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72400A - 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72400A
CN117972400A CN202410389158.6A CN202410389158A CN117972400A CN 117972400 A CN117972400 A CN 117972400A CN 202410389158 A CN202410389158 A CN 202410389158A CN 117972400 A CN117972400 A CN 117972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fuel
modes
combustion mod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891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972400B (zh
Inventor
姚崇
王帅
宋恩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ta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ta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ta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ta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3891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7240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38915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972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972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2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72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2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包括采集燃烧状态指标数据;针对采集的燃烧状态指标数据计算内燃机燃烧状态参数和燃烧状态参数的离散信息熵;将所述燃烧状态参数的离散信息熵作为表征燃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基于燃料消耗率和指示功计算内燃机的热效率指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评价不同燃烧模式下的性能指标参数时引入优先级,并运用SVM划分思想,通过将评价性能的指标参数映射到高维空间中进行遍历搜寻,同时对照已经划分好的燃烧模式区域,进行数学归纳,实现高维空间的燃烧模式区域划分,即实现了燃烧模式的划分。

Description

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双燃料船舶内燃机推进特性区域内的燃烧模式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追求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发动机的燃烧模式也在发生着变革。先进燃烧模式技术伊始于均质充量压燃(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HCCI),其燃烧模式结合了传统的SI和CI的特点,即均质速燃和低温燃烧两个特征,能够同时降低NOx与PM排放,克服两者间互斥关系(Trade-off),具有极大的节能减排潜力。但是,由于HCCI燃烧模式在低负荷工况时存在失火现象,在中大负荷下存在燃烧噪声高和PM排放恶化的现象,HCCI燃烧仅限于在中低负荷的有限工况内运行。
为了改善HCCI运行工况受限的问题,尝试采用不同的手段来控制其燃烧过程,拓展其运行工况,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各具特点的先进燃烧模式,它们的预混合气制备方式与使用燃料存在不同。
使用单一的燃烧模式不能保证内燃机在全工况下的性能始终保持最优,同时,使用单一燃料也不能实现全工况下的最优性能,针对单一运行模式下运行工况范围受限的问题,提出使用不同的燃烧模式组合来拓展负荷边界的多模式组合燃烧,以实现内燃机在全工况范围内的最优运行。在相同工况下,不同的燃烧模式对应的性能指标参数不同,通过综合分析不同燃烧模式下的燃烧性能参数、排放性能参数和经济性能参数,为不同的工况区域匹配出不同的燃烧模式,保证发动机可以在全工况范围内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动力性、排放性以及经济性折衷最优化。为了后续在ECU上实现燃烧模式的切换控制策略,进行燃烧模式的划分,在高维空间中以数学表达式量化各燃烧模式间的边界是关键一步,也即为本发明要保护的内容。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在船舶推进特性的负荷范围内,提出一种燃烧模式组合的方法,通过不同燃烧模式的组合实现全工况范围内的经济性、排放性和燃烧特性的最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首先,在发动机运行范围内,进行不同燃烧模式下的台架试验,采集相关试验数据;其次,通过处理试验数据,分析不同燃烧模式下的燃烧特性、排放特性以及经济特性差异,并结合相关约束,综合选择出各工况下的最佳燃烧模式,为不同的工况区域匹配出能够达到经济性、排放性、燃烧稳定性折衷最优的燃烧模式,保证在推进特性的全工况范围内各个性能的综合最优;最后,基于已经划分出的燃烧模式区域,确定相邻两个燃烧模式之间的边界,并以数学表达式的形式可视化燃烧模式间的边界,即实现燃烧模式的划分。
