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10218A - 电动式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电动式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10218A
CN118110218A CN202311601251.0A CN202311601251A CN118110218A CN 118110218 A CN118110218 A CN 118110218A CN 202311601251 A CN202311601251 A CN 202311601251A CN 118110218 A CN118110218 A CN 118110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fan
flow path
opening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012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原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Holding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110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10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紧凑的布局来冷却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作为电动式作业机械的液压挖掘机具备:多个电气设备;第一热交换器,对通过多个电气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电气设备的制冷剂进行冷却;液压泵,由多个电气设备中的任意一者驱动而排出工作油;第二热交换器,冷却工作油;以及风扇,将外部空气获取至机体内部。第一热交换器相对于风扇配置于由风扇带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第二热交换器相对于风扇配置于上述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

Description

电动式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式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电动式液压挖掘机等各种电动式作业机械。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分别具有用于冷却散热器的风扇和用于冷却油冷却器的风扇的电动式液压挖掘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80708号公报
例如,在像迷你挖掘机这样的后方小回转型的小型电动式作业机械中,发动机室内的各部件的配置空间有限。因此,在小型电动式作业机械中,通常难以如专利文献1那样与散热器及油冷却器对应地分别独立地设置冷却用的风扇。因此,在小型电动式作业机械中,期望通过紧凑的布局来冷却散热器及油冷却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紧凑的布局来冷却散热器(第一热交换器)及油冷却器(第二热交换器)的电动式作业机械。
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所涉及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具备:多个电气设备;第一热交换器,对通过上述多个电气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电气设备的制冷剂进行冷却;液压泵,由上述多个电气设备中的任意一者驱动而排出工作油;第二热交换器,冷却上述工作油;以及风扇,将外部空气获取至机体内部,上述第一热交换器相对于上述风扇配置于由上述风扇带来的上述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上述第二热交换器相对于上述风扇配置于上述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紧凑的布局来冷却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式作业机械的一个例子的液压挖掘机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液压挖掘机的电气系统及液压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上述液压挖掘机的发动机室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发动机室的内部结构的右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发动机室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放大表示上述发动机室的内部主要部位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上述液压挖掘机所具备的导风部的立体图。
