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9088A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19088A
CN118019088A CN202211407077.1A CN202211407077A CN118019088A CN 118019088 A CN118019088 A CN 118019088A CN 202211407077 A CN202211407077 A CN 202211407077A CN 118019088 A CN118019088 A CN 118019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paging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70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阳阳
余政
刘江华
常俊仁
王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070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1908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0574 priority patent/WO202409884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8019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190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在设置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时,保证用户安全性,同时降低信令开销。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根据第一寻呼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第一寻呼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中,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reception,DRX)机制,该DRX机制可以应用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态,也可以应用于RRC空闲态和RRC非激活态。
当DRX机制应用于RRC空闲态和RRC非激活态时,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信息,该寻呼信息可以包括被寻呼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寻呼信息时,可以根据寻呼信息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为被寻呼的终端设备。
为了减少在通信过程中显式使用终端设备的永久性标识,提高安全性,可以使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全局唯一的临时用户设备标识(the fifth generation globally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5G-GUTI)作为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了降低空口信令开销,提升空口效率,进一步可以使用5G-GUTI的缩短形式,即可以将5G的临时移动订阅标识符(5G S-temporary mobile subscription identifier,5G-S-TMSI)作为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携带在上述寻呼信息中。
其中,5G-S-TMSI的大小为48比特,可以表征网络中可以容纳的终端设备数量为2^48。但是,当网络中等待被寻呼的终端设备较少时,采用48比特的5G-S-TMSI会占用较多比特,导致信令开销较大,终端设备的功耗较大。
综上,如何设置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在保证用户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信令开销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在设置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时,保证用户安全性,同时降低信令开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或者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根据第一寻呼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第一寻呼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
基于第一方面,由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可以在保证用户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信令开销,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或等于32比特。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由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32比特,可以进一步降低信令开销,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子组的标识信息;第五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子组中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子组。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为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提供多种可行性方案。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或者,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收机的功耗小于第二接收机的功耗。
基于上述两种可能的设计,通过在第一终端设备中设置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时,可以仅通过功耗更小的第一接收机进行接收,降低接收功耗,第一接收机也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共同实现对第一寻呼信息的接收,实现更高的节能增益。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包括:如果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或者,如果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或者,如果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四标识信息;如果第四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四标识信息相同,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五标识信息;或者,如果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果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唤醒第二接收机进行网络接入。
基于上述两种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时,可以仅通过功耗更小的第一接收机进行接收,降低接收功耗,另外,当第一寻呼信息包括多个标识信息时,第一接收机可以在接收到的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时,再接收下一个标识信息,不同则可以不用接收下一个标识信息,从而缩短处理时延,降低第一接收机的接收功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包括: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相同,唤醒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部分比特信息为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第二部分比特信息为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或者,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或者,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三标识信息;或者,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
基于上述两种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时,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共同实现接收,当第一寻呼信息包括多个标识信息时,第一接收机可以在接收到的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同时,再唤醒第二接收机接收后续标识信息,不同则可以不用唤醒第二接收机,从而缩短处理时延,降低第二接收机的接收功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寻呼信息的候选长度,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其中,候选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候选长度。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候选长度接收第一寻呼信息,对于不符合候选长度的第一寻呼信息可以忽略,从而降低第一终端设备的接收功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预定义的;或者,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可以便于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期望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根据第一能力信息,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进入低功耗模式。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与接入网设备交互能力信息,可以使得接入网设备向支持低功耗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调制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编码方式、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寻呼周期、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覆盖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灵敏度需求。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可以便于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期望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相应的第一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第一信息携带在下述一种或多种信令中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注册信息、非接入层NAS信息、上行控制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缓冲状态报告;或者,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五指示信息,根据第五指示信息,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第一信息;或者,如果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不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配置需求,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时,可以采用静态上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动态上报的方式,如接入网设备触发上报或第一终端设备主动上报,不予限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六指示信息;其中,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周期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六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便于后续根据该周期对第一寻呼信息进行监测。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七指示信息;其中,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小值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大值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没有配置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预设周期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七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根据该确定规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八指示信息;其中,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时频资源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八指示信息确定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进而根据该时频资源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或者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其中,第一寻呼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
基于第二方面,由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可以在保证用户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信令开销,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寻呼信息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确定并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确定,并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不予限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子组的标识信息;第五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子组中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子组。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为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提供多种可行性方案。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或等于32比特。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由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32比特,可以进一步降低信令开销,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寻呼信息的候选长度。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候选长度,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候选长度接收第一寻呼信息,对于不符合候选长度的第一寻呼信息可以忽略,从而降低第一终端设备的接收功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者,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或者,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期望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进入低功耗模式;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接入网设备通过与第一终端设备交互能力信息,可以使得接入网设备向支持低功耗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或者,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调制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编码方式、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寻呼周期、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覆盖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灵敏度需求。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期望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相应的第一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过下述一种或多种信令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注册信息、非接入层NAS信息、上行控制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缓冲状态报告;或者,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第一信息;或者,如果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不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配置需求,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时,可以采用静态上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动态上报的方式,如接入网设备触发上报或第一终端设备主动上报,不予限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其中,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周期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六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便于后续根据该周期对第一寻呼信息进行监测。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指示信息;其中,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小值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大值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没有配置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预设周期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指示信息,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七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根据该确定规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八指示信息;其中,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时频资源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八指示信息,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八指示信息确定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进而根据该时频资源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核心网设备,或者应用于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寻呼信息,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其中,第一寻呼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
