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20629B - 一种水稻栽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栽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20629B
CN118020629B CN202410429987.2A CN202410429987A CN118020629B CN 118020629 B CN118020629 B CN 118020629B CN 202410429987 A CN202410429987 A CN 202410429987A CN 118020629 B CN118020629 B CN 1180206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upport
supporting
water inlet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299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020629A (zh
Inventor
刘晴
高世伟
刘宇强
聂守军
常汇琳
马成
王婧泽
谢树鹏
魏中华
刘立超
门龙楠
孙中华
宗天鹏
王翠玲
戴常军
商全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ihua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uihua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ihua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uihua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4104299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20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8020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20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20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20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A01G31/06Hydroponic culture on racks or in stacked contai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一种水稻栽培装置,包括:可变形支撑架,可变形支撑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杆和支撑座,支撑板有若干个,均设在支撑杆上,支撑杆可以旋转至竖直状态或水平状态,任意一个支撑杆为支撑进水杆,支撑进水杆的内部为空腔;若干水稻栽培组件,分别设在若干支撑板上,水稻栽培组件包括栽培盒,支撑进水杆的内部与栽培盒的内部连通连接;浇水组件,设在支撑座的外侧,浇水组件包括储水箱和抽水组件。本发明中用于浇水的支撑进水杆不会对支撑板的移动形成阻碍,最顶层的支撑板可向下移动,最底层的支撑板可向上移动,直到与中部位置的支撑板共平面,使用者不必弯腰或借助梯子,既减小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又节约了使用者的体力。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水稻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通常通过农田种植,但是在农用地稀缺或科研试验等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栽培装置工业化种植水稻。若使用水稻立体栽培装置,就需要需要让相邻两层水稻之间足够的间距,保证水稻的采光。此外,还需要通过自动浇水装置,保证每一层水稻都能获得足够的水分。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310294751.8”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水稻立体栽培装置,该装置通过水量检测件检测承载盘中的水量,若低于第一预设值,则通知水泵从外部的储水件中抽取水,然后注入到最上层的承载盘中,当最上层承载盘中的水量达到预定量,则通过输液机构将多余的水输送到其他承载盘中,从而对各个承载盘中的水量进行自动调节。
然而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在该装置中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承载盘设在支撑架上的卡槽内,并且输液机构中的圆管贯穿若干承载盘。这就导致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若干承载盘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当使用者想要观察底层的承载盘中的水稻时就需要弯腰,当使用者想要观察顶层的承载盘中的水稻时就需要借助梯子。因此该装置会增大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浪费使用者的体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栽培装置,其中用于浇水的支撑进水杆不会对支撑板的移动形成阻碍,最顶层的支撑板可向下移动,最底层的支撑板可向上移动,直到与中部位置的支撑板共平面,使用者不必弯腰或借助梯子,既减小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又节约了使用者的体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栽培装置,包括:可变形支撑架,所述可变形支撑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杆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杆的中部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支撑杆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分别设在所述支撑板的四角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当所述支撑杆旋转至竖直状态时,若干所述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当所述支撑杆旋转至水平状态时,若干所述