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0145A - 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0145A
CN118040145A CN202311772756.3A CN202311772756A CN118040145A CN 118040145 A CN118040145 A CN 118040145A CN 202311772756 A CN202311772756 A CN 202311772756A CN 118040145 A CN118040145 A CN 118040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oling
water
uni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727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杨
周发山
刘靓侃
曹明皓
李志统
罗钟高
曾上将
殷宇强
邢佳妮
卜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Zhejiang Elete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Zhejiang Elete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Zhejiang Elete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Zhejiang Elete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727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01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40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0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9Fluids undergoing a liquid-gas phase change or transition, e.g. evaporation or cond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6Heat-exchang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ells and other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or fuel cells
    • H01M10/663Heat-exchang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ells and other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or fuel cells the system being an air-conditioner or an eng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目前部分风冷系统对电池簇采用外部冷却从而导致难以保证蓄电池得以冷却,影响蓄电池安全运行,也导致空调系统初投资及运行成本较大等问题。包括空调冷却模块,设置有冷水机组、冷却塔、若干循环泵,冷水机组一侧设置有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空调输配模块,设置有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控单元以及若干传感器,通过空调冷却模块与空调输配模块的协调控制,根据电池簇内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切换供冷模式,以达到良好供冷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通过空气处理机组与电池散热风机保证蓄电池进行充分换热,保证其正常工作,具有供冷效果好、节能环保、稳定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而储能是解决新能源电源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增强能源系统供应安全性、灵活性的。随着国家和各地的储能保障政策得不断推出,新能源装机容量会进一步扩容,储能规模也会不断扩张。在储能电站中,核心部件是储能蓄电池,保障其温湿度环境的稳定对储能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随着储能电站的蓬勃发展,其能耗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空调系统的能耗颇高。因此,在保证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对储能电站的长期稳定和节能降耗至关重要。
目前储能电站的冷却系统主要技术路线为风冷、液冷、热管冷却和相变冷却。其中热管和相变冷却技术尚未成熟,而液冷技术成本较高且存在冷液泄露风险。目前常规的风冷系统通常采用分散式分体空调,空调系统整体效率低、能耗大。部分风冷系统对电池簇采用外部冷却形式,冷空气不能深入内部,蓄电池的冷却得不到保证,影响蓄电池的安全运行、存在高温安全隐患,也导致空调系统初投资及运行成本较大;其余风冷系统内部冷却方式无法实现根据电池簇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实现风量调节从而达到节能效果,且可能产生结露现象导致蓄电池出现短路问题。
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其公开号为CN100595493C,其设有室内温度-室内湿度的组计算单元、温度设定值-湿度设定值决定单元以及温度-湿度控制单元。室内温度·室内湿度的组计算单元计算与舒适性指标PMV 目标值对应的室内温度及室内湿度的组合。温度设定值·湿度设定值决定单元,每隔一定周期从计算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的组合中、选择并决定节能的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的组合。温度·湿度控制单元分别控制室内温度及室内湿度,以便使其变为决定的温度值以及湿度值。但该空调控制装置没有采取多种供冷控制的技术手段,在节能控制效果上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目前部分风冷系统对电池簇采用外部冷却形式从而导致难以保证蓄电池得以冷却、存在高温安全隐患影响其安全运行,也导致空调系统初投资及运行成本较大等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包括:
空调冷却模块,设置有冷水机组和冷却塔以及若干个循环水泵,冷水机组的一侧设置并连接有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包括冷冻水循环泵和冷却水循环泵;
空调输配模块,设置有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控单元以及若干个传感器,风控单元设置有二次回风风机和送风管道以及电动风阀,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空调冷却模块与空调输配模块连接。
