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00087A - 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00087A
CN118000087A CN202410351507.5A CN202410351507A CN118000087A CN 118000087 A CN118000087 A CN 118000087A CN 202410351507 A CN202410351507 A CN 202410351507A CN 118000087 A CN118000087 A CN 118000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ion
plant
seeds
highland barley
wax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515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奇军
赵锋
柳小宁
王正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And Beer Material I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And Beer Material I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And Beer Material I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And Beer Material I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4103515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000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00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0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本发明所述选育方法以中糯8号为母本,以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并将得到杂交种连续自交多代,得到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品种,通过所述选育方法获得的青稞品种综合性状好,性状稳定,且选育获得的2037株系为黑色二棱糯青稞,集高产、抗倒伏和抗病等优质性状于一身。

Description

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青稞是我国藏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受到食品和保健品等多种行业的高度关注。淀粉是青稞籽粒的主要成分,其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比例是决定淀粉物化、营养和加工特性的关键因素。糯青稞具有淀粉易糊化、粘度高、回生慢及易降解等特性,具有潜在的加工优势。
青稞品种依据籽粒颜色可以分为黑色籽粒、黄色籽粒和蓝色籽粒青稞,其中黑色籽粒品种又分为多棱籽粒青稞和二棱籽粒青稞,现有的黑色籽粒品种多为多棱品种,且株高较高易倒伏,影响青稞的产量;同时,本领域中也少有集黑色二棱、糯性和高产多种表型性状于一身的青稞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所述选育方法可以选育得到高产优质的黑色二棱糯青稞,且抗病抗倒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陇青1号为母本,以甘垦5号为父本,杂交收获F0代种子;
2)将所述F0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
3)以中糯8号为母本,所述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为父本,杂交得F0代种子,
4)将步骤3)所述F0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F1代种子;
5)将步骤4)所述F1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F2代单株种子;
6)将步骤5)所述F2代单株种子种植后自交至F5代,得F5代单株种子;
7)将步骤6)所述F5代单株种子种植后自交,得到的F6代为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
优选的,步骤1)和步骤3)所述杂交包括人工杂交组配;所述人工杂交组配包括去雄,每个植株去雄的穗数为1。
优选的,步骤1)所述去雄的穗数为6个穗以上。
优选的,步骤3)所述去雄的穗数为10个穗以上。
优选的,步骤5)所述F1代种子种植后的F2代植株发生性状分离,单株收获黑色二棱糯青稞种子。
优选的,步骤6)所述自交的F3-F5代的过程包括:将前代种子单株种植,对后代单株选择株高75-90cm,穗长≥8cm,穗粒数≥20粒,分蘖率≥2个,千粒重≥40g,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植株抗倒强和抗病性强的黑色二棱青稞单株,单株收获和风干保存。
优选的,步骤7)所述自交的F6代选择农艺形状好、株高70-90cm、穗长≥8cm、穗粒数≥20粒、分蘖率≥2个、千粒重≥40g、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抗倒性强、抗病性强的二棱黑色糯青稞稳定株系,所述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中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质量比大于90%。
优选的,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将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进行品系鉴定试验。