图8是上述导风部的立体图。
图9是上述导风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压挖掘机(电动式作业机械);44…发动机室(机体);53…电池单元(电气设备、水冷设备);54…铅电池(电气设备、空冷设备);61…电动马达(电气设备、空冷设备);62…充电器(电气设备、空冷设备);63…逆变器(电气设备、空冷设备);65…接线盒(电气设备、空冷设备);66…DC-DC转换器(电气设备、空冷设备);71…液压泵;91…风扇;92…散热器(第一热交换器);93…油冷却器(第二热交换器);110…第一流路部;111…第一开口部;112…第二开口部;120…第二流路部;120W…壁面;120W1…侧表面(壁面);120W2…背表面(壁面);121…第三开口部;122…第四开口部;CA…旋转轴;EL…电气设备;EL-W…水冷设备;EL-A…空冷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1.电动式作业机械〕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式作业机械的一个例子的液压挖掘机(电动挖掘机)1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液压挖掘机1具备下部行驶体2、作业机3以及上部回转体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将液压挖掘机1或上部回转体4(特别是发动机室44)称为“机体”。
这里,将方向定义如下。将就座于上部回转体4的驾驶座椅41a的操作人员(操纵者、驾驶员)朝向正面的方向作为前方,将其相反方向作为后方。因此,在上部回转体4相对于下部行驶体2未回转的状态(回转角度为0°)下,上部回转体4的前后方向和下部行驶体2前进后退的方向一致。另外,从就座于驾驶座椅41a的操作人员观察,将左侧作为“左”,将右侧作为“右”。并且将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垂直的重力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将重力方向的上游侧作为“上”,将下游侧作为“下”。在附图中,以上部回转体4相对于下部行驶体2未回转的状态示出液压挖掘机1。另外,在附图中,根据需要,用“F”符号示出前方,用“B”符号示出后方,用“R”符号示出右方,用“L”符号示出左方,用“U”符号示出上方,用“D”符号示出下方。
下部行驶体2具备左右一对履带21和左右一对行驶马达22。各行驶马达22是液压马达。通过左右行驶马达22分别驱动左右履带21而能够使液压挖掘机1前进后退。在下部行驶体2设置有用于进行平整地面作业的推土铲23和推土铲缸23a。推土铲缸23a是使推土铲23在上下方向转动的液压缸。
作业机3具备动臂31、斗杆32以及铲斗33。通过对动臂31、斗杆32以及铲斗33独立地进行驱动而能够进行砂土等的挖掘作业。
动臂31由动臂缸31a转动。动臂缸31a的基端部支承于上部回转体4的前部,动臂缸31a伸缩自如地可动。斗杆32由斗杆缸32a转动。斗杆缸32a的基端部支承于动臂31,斗杆缸32a伸缩自如地可动。铲斗33由铲斗缸33a转动。铲斗缸33a的基端部支承于斗杆32,铲斗缸33a伸缩自如地可动。动臂缸31a、斗杆缸32a以及铲斗缸33a由液压缸构成。
上部回转体4位于下部行驶体2的上方,设置为能够经由回转轴承(未图示)相对于下部行驶体2回转。在上部回转体4配置有操纵部41、回转框架42、回转马达43、发动机室44等。上部回转体4通过液压马达的回转马达43的驱动而经由回转轴承回转。
在上部回转体4配置有液压泵71(参照图2)。液压泵71由发动机室44内部的电动马达61(参照图2)驱动。液压泵71向液压马达(例如左右行驶马达22、回转马达43)以及液压缸(例如推土铲缸23a、动臂缸31a、斗杆缸32a、铲斗缸33a)供给工作油(压力油)。将从液压泵71供给工作油而被驱动的液压马达及液压缸统称为液压致动器73(参照图2)。
在操纵部41配置有驾驶座椅41a。在驾驶座椅41a的周围配置有各种杆41b。操作人员就座于驾驶座椅41a操作杆41b,从而驱动液压致动器73。由此,能够进行下部行驶体2的行驶、借助推土铲23的平整地面作业、借助作业机3的挖掘作业、上部回转体4的回转等。
在上部回转体4配置有电池单元53。电池单元53例如由锂离子电池单元构成,储存用于驱动电动马达61的电力。电池单元53可以将多个电池单元化而构成,也可以由单一的电池单体构成。另外,在上部回转体4设置有未图示的供电口。上述供电口和外部电源的商用电源51经由供电电缆52而连接。由此,能够对电池单元53充电。
在上部回转体4还设置有铅电池54。铅电池54输出低电压(例如12V)的直流电压。来自铅电池54的输出作为控制电压例如向系统控制器67(参照图2)、风扇91(参照图6等)的驱动部等供给。
液压挖掘机1也可以是并用液压致动器73等液压设备和用电力驱动的致动器的结构。作为用电力驱动的致动器,例如有电动行驶马达、电动缸、电动回转马达。
〔2.电气系统及液压系统的结构〕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液压挖掘机1的电气系统及液压系统的结构的框图。液压挖掘机1具备电动马达61、充电器62、逆变器63、PDU(Power Drive Unit:动力驱动单元)64、接线盒65、DC-DC转换器66以及系统控制器67。
