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58788A - 带有用于使天线和rru互连的适配器的基站天线组件 - Google Patents

带有用于使天线和rru互连的适配器的基站天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58788A
CN118158788A CN202211521578.2A CN202211521578A CN118158788A CN 118158788 A CN118158788 A CN 118158788A CN 202211521578 A CN202211521578 A CN 202211521578A CN 118158788 A CN118158788 A CN 118158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output
port
interface
rr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215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继恩
刘朝辉
饶凌欣
安红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18158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587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站天线组件,其包括:通信天线、远端射频单元、和适配器,包括功率分配模块,所述功率分配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第一输出、第二输出、和功率分配电路,所述功率分配电路被配置为将在第一输入处输入的第一RF信号划分成在第一输出处输出的第一子RF信号和在第二输出处输出的第二子RF信号,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入电连接至远端射频单元的第一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一RF信号输入给功率分配电路;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出电连接至通信天线的第一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一子RF信号输出给通信天线的第一RF端口;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二输出电连接至通信天线的第二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二子RF信号输出给通信天线的第二RF端口。

Description

带有用于使天线和RRU互连的适配器的基站天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天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用于使天线和RRU互连的适配器的基站天线组件。
背景技术
蜂窝通信系统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地理区域被分成一系列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由各个基站服务的“小区”。基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天线以及配套的远端射频单元(RRU),它们被配置为提供与由基站服务的小区内的移动订户的双向射频(“RF”)通信。
通常,天线和RRU是独立的设备,并且通过跨接线缆等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天线被认为是“无源的”,因为信号由RRU生成和接收。在无源天线阵列中,辐射元件阵列被配置为响应于从外部的RRU接收的RF信号生成具有固定形状(天线波束的电下倾角的偶尔变化除外)的静态天线波束。由无源天线阵列生成的天线波束通常被设计为提供对期望区域、例如蜂窝的扇区(例如,方位角平面中的120°扇区)的覆盖。
为了改善通信质量,目前正在部署Massive MIMO基站天线,这些天线使用多个用于发射和/或接收的阵列。目前在Massive MIMO基站天线领域中存在以下趋势:第一、从2x2RRU(2T2R RRU)向4x4RRU(4T4R RRU)转变;第二、采用支持FDD/TDD的8x8RRU(8T8RRRU);第三、采用多端口数(大于20)的FDD/TDD天线;第四、采用(支持FDD/TDD的)8x8天线(8T8R天线)、甚至16x16天线。目前常规的做法都是部署具有相同MIMO配置的天线和RRU。也就是说,为2x2天线配设2x2RRU、为4x4天线配设4x4RRU,为8x8天线配设8x8RRU、为16x16天线配设16x16RRU,以此类推。
然而,预计在商业上会存在如下需求,即,灵活地实现具有不同MIMO配置的天线和RRU之间的匹配。例如在从传统的2T2R、4T4R技术逐渐向8T8R技术演进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存在这种需求,例如,为8T8R天线配设4T4R RRU。此外,在商业上还会存在如下需求,即,以简便和/或经济的方式实现天线和RRU的安装和连接。因此,可能需要提供用于安装和连接RRU和天线的替代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缺陷的基站天线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组件,包括:通信天线,被配置为MTMR天线并且包括多个RF端口;远端射频单元,被配置为NTNR远端射频单元并且包括多个RF端口,其中,M是N的多倍;和适配器,被配置为将远端射频单元连接到通信天线,其中,所述适配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功率分配模块,所述功率分配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第一输出、第二输出、和功率分配电路,所述功率分配电路被配置为将在第一输入处输入的第一RF信号按照预定的功率比划分成在第一输出处输出的第一子RF信号和在第二输出处输出的第二子RF信号,其中,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入电连接至RRU的第一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一RF信号输入给功率分配电路,其中,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出电连接至通信天线的第一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一子RF信号输出给通信天线的第一RF端口,其中,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二输出电连接至通信天线的第二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二子RF信号输出给通信天线的第二RF端口。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组件的透视图。