基于第二方面,由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可以在保证用户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信令开销,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子组的标识信息;第五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子组中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子组。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为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提供多种可行性方案。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或等于32比特。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由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32比特,可以进一步降低信令开销,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寻呼信息的候选长度。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候选长度,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候选长度接收第一寻呼信息,对于不符合候选长度的第一寻呼信息可以忽略,从而降低第一终端设备的接收功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期望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进入低功耗模式。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通过与第一终端设备交互能力信息,可以使得接入网设备向支持低功耗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调制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编码方式、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寻呼周期、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覆盖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灵敏度需求。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期望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相应的第一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过下述一种或多种信令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注册信息、非接入层NAS信息。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时,可以采用静态上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动态上报的方式,如接入网设备触发上报或第一终端设备主动上报,不予限制。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一终端设备,以实现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等,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硬件执行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如,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当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时,收发模块可以是射频收发组件。当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时,收发模块可以是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寻呼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第一寻呼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或等于32比特。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子组的标识信息;第五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子组中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子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收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或者,收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收机的功耗小于第二接收机的功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果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或者,如果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或者,如果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四标识信息;如果第四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四标识信息相同,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五标识信息;或者,如果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唤醒第二接收机进行网络接入。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相同,唤醒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部分比特信息为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第二部分比特信息为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或者,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或者,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三标识信息;或者,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包括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寻呼信息的候选长度,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其中,候选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候选长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预定义的;或者,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能力信息,根据第一能力信息,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进入低功耗模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调制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编码方式、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寻呼周期、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覆盖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灵敏度需求。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将第一信息携带在下述一种或多种信令中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注册信息、非接入层NAS信息、上行控制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缓冲状态报告;或者,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五指示信息,根据第五指示信息,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第一信息;或者,收发模块还用于如果处理模块确定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不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配置需求,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六指示信息;其中,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周期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七指示信息;其中,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小值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大值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没有配置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预设周期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八指示信息;其中,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时频资源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可能的设计中所涉及的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可以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有益效果也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相关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设计中的接入网设备,以实现上述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等,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硬件执行上述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功能,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如,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当该通信装置为接入网设备时,收发模块可以是射频收发组件。当该通信装置为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时,收发模块可以是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寻呼信息,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其中,第一寻呼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子组的标识信息;第五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子组中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子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或等于32比特。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寻呼信息的候选长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者,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或者,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进入低功耗模式;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或者,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调制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编码方式、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寻呼周期、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覆盖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灵敏度需求。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下述一种或多种信令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注册信息、非接入层NAS信息、上行控制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缓冲状态报告;或者,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第一信息;或者,收发模块还用于如果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不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配置需求,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其中,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周期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指示信息;其中,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小值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大值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没有配置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预设周期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八指示信息;其中,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时频资源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可能的设计中所涉及的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可以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有益效果也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的相关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可能的设计中的核心网设备,以实现上述核心网设备所执行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等,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硬件执行上述核心网设备所执行的功能,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如,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当该通信装置为核心网设备时,收发模块可以是射频收发组件。当该通信装置为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时,收发模块可以是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寻呼信息,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其中,第一寻呼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子组的标识信息;第五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子组中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子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或等于32比特。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寻呼信息的候选长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进入低功耗模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调制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编码方式、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寻呼周期、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覆盖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灵敏度需求。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下述一种或多种信令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注册信息、非接入层NAS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可能的设计中所涉及的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可以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有益效果也可以参见上述第三方面的相关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或指令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等。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所述通信装置之外。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所述通信装置之内。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能集成于一个器件中,即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被集成在一起。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信息和/或发送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用于与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模块进行通信。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电路;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逻辑电路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根据信息进行处理和/或生成信息。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当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被执行。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被执行。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被执行。
其中,第七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和如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和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核心网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RX机制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S-TMSI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寻呼配置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描述。
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其设计和开发目标是移动电话和垂直使用场景。除了时延、可靠性和可行性,终端设备能效对5G也至关重要。5G设备可能需要每周或每天充电,具体取决于个人的使用时间。一般来说,5G设备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空闲/非激活状态下消耗数十毫瓦,在RRC连接状态下消耗数百毫瓦。延长电池寿命的设计是提高能效和更好用户体验的必要条件。
对于没有连续能源的终端设备,例如使用小型可充电电池和单币电池的终端设备,能效更加关键。在垂直使用场景中,例如传感器和致动器被广泛部署用于监控、测量、充电等,通常,它们的电池是不可充电的,预计至少可以使用几年。在一些物联网场景中,例如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戒指、电子健康相关设备和医疗监控设备,在典型的电池容量下,保持性能的基础上,续航维持长达1-2周是具有挑战性的。
