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68491A - 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68491A
CN117968491A CN202410033317.9A CN202410033317A CN117968491A CN 117968491 A CN117968491 A CN 117968491A CN 202410033317 A CN202410033317 A CN 202410033317A CN 117968491 A CN117968491 A CN 117968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le
horizontal
face gear
graduated scale
abut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333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元生
何海雨
吕懿恒
唐进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0333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684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68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684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组件,包括第一水平刻度尺、竖向刻度尺、左侧抵持部、右侧抵持部以及齿顶抵持部,第一水平刻度尺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竖向刻度尺与第一水平刻度尺固定连接并沿竖直方向延伸,左侧抵持部和右侧抵持部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水平刻度尺,且左侧抵持部与右侧抵持部沿第一水平方向相对设置,齿顶抵持部滑动连接于竖向刻度尺;第二测量组件,包括第二水平刻度尺、内圈抵持部以及外圈抵持部,第二水平刻度尺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水平刻度尺连接,内圈抵持部和外圈抵持部均滑动连接于第二水平刻度尺,且内圈抵持部与外圈抵持部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布。

Description

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面齿轮加工需求增多,面齿轮加工量具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公开号为CN101907432A的专利文本公开了一款面齿轮加工量具,该量具采用产形齿轮间接测量出面齿轮的齿厚,首先需要保证产形齿轮的加工精度,如果产形齿轮的加工精度不高,则测量出的结果也不会准确;其次该量具只能测量同一种参数的面齿轮,如果面齿轮的参数改变,则需要重新更改产形齿轮参数以及其他配件的尺寸;最后,该量具无法测量斜齿面齿轮、锥形面齿轮等。该量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对面齿轮测量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组件,包括第一水平刻度尺、竖向刻度尺、左侧抵持部、右侧抵持部以及齿顶抵持部,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竖向刻度尺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固定连接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左侧抵持部和所述右侧抵持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且所述左侧抵持部与所述右侧抵持部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齿顶抵持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竖向刻度尺;第二测量组件,包括第二水平刻度尺、内圈抵持部以及外圈抵持部,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连接,所述内圈抵持部和所述外圈抵持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且所述内圈抵持部与所述外圈抵持部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和所述竖直方向两两垂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先滑动内圈抵持部和/或外圈抵持部,调整内圈抵持部与外圈抵持部之间的距离,使得内圈抵持部与面齿轮的内圈相抵,使得外圈抵持部与面齿轮的外圈相抵,从而将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与面齿轮固定;之后,调节左侧抵持部和右侧抵持部,使得左侧抵持部和右侧抵持部分别与单齿的左右两侧相抵;然后再滑动齿顶抵持部,使得齿顶抵持部与面齿轮的齿顶相抵;之后,即可开始读数得到各个数据。
具体地,通过读取左侧抵持部在第一水平刻度尺上的对应刻度值,以及右侧抵持部在第一水平刻度尺上的对应刻度值,可以得到左侧抵持部与右侧抵持部之间的间距,从而得出的实际的弦齿厚dm的数值。通过读取齿顶抵持部在竖向刻度尺上的对应刻度值,可以得到h的实际值;通过读取内圈抵持部在第二水平刻度尺上的对应刻度值,以及读取左侧抵持部(或者右侧抵持部)在第二水平刻度尺上的对应刻度值,可以得到D的实际值,而由于面齿轮的内径已知(设计之初已知,也可以通过直尺测量得到),则可以得到R的实际值,另外,通过R的实际值和h的实际值,可以计算出弦齿厚的理论值dt,如此,可以求解出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误差为de=|dt-dm|。另外,调整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的测量位置,并进行多次测量,可以得到多组面齿轮的弦齿厚的测量数值。