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01648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01648A CN118101648A CN202211423725.2A CN202211423725A CN118101648A CN 118101648 A CN118101648 A CN 118101648A CN 202211423725 A CN202211423725 A CN 202211423725A CN 118101648 A CN118101648 A CN 1181016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path
- target
- path
- network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7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37 electron coincidence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在该方法中,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设置有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公有云网络可以选择第一通信通路或第二通信通路以接收来自公网的数据报文或是向公网发送数据报文。其中,在第一通信通路上传输的数据报文包括公有云网络的EIP地址,在第二通信通路上传输的数据报文包括与公有云网络关联的运营商IP地址。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打通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的第二通信通路,可使得公有云网络与公网可基于运营商IP进行数据交互,以满足一些应用场景对运营商IP的需求,从而增加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并且,通过第二通信通路传输数据,可降低第一通信通路的负担,提高系统整体的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云技术的发展,云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但是,目前的公有云的数据传输方式较为单一,使得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的传输通道负载较大,影响云系统的整体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打通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的运营商通信通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公有云网络,其中,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通过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进行数据交互。其中,第一通信通路是基于弹性互联协议(Elastic Internet Protocol,EIP)维护的,第二通信通路是基于运营商IP维护的。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报文。其中,第一数据报文为公有云网络发送给目标设备的报文,或者,该第一数据报文为目标设备发送给公有云网络的报文。其中,目标设备为公网中的设备。在第一通信通路和第二通信中确定目标通信通路,并基于目标通信通路传输第一数据报文。其中,若目标通信通路为第一通信通路,即,通过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第一数据报文,则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公有云的EIP地址。若目标通信通路为第二通信通路,即,通过第二通信通路传输第一数据报文,则第一数据报文包括与公有云网络关联的运营商IP地址。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打通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的运营商IP通路,使得公有云与公网之间可以选择第二通信通路进行数据交互,以满足一些对运营商IP有需求的应用场景,从而解决EIP通信通路无法满足特定场景需求的问题,进一步增加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可以通过两条通信通路传输数据,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对单一通信通路的负担,以进一步降低单一通信通路的带宽消耗,并提高系统的整体传输效率。以及,由于BGP协议带宽消耗较大,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通信通路传输数据报文,可以有效降低仅通过EIP通路传输报文的带宽消耗,提升系统中的网络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示例性的,第一通信通路也可以是运营商IP通路,第二通信通路也可以是EIP通信通路,本申请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数据报文可以是请求报文,也可以是响应报文,本申请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目标设备可以是终端,例如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目标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通信通路和第二通信中确定目标通信通路,包括:根据预设规则,在第一通信通路和第二通信中确定目标通信通路。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置有预设规则,以使得公有云网络可以选择合适的通信通路以传输数据,从而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于目标设备的报文接收需求,选择目标通信通路;基于预设时间段,选择目标通信通路;基于第一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与第二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选择目标通信通路。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场景中的设备需求,以及系统的传输同路状态等因素,设置预设规则,以使得公有云网络能够选择最优的传输路径以传输数据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路状态包括上行通路状态和/或下行通路状态。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公有云网络可以进一步基于上行通路状态和/或下行通路状态,选择合适的传输通路。示例性的,公有云网络可基于数据报文的传输方向,确定需要获取的通路状态。例如,公有云网络可以获取下行通路状态,以选择下行通路状态最优的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从而使得在传输下行数据报文时,能够提高下行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公网中包括至少一个子运营商网络,第二通信通路包括多个子通信通路,单一子通信通路与单一子运营商网络绑定。这样,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不同的子通路传输数据,进一步提升系统中的链路的资源利用率,并提高报文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目标通信通路,传输第一数据报文,包括:若确定目标通信通路为第二通信通路,获取多个子通信通路中的每个子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根据每个子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确定目标子通信通路;通过目标子通信通路,传输第一数据报文。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运营商IP通信通路可以提供多条子通信通路,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可以有更多可选择的通信通路。公有云网络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子通信通路传输数据报文,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目标子通信通路上传输的第一数据报文具有子运营商网络IP地址,其中,子运营商网络IP地址为与目标子通信通路绑定的子运营商网络的运营商IP地址。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通信通路传输的数据报文可以具有运营商IP地址,而非EIP地址,从而满足对运营商IP地址有需求的应用场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公有云网络,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通过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进行数据交互。其中,第一通信通路是基于EIP维护的,第二通信通路是基于运营商IP维护的。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传输单元。其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为公有云网络发送给目标设备的报文,或者,第一数据报文为目标设备发送给公有云网络的报文,其中,目标设备为公网中的设备。传输单元,用于在第一通信通路和第二通信中确定目标通信通路,并基于目标通信通路传输第一数据报文。其中,若目标通信通路为第一通信通路,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公有云的EIP地址;若目标通信通路为第二通信通路,第一数据报文包括与公有云网络关联的运营商IP地址。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公有云网络中的装置。
