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78222A - 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78222A
CN117978222A CN202410171499.6A CN202410171499A CN117978222A CN 117978222 A CN117978222 A CN 117978222A CN 202410171499 A CN202410171499 A CN 202410171499A CN 117978222 A CN117978222 A CN 117978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time points
precoding matrix
valu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714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
魏兴光
鲁照华
李伦
肖华华
刘文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4101714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782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78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82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中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降低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开销。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基于M个时间点,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Description

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天线系统是通信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其核心是多天线技术。多天线技术通过在多天线上施加与信道状态相匹配的预编码矩阵以实现,从而提高传输数据的性能。多天线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的物理层核心技术之一,它以空分复用、波束赋形、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user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echnology,MU-MIMO)等方式大幅地提升了系统的频谱效率、提高了边缘用户的体验感受。多天线技术也将是未来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6G)的物理层核心技术之一。在多天线系统中,预编码矩阵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预编码矩阵是在发射端对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各个数据流加载的功率、速率乃至发射方向进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其中,由于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需要传输数据,通常需要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预编码矩阵,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但是,目前用于传输预测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过大,从而挤占了数据传输的资源,影响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降低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开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包括:
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
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
基于M个时间点,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接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包括:
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
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节点从K个时间点选择的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处理模块,用于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M个时间点,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另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节点从K个时间点选择的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第五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提供的任一方法。
基于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节点可以基于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K个时间点,确定出M个时间点,并反馈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小于K。这样一来,而通过反馈比K小的M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可以降低用于反馈的资源开销。此外,选择合适的M个时间点进行反馈,还可以提高所反馈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公开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多天线技术通过在多天线上施加与信道状态相匹配的预编码矩阵以实现,从而提高传输数据的性能。多天线技术是4G、5G的物理层核心技术之一,它以空分复用、波束赋形、MU-MIMO等方式大幅地提升了系统的频谱效率、提高了边缘用户的体验感受。多天线技术也将是未来6G物理层核心技术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相应的,终端测量该参考信号,以确定基站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并报告预编码矩阵信息给基站,从而基站接收终端报告的预编码矩阵信息。进而,基站可以根据所接收的预编码矩阵信息所代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数据传输的策略,并传输数据,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因此,可以看出,预编码矩阵信息所代表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程度会影响到基站的传输策略,进而会影响到数据传输的效率与成功率。
此外,基站传输数据的时间滞后于参考信号的发射时间,由于信道状态的时变性,传输数据时的信道状态相对于参考信号的发射时间的信道状态发生了变化,即传输数据时的信道状态已不同于参考信号的发射时间的信道状态,从而造成基站依据参考信号的发射时间的信道状态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制定的传输策略不再与传输数据时的信道状态相匹配,这样就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的效率与成功率降低。基于历史时刻或当前时刻接收到的参考信号预测未来时刻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可以降低基站传输数据与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之间的时延。并且,由于未来一段时间需要传输数据,或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需要传输数据,因此需要终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这一段时间的预编码矩阵信息报告给基站,以降低基站传输数据与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之间的时延,从而提高基站在未来这段时间传输数据的性能。
但是,目前用于报告预测的未来一段时间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很大,挤占了终端向基站传输数据、其它信号或信令的资源,从而降低了终端向基站传输数据、其它信号或信令的性能。此外,由于占用于报告预测的未来一段时间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大,还会导致终端耗能增加。
因此,如何设计传输预测的一段时间范围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机制,以降低传输预测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并提高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准确性,这是目前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未来6G无线通信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第一节点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并基于M个时间点,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这样一来,通过反馈比K小的M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可以降低用于反馈的资源开销。此外,选择合适的M个时间点进行反馈,还可以提高所反馈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
相应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节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第二节点,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节点从K个时间点选择的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该通信系统可以为长期演进系统、5G通信系统、Wi-Fi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相关的通信系统、未来演进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6G)通信系统等)、或多种系统融合的系统等,不予限制。下面以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描述。图1仅为示意图,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适用场景的限定。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节点11和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12。第二节点12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第一节点11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信系统100中,第一节点11与第二节点12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例如,第一节点11为终端设备,第二节点12为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又例如,第一节点11为终端设备,第二节点12为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与终端设备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资源调度、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等功能。例如,可以是演进型基站(evolution nodeB,eNB)、下一代基站(generationnodeB,gNB)、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e point,TRP)、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以及某种其它接入节点。根据所提供的服务覆盖区域的大小,基站又可分为用于提供宏蜂窝(Macro cell)的宏基站、用于提供微蜂窝(Pico cell)的微基站和用于提供毫微微蜂窝(Femto cell)的毫微微基站。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的基站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名称。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终端、增强现实终端、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节点11为第一基站,第二节点12为第二基站,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又例如,第一节点11为第一终端,第二节点12为第二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又例如,第一节点11为中继器,第二节点12为基站,基站与中继器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又例如,第一节点11为终端,第二节点12为中继器,中继器与终端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又例如,第一节点11为第一中继器,第二节点12为第二中继器,第一中继器与第二中继器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又例如,第一节点11为基站,第二节点12为卫星,卫星与基站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又例如,第一节点11为卫星,第二节点12为基站,基站与卫星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又例如,第一节点11为终端,第二节点12为卫星,卫星与终端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又例如,第一节点11为卫星,第二节点12为终端,终端与卫星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又例如,第一节点11为地面设备,第二节点12为飞行器,飞行器与地面设备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又例如,第一节点11为第一飞行器,第二节点12为第二飞行器,第一飞行器与第二飞行器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为示例性框架图,图1中包括的设备或节点的数量,各个设备的名称不受限制,且除图1所示功能节点外,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节点或设备,如核心网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
