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58984A -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58984A CN118158984A CN202410342365.6A CN202410342365A CN118158984A CN 118158984 A CN118158984 A CN 118158984A CN 202410342365 A CN202410342365 A CN 202410342365A CN 118158984 A CN118158984 A CN 1181589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rror
- server
- compensation
- control
- peri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713 feedback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36—Thermal management, e.g. server temperature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81—Thermal management, e.g. liquid flow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63—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 H05K7/2079—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within room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cabine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机房液冷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本发明将系统反馈误差作为补偿加入到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当中,使得整个技术方案考虑了系统的目标输出和实测输出之间的误差,避免误差的叠加,导致控制精度的降低;并且在服务器当前时间周期采集的服务器实时功率与上一周期的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通过构建误差叠加补偿,将多个因为两个周期之间功率变化的差值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的两个周期之间功率变化的差值作为冷源输出容量的补偿;同时也考虑到系统反馈误差;使得本发明的控制精度进一步的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机房液冷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处理海量数据的核心设施;数据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处理和分发数据;在这些操作过程中,服务器硬件,如CPU何GPU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量不被有效移走,会导致硬件过热,从而可能引发性能下降或设备故障。
传统的空气冷却系统利用空气作为热交换介质,但由于其较低的热传导能力,空气冷却系统往往在处理大型或密集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相比之下,液体冷却系统使用液体作为传热介质,由于液体的热容量和热传导率通常远高于空气,这使得液冷系统能更有效的吸收和传输热量。
液冷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将热能从热源传输至热交换器,然后再通过冷却塔或其他冷却设施释放热量到外界;在这一过程中,控制系统起到了监视和调节的作用;它根据服务器的实际功率输出和房间内的温度变化动态调整冷却液的流量和温度。
公告号为CN1100881262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方法,该专利在调节冷源的输出容量上引入服务器的实时功率参数,利用液冷服务器在一定周期内的功率变化量结合内循环的出液温度,及时对系统的冷源出液容量进行调节;具体的调节方式如下:
当服务器的功率变化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所述液冷系统根据冷却液的内循环出液温度控制冷源输出容量,冷源输出容量Q=f(T),其中,T为内循环出液温度;
当服务器的功率变化大于或等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所述液冷系统根据服务器的实时功率和冷却液的内循环出液温度共同控制冷源输出容量,冷源输出容量Q=f(T)+K×(Pn-Pn-1)/Pe,其中,T为内循环出液温度,K为服务器功率变化影响调节的权重系数,Pn为服务器的实时功率,Pn-1为服务器上一时间周期的实时功率,Pe为服务器的额定功率;
虽然该方式能够提高液冷系统冷源出液调节的响应性和精准性,但是其忽略了累积误差所带来的后果;例如:当持续的出现服务器的功率变化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并且这些持续的服务器功率变化的总和会大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当出现这种情况后,系统的误差将会不断的进行累计,从而造成误差越来越大的后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拟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目前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为考虑累积误差的问题,导致误差越来越大,从而使得控制精度越来越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定冷却液的内循环出液温度、服务器的额定功率以及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
步骤2:每间隔一个时间周期采集服务器的实时功率;
步骤3:确定当前时间周期采集的服务器实时功率与上一周期的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
步骤4:若确定的差值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则执行步骤5,若确定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则执行步骤6;
步骤5:基于液冷系统的冷却液的内循环出液温度,并将系统反馈误差作为补偿控制冷源输出容量,完成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
步骤6:构建误差叠加补偿,将步骤4中多个小于服务器功率变化阈值的差值作为冷源输出容量的补偿;基于误差叠加补偿、服务器两个周期之间的功率差值和冷却液的内循环出液温度以及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得到冷源输出容量,完成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
本发明将系统反馈误差作为补偿加入到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当中,使得整个技术方案考虑了系统的目标输出和实测输出之间的误差,避免误差的叠加,导致控制精度的降低;并且在服务器当前时间周期采集的服务器实时功率与上一周期的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通过构建误差叠加补偿,将多个因为两个周期之间功率变化的差值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的两个周期之间功率变化的差值作为冷源输出容量的补偿;同时也考虑到系统反馈误差;使得本发明的控制精度进一步的提高。