一种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应用于配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燃料供给系统的发动机上,以供给高热值和低热值的燃料,在发动机运行范围内,进行不同模式下的台架试验,采集试验数据,作为燃烧模式划分的原始依据;
S2:基于缸压数据计算燃烧状态相关的参数,并通过计算信息熵表征发动机燃烧状态的稳定性,作为燃烧模式划分的评价指标;
S3:基于排放法规和相关约束的限值,采用优先级的概念,运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二分类的思想,进行燃烧模式的划分,分别为各工况区域匹配出最佳的燃烧模式;
S4:为每一个作为燃烧模式划分依据的性能评价指标,匹配一个权重系数,将加权后的性能指标参数映射到高维空间中,在高维空间中遍历搜寻,将搜寻得到的值与已经划分好的燃烧模式区域对照分析,确定出不同燃烧模式对应的搜索值区间范围,即在高维空间中实现了燃烧模式边界的确定;
S5:将在高维空间中确定出的燃烧模式边界降维映射到低维空间中,即推进特性的转速功率图中,以分段函数定量表达不同的燃烧模式边界,分段函数中每个表达式都对应一种燃烧模式,表达式的定义域即为相应燃烧模式的空间范围,通过计算该值并确定该值所处的区间范围,即可确定采用的燃烧模式,即定量确定出了燃烧模式的边界,定性确定出应采用的燃烧模式类型。
进一步地,步骤S1中,采集试验数据,包括采集燃烧状态指标数据,包括气缸压力;排放指标数据,包含尾气中NOx浓度、CO浓度、NMHC浓度、CH4浓度参数;经济性指标,燃油消耗率和指示功。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基于采集缸压信息计算燃烧放热率、平均有效压力IMEP_H、指示功、最高爆发压力Pmax参数;基于燃烧放热率计算每一循环的CA10,CA50,CA90等表征燃烧状态的参数;并计算上述参数的信息熵,作为表征燃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基于燃料消耗率和指示功计算内燃机的热效率指标。
进一步地,步骤S3中,基于法规限制值及稳定性衡量值参数,对比不同燃烧模式下的性能差异;采用优先级的概念,为不同的性能评价指标设定优先级,根据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不同燃烧模式的相关性能指标的比较,并运用SVM分类器,依照参数限值依次二分燃烧模式,直至当前工况得到一个明确的燃烧模式,从而为不同的工况区域匹配出最佳的燃烧模式。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按照预先定义的优先级顺序,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将对应优先级的性能指标参数值与法规约束值逐一比较,并运用SVM分类器,将燃烧模式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参数值在约束值范围以内,另一类是参数值在约束范围以外,留下符合约束限制的燃烧模式,并进行下一优先级的划分,直至划分出当前工况下的一个明确燃烧模式为止。
进一步地,步骤S3中,对于无法进行模式划分的情况,按照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忽略低优先级的参数,不作为模式划分的评价指标,再进行燃烧模式的划分。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根据排放法规、燃烧稳定性、经济性最优所限制的区域进行约束函数表达,为每一个用于划分燃烧模式区域的评价性能指标参数,分别匹配一个权重系数,并依照排放、燃烧、经济三个维度在矩阵中分块存储。
进一步地,步骤S4中,将这些性能指标参数映射到高维空间中,在高维空间中进行遍历搜寻,将搜寻得到的值与已经划分好的燃烧模式区域进行对照,并进行数学归纳,得到不同燃烧模式区域对应的关于评价指标参数的集合值,实现高维空间中的燃烧模式归类。
进一步地,步骤S5中,在高维数值空间中完成燃烧模式归类后,通过反向定义,将高维空间映射到对应的低维空间的工况区域中,即实现了推进特性负荷范围内燃烧模式的划分。
进一步地,步骤S5中,在实现了低维空间的燃烧模式划分后,得到一个关于经济性、排放性、燃烧稳定性的三维综合评价指标的分段函数表达式,函数值的不同值域区间代表不同的燃烧模式,即确定出了相邻燃烧模式间的边界,通过计算该函数值,即可以确定采用的燃烧模式,即实现了燃烧模式的划分,其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代表燃烧模式,具体前述的M1、M2、M3、M4;/>为评价指标维度,具体为前述的燃烧性能指标、排放性能指标和经济性能指标;/>为用于评价性能的参数指标,具体化为前述的燃烧状态参数的信息熵、IMEP_H等,/>指样本数据点输入,/>指/>所对应的权重。
使用单一燃烧模式不能实现全工况范围内的性能优化,于是可以采用多燃烧模式组合的思想,在各工况区域内分别采用最适宜的燃烧模式,以拓展发动机的负荷边界,优化发动机的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评价不同燃烧模式下的性能指标参数时引入优先级,并运用SVM二分思想,通过将评价性能的指标参数映射到高维空间中进行遍历搜寻,同时对照已经划分好的燃烧模式区域,进行数学归纳,实现高维空间的燃烧模式区域划分;再将高维空间反向映射到低维空间中,通过高低维空间的互相映射,实现低维空间中燃烧模式边界的确定,即实现了燃烧模式的划分。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燃烧模式划分算法流程图;
图3为燃烧模式分类原理图;
图4为燃烧模式划分区间图。