如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
示例性的,时间点可以为采用各种计量方式表示的时间点。例如,上述时间点为时隙,也即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隙。又例如,上述时间点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也即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OFDM符号。又例如,例如,上述时间点为子帧,也即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子帧。又例如,例如,上述时间点为无线帧,也即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无线帧。又例如,例如,上述时间点为毫秒,也即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毫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K个时间点可以指K个时刻,也可以指示K个时间段,该K个时间点用于反应与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对应的时间,即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对应的时间。从而,基于K个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可以确定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
其中,预编码矩阵可以理解为施加在天线端口的权系数,或者由施加在天线端口的权系数组成的矢量或矩阵。预编码矩阵可以在信号传输之前对信号进行预处理,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并且,通过在多天线端口施加与信道状态相匹配的预编码矩阵以实现多天线技术,从而提高传输数据的性能。预编码矩阵的本质是在发射端对发射信号进行一系列的线性变换,以抵消信道对信号的干扰和噪声。
此外,第一节点可以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并且,该第一配置信息指示K个时间点,以使第一节点可以从这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指示K个时间点至少包括以下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1、第一配置信息包括K个时间点。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可以列出K个时间点。例如,K个时间点为K个时隙,此K个时隙点分别为第n0时隙、第n1时隙、...、第nK-1时隙。又例如,K个时隙点分别为第n0符号、第n1符号、...、第nK-1符号等。类似的,K个时间点还可以为K个OFDM符号、K个OFDM子帧等,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直接列出K个时间点中的各个时间点,如此可以提高指示K个时间点的灵活性,从而可以基于实际需求准确表示出需要获取的预编码矩阵可能对应的K个时间点,这样还可以避免引入不必要的其它时间点,从而避免增加了第一通信节点反馈预编码矩阵的开销。
实现方式2、第一配置信息包括K个时间点中各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K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从而基于该偏移时间长度和该参考时间点可以确定出此K个时间点。例如,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的K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可以为n0时隙、n1时隙、...、nK-1时隙。又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列出K个时间点相对于第一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分别为:n0时段、n1时段、...、nK-1时段。类似的,K个时间点相对于第一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还可以为K个OFDM符号、K个OFDM子帧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配置信息列出K个时间点相对于第一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如此可以提高指示K个时间点的灵活性,例如既可以单独调整某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从而个性化调整这个时间点,又可以调整参考时间点从而整体调整K个时间点的位置,以使K个时间点在感兴趣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引入不感兴趣的时间点,从而节省反馈预编码矩阵的开销。
实现方式3、第一配置信息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以及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在时间顺序中的首个时间点,以及K个时间点中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的值范围相对于所述其余时间点的值的范围小,从而配置信息中指示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的资源开销会得到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包括:指示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
如此,可以通过指示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以指示出首个时间点,从而有利于将K个时间点关注在与所指示的事件相关的时间范围内,从而获取到与所指示事件相关的感兴趣的预编码矩阵信息。
示例性的,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包括以下任一项:指示一个事件,首个时间点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具有预设的时间偏移值。
一种示例中,可以指示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
例如,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括传输对应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数据的确认字符(acknowledgment,ACK)。例如在第n个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确认字符,此时,第n+k时隙可以为上述首个时间点。
又例如,一个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括传输对应确认字符(ACK)的PDSCH数据。例如在第n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确认字符,此时,第n时隙可以为上述首个时间点。
由于PDSCH数据传输正确对应一个PDSCH数据传输正确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PDSCH数据传输正确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如此,可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又例如,一个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括传输对应PDSCH数据的否定应答字符(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例如在第n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否定应答字符,第n+k时隙可以为上述首个时间点。
又例如,一个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括传输对应否定应答字符(NACK)的PDSCH数据。例如在第n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否定应答字符,第n时隙可以为上述首个时间点。
由于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对应一个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如此,可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又例如,一个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为波束失败发生。例如,在第n时隙波束失败或失效发生,第n时隙可以为上述首个时间点。
由于波束失败发生对应一个波束失败发生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波束失败发生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如此,可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又例如,一个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括产生波束建立。例如,在第n时隙产生波束建立,第n时隙可以为上述首个时间点。
由于产生波束建立对应一个产生波束建立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产生波束建立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如此,可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另一种示例中,可以指示首个时间点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具有预设的时间偏移值。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在时间顺序中的首个时间点,包括指示一个事件,其中首个时间点距离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具有预定的时间偏移长度。
例如,该事件包括传输对应PDSCH数据的确认字符(ACK)。例如在第n个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确认字符,第n+k时隙即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从而,可以指示首个时间点距离第n+k时隙的时间偏移值。
又例如,该事件包括传输对应确认字符(ACK)的PDSCH数据。例如在第n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确认字符,第n时隙即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从而,可以指示首个时间点距离第n时隙的时间偏移值。
由于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对应一个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又例如,该事件包括传输对应PDSCH数据的否定应答字符(NACK)。例如在第n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否定应答字符,第n+k时隙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从而,可以指示首个时间点距离第n+k时隙的时间偏移值。
又例如,该事件包括传输对应否定应答字符(NACK)的PDSCH数据。例如在第n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否定应答字符,第n时隙就即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从而,可以指示首个时间点距离第n时隙的时间偏移值。
由于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对应一个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又例如,该事件包括波束失败发生。例如,在第n时隙波束失败或失效发生,第n时隙即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从而,可以指示首个时间点距离第n时隙的时间偏移值。
由于波束失败发生对应一个波束失败发生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波束失败发生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又例如,该事件包括产生波束建立。例如,在第n时隙产生波束建立,第n时隙即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从而,可以指示首个时间点距离第n时隙的时间偏移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首个时间点距离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具有预定的时间偏移长度。产生波束建立对应一个产生波束建立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产生波束建立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实现方式4、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以及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在时间顺序中的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与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之间的偏移时间长度。