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共平面,任意一个所述支撑杆为支撑进水杆,所述支撑进水杆的内部为空腔;若干水稻栽培组件,分别设在若干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水稻栽培组件包括栽培盒,所述栽培盒的顶面为敞口,所述支撑进水杆的内部与所述栽培盒的内部连通连接;浇水组件,设在所述支撑座的外侧,所述浇水组件包括储水箱和抽水组件,所述抽水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连通连接,所述抽水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支撑进水杆的内部连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进水杆上设有若干第一出水管,若干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位置分别与若干所述栽培盒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出水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支撑进水杆的内部连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第二端部伸入所述栽培盒内,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支撑进水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进水杆包括若干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截面为圆形,若干所述支撑筒从上至下等间距分布,所述支撑筒远离所述栽培盒一侧设有调位板,每一所述支撑筒均与所述调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调位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筒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敞口,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支撑筒的顶面和位于最底层的所述支撑筒的底面均封口;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筒之间形成装配口,若干所述装配口的位置分别与若干所述栽培盒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装配口内均设有调位筒,所述调位筒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敞口,所述调位筒与所述支撑筒转动连接,所述调位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支撑筒内,所述第二出水管的第二端部设在所述栽培盒的上方;所述支撑筒的内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部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支撑筒内,所述进水管的底部位于最底层的所述支撑筒内,所述进水管的顶面和底面均封口,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支撑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进水管连通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抽水组件的出水端连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位筒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凸环,所述支撑筒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凸环伸入所述环形滑槽内,且可沿所述环形滑槽的内壁滑动,所述支撑筒和所述调位筒的内径与外径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调位筒的内侧设有存水箱,所述存水箱套设在所述进水管上,且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水孔,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存水箱通过所述出水孔连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存水箱内,且与所述存水箱的内部连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存水箱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内且位于所述存水箱的下方设有第一隔水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水组件包括若干隔水片,若干所述隔水片呈放射状分布,所述隔水片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进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水片的第二端部为尖头端,所述隔水片的第二端部的高度高于第一端部的高度,所述隔水片为弹性片。
优选的,每一所述调位筒的内侧均设有三个第一隔水组件,三个所述第一隔水组件从上至下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水组件内的所述隔水片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底部设有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最底层的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上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位于靠近所述栽培盒一侧,所述进水支管的第一端部所述进水管连通连接,所述进水支管的第二端部伸出所述避让孔外,且与所述抽水组件的出水端连通连接;所述进水管内还设有第二隔水组件,所述第二隔水组件与所述第一隔水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隔水组件有三个,均位于最底层的所述支撑筒的内侧,三个所述第二隔水组件从上至下均匀分布,且均位于所述进水支管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进水杆上设有调位拉手,所述调位拉手包括驱动杆和若干握把,每一所述调位筒的外侧壁均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握把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握把。