优选的,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获取上一周期的系统响应误差;
步骤5.2:构建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器,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器基于上一周期的系统响应误差计算本次周期的补偿值;
步骤5.3:基于冷源内循环出液温度计算冷源的输出容量,并将步骤5.2中得到的补偿值加入到输出容量中,得到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5.2中的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器的公式如下:
P=Kp*e(t-1);
C(t)=P+I;
式中:e(t-1)表示上一控制周期的误差,即系统的目标输出与实测输出之间的差值;Kp表示比例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与当前误差大小的直接比例关系;Ki表示积分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对过去累积误差的敏感度;P表示比例项,为比例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当前误差;I表示积分项,为积分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过去误差的累积;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优选的,所述步骤5.3中最终冷源输出容量如下:
Q=f(T)+C(t);
式中:Q表示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T表示内循环出液温度,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优选的,还包括建立故障反馈机制:
设定数据获取周期,在预定的周期内获取系统的输出流量与回收流量之间的误差;
基于数据周期获取的误差构建误差波动曲线;
基于误差波动曲线获取峰值误差、中间值误差以及谷值误差;
将中间值误差设置为误差基准,并将谷值误差减去检测设备的精度误差作为误差下限阈值,将峰值误差加上检测设备的精度误差作为误差的上限阈值;
在设备运行周期中,时刻获取系统的输出流量与回收流量之间的误差,将误差与误差下限阈值和误差上限阈值进行对比,若实际误差不在下限阈值和上限阈值的范围内,则生成故障信息。
优选的,所述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将步骤4中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的差值进行记录;
步骤6.2:对差值进行标记,区分以计算和未计算的差值;
步骤6.3:将未计算的差值进行求和;
步骤6.4:误差叠加补偿基于未计算的差值的和计算补偿:
C(t)’=K*Pd;
式中:C(t)’表示误差叠加补偿所计算出的补偿值;K为服务器功率变化影响调节的权重系数;Pd为未计算的差值之和;
步骤6.5:计算系统反馈误差补偿:
P=Kp*e(t-1);
C(t)=P+I;
式中:e(t-1)表示上一控制周期的误差,即系统的目标输出与实测输出之间的差值;Kp表示比例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与当前误差大小的直接比例关系;Ki表示积分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对过去累积误差的敏感度;P表示比例项,为比例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当前误差;I表示积分项,为积分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过去误差的累积;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步骤6.6:计算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
Q=f(T)+K*(Pn-Pn-1)/Pe+C(t)+C(t)’;
式中:Q表示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T为内循环出液温度;K为服务器功率变化影响调节的权重系数;Pn为服务器的当前实时功率;Pn-1为服务器上一时间周期的实时功率。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的计算公式如下:
Q=f(T)+(Kp*(ΔP/Pe))+(Ki*(E/(Pe*Δt)))+C(t);
式中:T为内循环出液温度;Kp表示比例系数,ΔP表示服务器功率的变化;Pe表示服务器的额定功率;Ki表示积分系数;E表示步骤4中未计算的差值之和;Δt表示系统的时间周期;C(t)表示系统反馈误差补偿;
其中:
C(t)=P+I;
P=Kp*e(t-1);
式中:e(t-1)表示上一控制周期的误差,即系统的目标输出与实测输出之间的差值;Kp表示比例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与当前误差大小的直接比例关系;Ki表示积分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对过去累积误差的敏感度;P表示比例项,为比例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当前误差;I表示积分项,为积分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过去误差的累积;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将系统反馈误差作为补偿加入到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当中,使得整个技术方案考虑了系统的目标输出和实测输出之间的误差,避免误差的叠加,导致控制精度的降低;并且在服务器当前时间周期采集的服务器实时功率与上一周期的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通过构建误差叠加补偿,将多个因为两个周期之间功率变化的差值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的两个周期之间功率变化的差值作为冷源输出容量的补偿;同时也考虑到系统反馈误差;使得本发明的控制精度进一步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反馈机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定冷却液的内循环出液温度、服务器的额定功率以及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
步骤2:每间隔一个时间周期采集服务器的实时功率;
步骤3:确定当前时间周期采集的服务器实时功率与上一周期的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
步骤4:若确定的差值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则执行步骤5,若确定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则执行步骤6;
步骤5:基于液冷系统的冷却液的内循环出液温度,并将系统反馈误差作为补偿控制冷源输出容量,完成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
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获取上一周期的系统响应误差;
步骤5.2:构建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器,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器基于上一周期的系统响应误差计算本次周期的补偿值;