其中,由于首个时间点的值的范围较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值的范围比较大,因此通过指示在时间顺序中的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从而可以降低指示首个时间点的资源开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参考时间点。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参考时间点,包括:指示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在一些实施例中,事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传输与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对应的确认指示;
传输与确认指示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
传输与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对应的否定指示;
传输与否定指示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
波束失败;
波束建立。
也即,可以通过指示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以指示出参考时间点。从而有利于将K个时间点关注在与所指示的事件相关的时间范围内,从而获取到与所指示事件相关的感兴趣的预编码矩阵信息。
例如,一个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括传输对应PDSCH数据的确认字符(ACK)。例如在第n个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确认字符,第n+k时隙即为上述参考时间点。
又例如,一个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括传输对应确认字符(ACK)的PDSCH数据。例如在第n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确认字符,第n时隙即为上述参考时间点。
由于PDSCH数据传输正确对应一个PDSCH数据传输正确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PDSCH数据传输正确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又例如,一个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括传输对应PDSCH数据的否定应答字符(NACK)。例如在第n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否定应答字符,第n+k时隙即为上述参考时间点。
又例如,一个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括传输对应否定应答字符(NACK)的PDSCH数据。例如在第n时隙传输PDSCH数据,在第n+k时隙传输对应于PDSCH数据的否定应答字符,第n时隙即为上述参考时间点。
由于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对应一个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PDSCH数据传输不正确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又例如,一个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括波束失败发生。例如,在第n时隙波束失败或失效发生,第n时隙即为上述参考时间点。
波束失败发生对应一个波束失败发生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波束失败发生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又例如,一个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括产生波束建立。例如,在第n时隙产生波束建立,第n时隙就是参考时间点。
由于产生波束建立对应一个产生波束建立的时间点的信道状态,因此可以根据产生波束建立的时间点来确定需要获取预编码矩阵信息的K个时间点,以提高PDSCH数据传输的性能,并降低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实现方式5、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以及K个时间点中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在时间顺序中的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与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偏移时间长度,从而指示出K个时间点。
例如,K个时间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分别为第1个时间点、第2个时间点、......、第K个时间点。从而,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分别指示第1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第2个时间点相对于第1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第3个时间点相对于第2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第K个时间点相对于第K-1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
这样一来,由于第K个时间点相对于第K-1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的值相比于第K个时间点相对于第1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的值要小,或者第K个时间点相对于第K-1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的值相比于第K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的值要小,从而使用第K个时间点相对于第K-1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指示第K个时间点能够节省资源开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时间点还可以通过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或通过不同于第一配置信息的又一配置信息指示,或通过一个信令指示等。此外,还可以直接指示一个事件以指示该参考时间点,该事件的发生时间点即为参考时间点。或者,还可以指示一个事件,与这个事件的发生时间点有一个时间偏移长度的时间点为参考时间点。或者,参考时间点还可通过协议预先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按照K个时间点的先后顺序指示出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偏移时间长度。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采用各种顺序指示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与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偏移时间长度。
例如,指示顺序可以为按照K个时间点的先后顺序指示出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偏移时间长度,例如:第1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第2个时间点相对于第1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第3个时间点相对于第2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第K个时间点相对于第K-1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
又例如,指示顺序还可以为第K个时间点相对于第K-1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第K-1个时间点相对于第K-2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第2个时间点相对于第1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第1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
如此,按照K个时间点的先后顺序指示出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偏移时间长度,第一通信节点可以接收完一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就计算出对应的时间点;而不需要等待所有的偏移时间长度接收完成。从而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实现方式6、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首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在时间顺序中除首个时间点外的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第一信令指示首个时间点,或第一信令指示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对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个时间点通过第一信令指示;或者,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为预定义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第一配置信息指示除首个时间点外的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从而可以通过第一配置信息控制K个时间点在时间维度上的相对位置。
此外,第一信令指示首个时间点,或第一信令指示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对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从而第一信令可以控制K个时间点在时间维度上的整体位置。而信令的及时性强,承载负荷量少,使用信令指示示首个时间点,或第一信令指示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对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从而可以达到用少量信令的负荷动态指示K个时间点,从而及时精确定获取所需要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增大时间点的数量从而增加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实现方式7、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首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在时间顺序中除首个时间点外的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或者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在时间顺序中K个时间点的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偏移时间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个时间点通过第一信令指示;或者,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为预定义事件。
例如,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由协议预先确定。又例如,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由第一通信节点预先报告给第二通信节点。又例如,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由第二通信节点预先指示给第一通信节点。
实现方式8,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在时间顺序中K个时间点的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偏移时间长度,第一信令指示首个时间点,或第一信令指示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对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个时间点通过第一信令指示;或者,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为预定义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在时间顺序中K个时间点的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偏移时间长度,从而让第一配置信息控制K个时间点在时间维度上的相对位置。
此外,通过第一信令指示首个时间点,或第一信令指示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对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从而第一信令可以控制K个时间点在时间维度上的整体位置。而信令的及时性强,承载负荷量少,使用信令指示示首个时间点,或第一信令指示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对参考时间点的偏移时间长度,从而可以达到用少量信令的负荷动态指示K个时间点,从而及时精确定获取所需要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避免不必要的增大时间点的数量从而增加传输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M的取值。
示例性的,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还指示M的取值。或者,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指示M的取值。或者,第一节点接收第一信令,第一信令指示M的取值。也即,第一节点可以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M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
一种示例中,M的取值根据第一参数与K的取值确定。
