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79382A - 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79382A
CN117979382A CN202410183876.8A CN202410183876A CN117979382A CN 117979382 A CN117979382 A CN 117979382A CN 202410183876 A CN202410183876 A CN 202410183876A CN 117979382 A CN117979382 A CN 117979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message
cluster head
ferrying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838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正国
冯建辉
胡健
姜虹云
杨修正
普碧才
和春元
宋登峰
杨永森
赵正平
杨杰
杨永平
杜海燕
何欧涯
张玉梅
刘江雄
李均宏
杨征鸿
王啸虎
杨文益
秦建明
王陈喜
陈永忠
刘慧�
耿座学
王培继
解立秀
孔碧光
肖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ji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ji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ji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ji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838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793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79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93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顶层数据中心、中间层和底层;顶层数据中心、中间层和底层依次通信连接;顶层数据中心设置有多个摆渡节点,中间层设置有多个簇头节点,底层设置有多个节点。顶层数据中心控制第一聚类子网中的节点向第一簇头节点发送消息,簇头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消息查询目标节点,目标节点不在第一聚类子网内时,顶层数据中心将摆渡节点调度到第一簇头节点的附近区域,第一簇头节点通过摆渡节点将消息传输给与目标节点连接的第二簇头节点,最后将消息传输给目标节点。通过将网络分簇处理,并利用摆渡节点传送数据,可提高数据交付率,降低交付时延,解决通信网络服务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自组织网络(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WSON)是一种特殊的移动通信网络,具有自组织、自愈合、无中心、多跳路由等特点。在不依赖预先设置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可以快速、自动地构建通信网络,适合应用于紧急、临时的应急通信场合。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利用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在现场快速部署自组织、自配置的应急通信网络,为复杂多样的应急环境中各类用户群体提供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务。
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许多节点通过相互协作来维持网络的连通性并提供网络服务。在对无线自组织网络进行研究时,假设无线自组织网络是全连通的,即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在任意时刻都存在一条端到端的路径。但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后部署的临时性无线自组织应急通信网络中,由于灾害发生突然,波及范围大,在短时间内部署足够数量的节点较为困难,且用户终端的通信范围有限,因此,所构建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是稀疏的(低密度),难以保持完全连通。也就是说,网络分割现象在部署的网络中经常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使得整个网络无法满足区域覆盖的要求,因此无法保证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是可靠的。即使数据能够到达目的地,数据的投递率也比较低,投递延迟也比较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增加节点密度或发射功率可以消除网络分割,但前者会显著增加网络部署成本,而后者会快速消耗节点的稀缺能量,降低网络寿命,导致无线自组织通信网络的服务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以解决无线自组织通信网络服务性能差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包括:顶层数据中心、中间层和底层;所述顶层数据中心与网络终端通信连接,所述中间层与所述顶层数据中心通信连接;所述底层与所述中间层通信连接;
所述顶层数据中心设置有多个摆渡节点;所述中间层设置有多个簇头节点,所述底层设置有多个节点,一个所述簇头节点至少连接一个所述节点;
所述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的网络通信范围至少包括第一聚类子网和第二聚类子网,所述顶层数据中心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类子网中;所述第一聚类子网中设置有第一簇头节点,所述第一簇头节点连接第一节点;
所述顶层数据中心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一簇头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含目标地址;
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查询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接收所述消息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连接第二簇头节点;
在未查询到所述目标节点时,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向所述顶层数据中心发送摆渡请求消息;所述摆渡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簇头节点的位置信息;
接收所述摆渡请求消息;