优选的,通过所述品系鉴定试验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的品系进行品系比较试验。
优选的,通过所述品系比较试验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的品系进行全省区域试验。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陇青1号为母本,以甘垦5号为父本,杂交收获F0代种子;2)将所述F0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3)以中糯8号为母本,所述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为父本,杂交得F0代种子,4)将步骤3)所述F0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F1代种子;5)将步骤4)所述F1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F2代单株种子;6)将步骤5)所述F2代单株种子种植后自交至F5代,得F5代单株种子;7)将步骤6)所述F5代单株种子种植后自交,得到的F6代为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通过所述选育方法获得的青稞品种综合性状好,性状稳定,且选育获得的2037株系为黑色二棱糯青稞,且集高产、抗倒伏和抗病等优质性状于一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陇青1号为母本,以甘垦5号为父本,杂交收获F0代种子;
2)将所述F0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
3)以中糯8号为母本,所述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为父本,杂交得F0代种子,
4)将步骤3)所述F0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F1代种子;
5)将步骤4)所述F1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F2代单株种子;
6)将步骤5)所述F2代单株种子种植后自交至F5代,得F5代单株种子;
7)将步骤6)所述F5代单株种子种植后自交,得到的F6代为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
进行所述选育前,本发明优选筛选优质种质资源作为育种亲本;进行所述筛选时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优选包括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株型、熟期转色、整齐度、植株抗倒性和抗病性;通过田间鉴定进行所述筛选。最终,优选筛选得到优质矮杆、多棱黑糯青稞“甘垦5号”,二棱黄色糯青稞“中糯8号”和优质、高产抗倒伏、适宜机械化收获的二棱青稞“陇青1号”;本发明优选以“甘垦5号”、“中糯8号”和“陇青1号”为亲本进行二棱蓝粒青稞的选育。
获得所述育种亲本后,本发明以陇青1号为母本,以甘垦5号为父本,杂交收获F0代种子。本发明所述杂交优选包括人工杂交组配;所述人工杂交组配优选包括去雄,每个植株去雄的穗数优选为1,所述去雄的穗数优选为6个穗以上,目的在于获得足够的杂交种子。本发明对所述去雄的具体过程没有特殊限定,按照本领域中常规去雄步骤进行即可。本发明在F0代杂交种子成熟时统一混合收获,风干保存。
得到所述F0代种子后,本发明将所述F0代种子进行种植,自交得到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本发明所述种植和自交的过程没有特殊限定,按照本领域中常规种植方法即可。
得到所述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后,本发明以中糯8号为母本,所述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为父本,杂交得F0代种子。本发明所述杂交优选包括人工杂交组配;所述人工杂交组配优选包括去雄,每个植株去雄的穗数优选为1,所述去雄的穗数优选为10个穗以上,目的在于获得足够的杂交种子。本发明所述F0代种子成熟时统一混合收获,风干保存。
得到所述F0代种子后,本发明将所述F0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F1代种子。本发明对所述种植过程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中常规种植过程即可。
得到所述F1代种子后,本发明将所述F1代种子播种,自交,得F2代单株种子。本发明将F1代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F2代,所述F2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待成熟时,优选对单株大量选择;且对单株进行标记,并优选进行单株收获、单株脱粒和单株风干保存。本发明所述性状分离时,优选产生黑色二棱青稞、浅色二棱青稞、黑色多棱青稞、浅色多棱青稞,并对黑色二棱青稞的单株进行选择,即所述F2代单株种子。
得到所述F2代单株种子后,本发明将所述F2代单株种子种植后自交至F5代,得F5代单株种子。在本发明所述自交的F3-F5代的过程中:优选将上代选择单株单播,每个单株优选播2行,后代单株优选选择株高75-90cm、穗长≥8cm、穗粒数≥20粒、分蘖率≥2个、千粒重≥40g、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植株抗倒性和抗病性的黑色二棱青稞单株,优选单株收获,风干保存。
得到所述F5代单株种子后,本发明将所述F5代单株种子种植后自交,得到的F6代为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在本发明自交的F6代,优选选择农艺性状好、株高70-90cm、穗长≥8cm、穗粒数≥20粒、分蘖率≥2个、千粒重≥40g、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抗倒性强、抗病性强的二棱黑色青稞单株收获和保存;并优选对所述二棱黑色青稞进行品质检测,获得支链淀粉占总淀粉比大于90%的糯性品系,即所述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本发明在单株选择时,优选于种植的株行前后,再各种植2行标准品种,所述标准品种优选为父母本或当地优势品种;所述当地优势品种优选包括甘青4号。