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支撑筒远离所述调位板一侧,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调位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支撑筒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在使用时,使用者只需推动支撑杆的中部,即可带动支撑杆从竖直状态旋转至水平状态,最顶层的支撑板可向下移动,最底层的支撑板可向上移动,直到与中部位置的支撑板共平面,便于使用者观察每一层的水稻,使用者不必弯腰或借助梯子,既减小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又节约了使用者的体力。抽水组件中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出后,通过一根软管排入支撑进水杆的内部,进而排入各个栽培盒内,对水稻浇水,支撑进水杆不会对支撑板的移动形成阻碍。
(二)调位筒的内侧设有存水箱,进水管内且位于存水箱的下方设有第一隔水组件。当水流从下往上运动时,第一隔水组件不会对水流起到阻挡效果。当软管出现破裂或从支撑进水杆上脱落时,存水箱内的水仍然可以通过第二出水管流入栽培盒内,第一隔水组件对水流起到阻挡效果,防止进水管内的水从上往下运动,流出进水管外,进一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轴测图(隐去栽培盒);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若干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共平面时可变形支撑架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水稻栽培组件的轴测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支撑进水杆的轴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支撑进水杆的轴测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支撑进水杆的主视剖视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支撑筒和调位板的轴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调位筒和调位拉手的轴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进水管的轴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存水箱的轴测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第一隔水组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的轴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第一隔水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轴测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调位筒改变位置后支撑进水杆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可变形支撑架、11-支撑板、12-支撑杆、121-支撑筒、1211-环形滑槽、1212-避让孔、122-调位板、123-装配口、124-调位筒、1241-凸环、125-调位拉手、1251-驱动杆、1252-握把、13-支撑座、2-水稻栽培组件、21-栽培盒、22-手摇丝杠升降器、23-顶块、24-网格板、3-浇水组件、31-储水箱、32-抽水组件、4-第一出水管、5-第二出水管、6-进水管、61-出水孔、62-进水支管、7-转轴、8-存水箱、9-第一隔水组件、91-隔水片、10-第二隔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栽培装置,包括可变形支撑架1、若干水稻栽培组件2和浇水组件3。可变形支撑架1包括支撑板11、支撑杆12和支撑座13,支撑板11有若干个,均设在支撑杆12上。当支撑杆12旋转至竖直状态时,若干支撑板1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当支撑杆12旋转至水平状态时,若干支撑板11在水平方向上共平面,且无论支撑杆12如何旋转支撑板11始终与地面平行。请参阅图2,支撑杆12旋转至水平状态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杆12会发生错位,从而保证两个支撑杆12不会互相干涉,可变形支撑架1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若干水稻栽培组件2分别设在若干支撑板11上,水稻栽培组件2包括栽培盒21,水稻可种植在栽培盒21内,相邻两个支撑板11具有足够的间距,因此能保证水稻的通风和采光。
任意一个支撑杆12为支撑进水杆,支撑进水杆的内部为空腔,支撑进水杆的内部与栽培盒21的内部连通连接。请参阅图1和图4,浇水组件3设在支撑座13的外侧,浇水组件3包括储水箱31和抽水组件32,抽水组件32的进水端与储水箱31的内部连通连接,抽水组件32的出水端与支撑进水杆的内部连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抽水组件32为水泵,水泵将储水箱31内的水抽出后,通过软管排入支撑进水杆的内部,进而排入各个栽培盒21内,对水稻浇水。本实施例中支撑进水杆为一根完整的杆,软管具有足够的长度不会对支撑杆12的旋转进行阻碍。
请参阅图1-2和图4,支撑进水杆上设有若干第一出水管4,当支撑杆12处于竖直状态时,进入支撑进水杆内的水会通过若干第一出水管4流入不同的栽培盒21内。第一出水管4与支撑进水杆可拆卸连接,使用者想要观察每层的水稻时,先关闭水泵,然后将若干第一出水管4拆下,避免第一出水管4与支撑板11发生干涉,再推动支撑杆12旋转至水平状态即可。
请参阅图1-3,水稻栽培组件2还包括手摇丝杠升降器22、顶块23和网格板24。手摇丝杠升降器22设在支撑板11上,顶块23设在手摇丝杠升降器22的输出端。手摇丝杠升降器22包括一个可转动的把手,通过正向或反向旋转把手,可使得顶块23上升或下降,手摇丝杠升降器22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栽培盒21的底部设有通孔,顶块23穿过通孔伸入栽培盒21的内部。网格板24设在栽培盒21的内侧,且位于顶块23的上方,网格板24可沿栽培盒21的内壁滑动。
请参阅图2,当支撑杆12旋转至水平状态时,相邻两个支撑板11之间岑在间隙,因此手摇丝杠升降器22的把手不会与两外的支撑板11发生干涉。此时使用者可以旋转手摇丝杠升降器22的把手,带动顶块23上升,顶块23带动网格板24向上移动。水稻种植在栽培盒21内的网格板24的上方,从第一出水管4流出的水会积攒在栽培盒21内,本发明能够通过手摇丝杠升降器22调节水稻根部浸泡在水中的长度。