示例性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云网关。可选地,云网关可以在公有云网络,也可以是独立于公有云网络。
示例性的,数据传输装置也可以是公网中的目标设备,或者是目标设备的芯片。目标设备可以是终端或服务器等,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在第一通信通路和第二通信中确定目标通信通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于目标设备的报文接收需求,选择目标通信通路;基于预设时间段,选择目标通信通路;基于第一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与第二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选择目标通信通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路状态包括上行通路状态和/或下行通路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公网中包括至少一个子运营商网络,第二通信通路包括多个子通信通路,单一子通信通路与单一子运营商网络绑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若确定目标通信通路为第二通信通路,获取多个子通信通路中的每个子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根据每个子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确定目标子通信通路;通过目标子通信通路,传输第一数据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目标子通信通路上传输的第一数据报文具有子运营商网络IP地址,其中,子运营商网络IP地址为与目标子通信通路绑定的子运营商网络的运营商IP地址。
设备集群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设备集群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被计算机设备集群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设备集群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由计算设备集群执行时,所述计算设备集群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设备集群,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每个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至少一个计算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执行至少一个计算设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该计算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通过EIP访问公网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架构图;
图3为示例性示出的数据传输系统架构图;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终端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
图6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终端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
图7为示例性示出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8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终端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
图9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终端基于第二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
图10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服务器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
图11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服务器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
图12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服务器基于第二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
图13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服务器基于第二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
图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背景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公有云:公有云可由一个或多个云服务器组成。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有云也可以替换为公有云网络、公有云服务器、云上数据中心或公有云业务数据中心等,本申请不做限定。示例性的,公有云网络可为用户(也可以称为租户)提供公有云业务,即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该服务是指把公有云业务提供方提供的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服务通过互联网对外提供。在这种服务模型中,用户不用自己构建一个数据中心,而是通过租用的方式来使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公有云业务通过提供虚拟环境(例如虚拟机)实现,公有云的核心属性是多用户共享云基础设施且用户之间隔离。
弹性互联网协议(Elastic Internet Protocol,EIP):为公有云提供独立的公网IP资源,包括公网IP地址与公网出口带宽服务。可以与公有云中的计算实例、虚拟IP等资源灵活地绑定及解绑,为公有云(例如公有云中的计算实例)提供访问公网和被公网访问能力。例如,公有云中的每个计算示例可以对应有EIP地址,每个计算实例即可基于EIP地址访问公网中的其它设备和/或被公网中的设备访问。示例性的,EIP也可以称为弹性公网IP,本申请不做限定。
公有云私有IP地址:公有云内网(也可以称为私网)所使用的IP地址,用于内网通信。可选地,公有云私有IP地址也可以称为公有云内网IP地址、公有云私网IP地址等,本申请不做限定。
图1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通过EIP访问公网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公有云为弹性云服务器(Elastic Cloud Server,ECS)为例进行说明。示例性的,EIP绑定到ECS上,可实现ECS连接公网的目的,相应的,ECS可以通过EIP与公网中的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ECS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EIP同样可以绑定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网关、容器、服务器等,其实施方式均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方案,本申请不再逐一举例说明。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单个ECS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系统可以包括多个ECS,其实现方式均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个ECS的流程,本申请不再逐一举例说明。
仍参照图1,ECS需要通过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协议,将ECS所维护的EIP(可以是一个或多个EIP,本申请不做限定)发布到国内的各个运营商。相应的,当ECS需要访问公网内的服务器,或者是公网内的终端需要访问ECS时,均是基于EIP进行数据交互的。
但是,随着云服务技术的发展,云业务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使得不同种类的业务对应有各自的需求。例如,一些云业务要求运营商IP地址。也就是说,当公有云中的业务/服务器通过EIP访问公网内的服务器时,由于用于传输数据的通道是EIP通路,相应的,在该通路上传输的数据报文包括公有云的EIP地址,也可以理解为,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报文中的源地址为公有云的EIP地址。而由于服务器对数据报文的需求是需要具有运营商IP地址,因此,服务器检测到公有云的数据报文包括公有云EIP地址,而非运营商IP地址,服务器可能会拒绝来自公有云的访问。此外,由于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如果仅通过EIP通路进行数据交互,使得EIP通路上的负担较大,可能导致通路堵塞等问题,造成数据报文传输时延降低,影响系统的整体数据传输效率。以及,由于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是基于BGP协议进行数据交互的,而由于BGP协议带宽消耗较大,使得系统整体的通信成本较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中,公有云与公网之间的数据可以通过EIP通路以及运营商专网通路传输,从而平衡系统中的通路流量,降低EIP通路的流量压力的同时,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架构图。请参照图2,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有云与公网之间包括第一通信通路和第二通信通路。其中,第一通信通路的传输路径上包括但不限于:公有云、云网关以及公网。第二通信通路的传输路径上包括但不限于:公有云、云网关、边界网关以及公网。