终端设备的功耗可以取决于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唤醒周期长度,例如在RRC空闲态,功耗取决于配置的寻呼周期。配置的寻呼周期越长,终端设备会有更长的时间进入休眠状态,以达到节能的效果。为了满足上述电池寿命要求,预计将使用价值大的扩展的非连续接收(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eDRX)周期,该周期的值较大。但是,使用eDRX实现较高能效的同时,会导致较高时延,不适合同时要求电池寿命长和低时延的业务。例如,在火灾探测和灭火用例中,在传感器检测到火灾后的1~2秒内,应关闭防火百叶窗,并由执行器打开消防喷淋器,较长的eDRX周期无法满足时延要求。eDRX显然不适合时延要求较高的场景。因此,研究既能够支持超低功耗机制,又能达到超低时延的目标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机制,终端设备需要在每个DRX周期周期性唤醒一次,当终端设备处于唤醒状态,但是在唤醒期间没有信令和数据业务的传输,则终端设备属于无效唤醒状态,这段时间的功耗占据了终端设备整体功耗的主导地位。如果终端设备只在需要传输信令或数据业务的时候唤醒,例如接收自身的寻呼信息,则终端设备的功耗可以大幅降低,实现终端设备的节能,也是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DRX机制:终端设备可以在需要接收下行数据和信令时打开接收机以接收下行数据和信令,而在其他时间段关闭接收机,停止接收下行数据和信令。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无需连续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从而可以达到节省终端设备的耗电量以延长其使用时间的效果。DRX机制可以应用于RRC连接态,也可以应用于RRC非激活态,也可以应用于RRC空闲态。
当DRX机制应用于RRC连接态时,DRX工作模式下,终端设备需要周期性打开接收机来侦听可能到来的信令,打开接收机的这个时间段称为开启时间(On Duration Time),该时间段的时长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的参数DRX打开持续定时器(drx-onDurationTimer)设置。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DRX周期按状态可以分为激活期和休眠期,其中,终端设备打开接收机,侦听PDCCH信道的时间段称为DRX激活期。每个DRX周期由一个On DurationTime和一个可能存在的休眠期组成,On Duration Time状态之后未必是休眠期,也可能是激活期。DRX激活期包括On Duration Time和DRX相关定时器处于工作状态的时间段。
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DRX相关定时器,示例性的,该DRX相关定时器可以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drx-onDurationTimer、DRX非激活态定时器(drx-InactivityTimer)、DRX短周期定时器(drx-ShortCycleTimer)、DRX下行重传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DL)、DRX上行重传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UL)、DRX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延定时器(drx-HARQ-RTT-TimerDL)、DRX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往返时延定时器(drx-HARQ-RTT-TimerUL)。
其中,对各个定时器的作用、启动、计时、停止、超时的相关设置以及取值范围等的描述可以参照下述表1所示:
表1
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DRX配置参数的DRX配置(drx-Config)信息,以向终端设备配置DRX机制。
又一种示例中,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DRX配置参数携带在DRX配置辅助组(DRX-ConfigSecondaryGroup)中向终端设备发送。
基于上述对DRX机制的描述,终端设备进入DRX工作模式后并不意味着立即进入DRX周期,只有在满足一些条件时,才会立即启动drx-onDurationTimer,从而进入一个DRX周期。DRX周期按类型可以分为长DRX周期和短DRX周期。以长DRX周期为例,接入网设备通过RRC信令配置DRX长周期长度的参数drx-LongCycle和drxStartOffset,同时,根据系统帧(system frame number,SFN)和子帧(subframe)可以确定启动长DRX周期的时刻drxStartOffset,其中,drxStartOffset=[(SFN×10)+subframe number]modulo(longDRX-Cycle)。同理,对于短DRX周期,满足条件[(SFN×10)+subframe number]modulo(shortDRX-Cycle)=(drxStartOffset)modulo(shortDRX-Cycle)时,启动短DRX周期。
DRX机制应用在RRC连接态时(该DRX机制也可以称为C-DRX机制),C-DRX机制主要用于控制以下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加扰的PDCCH:半持续调度-信道状态信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emi persistence scheduling-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NTI,SPS-CSI-RNT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NTI,C-RNTI)、发送功率控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ransmit powercontrol-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RNTI,TPC-PUCCH-RNTI)、发送功率控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ransmit power control-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RNTI,TPC-PUSCH-RNTI)和发送功率控制-探测参考信号-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ransmit power control-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RNTI,TPC-SRS-RNTI)。终端设备在休眠期间,不监听上述RNTI加扰的PDCCH。对于系统信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ysteminformation-RNTI,SI-RNTI)、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 access-RNTI,RA-RNTI)和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CRNTI,T-CRNTI)加扰的PDCCH不受C-DRX机制约束。
当DRX机制应用于RRC空闲态(该机制也可以称为I-DRX机制),或者应用于RRC非激活态时,该DRX机制也可以称为寻呼机制。终端设备可以在每个DRX周期内监测一个寻呼时机。每个寻呼时机包括一组PDCCH监测机会,同时也包括多个时间时隙(比如子帧或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用于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一个寻呼帧是一个无线帧,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寻呼时机或者一个寻呼时机的起点。在多波束操作中,终端设备假定相同的寻呼信息和相同的短消息在所有发送的波束中重复,因此用于接收寻呼信息和短消息的波束的选择取决于终端设备的实现。接入网设备发起的寻呼信息和核心网设备发起的寻呼信息都是相同的。
终端设备收到接入网设备发起的寻呼后,可以发起RRC连接恢复流程。如果终端设备在RRC非激活状态下收到核心网设备发起的寻呼,终端设备移动到RRC空闲态并通知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
示例性的,寻呼帧和寻呼时机可以由以下公式确定:
寻呼帧的系统帧号的确定公式为:(SFN+PF_offset)mod T=(T div N)*(UE_IDmod N);
表示寻呼时机的索引i_s的确定公式为:i_s=floor(UE_ID/N)mod Ns。
其中,T表示终端设备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N表示T内的总寻呼帧数,UE_ID表示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identifier,ID)。Ns表示每个寻呼帧内有多少个寻呼时机,PF_offset表示确定寻呼帧时的偏移。
如果没有配置eDRX,但是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描述为寻呼周期),即终端设备上报了期望的DRX周期或寻呼信息的周期,则T由终端设备特定的DRX周期或寻呼信息的周期和T默认的数值中的最小值确定。在RRC空闲态,如果高层没有配置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信息的周期,则T使用默认的数值。其中,T默认的数值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过RRC信令配置的DRX周期或寻呼信息的周期。
如果没有配置eDRX,寻呼周期可以有以下几个候选值:32个无线帧、64个无线帧、128个无线帧、256个无线帧。如果配置了eDRX,eDRX的寻呼周期可以有以下几个候选值:256个无线帧、512个无线帧、1024个无线帧。
为了减少在通信过程中显式使用终端设备的永久性标识,提升安全性,5G系统下可以使用5G全局唯一的临时用户设备标识(5G 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identity,5G-GUTI)作为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了降低空口信令开销,提升空口效率,进一步可以使用5G-GUTI的缩短形式:5G的临时移动订阅标识符(5G S-temporary mobilesubscription identifier,5G-S-TMSI)作为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携带在上述寻呼信息中。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信元(information element,IE)5G-S-TMSI的大小可以为48比特(48bit),5G-S-TMSI可以由如下三部分构成: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组标识(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set ID,AMF Set ID)、AMF指针(AMF Pointer)、5G-TMSI。
其中,AMF Set ID为在AMF区域内唯一标识AMF组的AMF组ID,占用10bit。AMFPointer用于标识AMF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AMF的AMF指针,占用6bit。AMF Set ID和AMFPointer也可以描述为AMF的标识信息。5G-TMSI用于标识AMF内的明确的终端设备标识(UEID),也可以描述为终端设备在AMF内的标识信息,占用32bit。
其中,5G-S-TMSI的大小为48bit,可以表征网络中可以容纳的终端设备数量为2^48。但是,在一些场景中,使用48bit可能有些“过设计”。例如,在业务较少的场景,网络中等待被服务或是等待被唤醒或者等待被寻呼的终端设备较少,比如终端设备的数量为2^20,则只需要20个bit就可以区分各个终端设备,如果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配置为20bit,则可以节省28bit。即采用48bit的5G-S-TMSI会占用较多比特,导致信令开销较大,终端设备的功耗较大,不利于终端设备节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适应获取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方法。
另外,上述DRX参数是基于每个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实体配置的。终端设备的类型或业务不同会导致对DRX参数的需求不同。例如,物联终端和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终端对寻呼唤醒的周期需求不同,对时延的需求也是不相同的。如果用相同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若DRX周期或寻呼周期选取较小,则对于使用频率较小的终端设备来说,会有过多的无效唤醒机会,不利用终端设备节能。
如果终端设备想使用或改变终端设备特定的DRX参数,终端设备可以在发送给AMF的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请求的DRX参数的IE。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的DRX相关的参数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期望被配置的DRX参数,也可以用于网络指示寻呼的时候要用到的DRX周期值或寻呼周期值。
示例性的,可以使用4bit来指示用于寻呼的DRX周期值,例如,可以使用0000表示不指定DRX周期值;0001表示DRX周期值T=32ms;0010表示DRX周期值T=64ms;0011表示DRX周期值T=128ms;0100表示DRX周期值T=256ms。
但是,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上报请求的DRX参数时,只支持寻呼周期的期望值的上报流程。当引入一个新的寻呼机制后,终端设备需要上报期望的与该新的寻呼机制相关的DRX参数值,比如在注册请求消息中增加新的寻呼机制相关的信息,便于网络和终端设备在DRX参数的配置方面达成共识,达到终端设备节能的目的,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流程适配该新的寻呼机制。
为了解决上述48bit的5G-S-TMSI会占用较多比特,导致信令开销较大,终端设备的功耗较大,不利于终端设备节能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根据第一寻呼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第一寻呼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可以在保证用户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信令开销,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用于任一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又可以为5G移动通信系统、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新空口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NR V2X)系统,还可以应用于LTE和5G混合组网的系统中,或者非陆地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系统、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系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以及其他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6G等未来通信系统,也可以为非3GPP通信系统,不予限制。
下面以图3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进行描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或者描述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其中,核心网设备可以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等网元。
其中,图3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机(或者描述为辅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或者描述为主接收机)。第一接收机可以是独立于第二接收机的单独接收机。
其中,第一接收机可以用于接收超低功耗监控唤醒信号(如寻呼信息),该监控唤醒信号可以触发第一接收机开启,监控唤醒信号的功耗可以取决于唤醒信号设计和用于信号检测和处理的唤醒接收器的硬件模块。
其中,第二接收机可以用于执行下述一种或多种:接收唤醒信号(如寻呼信息)、进行随机接入、进行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测量、进行同步广播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BCH,SSB)同步、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使用唤醒信号触发该第二接收机开启,除非该第二接收机打开,否则可以关闭第二接收机或设置第二接收机为深度睡眠。
可选的,第一接收机的功耗(或者单位时间内的功耗)小于第二接收机的功耗(或者单位时间内的功耗),或者第一接收机的复杂度小于第二接收机的复杂度。终端设备通过使用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可以实现更高的节能增益。
可选的,该设计可以主要针对低功耗(low power,LP)唤醒信号(wake up signal,WUS)/唤醒接收机(wake up receiver,WUR),用于功率敏感、小型设备,包括物联网使用场景(如工业传感器、控制器)和可穿戴设备。不排除其他使用情形,例如拓展现实(extendedreality,XR)/智能眼镜、智能手机。
其中,图3中终端设备可以位于接入网设备的小区覆盖范围内,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相连。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行链路(uplink,UL)或下行链路(downlink,DL)与接入网设备进行空口通信。如:终端设备在UL方向上可以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接入网设备在DL方向上可以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图3中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特定接口与核心网设备进行通信,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N1接口与核心网设备中的移动性管理网元进行通信。
其中,图3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或芯片系统,可以允许用户接入网络,是用于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终端(terminal)或者移动台(mobilestation,MS)或者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具体的,图3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手机(mobile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set)、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终端设备还可以是VR终端、AR终端、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终端车载终端、具有车对车(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能力的车辆、智能网联车、有无人机对无人机(UAV to UAV,U2U)通信能力的无人机等等,不予限制。
图3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能够和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或者描述为接入网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还可以是可设置于上述设备的芯片或芯片系统,主要用于实现无线物理控制功能、资源调度和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等功能。接入网设备还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具体的,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支持有线接入的设备,也可以为支持无线接入的设备。示例性的,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由多个AN/RAN节点组成。AN/RAN节点可以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基站(nodeB,NB)、宏基站、微基站(或者描述为小站)、中继站、增强型基站(enhance nodeB,eNB)、下一代eNB(next generation eNB,ng-eNB)、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5G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传输测量功能(transmissionmeasurement function,TMF)、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或某种其它接入节点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架构的,此时,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CU和DU两个网元;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控制面-用户面(control plane-user plane,CP-UP)架构的,此时,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CU的控制面(CU-CP)、CU的用户面(CU-UP)和DU三个网元,不予限制。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卫星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下行信号传输,也可以适用于上行信号传输,还可以适用于D2D的信号传输。对于下行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是终端设备。对于上行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终端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是接入网设备。对于D2D的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终端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也是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做限定。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以及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以及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6G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以下的频谱和6G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图3中的核心网设备主要负责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