在所述顶层数据中心有可用的所述摆渡节点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所述摆渡节点调度到所述第一簇头节点的附近区域;所述附近区域在所述第一聚类子网和所述第二聚类子网重合的网络通信范围内;
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摆渡节点;
控制所述摆渡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
在所述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在所述第二聚类子网中时,控制所述摆渡节点移动至所述第二聚类子网;
控制所述摆渡节点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第二簇头节点;
控制所述第二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目标节点。
可选的,所述摆渡节点包括默认配置模式和移动传输模式;所述默认配置模式包括将所述摆渡节点设置在顶层数据中心处和所述摆渡节点在网络中沿路线徘徊。
可选的,所述顶层数据中心还用于:
在所述顶层数据中心没有可用的所述摆渡节点时,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静止等待,直到所述顶层数据中心中有可用的摆渡节点。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目标节点后,所述顶层数据中心还用于:控制所述摆渡节点返回所述顶层数据中心。
可选的,所述消息还包含消息来源、消息内容、消息数据类型和消息超时周期,所述顶层数据中心和所述摆渡节点根据所述消息来源、消息内容、消息数据类型和消息超时周期获取所述消息的传输优先级。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节点向第一簇头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含目标地址;
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查询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接收所述消息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连接第二簇头节点;
在未查询到所述目标节点时,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向顶层数据中心发送摆渡请求消息;所述摆渡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簇头节点的位置信息;
接收所述摆渡请求消息;
在所述顶层数据中心有可用的摆渡节点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所述摆渡节点调度到所述第一簇头节点的附近区域;所述附近区域在第一聚类子网和第二聚类子网重合的网络通信范围内;
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摆渡节点;
控制所述摆渡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
在所述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在第二聚类子网中时,控制所述摆渡节点移动至所述第二聚类子网;
控制所述摆渡节点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第二簇头节点;
控制所述第二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目标节点。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顶层数据中心没有可用的所述摆渡节点时,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静止等待,直到所述顶层数据中心中有可用的摆渡节点。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目标节点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摆渡节点返回所述顶层数据中心。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顶层数据中心、中间层和底层;顶层数据中心、中间层和底层依次通信连接;顶层数据中心设置有多个摆渡节点,中间层设置有多个簇头节点,底层设置有多个节点。顶层数据中心控制第一聚类子网中的节点向第一簇头节点发送消息,簇头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消息查询目标节点,目标节点不在第一聚类子网内时,顶层数据中心将摆渡节点调度到第一簇头节点的附近区域,第一簇头节点通过摆渡节点将消息传输给与目标节点连接的第二簇头节点,最后将消息传输给目标节点。通过将网络分簇处理,并利用摆渡节点传送数据,可以适应覆盖范围较广、网络规模较大、节点密度稀疏的异构无线自组织应急通信网络环境,提高数据交付率,降低交付时延,进而提高网络服务性能,解决通信网络服务性能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的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自组织通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在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后部署的临时性无线自组织应急通信网络中,由于灾害发生突然,波及范围大,在短时间内部署足够数量的节点较为困难,且用户终端的通信范围有限,因此,所构建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是稀疏的(低密度),难以保持完全连通。网络分割现象在部署的网络中经常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使得整个网络无法满足区域覆盖的要求,因此无法保证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是可靠的。即使数据能够到达目的地,数据的投递率也比较低,投递延迟也比较长。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增加节点密度或发射功率可以消除网络分割,但前者会显著增加网络部署成本,而后者会快速消耗节点的稀缺能量,降低网络寿命,导致无线自组织通信网络的服务性能较差。
为解决无线自组织通信网络服务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部分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包括:顶层数据中心、中间层和底层;顶层数据中心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中间层与顶层数据中心通信连接;底层与中间层通信连接。