示例性的,第一通信通路为EIP通路,即,EIP绑定公有云。并且,第一通信通路遵循BGP协议。具体的,公有云(具体为公有云中的云服务器,例如ECS)通过BGP协议将EIP发布到公网中,公有云可通过EIP访问公网(也可以称为互联网)中的设备。公网中的设备同样可基于公有云的EIP访问公有云。其中,公网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本申请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第二通信通路也可以称为运营商专网通路或运营商单线通路等,本申请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系统中设置边界网关。边界网关可以是与公网分离的,也可以看做是公网中的设备,本申请不做限定。可选地,边界网关与云网关之间的物理连接可以是光纤链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类型链路,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数据具有EIP地址。而通过第二通信通路传输的数据具有运营商IP地址(也可以称为运营商公网IP地址,本申请不做限定)。具体实现方式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网关可以是与公有云分离的,也可以是公有云中的设备。本申请不做限定。示例性的,云网关可预先设置有传输规则(也可以称为预设传输规则,本申请不做限定)。云网关可基于传输规则,为公有云与公网之间传输的数据分配目标通信通路。其中,目标通信通路可以是第一通信通路,也可以是第二通信通路。
可选地,传输规则可以是基于通路的流量设置的,也可以理解为是根据通路的通路状态(或传输状态)设置的。可选地,传输规则也可以是基于业务需求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传输规则的设置也可以基于其它条件,本申请不做限定。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规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
1)在第一时间段,选择第一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在第二时间段,选择第二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其中,第一时间段可以是白天(例如8点至18点),第二时间段可以是夜间(例如18点至8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间段的设置可以是任意的,也可以是基于业务的传输规律设置的,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申请不做限定。
2)若数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为指定地址,则选择第二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如上文所述,通过第二通信通路传输的数据报文具有公网IP(即运营商IP)地址。可以理解为,当一些业务需要运营商IP而非EIP的情况下,则系统可通过第二通信通路传输数据报文,以使得数据报文具有运营商IP地址,即,实现公有云与公网设备之间基于公网IP进行数据交互。示例性的,云网关可以维护有目的地址集合,集合中的目的地址所对应的设备(例如服务器)均为要求运营商IP的设备,即要求接收到的报文的源地址为运营商IP地址的设备。相应的,云网关在检测到待传输的数据的目的地址包含于集合中时,可选择第二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
3)选择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中的通路状态最优的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可选地,通路状态可以包括上行通路状态和/或下行通路状态。例如,当公有云需要向其它设备发送目标数据,即发送上行数据时,则云网关可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的上行通路状态,选择目标通信通路。其中,上行通路状态最优的通路,即为目标通信通路。再例如,当公有云需要从其他设备获取目标数据,即接收下行数据时,则云网关可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的下行通路状态,选择目标通信通路。其中,下行通路状态最优的通路即为目标通信通路。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表示通路状态的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时延、丢包率、吞吐带宽等,本申请不做限定。以及,通路状态的检测方式(即通路状态参数的获取),本申请不再赘述。4)基于接收端的能力,选择目标通信通路。例如,若公有云接收到终端从第一通信通路发送的请求信息,在终端具有从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接收数据的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规则1)~规则3)选择目标通信通路。在终端仅具有从原传输通路(例如第一通信通路,也可以是第二通信通路)接收数据的能力的情况下,则从接收到请求信息的通路(例如第一通信通路)向终端反馈数据。也就是说,在公有云接收到终端的请求消息,并向终端反馈目标数据的场景中,如果终端支持从任一通信通路接收反馈的目标数据,则云网关可以基于上述规则选择目标通信通路,以反馈目标数据。而如果终端仅支持从发送请求消息的传输传输通路接收反馈的目标数据,则云网关选择接收到请求消息的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举例说明,若终端基于公有云的EIP向公有云发送请求消息,在终端仅支持从原有传输通路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如果云网关选择第二通信路通向终端反馈目标数据,则由于数据报文的地址非公有云EIP地址,终端将无法接收到该数据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传输规则1)与传输规则2)同时存在的场景中,若在第一时间段,数据业务的需求为运行商IP地址,即满足规则2),则优先以传输规则2)为准。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段内,目的地址为指定地址的数据报文,其对应的目标通信通路为第二通信通路。同样,如果传输规则2)与传输规则3)同时存在场景中,同样优先满足传输规则2)。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传输规则4)与其它至少一个规则同时存在的场景中,可优先满足传输规则4)。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规则以及各规则的组合仅为示意性举例,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申请不做限定。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3为示例性示出的数据传输系统架构图。请参照图3,具体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网(也可以称为互联网)可以进一步包括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网络中进一步包括各大运营商(也可以称为各大运营商网络),例如包括联通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可选地,运营商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它中小型运营商(图3中未示出),本申请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各大运营商可以进一步包括子运营商。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子运营商包括但不限于:区域运营商A、区域运营商B和区域运营商C等。可选地,区域运营商A可以是电信北京运营商(即表示位于北京的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区域运营商B可以是联通上海运营商,区域运营商C可以是移动南京运营商。图3中的区域运营商的名称和数量仅为示意性举例,在其他实施例中,系统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区域运营商,本申请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区域(即地域)划分子运营商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以其它方式划分子运营商,本申请不做限定。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运营商(包括子运营商)由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运营商设备或运营商网络设备,本申请不做限定)组成。例如可以包括运营商服务器、运营商网关等,运营商的内部架构,本申请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运营商(包括子运营商)可以替换为运营商服务器、运营商网络、运营商服务器集群、运营商数据中心等,本申请不做限定。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为更好的表示云网关与运营商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将区域运营商与各大运营商分开示意。实际应用场景中,各区域运营商属于各大运营商。例如,区域运营商A可以是电信运营商中的北京地区的运营商数据中心(简称电信北京运营商),即,区域运营商A属于电信运营商网络,下文中不再重复说明。
请继续参照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网关连接各运营商。例如,云网关连接电信运营商、移动运营商和联通运营商等。其中,与子运营商不同,云网关连接各大运营商时,仅需要与各运营商中的网络设备连接,而无需具体连接子运营商的网络设备。
