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01029A - 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01029A
CN118101029A CN202410149226.1A CN202410149226A CN118101029A CN 118101029 A CN118101029 A CN 118101029A CN 202410149226 A CN202410149226 A CN 202410149226A CN 118101029 A CN118101029 A CN 118101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d signal
signal strength
terminal
trend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492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江
曾裕
黄晓舸
王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gsi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gsi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gsi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gsi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492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010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01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010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5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 satellites or space-based re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终端UE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其中,卫星覆盖区域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目标波形模式用于增强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卫星网络覆盖条件,中心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中心区域波形模式,边缘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边缘区域波形模式。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非地面网络中无法确定终端的目标波形模式的问题。

Description

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覆盖能力共同决定。基站天线一般发射功率较高,下行信号传输距离较远,覆盖能力较强。相比之下,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有严格限制,一般远小于基站。因此,蜂窝系统中上行链路信号的传播距离通常小于下行信号的传播距离,上行链路的覆盖范围成为制约基站覆盖能力的主要因素。
5G NR系统上行链路支持的空口波形模式有两种,分别为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波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波形,其中,DFT-s-OFDM波形的最大发射功率回退(MPR)较小,因此终端若使用DFT-s-OFDM波形模式,其上行链路发射功率上限较大(终端上行链路发射功率上限=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MPR),从而增加上行的覆盖范围,适用于边缘覆盖区域。另一方面,CP-OFDM波形模式支持MIMO技术,可以满足高吞吐量的场景,适用于中心覆盖区域。
在非地面网络(NTN)中,终端与卫星之间的距离相较于NR终端到基站的距离更远,路径损失更大,面临的覆盖条件更严峻。因此,在NR NTN的覆盖增强中,空口波形模式切换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覆盖增强解决方案。
相关技术中,在非地面网络中,针对某个终端,如何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采用的波形模式,目前并没有一种具体实施方案。因此,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非地面网络中无法确定终端的目标波形模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非地面网络中无法确定终端的目标波形模式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包括:
在终端UE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其中,所述卫星覆盖区域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目标波形模式用于增强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卫星网络覆盖条件,所述中心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中心区域波形模式,所述边缘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边缘区域波形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波形模式的确定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终端UE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其中,所述卫星覆盖区域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目标波形模式用于增强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卫星网络覆盖条件,所述中心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中心区域波形模式,所述边缘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边缘区域波形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将终端UE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分为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通过终端在移动过程或卫星切换过程中,通过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是否变化去判断终端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因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非地面网络中无法确定终端的目标波形模式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确定目标波形模式增强网络覆盖范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的移动终端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NR系统移动切换处理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移动切换过程中的RRC重配置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4是基于UE能力信息的波形配置切换方案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地面网络场景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是否需要切换波形模式请求机制的示意图一;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是否需要切换波形模式请求机制的示意图二;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是否需要切换波形模式请求机制的示意图三;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切换过程中的波形模式切换控制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UE在不同高度的卫星之间切换时波形模式切换控制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同等高度卫星之间切换的场景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高度卫星之间切换的场景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两种波形模式切换的方案时效性对比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波形模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的移动终端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其中,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解释:
目前在NR系统中,终端的波形的波形模式配置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完成,以NR系统上行链路为例进行说明:
方法A: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波形模式配置方法。当终端与基站之间尚未建立上行同步时,终端通过初始随机接入过程确定其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上行数据所采用的波形模式。具体地,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4-Step CBRA):目前,3GPP协议规定Msg1preamble固定采用DFT-s-OFDM波形。Msg2可以包括用于指示为Msg3分配的上行资源信息、用于指示Msg3所采用的波形模式等。Msg3所采用的波形是Msg2指示的波形。后续,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延续Msg2指示的波形。
对于2步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Msg1和Msg3虽然是并行发送的,但是Msg1承载在PRACH上,Msg3承载在PUSCH上。目前Msg1 preamble固定采用DFT-s-OFDM波形,Msg3也采用固定的DFT-s-OFDM波形。Msg2携带指示发送上行数据采用的波形模式信息。在随机接入完成后,后续采用Msg2指示的波形发送上行数据。
另外,在Msg3发送之前收到正确响应,进行以下流程:
(1)UE确定Msg3是否使用转换预编码,主要依据RRC参数Msg3-transformPrecoder;
(2)UE通过RRC参数Msg3-SCS参数确定Msg3 PUSCH信道的子载波间隔;
(3)UE在PUSCH上发送Msg3消息。
方法B:基于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指示的波形模式配置方法。
在建立RRC连接后,网络设备若需要修改用户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信号波形模式,则需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指示修改。具体地,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PUSCH控制字段(pusch-config)中,通过波形设置(transformPrecoder)参数来修改波形,enable表示DFT-s-OFDM波形,disable表示CP-OFDM波形。如果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没有pusch-config消息,或者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有pusch-config字段,但是pusch-config字段中没有transformPrecoder,则表示波形模式未发生变化,仍沿用之前的波形。
因此,相关技术中针对NR UL波形模式的具体形式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定义,但是没有规定具体的UL波形模式切换控制机制与流程。
以终端的波形配置需求为出发点,再进一步分析5G NR系统内用户移动切换过程中,终端波形模式的配置是否具有切换需求。
5G NR系统内用户移动切换过程由连接态下终端的位置移动而触发,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NR系统移动切换处理流程图,如图2所示,5G NR系统中的切换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与LTE基本类似):
(1)触发环节:在UE完成接入或切换成功后,gNB会立刻通过RRC连接重配置向UE下发测量控制信息。若测量配置信息有更新,gNB也会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下发更新的测量控制信息。测量控制信息中最主要的是下发测量对象、MR配置、测量事件等。
(2)测量环节:根据测量控制的相关配置,UE监测无线信道,但满足测量报告条件时(A1-A6,B1和B2),通过事件报告gNB。测量报告数量/事件的触发可以是RSRP,RSRQ或SINR。
(3)目标小区判别环节:gNB以测量为基础资源,按照先上报先处理的方式选择切换小区,并选择相应的切换策略(如切换和重定向)。
(4)切换环节:原基站向目标基站进行资源的申请与分配,而后源gNB进行切换执行判决,将切换命令下发给UE,UE执行切换和数据转发。
NR网络在用户设备处于RRC连接态移动时,控制面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小区层移动和波束层移动。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移动切换过程中的RRC重配置处理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小区层移动时的流程包括:
(1)源gNB发起切换并通过Xn接口发出切换请求波形模式的切换。
(2)目标gNB执行许可控制,并提供新的RRC配置作为切换请求确认波形模式的切换的一部分。
(3)源gNB通过转发在切换请求应答中接收到的RRC重配置消息波形模式的切换向UE提供RRC配置。RRC重配置消息包括小区ID和访问目标小区所需的所有信息,以便UE可以在不读取系统信息的情况下访问目标小区。在某些情况下,基于竞争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访问所需的信息可以包含在RRC重配置消息中。目标小区的访问信息可以包括特定于波束的信息。
(4)UE将RRC连接移动到目标gNB,并用RRC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应答。
在波束层移动,不需要显式的RRC信令触发,gNB通过RRC信令向UE发送包含SSB/CSI资源和资源集的配置,用于触发信道的报告和触发状态以及干扰测量和报告,然后通过物理层和MAC层控制信令在低层处理波束级移动性,RRC不需要知道在给定时间点正在使用哪个波束。
因此,在NR系统的小区切换过程中,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小区ID和访问目标小区所需的所有信息,或SSB资源/CSI资源和资源集的配置,或向UE下发测量控制信息,其中相关过程及步骤皆不涉及对波形模式的配置指示问题。
此外,值得说明的是,在NR系统中位于小区边缘的UE,在切换完成后一般仍然位于小区的边缘,无线传播环境并未发生差异较大的变化,因此,在此场景下,不需要也不会触发用户设备产生波形模式之间的切换请求。
综上所述,在NR系统中,UE存在两种方式实现上行链路空口波形模式的配置。首先,UE可以通过初始随机接入过程确定传输上行数据所采用的波形;其次,在建立RRC连接后,UE仅可以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修改PUSCH的空口波形模式。
相关技术中波形模式配置或切换方案可以分为:
方案一:MCS模式配置方案。用户设备的波形模式配置方案在调制和编码方案(MCS)表中指定,通过查找MCS表中的特定条目确定所使用的波形模式(包括上行的MCS表和下行的MCS表)。
需要说明的是,UE测量CQI,并报告给基站。基站基于CQI来选择MCS表的索引,即选择调制方式、数据块大小和数据速率。CQI有两种发送方式,周期的CQI上报和非周期的CQI上报。增加非周期的CQI上报,是针对基站无法通过周期性的方式获取CQI时,可以有另外一种途径来获取UE的CQI。非周期的CQI由基站动态触发。
方案二:图4是基于UE能力信息的波形配置切换方案示意图,网络设备根据终端上报的MPR信息和功率影响参数,确定上行链路采用的波形,可选的,也可以设置多个不同BWP与不同的波形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根据终端上报的MPR信息和功率影响参数,确定上行链路采用的波形。
方案三:基于收发距离或信号质量的波形模式切换方案,根据终端到基站的距离和/或信号质量,基站做出下行链路的波形选择。eNB分析UE接收到的信号和/或UE的其他信息,以确定下行链路几何条件的一个或多个属性(例如,可以直接从由UE和/或网络中的其他小区报告的位置信息来确定eNB和UE之间的距离)。在确定下行链路几何条件为中到高的情况下(UE相对靠近eNB处和/或下行链路信号质量良好),eNB作出使用第一下行链路波形的确定,反之,eNB作出使用第二下行链路波形的确定。
以上是相关技术中的几种典型的用户设备波形模式配置及切换控制在NR系统中的实施方案。考虑到TN系统与NTN系统在网络场景方面的差异,上述的方案在NTN场景下实施可能面临一些问题。具体地,在NTN场景中,应用现有TN场景下的用户设备波形模式切换方案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于:
1)现有NR波形模式切换方案不具备应对NTN场景下时延效应影响的机制。在NTN场景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是信号传输时延相对较大。GEO单路传输时延可达272.4ms(针对透明转发卫星),非GEO单路传输时延为至少14.2ms(600km LEO),而高度在10000km的MEO可达95.2ms,HAPS单路传输时延至少为1.526ms。这些时延的量级都远远高于地面蜂窝网络的0.033ms。因此,若在NTN场景中使用现有TN场景下的波形模式切换方案而不考虑时延对于切换过程的影响,则终端在NTN小区覆盖边缘区域或覆盖中心区域使用相关方案发送波形模式切换控制指令时,可能导致终端出现①连接中断(即信道条件向链路失效临界状态劣化的速度快于波形模式切换过程)或②效率降低(即信道条件改善至UE具备较好的高阶调制数据发送能力条件下,但终端仍然采用DFT-s-OFDM波形模式)的问题。
2)现有TN场景下的NR波形模式切换方案不具备响应NTN场景下用户终端移动切换时所可能触发的波形模式切换需求的能力。相较于TN场景下用户移动切换不会产生波形模式切换需求,在NTN网络的非对等覆盖场景下,很有可能发生用户在移动切换过程中的波形模式切换需求。由于不同高度的卫星的覆盖范围和覆盖能力不同,例如高轨卫星覆盖范围大,低轨卫星覆盖范围小,因此当终端切换到不同高度的HAPS/卫星时,切换前处于源卫星覆盖中心(或源卫星覆盖边缘)的终端,在切换完成后,可能处于目的卫星覆盖边缘(或目的卫星覆盖中心),因此尽管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并未发生变化,切换前后网络覆盖条件的改变将触发用户终端波形模式切换的需求。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在终端UE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其中,