可选的,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还可以是可设置于上述设备的芯片或芯片系统,不予限制。
其中,核心网设备中的移动性管理网元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核心网中为终端设备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主要负责终端设备的接入认证、移动性管理、各个功能网元间的信令交互等工作,如:对用户的注册状态、用户的连接状态、用户注册入网、跟踪区更新、小区切换用户认证和密钥安全等进行管理。还可以为终端设备和会话管理网元提供会话管理消息传输通道,为用户接入时提供认证、鉴权功能,是终端设备和无线的核心网控制面接入点。
示例性的,以通信系统为5G通信系统为例,移动性管理网元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5G通信系统中的AMF。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以及核心网设备都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芯片,也可以为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等。图3仅为示例性附图,其包括的设备数量不受限制。此外,除图3所示设备之外,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等。图3中各个设备的名称、各个链路的命名不受限制,除图3所示名称之外,各个设备、各个链路还可以命名为其他名称,不予限制。
具体实现时,图3所示如:各个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组成结构,或者包括图4所示的部件。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400的组成示意图,该通信装置40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也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者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也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如图4所示,该通信装置400包括处理器401,收发器402以及通信线路403。
进一步的,该通信装置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04。其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4以及收发器402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线路403连接。
其中,处理器401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401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不予限制。
收发器402,用于与其他设备或其它通信网络进行通信。该其它通信网络可以为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收发器402可以是模块、电路、收发器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通信线路403,用于在通信装置400所包括的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
存储器404,用于存储指令。其中,指令可以是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404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或可存储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还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等,不予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存储器404可以独立于处理器401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存储器404可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或者一些数据等。存储器404可以位于通信装置400内,也可以位于通信装置400外,不予限制。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4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在一种示例中,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的CPU0和CPU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400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除图4中的处理器401之外,还可以包括处理器40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400还包括输出设备405和输入设备406。示例性地,输入设备406是键盘、鼠标、麦克风或操作杆等设备,输出设备405是显示屏、扬声器(speaker)等设备。
需要指出的是,通信装置4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嵌入式设备、芯片系统或有图4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此外,图4中示出的组成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装置的限定,除图4所示部件之外,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此外,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之间涉及的动作、术语等均可以相互参考,不予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消息名称或消息中的参数名称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名称,不予限制。
结合图3所示通信系统,参照下述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描述,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3所示通信系统中任一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图3所示通信系统中任一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可以是图3所示通信系统中任一核心网设备。下述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均可以具备图4所示部件。本申请实施例中示出的单个执行主体(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所执行的处理也可以被划分为由多个执行主体执行,这些执行主体可以在逻辑上和/或在物理上分离,不予限制。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
步骤50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寻呼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第一寻呼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可以小于48。该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也可以描述为被寻呼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32比特,如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32比特的终端设备在AMF内的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小于32比特,如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对如图2所示的32比特的终端设备在AMF内的标识信息进行处理后的小于32比特的标识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也可以大于32比特小于48比特,如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16比特的AMF的标识信息、和对如图2所示的32比特的终端设备在AMF内的标识信息进行处理后的小于32比特的标识信息等,不予限制。
通过在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使得被寻呼的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一寻呼信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的,第一寻呼信息也可以描述为临时寻呼信息。该临时寻呼信息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静态配置的(如预定义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动态指示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特定的,不予限制。
可选的,第一寻呼信息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确定并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确定,并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不予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终端设备为例,对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过程进行描述。
第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标识信息。
其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或者,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当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时,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16比特的AMF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可以小于32比特。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可以根据临时识别码(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MSI)确定。
例如,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的取值可以等于TMSI与1024的模值(TMSI mod 1024)。
又例如,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的取值可以等于TMSI与1000的模值(TMSI mod 1000)。
其中,TMSI的设置是为了防止非法个人或团体通过监听无线路径上的信令交换而窃得移动客户真实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或跟踪移动客户的位置,并不断地进行更换,更换周期可以由网络运营者设置。更换的频次越快,起到的保密性越好,对客户的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寿命可能会有影响。
又一种示例中,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根据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确定。
例如,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的取值可以等于IMEI与1024的模值(IMEI mod 1024)。
又例如,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的取值可以等于IMEI与1000的模值(IMEI mod 1000)。
其中,IMEI可以是由15位数字组成的"电子串号",它与每台手机一一对应,而且该码是全世界唯一的。每一只手机在组装完成后都将被赋予一个全球唯一的一组号码,这个号码从生产到交付使用都将被制造生产的厂商所记录。
再一种示例中,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根据IMSI确定。
例如,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的取值可以等于IMSI与1024的模值(IMSI mod 1024)。
又例如,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的取值可以等于IMSI与1000的模值(IMSI mod 1000)。
其中,IMSI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储存在SIM卡中,可用于区别移动用户的有效信息。其总长度不超过15位,同样使用0~9的数字。其中移动国家代码是移动用户所属国家代号,占3位数字,中国的移动国家代码规定为460,移动网络代码是移动网号码,最多由两位数字组成,用于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通信网;移动电话用户身份证号码是移动用户识别码,用以识别某一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
可选的,当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时,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可以小于或等于32比特。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32比特的终端设备在AMF内的标识信息,或者,也可以根据TMSI确定(如等于TMSI与1024的模值,或者,等于TMSI与1000的模值),或者,也可以根据IMEI确定(如等于IMEI与1024的模值,或者,等于IMEI与1000的模值),或者,也可以根据IMSI确定(如等于IMSI与1024的模值,或者,等于IMSI与1000的模值),不予限制。
第二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
其中,第二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
其中,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可以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根据分组结果确定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以及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时,可以根据下述一种或多种参数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寻呼周期、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例如,可以将寻呼周期相同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组,或者,将业务类型相同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组,或者,将通信频率在同一频率范围内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或者,将通信时间在同一时间范围内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组,或者,将时延需求在同一时延范围内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组,或者,将功耗需求在同一功耗范围内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组,或者,将小区负载在同一负载范围的小区中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组,或者,将调制方式相同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组,或者,将编码方式相同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组,或者,将覆盖需求在同一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组,或者,将灵敏度需求在同一灵敏度范围内的终端设备分到同一个终端设备组。
可选的,对于不同的终端设备组,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予限制。
示例性的,以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占用2比特,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占用2比特为例,假设终端设备组1包括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组2包括终端设备3和终端设备4,则终端设备1至终端设备4的标识信息依次可以为0000、0001、0110、0111,其中,前2比特的00表示终端设备组1,01表示终端设备组2;后两比特的00表示终端设备1,01表示终端设备2,10表示终端设备3,11表示终端设备4。或者,终端设备1至终端设备4的标识信息依次也可以为0000、0001、0100、0101,其中,前2比特的00表示终端设备组1,当前2比特为00时,后两比特的00表示终端设备1,01表示终端设备2;前2比特的01表示终端设备组2,当前2比特为01时,后两比特的00表示终端设备3,01表示终端设备4。
第三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
其中,第二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子组的标识信息;第五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子组中的标识信息;一个终端设备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子组。
其中,对终端设备组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第二种可能的设计中对终端设备组的相关描述,不予赘述。
可选的,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时,可以根据下述一种或多种参数确定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和/或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子组:寻呼周期、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其中,对于不同的终端设备组,终端设备子组的标识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不同的终端设备子组,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子组中的标识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予限制。
第四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
其中,第二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或者,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
其中,对第一标识信息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第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第一标识信息的相关描述,对第二标识信息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第二种可能的设计中对第二标识信息的相关描述,不予赘述。
基于上述四种可能的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时,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也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时,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其中,对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的描述可以参照前述图3中对终端设备的相关描述,不予赘述。
第一种示例中,如图6中的类型1所示,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接收机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标识信息不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选的,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寻呼信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唤醒第二接收机进行网络接入,如第二接收机可以基于随机接入流程进行网络接入。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接收机在预设时长内未监测到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寻呼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预设时长超期时唤醒第二接收机,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寻呼信息。