得到所述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本发明将所述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进行品系鉴定试验。
本发明所述品系鉴定试验优选包括:采用间比法排列,种植3次,每隔10个小区加一个对照小区,对照品种为甘青4号,小区长2.5m、宽1.25m、行距0.25m、区距0.25m、走道0.5m、小区面积3.125m2,5行区,每行播种250粒,于3月中下旬日手锄开沟条播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的品系进行品系比较试验。
本发明所述品系比较试验优选包括: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种植3次,小区长5.0m,宽2.5m,10行区、行距0.25m、区距0.25m、面积12.5m2,播种量按25万粒/亩计算,每行播种560粒,于3月18日手锄开沟撒播;选择较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的品系参加全省区域试验;所述对照品种优选为陇青1号。
本发明所述全省区域试验优选包括: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种植3次,小区长5.0m,宽2.5m,10行区、行距0.25m、区距0.25m、面积12.5m2,播种量按25万粒/亩计算,每行播种560粒,按照当地播期开沟撒播。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步骤如下:
1、优质种质资源筛选:收集国内外优质青稞种质资源,对其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进行鉴定包括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株型、穗形、熟期转色、整齐度、植株抗倒性、抗病性进行田间鉴定,筛选出优质矮杆、多棱黑糯青稞甘垦5号,二棱黄色糯青稞中糯8号。
2、以陇青1号为母本,以甘垦5号为父本,人工杂交组配,去雄时每个植株只做1个穗,做6个穗以上,获得足够的F0代杂交种子,籽粒成熟时统一混合收获,风干保存。
3、将(陇青1号×甘垦5号)F0代杂交种子种植到田间,得到(陇青1号×甘垦5号)杂交种。
4、复交,中糯8号母本,以(陇青1号×甘垦5号)杂交种选健壮、无病植株为父本,人工杂交组配,去雄时每个植株只做1个穗,做10个穗以上,获得足够的杂交种子,籽粒成熟时统一混合收获,风干保存,收获杂交种子即为F0代。
5、将F0代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F1代,成熟时收获F1代种子,风干保存。
6、将F1代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F2代,F2代组合前后各种标准品种陇青1号2行。F2代大量分离,分离为黑色二棱青稞、浅色二棱青稞、黑色多棱青稞、浅色多棱青稞。待成熟时,其中选择黑色二棱裸青稞单株选择,单株并做标记,单株收获、单株脱粒、单株风干保存;对其他优质单株同时进行选择标记,单株收获、单株脱粒、单株风干保存。
7、F3-F5代,对选择单株每个单株播2行,组合前后各种标准品种陇青1号2行,对后单株选择株高75-90cm,穗长≥8cm,穗粒数≥20粒,分蘖率≥2个,千粒重≥40g,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植株抗倒强、抗病性强黑色二棱青稞单株,单株收获,风干保存。
8、F6代,对选择品系经过多代自交选择,选择农艺形状好、株高70-90cm、穗长≥8cm、穗粒数≥20粒、分蘖率≥2个、千粒重≥40g、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抗倒性强、抗病性强的稳定二棱黑色青稞株系,并进行品质检测,选择支链淀粉占总淀粉比大于90%的糯性品系进行品系鉴定试验。
9、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增产幅度较大的品系进行品系鉴定试验。
采用间比法排列,种植3次,每隔10个小区加一个对照小区,对照品种为甘青4号,小区长2.5m、宽1.25m、行距0.25m、区距0.25m、走道0.5m、小区面积3.125m2,5行区,每行播种250粒,于3月中下旬日手锄开沟条播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增产5%以上的品系进行品系比较试验。
10、选择综合性状好、性状稳定、品系比较试验比对照增产幅度大的品系,参加品系比较试验。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种植3次,小区长5.0m,宽2.5m,10行区、行距0.25m、区距0.25m、面积12.5m2,播种量按25万粒/亩计算,每行播种560粒,于3月18日手锄开沟撒播;选育出较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的品系参加全省区域试验。
11、全省区域试验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种植3次,小区长5.0m,宽2.5m,10行区、行距0.25m、区距0.25m、面积12.5m2,播种量按25万粒/亩计算,每行播种560粒,按照当地播期开沟撒播,得到的2037株系为黑色二棱籽粒,且产量、抗倒伏和抗病性与陇青1号相当;糯性与中糯8号相当(支链淀粉占总淀粉比大于90%以上)。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陇青1号为母本,以甘垦5号为父本,杂交收获F0代种子;
2)将所述F0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
3)以中糯8号为母本,所述陇青1号×甘垦5号的F1代植株为父本,杂交得F0代种子,
4)将步骤3)所述F0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F1代种子;
5)将步骤4)所述F1代种子种植后自交,得F2代单株种子;