电动马达61、充电器62、逆变器63、PDU64、接线盒65、DC-DC转换器66、电池单元53以及铅电池54构成电气设备EL。即、液压挖掘机1具备多个电气设备EL。此外,多个电气设备EL包括水冷的电气设备EL-W及空冷的电气设备EL-A,关于其详情,后文叙述细。系统控制器67由也被称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电子控制单元构成,进行液压挖掘机1各部分的电控制。
电动马达61由从电池单元53经由接线盒65及逆变器63供给的电力驱动。电动马达61由永磁马达或感应马达构成。电动马达61配置于回转框架42上。
充电器62(也被称为供电器)将从图1中示出的商用电源51经由供电电缆52供给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逆变器63将从电池单元53供给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向电动马达61供给。由此,电动马达61旋转。从逆变器63向电动马达61的交流电压(电流)的供给基于从系统控制器67输出的旋转指令而进行。
PDU64是控制内部的电池继电器来控制电池单元53的输入输出的电池控制单元。接线盒65构成为包括充电器继电器、逆变器继电器、熔断器等。从上述的充电器62输出的电压经由接线盒65及PDU64向电池单元53供给。另外,从电池单元53输出的电压经由PDU64及接线盒65向逆变器63供给。
DC-DC转换器66将从电池单元53经由接线盒65供给的高电压(例如300V)的直流电压降压为低电压(例如12V)。从DC-DC转换器66输出的电压与来自铅电池54的输出同样地向系统控制器67、风扇91的驱动部等供给。
电动马达61的旋转轴(输出轴)与多个液压泵71连接。多个液压泵71包括可变容量型泵及固定容量型泵。在图2中,作为例子仅图示一个液压泵71。各液压泵71与收容(存积)工作油的工作油箱74连接。若液压泵71被电动马达61驱动,则工作油箱74内的工作油经由控制阀72向液压致动器73供给。由此,驱动液压致动器73。控制阀72是控制向液压致动器73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方向及流量的方向切换阀。这样,液压挖掘机1具备液压泵71,该液压泵71由多个电气设备EL中的任意一者(例如电动马达61)驱动而排出工作油。
〔3.发动机室的内部结构〕
图3及图4分别是表示液压挖掘机1的发动机室44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及右视图。图5是将图3中示出的发动机室44的内部在通过A-A’线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切断时而得到的剖视图。图6是放大表示发动机室44的内部主要部位的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在图3及图6中,为了使壳体90及导风部100的内部结构明了,省略了壳体90的上表面90a(参照图4、图5)及导风部100的上表面100a(参照图5)的图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回转框架42上经由防振部件80(参照图5)等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有四个电池单元53。位于最后方的电池单元53在回转框架42上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其余三个电池单元53相对于位于最后方的电池单元53向左方向偏移地配置。由此,在俯视时形成为半圆形的回转框架42的后端缘附近的有限的狭小空间,高效地配置多个电池单元53。此外,电池单元53的数量及配置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子。
如图5所示,在回转框架42上且在多个电池单元53的右侧配置上述的电动马达61、液压泵71等。以下,对发动机室44的内部结构的详情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液压挖掘机1具备风扇91。风扇91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90的内部,通过旋转将外部空气获取至机体内部。即、本实施方式的风扇91是吸入式。壳体90为框形状,左右方向的两端开口。风扇91的旋转轴CA沿左右方向延伸。在风扇91(壳体90)的下方配置液压泵71。液压泵71经由液压软管H(参照图4)来与工作油箱74连接。
在壳体90的左侧、即壳体90与电池单元53(特别是位于最前方的电池单元53)之间配置导风部100。此外,关于导风部100的详情,后文叙述。上述的逆变器63及DC-DC转换器66等电气设备EL安装于导风部100(特别是后述的第二流路部120)。
如图3及图4所示,在风扇91(壳体90)及液压泵71的后方侧配置上述的充电器62。
液压挖掘机1还具备散热器92和油冷却器93。散热器92是对通过图3等中示出的多个电气设备EL中的至少一个电气设备EL(例如电池单元53)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第一热交换器。在散热器92通过热交换来冷却制冷剂,从散热器92向电池单元53供给上述制冷剂,从而能够冷却(水冷)电池单元53。上述的制冷剂例如是冷却水。
油冷却器93是与经由液压泵71及液压致动器73(参照图2)等而循环的油路连接的第二热交换器。油冷却器93通过热交换来对通过液压泵71的驱动在上述油路流动的工作油进行冷却。
