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1972A - 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1972A
CN118041972A CN202311192948.7A CN202311192948A CN118041972A CN 118041972 A CN118041972 A CN 118041972A CN 202311192948 A CN202311192948 A CN 202311192948A CN 118041972 A CN118041972 A CN 118041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data
data
topology
network unit
optica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929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滟雷
王泽林
武成洁
王光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929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1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41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1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在北向接口中创建端与端之间的数据通路,该方法包括:接收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需求;基于通路创建需求,创建数据通路,数据通路用于完成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传输技术领域的发展,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开始逐步普及,其无需电源即可完成信号处理的工作模式,吸引了众多市场。除此之外,PON网络还具有高宽带、低延迟、大覆盖范围等优点,也使得PON网络成为了现代宽带接入的重要选择之一。
PON网络控制器系统包括南向接口和北向接口。其中,南向接口为PON网络控制器与设备之间的接口,北向接口为PON网络控制器与上层应用(比如:业务编排器)之间的接口。宽带论坛(broadband forum,BBF)联盟为PON网络提供了信息管理模型,用于管理PON网络中的相关数据,但是该信息管理模型仅能服务于PON网络控制器的南向接口,而无法满足PON网络控制器的北向接口中的数据管理需求,进而导致北向接口无法创建端与端之间的数据通路,使得端与端之间无法正常进行数据传输。
因此,如何在北向接口中创建端与端之间的数据通路,使得端与端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传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在北向接口中创建端与端之间的数据通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包括:接收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请求;基于通路创建请求,创建数据通路,数据通路用于完成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
这样一来,响应于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请求,创建数据通路以用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数据传输,进而满足通过PON网络控制器的北向接口实现从光线路终端到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接收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请求之前,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由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向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以使得业务编排器根据拓扑资源数据,生成通路创建请求,拓扑资源数据用于表征与网络控制器连接的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状态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响应于接收到由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向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基于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获取拓扑资源数据,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用于指示网络控制器获取拓扑资源数据的具体信息;向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拓扑资源数据包括: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连接关系、光线路终端的端口数量、光线路终端的端口带宽、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光网络单元的端口数量、光网络单元的端口带宽以及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包括: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请求;处理模块,用于基于通路创建请求,创建数据通路,数据通路用于完成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由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向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以使得业务编排器根据拓扑资源数据,生成通路创建请求,拓扑资源数据用于表征与网络控制器连接的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基于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获取拓扑资源数据,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用于指示网络控制器获取拓扑资源数据的具体信息;向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拓扑资源数据包括: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连接关系、光线路终端的端口数量、光线路终端的端口带宽、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光网络单元的端口数量、光网络单元的端口带宽以及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其中,当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
本发明中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N网络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的设计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N网络的分层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N网络的拓扑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层间接口的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
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可以包括直接指示和间接指示。例如,以下文中第一控制信息为例,第一控制信息可以直接携带信息A的本身或者其索引,以实现直接指示信息A的目的。或者,第一控制信息也可以携带与信息A存在关联关系的信息B,从而在指示信息B的同时实现间接指示信息A的目的。