6)将步骤5)所述F2代单株种子种植后自交至F5代,得F5代单株种子;
7)将步骤6)所述F5代单株种子种植后自交,得到的F6代为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3)所述杂交包括人工杂交组配;所述人工杂交组配包括去雄,每个植株去雄的穗数为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去雄的穗数为6个穗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去雄的穗数为10个穗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F1代种子种植后的F2代植株发生性状分离,单株收获黑色二棱糯青稞种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自交的F3-F5代的过程包括:将前代种子单株种植,对后代单株选择株高75-90cm,穗长≥8cm,穗粒数≥20粒,分蘖率≥2个,千粒重≥40g,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植株抗倒强和抗病性强的黑色二棱青稞单株,单株收获和风干保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自交的F6代选择农艺形状好、株高70-90cm、穗长≥8cm、穗粒数≥20粒、分蘖率≥2个、千粒重≥40g、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抗倒性强、抗病性强的二棱黑色糯青稞稳定株系,所述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中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质量比大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将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稳定株系进行品系鉴定试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品系鉴定试验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的品系进行品系比较试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品系比较试验选择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的品系进行全省区域试验。
CN202410351507.5A 2024-03-26 2024-03-26 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 Pending CN1180000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51507.5A CN118000087A (zh) 2024-03-26 2024-03-26 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51507.5A CN118000087A (zh) 2024-03-26 2024-03-26 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00087A true CN118000087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59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51507.5A Pending CN118000087A (zh) 2024-03-26 2024-03-26 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000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2835B (zh) 一种黑色大麦的选育方法
CN100493341C (zh) 一种选育小麦新品种的方法
CN109076950B (zh) 一种二棱裸大麦的选育方法
CN114521487B (zh) 一种甜味糯型鲜食玉米品种选育方法
CN111742836A (zh) 一种勾芒大麦的选育方法
CN114467742B (zh) 一种黑色籽粒青稞的选育方法
CN111357645A (zh) 一种选育矮秆玉米自交系的方法
CN114793880A (zh) 早熟高产高油高抗薹油两用型油菜油苔928的选育方法
CN113875582B (zh) 一种保持小麦遗传多样性的杂交育种方法
CN111742837B (zh) 一种光芒大麦的选育方法
CN115669530A (zh) 稻高粱育种选育方法
CN118000087A (zh) 一种黑色籽粒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
CN114451296A (zh) 一种黑色籽粒二棱青稞的选育方法
CN114145227A (zh) 早熟高产菜薹用油菜新品种油苔929的选育方法
CN113475389A (zh) 一种直立型绿豆荚多荚长粒大新种质吉绿3019的选育方法
CN114557275B (zh) 一种黑色籽粒勾芒粮草兼用型青稞的选育方法
CN118000085A (zh) 一种高产二棱糯青稞的选育方法
CN114431139B (zh) 一种多芒黑大麦的选育方法
CN111492970A (zh) 一种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的方法
CN111972275B (zh) 一种利用蓝矮败选育蓝小麦杂交种大田生产利用的方法
CN118000086A (zh) 一种优质高产和高β-葡聚糖青稞的选育方法
CN115152625B (zh) 一种早熟夏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
CN118000088A (zh) 一种二棱蓝粒青稞的选育方法
CN109717072B (zh) 一种选育聚合大穗和快脱水性状玉米自交系的方法
CN102257952A (zh)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