如图6所示,散热器92位于风扇91的右侧。即、散热器92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比风扇91靠机体外侧的位置。如上所述,风扇91是吸入式,所以若使风扇91旋转,则从机体外侧向机体内部吸入外部空气。于是,上述外部空气在机体内部从右侧朝向左侧流动。即、上述外部空气从散热器92朝向风扇91流动。据此,可以说散热器92相对于风扇91配置于由风扇91带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另一方面,油冷却器93位于风扇91的左侧。即、油冷却器9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比风扇91靠机体内侧的位置。因此,若使风扇91旋转,则从机体外侧吸入至机体内部的外部空气从右侧(散热器92侧)经由风扇91向左侧(油冷却器93侧)流动。据此,可以说油冷却器93相对于风扇91配置于上述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
这样,通过相对于风扇91在左右方向上的相互相反侧配置散热器92及油冷却器93,而能够利用一个风扇91的驱动,将从机体外侧获取至机体内部的外部空气按散热器92及油冷却器93的顺序吹送,来冷却散热器92及油冷却器93这两者。由此,同与散热器92及油冷却器93的每一个对应地设置冷却用的风扇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对小型液压挖掘机1有利的紧凑的布局。换言之,能够通过紧凑的布局来冷却散热器92及油冷却器93这两者。
另外,能够将吹到散热器92的外部空气还向油冷却器93吹送,所以还可以说能够将用于散热器92的冷却的外部空气有效地利用于油冷却器93的冷却。并且,在由风扇91带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配置散热器92,所以能够通过散热器92来阻止砂土等异物的进入以及人(例如维护者)的手从机体外侧朝向风扇91的错误进入。由此,能够容易地防止异物等的进入而不设置截断异物等的进入的专用部件(例如网状格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及图6所示,油冷却器93与(静止状态下的)风扇91的一部分对置配置。即,在前后方向上,油冷却器93的占有长度(宽度)比风扇91的占有长度(宽度)短。如上所述,风扇91是吸入式,所以若使风扇91旋转,则获取至机体内部的外部空气的一部分朝向油冷却器93流动,其余外部空气偏离油冷却器93地流动。通过从风扇91朝向油冷却器93的外部空气来冷却高温的油冷却器93。另一方面,从风扇91偏离油冷却器93地流动的外部空气未吹到高温的油冷却器93,所以与吹到油冷却器93的外部空气(被用于油冷却器93的冷却的外部空气)相比,温度较低。基于将该温度较低的外部空气有效地利用于电气设备EL(例如电动马达61)的冷却的观点,优选为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油冷却器93与风扇91的一部分对置配置。
接下来,对设置于发动机室44内的导风部100的详情进行说明。图7~图9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导风部100时得到的立体图。
导风部100具有第一流路部110和第二流路部120。即、液压挖掘机1具有第一流路部110和第二流路部120。第一流路部110和第二流路部120由分隔板130隔开。换言之,第一流路部110和第二流路部120兼用作分隔板130。
如图6所示,导风部100相对于具有风扇91等的壳体90配置于左侧、即机体内侧。因此,借助风扇91通过了壳体90内部的外部空气通过壳体90的出口侧开口部90b并被向导风部100引导,在导风部100的第一流路部110及第二流路部120中的任意一者的内部流动。
第一流路部110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具有第一开口部111,在下游侧端部具有第二开口部112。即,第一流路部110在一端部具有第一开口部111,在另一端部具有第二开口部112。第一开口部111相对于壳体90的出口侧开口部90b位于与油冷却器93相反的一侧,朝向左右方向的右侧开口。第一流路部110的流路通过分隔板130而从左右方向向前后方向屈曲。其结果是,第一流路部110的第二开口部112朝向前后方向的前方开口(参照图6、图8、图9)。此外,第一流路部11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屈曲形状。
在该结构中,通过风扇91,在壳体90内朝向油冷却器93流动的外部空气吹到油冷却器93而冷却油冷却器93后,变为比较高温的风,经由第一开口部111向第一流路部110的内部流动。然后,在第一流路部110的内部流动的比较高温的风经由第二开口部112排出。因此,基于将冷却油冷却器93后的比较高温的风经由第二开口部112向机体外部顺畅排出这一点,优选为如图6所示,第一开口部111相对于油冷却器93位于与风扇91相反的一侧。
第二流路部120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具有第三开口部121,在下游侧端部具有第四开口部122。即,第二流路部120在一端部具有第三开口部121,在另一端部具有第四开口部122。第三开口部121相对于壳体90的出口侧开口部90b位于与风扇91相反的一侧,朝向左右方向的右侧开口。第二流路部120的流路通过倾斜面100b而从左右方向向上下方向屈曲,该倾斜面100b随着从上表面100a的左端部朝向机体内侧(左右方向的左侧)而向下方倾斜。其结果是,第二流路部120的第四开口部122朝向下方开口。此外,第二流路部12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屈曲形状。