针对于PON网络中的北向接口(northbound interface,NBI),国际标准组织有相关的接口技术规范,该接口技术规范定义是基于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system,EMS)和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的PON网络管理体系架构。其中,EMS能够管理本设备厂家的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NMS能够管理不同设备厂商的PON网络。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CCSA)基于上述接口技术规范,制定了EMS-NMS接口信息模型,其功能丰富,涵盖了NMS到EMS之间的业务发放、网络维护等功能。但是,由于接口功能全面,导致接口信息模型以及操作方法较为复杂,从传统意义上而言,运营商的综合网管系统,基本上没有达到对于该接口信息模型的功能全覆盖。
随着网络数字化的发展,对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运营商通过构建统一的跨专业端到端业务编排器系统使用表现层状态转换(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EST)接口技术完成与网络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互,以实现业务的快速开通。
如背景技术所述,BBF联盟也为PON网络提供了相关的信息管理模型,但是该模型主要服务于PON网络中的南向接口(southbound interface,SBI),即通过该模型可直接对网元设备进行配置、告警以及性能管理。若是将该模型直接移植到北向接口,即在端到端业务编排器和网络控制器之间接口上使用,将会加重端到端业务编排器系统的负担,因为需要处理大量的网络网元设备的相关配置参数,明显的,上述移植行为是不符合运营商对端到端业务编排器系统的定位,也即无法实现北向接口中端对端的数据传输需求。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基于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请求,创建数据通路,以用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数据传输,进而满足通过PON网络控制器的北向接口实现从光线路终端到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一种PON网络的系统架构图,该PON网络包括:至少一个OLT110和多个ONU120。其中,OLT110为PON网络提供网络侧接口,ONU120为PON网络提供用户侧接口。
在该PON网络中,从OLT110到ONU120的方向定义为下行方向,而从ONU120到OLT110的方向定义为上行方向。在下行方向,OLT110采用广播方式将下行数据,通过1:N无源光分路器分配给该OLT110管理的多个ONU120,各个ONU120只接收携带自身标识的数据;而在上行方向,多个ONU120采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的方式与OLT110进行通信,每个ONU120按照OLT110为其分配的时域资源发送上行数据。该OLT110通常位于中心局(central office,CO),可以统一管理至少一个ONU120,并在ONU120与上层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具体来说,该OLT110可以充当ONU120与所述上层网络(比如因特网、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之间的媒介,将从上层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转发到ONU120,以及将从ONU120接收到的数据转发到该上层网络。该OLT110的具体结构配置可能会因该PON网络的具体类型而异,比如,在一种实施例中,该OLT11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该发射机用于向ONU120发送下行连续光信号,该接收机用于接收来自ONU120的上行突发光信号。
该OLT110可以包括单板,单板包括TM模块,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模块和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TM接收PPS(pulse persecond)信号和时钟信号,并根据接收的PPS信号和时钟信号同步自身的时间信息。MAC根据配置的时间间隔,每隔所述时间间隔定时产生中断,并锁定本地时间计数值(例如,GPON中可以为超帧的计数值,EPON中可以为LocalTime的计数值),同时MAC发送中断通知给CPU,CPU收到中断通知后,读取MAC模块当前的本地时间计数信息,以及读取TM当前的时间信息。该ONU120可以分布式地设置在用户侧位置(比如用户驻地)。该ONU120可以为用于与OLT110和用户进行通信的网络设备,具体而言,该ONU120可以充当OLT110与用户之间的媒介,例如,ONU120可以将从该OLT110接收到的数据转发到用户,以及将从该用户接收到的数据转发到OLT110。
以下提出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网络控制器,包括S101至S102,各个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S101、接收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需求。
其中,通路创建需求用于指示网络控制器创建数据通路。示例性的,通路创建需求可以为可执行脚本或可执行指令,网络控制器可执行该脚本或指令,以完成数据通路的创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需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向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以使得业务编排器根据拓扑资源数据,生成通路创建请求。
其中,拓扑资源数据用于表征与网络控制器连接的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
可选的,如图3所示,响应于接收到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向业务编排器返回拓扑资源数据,可具体实现为以下步骤:
S1011、响应于接收到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基于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获取拓扑资源数据。
其中,拓扑资源数据包括: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连接关系、光线路终端的端口数量、光线路终端的端口带宽、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光网络单元的端口数量、光网络单元的端口带宽以及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为PON网络北向数据模型的一种,除此之外,PON网络北向数据模型还包括以太网业务模型,其上述模型的具体设计流程,如下所述。
本案提到的PON网络北向数据模型用于实现网络控制器响应北向拓扑查询请求后返回给业务编排器的拓扑资源数据和业务编排器向网络控制器下发以太网业务数据的具体信息。如图4所示,为PON网络北向数据模型的设计流程图,可以看出,PON网络北向数据模型是根据业务开通需求、参考国际标准组织(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拓扑模型、IETF以太网业务模型以及IETF YANG公共数据模型完成的。以下对上述概念进行详细描述。
(1)业务开通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PON网络控制器的北向接口和南向接口的数据建模思想截然不同。业务编排器系统是面对跨专业网络中的异构资源的情形下,实现业务的端到端拉通。其中,南向接口功能强调的是物理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如节点类型、节点IP地址、节点协议属性、端口层次、端口协议类型以及维护状态点等。PON网络的北向接口需要支持网络资源抽象的能力,其目的为消除各设备厂家物理资源的差异性,通过抽象模型进行资源获取,同时在该接口上实现PON网络的以太网业务的快速发放及其业务管理能力。
(2)IETF拓扑模型
IETF提供了相关的网络拓扑模型,分别为ietf-network.yang和ietf-network-topology.yang。PON网络的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以上述两个模型为基础模型。为了更好的消除各设备厂家物理资源的差异性,解决多设备厂家网络的资源获取及识别,PON网络的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也将采用对物理资源的抽象方式,IETF提供的ietf-te-topology.yang模型,也将作为主要的基础拓扑模型被引用。
(3)IETF ETH业务模型