本申请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在对面齿轮进行测量时,面齿轮无需从数控机床拆卸即可完成齿厚的测量,测量效率高,精度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侧抵持部连接有左滑板,所述左滑板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滑动连接,且所述左滑板设有第一读数基准,所述第一读数基准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上的刻度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右侧抵持部连接有右滑板,所述右滑板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滑动连接,且所述右滑板设有第二读数基准,所述第二读数基准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上的刻度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齿顶抵持部连接有上滑板,所述上滑板与所述竖向刻度尺滑动连接,且所述上滑板设有第三读数基准,所述第三读数基准与所述竖向刻度尺上的刻度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齿顶抵持部位于所述左侧抵持部和所述右侧抵持部之间的区域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向刻度尺位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的上侧,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设有竖向滑槽,所述齿顶抵持部滑动穿设于所述竖向滑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圈抵持部连接有内滑板,所述内滑板与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滑动连接,且所述内滑板设有第四读数基准,所述第四读数基准与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上的刻度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上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与所述左侧抵持部和所述右侧抵持部对应的第五读数基准,所述第五读数基准与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上的刻度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侧抵持部、所述右侧抵持部、所述齿顶抵持部、所述内圈抵持部和所述外圈抵持部的至少一者连接有位置锁定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圈抵持部包括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抵持部靠近所述第二抵持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抵持部靠近所述第一抵持部的一侧配合形成“V”型结构。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面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面齿轮的单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面齿轮的简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的测量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第二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面齿轮;11、单齿;
100、第一测量组件;110、第一水平刻度尺;111、竖向滑槽;120、竖向刻度尺;131、左滑板;1311、第一读数基准;132、第一位置锁定件;140、右侧抵持部;141、右滑板;1411、第二读数基准;142、第二位置锁定件;150、齿顶抵持部;151、上滑板;1511、第三读数基准;152、第三位置锁定件;
200、第二测量组件;210、第二水平刻度尺;220、内圈抵持部;221、内滑板;2211、第四读数基准;222、第四位置锁定件;230、外圈抵持部;230a、第一抵持部;231、外滑板;2311、第六读数基准;232、第五位置锁定件;
300、连接块;310、第五读数基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对本申请提供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面齿轮10的弦齿厚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结合图1与图2,面齿轮10的齿顶位置为线BB’;弦齿厚的测量点为点A、点A’;线AA’到线BB’的高度为h;线AA′的中点与面齿轮10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R;根据距离R和高度h,可以求得面齿轮10理论的弦齿厚。
如图3所示,具体地,面齿轮10的理论齿面由产形齿轮的齿面包络得到,面齿轮与产形齿轮的轴线交角为γm,其中,面齿轮10的坐标系为S2(o2-x2y2z2),轴z2通过面齿轮10的轴心,坐标系原点o2是产形齿轮轴线和轴z2的交点,轴x2垂直于轴z2且与产形齿轮的轴线夹角为γm-90°,面齿轮10的齿面方程可以表示为:
式子中:M2s为产形齿轮坐标系和面齿轮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rs(ur,uz)为产形齿轮的齿面方程,r2为面齿轮齿面方程,ur、uz为产形轮齿面参数,为啮合方程,/>是产形轮齿面单位法向量,/>是产形轮的转角参数,v(2s)为产形轮和面齿轮的相对速度。
面齿轮10的弦齿厚测量方法是测量面齿轮10的单齿11两侧齿面上相同高度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点A及A′为面齿轮10弦齿厚测量点,面齿轮10齿顶到线段AA′的距离为h,线段AA的中点与面齿轮10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R。
如图3所示,坐标系Sg(og-xgygzg)的轴xg通过面齿轮的齿顶,坐标系原点og是面齿轮轴线z2和齿顶线的交点,轴zg垂直于面齿轮齿顶线且与轴z2存在γm-90°角度,rfs为产形轮的齿根圆半径,Hf为面齿轮全齿高,C点在坐标系Sg(og-xgygzg)可以表示为:
PgC=[R 0 -h 1]T
Sg(og-xgygzg)坐标系到S2(o2-x2y2z2)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可以表示为:
则点C在坐标系Sg(og-xgygzg)可以表示为:
将C点绕着轴线z2进行旋转,其运动轨迹会与面齿轮10的两侧齿面相交点为点A及点A’,则点A、点A’在坐标系S2(o2-x2y2z2)下可以表示为[r2x;r2y;r2z;1]、[r2x’;r2y’;r2z’;1],则可以建立点A与点C之间的关系:
同理,点A’也与点C有相同的坐标关系。
面齿轮10工作齿面和过渡曲面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参数,建立方程组求解对应的曲面参数来求得真实齿面点。对于面齿轮10工作齿面来说,该方程组可以表示为:
式中,ur为待反求的工作齿面参数,uz为产形轮齿向方向参数。将反求得到的曲面参数代入相应的曲面方程,便可计算得到在面齿轮10齿面上的点A与点A’。所以点A与点A’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dt=|r2y-r2y'|;