空调冷却模块负责空调系统的冷却控制,空调输配模块负责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空气处理机组,用于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保障冷却气体质量; 冷水机组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并联设置,冷水机吸收运输空气的热量,并将其转化为冷空气提供制冷,由空调输配模块进行管道输送。冷却塔负责降温循环,将空调系统中产生的余热或废热发散,从而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冷却塔中的水通过管道与冷水机组相连,实现循环使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冷却水用于冷凝器,将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的热量带走,使制冷剂得以继续循环。冷冻水则用于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收室内热量并带走,即完成制冷的过程。风控单元负责管道送风控制。
作为优选,冷水机组与冷冻水循环泵连接,冷冻水循环泵与冷却水循环泵连接,冷却水循环泵与冷却塔连接;冷却塔的出水侧管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冷水机组的蒸发器通过冷冻水管路以及及冷冻水循环泵与空气处理机组连接,二次回风风机空调设置在送风管道的送风母管上;风控单元的送风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电动风阀和传感器,通过控制二次回风风机的启闭以混合室内热风适当提高。
作为优选,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和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冷冻水管路分别设有第一电动调节阀和第二电动调节阀,冷水机组的冷凝器侧和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冷却水管路分别设有第三电动调节阀和第四电动调节阀。自各空气处理机组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由电动调节阀分配供向冷水机组及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通过设置电动调节阀使得冷却水正常循环,同时实现节能控制效果。
作为优选,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还包括有供电模块,供电模块设置有电池簇和电池散热风机,电池簇内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空调冷风经电池簇顶部风口进入簇内,与电池簇内设置的蓄电池充分换热后通过电池散热风机排出电池簇,空气处理机组通过空气处理机组的空调送风管道和各个送风支管与电池簇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冷却水的出水水温;湿度传感器内置于电池簇监测的湿度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所对应的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冷却塔的冷却水出水侧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实时温度数据;
S2、根据实时温度数据与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关系,自动切换若干种供冷模式;
S3、根据电池簇内部检测的温度与湿度自适应调节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控单元以及冷水机组的工作状态。
根据电池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关系,切换不同的供冷模式,既能够达到良好适宜的供冷效果,又能够实现节能控制。
作为优选,若干种供冷模式包括单独供冷模式和联合供冷模式,单独供冷模式包括冷水机组单独供冷和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单独供冷,联合供冷模式包括冷水机组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联合供冷。不同的供冷模式对应不同供冷循环装置的实际连接关系,通过电动调节阀等装置控制管道启闭,实现良好的制冷循环。
作为优选,冷水机组单独供冷包括自各空气处理机组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供向冷水机组的蒸发器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单独供冷包括自各空气处理机组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由电动调节阀分配供向冷水机组及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当冷却水出水温度较高时,一般采取单独供冷的方式。
作为优选,冷水机组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联合供冷包括自各空气处理机组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供向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当冷却水出水温度较低时,一般采取联合供冷的方式。
作为优选,在S3中,根据电池簇内部检测的温度自适应调节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控单元以及冷水机组的工作状态包括:当某几个电池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温度值未落在柜内预设温度区间时,控制该电池簇对应的电动风阀开度调节送风量;当各个电池簇内的监测温度值均未落在柜内预设温度区间时,调节冷水机组的出力以及对应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总量,根据整体送风温度实际大小控制二次回风风机的启闭。由传感器检测的实时数据进行工作状态的稳定调节,保证功能系统正常运作。
作为优选,在S3中,根据电池簇内部检测的湿度自适应调节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控单元以及冷水机组的工作状态包括:根据电池簇内置的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实时湿度值计算电池簇内对应的露点温度,调节冷水机组的出力和对应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总量以及电动风阀的开度,保证送风支管温度传感器监测的送风温度不小于电池簇内露点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空调冷却模块与空调输配模块的协调控制,根据电池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关系,切换不同的供冷模式,达到良好适宜的供冷效果的同时节能环保。空气处理机组送出的冷风经送风母管和各送风支管及电池簇进风口进入电池簇内,在电池散热风机的作用下与蓄电池充分换热后排出电池簇,保证供能系统正常工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冷水机组单独供冷模式下的实际装置图。
图3是本发明的联合供冷模式下的实际装置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单独供冷模式下的实际装置图。