图1b是图1a的基站天线组件的俯视透视图。
图2a是图1a的基站天线组件中的用于插接到天线上的集束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适配器的透视图,所述适配器被配置为将RRU连接到天线。
图2c是包括图2a的集束连接器和图2b的适配器的组件的透视图。
图3是图2b的适配器的示例性剖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组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组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5a是图4a中的适配器的透视图。
图5b是图4a中的适配器的主视图。
图5c是图4a中的适配器的剖视图。
图5d是图4b中的适配器的透视图。
图5e是图4b中的适配器的主视图。
图5f是图4b中的适配器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组件的局部视图,其中,在适配器和RRU之间安装有弯头转接器。
图7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组件的俯视透视图。
图8是由图7中的适配器和RRU构成的组件的透视图。
图9a是图7的基站天线组件中的用于插接到天线上的集束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9b是图7的基站天线组件中的适配器的透视图,所述适配器被配置为将RRU连接到天线。
图9c是图7的基站天线组件中的用于连接RRU到适配器的跳线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一些实施例的适配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其中阐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清楚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相同的数字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为清楚起见,某些组件的厚度和尺寸可能会被夸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应进一步理解,这些术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会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上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此明确如此定义。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用,单数形式“一”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应进一步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说明所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如本文所用,表述“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此外,为了便于描述,文中可以使用诸如“下”、“之下”、“以下”、“上”、“之上”、“以上”等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一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除了图中描绘的方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旨在涵盖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向。该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向)并且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可以被相应地解释。
如本文所用,诸如“在X和Y之间”和“在大约X和Y之间”的短语应当被解释为包括X和Y。如在本文中使用的那样,诸如“在大约X和Y之间”的短语是指“在大约X和大约Y之间”。如本文所用,诸如“从大约X到Y”的短语是指“从大约X到大约Y”。
在此,术语“基本上”是指小于10%的变化。
为了简洁和/或清楚起见,可能不会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功能或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具有不同MIMO配置的天线和RRU的基站天线组件,所述基站天线组件可以包括MTMR天线和NTNR远端射频单元(RRU)的组合或者说配对,其中,M是N的多倍、例如两倍或四倍。典型的示例可以是包括8T8R天线和4T4R RRU的基站天线组件。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组件也可以是包括4T4R天线和2T2R RRU的基站天线组件。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组件也可以是包括16T16R天线和8T8R RRU的基站天线组件,或者包括16T16R天线和4T4R RRU的基站天线组件。