综上,根据距离R和高度h,可以求得面齿轮10理论的弦齿厚。
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组件100和第二测量组件200。
结合图4与图6,第一测量组件100包括第一水平刻度尺110、竖向刻度尺120、左侧抵持部(未示出)、右侧抵持部140以及齿顶抵持部150,第一水平刻度尺110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竖向刻度尺120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固定连接并沿竖直方向延伸,左侧抵持部和右侧抵持部140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且左侧抵持部与右侧抵持部140沿第一水平方向相对设置,齿顶抵持部150滑动连接于竖向刻度尺120。
结合图5与图7,第二测量组件200包括第二水平刻度尺210、内圈抵持部220以及外圈抵持部230,第二水平刻度尺210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连接,内圈抵持部220和外圈抵持部230均滑动连接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且内圈抵持部220与外圈抵持部230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布。
其中,第一水平方向、第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两垂直。
如图5至图7所示,本申请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先滑动内圈抵持部220和/或外圈抵持部230,调整内圈抵持部220与外圈抵持部230之间的距离,使得内圈抵持部220与面齿轮10的内圈相抵,使得外圈抵持部230与面齿轮10的外圈相抵,从而将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与面齿轮10固定;之后,调节左侧抵持部和右侧抵持部140,使得左侧抵持部和右侧抵持部140分别与单齿11的左右两侧相抵;然后再滑动齿顶抵持部150,使得齿顶抵持部150与面齿轮10的齿顶相抵;之后,即可开始读数得到各个数据。
具体地,通过读取左侧抵持部在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对应刻度值,以及右侧抵持部140在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对应刻度值,可以得到左侧抵持部与右侧抵持部140之间的间距,从而得出的实际的弦齿厚dm的数值。通过读取齿顶抵持部150在竖向刻度尺120上的对应刻度值,可以得到h的实际值;通过读取内圈抵持部220在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对应刻度值,以及读取左侧抵持部(或者右侧抵持部140)在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对应刻度值,可以得到D的实际值,而由于面齿轮10的内径已知(设计之初已知,也可以通过直尺测量得到),则可以得到R的实际值,另外,通过R的实际值和h的实际值,可以计算出弦齿厚的理论值dt,如此,可以求解出面齿轮10弦齿厚测量误差为de=|dt-dm|。
另外,调整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的测量位置,并进行多次测量,可以得到多组面齿轮10的弦齿厚的测量数值。
本申请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在对面齿轮10进行测量时,面齿轮10无需从数控机床拆卸即可完成齿厚的测量,测量效率高,精度高。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抵持部连接有左滑板131,左滑板131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滑动连接,且左滑板131设有第一读数基准1311,第一读数基准1311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刻度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刻度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布,左滑板131能够在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左侧抵持部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对照第一读数基准1311和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获知左侧抵持部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读数基准1311与左侧抵持部靠近右侧抵持部140的一侧对齐,通过对照第一读数基准1311和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获知左侧抵持部的位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读数基准1311与左侧抵持部靠近右侧抵持部140的一侧也可以错开预设距离,通过对照第一读数基准1311和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刻度,然后再消去预设距离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获知左侧抵持部的位置。
其中,左滑板131上设置有第一位置锁定件132,在调节左滑板131的位置而使得左侧抵持部与单齿11的左侧相抵后,可以利用第一位置锁定件132将左滑板131的位置锁定,从而使得左滑板131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相对固定,避免左滑板131随意移动,便于后续的读数。
具体地,第一位置锁定件132为螺钉,左滑板131设有螺孔,螺钉穿设于螺孔并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相对设置,通过旋转螺钉,可以使得螺钉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抵紧或者松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右侧抵持部140连接有右滑板141,右滑板141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滑动连接,且右滑板141设有第二读数基准1411,第二读数基准1411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刻度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右滑板141能够在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右侧抵持部140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对照第二读数基准1411和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获知右侧抵持部140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读数基准1411与右侧抵持部140靠近左侧抵持部的一侧对齐,通过对照第二读数基准1411和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获知右侧抵持部140的位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读数基准1411与右侧抵持部140靠近左侧抵持部的一侧也可以错开预设距离,通过对照第二读数基准1411和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刻度,然后再消去预设距离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获知右侧抵持部140的位置。