图中:1、空气处理机组;2、螺杆式冷水机组;3、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4、冷冻水循环泵;5、开式冷却塔;6、冷却水循环泵;7、空调送风管道;8、二次回风风机;9、电动风阀;10、温度传感器;11、湿度传感器;12、电池簇;13、电池散热风机;14、蓄电池;15、冷却塔温度传感器;16、电池簇内温度传感器;17、电池簇内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空调冷却模块与空调输配模块,此外还设置哟供电模块。其中空调冷却模块设置有冷水机组和冷却塔以及若干个循环水泵,冷水机组一般采用螺杆式冷水机组2,冷水机组的一侧设置并连接有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冷却塔可采用开式冷却塔5,循环水泵包括冷冻水循环泵4和冷却水循环泵6。
空调输配模块设置有空气处理机组1和风控单元以及进行各种模拟数据采集的传感器,风控单元设置有二次回风风机8和送风管道以及电动风阀9,传感器包括具有一定参数的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如图1所示,空调冷却模块的冷水机组与冷冻水循环泵4连接,冷冻水循环泵4与冷却水循环泵6连接,冷却水循环泵6与冷却塔连接;冷却塔的出水侧管路与温度传感器10连接,冷水机组的蒸发器通过冷冻水管路以及冷冻水循环泵4与空气处理机组1连接,二次回风风机8空调设置在送风管道的送风母管上;风控单元的送风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电动风阀9和传感器。
空调冷却模块冷却控制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设置在空调冷却的一侧,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保障冷却气体质量。冷水机组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并联连接在空调冷却模块一侧,冷水机吸收运输空气的热量,将其转化为冷空气提供制冷,由空调输配模块进行管道输送。冷却塔负责降温循环,将空调系统中产生的余热或废热发散,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冷却塔中的水通过管道与冷水机组相连。冷却水设置有冷凝器,将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的热量带走,循环制冷。冷冻水输送至蒸发器中,在蒸发器中吸收室内热量并带走以完成制冷过程。
冷水机组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一般并联设置,冷水机组的蒸发器侧和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的二次侧的冷冻水管路分别设有两个电动调节阀,为第一电动调节阀F1、第二电动调节阀F2,冷水机组的冷凝器侧和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的一次侧的冷却水管路也分别设有两个电动调节阀,为第三电动调节阀F3、第四电动调节阀F4。冷却塔的冷却水出水侧管路上设置有冷却塔温度传感器15,监测冷却水的出水水温。电池簇12内置有空调送风通道,与空气处理机组1送出的空调冷风经空调送风管道7进入电池簇12内,与蓄电池14充分换热后在电池散热风机13的作用下排出电池簇12。空调送风管道7的送风母管上设置有二次回风风机8;与各电池簇12相连的送风支管分别设置有电动风阀9、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电池簇12内置有电池簇内温度传感器16与电池簇内湿度传感器17。
供电模块一般包括电池簇12和电池散热风机13,电池簇12内置有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空调冷风经电池簇12顶部风口进入簇内,与电池簇12内设置的蓄电池14充分换热后通过电池散热风机13排出电池簇12,空气处理机组1通过空气处理机组1的空调送风管道7和各个送风支管与电池簇12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所述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冷却塔的冷却水出水侧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10监测的实时温度数据;
S2、根据实时温度数据与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关系,自动切换若干种供冷模式;
S3、根据电池簇12内部检测的温度与湿度自适应调节空气处理机组1和风控单元以及冷水机组的工作状态。
在S1中,冷却塔的冷却水出水侧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出水温度T1的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对管路运输水进行实时温度采集上传,当T1>18℃时,切换至冷水机组单独供冷;当12<T1≤18℃时,切换至联合供冷模式;T1≤12℃时,切换至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单独供冷。
在S2中,若干种供冷模式包括单独供冷模式和联合供冷模式,单独供冷模式包括冷水机组单独供冷和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单独供冷,联合供冷模式包括冷水机组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联合供冷。
其中,冷水机组单独供冷包括自各空气处理机组1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4供向冷水机组的蒸发器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1;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单独供冷包括自各空气处理机组1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4由电动调节阀分配供向冷水机组及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1。
冷水机组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联合供冷模式主要通过:自各空气处理机组1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4供向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1。
在S3中,根据电池簇12内部检测的温度自适应调节空气处理机组1和风控单元以及冷水机组的工作状态包括:当某几个电池簇内温度传感器16的监测温度值未落在柜内预设温度区间时,控制该电池簇12对应的电动风阀9开度调节送风量;当各个电池簇12内的监测温度值均未落在柜内预设温度区间时,调节冷水机组的出力以及对应空气处理机组1的送风总量,根据整体送风温度实际大小控制二次回风风机8的启闭。控制过程细化为:当电池簇内温度传感器16监测的温度值T2低于或高于设定的柜内温度设定区间时,控制所对应的电动风阀9开度以调节对应送风量;当所有的电池簇内温度传感器16监测的温度值T2均低于或高于设定的电池簇12内温度设定区间时,调节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出力和对应空气处理机组1的送风总量;当整体送风温度过低时,还可通过控制二次回风风机8的启闭以混合室内热风适当提高。为防止电池簇12内结露,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可根据电池簇内置的湿度传感器17监测的湿度值H1和温度传感器16监测的温度值T2实时计算所述电池簇12内对应的露点温度T3,通过调节螺杆式冷水机组2的出力和对应空气处理机组1的送风总量以及电动风阀的9开度,保证送风支管温度传感器11监测的送风温度T4≥电池簇内露点温度T3。