为了实现具有不同MIMO配置的RRU与通信天线之间的灵活、简便和/或经济的连接,提供了一种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可以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功率分配模块。所述功率分配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输入、第一输出、第二输出、和功率分配电路,所述功率分配电路被配置为将在第一输入处输入的第一RF信号按照预定的功率比划分成在第一输出处输出的第一子RF信号和在第二输出处输出的第二子RF信号。在运行状态下,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入可以电连接至RRU的第一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一RF信号输入给功率分配电路;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出可以电连接至通信天线的第一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一子RF信号输出给通信天线的第一RF端口;并且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二输出可以电连接至通信天线的第二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二子RF信号输出给通信天线的第二RF端口。
有利地,适配器的功率分配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一RF信号按照预定的功率比(例如1:10)划分成第一子RF信号和第二子RF信号,使得由通信天线的被馈送第一子RF信号的第一阵列所生成的第一波束和由通信天线的被馈送第二子RF信号的第二阵列所生成的第二波束合成的天线波束在方位角平面中具有基本上65°的半功率波束宽度。
应理解的是,针对4T4R天线和2T2R RRU、8T8R天线和4T4RRRU、16T16R天线和8T8RRRU的组合,功率分配电路可以包括一分二功分器。而针对8T8R天线和2T2R RRU、16T16R天线和4T4R RRU的组合,功率分配电路可以包括一分四功分器。下面将以包括8T8R天线和4T4R RRU的基站天线组件作为典型示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应理解的是,关于典型示例的相关描述应理解为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
现在参考图1a至图3,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组件100、用于插接到天线110上的集束连接器以及被配置为将RRU120连接到天线110的适配器130。
该组件100包括天线110(示例性地为8T8R天线)、RRU120(示例性地为4T4R RRU)和促使将RRU120的RF端口连接到天线110的RF端口的适配器130。RRU120可以是常规结构并且不需要在此更详细地描述。示例性的RRU可以是从Zilink获得的4GRRU。
如图1a和1b所示,基站天线组件100可以包括四个单个的适配器130,即,彼此分开构造的第一适配器130-1至第四适配器130-4。第一适配器130-1可以被配置为将RRU120的用于第一极化(例如+45°极化)的第一RF端口连接到通信天线110的用于第一极化(例如+45°极化)的第一RF端口和第三RF端口。第二适配器130-2可以被配置为将RRU120的用于第二极化(例如-45°极化)的第二RF端口连接到通信天线110的用于第二极化(例如-45°极化)的第二RF端口和第四RF端口。第三适配器130-3可以被配置为将RRU120的用于第一极化的第三RF端口连接到通信天线110的用于第一极化的第五RF端口和第七RF端口。第四适配器130-4可以被配置为将RRU120的用于第二极化的第四RF端口连接到通信天线110的用于第二极化的第六RF端口和第八RF端口。
应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适配器130-1、第二适配器130-2、第三适配器130-3和第四适配器130-4中的至少一些适配器130可以集成为一个群集适配器130。
如图2b、2c和3所示,每个适配器13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到RRU120的RF端口的第一输入接口131,该第一输入接口131可以与内部的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入101电连接、例如焊接。每个适配器13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到通信天线110的RF端口的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可以分别与内部的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出102和第二输出103电连接、例如焊接。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接口131可以被配置为4.3/10型接口、例如4.3/10型公接口。由于RRU120的RF端口通常构造成母接口、例如4.3/10型母接口,因此构造成4.3/10型公接口的第一输入接口131可以直接连接到RRU120的RF端口上并有利地使适配器130稳固地安装在RRU120上。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可以分别被配置为4.3/10型接口、例如4.3/10型母接口。由于天线110的RF端口通常构造成母接口,因此构造成4.3/10型母接口的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可以分别经由相应的射频信号传输装置插接到天线110的RF端口上。相应的射频信号传输装置可以包括集束连接器140,使得能够一次性地实现所有端口的连接。如图1、2a和2c所示,集束连接器140可以被配置为MLOC集束连接器。基站天线组件100可以包括第一集束连接器140-1和第二集束连接器140-2,所述第一集束连接器和第二集束连接器可以分别包括多个(在此示例性地为四个)单个的接口,每个接口可以与通信天线110的相应的一个RF端口相配合。应理解的是,相应的集束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其他类型的集束连接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适配器130的输出接口可以经由相应的跳线(例如带有4.3/10型或NEX10型公接口-4.3/10型或NEX10型公接口的跳线)直接插接到天线110的相应的一个RF端口上。
现在参考图4a、5a-5c,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适配器130’。应理解的是,除非特意指出,上面关于基站天线组件100的描述内容可以适用于当前实施例,以下主要介绍当前实施例的区别之处。