所述卫星覆盖区域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目标波形模式用于增强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卫星网络覆盖条件,所述中心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中心区域波形模式,所述边缘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边缘区域波形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将每个卫星的覆盖区域分为两部分: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终端可采用的波形模式包括两种: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波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波形。
其中,DFT-s-OFDM的最大发射功率回退(MPR)较小,因此终端若使用DFT-s-OFDM波形模式,其上行链路发射功率上限较大(终端上行链路发射功率上限=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MPR),从而增加上行的覆盖范围,适用于终端处于边缘区域时。另一方面,CP-OFDM波形模式支持MIMO技术,可以满足高吞吐量的场景,适用于中心覆盖区域。即终端处于中心区域时,使用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波形CP-OFDM,终端处于边缘区域时,所述边缘区域波形模式为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波形DFT-s-OFDM。
上述实施例中卫星覆盖区域发生变化是指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由中心区域变为边缘区域,或者由边缘区域变为中心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卫星覆盖区域发生变化前后可以在同一卫星覆盖区域下,也可以是在两个不同卫星的覆盖区域下。换言之,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由中心区域变为边缘区域可以指终端所处的覆盖区域由第一卫星的中心区域变为第二卫星的边缘区域,也可以指终端所处的覆盖区域由第一卫星的中心区域变为第一卫星的边缘区域;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由边缘区域变为中心区域可以指终端所处的覆盖区域由第一卫星的边缘区域变为第二卫星的中心区域,也可以指终端所处的覆盖区域由第一卫星的边缘区域变为第一卫星的中心区域。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两种方式:方式一:由终端根据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向网络设备上报波形切换请求,所述波形切换请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终端可以将每次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均发送给网络设备,由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变化趋势确定终端UE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是否发生变化,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切换终端的波形模式;
方式二: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
确定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即此时如果终端采用所述目标波形模式,能够增强终端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卫星网络覆盖条件,即能够增强终端与卫星的交互质量。一般情况下,确定的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与终端原来采用的波形模式不同,网络侧可以遵循卫星覆盖区域的变化进行波形模式切换,也可以基于各种考虑(例如网络设备的负载量等)拒绝本次UE的波形模式切换请求。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之前,需要确定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是否发生变化,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通过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判断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是否发生变化。具体的,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发生变化分为两种:
一、在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由中心区域变化至边缘区域,
二、在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由边缘区域变化至中心区域;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地面网络场景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的波形模式的确定方式可以应用到如图6所示中的非地面网络中,这里,终端指的是用户设备,接收信号强度信息RSSI可以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信道探测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UE只存储N个时刻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RSSI,当获得t+1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RSSIt+1时,丢弃t-N+1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RSSIt-N+1,保存t+1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RSSIt+1。UE在获得RSSI后,可以进行滤波操作,以消除RSSI抖动带来的影响,有利于更准确地获得RSSI的变化趋势。常用的滤波器包括线性平滑滤波器(如均值滤波器、加权平均滤波器等)和非线性平滑滤波器(如中值滤波器、高斯滤波器等),可以对RSSI测量数据实现相应程度上的平滑滤波、消除抖动的作用等。
可选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
方法一: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m为测量间隔,s的初始值为1,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临界阈值,所述第一临界阈值表示所述终端在中心区域波形模式下链路失效时接收信号强度的临界值;
若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累计第二预设数量阈值个s对应的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并将s的值重置为1;
否则,对所述s的值执行加1操作,并在所述s的当前值小于第一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返回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步骤;
和/或,
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其中,m为测量间隔,s的初始值为1,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所述第四预设阈值小于第一临界阈值;
若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且累计第四预设数量阈值个s对应的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并将s的值重置为1;
否则,对所述s的值执行加1操作,并在所述s的当前值小于第三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返回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临界阈值是表示用户设备链路在中心区域波形模式下(CP-OFDM波形模式下)链路失效时接收信号强度的临界值,或是在中心区域波形模式下(CP-OFDM波形模式下)业务失效时接收信号强度的临界值。换言之,在终端处于CP-OFDM波形模式下时,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如果小于第一临界阈值,此时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失效或业务中断。
结合图7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解释,如图7所示,其中,δ1、δ2、δ分别为CP-OFDM→DFT-S-OFDM切换触发区间的上门限(对应于第一预设阈值)、下门限(对应于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一临界阈值,δ′1、δ′2和δ′分别为DFT-S-OFDM→CP-OFDM切换触发区间的上门限(对应于第三预设阈值)、下门限(对应于第四预设阈值)和第一临界阈值。
UE测量当前时刻(对应于上述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t,在RSSIt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且在t+s×m时刻测量的RSSIt+s×m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需要切换波形模式,即需要将波形由CP-OFDM切换至DFT-S-OFDM。