示例性的,公有云可通过云网关,将公有云的EIP发布给各运营商。相应的,云网关可基于BGP协议,将公有云的EIP发布给各运营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网关以及各运营商(例如电信运营商、联通运营商以及移动运营商等)维护(即保存)有公有云的EIP地址。示例性的,云网关还维护有公有云EIP地址与公有云私网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在基于EIP通信时执行网络地址转换,详细说明请参照场景一中的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EIP通路即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通信通路。也可以理解为,第一通信通路包括多个子通路,每个子通路对应一条EIP通路。例如,云网关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通路即为一条子通信通路。
请继续参照图3,示例性的,各区域运营商(即子运营商)可对应设置边界网关。云网关与各区域运营商对应的边界网关连接。可选地,连接方式可以是专线直连,例如通过光纤链路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界网关也可以称为边缘网关、边缘设备或边界路由等,本申请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边界网关可以是独立于区域运营商的,也可以看做是区域运营商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界网关绑定运营商公网IP地址(以下简称运营商IP)。例如,如图3所示,边界网关A绑定区域运营商A的运营商IP,边界网关B绑定区域运营商B的运营商IP,边界网关C绑定区域运营商C的运营商IP。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界网关绑定运营商IP也可以理解为是边界网关可基于绑定的运营商IP进行数据包(或数据报文)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边界网关还维护有公有云(例如ECS)的私有IP地址(概念可参照上文,以下简称公有云私网IP地址),自身(指边界网关自身)在公有云中的私有IP地址(以下简称边界网关私网IP地址)。例如,边界网关A维护有公有云私网IP地址和边界网关A私网IP地址(即边界网关A在公有云中的私有IP地址)。
也就是说,边界网关维护的地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有云私网IP地址、边界网关私网IP地址以及绑定的运营商对应的运营商IP地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边界网关(例如边界网关A~边界网关C)具备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能力。边界网关可基于维护的地址信息,执行数据报文的网络地址转换。具体实施方式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边界网关绑定公有云私网IP地址和运营商IP地址(具体为区域运营商的IP地址)的方式,可将公有云与区域运营商进行绑定,从而使得公有云和公网中的设备可基于区域运营商的IP地址进行数据交互。也就是说,公有云与公网设备通过第二通信通路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是,是基于运营商IP地址实现的,进一步可以理解为是基于与公有云绑定的至少一个区域运营商IP地址实现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区别于EIP通路,云网关通过边界网关访问公网的通路也可以称为专线通路。示例性的,云网关通过边界网关访问公网的通路即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通路。可以理解为,第二通信通路包括多个子通信通路,每个子通信通路对应一条专线通路。例如,边界网关A所对应的专线通路即为第二通信通路中的一条子通信通路。
在图3所示的系统中(具体指公网)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和/或至少一个服务器(图中未示出)。终端可以是手机、电脑、平板、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设备。终端与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一通信通路和/或第二通信通路与公有云进行数据交互。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第一通信通路访问公有云,即基于公有云的EIP进行访问。另一个示例中,终端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通路访问公有云,即基于运营商IP进行访问。又一个示例中,公有云可以基于EIP访问服务器。又一个示例中,公有云可以基于运营商IP访问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访问”可以是指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请求数据,且另一个数据响应于接收到的请求,向该设备反馈请求的数据。当然,“访问”也可以是指单线传输,即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发送数据,或者是一个设备从另一个设备接收数据,本申请不做限定。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场景一:
在该场景中,以终端通过第一通信通路访问公有云,即通过第一通信通路向公有云请求数据,公有云通过第一通信通路向终端反馈目标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3,示例性的,如上文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公网与公有云之间存在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公网中的终端以及服务器可从对应的运营商处获取到第一通信通路的第一路由信息(也可以称为链路信息或通路信息,本申请不做限定)和第二通信通路的第二路由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路由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通信通路对应的EIP。即,公有云通过BGP向运营商发布的至少一个EIP地址,相应的,公网中的设备(例如终端和服务器)可从对应的运营商处获取到公有云的EIP地址。
示例性的,第二路由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二通信通路对应的运营商IP,即运营商的IP地址,可选地为区域运营商公网IP地址。可选地,如上文所述,第二通信通路包括多个子通信通路,相应的,终端保存的第二路由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通信通路所对应的区域运营商公网IP。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终端可以维护有区域运营商A(例如为电信北京运营商)的运营商IP地址,还可以维护有区域运营商B(例如为电信杭州运营商)的运营商IP地址。终端以及服务器获取区域运营商的IP地址的方式,本申请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终端(以及服务器)还具有运营商为其分配的运营商IP地址(以下称为终端IP地址)。例如,电信终端具有电信运营商为其分配的电信运营商IP地址(可以称为电信终端私网IP地址),联通终端具有联通运营商为其分配的联通运营商IP地址(可以称为联通终端私网IP地址)。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数据传输示意图。请参照图4,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401,终端选择第一通信通路。
示例性的,如上文所述,终端可维护有第一通信通路的第一路由信息和/或第二通信通路的第二路由信息。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第一路由信息,通过第一通信通路与公有云进行数据交互,和/或,终端也可以基于第二路由信息,通过第二通信通路与公有云进行数据交互。
一个示例中,终端中的第一应用可维护有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相应的,终端在向公有云发送第一应用的数据报文时,可以选择第一通信通路或第二通信通路。可选地,终端可以设置有预设规则。终端可基于预设规则,选择目标通信通路。预设规则可以是与云网关的预设规则相同,也可以不同,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申请不做限定。可选地,终端也可以基于用户操作选择目标通信通路。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在该场景中,终端需要从公有云下载数据,则终端的下行通路(即公有云向终端传输数据的方向)的流量较大,则终端可以获取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的下行通路状态,并选择下行通路状态最优的通路作为目标通路。再例如,终端也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段,选择对应的目标通路。
另一个示例中,终端中的第二应用仅维护有第一路由信息,相应的,终端在向公有云发送第二应用的数据报文时,选择第一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以传输第二应用的数据报文。也就是说,在该场景中,终端基于终端的能力(即仅支持第一通信通路传输)选择目标传输通路。
又一个示例中,终端中的第三应用仅维护有第二路由信息,相应的,终端选择第二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以与公有云交互第二应用的数据报文。
在本实例中,以终端选择第一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为例进行说明。终端通过第二通信通路与公有云进行数据交互的场景将在场景二中说明,此处暂不赘述。