其中,右滑板141上设置有第二位置锁定件142,在调节右滑板141的位置而使得右侧抵持部140与单齿11的右侧相抵后,可以利用第二位置锁定件142将右滑板141的位置锁定,从而使得右滑板141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相对固定,避免右滑板141随意移动,便于后续的读数。
具体地,第二位置锁定件142为螺钉,右滑板141设有螺孔,螺钉穿设于螺孔并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相对设置,通过旋转螺钉,可以使得螺钉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抵紧或者松开。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读取第一读数基准1311对应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刻度值、和第二读数基准1411对应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刻度值,可以快速得到左侧抵持部和右侧抵持部140之间的间距,从而得到实际的弦齿厚dm
在一些实施例中,齿顶抵持部150连接有上滑板151,上滑板151与竖向刻度尺120滑动连接,且上滑板151设有第三读数基准1511,第三读数基准1511与竖向刻度尺120上的刻度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竖向刻度尺120上的刻度沿竖直方向排布,上滑板151能够在竖向刻度尺120上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齿顶抵持部150沿竖直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对照第三读数基准1511和竖向刻度尺12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获知齿顶抵持部150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齿顶抵持部150的底端与左侧抵持部的底端和右侧抵持部140的底端处于同一高度时,第三读数基准1511对应到竖向刻度尺120上的0刻度。如此,在保证左侧抵持部的底端与单齿11的左侧相抵,右侧抵持部140的底端与单齿11的右侧相抵,且齿顶抵持部150的底端与单齿11的齿顶相抵时,通过对照第三读数基准1511和竖向刻度尺12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获知齿顶抵持部150的位置,从而得到h的数值。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当齿顶抵持部150的底端与左侧抵持部的底端和右侧抵持部140的底端处于同一高度时,第三读数基准1511也可以对应到竖向刻度尺120上的其他刻度值。
进一步地,齿顶抵持部150位于左侧抵持部和右侧抵持部140之间的区域的上方。如此,当左侧抵持部与单齿11的左侧相抵,右侧抵持部140与单齿11的右侧相抵后,往下滑动上滑板151就可以直接使得齿顶抵持部150与单齿11的齿顶相抵,操作方便。
更进一步地,竖向刻度尺120位于第一水平刻度尺110的上侧,第一水平刻度尺110设有竖向滑槽111,齿顶抵持部150滑动穿设于竖向滑槽111。其中,竖向滑槽111能够起到避让作用,以便齿顶抵持部150穿过第一水平刻度尺110往下滑而与单齿11的齿顶相抵,另外,竖向滑槽111还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滑板151上设置有第三位置锁定件152,在调节上滑板151的位置而使得齿顶抵持部150与单齿11的顶部相抵后,可以利用第三位置锁定件152将上滑板151的位置锁定,从而使得上滑板151与竖向刻度尺120相对固定,避免上滑板151随意移动,便于后续的读数。
具体地,第三位置锁定件152为螺钉,上滑板151设有螺孔,螺钉穿设于螺孔并与竖向刻度尺120相对设置,通过旋转螺钉,可以使得螺钉与竖向刻度尺120抵紧或者松开。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圈抵持部220连接有内滑板221,内滑板221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滑动连接,且内滑板221设有第四读数基准2211,第四读数基准2211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布,内滑板221能够在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内圈抵持部220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对照第四读数基准2211和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获知内圈抵持部220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读数基准2211与内圈抵持部220靠近外圈抵持部230的一侧对齐,通过对照第四读数基准2211和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获知内圈抵持部220的位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读数基准2211与内圈抵持部220靠近外圈抵持部230的一侧也可以错开预设距离,通过对照第四读数基准2211和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然后再消去预设距离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获知内圈抵持部220的位置。
其中,内滑板221上设置有第四位置锁定件222,在调节内滑板221的位置而使得内圈抵持部220与面齿轮10的内圈相抵后,可以利用第四位置锁定件222将内滑板221的位置锁定,从而使得内滑板221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相对固定,避免内滑板221随意移动,便于后续的读数。