另外,第二流路部120的第三开口部121在从风扇91的旋转轴CA的方向观察时与第一流路部110的第一开口部111(在图7等中沿F-B方向)并列配置,并与第一开口部111相连。由此,在导风部100的靠壳体90侧形成一个较大的开口部。并且,如图6所示,第三开口部121在从风扇91的旋转轴CA的方向观察时与油冷却器93(在F-B方向)错开地配置。因此,第三开口部121在从风扇91的旋转轴CA的方向观察时不与油冷却器93重叠。
在该结构中,通过风扇91,经由散热器92获取至壳体90内部的外部空气中的偏离油冷却器93地流动的外部空气经由第三开口部121被引导至第二流路部120的内部。然后,在第二流路部120的内部流动的外部空气从第四开口部122排出。偏离油冷却器93地流动的外部空气未吹到高温的油冷却器93,所以与吹到油冷却器93的外部空气(被用于油冷却器93的冷却的外部空气)相比,温度较低。基于将该温度较低的外部空气有效地利用于电气设备EL(例如电动马达61)的冷却的观点,优选为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成为向第二流路部120的内部引导温度较低的外部空气的入口的第三开口部121在从风扇91的旋转轴CA的方向观察时与油冷却器93错开地配置。
如图2所示,液压挖掘机1所具备的多个电气设备EL包括上述的制冷剂会通过的水冷设备EL-W、和空冷设备EL-A。水冷设备EL-W例如是电池单元53。即、多个电气设备EL包括制冷剂会通过的电池单元53。
空冷设备EL-A例如包括电动马达61、充电器62、逆变器63、PDU64、接线盒65、DC-DC转换器66以及铅电池54。即、多个空冷设备EL-A包括驱动液压泵71的电动马达61。
如果能够通过风扇91,将冷却散热器92后偏离油冷却器93(通过油冷却器93的外侧)地流动后、从第三开口部121进入至第二流路部120的内部、并从第四开口部122排出的温度较低的风直接吹送到空冷设备EL-A,则能够高效地冷却(空冷)该空冷设备EL-A。因此,基于空冷设备EL-A的冷却效率提升的观点,优选为多个空冷设备EL-A中的任意一者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20的第四开口部122。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空冷设备EL-A的电动马达61配置于第四开口部122。该情况下,从第四开口部122排出的温度较低的风直接吹到电动马达61,所以电动马达61的冷却效率提升。
另外,从将空冷设备EL-A(例如电动马达61)从下方嵌入于第二流路部120的第四开口部122来实现紧凑的布局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第四开口部122朝向下方开口。
从通过在第二流路部120的内部流动的温度较低的风来高效地冷却(除电动马达61以外的)其他空冷设备EL-A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多个空冷设备EL-A中的其他任意一者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20的壁面120W(参照图7、图9)。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流路部120中的前后方向的后方侧的侧表面120W1(参照图7),配置逆变器63。另外,在导风部100的上述的倾斜面100b的构成第二流路部120的背表面120W2(参照图9),配置DC-DC转换器66。该情况下,通过温度较低的风在第二流路部120的内部流动,而作为配置于侧表面120W1的空冷设备EL-A的逆变器63被高效地冷却,并且作为配置于背表面120W2的空冷设备EL-A的DC-DC转换器66被高效地冷却。
此外,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20的壁面120W的空冷设备EL-A也可以具有散热片等散热部。而且,上述散热部也可以向第二流路部120的内部突出地配置。该情况下,通过在第二流路部120的内部流动的温度较低的风吹到散热部,而配置于壁面120W的空冷设备EL-A的冷却效率进一步提升。
从利用自第二流路部120的第四开口部122排出的温度较低的风来冷却其他空冷设备EL-A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将多个空冷设备EL-A中的其他任意一者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20的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示出那样,在第二流路部120的外侧配置充电器62、接线盒65等其他空冷设备EL-A。该情况下,从第二流路部120的第四开口部122排出的温度较低的风吹到第二流路部120周围的充电器62等,来冷却充电器62等。即、从第四开口部122排出的温度较低的风被有效地利用于充电器62等的冷却。
基于将作为空冷设备EL-A的电动马达61、和作为水冷设备EL-W的电池单元53分别独立地冷却并且有效利用发动机室44内的狭小(有限)的空间的观点,优选为电动马达61在发动机室44内配置于水冷设备EL-W的附近。对于这一点而言,优选为电动马达61与水冷设备EL-W并列配置。
另外,基于将水冷设备EL-W和多个空冷设备EL-A分别地冷却并且有效利用发动机室44内的狭小(有限)的空间的观点,优选为在发动机室44内,作为水冷设备EL-W的电池单元53配置于(供多个空冷设备EL-A配置于壁面120W的)第二流路部120的附近。对于这一点而言,优选为如图5所示那样电池单元53与第二流路部120并列配置。