在RSSIt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且在t+s×m时刻测量的RSSIt+s×m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需要切换波形模式,即需要将波形由DFT-S-OFDM切换至CP-OFDM。
需要说明的是,以δ表示用户设备链路在CP-OFDM波形模式下发生链路失效或者业务中断的临界值(即第一临界阈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阈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临界阈值δ,因此确定出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仍然是大于第一临界阈值的,终端对应的链路没有失效,此时终端可以提前确定需要切换波形模式,可以提前发送波形模式切换请求(即目标请求),即能使终端在链路失效之前完成波形模式的切换,进而减少NTN场景中时延对波形模式切换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s、m参数代表了可控的两次测量间隔,其实际参数的合理设置(比如增加测量间隔时间)可以消除过快的RSSI抖动造成的乒乓效应,双门限的间距设置,可以决定其抑制抖动幅度的能力。
方法二: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分为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
判断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包括:
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五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是否为下降趋势;
具体的,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均值和第二均值,其中,所述第一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的前x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x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二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中除所述前x个时刻之外的剩余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在所述第二均值小于第一均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
或者,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N-1个差值,其中,所述N-1个差值中的第i个差值是第i+1个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i个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所述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1;在所述N-1个差值中小于0的差值的数量大于第五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
判断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包括:
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六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是否为上升趋势。
具体的,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均值和第二均值,其中,所述第一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的前x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x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二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中除所述前x个时刻之外的剩余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
在所述第二均值大于第一均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
或者,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N-1个差值,其中,所述N-1个差值中的第i个差值是第i+1个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i个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所述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1;
在所述N-1个差值中大于0的差值的数量大于第六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
结合图8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解释,如图8所示,切换波形模式分为两种切换:一种是:CP-OFDM切换至DFT-S-OFDM;一种是DFT-S-OFDM切换至CP-OFDM。在方法二中,UE测量当前时刻(对应于上述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t;在RSSIt小于第五预设阈值(对应于图8中的δ1)时,判断当前时刻终端存储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化趋势,在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确定需要切换波形模式,即需要将波形由CP-OFDM切换至DFT-S-OFDM。
在RSSIt不小于第五预设阈值时,判断RSSIt是否大于第六预设阈值(对应于图8中的δ′1),在RSSIt大于第六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时刻终端存储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的变化趋势,在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的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需要切换波形模式,即需要将波形由DFT-S-OFDM切换至CP-OFDM,其中,第六预设阈值大于第五预设阈值。
其中,确定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的变化趋势的方式分为两种:(1)终端根据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第一均值和第二均值,其中,第一均值通过N个时刻的前x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得到的均值,x大于或等于1,第二均值是通过N个时刻除前x个时刻之外的剩余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得到的均值;在第一均值大于第二均值的情况下,终端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在第一均值小于第二均值的情况下,终端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的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
在此实施例中,将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前x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一部分是后N-x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通过前x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第一均值,通过后N-x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第二均值。
具体的,第一均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第二均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ρn∈(0,1)为遗忘因子,ρnn-1,n=0,1,2,…,N-1,整体上为降序排列。
(2)终端根据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确定N-1个差值,其中,N-1个差值中的第i个差值是第i+1个接收信号强度信息与第i个接收信号强度信息之间的差值,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1;在N-1个差值中小于0的差值的数量大于第五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终端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在N-1个差值中小于0的差值的数量小于第六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终端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的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