1-内燃机气缸;2-油箱;3-油耗仪;4-燃油滤清器;5-高压油泵;6-高压油轨;7-燃烧分析仪;8-天然气气轨;9-气耗仪;10-燃气滤清器;11-天然气储罐;12-排放分析仪;13-发动机涡轮增压器;14-第一燃料供给系统;15-第二燃料供给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也适用于其它领域,具体实例仅仅是示意性目的,而不是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参考图1,一种用于船舶内燃机在其推进特性范围内的燃烧模式划分方法,具体实施在一台船舶双燃料内燃机上,包括内燃机气缸1、燃烧分析仪7、排放分析仪12、发动机涡轮增压器13、第一燃料供给系统14、第二燃料供给系统15;其中,第一燃料供给系统14,包括油箱2、油耗仪3、燃油滤清器4、高压油泵5、高压油轨6;第二燃料供给系统15,包括天然气气轨8、气耗仪9、燃气滤清器10、天然气储罐11。
采用上述船舶双燃料发动机,可选择地在第一燃料供给与第二燃料供给下运行,在船舶主机推进特性范围内,通过控制器的作用,可以为第一燃料和第二燃料配置不同的喷射次数和喷射模式。
本实施例中,第一燃料采用高热值燃料柴油,第二燃料采用低热值燃料天然气,采用四种燃烧模式,包括使用柴油单次喷射的燃烧模式M1、使用定质量柴油和变质量天然气的燃烧模式M2、使用柴油多次喷射的燃烧模式M3和使用柴油和天然气定比例的燃烧模式M4。
采用上述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结构,以及使用柴油和天然气两种燃料,实现该用于船舶内燃机在其推进特性范围内的燃煤模式划分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在该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的推进特性范围内,分别进行四种燃烧模式下的台架试验,采集试验数据,包括燃烧状态指标数据,内燃机连续多循环气缸压力P;排放指标数据,发动机尾气中的非甲烷碳氢浓度 (NMHC)、氮氧化物浓度(NOx)、甲烷浓度(CH4)、 一氧化碳浓度(CO);经济性指标数据,燃油消耗量(BSFC);
其中,根据试验设计定义的输出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具体为连续采集100个循环的发动机气缸压力、100个循环内尾气中的CO、NMHC、NOx、CH4浓度等数据,排放参数以mg/kWh作为衡量标准。
其中,需要对排放分析仪采集到的原始排放数据进行单位换算,以便能够与排放法规中的对应排放限值进行比较,进行排放单位换算的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代表发动机气缸总排量,/>代表发动机的功率,/>代表氮氧化物浓度、/>代表一氧化碳浓度,/>代表甲烷浓度,/>为浓度单位,即百万分比浓度,/>代表物质的量。
其次,对原始试验数据进行离线处理,得到进一步用于性能评价的指标参数,包括基于采集缸压信息计算燃烧放热率、平均有效压力IMEP_H、指示功、最高爆发压力Pmax;基于燃烧放热率计算每一循环的CA10,CA50,CA90,并计算上述燃烧状态参数的信息熵,作为表征燃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基于燃料消耗率和指示功计算内燃机的热效率指标,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燃烧上止点前30CA~上止点后80CA的气缸压力计算放热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计算出的,分别计算CA10、CA50、CA90,其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燃烧上止点前30CA~上止点后80CA的气缸压力计算IMEP_H,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代表发动机气缸总容积;
最高爆发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燃烧状态参数CA10、CA50、CA90的信息熵,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代表数值出现的概率,/>
最后,基于采集的气缸压力计算发动机指示功,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指曲轴对应角度的压力,/>指活塞在气缸内的运动体积,/>指曲轴角度。
再次,基于排放法规和相关约束的限制,为每个性能指标参数明确一个限值,作为评价不同燃烧模式性能好坏的标准,即燃烧模式划分的依据,举例,为了保证同时达到高效率与低排放的清洁燃烧,将指示热效率限制在40%以上;并规定了NOx+HC排放的限值为5.8g/kWh,CO排放的限值为5.0g/kWh,CH4的限值为1.0g/kWh;为了保证发动机机械结构不受损且噪声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规定最大缸压不超过16MPa,最大压力升高率不超过0.8MPa/°CA;为了保证燃烧稳定性避免失火,规定了燃烧循环波动指标,即CA10、CA50、CA90的信息熵小于0.95;
接着,采用优先级的概念,按照参与评价的重要程度,为每个性能评价参数设定一个优先级,排放指标〉燃烧指标〉经济指标,其中,对于排放指标,按照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别为每种排放物设定优先级,燃烧指标参数和经济指标参数同理,优先级从高到低,
CH4>NOx>NMHC>CO>CA50>IMEP>Pmax>CA10>CA90>BSFC>
参考图2,燃烧模式划分的算法流程图,在试验工况下,按照预定义的优先级顺序,首先对排放指标中的最高优先级参数CH4进行评价,分别对试验工况在M1、M2、M3、M4四种燃烧模式下的CH4排放值与CH4排放限值进行比较,运用SVM分类器,将燃烧模式划分为两类,保留在CH4排放限值以内的燃烧模式,滤除在CH4排放限值以外的燃烧模式。