本发明在使用时,使用者只需推动支撑杆12的中部,即可带动支撑杆12从竖直状态旋转至水平状态,最顶层的支撑板11可向下移动,最底层的支撑板11可向上移动,直到与中部位置的支撑板11共平面,便于使用者观察每一层的水稻,使用者不必弯腰或借助梯子,既减小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又节约了使用者的体力。抽水组件32中水泵将储水箱31内的水抽出后,通过一根软管排入支撑进水杆的内部,进而排入各个栽培盒21内,对水稻浇水,支撑进水杆不会对支撑板11的移动形成阻碍。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5-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进水杆包括若干支撑筒121、调位板122和若干调位筒124。调位板122设在调位筒124远离栽培盒21一侧,支撑筒121与调位板122固定连接,调位板122与支撑座13转动连接。请参阅图10,相邻两个支撑筒121之间形成装配口123,调位筒124设在装配口123内,且与支撑筒121转动连接。请参阅如12,支撑筒121的内部设有进水管6,进水管6的顶面和底面均封口,进水管6的两端均设有转轴7。调位筒124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水管5,第二出水管5的第一端部与进水管6连通连接,进水管6与抽水组件32的出水端连通连接。
请参阅图5,当支撑杆12处于竖直状态时,水泵抽出的水会通过软管进入进水管6内,再通过各个第二出水管5流入不同位置的栽培盒21内。请参阅图16,在使用者想要推动支撑杆12转至水平状态前,只需转动调位筒124,调位筒124可带动第二出水管5和进水管6一同旋转,第二出水管5移动至靠近调位板122的位置。即便此时旋转支撑杆12,第二出水管5也不会和支撑板11发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无需拆下第二出水管5,即可推动支撑杆12旋转,进一步节约使用者的体力。由于第二出水管5的第二端部设在栽培盒21的上方,因此第二出水管5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与栽培盒21发生磕碰。在支撑进水杆旋转至水平状态后,第二出水管5旋转至朝上,水泵停止工作后,水就不会从第二出水管5溢出,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请参阅图5、图7-8和图10-11,调位筒124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凸环1241,支撑筒121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环形滑槽1211。凸环1241伸入环形滑槽1211内,且可沿环形滑槽1211的内壁滑动,支撑筒121和调位筒124的内径与外径均相同。通过凸环1241和环形滑槽1211的配合,能够对调位筒124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调位筒124脱离支撑筒121,并增强调位筒124在旋转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7-8和图12-13,调位筒124的内侧设有存水箱8,进水管6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水孔61,第二出水管5与存水箱8的内部连通连接,进水管6内且位于存水箱8的下方设有第一隔水组件9。当水通过软管进入进水管6后,会经过第一隔水组件9,当水流从下往上运动时,第一隔水组件9不会对水流起到阻挡效果,水流到达出水孔61的位置后,会穿过出水孔61进入到存水箱8内,最后通过第二出水管5流入栽培盒21内。当软管出现破裂或从支撑进水杆上脱落时,存水箱8内的水仍然可以通过第二出水管5流入栽培盒21内,第一隔水组件9对水流起到阻挡效果,防止进水管6内的水从上往下运动,流出进水管6外,进一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请参阅图7-8和图14,第一隔水组件9包括若干隔水片91,若干隔水片91呈放射状分布。隔水片91的第一端部与进水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水片91的第二端部为尖头端。隔水片91的第二端部的高度高于第一端部的高度,隔水片91为弹性片。请参阅图14-15,当水流从下往上运动时,水流会带动隔水片91的第二端部向上翘起,使第一隔水组件9的中心处形成通路,第一隔水组件9变为打开状态,不会对水流形成阻碍。当水流想要从上往下运动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流会压迫若干隔水片91的第二端部向下移动并向中心处靠拢。直到若干隔水片91的第二端部互相紧密挤压在一起时,若干隔水片91之间均没有缝隙,使第一隔水组件9的中心处封闭,第一隔水组件9变为闭合状态,从而阻挡水流移动。
请参阅图8和图14,每一调位筒124的内侧均设有三个第一隔水组件9,三个第一隔水组件9从上至下均匀分布,相邻两个第一隔水组件9内的隔水片91交错设置。本发明通过增多第一隔水组件9的数量,其中一个第一隔水组件9出现问题时,其余两个第一隔水组件9也能起到隔水的作用。
请参阅图5-6和图12,进水管6的底部设有进水支管62,最底层的支撑筒121的侧壁上设有避让孔1212。进水支管62的第一端部进水管6连通连接,进水支管62的第二端部伸出避让孔1212外,且与抽水组件32的出水端连通连接。当使用者推动调位筒124旋转时,调位筒124会通过第二出水管5带动存水箱8旋转,存水箱8会带动进水管6旋转。在此过程中,进水管6带动进水支管62旋转,进水支管62沿避让孔1212的内壁滑动。
请参阅图7和图9,进水管6内还设有第二隔水组件10,第二隔水组件10与第一隔水组件9结构相同。第二隔水组件10有三个,均位于最底层的支撑筒121的内侧,三个第二隔水组件10从上至下均匀分布,且均位于进水支管62的上方。第二隔水组件10设在最底层的调位筒124与进水管6之间,当软管出现破裂或从支撑进水杆上脱落时,进水管6内底部的水会被第二隔水组件10阻挡,进一步减少从进水支管62溢出的水的流量。
请参阅图5和图11,支撑进水杆上设有调位拉手125,调位拉手125包括驱动杆1251和若干握把1252,每一调位筒124的外侧壁均与驱动杆1251固定连接,握把1252与驱动杆1251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板11之间设有一个握把1252。本发明在使用时,无论使用者的身高如何,都能在驱动杆1251上找到一个合适的握持位置。使用者可以拉动其中一个握把1252,或者拉动驱动杆1251上的某一位置,即可在不用弯腰的情况下,通过驱动杆1251带动全部的调位筒124一同旋转,使第二出水管5远离栽培盒21。