具体地,第四位置锁定件222为螺钉,内滑板221设有螺孔,螺钉穿设于螺孔并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相对设置,通过旋转螺钉,可以使得螺钉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抵紧或者松开。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连接有用于将第二水平刻度尺210和第一水平刻度尺110连接的连接块300,连接块300设有与左侧抵持部和右侧抵持部140均对应的第五读数基准310,第五读数基准310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对应。
具体地,左侧抵持部靠近右侧抵持部140的一侧,以及右侧抵持部140靠近左侧抵持部的一侧,均与第五读数基准310对齐;如此,通过读取第五读数基准310对应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和第五读数基准310对应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得到D的数值。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圈抵持部230连接有外滑板231,外滑板231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滑动连接,且外滑板231设有第六读数基准2311,第六读数基准2311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外滑板231能够在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外圈抵持部230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对照第六读数基准2311和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获知外圈抵持部230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读数基准2311与外圈抵持部230靠近内圈抵持部220的一侧对齐,通过对照第六读数基准2311和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获知外圈抵持部230的位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六读数基准2311与外圈抵持部230靠近内圈抵持部220的一侧也可以错开预设距离,通过对照第六读数基准2311和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然后再消去预设距离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获知外圈抵持部230的位置。
其中,外滑板231上设置有第五位置锁定件232,在调节外滑板231的位置而使得外圈抵持部230与面齿轮10的外圈相抵后,可以利用第五位置锁定件232将外滑板231的位置锁定,从而使得外滑板231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相对固定,避免外滑板231随意移动,便于后续的读数。
具体地,第五位置锁定件232为螺钉,内滑板221设有螺孔,螺钉穿设于螺孔并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相对设置,通过旋转螺钉,可以使得螺钉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抵紧或者松开。
进一步地,通过读取第六读数基准2311对应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和第五读数基准310对应于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刻度,可以快速得到线AA’的中点至外圈的距离,而由于面齿轮10的外径是已知的,则也可以得到R的实际值。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外圈抵持部230包括第一抵持部230a和第二抵持部,第一抵持部230a和第二抵持部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抵持部230a靠近第二抵持部的一侧与第二抵持部靠近第一抵持部230a的一侧配合形成“V”型结构。如此,第一抵持部230a和第二抵持部可以更好地与面齿轮10的外圈抵持,降低误差。
如图5至图7所示,本申请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先滑动内圈抵持部220和/或外圈抵持部230,调整内圈抵持部220与外圈抵持部230之间的距离,使得内圈抵持部220与面齿轮10的内圈相抵,使得外圈抵持部230与面齿轮10的外圈相抵,从而将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与面齿轮10固定;之后,调节左侧抵持部和右侧抵持部140,使得左侧抵持部和右侧抵持部140分别与单齿11的左右两侧相抵;然后再滑动齿顶抵持部150,使得齿顶抵持部150与面齿轮10的齿顶相抵;之后,即可开始读数得到各个数据。
具体地,通过读取左侧抵持部在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对应刻度值,以及右侧抵持部140在第一水平刻度尺110上的对应刻度值,可以得到左侧抵持部与右侧抵持部140之间的间距,从而得出的实际的弦齿厚dm的数值。通过读取齿顶抵持部150在竖向刻度尺120上的对应刻度值,可以得到h的实际值;通过读取内圈抵持部220在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对应刻度值,以及读取左侧抵持部(或者右侧抵持部140)在第二水平刻度尺210上的对应刻度值,可以得到D的实际值,而由于面齿轮10的内径已知(设计之初已知,也可以通过直尺测量得到),则可以得到R的实际值,另外,通过R的实际值和h的实际值,可以计算出弦齿厚的理论值dt,如此,可以求解出面齿轮10弦齿厚测量误差为de=|dt-dm|。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测量组件,包括第一水平刻度尺、竖向刻度尺、左侧抵持部、右侧抵持部以及齿顶抵持部,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竖向刻度尺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固定连接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左侧抵持部和所述右侧抵持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且所述左侧抵持部与所述右侧抵持部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齿顶抵持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竖向刻度尺;