其中,第二寻呼信息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二种示例中,如图6中的类型2所示,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不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通过第一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从而缩短处理时延,降低第一接收机的接收功耗。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三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三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替换的,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完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后,将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不同,则可以不用继续对接收到的第三标识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进行比较,缩短处理时延。如果相同,则可以继续对接收到的第三标识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替换的,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完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后,将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均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至少一个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选的,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寻呼信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唤醒第二接收机进行网络接入,如第二接收机可以基于随机接入流程进行网络接入。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接收机在预设时长内未监测到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寻呼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预设时长超期时唤醒第二接收机,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寻呼信息。
其中,第二寻呼信息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三种示例中,如图6中的类型3所示,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不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通过第一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四标识信息,从而缩短处理时延,降低第一接收机的接收功耗。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四标识信息,如果第四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四标识信息不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通过第一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五标识信息,从而缩短处理时延,降低第一接收机的接收功耗。如果第四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四标识信息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五标识信息,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五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五标识信息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五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五标识信息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替换的,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完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后,将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不同,则可以不用继续对接收到的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四标识信息进行比较,缩短处理时延。如果相同,则可以继续对接收到的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四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不同,则可以不用继续对接收到的第五标识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五标识信息进行比较,缩短处理时延。如果相同,则可以继续对接收到的第五标识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五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替换的,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完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后,将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均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至少一个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选的,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寻呼信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唤醒第二接收机进行网络接入,如第二接收机可以基于随机接入流程进行网络接入。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接收机在预设时长内未监测到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寻呼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预设时长超期时唤醒第二接收机,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寻呼信息。
其中,第二寻呼信息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四种示例中,如图6中的类型4所示,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不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通过第一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从而缩短处理时延,降低第一接收机的接收功耗。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替换的,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完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后,将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不同,则可以不用继续对接收到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比较,缩短处理时延。如果相同,则可以继续对接收到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替换的,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完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后,将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均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至少一个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选的,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寻呼信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唤醒第二接收机进行网络接入,如第二接收机可以基于随机接入流程进行网络接入。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接收机在预设时长内未监测到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寻呼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预设时长超期时唤醒第二接收机,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寻呼信息。
其中,第二寻呼信息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五种示例中,如图6中的类型5所示,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其中,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可以为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可以为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不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唤醒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从而缩短处理时延,降低第二接收机的接收功耗。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唤醒第二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如果第二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第二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接收机在预设时长内未监测到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的第一寻呼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预设时长超期时唤醒第二接收机,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寻呼信息。
其中,第二寻呼信息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六种示例中,如图6中的类型6所示,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其中,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可以为第二标识信息,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可以为第一标识信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标识信息,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标识信息不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唤醒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从而缩短处理时延,降低第二接收机的接收功耗。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唤醒第二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一标识信息。如果第二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第二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接收机在预设时长内未监测到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寻呼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预设时长超期时唤醒第二接收机,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寻呼信息。
其中,第二寻呼信息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七种示例中,如图6中的类型7所示,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其中,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可以为第二标识信息,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可以为第三标识信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标识信息,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标识信息不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唤醒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从而缩短处理时延,降低第二接收机的接收功耗。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唤醒第二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三标识信息。如果第二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三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第二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三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接收机在预设时长内未监测到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一寻呼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预设时长超期时唤醒第二接收机,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寻呼信息。
其中,第二寻呼信息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八种示例中,如图6中的类型8所示,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其中,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可以包括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不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唤醒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从而缩短处理时延,降低第二接收机的接收功耗。如果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唤醒第二接收机继续接收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如果第二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寻呼信息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果第二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不同,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响应该第一寻呼信息。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接收机在预设时长内未监测到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的第一寻呼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预设时长超期时唤醒第二接收机,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寻呼信息。
其中,第二寻呼信息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基于上述图6所示的八种示例,可选的,不同类型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分配规则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例如,类型1、类型2、类型3和类型4可以应用于低功耗需求较高的场景。第一接收机可以独立完成第一寻呼信息的接收流程,不需要开启第二接收机,功耗较低。另外,考虑到监测第一寻呼信息时的时延引起的额外功耗的问题,类型1可以应用于网络负载较小的场景中,类型2和类型4可以应用于网络负载适中的场景中,类型3可以应用于网络负载较高的场景中。可以理解的是,类型3可以退化为类型1或类型2或类型4,配置更加灵活。
又例如,类型5、类型6、类型7、和类型8都可以用于低功耗需求较低的场景。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共同完成第一寻呼信息的接收流程。另外,考虑到信道状态条件对虚警率的指标的影响,类型6和类型7可以分别适用于信道状态条件较差和信道状态条件较好的场景。类型5是功耗和时延考虑折中的一种方案。类型8是类型1和类型6较折中的方案。
上述图6所示的各种类型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接收方式的本质在于:在第一寻呼信息由第一接收机接收的部分的比例和由第二接收机接收的部分的比例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寻呼信息时,可以根据第一寻呼信息的候选长度(或者描述为候选的第一寻呼信息占用的比特数),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
可选的,可以预定义不同的终端设备在不同的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即第一寻呼信息可以有不同的候选长度,可以基于不同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候选长度给同一个终端设备预定义不同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即第一寻呼信息的候选长度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存在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候选的第一寻呼信息所占的比特数可以为10比特、13比特、15比特、17比特、20比特、25比特、30比特、32比特、40比特、45比特、48比特等。
例如,以候选的第一寻呼信息所占的比特数为10比特为例,则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由10个比特组成。又例如,以候选的第一寻呼信息所占的比特数为32比特为例,则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由32个比特组成。
可选的,候选长度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动态指示给第一终端设备的,或者是核心网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动态指示给第一终端设备的,即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候选长度。
例如,假设预定义候选的第一寻呼信息的长度为10比特、20比特和32比特三种,则终端设备可以只监测这三种长度的第一寻呼信息。又例如,预定义候选的第一寻呼信息的长度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动态指示的。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中动态指示给终端设备:系统消息、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数据信道(即第一指示信息可以跟随数据传输)。
可选的,基于上述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描述,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
示例性的,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分配的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动态分配的。
其中,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长度,通过动态信令动态分配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例如,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指示。或者,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指示。或者,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携带在下行数据信道中指示,即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跟随数据传输。