S402,终端通过第一通信通路,基于公有云EIP向电信运营商发送第一数据报文。
在本实例中,以终端为电信终端为例,相应的,终端的报文均发送给对应的电信运营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终端为联通终端,则终端的报文发送给联通运营商。可选地,运营商之间互通的情况下,电信终端也可以将报文发给联通运营商,并由联通运营商发送给电信运营商,运营商内部数据交互过程,本申请不再赘述。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终端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请参照图5,示例性的,终端向电信运营商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用于向公有云请求目标数据。第一数据报文中包括目的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如上文所述,终端(即电信终端)维护有公有云EIP地址。相应的,第一数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信息为公有云EIP地址,源地址信息为终端私网IP地址。也就是说,公有云与终端通过第一通信通路进行传输的示例中,公有云向终端(即公网中的设备)暴露的是公有云的EIP地址。终端可基于公有云的EIP地址与公有云通过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交互。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电信运营商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信息为公有云EIP地址,源地址信息为终端私网IP地址。示例性的,电信运营商维护(可以保存在本地,也可以保存在其它存储上,本申请不做限定)有公有云的EIP,并且,电信运营商还维护有终端公网IP地址与终端私网IP地址的对应关系。相应的,电信运营商可基于终端公网IP地址与终端私网IP地址的对应关系,执行网络地址转换,将第一数据报文中的源地址信息(当前为终端私网IP地址)转换为终端公网IP地址。
S403,电信运营商通过第一通信通路向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电信运营商可通过与云网关之间的第一通信通路中的子通信通路,向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为公有云EIP地址,源地址信息为终端公网IP地址。
S404,云网关向公有云发送第一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云网关维护有公有云EIP地址与公有云私网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5所示,云网关接收电信运营商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并基于公有云EIP地址与公有云私网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执行网络地址转换,即,将第一数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当前为公有云EIP地址)转换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源地址仍为终端公网IP地址。
云网关将第一数据报文发送给公有云。公有云可基于第一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即公有云私网IP地址)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
S405,公有云向云网关发送第二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公有云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报文,向终端返回第二数据报文。可选地,第二数据报文中可以包括终端向公有云请求的目标数据。图6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终端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请参照图6,具体的,公有云向云网关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终端公网IP地址,源地址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
S406,云网关选择第一通信通路。
示例性的,如上文所述,云网关设置有预设规则。一个示例中,如上文所述,在终端具有从第一数据报文的原有传输通路(即第一通信通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传输通路)以及非原有传输通路(即第二通信通路)接收反馈的报文的能力的情况下,云网关可以基于预设规则中的其它规则,选择目标传输通道。举例说明,云网关可以基于当前时间,按照预设规则中的时间段选择对应的目标传输通路,例如,当前时间段为9:00,则云网关可基于预设规则选择第一通信通路为目标传输通路。再举例说明,云网关还可以获取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其中,由于该场景是出云场景,即,公有云向外部设备(例如终端)发送数据的场景,相应的,云网关可以获取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的下行通路状态,即公有云向终端传输方向的通路状态。云网关可以选择通信通路状态最优的通路,作为目标传输同路。
另一个示例中,在终端仅具有从原有传输通路,即第一通信通路接收反馈的报文的能力的情况下,云网关选择第一通信通路为目标传输通路,以传输第二数据报文。也就是说,在该场景中,终端从哪个通信通路发送的请求报文,则只能从哪个通信通路上接收反馈的报文。
在本实例中,以云网关选择第一通信通路为目标传输通路,以传输第二数据报文为例进行说明。云网关选择第二通信通路作为目标传输通路的实施例请参照场景三中的描述,此处暂不赘述。
S407,云网关通过第一通信通路向电信运营商发送第二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云网关选择第一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如图6所示,云网关对第二数据报文执行网络地址转换,将第二数据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当前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转换为公有云EIP地址,目的地址仍为终端公网IP地址。
云网关通过第一通信通路中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子通信通路,向电信运营商发送第二数据报文。
S408,电信运营商通过第一通信通路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电信运营商对第二数据报文执行网络地址转换,将目的地址转换为终端私网IP地址。并将第二数据报文发送给终端。
终端基于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接收第二数据报文,并获取第二数据报文中的目标数据。
综上,在场景一中,终端与公有云之间,可基于公有云暴露给运营商以及终端的公有云的EIP地址,通过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地址转换仅为示意性举例,本申请不做限定,下文中不再重复说明。
场景二:
在该场景中,以终端通过第二通信通路访问公有云,即通过第二通信通路向公有云请求数据,公有云通过第二通信通路向终端反馈目标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图7为示例性示出的数据传输示意图。请参照图7,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701,终端选择第二通信通路。
在本实例中,以终端选择第二通信通路作为目标传输通路,以传输应用的数据报文为例进行说明,未描述部分可参照S401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702,终端通过第二通信通路,基于运营商IP向边界网关C发送第一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图8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终端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请参照图8,具体的,终端选择第二通信通路后,通过第二通路向边界网关C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用于向公有云请求目标数据,第一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区域运营商C公网IP地址,源地址为终端私网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例中仅以终端向区域运营商C对应的边界网关C发送数据报文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场景中,终端可保存至少一个区域运营商的运营商信息。运营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运营商名称、IP地址等。终端可以从至少一个区域运营商中选择目标区域运营商。可选地,终端选择区域运营商的方式可以是基于与区域运营商之间的通路状态,还可以是基于其他预设条件,本申请不做限定。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与边界网关之间可能存在至少一个其它网络设备,具体交互方式以及报文处理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
S703,边界网关C通过第二通信通路向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边界网关C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边界网关C对第一数据报文执行网络地址转换。示例性的,边界网关C维护有公有云与区域运营商的绑定关系,其具体实现方式是维护有公有云私网IP地址与区域运营商C的公网IP地址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称为绑定关系)。也就是说,边界网关可基于报文所携带的区域运营商的IP地址,即可确定报文是发送给公有云的,从而实现第二通信通路上的两端设备(即公有云服务器与终端(或服务器))之间的互通。可以理解为,在第二通信通路上,公有云向终端暴露的是运营商IP地址(例如区域运营商IP地址),相应的,终端可基于区域运营商的运营商IP地址,与公有云进行数据交互。