在此实施例中,计算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相邻两个时刻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的差值,即用后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减去前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即根据{RSSIt-N+1,…,RSSIt}计算相邻位置的差值{ΔRSSIN-1,…,ΔRSSI1},其中,ΔRSSIi=RSSIt-i+1-RSSIt-i。RSSIt-N+1为N个时刻中第1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RSSIt为N个时刻中第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若ΔRSSIi<0,则RSSIfallCNT=RSSIfallCNT+1,即计数值加1,RSSIfallCNT表示在N-1个差值中小于0的差值的数量,在RSSIfallCNT>Tth,CP2DFT,Tth,CP2DFT为第五预设数量阈值则确定t时刻收集的RSSI测量值集合体现出下降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动观测方式保证了在前后连续的观测时间收集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之间,是否体现出接收信号强度信息集合(即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的质心强度的下降趋势,是以集合平均消除样本抖动影响。
方法三:根据当前时刻累计获取到的M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七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
和/或,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八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
方法四: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九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M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七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
和/或,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十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M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八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方法三和方法四均是通过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强度来判断接收信号强度变化的趋势,方法四在方法三的基础上,在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前添加一个前置条件,判断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是否大于第十预设阈值或者,是否小于第九预设阈值。方法四在方法三的基础上能够减少预测下一时刻接收信号强度的次数,不用频繁预测,只在满足前置条件下才进行预测,节省了计算机的计算量。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是否需要切换波形模式请求机制的示意图三,如图9所示,切换波形模式分为两种切换:一种是:CP-OFDM切换至DFT-S-OFDM;一种是DFT-S-OFDM切换至CP-OFDM。在方法三中,UE测量当前时刻(对应于上述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t;在RSSIt小于第九预设阈值(对应于图9中的δ1)时,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在/>小于第七阈值(对应于图9中的δ2)时,确定需要切换波形模式,即需要将波形由CP-OFDM切换至DFT-S-OFDM。
在RSSIt不小于第九预设阈值时,判断RSSIt是否大于第十预设阈值(对应于图9中的δ′1),在RSSIt大于第十预设阈值的情况下,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在/>大于第八预设阈值(对应于图9中的δ′2)时,确定需要切换波形模式,即需要将波形由DFT-S-OFDM切换至CP-OFDM。
其中,所述第九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预设阈值,所述第八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十预设阈值。
可选的,图9中虚线框的步骤为可选的,即可以直接根据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直接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通过/>与第七预设阈值和第八预设阈值的大小确定是否需要切换波形模式。若使用虚线框中的条件,则只有在满足该条件时,UE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可以减少UE的计算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的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的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回归、多项式拟合、线性回归、决策树回归、随机森林回归等。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采用的波形和编码调制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RRC连接重配置信息或DCI信息,其中,所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或DCI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上行链路采用的波形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切换过程中的波形模式切换控制流程图,如图10所示,包括:
步骤1001:UE根据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切换波形模式。通过以上三个方法确定是否需要切换波形模式。
步骤1002:UE向网络设备发送切换波形模式的请求。
可选的,UE可以在发送波形模式切换请求时,同时发送MPR信息。MPR信息为不同波形在不同调制方式下的MPR。
步骤1003:网络设备根据UE上报的波形模式切换请求,确定PUSCH采用的波形和编码调制信息。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UE上报的波形模式切换请求和MPR信息,确定PUSCH采用的波形和编码调制信息。
网络设备可以直接遵循UE的指示进行波形模式切换,也可以基于各种考虑(网络设备的负载量)拒绝本次UE的波形模式切换请求。
步骤1004:网络设备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信息或DCI信息。
网络设备可以发送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其包括UE上行链路所采用的波形模式。可选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发送DCI信息,增加DCI中的字段,增加的字段用于指示UE上行链路采用的波形模式。
步骤1005:UE采用RRC连接重配置信息/DCI信息指示的波形发送上行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卫星覆盖区域是否发生变化还可以通过终端的位置和卫星的星历信息判断。
具体的,在网络设备检索到所述终端的接入卫星将由原卫星切换到目标卫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原卫星和所述目标卫星是否为在不同高度的卫星;在确定所述原卫星和所述目标卫星为在不同高度的卫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卫星的星历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是否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主要应用于不同高度的卫星切换时,在UE对UL数据速率有不同的业务要求,UE可能会进行不同高度的卫星切换。不同高度卫星的覆盖范围不同,如高轨卫星覆盖范围大,低轨卫星覆盖范围小,当终端切换到不同高度的卫星时,切换前处于卫星覆盖区域的中心区域(或卫星覆盖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终端,终端的位置可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切换完成后,可能处于卫星覆盖区域的边缘区域(或卫星覆盖区域的中心区域)。此时,尽管终端UE的地理位置并未发生变化,但是卫星覆盖区域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波形模式切换。
具体的在网络设备检索到终端需要由原卫星切换到目标卫星的情况下,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原卫星和所述目标卫星是否为在不同高度的卫星;在确定所述原卫星和所述目标卫星为在不同高度的卫星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卫星的星历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是否发生变化,进而确定所述终端是否需要切换波形模式;在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是否需要切换波形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目标波形模式与所述目标卫星通信切换波形指令;波形切换指令在终端由原卫星切换至所述目标卫星之前发送。
可选的,可由目标卫星向所述终端发送RRC连接重配置信息或DCI信息,其中,所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或DCI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上行链路采用的波形模式。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UE在不同高度的卫星之间切换时波形模式切换控制流程图,结合图11在终端需要由原卫星切换到目标卫星情况下波形模式切换步骤进行解释,如图11所示,