对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和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进行多次交互以获得自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例如,核心网设备在动态分配第一寻呼信息之前,可以先将对应的预定义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该预定义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指与特有终端设备绑定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这样,当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寻呼时,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标识信息,就可以知道该寻呼过程是否寻呼到自己。
在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完前期的交互后,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动态分配的方式分配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另外,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在进行上述的一次前期信息交互后,可以进行额外的确认信息的流程,以进一步降低虚警率,实现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进一步的对齐。
例如,终端设备在收到预定义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后,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透传自己的确认信息。核心网设备可以在收到该确认信息后,开始后续的寻呼过程。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之前,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
可选的,当第一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没有建立通信连接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核心网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第三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第四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可以为上述图6所示的八种类型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例如,可以采用3比特表征第二指示信息,如当第二指示信息的取值为000时,可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为上述图6所示的类型1,当第二指示信息的取值为001时,可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为上述图6所示的类型2,…,当第二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11时,可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为上述图6所示的类型8。
第一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时,还可以通过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中,第一接收机期望接收的全部或部分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比特数和第二接收机接收的全部或部分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比特数。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能力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能力信息可以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
示例性的,以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为例,接入网设备可以采用下述图7所示的方法,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寻呼配置,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寻呼配置接收第一寻呼信息:
步骤701、接入网设备广播第一能力信息。
其中,第一能力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或者,第一能力信息也可以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是否有LP-WUS/R的能力,或者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是否有LP-WUS/R的配置。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第一能力信息,也可以通过其它公共消息广播第一能力信息,不予限制。
步骤702、第一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
其中,第二能力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进入低功耗模式。或者,第二能力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支持LP-WUS/R模式。
可选的,有LP-WUS/R能力的终端设备(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
可选的,当第一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当第一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没有建立通信连接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核心网设备将第二能力信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
步骤703、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低功耗模式信息。
其中,低功耗模式信息可以为LP-WUS/R模式。
步骤704、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寻呼配置。
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多套寻呼配置的候选,接入网设备从多套寻呼配置中选择可以配置给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配置。
其中,寻呼配置可以包括寻呼周期等配置信息。
步骤705、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寻呼配置接收第一寻呼信息。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LP-WUS/R终端设备。
可选的,上述步骤702中,第一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时,还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或者描述为寻呼需求信息、需求信息等),核心网设备将第一信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可以从多套候选寻呼配置中,选择可以配置给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配置。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直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将第一信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
其中,第一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调制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编码方式、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寻呼周期、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覆盖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灵敏度需求。
示例性的,第一寻呼信息的调制方式可以为下述一种或多种:开关键控(on-offkeying,OOK)调制方式、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 keying,FSK)调制方式、序列携带寻呼信息、索引调制(index modulation,IM)方式、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双相移键控(biphase shift keying,BPSK)等,不予限制。
示例性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编码方式可以为下述一种或多种:曼彻斯特编码方式、NB/MB编码方式、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方式、非归零码、非归零反转码、归零码等,不予限制。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可以为时延的绝对门限值、或者时延等级、或者时延范围(或者描述为时延的绝对门限值所在的范围)等,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也可以为时延索引。该时延索引可以与时延的绝对门限值、或时延等级、或时延范围有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以时延等级和时延范围为例,如下述表2所示,可以预定义时延等级与时延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上报时延需求时,可以选择上报时延等级,也可以选择上报时延范围。预定义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如表2所示的表格形式,也可以是公式的形式,还可以是罗列的形式,不予限制。
表2
时延等级 时延范围
1 3~10ms
2 10~20ms
3 20~30ms
4 30~40ms
n 50ms~1s
又一种示例中,以时延等级和时延绝对门限值为例,可以预定义时延等级和时延绝对门限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时延等级为1,对应时延绝对门限值可以为10ms,时延等级为2,对应时延绝对门限值可以为20ms。
其中,对于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需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有最大的功耗承受值,可以将这个值称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能力。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功耗需求需要在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能力内。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功耗需求可以是功耗的绝对门限值,也可以是功耗等级,或者可以是功耗范围。功耗等级和功耗范围的对应关系,以及功耗等级和功耗绝对门限值的对应关系,可以参考上述对于时延等级、时延范围、时延绝对门限值的相关描述。又一种示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功耗需求也可以是功耗索引,该功耗索引可以与功耗绝对门限值、或功耗等级、或功耗范围有对应关系。
其中,对于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寻呼周期,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没有配置eDRX,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上报期望的寻呼周期值。例如,期望的寻呼周期可以为32个无线帧、或者64个无线帧、或者128个无线帧、或者256个无线帧。如果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了eDRX,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上报期望的eDRX周期值。例如,期望的寻呼周期可以为256个无线帧、或者512个无线帧、或者1024个无线帧。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期望的寻呼周期,除了上述寻呼周期的绝对数值的上报形式外,还可以是上报寻呼周期的等级,或者上报寻呼周期的范围,不予限制。具体的上报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对于时延等级、时延范围、时延绝对门限值的相关描述,不予赘述。
其中,对于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覆盖需求,该覆盖需求也可以描述为灵敏度需求。
示例性的,覆盖需求可以表示覆盖的绝对门限值,或者表示覆盖的等级,或者表示覆盖范围(或者描述为覆盖的绝对门限值的范围)。又一种示例中,覆盖需求也可以表示覆盖索引,该覆盖索引与覆盖的绝对门限值、或覆盖等级、或覆盖范围之间有对应关系。
例如,以预定义覆盖等级和覆盖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如下表3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上报覆盖等级,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根据该覆盖等级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覆盖范围。
表3
覆盖等级 覆盖范围
1 -40~-50dBm
2 -50~-60dBm
3 -60~-70dBm
4 -70~-80dBm
n -110~-120dBm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之前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也可以在接收第一寻呼信息之后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不予限制。
可选的,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时,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动态分配第一寻呼信息。
其中,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占用的比特数可以较多(或者描述为长标识信息、长ID),也可以较少(或者描述为短标识信息、短ID)。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占用的比特数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
可选的,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总比特数、以及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类型。
示例性的,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指示的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确定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总比特数。
示例性的,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指示的时延需求、功耗需求等确定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总比特数。
可选的,对于各种类型的第一寻呼信息,每一种类型的第一寻呼信息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占用的比特数可以有预先设定的候选值,第一寻呼信息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总比特数也可以有预先设置的候选值。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指示的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从总比特数的候选值中确定第一寻呼信息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总比特数,根据第一信息指示的时延需求、功耗需求等从各个组成部分的候选值中,确定第一寻呼信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占用的比特数,然后组成第一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时,可以采用静态上报的方式,将第一信息携带在下述一种或多种信令中向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注册信息、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息、上行控制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 repeat request,HARQ)反馈信息、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信息携带在注册信息中,并承载在NAS信息中透传给核心网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信息承载在上行控制信息中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信息承载在HARQ反馈信息中上报给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信息承载在缓冲状态报告中上报给接入网设备。
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时,也可以采用动态上报的方式,如通过接入网设备触发上报,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主动上报。
示例性的,当接入网设备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时,需要考虑第一终端设备的需求,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第五指示信息动态触发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第一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第一信息。
又一种示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如接入网设备)协商的配置信息对第一终端设备不友好(如不利于第一终端设备节能,或者不适配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或者不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或者不满足第一终端设备的覆盖需求等),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主动上报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信息承载在上行控制信息中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信息承载在HARQ反馈信息中上报给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信息承载在缓冲状态报告中上报给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信息携带在注册信息中,并承载在NAS信息中透传给核心网设备。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向各个小区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时,不同的小区可以对应不同类型的第一寻呼信息,同一小区在不同时刻也可以对应不同类型的第一寻呼信息。
可选的,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如移动性管理网元)上报相关信息(如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第一信息等),核心网设备将接收到的该相关信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根据该相关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寻呼信息。
当第一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时,上述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下列流程:第一终端设备将上述相关信息上报给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将接收到的该相关信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再发送相关的信息(如第一指示信息、第一寻呼信息等)给接入网设备基站,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寻呼配置或第一寻呼信息等信息。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将上述相关信息上报给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时,可以采用静态上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动态上报的方式,如接入网设备触发上报,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主动上报。
基于上述图5至图7所示的方法,由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可以在保证用户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信令开销,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有利于终端设备节能。