根据电池簇12内部检测的湿度自适应调节空气处理机组1和风控单元以及冷水机组的工作状态包括:根据电池簇内湿度传感器17监测的实时湿度值计算电池簇12内对应的露点温度,调节冷水机组的出力和对应空气处理机组1的送风总量以及电动风阀9的开度,保证送风支管温度传感器10监测的送风温度T4不小于电池簇12内露点温度T3。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进行供冷模式切换的具体方式,采取如下技术手段:
对温度传感器10采集实时温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实时温度数据与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当T1>18℃时,切换至冷水机组单独供冷模式;当12<T1≤18℃时,切换至冷水机组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联合供冷;T1≤12℃时,切换至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单独供冷,实际按照温度区间对应择取模式时可进行一定的调整,系统进行冷水机组单独供冷模式、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单独供冷,冷水机组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联合供冷三种供冷模式下的状态切换过程分别如下。
如图2所示,第一种供冷模式为冷水机组单独供冷模式。在第一种供冷模式下,螺杆式冷水机组2、冷冻水循环泵4、开式冷却塔5及冷却水循环泵6运行,第一电动调节阀F1和第三电动调节阀F3开启,第二电动调节阀F2和第四电动调节阀F4关闭。自各空气处理机组1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4供向螺杆式冷水机组2的蒸发器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1。
如图3所示,第二种供冷模式为螺杆式冷水机组2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联合供冷模式。在第二种供冷模式下,螺杆式冷水机组2、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冷冻水循环泵4、开式冷却塔5及冷却水循环泵6运行,第一电动调节阀F1、第二电动调节阀F2、第三电动调节阀F3以及第四电动调节阀F4均开启。自各空气处理机组1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4由电动调节阀分配供向螺杆式冷水机组2及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1。
如图4所示,第三种供冷模式为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单独供冷模式。在第三种供冷模式下,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冷冻水循环泵4、开式冷却塔5及冷却水循环泵6运行;自各空气处理机组1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4供向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3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1。
综上分析可知,本系统通过空调冷却模块与空调输配模块的协调控制,根据电池簇12内置的温度传感器10监测的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关系,切换不同的供冷模式,达到良好适宜的供冷效果的同时节能环保。此外,当个别电池簇内温度传感器16监测到的温度值T2低于或高于设定的柜内温度设定区间时,控制电池簇12对应的电动风阀9开度以调节对应送风量;当所有的电池簇12内检测温度值T2均低于或高于设定的电池簇12内温度设定区间时,调节螺杆式冷水机组2的出力和对应空气处理机组1的送风总量;当整体送风温度过低时,还可通过控制二次回风风机8的启闭以混合室内热风适当提高。为防止电池簇12内结露,控制系统可根据电池簇内湿度传感器17监测的湿度值H1和电池簇内温度传感器16监测的温度值T2实时计算所述电池簇12内对应的露点温度T3,通过调节所述螺杆式冷水机组2的出力和对应空气处理机组1的送风总量以及电动风阀9的开度,保证送风支管温度传感器10监测的送风温度不低于电池簇12内露点温度。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精神作举例说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申请较多地使用了空调冷却模块、空调输配模块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䟺本申请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申请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冷却模块,设置有冷水机组和冷却塔以及若干个循环水泵,冷水机组的一侧设置并连接有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包括冷冻水循环泵和冷却水循环泵;
空调输配模块,设置有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控单元以及若干个传感器,风控单元设置有二次回风风机和送风管道以及电动风阀,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空调冷却模块与空调输配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与冷冻水循环泵连接,冷冻水循环泵与冷却水循环泵连接,冷却水循环泵与冷却塔连接;冷却塔的出水侧管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冷水机组的蒸发器通过冷冻水管路以及及冷冻水循环泵与空气处理机组连接,所述二次回风风机空调设置在送风管道的送风母管上;风控单元的送风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电动风阀和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和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冷冻水管路分别设有第一电动调节阀和第二电动调节阀,冷水机组的冷凝器侧和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冷却水管路分别设有第三电动调节阀和第四电动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还包括有供电模块,供电模块设置有电池簇和电池散热风机,电池簇内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空调冷风经电池簇顶部风口进入簇内,与电池簇内设置的蓄电池充分换热后通过电池散热风机排出电池簇,空气处理机组通过空气处理机组的空调送风管道和各个送风支管与电池簇连接。
5.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冷却塔的冷却水出水侧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实时温度数据;
S2、根据实时温度数据与预设温度区间之间的关系,自动切换若干种供冷模式;