如图4a、5a-5c所示,适配器130’可以包括从外壳延伸出来的一段线缆150,所述线缆150可以在第一端与适配器130’内部的第一输入101电连接(例如直接焊接或者经由同轴连接器间接电连接)并且在第二端与用于连接到RRU120的RF端口上的第一输入接口131电连接并且例如可以与第一输入接口131集成为一体。借助于所述线缆150,适配器130’的第一输入接口131可以进一步远离适配器130’的外壳,从而有利地避免了在装配状态下适配器130’与RRU120之间的不期望的位置干涉。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接口131可以被配置为4.3/10型接口、例如4.3/10型公接口。由于RRU120的RF端口通常构造成母接口、例如4.3/10型母接口,因此构造成4.3/10型公接口的第一输入接口131可以直接连接到RRU120的RF端口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适配器130’与RRU120之间的不期望的位置干涉,相应的接口(例如第一输入接口131、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可以分别被配置为具有相比于4.3/10型接口尺寸更小的其他类型的接口、例如nex10型接口。
此外,每个适配器13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到通信天线110的RF端口的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关于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的介绍可以参考有关图1a至3所描述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现在参考图4b、5d-5f,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适配器130’。如图4b、5d-5f所示,替代于从外壳延伸出来的线缆150,适配器130’可以包括从外壳延伸出来的刚性伸长段151,第一输入接口131可以处于刚性伸长段151的自由端。由此,借助于所述刚性伸长段151,适配器130’的第一输入接口131可以进一步远离适配器130’的外壳,从而有利地避免了在装配状态下适配器130’与RRU120之间的不期望的位置干涉。
现在参考图6,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组件100的局部视图。应理解的是,除非特意指出,上面关于基站天线组件100的描述内容可以适用于当前实施例,以下主要介绍当前实施例的区别之处。
如图6所示,基站天线组件100可以包括安装在适配器130、130’和RRU120之间的弯头转接器160,所述弯头转接器160被配置为将适配器130、130’以位置优化的方式连接到RRU120上,从而有利地避免了在装配状态下适配器130、130’与RRU120之间不期望的位置干涉。
在图示实施例中,弯头转接器160可以被配置为4.3/10型母接口转4.3/10型公接口的TA-HFHR转接器。借助于弯头转接器160,适配器130、130’可以基本上垂直于RRU120的RF端口布置,并且适配器130、130’的第一输入接口131可以基本上垂直于RRU120的RF端口地插接到弯头转接器160上。
现在参考图7-9c,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基站天线组件100。应理解的是,除非特意指出,上面关于基站天线组件100的描述内容可以适用于当前实施例,以下主要介绍当前实施例的区别之处。
如图7、8和9b所示,适配器13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到RRU120的RF端口的第一输入接口131,该第一输入接口131可以与内部的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入101电连接、例如焊接。每个适配器13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到通信天线110的RF端口的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可以分别与内部的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电连接、例如焊接。
在图示实施例中,适配器130”的所有接口,即,第一输入接口131、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均可以被配置为母接口(例如4.3/10型母接口)。由于RRU120的RF端口通常构造成母接口(例如4.3/10型母接口),因此构造成4.3/10型母接口的第一输入接口131无法直接插接到RRU120的RF端口上,而需要借助于相应的射频信号传输装置插接到RRU120的RF端口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天线组件10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适配器130”和RRU120的可拆卸的跳线170(如图9c所示),所述跳线170可以被配置为将适配器130”的第一输入接口131连接到RRU120的RF端口上。所述跳线170可以包括用于与适配器130”的第一输入接口131相配合的第一接口171(例如4.3/10型公接口)以及用于与RRU120的相应的RF端口相配合的第二接口172(例如4.3/10型公接口)。借助于跳线170来连接适配器130”与RRU120是有利的:第一、适配器130”可以与RRU120间隔较远地布置,从而有利地避免了在装配状态下适配器130”与RRU120之间的不期望的位置干涉;第二、跳线170作为独立器件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RRU120和适配器130”之间;第三、当适配器130”被更换或维护时仅需简单地移除跳线170即可,并且被移除的跳线还可以在其他领域被继续利用,从而提高了跳线利用率。
备选地,基站天线组件10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适配器130”和RRU120的可拆卸的刚性转接器180(如图7所示),所述刚性转接器180可以被配置为将适配器130”的第一输入接口131连接到RRU120的RF端口上。所述刚性转接器180可以包括用于与适配器130”的第一输入接口131相配合的第一接口181(例如4.3/10型公接口)以及用于与RRU120的相应的RF端口相配合的第二接口182(例如4.3/10型公接口)。除了与跳线相似的有利效果之外,刚性转接器180还可以有利地促使适配器130”稳固地保持在RRU120上。