另外,通过核心网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使核心网设备有更多的参考信息,用于分配更合适的用于携带在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长度和类型。上述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动态调整第一寻呼信息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长度和类型,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容量。对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向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上报自己的寻呼需求信息,可以与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进行较多的信息交互,最终可以更大程度地获得更优的配置信息。
同时,在本申请的寻呼机制中,第一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上报寻呼需求信息时,不仅可以上报期望的寻呼周期,还可以上报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调制方式、编码方式、时延需求、功耗需求、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等信息,便于网络和第一终端设备在更多寻呼配置参数方面达成共识,从而利于终端设备节能。
可选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之前,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六指示信息。
其中,第六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该周期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规则配置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类似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采用相同的规则配置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第二寻呼信息的周期。
示例性的,以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根据通信频率和时延需求确定为例,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下述配置规则一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配置规则一:依据终端设备进行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配置。即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有不同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长度的配置。
例如,假设终端设备1属于通信频率较高(或者描述为活动较频繁)的终端设备,且对时延的需求较高,则接入网设备可以给终端设备1分配较小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如分配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可以为128个无线帧,或者256个无线帧。
又例如,假设终端设备2属于通信频率较低(或者描述为活动较不频繁)的终端设备,且对时延的需求较小,则接入网设备可以给终端设备2分配较大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如分配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可以为32个无线帧,或者64个无线帧。
又一种示例中,以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根据终端设备组确定为例,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下述配置规则二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配置规则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进行分组,根据终端设备组进行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配置。与上述配置规则一相比,配置粒度可以更大,不再固定是每个终端设备有不同的配置,而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配置。
其中,不同的终端设备进行分组的方式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根据核心网设备的信息,将具有相同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等级的终端设备归于一个终端设备组,这个终端设备组内的所有终端设备配置相同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监测周期。除了根据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进行分组外,终端设备分组的规则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不同的业务类型,还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习惯,或者根据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频率等,不予限制。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时,可以有不同的配置指示。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第六指示信息携带在系统消息中指示给终端设备,或者,将第六指示信息携带在下行控制信息中指示给终端设备,或者,将第六指示信息携带在下行数据信道中指示给终端设备,即第六指示信息可以跟随数据传输。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八指示信息。
其中,第八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该时频资源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其中,接入网设备给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时频资源分配时可以参考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信息(如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以第一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上报的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为例,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对于时延的需求较高(或者描述为对时延的需求较严苛),接入网设备在进行时频资源分配的时候,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的优先级提高一些,如可以给第一终端设备分配更多的时频资源,便于第一终端设备快速完成信息传输。
又一种示例中,以第一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上报的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覆盖需求或灵敏度需求为例,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对于覆盖或灵敏度的需求较高(或者描述为对覆盖或灵敏度的需求较严苛),接入网设备在进行时频资源分配的时候,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的优先级提高一些,如可以给第一终端设备分配更多的时频资源,便于第一终端设备快速完成信息传输。
接入网设备获得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后,可以参考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信息来进行时频资源配置。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信息可以是上报给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将第一信息转发给接入网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信息也可以是上报给接入网设备。若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信息是上报给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进一步发给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再发给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直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信息进行后续的时频资源配置或是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不予限制。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之前,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七指示信息。
其中,第七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
其中,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时,可以自适应调整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以使第一终端设备获得更优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配置,进一步达到节能的效果。
示例性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没有配置eDRX,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七指示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下述三种可能的确定规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作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
确定规则一: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小值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其中,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也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上报了期望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高层可以表示接入网设备,预设周期可以为默认数值。
其中,该默认数值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过RRC信令配置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
确定规则二: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大值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其中,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果默认数值设置过小,则接入网设备在配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的时候,可能无法参考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期望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接入网设备最后配置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对于第一终端设备来说并不一定是完美的配置。因为,基于上述考虑,接入网设备在配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的时候,还可以参考该确定规则二,根据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大值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确定规则三: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没有配置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预设周期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其中,在RRC空闲态,如果高层没有配置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则可以使用取值为默认数值的预设周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七指示信息告知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时,可以使用2bit动态指示上述三种确定规则。例如,比特状态11可以表示接入网设备通过确定规则一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比特状态10可以表示接入网设备通过确定规则二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比特状态01可以表示接入网设备通过确定规则三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又一种示例中,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七指示信息告知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时,可以使用1bit动态指示高层是否配置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例如,比特状态1可以表示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比特状态0可以表示高层没有配置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在上述1个bit指示的基础上,接入网设备还可以使用另外的1bit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方式。例如,上述1个bit的比特状态为1,若另外的1bit的比特状态为1,表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由终端设备特定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小值确定。或者,上述1个bit的比特状态为1,若另外的1bit的比特状态为0,表示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由终端设备特定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大值确定。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也可以是预定义的。例如,如果没有配置eDRX,但是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即终端设备上报了期望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则第一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由终端设备特定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大值确定。
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单终端设备或是终端设备组进行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配置。通过自适应的配置方式的调整,终端设备可以获得更优的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配置,以达到节能、性能提升的效果。同样,对于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置信息,进行时频资源分配的调整,以达到容量提升的效果。另外,通过提出的新的终端设备监测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可以在接入网设备配置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时,使终端设备上报的期望的寻呼周期更容易被接入网设备考虑,有利于终端设备节能,或者更利于满足终端设备不同的时延需求、功耗需求、覆盖需求或灵敏度需求等。同时也利于网络的容量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方法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起来实施,不予限制。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上述主要从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各个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80,该通信装置80可以执行上述图5至图7中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动作,或者执行上述图5至图7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动作,或者执行上述图5至图7中核心网设备执行的动作。
其中,通信装置80可以包括收发模块801和处理模块802。示例性地,通信装置80可以是通信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通信装置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通信装置80是通信设备时,收发模块801可以是收发器,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802可以是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当通信装置80是具有上述通信装置功能的部件时,收发模块801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802可以是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例如基带处理器。当通信装置80是芯片系统时,收发模块801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处理模块802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801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处理模块802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或者,称为处理电路)实现。
例如,收发模块801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通信装置所执行的全部收发操作,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802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通信装置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作为又一种可实现方式,图8中的收发模块801可以由收发器代替,该收发器可以集成收发模块801的功能;处理模块802可以由处理器代替,该处理器可以集成处理模块802的功能。进一步的,图8所示通信装置8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
可替换的,当处理模块802由处理器代替,收发模块801由收发器代替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80还可以为图9所示的通信装置90,其中,处理器可以为逻辑电路901,收发器可以是接口电路902。进一步的,图9所示通信装置9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03。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的终端(包括数据发送端和/或数据接收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的硬盘或内存。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上述终端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上述终端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上述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上述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或者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时”以及“若”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实现时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3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寻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寻呼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