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的网络是一种分层异构的通信网络,采用分簇的网络结构。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虚线框为骨干网的逻辑结构,实线框代表网络的部署结构。与移动基站类似,基于簇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的网络由3层组成,即顶层数据中心、中间层和底层。中间层设置有多个簇头节点,底层设置有多个节点,一个簇头节点至少连接一个节点。即顶层数据中心连接一个或多个簇头节点,一个簇头节点连接一个或多个节点。可以理解的是,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簇头节点的数量。
在应急通信中,顶层数据中心为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的临时应急指挥中心(Enterprise Command Center,ECC),位置相对固定,可与指挥所的网络终端建立双向通信连接,以使网络终端可控制顶层数据中心,并为顶层数据中心提供无线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层数据中心可为具有高功率和处理能力的应急通信车,数量可为1个或2个。中间层的簇头节点为应急救援的专用通信节点(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ECN),这些ECN可以通过单跳或多跳中继通信连接到ECC。中间层的簇头节点可为多个具有高功率和处理能力的应急通信车。可以理解的是,顶层数据中心的应急通信车的功率和处理能力大于中间层的应急通信车的功率和处理能力。底层的节点为应急救援的普通通信节点(On—ChipNetwork,OCN),这些OCN以附近的ECN为簇头组成分簇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层的节点可为低功率和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设备。ECC收集簇的相关信息并维护整个网络,而ECN仅维护簇内的节点信息和附近的簇头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中部署的ECN和OCN的数量主要取决于通信需求、覆盖区域、地形、通信设备的处理能力、发射功率以及无线信道质量等因素。由于聚类算法可根据系统的要求,将网络划分成合理数量的簇,使其能够覆盖所有节点,并根据网络的变化进行簇结构更新,以维持正常的网络功能。因此,如果OCN附近没有可用的ECN,那么相邻的OCN也可以按照一定的聚类算法例如AOW算法自组织形成聚类网络。可以理解的是,分层网络便于节点的定位和信息的检索。
由于应急通信网络通常针对更大的区域,节点密度相对稀疏,会导致网络出现分区现象。也就是说,不同的簇之间可能无法相互通信,因此,在应急网络中设置摆渡节点。多个摆渡节点可设置在顶层数据中心,与顶层数据中心通信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摆渡节点可为专用应急通信车或低空飞行器,为整个网络区域内孤立的子网或节点提供必要的通信服务。即使网络是全连接的,借助摆渡节点也可以增强网络性能。摆渡节点通过确定自身位置和需要相互通信的节点,可确定最优的移动路径。摆渡节点可根据任务需求,按照既定的路径主动移动;也可根据接收到的请求消息确定移动路线,最终实现信息在不同子网间的传输。通过摆渡节点的移动,可以高效及时地传递应急数据,达到共享关键信息、协调救援行动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摆渡节点也可以设置在网络中,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遍历整个网络区域。ECC将摆渡节点的移动轨迹提前广播到整个网络中,摆渡节点可以临时改变自己的移动路线来执行特定的信息传输任务。但执行任务后,摆渡节点应立即返回既定的移动路线,继续遍历整个网络。摆渡节点须定期与ECC联系。
摆渡节点可以根据应急通信场景配置其初始状态,例如部署在ECC处或在网络中沿既定路线徘徊,这两种情况统称为默认配置模式。当摆渡节点收到服务请求且请求得到认证时,摆渡节点将切换到移动传输模式,进入等待服务的聚类子网的通信范围,完成信息传递任务,然后返回到默认配置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求部署多个摆渡节点,部分摆渡节点部署在特定的网络区域,沿着既定的移动路线行走,负责特定区域的信息传递任务;其他摆渡节点部署在ECC处,负责不同网络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此外,行走在不同网络区域的摆渡节点也可以在ECC的控制下协调完成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的簇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实线表示骨干链路,虚线表示普通链路,双箭头表示摆渡节点的通信链路,虚线单箭头表示摆渡节点轨迹。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的网络通信范围至少包括第一聚类子网WBN1和第二聚类子网WBN2。第一聚类子网WBN1中设置有第一簇头节点H1,第一簇头节点H1连接第一节点1。第一聚类子网WBN1中还可设置其他簇头节点,连接例如节点3和节点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顶层数据中心的ECC设置在第二聚类子网WBN2中,并在第二聚类子网WBN2中设置多个簇头节点,每个簇头节点分别连接多个节点,例如第二簇头节点连接节点8、节点9和节点10。
顶层数据中心用于:
控制第一节点向第一簇头节点发送消息;其中,消息包含目标地址;
控制第一簇头节点接收消息并查询目标节点;可以理解的是,目标节点为接收消息的节点,目标节点连接第二簇头节点;
在未查询到目标节点时,控制第一簇头节点向顶层数据中心发送摆渡请求消息;其中,摆渡请求消息包含第一簇头节点的位置信息;
接收摆渡请求消息;
在顶层数据中心有可用的摆渡节点时,根据位置信息将摆渡节点调度到第一簇头节点的附近区域;需要说明的是,附近区域在第一聚类子网和第二聚类子网重合的网络通信范围内;
控制第一簇头节点将消息发送给摆渡节点;
控制摆渡节点接收消息并根据目标地址获取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
在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在第二聚类子网中时,控制摆渡节点移动至第二聚类子网;
控制摆渡节点将消息传输给第二簇头节点;
控制第二簇头节点接收消息并将消息传输给目标节点。
顶层数据中心还用于:在顶层数据中心没有可用的摆渡节点时,控制第一簇头节点静止等待,直到顶层数据中心中有可用的摆渡节点。
以图2中的网络结构为例,图2中的节点5为作为网关的节点,用来连接簇头节点与ECC,将第一节点1的消息发送给节点8的过程为:
第一节点1向第一簇头节点H1发送消息M;第一簇头节点H1接收消息M并查询目标节点即节点8,节点8连接第二簇头节点H2;在未查询到节点8时,第一簇头节点H1向顶层数据中心发送摆渡请求消息R1;顶层数据中心接收摆渡请求消息R1;在顶层数据中心有可用的摆渡节点F1时,顶层数据中心根据位置信息将摆渡节点F1调度到第一簇头节点H1的附近区域;第一簇头节点H1将消息M发送给摆渡节点F1;摆渡节点F1接收消息M并根据目标地址获取节点8的通信范围;在节点8的通信范围在第二聚类子网WBN2中时,摆渡节点F1移动至第二聚类子网WBN2;摆渡节点F1将消息M传输给第二簇头节点H2;第二簇头节点H2接收消息M并将消息M传输给节点8。