示例性的,M的取值可以根据K的取值与第一参数的乘积确定。例如,M的取值为K的取值与第一参数的乘积。又例如,M的取值为K的取值与第一参数的乘积函数。
从而,在相同的第一参数的取值情况下,M的取值可以随K的取值而变化,因此可以以较小范围变化的第一参数的取值实同较大范围变化的M值,同时保持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准确地反映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并且,指示较小范围变化的第一参数的取值的资源开销较小,从而能够实现以较小的资源开销实现指示较大范围变化的M值。此外,还可以同时保持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准确地反映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
另一种示例中,K的取值根据第一参数确定。
示例性的,K的候选值根据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也即第一配置信息中的K的取值可以从K的候选值中选取,其中K的候选值根据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
这样一来,第一配置信息中的K的取值可以从K的候选值中选取,从而可以避免系统处理K的取值太多,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并且,K的候选值根据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以使K的候选值可以反馈预编码矩阵的时域相关性,避免反馈过多的预编码矩阵,从而节省反馈的资源开销。此外,还可以避免反馈过少的预编码矩阵从而保证获得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
又一种示例中,第一参数根据K的取值确定。
示例性的,第一参数的候选值根据K值确定。也即,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参数的取值可以从第一参数的候选值中选择。
如此,可以减少第一参数的取值数量,从而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并且节省指示第一参数的开销。
此外,第一参数的候选值根据K的取值确定,以使第一参数的候选值可以反馈预编码矩阵的时域相关性,避免反馈过多的预编码矩阵,从而节省反馈的资源开销。此外,还可以避免反馈过少的预编码矩阵从而保证获得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
再一种示例中,第一参数与K的取值为第一取值组合,第一取值组合在多个候选取值组合中确定,每个候选取值组合用于指示一组第一参数的候选值与K的候选值。
示例性的,预先定义K候选值与第一参数的候选值的组合,配置信息从所述组合的候选值中选取。
这样一来,可以使得根据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合理的利用预编码矩阵在时域的相关性得到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并保障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而且避免反馈过多的预编码矩阵,从而节省反馈的资源开销。
S102、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节点可以先确定M的取值。
示例性的,第一节点可以确定M的取值。从而,第一节点可以根据对信道状态的掌握,确定较为合适的M的取值,从而可以避免反馈过多的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同时还可以保障第二节点可以通过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获得足够准确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在第二节点指示的多个M的候选值中确定。
示例性的,第二节点通过第一配置信息指示M的候选值。或者,第二节点通过不同于第一配置信息的又一配置信息指示M的候选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基于K的取值确定。
示例性的,M的候选值根据K的值确定,第一节点从根据K的值确定的M的候选值中选择M的值。进而,第一节点还可以向第二节点报告所确定的M的值,以方便第二节点接收所报告的M个预编码矩阵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或者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示例性的,第一节点还可以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指示参考信号资源,M的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或者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例如,对应于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数量为P1,M的取值可以为Q1。对应于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为P2,M的值可以为Q2。其中P1,P2,Q1,Q2为正整数,并且Q1,Q2小于K。
又例如,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数量与K的比值为R。对应着R大于1,M的值为Q1。对应着R小于1,M的值为Q2。
又例如,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数量与K的比值为R。对应着R大于1,M的值小于K/2。对应着R小于1,M的值大于K/2。对应着R等于1,M的值等于K/2。
又例如,对应于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为P1个时间单位,M的值为Q1。对应于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为P2个时间单位,M的值为Q2。其中P1,P2,Q1,Q2为正整数,并且Q1,Q2小于K。
又例如,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与K的比值为R。对应着R大于1,M的值为Q1。对应着R小于1,M的值为Q2。
又例如,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与K的比值为R。对应着R大于1,M的值小于K/2。对应着R小于1,M的值大于K/2。对应着R等于1,M的值等于K/2。
此外,还可以根据间隔与数量确定第一参数。
例如,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数量与K的比值为R,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时间间隔与K个时间点中相邻两个时间点的间隔的比值为S。第一系数为R与S的积。或者第一系数为R与S的积再与一系数的乘积。又例如,第一系数为R与S的比值;或者,第一系数是R与S的比值的函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参数以及时间点信息。其中,K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与第二参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三参数;其中,M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与第三参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之间的数值关系,以及K的取值,确定M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还可以基于M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还可以基于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以及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时间点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M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的首个时间点:
M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的最后一个时间点:
M个时间点由第二节点在K个时间点中指示;
M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M个时间中的D个时间点由第二节点指示,且M个时间中的E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M个时间中的F个时间点为预先设定的,且M个时间中的E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示例性的,第一节点可以将K个时间点分成M个组,从每个组中选择出一个时间点,相同组中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可以相互推导,也即在相同组中可以基于该组的一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推导确定该组的另一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同组中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可以为相同的,从而在相同组中可以基于该组的一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可以确定该组其他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
示例性的,可以将K个时间点分成M组,每组选择出一个时间点,所有组共选择出M个时间点。
例如K=10,对应时间点包括时刻{0,1,2,3,4,5,6,7,8,9},进而可以分成M=3组。第1组时刻{0,6,8},时刻6被选择出作为M个时间点中的一个。第2组时刻{1,2,5,9},时刻1被选择出作为M个时间点中的一个。第3组时刻{3,4,7},时刻4被选择出作为M个时间点中的一个。
示例性的,可以将K个时间点分成D组,每组至少选择出一个时间点,所有组共选择出M个时间点。
例如K=10,对应时刻{0,1,2,3,4,5,6,7,8,9},分成D=3组.其中,第1组时刻{0,6,8},时刻6被选择出作为M个时间点中的一个。第2组时刻{1,2,5,9},时刻1、时刻9被选择出作为M个时间点中的一个。第3组预测值时刻{3,4,7},时刻3被选择出作为M个时间点中的一个。也即,共选择出M=4个时间点。
S103、基于M个时间点,发送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配置信息指示K个时间点,第一节点可以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并反馈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其中K、M为正整数,M小于K。也即第一配置信息指示K个时间点,意味着第二节点需要知道这K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但是第一节点反馈K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会占据很大的资源开销,而通过反馈比K小的M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会降低用于反馈的资源开销。
由于信道具有时变性,同时又具有时间上的相关性。第二节点可能需要获得较长时间范围内的信道预测值,例如K个时间点。信道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有可能变化慢,也有可能变化快。也有可能在一些时间段上变化快,而在另一些时间段上变化慢。还有可能信道简单但变化剧列,也有可能信道复杂但变化缓慢。预编码矩阵是根据信道确定的,需要与信道相匹配,因此也有相同的时间上的变化特点,根据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特点,第一节点从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K个时间点上选择出M个时间点,反馈这M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
相应的,第二节点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这M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及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以得到这M个时间点以外的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从而达到以较小的反馈资源获得K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
此外,根据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特点,由在K个时间点上不同的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获得K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的效果不相同。例如,M个时间点在K个时间点中的位置恰当,可以用于反应出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通过M个时间点获得高准确度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知阵。但是假设M个时间点在K个时间点中的位置不恰当,不能反应出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则不能通过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获得M个时间点之外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假设M个时间点在K个时间点中的位置不恰当,不能充分反应出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由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获得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会受到损失,准确度损失的大小与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反应出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变化规律的程度大小相关。由第一节点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可以在K个时间点中确定恰当的M个时间点的位置,以使选择出的M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反应出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从而达到以较小的反馈资源使第二节点获得K个时间点上的高准确度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如此,既可以降低获取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反馈资源开销,又提高所获取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