若划分后只有一种满足限值的燃烧模式,则停止比较,输出当前燃烧模式;否则,在试验工况下,接着进行次优先级的指标参数NOx+NMHC的评价,并进行SVM模式二分,依此类推,直至划分出试验工况满足排放约束下的燃烧模式,按照此思想,分别为每个工况区域匹配出满足排放约束的燃烧模式。
按照预定义的优先级,在满足排放限值内的几种燃烧模式下,接着对试验工况进行燃烧性能的评价,前述限制燃烧参数信息熵不超过0.95,基于前述的SVM二分思想,滤除信息熵值大于0.95的燃烧模式,保留信息熵值在0.95以内的燃烧模式;
若划分后只有一种满足限值的燃烧模式,则停止比较,输出当前燃烧模式;否则,按照预定义的优先级,在满足燃烧限制的几种燃烧模式下,接着对试验工况进行经济性能的评价,基于前述的SVM二分思想,选择燃油消耗率最低的燃烧模式作为最终的燃烧模式,并输出该燃烧模式。
在确定了试验工况的燃烧模式后,采用相同的算法步骤确定下一试验工况的燃烧模式,依次迭代,直至完成船舶内燃机整个工况面的燃烧模式划分,结束算法运行。
参考图3,为燃烧模式分类原理图,采用SVM分类思想,依次划分燃烧模式,最终为各工况匹配出唯一的最佳燃烧模式。
参考图4,为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模式划分图,划分M1、M2、M3和M4四个区域,其中,M1区域为柴油单次喷射压燃的燃烧模式,该区域低转速低负荷,使用柴油单次喷射的方式能获得较其他三种燃烧模式更好的燃烧性能。
参考图4,其中,M2区域采用定质量柴油和变质量天然气的燃烧模式,该区域转速中高、负荷中低,可以通过柴油与双燃料的混合燃烧,使用微质量的柴油引燃天然气的方式,实现有效节能减排;
参考图4,其中,M3区域采用柴油多次喷射的燃烧模式,该区域转速低、功率需求大,使用两种燃料燃烧易造成尾气中未燃CH高排放,并且由于喷油量多,造成预混合不充分,故采用柴油的单次喷射无法满足排放需求,转使用柴油多次喷射的方式,增加燃油预混合的时间,使得预混合气更加充分;
参考图4,其中,M4区域采用柴油和天然气定比例的燃烧模式,该区域高转速高负荷,由于气态低热值燃料拥有较长的燃烧持续期,无法满足高负荷时的高动力性需求,因此采用增加高热值燃料柴油的比例,按照一定比例使用两种燃料进行燃烧,并将燃油以多次喷射的形式喷入气缸中,可以在气缸中实现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的快速引燃。
接着,为每一个用于划分燃烧模式区域的评价性能指标参数,分别匹配一个权重系数,并依照燃烧、排放、经济三个维度在矩阵中分块存储;
其中,按照排放对环境的友好度,为每个排放物匹配一个环境惩罚因子,即前述的权重系数,CH4的环境惩罚因子设定为最大,NOx和NMHC的环境惩罚因子设定为中等,CO的环境惩罚因子设定为最小,燃烧指标参数和经济指标参数的权重设定同理。
按照燃烧性能、排放性能和经济性能,将权重系数划分到三个维度,分别代表不同的评价标准,在矩阵中分块表示,其公式表达如下:
将这些燃烧指标参数映射到高维空间中,并在高维空间中进行遍历搜索,将搜寻得到的值与已经划分好的燃烧模式区域进行对照,并进行数学归纳,得到不同燃烧模式区域对应的关于评价指标参数的集合,实现了高维空间中的燃烧模式归类,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接着,在完成了高维空间中的燃烧模式归类后,通过反向定义,将在高维空间中划分好的燃烧模式反映射到低维空间中,低维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船舶推进特性范围内,即实现了低维空间中的燃烧模式划分。
最后,基于在低维空间中划分好的燃烧模式区域,确定出一个关于经济性、排放性和燃烧稳定性的三维综合评价指标的分段函数表达式,函数值的不同值域区间代表不同的燃烧模式,即确定了相邻燃烧模式的边界,通过计算该函数值,通过判断其所处的区间范围,即可以确定应采用的燃烧模式,即实现了燃烧模式的划分,函数表达式如下所示:
其中,代表燃烧模式,具体前述的M1、M2、M3、M4;/>为评价指标维度,具体为前述的燃烧性能指标、排放性能指标和经济性能指标;/>为用于评价性能的参数指标,具体化为前述的性能评价参数,具体为CA10、CA50、CA90的信息熵、IMEP_H、Pmax、CH4、NOx+NMEP、CO、BSFC和/>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该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燃烧状态指标数据;
2)针对采集的燃烧状态指标数据计算内燃机燃烧状态参数和燃烧状态参数的离散信息熵;将所述燃烧状态参数的离散信息熵作为表征燃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基于燃料消耗率和指示功计算内燃机的热效率指标;
3)设置若干燃烧模式,基于稳定性衡量值参数,对比不同燃烧模式下的性能差异;为不同的评价指标设定优先级,根据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不同燃烧模式的相关性能指标的比较,并运用SVM分类器,依照参数限值依次二分燃烧模式,直至当前工况得到确定的燃烧模式,从而为不同的工况区域匹配出最佳的燃烧模式;
4)基于已经划分好的燃烧模式,确定相邻燃烧模式间的边界;
5)将高维空间中确定出的燃烧模式边界降维映射到低维空间中,以分段函数定量表达不同的燃烧模式边界,定量确定燃烧模式的边界,定性确定燃烧模式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燃烧状态指标数据包括内燃机连续多循环气缸压力、发动机尾气中的非甲烷碳氢浓度 (NMHC)、氮氧化物浓度(NOx)、甲烷浓度(CH4)、 一氧化碳浓度(CO)、燃油消耗量(BSF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燃烧状态参数包括燃烧释放10%热量时的曲轴转角(CA10)、燃烧释放50%热量时的曲轴转角(CA50)、燃烧释放90%热量时的曲轴转角(CA90)、燃烧平均有效压力(IMEP_H)、循环中气缸最大压力(Pmax);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燃烧上止点前30CA BTDC~上止点后80CA ATDC的气缸压力,计算放热率