仍参照图8,示例性的,边界网关C基于公有云的IP地址与区域运营商(例如区域运营商C)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第一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当前为电信运营商公网IP地址)转换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将源地址(当前为终端私网IP地址)转换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_2。可选地,公有云私网IP地址_2为边界网关在公有云中的私有IP地址。
示例性的,边界网关C通过第二通信通路中,边界网关C与云网关之间的直连通路(也可以称为专线通路)向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报文。
S704,云网关向公有云发送第一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云网关接收第一数据报文,其中,第一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源地址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_2。云网关可基于第一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向公有云发送第一数据报文。公有云接收第一数据报文。
S705,公有云向云网关发送第二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公有云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报文,向终端返回第二数据报文。图9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终端基于第二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请参照图9,具体的,公有云向云网关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_2,源地址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
S706,云网关选择第二通信通路。
在本实例中,以云网关选择第二通信通路为例进行说明。相关描述可参照S406,此处不再赘述。
S707,云网关通过第二通信通路向边界网关C发送第二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云网关通过第二通信通路中,与边界网关C之间的子通信通路,向边界网关C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_2,源地址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
S708,边界网关C通过第二通信通路,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边界网关C对第二数据报文执行网络地址转换,转换后的第二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终端私网IP地址,源地址为区域运营商C公网IP地址。
边界网关C通过第二通信通路向终端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终端基于第二数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接收第二数据报文,并获取第二数据报文中的目标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的第一数据报文可以用于向公有云发送目标数据。而无需公有云反馈数据,本申请不做限定,其实现方式仍然可参照场景一中的流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公有云也可以主动向终端发送数据报文。发送过程中,由云网关确定目标通信通路,选择方式可以按照上文所述的预设规则,此处不再赘述。数据传输过程可参照公有云与终端的交互过程(例如图6或图9),此处不再赘述。
场景三:
在该场景中,以公有云通过第一通信通路访问服务器,以获取服务器的目标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公有云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参照图4中的流程,此处不再赘述。下面以图10所示出的公有云与服务器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对公有云与服务器的具体交互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0,公有云向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用于请求目标数据,第一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服务器IP地址,源地址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
云网关可基于预设规则选择第一通信通路或第二通信通路作为目标传输通路,具体规则可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例如,当前场景为入云场景,即云网关向服务器请求数据,以获取服务器端的数据,也可以理解为是云网关从外部设备下载数据。相应的,云网关可以获取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的下行通路状态,即,服务器向公有云传输数据的方向的通路状态。云网关可选择下行通路状态最优的通路作为目标传输通路,以传输第一数据报文以及后续服务器反馈的数据报文。其它未描述部分可参照上文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例中,以云网关选择第一通信通路为例进行说明。云网关对第一数据报文执行网络地址转换。将源地址(当前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转换为公有云EIP地址。第一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仍为服务器IP地址。
示例性的,云网关通过第一通信通路,基于BGP协议将第一数据报文发送给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基于第一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服务器。服务器可基于第一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接收第一数据报文。
图11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服务器基于第一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1,示例性的,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报文,通过第一通信通路向公有云反馈数据。在该示例中,由于云网关已经基于预设规则选择最优通信通路,相应的,服务器可以基于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的通信通路,原路反馈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服务器向电信运营商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包括目标数据,第二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公有云EIP地址,源地址为服务器IP地址。电信运营商将第二数据报文转发给云网关。云网关执行网络地址转换,将第二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转换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并将第二数据报文发送给公有云。公有云接收第二数据报文,并获取目标数据。从而实现公有云与服务器之间,基于EIP的数据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公有云也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或者是服务器直接向公有云发送数据,其具体实现方式均可以参照图10或图1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场景四:
在该场景中,以公有云通过第二通信通路访问服务器,以获取服务器的目标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公有云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参照图7中的流程,此处不再赘述。下面以图12所示出的公有云与服务器基于第二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对公有云与服务器的具体交互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2,示例性的,公有云向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用于请求目标数据,第一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服务器IP地址,源地址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