或者,第二节点根据所接收到的这M个时间点上的高准确度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及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相关性提高这M个时间点以外的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从而达到以较小的反馈资源获得K个时间点上的高准确度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根据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特点,由在K个时间点上不同的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改善K个时间点中M个时间点以外的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效果不相同。
例如,假设M个时间点在K个时间点中的位置恰当,能反应出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则可以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提高K个时间点中M个时间点以外的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假设M个时间点在K个时间点中的位置不恰当,不能反应出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则不能通过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提高M个时间点之外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或者,假设果M个时间点在K个时间点中的位置不恰当,不能充分反应出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由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改善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会受到损失,准确度损失的大小与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反应出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变化规律的程度大小相关。由第一节点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可以在K个时间点中确定恰当的M个时间点的位置,以使选择出的M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反应出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从而达到以较小的反馈资源使第二节点获得K个时间点上的高准确度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既降低获取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反馈资源开销,又提高所获取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
或者,第二节点根据所接收到的这M个时间点上的低准确度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及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相关性提高这M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从而达到以较小的反馈资源获得K个时间点上的高准确度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其中,预编码矩阵信息表征预编码矩阵。第一节点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出M个时间点,M个时间点不未于关键位置,并不反应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例如这M个时间点不位于预编码矩阵中元素在时间上变化的起伏位置或峰谷点;以较少的资源开销反馈这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可以降低反馈资源开销。
相应的,第二节点根据接收到的M个时间点上的低准确度的预编码矩阵、其它时间点上高准确度的预编码矩阵,利用K个时间点上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相关性改善这M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从而提高这M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假设这M个时间点位关键位置,并以较少资源反馈,这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难以通过其它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得到提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道状态信息不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N等于K与M的差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一方式生成,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二方式生成,N等于K与M的差值。
其中,第一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与第二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不相等。
示例性的,第一节点从所述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以第一方式反馈该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其它方式(例如第二方式)反馈其余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其它的方式的反馈资源开销与第一方式的反馈资源开销不相等。
一种示例中,第二方式与第一方式所使用的码本类型不相同。
例如,在第一方式中,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单个基础矢量构成。在第二方式中,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多个基础矢量线性组合而成。或者,在第一方式中,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多个基础矢量线性组合而成;在第二方式中,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单个基础矢量构成。
另一种示例中,第一方式所使用的码本集合元数素数量与第二方式所使用的码本集合的元素数量不相同。
其中,第一方式所使用的码本集合的元素数量少于第二方式使用的码本集合的元素数量。或者,第一方式所使用的码本集合的元素数量多于第二方式使用的码本集合的元素数量。
又一种示例中,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多个基础矢量线性组合而成,第一方式中所述组合包含的基础矢量的数目与第二方式中所述组合包含的基础矢量的数目不相同。
例如,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多个基础矢量线性组合而成,其中,第一方式中所述组合包含的基础矢量的数目多于第二方式中所述组合包含的基础矢量的数目。或者,第一方式中所述组合包含的基础矢量的数目少于第二方式中所述组合包含的基础矢量的数目。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按照最大开销的方式报告所有K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矩阵信息,从而降低第二通信节点获得K个时间点上的资源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特点,有的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复杂度高,需要以较多的资源开销进行反馈,才能使第二节点得到高准确度的预编码矩阵。但是,有的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得杂度低,仅需以较少的资源开销进行反馈,就可以使第二节点得到高准确度的预编码矩阵。
因此,第一节点从所述的K个时间点中选择出M个时间点,以第一方式反馈选择出的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以第二方式反馈余下的K-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一方式的资源开销大于第二方式的资源开销。这样避免余下的K-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采用高资源开销的方式反馈,从而节省反馈资源开销。或者,其中第一方式的资源开销小于第二方式的资源开销。这样避免所述的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采用高资源开销的方式反馈,从而节省反馈资源开销。
并且,根据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变化的特点,有的时间点处于关键位置,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能反映K个时间点的上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有的时间点处于非关键位置,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不能反应或较少反应K个时间点的上预编码矩阵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应关键位置的时间点,可以以较高的资源开销反馈预编码矩阵。但是对于非关键位置的时间点,可以以较低资源开销反馈预编码矩阵。从而整体上降低反馈所使用的资源开销,并提高第二节点所获得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大于以第二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
例如,在第一方式中,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多个基础矢量线性组合而成;在第二方式中,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单个基础矢量构成。
又例如,第一方式所使用的码本集合的元素数量多于第二方式使用的码本集合的元素数量。
又例如,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多个基础矢量线性组合而成,其中,第一方式中所述组合包含的基础矢量的数目多于第二方式中所述组合包含的基础矢量的数目。
此外,M的取值小于N的取值。
也即,第一节点从所述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以第一方式反馈所述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二方式反馈其余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其中,第一方式反馈所述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大于以第二方式反馈其余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开销,并且M小于或等于K-M=N。
需要说明的是,M小于N,并且反馈所述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第一方式的资源开销大于反馈其余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第二方式的资源开销。如此,这样可以选择较少的时间点以开销多准确度高的反馈方式反馈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从而达到节省资源开销又提高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的效果。
一种示例中,可以根据预编码矩阵的复杂度选择M个时间点。或者,还可以根据时间点是否处于关键位置选择M个时间点。并且M小于或等于N可以进一步节省用于反馈的资源开销。
M小于或等于N=K-M。例如,M为uK,其中uK表示u与K的乘积,u为小于或等于1/2的实数。又例如,M为u与K的乘积后的取整值,u为小于或等于1/2的实数。又例如,M为K/8,或K/8的取整值;又例如,M为K/4,或K/4的取整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小于以第二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
示例性的,第一节点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以第一方式反馈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二方式反馈其余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并且,以第一方式反馈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小于以第二方式反馈其余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开销。
例如,在第一方式中,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单个基础矢量构成;在第二方式中,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多个基础矢量线性组合而成。
又例如,第一方式所使用的码本集合的元素数量少于第二方式使用的码本集合的元素数量。
又例如,预编码矩阵中的矢量由多个基础矢量线性组合而成,其中,第一方式中组合包含的基础矢量的数目少于第二方式中组合包含的基础矢量的数目。
此外,M的取值大于N的取值。
也即,第一节点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以第一方式反馈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二方式反馈其余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其中,第一方式反馈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资源开销小于以第二方式反馈其余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开销,且M大于K-M=N。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M大于N,并且反馈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第一方式的资源开销小于反馈其余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第二方式的资源开销。这样可以选择较多的时间点以开销少的反馈方式反馈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从而达到节省资源开销又确保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的效果。