其中30CA BTDC表示曲轴旋转至活塞到达气缸顶部前的30度处,80CA ATDC表示曲轴旋转至活塞到达气缸顶部前的80度处,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指代活塞在气缸内的运动体积,即活塞表面积乘以活塞运动长度,/>指代气体在活塞表面产生的压力,/>指与温度相关的函数;
其次,根据计算出的,分别计算(CA10)、(CA50)、(CA90),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DC表示活塞在气缸内行程所达到的最高点;
再次,根据燃烧上止点前30CA BTDC~上止点后80CA ATDC的气缸压力计算IMEP_H,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代表发动机气缸总容积;
此外,各个参数信息熵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代表数值出现的概率,/>
最后,基于采集的气缸压力计算发动机指示功,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指曲轴对应角度的压力,/>指活塞在气缸内的运动体积,/>指曲轴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燃烧模式包括:第一燃料单次喷射的燃烧模式,第一燃料定量和第二燃料变质量的燃烧模式,第一燃料多次喷射的燃烧模式,第一燃料和第二燃料定比例的燃烧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料为柴油,所述第二燃料为天然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定义的燃烧模式,分别为每个评价性能指标参数匹配一个权重系数,并且按照燃烧性能、排放性能和经济性能,将其划分到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别代表不同的评价标准,在矩阵中以分块表示,其公式表达如下:
其中,、/>、/>指第/>种燃烧模式根据不同权重系数/>,按照不同特性/>燃烧特性,/>排放特性、/>经济特性所划分的评价标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在高维空间中确定出的燃烧模式边界降维映射到低维空间中,包括将推进特性的转速功率图以分段函数定量表达不同的燃烧模式边界,分段函数中每个表达式都对应一种燃烧模式,所述表达式的定义域即为相应燃烧模式的空间范围,通过计算各表达式以确定各燃烧模式所处的区间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实现了低维空间的燃烧模式划分后,得到一个关于经济性、排放性、燃烧稳定性的三维综合评价指标的分段函数表达式,函数值的不同值域区间代表不同的燃烧模式,即确定相邻燃烧模式间的边界,通过计算该函数值,确定采用的燃烧模式,实现燃烧模式的划分,其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代表燃烧模式;/>为评价指标维度,具体为前述的燃烧性能指标、排放性能指标和经济性能指标;/>为用于评价性能的参数指标,具体化为前述的燃烧状态参数的信息熵,/>指样本数据点输入,/>指/>所对应的权重。
CN202410389158.6A 2024-04-02 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 Active CN117972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89158.6A CN117972400B (zh) 2024-04-02 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89158.6A CN117972400B (zh) 2024-04-02 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72400A true CN117972400A (zh) 2024-05-03
CN117972400B CN117972400B (zh) 2024-06-28

Family

ID=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3199A (zh) * 2016-06-23 2018-01-05 天津市志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粉锅炉风粉在线监测及燃烧优化管理系统
CN111577470A (zh) * 2019-02-15 2020-08-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状态检测系统、数据解析装置、车辆、及内燃机的状态检测方法
CN111581891A (zh) * 2020-05-28 2020-08-25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烧温度智能监测方法
CN112116157A (zh) * 2020-09-18 2020-12-22 广东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燃机燃烧状态综合预警体系构建的方法及系统
CN112417607A (zh) * 2020-12-10 2021-02-26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oh-plif的吸气式动力装置燃烧室燃烧状态评价方法
CN113962257A (zh) * 2021-10-01 2022-01-2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超声速燃烧不稳定识别方法