示例性的,云网关可基于预设规则选择第一通信通路或第二通信通路作为目标传输通路。例如,若公有云上的云手机向服务器请求数据,而服务器仅对具有运营商IP的终端提供服务。在该场景中,云网关基于第二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确定目的地址属于目的地址集合中,即该目的地址所对应的服务器要求运营商IP。相应的,云网关可以选择第二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以使得公有云发送的数据报文具有运营商IP,即,公有云可通过第二通信通路,基于运营商IP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相应的,服务器在检测到来自公有云的数据报文具有运营商IP地址的情况下,可为其提供相应服务。具体规则可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在本实例中,以云网关选择第二通信通路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网关在选择第二通信通路作为目标通信通路的情况下,云网关还可以进一步基于与各区域运营商之间的通路状态,选择目标子通信通路。可选地,云网关可以选择通路状态最优的子通信通路作为目标子通信通路。其中,通路状态包括上行通路状态和/或下行通路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可选地为云网关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的通路,下行可选地为服务器向云网关发送数据的通路。
举例说明,一个示例中,在云网关向服务器请求数据的场景,也可以理解为是入云场景,即公有云从外部下载数据的场景下,云网关可获取各子通信通路的下行通路状态。另一个示例中,在云网关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也可以理解为是出云场景下,云网关可获取各子通信通路的上行通路状态。又一个示例中,云网关也可以基于服务器所属的运营商,仅获取指定运营商所对应的区域运营商对应的子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
在本实例中,以云网关需要从服务器下载目标数据为例,相应的,云网关可获取服务器所属运营商(例如电信)所包括的区域运营商(例如区域运营商A和区域运营商C)所对应的子通信通路的下行通路状态。在本实例中,以区域运营商C的下行通路状态最优为例进行说明,相应的,区域运营商C所对应的子通信通路为目标子通信通路。
示例性的,云网关将第二数据报文发送给边界网关C。
示例性的,边界网关C对第二数据报文执行网络地址转换,转换后的第二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服务器IP地址,源地址为区域运营商C公网IP地址。边界网关C将第二数据报文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基于第二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接收第二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服务器基于第二数据报文,通过第二通信通路向公有云返回目标数据。图13为示例性示出的公有云与服务器基于第二通信通路传输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3,示例性的,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报文,通过第二通信通路向公有云反馈数据。在该示例中,由于云网关已经基于预设规则选择最优通信通路,相应的,服务器可以基于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的通信通路,原路反馈数据报文。
示例性的,服务器向边界网关C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包括目标数据,第二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电信运营商公网IP地址,源地址为服务器IP地址。边界网关C执行网络地址转换,将第二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转换为公有云私网IP地址,并将第二数据报文发送给云网关。云网关将第二数据报文转发给公有云。公有云接收第二数据报文,并获取目标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单向传输的流量较大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场景一中,终端向公有云请求数据,则公有云向终端发送数据,即公有云向终端发送数据的下行通路上的流量较大。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双向传输流量的场景中,例如,公有云向终端发送数据,且,终端向公有云反馈数据,即上行流量与下行流量均较的场景。其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场景一~场景四中的任意实现方式,本申请不再逐一举例说明。其中,与单向传输流量较大的场景不同的是,双向传输流量场景中,云网关(或公网设备)在选择目标传输通路时,可选地获取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的上行通路状态和下行通路状态,并选择上行通路状态与下行通路状态均满足条件(例如超过预设阈值)的通路作为目标传输通路。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装置140应用于公有云网络,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通过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进行数据交互。其中,第一通信通路是基于EIP维护的,第二通信通路是基于运营商IP维护的。该数据传输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401以及传输单元1402,其中,各个单元的描述如下:获取单元1401,用于获取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为公有云网络发送给目标设备的报文,或者,第一数据报文为目标设备发送给公有云网络的报文,其中,目标设备为公网中的设备。传输单元1402,用于在第一通信通路和第二通信中确定目标通信通路,并基于目标通信通路传输第一数据报文。其中,若目标通信通路为第一通信通路,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公有云的EIP地址;若目标通信通路为第二通信通路,第一数据报文包括与公有云网络关联的运营商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单元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
在另一个示例中,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150的示意性框图。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501和收发器/收发管脚1502,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1503。该处理器1501可用于执行前述的实施例的各方法中的渲染装置所执行的步骤,并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装置15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1504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5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504。
可选地,存储器1503可以用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存储指令。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1500可对应于前述的实施例的各方法中的渲染装置,并且装置1500中的各个元件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至少一段代码,该至少一段代码可由装置执行,以控制装置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装置或计算机集群执行时,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所述程序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介质上,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存储在不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器上。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公有云网络与公网之间通过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路是基于弹性互联协议(Elastic InternetProtocol,EIP)维护的,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是基于运营商IP维护的;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所述公有云网络发送给目标设备的报文,或者,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给所述公有云网络的报文,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公网中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和所述第二通信中确定目标通信通路,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通路传输所述第一数据报文;
其中,若所述目标通信通路为所述第一通信通路,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所述公有云的EIP地址;若所述目标通信通路为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与所述公有云网络关联的运营商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和所述第二通信中确定目标通信通路,包括:
根据预设规则,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和所述第二通信中确定所述目标通信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基于目标设备的报文接收需求,选择所述目标通信通路;