一种示例中,可以根据预编码矩阵的复杂度选择M个时间点。还可以根据时间点是否处于关键位置选择M个时间点。此外,M大于或等于K-M可以进一步节省用于反馈的资源开销。
M大于或等于K-M=N。例如,M为uK,其中uK表示u与K的乘积,u为大于或等于1/2的实数。又例如,M为u与K的乘积后的取整值,u为大于或等于1/2的实数。又例如,M为5K/8,或5K/8的取整值;又例如,M为3K/4,或3K/4的取整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将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进行编码,反馈编码后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相应的,第二节点接收编码后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可以根据编码后的预编码矩阵信息恢复预编码矩阵。其中,第二节点恢复出的预编码矩阵与第一节点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相似的程度即是第二节点获得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
此外,一个衡量所获得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的方式是,根据第二节点恢复出的预编码矩阵与第一节点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误差确定。又一个衡量所获得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的方式是,根据第二节点恢复出的预编码矩阵与第一节点欲传输的预编码矩阵之间的余弦相似度确定。
基于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节点可以基于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K个时间点,确定出M个时间点,并反馈M个时间点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小于K。这样一来,而通过反馈比K小的M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可以降低用于反馈的资源开销。此外,选择合适的M个时间点进行反馈,还可以提高所反馈的K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接收方法,该方法应用与第二节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K个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K个时间点中各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以及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包括:指示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包括以下任一项:指示一个事件,首个时间点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具有预设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以及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参考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参考时间点,包括:指示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事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传输与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对应的确认指示;
传输与确认指示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
传输与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对应的否定指示;
传输与否定指示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
波束失败;
波束建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以及K个时间点中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首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首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个时间点通过第一信令指示;或者,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为预定义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M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M的取值根据第一参数与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K的取值根据第一参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数根据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与K的取值为第一取值组合,第一取值组合在多个候选取值组合中确定,每个候选取值组合用于指示一组第一参数的候选值与K的候选值。
S202、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节点从K个时间点选择的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确定M的取值,再确定K个时间点中得M个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在第二节点指示的多个M的候选值中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基于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或者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一种示例中,第二节点还可以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相应的,第一节点还可以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指示参考信号资源,M的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或者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参数以及时间点信息;其中,K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与第二参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三参数;其中,M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与第三参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之间的数值关系,以及K的取值,确定M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基于M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基于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以及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时间点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M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的首个时间点:
M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的最后一个时间点:
M个时间点由第二节点在K个时间点中指示;
M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M个时间中的D个时间点由第二节点指示,且M个时间中的E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M个时间中的F个时间点为预先设定的,且M个时间中的E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不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N等于K与M的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一方式生成,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二方式生成,N等于K与M的差值;其中,第一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与第二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大于以第二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小于N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小于以第二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大于N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节点接收到编码后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可以根据编码后的预编码矩阵信息恢复出第一节点确定的预编码矩阵。
此外,关于步骤S201-步骤S202的详细描述还可以参照上述步骤S101-步骤S10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收比K小的M个时间点上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可以降低用于反馈的资源开销。
上述主要从各个通信节点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公开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节点,例如装置或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公开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4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如图4所示,该通信装置40包括接收模块401、处理模块402以及发送模块403。
其中,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处理模块402,用于从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
发送模块403,用于基于M个时间点,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不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N等于K与M的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一方式生成,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二方式生成,N等于K与M的差值;其中,第一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与第二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大于以第二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小于N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小于以第二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大于N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K个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K个时间点中各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以及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包括:指示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包括以下任一项:指示一个事件,首个时间点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具有预设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以及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参考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参考时间点,包括:指示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事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传输与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对应的确认指示;
传输与确认指示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
传输与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对应的否定指示;
传输与否定指示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
波束失败;