CN114882391A (zh) * 2022-03-18 2022-08-09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改进级联森林的mswi过程燃烧状态识别方法
CN116401957A (zh) * 2023-04-28 2023-07-0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svm算法细分燃烧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16720144A (zh) * 2023-06-21 2023-09-08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数据融合与特征提取的自由活塞直线电机运行模式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3199A (zh) * 2016-06-23 2018-01-05 天津市志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粉锅炉风粉在线监测及燃烧优化管理系统
CN111577470A (zh) * 2019-02-15 2020-08-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状态检测系统、数据解析装置、车辆、及内燃机的状态检测方法
CN111581891A (zh) * 2020-05-28 2020-08-25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烧温度智能监测方法
CN112116157A (zh) * 2020-09-18 2020-12-22 广东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燃机燃烧状态综合预警体系构建的方法及系统
CN112417607A (zh) * 2020-12-10 2021-02-26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oh-plif的吸气式动力装置燃烧室燃烧状态评价方法
CN113962257A (zh) * 2021-10-01 2022-01-2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超声速燃烧不稳定识别方法
CN114882391A (zh) * 2022-03-18 2022-08-09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改进级联森林的mswi过程燃烧状态识别方法
CN116401957A (zh) * 2023-04-28 2023-07-0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svm算法细分燃烧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16720144A (zh) * 2023-06-21 2023-09-08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数据融合与特征提取的自由活塞直线电机运行模式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YANG LIU ETAL.: ""Modeling of 0-D heat release rate of heavy-duty diesel engine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STANDARD ARTICLE》, 9 September 2022 (2022-09-09), pages 2437 - 2450 *
马骋: ""基于偏好决策驱动的双燃料发动机多目标综合优化控制研究"", 《工程科技Ⅱ辑》, 15 October 2023 (2023-10-15), pages 1 - 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Multi-objective energy management for Atkinson cycle engine and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evolutionary NSGA-II algorithm using digital twins
Fu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compression ratio on in-cylinder combustion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liquefied methane engine
Ciatti et al.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low-octane gasoline in diesel engines
Polat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ringing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low compression ratio early direct injection HCCI engine with ethanol fuel blends
da Costa et al. Research on hydrous ethanol stratified lean burn combustion in a DI spark-ignition engine
Zareei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two-step injection (direct and port injection) of hydrogen blending and natural gas on engine performance and exhaust gas emissions