第二测量组件,包括第二水平刻度尺、内圈抵持部以及外圈抵持部,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连接,所述内圈抵持部和所述外圈抵持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且所述内圈抵持部与所述外圈抵持部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和所述竖直方向两两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抵持部连接有左滑板,所述左滑板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滑动连接,且所述左滑板设有第一读数基准,所述第一读数基准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上的刻度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抵持部连接有右滑板,所述右滑板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滑动连接,且所述右滑板设有第二读数基准,所述第二读数基准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上的刻度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顶抵持部连接有上滑板,所述上滑板与所述竖向刻度尺滑动连接,且所述上滑板设有第三读数基准,所述第三读数基准与所述竖向刻度尺上的刻度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顶抵持部位于所述左侧抵持部和所述右侧抵持部之间的区域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刻度尺位于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的上侧,所述第一水平刻度尺设有竖向滑槽,所述齿顶抵持部滑动穿设于所述竖向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抵持部连接有内滑板,所述内滑板与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滑动连接,且所述内滑板设有第四读数基准,所述第四读数基准与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上的刻度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上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与所述左侧抵持部和所述右侧抵持部对应的第五读数基准,所述第五读数基准与所述第二水平刻度尺上的刻度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抵持部、所述右侧抵持部、所述齿顶抵持部、所述内圈抵持部和所述外圈抵持部的至少一者连接有位置锁定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抵持部包括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抵持部靠近所述第二抵持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抵持部靠近所述第一抵持部的一侧配合形成“V”型结构。
CN202410033317.9A 2024-01-09 2024-01-09 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 Pending CN1179684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33317.9A CN117968491A (zh) 2024-01-09 2024-01-09 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33317.9A CN117968491A (zh) 2024-01-09 2024-01-09 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68491A true CN117968491A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54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33317.9A Pending CN117968491A (zh) 2024-01-09 2024-01-09 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684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2122B (zh) 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冷却通道立式加工方法
CN101551240B (zh) 基于激光跟踪技术的大型齿轮测量方法
CN103424071B (zh) 基于激光三角法的内孔测头固有几何参数标定方法
EP0847320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ruing cutter heads
CN109839047A (zh) 一种零件表面孔位置及中心距尺寸检测工具
CN106181583A (zh) 基于小切削量试件的五轴制齿机床位置无关误差检测方法
Zhang A study on the Abbe principle and Abbe error
CN103542791A (zh) 法兰多参数集成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CN108153234B (zh) 机床直线运动运行态的全自由度精度检测装置
CN108195321B (zh) 一种滚珠直线导轨副滚道平行度在线测量方法
CN102269568B (zh) 一种大螺旋角蜗轮滚刀精度测量方法
CN111060061A (zh) 一种渐开线齿轮样板齿廓测量与修正方法
JP3186976B2 (ja) 歯車の偏心量測定方法
CN105258660A (zh) 环面蜗杆测量中的喉平面位置标定方法
CN204438989U (zh) 移距型车刀角度测量仪
CN117968491A (zh) 面齿轮弦齿厚测量装置
CN110900305B (zh) 一种机床工作台定位误差测量方法
CN104063605A (zh) 一种用于齿轮渐开线齿形误差检验方法
CN107063165A (zh) 采用精密芯棒测头在位测量大型直齿轮廓形偏差的方法
CN111551133A (zh) 一种带有空间角度的刀具偏心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12109852U (zh) 一种渐开线内花键棒间距测量尺
CN110370083A (zh) 一种强力剐齿加工工件位姿误差测量的方法
CN114800048A (zh) 一种齿轮在机测量过程中基于齿距测量的径跳检测方法
CN104864800A (zh) 滚刀前角检测仪及使用方法
CN112729206B (zh) 非渐开线车齿刀齿形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