波束建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以及K个时间点中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首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首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个时间点通过第一信令指示;或者,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为预定义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M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M的取值根据第一参数与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K的取值根据第一参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数根据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与K的取值为第一取值组合,第一取值组合在多个候选取值组合中确定,每个候选取值组合用于指示一组第一参数的候选值与K的候选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还用于确定M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在第二节点指示的多个M的候选值中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基于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或者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参数以及时间点信息;其中,K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与第二参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三参数;其中,M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与第三参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之间的数值关系,以及K的取值,确定M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基于M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基于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以及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时间点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M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的首个时间点:
M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的最后一个时间点:
M个时间点由第二节点在K个时间点中指示;
M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M个时间中的D个时间点由第二节点指示,且M个时间中的E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M个时间中的F个时间点为预先设定的,且M个时间中的E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有关上述接收模块401、处理模块402以及发送模块403更详细的描述、以及其中各技术特征更详细的描述,以及有益效果的描述等,均可以参考上述相应的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图5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通信装置50包括发送模块501以及接收模块502。
其中,发送模块501,用于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
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节点从K个时间点选择的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不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N等于K与M的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一方式生成,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二方式生成,N等于K与M的差值;其中,第一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与第二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大于以第二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小于N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小于以第二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大于N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节点接收到编码后的预编码矩阵信息,可以根据编码后的预编码矩阵信息恢复出第一节点确定的预编码矩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K个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K个时间点中各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以及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包括:指示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包括以下任一项:指示一个事件,首个时间点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具有预设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指示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以及其余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参考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参考时间点,包括:指示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事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传输与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对应的确认指示;
传输与确认指示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
传输与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对应的否定指示;
传输与否定指示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
波束失败;
波束建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以及K个时间点中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首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除首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相对于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个时间点通过第一信令指示;或者,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为预定义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M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M的取值根据第一参数与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K的取值根据第一参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数根据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与K的取值为第一取值组合,第一取值组合在多个候选取值组合中确定,每个候选取值组合用于指示一组第一参数的候选值与K的候选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确定M的取值,再确定K个时间点中得M个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在第二节点指示的多个M的候选值中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基于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或者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一种示例中,第二节点还可以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相应的,第一节点还可以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指示参考信号资源,M的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或者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包括: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参数以及时间点信息;其中,K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与第二参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三参数;其中,M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与第三参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之间的数值关系,以及K的取值,确定M的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基于M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的取值基于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以及K的取值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时间点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M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的首个时间点:
M个时间点包括K个时间点中的最后一个时间点:
M个时间点由第二节点在K个时间点中指示;
M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M个时间中的D个时间点由第二节点指示,且M个时间中的E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M个时间中的F个时间点为预先设定的,且M个时间中的E个时间点由第一节点确定。
有关上述发送模块501以及接收模块502更详细的描述、以及其中各技术特征更详细的描述,以及有益效果的描述等,均可以参考上述相应的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4或图5中的模块也可以称为单元,例如,处理模块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另外,在图4或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各个模块的名称也可以不是图中所示的名称,例如,发送模块或接收模块也可以称为通信模块。
图4或图5中的各个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上述集成的模块的功能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装置60包括:处理器602,通信接口603,总线604。可选的,通信装置6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01。
处理器602,可以是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6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602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通信接口603,用于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该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60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存储器601可以独立于处理器602存在,存储器601可以通过总线604与处理器602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602调用并执行存储器601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601也可以和处理器602集成在一起。
总线6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6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或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可以由计算机指令来指示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的或内存。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上述设备或装置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上述设备或装置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上述设备或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上述设备或装置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包含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任一方法。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公开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公开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2)