步骤1101:网络侧(对应于上述网络设备)根据星历表配置信息,主动检索到终端UE将从原卫星切换接入至目标卫星。
步骤1102:网络侧通知原卫星和终端,将发生目标卫星的切换。
步骤1103:UE向网络侧上报GPS位置信息,用于网络侧判定终端TA未变化。
步骤1104:网络侧请求目标卫星标识、轨迹及服务区域等信息,目标卫星完成信息反馈。
步骤1105:网络侧检测目标卫星轨道/仰角,判断切换发生时间,并对目标卫星完成鉴权过程。
步骤1106:网络侧确定目标卫星和原卫星是不同高度的卫星。
如果目标卫星和原卫星是同等高度的卫星,则无需执行波形模式切换,即无需进行步骤1107-步骤1108。
步骤1107:网络侧根据UE位置信息和目标卫星的星历信息,确定终端需要切换波形模式。
如果网络侧判定终端不需要切换波形模式,则无需执行步骤1108。
步骤1108:网络侧向目标卫星发送UE波形模式切换指示。
步骤1109-步骤1110:网络侧通知原卫星与目标卫星切换,卫星间完成切换准备过程。
步骤1111-步骤1112:终端与目标卫星建立资源链接,原卫星释放与终端的资源链接。
步骤1113:终端通过确定的波形模式与目标卫星通信。
在TN场景中,位于小区边缘的UE,在小区切换完成后仍位于小区边缘,因此不需要进行波形模式切换。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同等高度卫星之间切换的场景图,如图12所示,在NTN场景中,UE在同等高度卫星之间切换时,切换前处于卫星覆盖边缘的UE,在切换完成后,仍处于卫星覆盖边缘,不需要执行波形模式切换。
但是,由于不同卫星场景下可实现的上行链路UL数据速率不同,具体地,GEO set1为1kbps,GEO set2不支持低数据速率服务,LEO-600set1为40kbps,LEO-1200set1为10kbps,LEO-600set2为10kbps,LEO-1200set2为1kbps,因此若UE对UL数据速率有不同的业务要求,则UE可能会进行不同高度的卫星切换。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高度卫星之间切换的场景图,不同高度卫星的覆盖范围不同,如高轨卫星(对应于图13中的卫星2)覆盖范围大,低轨卫星(对应于图13中的卫星1)覆盖范围小,因此当终端切换到不同高度的HAPS/卫星时,切换前处于卫星覆盖中心(或卫星覆盖边缘)的终端,在切换完成后,可能处于卫星覆盖边缘(或卫星覆盖中心),尽管UE的地理位置并未发生变化,但是可能需要进行波形模式切换。
如果采用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波形切换,需要在卫星切换完成后才能检测接收信号强度信息,进行确定是否需要切换波形,通过RRC重配置完成波形模式的确定。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两种波形模式切换的方案时效性对比示意图,如图14所示,上面为采用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波形切换的方案,下面是采用上述图10中的方式进行波形模式切换,可见,在终端UE在不同高度卫星之间切换时采用上述图10中的方式进行波形模式切换,在完成卫星切换的同时完成波形模式切换,无需等待卫星切换完成后,再执行波形模式切换需求判断及可能的切换操作,从而减少时延对波形模式切换的影响,并且,不需要通过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来判断是否触发波形模式切换请求,可以提前完成波形模式切换并减少相关的信令开销。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波形模式的确定装置,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波形模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1502,用于在终端UE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其中,所述卫星覆盖区域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目标波形模式用于增强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卫星网络覆盖条件,所述中心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中心区域波形模式,所述边缘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边缘区域波形模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之前: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其中,当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表征所述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由所述中心区域变化至所述边缘区域;当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表征所述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由所述边缘区域变化至所述中心区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m为测量间隔,s的初始值为1,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临界阈值,所述第一临界阈值表示所述终端在中心区域波形模式下链路失效时接收信号强度的临界值;若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累计第二预设数量阈值个s对应的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并将s的值重置为1;否则,对所述s的值执行加1操作,并在所述s的当前值小于第一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返回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步骤;和/或,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其中,m为测量间隔,s的初始值为1,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所述第四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一临界阈值;若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且累计第四预设数量阈值个s对应的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并将s的值重置为1;否则,对所述s的值执行加1操作,并在所述s的当前值小于第三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返回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步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五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是否为下降趋势;和/或,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六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是否为上升趋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是否为下降趋势: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均值和第二均值,其中,所述第一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的前x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x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二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中除所述前x个时刻之外的剩余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在所述第二均值小于第一均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或者,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N-1个差值,其中,所述N-1个差值中的第i个差值是第i+1个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i个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所述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1;在所述N-1个差值中小于0的差值的数量大于第五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和/或,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是否为上升趋势: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均值和第二均值,其中,所述第一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的前x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x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二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中除所述前x个时刻之外的剩余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在所述第二均值大于第一均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