在第二簇头节点接收消息并将消息传输给目标节点后,顶层数据中心控制摆渡节点返回顶层数据中心,等待接收下一次的摆渡请求消息。摆渡节点的运动路径如图2所示,例如,摆渡节点F1可为(1)-(2)-(3)的运动路径。
由于在紧急救援中,可能存在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摆渡请求消息的现象,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还包含消息来源、消息内容、消息数据类型和消息超时周期,顶层数据中心和摆渡节点可根据消息来源(例如指挥员、救援人员和普通用户等)、消息内容(例如指挥控制信息、态势感知信息和公共信息等)、消息数据类型(例如语音、视频和数据)和消息超时周期获取消息的传输优先级,将需要优先发送的消息优先进行发送。
基于上述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本申请部分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方法,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自组织通信方法流程图,方法包括:
S10:控制第一节点向第一簇头节点发送消息。其中,消息包含目标地址。
S20:控制第一簇头节点接收消息并查询目标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节点为接收消息的节点,目标节点连接第二簇头节点。
S30:在未查询到目标节点时,控制第一簇头节点向顶层数据中心发送摆渡请求消息。
其中,摆渡请求消息包含第一簇头节点的位置信息。
S40:接收摆渡请求消息。
S50:在顶层数据中心有可用的摆渡节点时,根据位置信息将摆渡节点调度到第一簇头节点的附近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附近区域在第一聚类子网和第二聚类子网重合的网络通信范围内。
S60:控制第一簇头节点将消息发送给摆渡节点。
S70:控制摆渡节点接收消息并根据目标地址获取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
S80:在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在第二聚类子网中时,控制摆渡节点移动至第二聚类子网。
S90:控制摆渡节点将消息传输给第二簇头节点。
S100:控制第二簇头节点接收消息并将消息传输给目标节点。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顶层数据中心、中间层和底层;顶层数据中心、中间层和底层依次通信连接;顶层数据中心设置有多个摆渡节点,中间层设置有多个簇头节点,底层设置有多个节点。顶层数据中心控制第一聚类子网中的节点向第一簇头节点发送消息,簇头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消息查询目标节点,目标节点不在第一聚类子网内时,顶层数据中心将摆渡节点调度到第一簇头节点的附近区域,第一簇头节点通过摆渡节点将消息传输给与目标节点连接的第二簇头节点,最后将消息传输给目标节点。通过将网络分簇处理,并利用摆渡节点传送数据,可以适应覆盖范围较广、网络规模较大、节点密度稀疏的异构无线自组织应急通信网络环境,提高数据交付率,降低交付时延,进而提高网络服务性能,解决通信网络服务性能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层数据中心、中间层和底层;所述顶层数据中心与网络终端通信连接,所述中间层与所述顶层数据中心通信连接;所述底层与所述中间层通信连接;
所述顶层数据中心设置有多个摆渡节点;所述中间层设置有多个簇头节点,所述底层设置有多个节点,一个所述簇头节点至少连接一个所述节点;
所述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的网络通信范围至少包括第一聚类子网和第二聚类子网,所述顶层数据中心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类子网中;所述第一聚类子网中设置有第一簇头节点,所述第一簇头节点连接第一节点;
所述顶层数据中心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一簇头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含目标地址;
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查询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接收所述消息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连接第二簇头节点;
在未查询到所述目标节点时,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向所述顶层数据中心发送摆渡请求消息;所述摆渡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簇头节点的位置信息;
接收所述摆渡请求消息;
在所述顶层数据中心有可用的所述摆渡节点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所述摆渡节点调度到所述第一簇头节点的附近区域;所述附近区域在所述第一聚类子网和所述第二聚类子网重合的网络通信范围内;
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摆渡节点;
控制所述摆渡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
在所述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在所述第二聚类子网中时,控制所述摆渡节点移动至所述第二聚类子网;
控制所述摆渡节点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第二簇头节点;
控制所述第二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目标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节点包括默认配置模式和移动传输模式;所述默认配置模式包括将所述摆渡节点设置在顶层数据中心处和所述摆渡节点在网络中沿路线徘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数据中心还用于:
在所述顶层数据中心没有可用的所述摆渡节点时,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静止等待,直到所述顶层数据中心中有可用的摆渡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目标节点后,所述顶层数据中心还用于:控制所述摆渡节点返回所述顶层数据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还包含消息来源、消息内容、消息数据类型和消息超时周期,所述顶层数据中心和所述摆渡节点根据所述消息来源、消息内容、消息数据类型和消息超时周期获取所述消息的传输优先级。
6.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节点向第一簇头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含目标地址;