1.一种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
从所述K个时间点中选择M个时间点;
基于所述M个时间点,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不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中除所述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N等于K与M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中除所述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所述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一方式生成,所述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二方式生成,N等于K与M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一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与所述第二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不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大于以所述第二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的取值小于N的取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小于以所述第二方式生成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反馈资源开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的取值大于N的取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中各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包括: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以及其余时间点相对于所述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包括:指示所述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包括以下任一项:指示一个事件,所述首个时间点距离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具有预设的时间偏移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包括: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以及其余时间点相对于所述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参考时间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参考时间点,包括:指示所述参考时间点发生的事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1、12或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包括以下任一项:
传输与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对应的确认指示;
传输与确认指示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
传输与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对应的否定指示;
传输与否定指示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数据;
波束失败;
波束建立。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以及所述K个时间点中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中除首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相对于参考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中除首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相对于所述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中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个时间点通过第一信令指示;或者,所述首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为预定义事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M的取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M的取值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K的取值确定。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K的取值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根据所述K的取值确定。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K的取值为第一取值组合,所述第一取值组合在多个候选取值组合中确定,每个所述候选取值组合用于指示一组第一参数的候选值与K的候选值。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确定M的取值。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在第二节点指示的多个M的候选值中确定。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基于所述K的取值确定。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根据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或者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包括: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参数以及时间点信息;其中,所述K的取值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与第二参数确定。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三参数;其中,所述M的取值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与所述第三参数确定。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之间的数值关系,以及所述K的取值,确定所述M的取值。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基于所述M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基于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以及所述K的取值确定。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时间点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M个时间点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中的首个时间点:
所述M个时间点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中的最后一个时间点:
所述M个时间点由第二节点在所述K个时间点中指示;
所述M个时间点由所述第一节点确定;
所述M个时间中的D个时间点由第二节点指示,且所述M个时间中的E个时间点由所述第一节点确定;
所述M个时间中的F个时间点为预先设定的,且所述M个时间中的E个时间点由所述第一节点确定。
37.一种预编码矩阵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K个时间点,K为大于1的正整数;
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节点从所述K个时间点选择的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M为小于K的正整数。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不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中除所述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N等于K与M的差值。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K个时间点中除所述M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所述M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第一方式生成,所述N个时间点的预编码矩阵信息以其他方式生成,N等于K与M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一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与所述其他方式对应的反馈资源开销不相等。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包括:指示所述K个时间点中首个时间点,以及其余时间点相对于所述首个时间点的时间偏移值。
4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410171499.6A 2024-02-06 2024-02-06 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9782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1499.6A CN117978222A (zh) 2024-02-06 2024-02-06 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1499.6A CN117978222A (zh) 2024-02-06 2024-02-06 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78222A true CN117978222A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71499.6A Pending CN117978222A (zh) 2024-02-06 2024-02-06 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782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24689B1 (ko) 간섭 정렬을 위하여 선택적으로 간섭 채널들에 대한 정보를피드백하는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3493408B (zh) 混合秩下行链路多用户干扰对齐方案
CN104380649A (zh) 用于csi报告的方法和布置
US9124313B2 (en) Multi-cell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500962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用于3维波束形成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
US2012008328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macro base station, macro terminal, micro base station, and micro terminal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hierarchical cellular network
CN111756457B (zh) 信道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636105A (zh)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2035619B (zh) 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9155693A (zh) 低复杂度多配置csi报告
CN101657011A (zh) 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WO2016134744A1 (en) Technique for assigning pilot signals to user equipments
CN104737464A (zh)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减少的码本找到信道状态信息
Kang et al. Scheduling versus contention for massive random access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CN106685598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3368629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5515732A (zh) 一种3d mimo通信方法和装置
JP614379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4901732A (zh) 一种密集节点配置系统中的导频复用方法
CN117978222A (zh) 预编码矩阵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12690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69238A (zh) 干扰对齐与抵消的方法、系统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024371A (zh) 一种用于动态调度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6349370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7955615A (zh) 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