〔4.补充〕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图6中示出那样在从风扇91的旋转轴CA的方向观察时油冷却器93与散热器92的一部分重叠地配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油冷却器93也可以配置为不与散热器92重叠。例如也可以是:在从旋转轴CA的方向观察时,散热器92配置为与风扇91的左半部分重叠,油冷却器93配置为与风扇91的右半部分重叠。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一个风扇91的驱动来冷却散热器92及油冷却器93这两者,能够通过紧凑的布局来冷却散热器92及油冷却器93这一点不变。
以上,作为电动式作业机械,举出作为工程机械的液压挖掘机1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电动式作业机械并不限定于液压挖掘机1,也可以是轮式装载机等其他工程机械。另外,电动式作业机械也可以是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
〔5.附注〕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液压挖掘机1还能够表现为以下附注所示的电动式作业机械。
附注(1)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具备:
多个电气设备;
第一热交换器,对通过上述多个电气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电气设备的制冷剂进行冷却;
液压泵,由上述多个电气设备中的任意一者驱动而排出工作油;
第二热交换器,冷却上述工作油;以及
风扇,将外部空气获取至机体内部,
上述第一热交换器相对于上述风扇配置于由上述风扇带来的上述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上述第二热交换器相对于上述风扇配置于上述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
附注(2)的电动式作业机械构成为:在附注(1)所记载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基础上,
上述第二热交换器与上述风扇的一部分对置配置。
附注(3)的电动式作业机械构成为:在附注(2)所记载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基础上,
还具备第一流路部,上述第一流路部在一端部具有第一开口部,在另一端部具有第二开口部,
上述第一流路部的上述第一开口部相对于上述第二热交换器位于与上述风扇相反的一侧。
附注(4)的电动式作业机械构成为:在附注(3)所记载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基础上,
还具备第二流路部,上述第二流路部在一端部具有第三开口部,在另一端部具有第四开口部,
上述第二流路部的上述第三开口部在从上述风扇的旋转轴方向观察时与上述第一流路部的上述第一开口部并列配置并且与上述第二热交换器错开地配置。
附注(5)的电动式作业机械构成为:在附注(4)所记载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基础上,
上述多个电气设备包括:水冷设备,上述制冷剂会通过该水冷设备;和多个空冷设备,
上述多个空冷设备中的任意一者配置于上述第二流路部的上述第四开口部。
附注(6)的电动式作业机械构成为:在附注(5)所记载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基础上,
上述多个空冷设备中的其他任意一者配置于上述第二流路部的壁面。
附注(7)的电动式作业机械构成为:在附注(5)或(6)所记载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基础上,
上述多个空冷设备中的其他任意一者配置于上述第二流路部的外侧。
附注(8)的电动式作业机械构成为:在附注(5)~(7)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基础上,
上述第四开口部朝向下方开口。
附注(9)的电动式作业机械构成为:在附注(5)~(8)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基础上,
上述多个空冷设备包括驱动上述液压泵的电动马达,
上述电动马达与上述水冷设备并列配置。
附注(10)的电动式作业机械构成为:在附注(4)~(9)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基础上,
上述多个电气设备包括上述制冷剂会通过的电池单元,
上述电池单元与上述第二流路部并列配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扩展或变更地实施。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例如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作业机械。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式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电气设备;