请参阅图5和图16,驱动杆1251位于支撑筒121远离调位板122一侧,握把1252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板11之间的第二出水管5的上方。驱动杆1251与调位板122之间的夹角大于90°,从而保证调位筒124在旋转后,第二出水管5远离栽培盒21时,驱动杆1251不会与调位板122发生磕碰。驱动杆1251与支撑筒12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出水管5的长度,保证使用者在握住驱动杆1251时,手不会被支撑筒121的外壁挤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水稻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变形支撑架,所述可变形支撑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杆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杆的中部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支撑杆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分别设在所述支撑板的四角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当所述支撑杆旋转至竖直状态时,若干所述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当所述支撑杆旋转至水平状态时,若干所述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共平面,任意一个所述支撑杆为支撑进水杆,所述支撑进水杆的内部为空腔;
若干水稻栽培组件,分别设在若干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水稻栽培组件包括栽培盒,所述栽培盒的顶面为敞口,所述支撑进水杆的内部与所述栽培盒的内部连通连接;
浇水组件,设在所述支撑座的外侧,所述浇水组件包括储水箱和抽水组件,所述抽水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连通连接,所述抽水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支撑进水杆的内部连通连接;
所述支撑进水杆包括若干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截面为圆形,若干所述支撑筒从上至下等间距分布,所述支撑筒远离所述栽培盒一侧设有调位板,每一所述支撑筒均与所述调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调位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筒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敞口,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支撑筒的顶面和位于最底层的所述支撑筒的底面均封口;
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筒之间形成装配口,若干所述装配口的位置分别与若干所述栽培盒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装配口内均设有调位筒,所述调位筒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敞口,所述调位筒与所述支撑筒转动连接,所述调位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支撑筒内,所述第二出水管的第二端部设在所述栽培盒的上方;
所述支撑筒的内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部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支撑筒内,所述进水管的底部位于最底层的所述支撑筒内,所述进水管的顶面和底面均封口,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支撑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进水管连通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抽水组件的出水端连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筒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凸环,所述支撑筒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凸环伸入所述环形滑槽内,且可沿所述环形滑槽的内壁滑动,所述支撑筒和所述调位筒的内径与外径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筒的内侧设有存水箱,所述存水箱套设在所述进水管上,且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水孔,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存水箱通过所述出水孔连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存水箱内,且与所述存水箱的内部连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存水箱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内且位于所述存水箱的下方设有第一隔水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水组件包括若干隔水片,若干所述隔水片呈放射状分布,所述隔水片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进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水片的第二端部为尖头端,所述隔水片的第二端部的高度高于第一端部的高度,所述隔水片为弹性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调位筒的内侧均设有三个第一隔水组件,三个所述第一隔水组件从上至下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水组件内的所述隔水片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底部设有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最底层的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上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位于靠近所述栽培盒一侧,所述进水支管的第一端部所述进水管连通连接,所述进水支管的第二端部伸出所述避让孔外,且与所述抽水组件的出水端连通连接;