此外,每个适配器13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到通信天线110的RF端口的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关于第一输出接口132和第二输出接口133的介绍可以参考有关图1a至3所描述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现在参考图10,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一些实施例的适配器130。相比于图3所示的适配器,图10中的适配器的功率分配电路可以包括多个T形结结构(TJunction structure)。如图10所示,功率分配电路可以包括第一T形结结构191、第二T形结结构192和第三T形结结构193,第一T形结结构可以被配置为将来自RRU120的RF端口的第一RF信号划分为两个子分量,第二T形结结构可以被配置为将这两个子分量组合成第二RF信号,所述第三T形结结构可以被配置为按照预定的功率比将第二RF信号划分为在第一输出处输出的第一子RF信号和在第二输出处输出的第二子RF信号。第一T形结结构和第二T形结结构的组合可以有利地以紧凑的尺寸实现阻抗匹配功能,而无需更大尺寸的匹配电路。第三T形结结构可以有利地被配置为将第二RF信号按照预定的功率比(例如1:10)划分成第一子RF信号和第二子RF信号,使得由通信天线110的被馈送第一子RF信号的第一阵列所生成的第一波束和由通信天线110的被馈送第二子RF信号的第二阵列所生成的第二波束合成的天线110波束在方位角平面中具有基本上65°的半功率波束宽度。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些实施例进行示例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具体结构仅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多种可能的方式将上述多种技术特征组合起来,构成新的技术方案或进行其他修改,这些新的技术方案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站天线组件,包括:
通信天线,被配置为MTMR天线并且包括多个RF端口;
远端射频单元RRU,被配置为NTNR远端射频单元并且包括多个RF端口,其中,M是N的多倍;和
适配器,被配置为将RRU连接到通信天线,其中,所述适配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功率分配模块,所述功率分配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第一输出、第二输出、和功率分配电路,所述功率分配电路被配置为将在第一输入处输入的第一RF信号按照预定的功率比划分成在第一输出处输出的第一子RF信号和在第二输出处输出的第二子RF信号,
其中,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入电连接至RRU的第一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一RF信号输入给功率分配电路,其中,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出电连接至通信天线的第一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一子RF信号输出给通信天线的第一RF端口,其中,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二输出电连接至通信天线的第二RF端口并被配置为将第二子RF信号输出给通信天线的第二RF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入电连接至RRU的用于第一极化的第一RF端口,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一输出电连接至通信天线的用于第一极化的第一RF端口,并且功率分配模块的第二输出电连接至通信天线的用于第一极化的第二RF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是第一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适配器被配置为将RRU的用于第一极化的第一RF端口连接到通信天线的用于第一极化的第一RF端口和第三RF端口,并且基站天线组件还包括:
第二适配器,被配置为将RRU的用于第二极化的第二RF端口连接到通信天线的用于第二极化的第二RF端口和第四RF端口;
第三适配器,被配置为将RRU的用于第一极化的第三RF端口连接到通信天线的用于第一极化的第五RF端口和第七RF端口;
第四适配器,被配置为将RRU的用于第二极化的第四RF端口连接到通信天线的用于第二极化的第六RF端口和第八RF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极化是+45°极化,并且第二极化是-45°极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适配器、第二适配器、第三适配器和第四适配器被配置为彼此分开构造的适配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适配器、第二适配器、第三适配器和第四适配器中的至少一些适配器集成为一个群集适配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基站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天线组件包括第一集束连接器,所述第一集束连接器包括多个单个的接口,每个接口与通信天线的相应的一个RF端口相配合;和/或
所述基站天线组件包括第二集束连接器,所述第二集束连接器包括多个单个的接口,每个接口与通信天线的相应的一个RF端口相配合;和/或
第一集束连接器和/或第二集束连接器被配置为MLOC集束连接器;和/或
所述适配器包括与第一输入电连接的第一输入接口、与第一输出电连接的第一输出接口、和与第二输出电连接的第二输出接口;和/或
第一输入接口、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分别被配置为4.3/10型接口;和/或
第一输入接口被配置为公接口,并且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被配置为母接口;和/或
所述适配器包括从外壳延伸出来的线缆,所述线缆在第一端与第一输入电连接并且在第二端与第一输入接口电连接;和/或