Liu et al. Improved thermodynamic model for lean natural gas spark ignition in a diesel engine using a triple Wiebe function
Malaquias et al. Combined effects of internal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and tumble motion generation in a flex-fuel direct injection engine
Yousefi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multi-injection strategies for a dual-fuel pilot diesel ignition engine at low load
Belgiorno et al. Advances of the natural gas/diesel RCCI concept application for light-duty engine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design and calibration parameters on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Teodosio et al. Numerical study of the potential of a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concept applied to a downsized turbocharged VVA spark ignition engine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iller timing on performance, energy and exergy characteristics of two-stage turbocharged marine diesel engine
Lou et 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EGR and spark timing on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of a stoichiometric natural gas engine
Kocakulak et al. Predictive model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of an auto-ignited heavy naphtha/n-heptane fueled HCCI engine using RSM
Calam et al.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phtha and n-heptane fuels in an auto-ignited HCCI engine at different lambda values and engine loads
Telli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HCCI) engines: Advantages, challenges and evolution
Alrbai et al. Evaluating the in-cylinder gas mixture homogeneity in natural gas HCCI free piston engine under different engine parameters using 3D-CFD analysis
Badra et al. CFD guided gasoline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calibration
Singh et al. Accessing the predictabilities in cyclic combustion and emission variations in SI engines for their modelling and control: a literature review
CN117972400B (zh) 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
Xi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f thermal power conversion and energy flow under high-compression ratios of a liquid methane engine (LME)
CN117972400A (zh) 多燃料船舶内燃机燃烧模式划分方法
Franken et 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Fuel Consumption and NO x Emissions with Reliability Analysis Using a Stochastic Reactor Model
Dalla Nora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ir–fuel charging process in a four-valve supercharged two-stroke cycle GDI engine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on gasoline HCCI combustion control using injection strateg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