根据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或等于32比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所述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子组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五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终端设备子组中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子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机和第二接收机;所述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寻呼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或者
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机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二接收机的功耗。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或者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三标识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如果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中的所述第三标识信息;或者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四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五标识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如果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中的所述第四标识信息;如果所述第四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四标识信息相同,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中的所述第五标识信息;或者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如果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第二标识信息相同,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第一寻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唤醒所述第二接收机进行网络接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部分比特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相同,唤醒所述第二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4、5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比特信息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比特信息,所述第二部分比特信息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比特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部分比特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比特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二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寻呼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候选长度,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寻呼信息;
其中,所述候选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候选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是预定义的;或者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
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进入低功耗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调制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需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寻呼周期、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覆盖需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灵敏度需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或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在下述一种或多种信令中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或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注册信息、非接入层NAS信息、上行控制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缓冲状态报告;或者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五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或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如果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配置需求,向所述接入网设备或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六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所述周期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七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所述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所述DRX周期或所述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所述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所述DRX周期或所述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所述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没有配置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八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1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寻呼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
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寻呼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寻呼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所述第一寻呼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四标识信息和第五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关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组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终端设备组中的标识信息;所述第四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子组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五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终端设备子组中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子组。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或等于32比特。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候选长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者
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19-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下述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或者
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下述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类型;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一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通过第二接收机接收的第一寻呼信息的比特数。
26.根据权利要求19-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备低功耗能力、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进入低功耗模式;
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能力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19-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下述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调制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第一寻呼信息的编码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需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耗需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寻呼周期、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覆盖需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期望的灵敏度需求。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通过下述一种或多种信令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信息:注册信息、非接入层NAS信息、上行控制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缓冲状态报告;或者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如果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配置需求,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19-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所述周期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30.根据权利要求19-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寻呼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的确定规则,所述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所述DRX周期或所述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所述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配置了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所述DRX周期或所述寻呼周期和预设周期中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或者,所述确定规则包括如果高层没有配置终端设备特有的DRX周期或寻呼周期,根据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所述第一寻呼信息的周期。
31.根据权利要求19-3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八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关联的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确定:寻呼周期、终端设备组、业务类型、通信频率、通信时间、时延需求、功耗需求、小区负载、网络负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覆盖需求、灵敏度需求。
3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寻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寻呼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小于48;
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寻呼信息。
3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9-31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通信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当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被执行,或者如权利要求19-31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被执行,或者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通信方法被执行。
3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部分或全部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被执行,或者如权利要求19-31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被执行,或者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通信方法被执行。
CN202211407077.1A 2022-11-10 2022-11-10 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80190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7077.1A CN118019088A (zh) 2022-11-10 2022-11-10 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3/110574 WO2024098846A1 (zh) 2022-11-10 2023-08-01 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7077.1A CN118019088A (zh) 2022-11-10 2022-11-10 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19088A true CN118019088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5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7077.1A Pending CN118019088A (zh) 2022-11-10 2022-11-10 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19088A (zh)
WO (1) WO20240988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55042B2 (en) * 2011-06-15 2015-10-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in idle mode and M2M apparatus
US10560919B2 (en) * 2015-09-16 2020-0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executing paging sequ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EP3478007B1 (en) * 2016-08-31 2020-07-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in a paging message
EP3777379A1 (en) * 2018-04-05 2021-0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ging optimization using truncated ue identifiers
EP4068871A4 (en) * 2019-12-17 2022-12-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3395748B (zh) * 2020-03-12 2023-1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网络侧设备
CN116113036A (zh) * 2021-11-09 2023-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98846A1 (zh) 2024-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491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state configurations
KR102424043B1 (ko) 동기화 시그널링을 포함하는 웨이크 업 신호를 송신하기 위한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들
KR10193077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시 연결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588690B2 (en) Discovery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W202010336A (zh) 一種信號發送、接收方法、網路設備及終端
KR101807932B1 (ko)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무선 장치
US2023001892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wer-Saving in Wireless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1393899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22034608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wer-Saving in Wireless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1201065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JP7525652B2 (ja) 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6134904A (zh) 侧行链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CN113557773A (zh) 用以针对无线网络调节ue的寻呼定时的第二ue标识的指配
CN116548027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18575523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8019088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8743289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221825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8830319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812728A (zh) 一种上行唤醒的方法及装置
CN118785330A (zh) 通信方法、设备、系统、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8488474A (zh) 一种终端分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8695285A (zh) 一种确定寻呼超帧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78833A (zh) 一种寻呼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CN118715826A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