或者,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N-1个差值,其中,所述N-1个差值中的第i个差值是第i+1个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i个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所述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1;在所述N-1个差值中大于0的差值的数量大于第六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根据当前时刻累计获取到的M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七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和/或,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八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九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M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七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和/或,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十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M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八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所述终端根据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波形切换请求,所述波形切换请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或者,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之前:在网络设备检索到所述终端的接入卫星将由原卫星切换到目标卫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原卫星和所述目标卫星是否为在不同高度的卫星;在确定所述原卫星和所述目标卫星为在不同高度的卫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卫星的星历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是否发生变化;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之后:在所述原卫星切换至所述目标卫星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波形切换指令,所述波形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目标波形模式与所述目标卫星通信;和/或,所述中心区域波形模式为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波形CP-OFDM;和/或,所述边缘区域波形模式为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波形DFT-s-OFD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UE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其中,
所述卫星覆盖区域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目标波形模式用于增强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卫星网络覆盖条件,所述中心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中心区域波形模式,所述边缘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边缘区域波形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其中,
当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表征所述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由所述中心区域变化至所述边缘区域;
当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表征所述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由所述边缘区域变化至所述中心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包括:
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m为测量间隔,s的初始值为1,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临界阈值,所述第一临界阈值表示所述终端在中心区域波形模式下链路失效时接收信号强度的临界值;
若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累计第二预设数量阈值个s对应的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并将s的值重置为1;
否则,对所述s的值执行加1操作,并在所述s的当前值小于第一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返回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步骤;
和/或,
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其中,m为测量间隔,s的初始值为1,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所述第四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一临界阈值;
若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且累计第四预设数量阈值个s对应的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并将s的值重置为1;
否则,对所述s的值执行加1操作,并在所述s的当前值小于第三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返回判断t+s×m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包括:
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五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是否为下降趋势;
和/或,
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六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是否为上升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是否为下降趋势,包括:
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均值和第二均值,其中,所述第一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的前x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x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二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中除所述前x个时刻之外的剩余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
在所述第二均值小于第一均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
或者,
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N-1个差值,其中,所述N-1个差值中的第i个差值是第i+1个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i个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所述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1;
在所述N-1个差值中小于0的差值的数量大于第五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
和/或,
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是否为上升趋势,包括:
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第一均值和第二均值,其中,所述第一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的前x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x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二均值是通过所述N个时刻中除所述前x个时刻之外的剩余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的均值;
在所述第二均值大于第一均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
或者,