第一热交换器,对通过所述多个电气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电气设备的制冷剂进行冷却;
液压泵,由所述多个电气设备中的任意一者驱动而排出工作油;
第二热交换器,冷却所述工作油;以及
风扇,将外部空气获取至机体内部,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相对于所述风扇配置于由所述风扇带来的所述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相对于所述风扇配置于所述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与所述风扇的一部分对置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一流路部,所述第一流路部在一端部具有第一开口部,在另一端部具有第二开口部,
所述第一流路部的所述第一开口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位于与所述风扇相反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二流路部,所述第二流路部在一端部具有第三开口部,在另一端部具有第四开口部,
所述第二流路部的所述第三开口部在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第一流路部的所述第一开口部并列配置并且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错开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气设备包括:水冷设备,所述制冷剂会通过该水冷设备;和多个空冷设备,
所述多个空冷设备中的任意一者配置于所述第二流路部的所述第四开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空冷设备中的其他任意一者配置于所述第二流路部的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空冷设备中的其他任意一者配置于所述第二流路部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开口部朝向下方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空冷设备包括驱动所述液压泵的电动马达,
所述电动马达与所述水冷设备并列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式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气设备包括所述制冷剂会通过的电池单元,
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并列配置。
CN202311601251.0A 2022-11-30 2023-11-28 电动式作业机械 Pending CN1181102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91003 2022-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10218A true CN118110218A (zh) 2024-05-3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6358B2 (en) Hybrid-type working machine
US10000908B2 (en) Hybrid-type working machine
JP3998025B2 (ja) ハイブリッド式建設機械
CN118110218A (zh) 电动式作业机械
US20240175238A1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JP2024078568A (ja) 電動式作業機械
KR20240081337A (ko) 전동식 작업 기계
US20240133156A1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CN117306628A (zh) 电动式作业机械
JP2024004141A (ja) 電動式作業機械
US20230417019A1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EP4170098A1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techinical field
JP2024004139A (ja) 電動式作業機械
EP4306723A1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EP4190626A1 (en) Electric working machine
EP4306724A1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EP4234821A1 (en) Work machine
KR20240010429A (ko) 전기 작업 기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