所述进水管内还设有第二隔水组件,所述第二隔水组件与所述第一隔水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隔水组件有三个,均位于最底层的所述支撑筒的内侧,三个所述第二隔水组件从上至下均匀分布,且均位于所述进水支管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进水杆上设有调位拉手,所述调位拉手包括驱动杆和若干握把,每一所述调位筒的外侧壁均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握把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握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支撑筒远离所述调位板一侧,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调位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支撑筒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长度。
CN202410429987.2A 2024-04-10 2024-04-10 一种水稻栽培装置 Active CN118020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29987.2A CN118020629B (zh) 2024-04-10 2024-04-10 一种水稻栽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29987.2A CN118020629B (zh) 2024-04-10 2024-04-10 一种水稻栽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20629A CN118020629A (zh) 2024-05-14
CN118020629B true CN118020629B (zh) 2024-06-14

Family

ID=90984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29987.2A Active CN118020629B (zh) 2024-04-10 2024-04-10 一种水稻栽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2062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0590A (zh) * 2016-10-26 2018-05-04 陈鸽 一种蔬菜水培智能栽培装置
CN108391587A (zh) * 2018-05-08 2018-08-14 杭州南泥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种植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24572B1 (ko) * 1997-07-08 1999-10-15 김윤규 다단식 관상식물 재배장치
KR20110121499A (ko) * 2010-04-30 2011-11-07 김옥래 온실용 작물재배시설 거치대
KR101231434B1 (ko) * 2011-03-14 2013-02-07 이명재 다층구조를 가진 재배장치
JP2014060930A (ja) * 2012-09-20 2014-04-10 Hitoshi Kato 水耕栽培装置
CN113197084A (zh) * 2021-05-28 2021-08-03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旋转式无土栽培器
CN215958995U (zh) * 2021-06-11 2022-03-08 广东伟经日用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折叠式置物架及其组合置物架
CN114793869B (zh) * 2022-04-22 2023-05-2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甘蔗立体无土栽培系统及栽培方法
CN219679329U (zh) * 2023-03-25 2023-09-15 李阳 一种栽培架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0590A (zh) * 2016-10-26 2018-05-04 陈鸽 一种蔬菜水培智能栽培装置
CN108391587A (zh) * 2018-05-08 2018-08-14 杭州南泥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种植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20629A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53856U (zh) 一种水稻多层催芽箱
CN206043027U (zh) 一种用于园林上的育苗箱
CN118020629B (zh) 一种水稻栽培装置
CN208754682U (zh) 一种有机营养液肥的多角度喷洒装置
CN117837333A (zh) 一种氮高效水稻品种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8040859A (zh) 一种蔬菜种植水培装置
CN210928994U (zh) 一种可调节滴灌距离的简易滴灌车
CN216491952U (zh) 基于水稻种植用秧苗运输装置
CN211703182U (zh) 一种用于托举花盆的金属花架
CN216600768U (zh) 一种玉米用自动播种装置
CN208001773U (zh) 一种塔型果蔬水培种植装置
CN220756188U (zh) 一种用于鱼缸的油膜过滤结构
CN216874159U (zh) 一种黑莓育苗用恒温控制培养棚
CN219042479U (zh) 一种可便于喷水浇灌的玉竹培育架
CN210782190U (zh) 一种农作物种植用多层种植架
CN215269905U (zh) 一种升降式蔬菜种植用灌溉装置
CN215776972U (zh) 一种园林景观新型花架
CN220088123U (zh) 一种育种栽培架
CN115362931B (zh) 一种快拼式无土栽培植物生长架及使用方法
CN211861242U (zh) 一种玉米种植培养装置
CN210130182U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20694013U (zh) 一种种植用滴灌器
CN212696510U (zh) 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水稻种子生产用发芽箱
CN221228367U (zh) 一种水稻种植培育装置
CN111837723A (zh) 一种玉米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