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查询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接收所述消息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连接第二簇头节点;
在未查询到所述目标节点时,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向顶层数据中心发送摆渡请求消息;所述摆渡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簇头节点的位置信息;
接收所述摆渡请求消息;
在所述顶层数据中心有可用的摆渡节点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所述摆渡节点调度到所述第一簇头节点的附近区域;所述附近区域在第一聚类子网和第二聚类子网重合的网络通信范围内;
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摆渡节点;
控制所述摆渡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
在所述目标节点的通信范围在第二聚类子网中时,控制所述摆渡节点移动至所述第二聚类子网;
控制所述摆渡节点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第二簇头节点;
控制所述第二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目标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顶层数据中心没有可用的所述摆渡节点时,控制所述第一簇头节点静止等待,直到所述顶层数据中心中有可用的摆渡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簇头节点接收所述消息并将所述消息传输给所述目标节点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摆渡节点返回所述顶层数据中心。
CN202410183876.8A 2024-02-19 2024-02-19 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79793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3876.8A CN117979382A (zh) 2024-02-19 2024-02-19 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3876.8A CN117979382A (zh) 2024-02-19 2024-02-19 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79382A true CN117979382A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47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83876.8A Pending CN117979382A (zh) 2024-02-19 2024-02-19 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793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ng et al. Architecture harmonization betwee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and fog networks
Miranda et al. A survey on rapidly deployable solutions for post-disaster networks
JP4002837B2 (ja) 無線ローカル領域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フを容易に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CN102368863B (zh) 一种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应急通信网
EP365785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009092B2 (en) Mobile ad-hoc network with satellite node
Seyedzadegan et al. Wireless mesh networks: WMN overview, WMN architecture
CN105144835A (zh) 异构网状网络和其中使用的多无线电接入技术节点
EP3267763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519803B (zh) 无线射频自组网方法及装置
US119430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oneran controller
US91432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signal path of a radio communication
WO2023185112A1 (zh) 基于 d2d 通信的扩大海上通信范围的网络架构
US8693387B2 (en) Transceiver station for form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node and associated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CN110012475A (zh) 一种ad-hoc自组织网络的切片化架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12514460A (zh) 确保无线回程的方法、子级基站、父级基站以及子级基站和父级基站中的方法
CN110995601B (zh) 一种软件定义的空基骨干网络拓扑构建方法
JP4287239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CN117979382A (zh) 基于网络分簇和信息摆渡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系统及方法
US20150099522A1 (en) Method for avoiding small cell interference during connection of plural lte base stations
CN105915452B (zh) 一种基于多路光纤冗余备份的mesh组网方法
CN105992299A (zh) 一种d2d通信中的中继节点选择的方法
CN113411823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4467318A (zh) 用于针对ad-hoc数据需要来控制临时网关的方法和装置
CN1327721C (zh) 一种移动终端通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