IETF提供了以太业务(ETH)模型ietf-eth-tran-service.yang,PON网络的北向数据模型中的ETH业务模型将参考IETF的以太业务模型,并依据PON网络特征优化该模型。
(4)IETF YANG公共数据模型
IETF为资源、拓扑、业务等能力模型,提供了很多通用基础性模型,如ietf-inet-types.yang、ietf-te-types.yang以及ietf-yang-types.yang等YANG文件,这些基础性模型对常用的网络对象进行了通用定义,同时携带有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连接关系、对象属性以及对象可执行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光传送网络(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IP承载网络控制器与对接的跨专业端到端业务编排器系统的接口模型上已经实现了基于IETF网络拓扑模型为基础资源的抽象方法。如图5所示,在设计PON网络北向数据模型前,需要结合上述已有的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和以太网业务模型对PON网络进行分层抽象建模,并结合PON网络的业务开通需求,将PON网络的资源数据进行分层。
紧接着,以两个结构来说明PON网络北向数据模型的相关内容,分别为拓扑资源模型和以太网业务模型。
PON网络的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的对象和对应的数据类型如下表所示:
表1:network
表2:ietf-te-topology:te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name string 拓扑名称
optimization-criterion identity ietf-te-types:not-optimized
表3:ietf-network-topology:link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link-id UUID RFC 4122
source-node inet:uri 源节点
source-tp inet:uri 源节点上的端口
dest-node inet:uri 宿节点
dest-tp inet:uri 宿节点上的端口
ietf-te-topology:te 数据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OLT和ONU之间形成逻辑的PON层link。由于在主干光缆段是复用光纤,则使用link对象表达OLT和ONU的从属关系。在PON网络允许出现多条具备相同源/宿端口的link。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PON网络的拓扑示意图,在图6所示的PON网络拓扑中,使用link对象描述OLT和ONU之间的从属关系,link对象的源宿两端基本信息如表4所示,其中使用逻辑符号A-代表OLT设备B-代表ODN设备C-代表ONU设备。
表4
link对象 源节点 源端口 宿节点 宿端口
1 A1 a C1 C1.1
2 A1 a C2 C2.1
3 A2 b C1 C1.1
4 A2 b C2 C2.1
5 A3 c C3 C3.1
6 A3 c C4 C4.1
7 A3 d C3 C3.2
8 A3 d C4 C4.2
表5:ietf-te-topology:te
表6:node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node-id UUID RFC 4122
ietf-te-topology:te-node-id yang:dotted-quad 管理地址IP
ietf-te-topology:node-model string 节点设备型号
ietf-te-topology:te 数据结构
ietf-network-topology:termination-point 数据结构
表7:ietf-te-topology:te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oper-status enum up/down
admin-status enum up/down
name string 网元名称
ietf-te-topology:node-type enum 节点设备类型:OLT/ONU
PON-NETWORK:ONU-type enum SFU/HGU/OTHERS
ietf-eth-te-topology:lag-list 数据结构 TRUNK管理
表8:ietf-eth-te-topology:lag-list
表9:ietf-eth-te-topology:lag-member-list
表10:ietf-network-topology:termination-point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tp-id UUID RFC4122
te-tp-id 端口ID
ietf-te-topology:te 数据结构
表11:ietf-te-topology:te
表12:physical-info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rack-id uint8 机架号
shelf-id uint8 框号
slot-id uint8 槽位号
subcard-id uint8 子卡号
port-id uint8 端口号
board-type string 单板类型
board-name string 单板名称
表13:interface-switching-capability
表14:protection-info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protection-type enum type-B/type-C
protection-role enum Primary/secondary
related-tp 数组结构
protection-config 数据结构
working-status Enum on/off
参见表14所示,PON网络内部的type-B和type-C的保护关系通过节点的保护组进行表达。
表15:related-tp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protection-role enum Primary/secondary
tp_id leafref 端口标识符
表16:protection-config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restoreWaitTime int 回切时间,单位:秒
alarmTime yang:date-and-time 告警时间
表17:ietf-eth-te-topology:svc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client-facing boolean TRUE(默认值)
ietf-eth-te-topology:outer-tag 数据结构
ietf-eth-te-topology:second-tag 数据结构
表18:ietf-eth-te-topology:outer-tag/second-tag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vlan-bundling boolean 支持vlan捆绑
表19:PORT-BW-profile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TX-RX ENUM 方向
max-link-bandwidth 数据结构
unreserved-bandwidth 数据结构
表20:max-link-bandwidth/unreserved-bandwidth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channel-rate-list/ 数组结构
eth-speed long 接口速率bps
表21:channel-rate-list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channel ENUM 10GPON/XGSPON/GPON
rate long 表达实际的速率,单位kbps
需要说明的是,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上的数据节点,均为只读属性。
PON网络的北向以太网业务数据模型可直接在ietf-eth-service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适应PON网络的特征,具体属性如下表所示。参见表22-表30,ETH业务模型采用在OLT和ONU设备的客户侧eth端口直接配置端口、VLAN等信息进行配置下发。北向以太网业务数据模型可直接展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主用路径,备用路径及业务当前路径。
表22PON-ethtsvc:etht-svc
表23:te-topology-identifier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provider-id long 控制器唯一
client-id long 控制器唯一