所述步骤5.2中的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器的公式如下:
P=Kp*e(t-1);
C(t)=P+I;
式中:e(t-1)表示上一控制周期的误差,即系统的目标输出与实测输出之间的差值;Kp表示比例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与当前误差大小的直接比例关系;Ki表示积分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对过去累积误差的敏感度;P表示比例项,为比例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当前误差;I表示积分项,为积分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过去误差的累积;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步骤5.3:基于冷源内循环出液温度计算冷源的输出容量,并将步骤5.2中得到的补偿值加入到输出容量中,得到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
所述步骤5.3中最终冷源输出容量如下:
Q=f(T)+C(t);
式中:Q表示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T表示内循环出液温度,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PID控制器作为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器,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系统的目标输出和实测输出之间的误差叠加导致的误差累积;从而实现了冷源输出容量的精确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冷源的目标输出温度和实测输出温度之间的差异进行补偿;而如何获取实测输出温度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建立故障反馈机制:
设定数据获取周期,在预定的周期内获取系统的输出流量与回收流量之间的误差;
基于数据周期获取的误差构建误差波动曲线;
基于误差波动曲线获取峰值误差、中间值误差以及谷值误差;
将中间值误差设置为误差基准,并将谷值误差减去检测设备的精度误差作为误差下限阈值,将峰值误差加上检测设备的精度误差作为误差的上限阈值;
在设备运行周期中,时刻获取系统的输出流量与回收流量之间的误差,将误差与误差下限阈值和误差上限阈值进行对比,若实际误差不在下限阈值和上限阈值的范围内,则生成故障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冷源输出端的流量以及流量回收端的流量,通过在系统初始使用的一个周期内(一个月或十五天)时刻检测输出流量和回收流量之间的误差;从而通过这些持续性的误差,学习到误差的波动范围;在将传感器的精度误差考虑在内,将传感器的精度误差加入到输出流量和回收流量的误差内,通过周期内的误差峰值和误差谷值建立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当后续过程中实际检测到的误差不在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之内时,进行报警;由于本实施例中将传感器的精度误差加入到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的计算中,使得考到了阈值的参考范围,避免了误报的情况;而传感器的精度误差本来就是一个较小的数值;在后续阶段的检测中,实际的误差可能会再这个较小的范围内进行波动,从而造成误报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将其加入到阈值的设计中,从而避免了误报情况的发生;并且由于传感器精度误差较小的问题,也不会造成出现问题后,系统不会进行报警;例如当管道发生泄漏时,其泄漏的所产生的流量误差是大于传感器的精度误差的;故本实施例在加入传感器的精度误差后,并不会引起出现泄漏问题,不会报警的情况。
步骤6:构建误差叠加补偿,将步骤4中多个小于服务器功率变化阈值的差值作为冷源输出容量的补偿;基于误差叠加补偿、服务器两个周期之间的功率差值和冷却液的内循环出液温度以及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得到冷源输出容量,完成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
所述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将步骤4中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的差值进行记录;
步骤6.2:对差值进行标记,区分以计算和未计算的差值;
步骤6.3:将未计算的差值进行求和;
步骤6.4:误差叠加补偿基于未计算的差值的和计算补偿:
C(t)’=K*Pd;
式中:C(t)’表示误差叠加补偿所计算出的补偿值;K为服务器功率变化影响调节的权重系数;Pd为未计算的差值之和;
步骤6.5:计算系统反馈误差补偿:
P=Kp*e(t-1);
C(t)=P+I;
式中:e(t-1)表示上一控制周期的误差,即系统的目标输出与实测输出之间的差值;Kp表示比例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与当前误差大小的直接比例关系;Ki表示积分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对过去累积误差的敏感度;P表示比例项,为比例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当前误差;I表示积分项,为积分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过去误差的累积;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步骤6.6:计算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
Q=f(T)+K*(Pn-Pn-1)/Pe+C(t)+C(t)’;
式中:Q表示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T为内循环出液温度;K为服务器功率变化影响调节的权重系数;Pn为服务器的当前实时功率;Pn-1为服务器上一时间周期的实时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将误差叠加补偿加入到冷源输出容量的计算中,由于步骤4中确定的差值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系统将不会考虑到该差值,但是当该差值持续的出现时,可能导致持续出现的差值之和远大于设置的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因此本申请将前面的所有未计算的步骤4中所述的差值作为补偿加入到冷源输出容量的计算中,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控制精度,并且避免了误差的叠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误差叠加补偿是将步骤4中持续出现的差值作为补偿加入到冷源输出容量的计算中;系统反馈误差补偿是系统的目标输出和实测输出之间的误差;也就是说系统反馈误差补偿体现的是系统想要输出的值与实际输出的值之间的误差;而误差叠加补偿体现的是在过往计算中为考虑的服务器的功率变化的误差;两个误差之间不会相互叠加;两个误差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因此造成最终的计算结果产生技术性的偏差;只会使得最终的控制精度越发的准确。