根据所述N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N-1个差值,其中,所述N-1个差值中的第i个差值是第i+1个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i个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所述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1;
在所述N-1个差值中大于0的差值的数量大于第六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包括:
根据当前时刻累计获取到的M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
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七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
和/或,
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八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包括:
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九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M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
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七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下降趋势,其中,所述第九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预设阈值;
和/或,
在t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十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t时刻累计获取到的M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预测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
在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八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为所述上升趋势,其中,所述第十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预设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
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波形切换请求,所述波形切换请求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
或者,
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网络设备检索到所述终端的接入卫星将由原卫星切换到目标卫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原卫星和所述目标卫星是否为在不同高度的卫星;
在确定所述原卫星和所述目标卫星为在不同高度的卫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卫星的星历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是否发生变化;
在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原卫星切换至所述目标卫星之前,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波形切换指令,所述波形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目标波形模式与所述目标卫星通信;
和/或,
所述中心区域波形模式为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波形CP-OFDM;
和/或,
所述边缘区域波形模式为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波形DFT-s-OFDM。
10.一种波形模式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UE,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终端UE所处的卫星覆盖区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其中,
所述卫星覆盖区域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目标波形模式用于增强所述终端在当前卫星覆盖区域对应的卫星网络覆盖条件,所述中心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中心区域波形模式,所述边缘区域对应的目标波形模式为边缘区域波形模式。
CN202410149226.1A 2024-02-01 2024-02-01 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81010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9226.1A CN118101029A (zh) 2024-02-01 2024-02-01 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9226.1A CN118101029A (zh) 2024-02-01 2024-02-01 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01029A true CN118101029A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59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49226.1A Pending CN118101029A (zh) 2024-02-01 2024-02-01 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0102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695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 quality measurement
CN111247752A (zh) 层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
JP2021005878A (ja) 基地局、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US20220167338A1 (en) Transmission resource switching
US9344941B2 (en) Autonomous cell reselection by a user equipment
US11582670B2 (en) Adaptive carrier switching
EP3695641B1 (en) Active coordination set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US11445394B2 (en) Configuring a candidate serving base station for a terminal
KR2013010147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94825B (zh) 信号的测量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US20220272649A1 (en) Time of arrival based correction and verification for uplink channel synchronization
US12004224B2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CN114026911B (zh) 用于双连接性或载波聚合的早期数据传输
US10805121B2 (en)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in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230124693A (ko) 포지셔닝 설정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20220264497A1 (en) Time of arrival based uplink channel synchronization
Elmali et al.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of Beam Management in 5G Networks
CN115413039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7023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2434A (zh)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18101029A (zh) 波形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751657B (zh) 干扰测量方法、基站、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91412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8633315A (zh) 通信系统中的测量
US20170279641A1 (en) Methods Used in Control Node and Serving Radio Node, and Associated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