topology-id long 控制器唯一
表24:etht-svc-end-points
表25:etht-svc-access-points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access-point-id uint8 接入端序号
access-node-id leafref 接入端节点ID
access-ltp-id leafref 接入端支路侧端口ID
access-point-type enum 端口类型
表26:outer-tag/second-tag
表27:ingress-egress-bandwidth-profile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bandwidth-profile-type identity ieth-eth-tran-types:mef-10-bwp
CIR string 承诺带宽,单位kbps
EIR string 可扩展带宽,单位kbps
表28:state
表29:pm-state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latency long 时延,单位:微秒
表30:p2p-primary-path/p2p-secondary-path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注释/取值
link-id identityref 链路ID
本案的一种数据通路创建方法的北向数据模型的设计满足PON网络的北向业务开通的接口需求。
S1012、向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
可选的,拓扑资源数据可携带于拓扑资源数据反馈信息中,拓扑资源数据反馈信息用于响应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以使得业务编排器获取到拓扑资源数据。
示例性的,网络控制器基于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组织业务编排器所需的拓扑资源数据后,为响应业务编排器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向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反馈信息,其中,拓扑资源数据反馈信息用于指示业务编排器接收拓扑资源数据,拓扑资源数据反馈信息包括拓扑资源数据。网络控制器向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也可以被称为“网络控制器返回拓扑资源数据至业务编排器”,其达到的技术效果一致,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予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控制器主要负责管理PON网络的基础配置,如OLT纳管、光模块端口使能、type-B配置、上联以太端口的保护配置、ONU自动上线管理、配置端口以及管理客户侧端口等。因此,网络控制器可根据北向数据拓扑资源模型返给业务编排器拓扑资源数据。
示例性的,网络控制器获取拓扑资源数据后,可将拓扑资源数据转换为业务编排器可直接使用的格式,进而以响应拓扑查询请求的方式将拓扑资源数据反馈给业务编排器。
S102、基于通路创建请求,创建数据通路。
可选的,通路创建请求可由业务编排器基于拓扑数据和上述以太网业务模型生成。
其中,数据通路用于完成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的,如S101中所述,通路创建需求可以为可执行脚本或可执行指令,网络控制器接收到通路创建请求后,可通过执行上述脚本或指令完成数据通路的创建。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通路用于完成北向接口中的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其最终目的,为完成北向接口中的相关业务,例如可以为以太网业务。
这样一来,响应于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请求,创建数据通路以用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数据传输,进而满足通过PON网络控制器的北向接口实现从光线路终端到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应用于控制器层间接口,如图7所示,控制器层间接口即在运营商SDN电信网络中跨专业端到端业务编排器和各个专业网络控制器之间的接口,也是PON网络的北向接口数据模型定义的位置。对于运营商来讲,面对各个专业网络,为了实现跨专业网络的专线业务端到端开通的诉求,在网络侧(端到端业务编排器和网络控制器之间,即图7中的控制器层间接口位置)构建统一的接口模型,对于运营商开发高效的业务编排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业务编排器系统上满足用户灵活,智能需求快速实现业务管理的核心能力。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80包括:通信模块801和处理模块802。
通信模块801,用于接收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请求。
处理模块802,用于基于通路创建请求,创建数据通路,数据通路用于完成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模块801,还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由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向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以使得业务编排器根据拓扑资源数据,生成通路创建请求,拓扑资源数据用于表征与网络控制器连接的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模块801,具体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基于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获取拓扑资源数据,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用于指示网络控制器获取拓扑资源数据的具体信息;向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拓扑资源数据包括: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连接关系、光线路终端的端口数量、光线路终端的端口带宽、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光网络单元的端口数量、光网络单元的端口带宽以及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
在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上述集成的模块的功能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图9所示的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如图9所示,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90包括:处理器902,总线904。可选的,该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9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01;可选地,该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9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903。
处理器902,可以是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9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902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通信接口903,用于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该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90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存储器901可以独立于处理器902存在,存储器901可以通过总线904与处理器902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902调用并执行存储器901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901也可以和处理器902集成在一起。
