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其中,操作指令可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操作系统可以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任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处理器20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特定应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处理器20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20可以调用存储器10中存储的程序。
通信接口31可以为通信模块的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或者系统连接。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设备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设备可以包括比图7所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该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属于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他任何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与井头数据对应的测井数据,以及与井头数据对应的录井数据;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所述录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所述测井响应为表征所述测井数据形成的测井曲线的曲线特征;所述地震反射特征为表征所述三维地震数据对应的地震反射波组特征;
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所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利用对储集砂体敏感的所述测井曲线或拟声波曲线,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储层预测,得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拟声波曲线为根据所述测井曲线生成的衍生测井曲线;
根据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包括:
依据各个层序的层段类地震属性特征以及地震反射特征,综合确定各个层序内部沉积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
依据各个层序内的测井响应和所述地震反射特征,结合所述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所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包括:
将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所述目标区域的构造图件相叠合,得到油藏有利区带;所述构造图件为表征目标层中地层界面的构造图,所述目标层为与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对应的地层;
根据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储层预测剖面、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油藏特征分析,确定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所述储层预测剖面为所述目标层的剖面显示,所述测井解释成果数据为通过分析所述测井数据,得到的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的地下资源的信息;
利用所述油藏有利区带、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结合所述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基于沉积模式确定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
结合所述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所述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所述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所述目标区域的构造图件相叠合,得到油藏有利区带,包括:
将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图件与对应层的顶面构造图件相叠合,根据储集砂体的走向和所述目标层中地层界面走向确定有利圈闭发育区;
依据所述有利圈闭发育区,沿所述储集砂体的顺物源与切物源的方向,均形成多个储集砂体对比剖面,综合分析所述储集砂体对比剖面,得到所述油藏有利区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油藏有利区带、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结合所述油藏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基于沉积模式确定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之后,还包括:
结合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和地震反射波形,与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进行比对,得到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的可靠性;所述地震反射波形为所述三维地震数据对应的反射波的波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所述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所述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所述岩性油藏目标区域,包括:
结合所述油藏有利区带的顶面构造图、所述储集砂体平面对比图、所述有利岩性圈闭分布区域、所述测井解释成果数据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以及所述有利岩性圈闭的发育面积、岩性类型、平均厚度和油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所述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包括:
利用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的水平切片信息和相干切片信息,结合测量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的主测线和联络测线,对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层断裂进行解释,得到地层断裂解释结果;
根据所述地层断裂解释结果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所述录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包括:
采用井震交互及多井反馈分析的综合标定的方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结合多组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岩性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对层序地层界面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确定层序地层界面信息;所述岩性数据为分析所述录井数据得到的地层岩性数据;
根据多组所述测井曲线的旋回性特征、地层叠加类型特征,依据所述层序地层界面信息对层序内部的旋回特征进行识别和描述,得到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9.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数据、试油试采数据、与井头数据对应的测井数据,以及与井头数据对应的录井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地层构造发育特征;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所述录井数据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构建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精细储集砂体对比,得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所述测井响应为表征所述测井数据形成的测井曲线的曲线特征;所述地震反射特征为表征所述三维地震数据对应的反射波特征;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所述储集砂体精细对比图,利用对储集砂体敏感的所述测井曲线或拟声波曲线,和所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储层预测,得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拟声波曲线为根据所述测井曲线生成的衍生测井曲线;
岩性油藏目标区域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所述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和所述试油试采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岩性油藏目标区域。
10.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24625.7A CN118226527A (zh) | 2024-03-21 | 2024-03-21 | 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24625.7A CN118226527A (zh) | 2024-03-21 | 2024-03-21 | 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26527A true CN118226527A (zh) | 2024-06-21 |
Family
ID=91509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24625.7A Pending CN118226527A (zh) | 2024-03-21 | 2024-03-21 | 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226527A (zh) |
-
2024
- 2024-03-21 CN CN202410324625.7A patent/CN11822652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24415B2 (en) | Automated system for modeling faulted multi-valued horizons | |
US7415401B2 (en) |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3-D geologic models by combining multiple frequency passbands | |
JP3390445B2 (ja) | 地質学的特性を推定するために統計学的較正技術を使用する地震トレース解析方法 | |
US7463552B1 (en) | Method for deriving 3D output volumes using filters derived from flat spot direction vectors | |
CN111596364B (zh) | 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地震沉积微相组合分析方法 | |
US6401042B1 (en) | Method of determining spatial changes in subsurface structure, stratigraphy, lithology and fluid content and of reducing seismic noise | |
CA2940406C (en) | Characterizing a physical structure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noise model to attenuate noise data | |
AU2001288441A1 (en) |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3-D geologic models by combining multiple frequency passbands | |
Rahimi et al. | Static reservoir modeling using geostatistics method: a case study of the Sarvak Formation in an offshore oilfield | |
WO2016126453A1 (en) | Seismic attributes derived from the relative geological age property of a volume-based model | |
Naseer | Delineating the shallow‐marine stratigraphic traps of Lower‐Cretaceous incised valley sedimentation, Pakistan using post‐stack seismic colour inversion | |
CN112505754B (zh) | 基于高精度层序格架模型的井震协同划分沉积微相的方法 | |
CN111077578B (zh) | 岩层分布预测方法和装置 | |
CN106291748A (zh) | 一种获取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 |
CN118226527A (zh) | 一种针对岩性油藏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9991663A (zh) | 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和装置 | |
CN107589457A (zh) | 测井资料尺度粗化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40201405A1 (en) | Seismic inversion downscaling and extrapolation for generation of seismic images | |
Schroeder et al. | Qualitative seismic interpretation | |
CN112394407B (zh) | 陡坡扇体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4609666B (zh) | 一种页岩薄储层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arrillat et al. | From 3d seismic facies to reservoir simulation: an example from the Grane field | |
RU2789759C1 (ru) |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границ трещиноватой зоны | |
Murtazin et al. |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System for Geological Modeling of Extra-Viscous Oil Deposits on the Example of Tatarstan Republic | |
Adlakha | Fracture analysis and modelling of the South Arne fiel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