S3、根据电池簇内部检测的温度与湿度自适应调节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控单元以及冷水机组的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种供冷模式包括单独供冷模式和联合供冷模式,单独供冷模式包括冷水机组单独供冷和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单独供冷,联合供冷模式包括冷水机组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联合供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单独供冷包括自各空气处理机组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供向冷水机组的蒸发器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单独供冷包括自各空气处理机组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由电动调节阀分配供向冷水机组及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联合供冷包括自各空气处理机组的冷冻水回水经冷冻水循环泵供向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冷冻水供水供向空气处理机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根据电池簇内部检测的温度自适应调节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控单元以及冷水机组的工作状态包括:当某几个电池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温度值未落在柜内预设温度区间时,控制该电池簇对应的电动风阀开度调节送风量;当各个电池簇内的监测温度值均未落在柜内预设温度区间时,调节冷水机组的出力以及对应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总量,根据整体送风温度实际大小控制二次回风风机的启闭。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根据电池簇内部检测的湿度自适应调节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控单元以及冷水机组的工作状态包括:根据电池簇内置的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实时湿度值计算电池簇内对应的露点温度,调节冷水机组的出力和对应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总量以及电动风阀的开度,保证送风支管温度传感器监测的送风温度不小于电池簇内露点温度。
CN202311772756.3A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80401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2756.3A CN118040145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2756.3A CN118040145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0145A true CN118040145A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01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72756.3A Pending CN118040145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01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98964A (zh) * 2024-06-25 2024-07-26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i动态控制液冷集成系统、储能电站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98964A (zh) * 2024-06-25 2024-07-26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i动态控制液冷集成系统、储能电站及控制方法
CN118398964B (zh) * 2024-06-25 2024-09-13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i动态控制液冷集成系统、储能电站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5898B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绝热闭式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CN109475068B (zh) 一种数据中心多冷源模块化分区冷却节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834366B (zh) 一种数据机房空调系统
CN110895016A (zh) 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群控方法
CN109451701B (zh) 一种全年可利用室外空气的数据中心节能制冷系统
CN111947275A (zh) 地铁站风水联动节能优化方法
CN104197446A (zh) 一种动态双冷源预冷节能空调系统
CN104613668A (zh) 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8040145A (zh) 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15113B (zh) 一种中央空调机房能效优化系统
CN110631149B (zh) 高效节能蒸发制冷机房空调装置
CN104613667A (zh) 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79931U (zh) 一种基于状态识别的暖通能耗控制系统
CN113218040A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能效提升控制方法
CN211739334U (zh)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用房的热回收型vrv空调系统
CN203163366U (zh) 一种空调冷媒调节装置
CN210441402U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装置
CN115419304B (zh) 一种新型控温节能设备间及控温方法
CN105972769A (zh) 热回收多联机系统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206247552U (zh) 中央空调自动寻优节能控制器
CN106765683A (zh) 一种适用于西北干燥地区的可调温冷源配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373842U (zh) 一种整装式集成高效串联中央空调
CN209485711U (zh) 一种无冷负荷状态的空调制冷性能测试系统
CN110986197A (zh)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用房的热回收型vrv空调系统
CN112367802A (zh) 一种数据中心用蒸发冷却模块化水冷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