所述适配器包括从外壳延伸出来的刚性伸长段,第一输入接口处于刚性伸长段的自由端;和/或
所述基站天线组件还包括弯头转接器,所述弯头转接器被配置为将适配器连接到RRU;和/或
所述弯头转接器被配置为4.3/10型母接口转4.3/10型公接口的TA-HFHR转接器;和/或
第一输入接口、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均被配置为母接口;和/或
所述基站天线组件还包括跳线,所述跳线被配置为将适配器连接到RRU;和/或
所述跳线包括用于与适配器的第一输入接口相配合的第一接口以及用于与RRU的相应的RF端口相配合的第二接口;和/或
所述跳线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被配置为4.3/10型公接口;和/或
所述基站天线组件还包括刚性转接器,所述刚性转接器被配置为将适配器连接到RRU;和/或
所述刚性转接器包括用于与适配器的第一输入接口相配合的第一接口以及用于与RRU的相应的RF端口相配合的第二接口;和/或
所述刚性转接器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被配置为4.3/10型公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基站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分配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RF信号按照预定的功率比划分成第一子RF信号和第二子RF信号,使得由通信天线的被馈送第一子RF信号的第一阵列所生成的第一波束和由通信天线的被馈送第二子RF信号的第二阵列所生成的第二波束合成的天线波束在方位角平面中具有基本上65°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和/或
预定的功率比为1:10;和/或
所述功率分配电路包括第一T形结结构、第二T形结结构和第三T形结结构;和/或
第一T形结结构被配置为将第一RF信号划分为两个子分量,第二T形结结构被配置为将两个子分量组合成第二RF信号,所述第三T形结结构被配置为按照预定的功率比将第二RF信号划分为在第一输出处输出的第一子RF信号和在第二输出处输出的第二子RF信号;和/或
M是N的两倍或四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通信天线被配置为8T8R天线,并且RRU被配置为4T4R远端射频单元。
CN202211521578.2A 2022-11-30 带有用于使天线和rru互连的适配器的基站天线组件 Pending CN118158788A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58788A true CN118158788A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2385B2 (en) Feed network of base station antenna, base station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US20210305718A1 (en) Radiating elements having angled feed stalks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s including same
US11611143B2 (en) Base station antenna with high performance active antenna system (AAS) integrated therein
WO2016065859A1 (zh) 一种智能天线装置
EP3723193A1 (en) Multi-band base station antennas having integrated arrays
US11515623B2 (en) Metrocell antennas configured for mounting around utility poles
US11108137B2 (en) Compact omnidirectional antennas having stacked reflector structures
WO2016065830A1 (zh) 一种天线阵耦合校准网络装置及校准方法、存储介质
US11411301B2 (en) Compact multiband feed for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antennas
CN110741729B (zh) 具有带成角度的连接器端口的底端盖的基站天线
US11417944B2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including the antenna assembly
CN110957567A (zh) 一种双极化双工振子和天线
CN118158788A (zh) 带有用于使天线和rru互连的适配器的基站天线组件
CN217641786U (zh) 一种腔体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CN103887599A (zh) 天线单元、多天线组件及无线互连设备
US11646502B2 (en) Multi-b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CN213989224U (zh) 有源5G-iLAN天线及有源5G-iLAN天线系统
CN212277395U (zh) 一种大功率高增益全向赋形天线
CN210926308U (zh) 一种双极化双工振子和天线
WO2023216091A1 (en) Cellular base station assemblies with adapters to interconnect antenna and rru
CN111029741A (zh) 天线阵列结构及通信设备
WO2023035135A1 (en) Omnidirectional coverage base station antennas having modular reflector assemblies and/or feed networks
CN219833021U (zh) 小型化mimo天线
US20230238707A1 (en) Base station antenna
KR20230155986A (ko) 소형 기지국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의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