基于预设时间段,选择所述目标通信通路;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与所述第二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选择所述目标通信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状态包括上行通路状态和/或下行通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网中包括至少一个子运营商网络,所述第二通信通路包括多个子通信通路,单一子通信通路与单一子运营商网络绑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目标通信通路,传输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通信通路为所述第二通信通路,获取所述多个子通信通路中的每个子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
根据每个所述子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确定目标子通信通路;
通过所述目标子通信通路,传输所述第一数据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子通信通路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具有子运营商网络IP地址,其中,所述子运营商网络IP地址为与所述目标子通信通路绑定的子运营商网络的运营商IP地址。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公有云网络,所述公有云网络与所述公网之间通过第一通信通路与第二通信通路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路是基于弹性互联协议(Elastic Internet Protocol,EIP)维护的,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是基于运营商IP维护的;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所述公有云网络发送给目标设备的报文,或者,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给所述公有云网络的报文,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公网中的设备;
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和所述第二通信中确定目标通信通路,并基于所述目标通信通路传输所述第一数据报文;
其中,若所述目标通信通路为所述第一通信通路,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所述公有云的EIP地址;若所述目标通信通路为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与所述公有云网络关联的运营商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规则,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和所述第二通信中确定所述目标通信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基于目标设备的报文接收需求,选择所述目标通信通路;
基于预设时间段,选择所述目标通信通路;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与所述第二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选择所述目标通信通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状态包括上行通路状态和/或下行通路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网中包括至少一个子运营商网络,所述第二通信通路包括多个子通信通路,单一子通信通路与单一子运营商网络绑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若确定所述目标通信通路为所述第二通信通路,获取所述多个子通信通路中的每个子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
根据每个所述子通信通路的通路状态,确定目标子通信通路;
通过所述目标子通信通路,传输所述第一数据报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子通信通路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具有子运营商网络IP地址,其中,所述子运营商网络IP地址为与所述目标子通信通路绑定的子运营商网络的运营商IP地址。
15.一种计算设备集群,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每个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计算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计算设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所述计算设备集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当所述指令或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或计算机程序;
所述指令或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23725.2A CN118101648A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23725.2A CN118101648A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01648A true CN118101648A (zh) | 2024-05-28 |
Family
ID=91155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23725.2A Pending CN118101648A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101648A (zh) |
-
2022
- 2022-11-15 CN CN202211423725.2A patent/CN11810164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3351670B2 (en) | Business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nvergence device | |
CN101442493B (zh) | Ip报文分发方法、集群系统和负载均衡器 | |
CN113596191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532878A (zh) |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网络流量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 |
CN112491984B (zh) | 基于虚拟网桥的容器编排引擎集群管理系统 | |
KR20150060921A (ko) | Ue들 및 고정 액세스 네트워크에서 작동하는 방법 | |
CN112968965B (zh) | Nfv网络节点的元数据服务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2583655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315717B (zh) | 一种业务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483628B (zh) | 基于dpdk的单向代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3810442B (zh) | 资源预留的方法、装置、终端及节点设备 | |
CN110336844B (zh) | 基于服务架构的站端系统协作机制实现方法 | |
CN113163276A (zh) | 路由信息的发布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8101648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EP4005172A1 (en) | Enabling data exchange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having different data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
CN117319500A (zh) | 内容提供方法及装置 | |
CN115665026A (zh) | 一种集群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418724A (zh) | 服务访问方法、装置及负载均衡系统 | |
CN115208857A (zh) | 一种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2996137A (zh) | 一种在多操作系统终端上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 | |
CN115913809B (zh) | 数据分发通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553965B (zh) | 内网设备的调度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225257B (zh) | 一种upf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WO2023231779A1 (zh) | 一种基于alto协议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
WO2024067148A1 (zh) | 边缘互通业务执行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