总线9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9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源光网络PON,所述PON网络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单元ONU,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请求;
基于所述通路创建请求,创建数据通路,所述数据通路用于完成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向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以使得所述业务编排器根据所述拓扑资源数据,生成所述通路创建请求,所述拓扑资源数据用于表征与网络控制器连接的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向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基于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获取所述拓扑资源数据,所述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拓扑资源数据的具体信息;
向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所述拓扑资源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资源数据包括:所述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连接关系、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数量、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带宽、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端口数量、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端口带宽以及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
5.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业务编排器发送的通路创建请求;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通路创建请求,创建数据通路,所述数据通路用于完成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向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拓扑资源数据,以使得所述业务编排器根据所述拓扑资源数据,生成所述通路创建请求,所述拓扑资源数据用于表征与所述网络控制器连接的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的拓扑资源数据请求信息,基于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获取所述拓扑资源数据,所述北向拓扑资源数据模型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获取所述拓扑资源数据的具体信息;
向所述业务编排器发送所述拓扑资源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资源数据包括:所述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连接关系、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数量、所述光线路终端的端口带宽、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端口数量、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端口带宽以及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端口配置信息。
9.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其中,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
CN202311192948.7A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8041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92948.7A CN118041972A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92948.7A CN118041972A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1972A true CN118041972A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92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2948.7A Pending CN118041972A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19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5487B2 (en) Service distribu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2739514B (zh) 一种同轴电缆媒体转换器及流量交换的方法
CN101414925B (zh) 光网络终端配置的方法及系统、装置
EP3154222B1 (en) Service configura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604182B (zh) 业务通道配置方法和光线路终端以及无源光网络
CN101322334A (zh) 无源光网络系统、主控制设备获得从属设备能力的方法
EP3107241A1 (en) Optical network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EP3883257B1 (en) Data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based on distributed processing unit (dpu) and dpu
CN101534155B (zh) 一种业务发放方法及系统
CN101888573B (zh) 一种自动发现相邻节点间资源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41592B (zh) 多业务传送网中管理gpon支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0589404C (zh) 一种业务调度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141309A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终端的远程命令行管理方法
CN118041972A (zh) 一种数据通路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62937B (zh) 一种多域多层连接业务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5099788A (zh) 一种光网络单元集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378330A (zh) 对设备实现远程管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ang et al. Automated service provisioning in hybrid fiber copper access networks
Zhou et al. Towards software-defined optical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terogeneous optical networks
Xiyang et al. Discuss of a distributed structure in access network
Maricato José Miguel
KR20040058386A (ko) 가입자간 요구형 전용회선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