本发明将系统反馈误差作为补偿加入到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当中,使得整个技术方案考虑了系统的目标输出和实测输出之间的误差,避免误差的叠加,导致控制精度的降低;并且在服务器当前时间周期采集的服务器实时功率与上一周期的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通过构建误差叠加补偿,将多个因为两个周期之间功率变化的差值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时的两个周期之间功率变化的差值作为冷源输出容量的补偿;同时也考虑到系统反馈误差;使得本发明的控制精度进一步的提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6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不同,具体如下:
所述步骤6中的计算公式如下:
Q=f(T)+(Kp*(ΔP/Pe))+(Ki*(E/(Pe*Δt)))+C(t);
式中:Q表示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T为内循环出液温度;Kp表示比例系数,ΔP表示服务器功率的变化;Pe表示服务器的额定功率;Ki表示积分系数;E表示步骤4中未计算的差值之和;Δt表示系统的时间周期;C(t)表示系统反馈误差补偿;
其中:
C(t)=P+I;
P=Kp*e(t-1);
式中:e(t-1)表示上一控制周期的误差,即系统的目标输出与实测输出之间的差值;Kp表示比例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与当前误差大小的直接比例关系;Ki表示积分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对过去累积误差的敏感度;P表示比例项,为比例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当前误差;I表示积分项,为积分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过去误差的累积;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在本实施例中应用PID控制器计算步骤4中的差值叠加,通过PID控制器为步骤4中所述差值叠加建立补偿;将该补偿放入到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中,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
实施例3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实施例4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定冷却液的内循环出液温度、服务器的额定功率以及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
步骤2:每间隔一个时间周期采集服务器的实时功率;
步骤3:确定当前时间周期采集的服务器实时功率与上一周期的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
步骤4:若确定的差值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则执行步骤5,若确定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则执行步骤6;
步骤5:基于液冷系统的冷却液的内循环出液温度,并将系统反馈误差作为补偿控制冷源输出容量,完成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
步骤6:构建误差叠加补偿,将步骤4中多个小于服务器功率变化阈值的差值作为冷源输出容量的补偿;基于误差叠加补偿、服务器两个周期之间的功率差值和冷却液的内循环出液温度以及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得到冷源输出容量,完成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获取上一周期的系统响应误差;
步骤5.2:构建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器,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器基于上一周期的系统响应误差计算本次周期的补偿值;
步骤5.3:基于冷源内循环出液温度计算冷源的输出容量,并将步骤5.2中得到的补偿值加入到输出容量中,得到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2中的系统反馈误差补偿器的公式如下:
P=Kp*e(t-1);
C(t)=P+I;
式中:e(t-1)表示上一控制周期的误差,即系统的目标输出与实测输出之间的差值;Kp表示比例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与当前误差大小的直接比例关系;Ki表示积分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对过去累积误差的敏感度;P表示比例项,为比例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当前误差;I表示积分项,为积分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过去误差的累积;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3中最终冷源输出容量如下:
Q=f(T)+C(t):
式中:Q表示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T表示内循环出液温度,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立故障反馈机制:
设定数据获取周期,在预定的周期内获取系统的输出流量与回收流量之间的误差;
基于数据周期获取的误差构建误差波动曲线;
基于误差波动曲线获取峰值误差、中间值误差以及谷值误差;
将中间值误差设置为误差基准,并将谷值误差减去检测设备的精度误差作为误差下限阈值,将峰值误差加上检测设备的精度误差作为误差的上限阈值;
在设备运行周期中,时刻获取系统的输出流量与回收流量之间的误差,将误差与误差下限阈值和误差上限阈值进行对比,若实际误差不在下限阈值和上限阈值的范围内,则生成故障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将步骤4中小于服务器的功率变化阈值的差值进行记录;
步骤6.2:对差值进行标记,区分以计算和未计算的差值;
步骤6.3:将未计算的差值进行求和;
步骤6.4:误差叠加补偿基于未计算的差值的和计算补偿:
C(t)’=K*Pd;
式中:C(t)’表示误差叠加补偿所计算出的补偿值;K为服务器功率变化影响调节的权重系数;Pd为未计算的差值之和;
步骤6.5:计算系统反馈误差补偿:
P=Kp*e(t-1);
C(t)=P+I;
式中:e(t-1)表示上一控制周期的误差,即系统的目标输出与实测输出之间的差值;Kp表示比例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与当前误差大小的直接比例关系;Ki表示积分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对过去累积误差的敏感度;P表示比例项,为比例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当前误差;I表示积分项,为积分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过去误差的累积;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步骤6.6:计算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
Q=f(T)+K*(Pn-Pn-1)/Pe+C(t)+C(t)’;
式中:Q表示最终的冷源输出容量;T为内循环出液温度;K为服务器功率变化影响调节的权重系数;Pn为服务器的当前实时功率;Pn-1为服务器上一时间周期的实时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计算公式如下:
Q=f(T)+(Kp*(ΔP/Pe))+(Ki*(E/(Pe*Δt)))+C(t);
式中:T为内循环出液温度;Kp表示比例系数,ΔP表示服务器功率的变化;Pe表示服务器的额定功率;Ki表示积分系数;E表示步骤4中未计算的差值之和;Δt表示系统的时间周期;C(t)表示系统反馈误差补偿;
其中:
C(t)=P+I;
P=Kp*e(t-1);
式中:e(t-1)表示上一控制周期的误差,即系统的目标输出与实测输出之间的差值;Kp表示比例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与当前误差大小的直接比例关系;Ki表示积分系数,决定控制器响应对过去累积误差的敏感度;P表示比例项,为比例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当前误差;I表示积分项,为积分控制的响应部分,反应过去误差的累积;C(t)表示本控制周期的补偿值。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到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9.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到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42365.6A CN118158984A (zh) | 2024-03-25 | 2024-03-25 |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42365.6A CN118158984A (zh) | 2024-03-25 | 2024-03-25 |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58984A true CN118158984A (zh) | 2024-06-07 |
Family
ID=91294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42365.6A Pending CN118158984A (zh) | 2024-03-25 | 2024-03-25 |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158984A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1262A (zh) * | 2019-10-22 | 2020-03-13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方法 |
CN116466775A (zh) * | 2023-06-20 | 2023-07-21 | 湖南省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 基于遗传算法的芯片级元件的液冷控制系统 |
-
2024
- 2024-03-25 CN CN202410342365.6A patent/CN11815898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1262A (zh) * | 2019-10-22 | 2020-03-13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方法 |
CN116466775A (zh) * | 2023-06-20 | 2023-07-21 | 湖南省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 基于遗传算法的芯片级元件的液冷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5710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quid level in a vessel | |
WO2022067308A3 (en) |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 based correction of elbow tap flow measurement | |
CN118472500B (zh) | 一种电池包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8243306B (zh) | 液冷储能电池组的漏液检测方法及系统 | |
JP4063867B2 (ja) | 原子炉の作動方法 | |
CN114242284A (zh) | 一种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试验系统及调控方法 | |
CN118158984A (zh) |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 | |
CN117519443A (zh) | 浸没式液冷系统及其冷却液流量控制方法、设备和介质 | |
CN111059680B (zh) | 一种自调节稳定水冷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 |
EP0165675B1 (en) |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rmal stress of pressure-tight tube | |
CN115095994B (zh) | 一种热泵机组的运行控制方法、热泵机组及存储介质 | |
US20230229209A1 (en) | Heat dissipat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 |
CN116465248A (zh) | 核岛冷链阀门开度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2443985B (zh) | 热水器的循环预热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
CN115013938A (zh) |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937512A (zh) | 一种用于核电机组一回路冷却剂流量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3719886A (zh) | 一种户间水利平衡控制系统 | |
CN114661020A (zh) | 炼化装置控制回路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 |
RU1803931C (ru) |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 теплового режима реактор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типа ВВЭР в динамических режимах | |
CN117662265B (zh) | 一种orc发电过程中温度稳定调节方法及系统 | |
CN113639204B (zh) | 一种lng燃料船的恒温供气pid控制方法 | |
CN118500775B (zh) | 一种主泵滑油冷却器效率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13053071B (zh) | 水冷系统的漏液告警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626992A (zh) | 文丘里管特性参数的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
Xu et al. |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Back Pressure Curve Calculation of Condens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