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6016A - 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6016A
CN117956016A CN202410120501.7A CN202410120501A CN117956016A CN 117956016 A CN117956016 A CN 117956016A CN 202410120501 A CN202410120501 A CN 202410120501A CN 117956016 A CN117956016 A CN 117956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equipment
controlled
central control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205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家兴
王雷
陈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205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56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56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6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领域,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控制装置、中控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中控设备,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监测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时,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受控设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断开时,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上述方法,使得可以中控设备在与服务器连接断开的情况下,即中控设备处于断网情况下,仍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家居的智能化,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其中,部分智能家居设备具有联网功能,可以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控制指令,由服务器转发控制指令给智能家居设备,进而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但是,在使用这种控制方案时,需要确保终端设备和智能家居设备与服务器保持通信连接。
当终端设备与服务器断开通信连接,例如终端设备无法连接网络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无法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导致终端设备对智能家居设备失去控制,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解决了当终端设备与服务器断开通信连接,终端设备无法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导致终端设备对智能家居设备失去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中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监测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时,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受控设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断开时,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在中控设备建立与服务器的第一通信连接后,对与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进行监控,在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保持连接的情况下,基于第一通信连接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在有网情况下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在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断开连接的情况下,进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基于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在断网情况下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使得中控设备与服务器连接断开的情况下,仍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中控设备,所述设备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信监控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时,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第一受控设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断开时,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第二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中控设备,所述中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个指令,所述至少一个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储存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储存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示例性的给出了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概念的说明以供参考。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在一个实施例中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做出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储存系统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中控设备100、路由器101、服务器102、以及多个智能家居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家居设备10、家居设备20、家居设备30)。
中控设备100可以为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交换机、人机界面、中控屏、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或计算机等终端设备。
路由器101可以为具有提供无线网络功能的设备,可以实现与服务器102的网络通信连接。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路由器101还可以为交换机等网络交换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制。
服务器102可以为单个服务器,也可以为服务器集群或云服务器。
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插座、电动窗帘、摄像头、恒温器、空调、电视机、电子门锁、热水器、智能开关、空气净化器、加湿器、割草机、扫地机、移动储能设备、家庭储能设备等电子设备。
中控设备100可以基于与服务器102的通信,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以智能家居设备为家居设备10为例,对中控设备100和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交互过程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中控设备100可以基于路由器101、服务器102建立与家居设备10之间的通信连接。基于与家居设备10的通信连接,中控设备100可以与家居设备10进行数据交互,对家居设备10进行控制。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储存系统的场景示意图。例如,如图2所示,路由器101与服务器102之间的通信连接断开,导致中控设备100处于断网状态,中控设备100与家居设备10的通信连接断开。中控设备100与家居设备10的通信连接断开后,中控设备100无法与家居设备10进行数据交互,中控设备100对家居设备10失去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当终端设备与服务器断开通信连接,终端设备无法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导致终端设备对智能家居设备失去控制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在中控设备建立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后,对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进行监控,在与服务器保持连接的情况下,基于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中控设备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在有网情况下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在与服务器断开连接的情况下,中控设备进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基于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在断网情况下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使得中控设备与服务器连接断开的情况下,仍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及存储介质,下面首先对本申请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描述。
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在如图1(图2)所示的中控设备100中。如图1所示,中控设备100基于路由器101、服务器102建立与第一受控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下文中将中控设备100基于路由器101与服务器102建立的通信连接,即中控设备100与服务器102的通信连接,简称为第一通信连接。第一受控设备为基于路由器101与服务器102建立通信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如家居设备10、家居设备20、家居设备30。
中控设备100监控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在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时,中控设备100通过服务器102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第一受控设备的控制。
在第一通信连接断开时,如图2所示,中控设备100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通过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第二受控设备的控制。示例性地,中控设备100可以在路由器101创建的局域网中进行设备搜索。此时,中控设备100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为与中控设备100连接同一个路由器的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受控设备中部分或全部的智能家居设备,或者,也可以不包括第一受控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中控设备10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设备搜索。例如,中控设备100可以蓝牙、Wi-Fi、紫蜂(ZigBee)、网线等预设通信方式搜索第二受控设备,并建立与第二受控设备的通信连接。
假设第二受控设备包括家居设备10,下面以中控设备100与家居设备10建立第二通信连接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第一通信连接断开时,中控设备100可以在路由器101创建的局域网中执行设备搜索操作,搜索到家居设备10,中控设备100通过局域网与家居设备10建立第二无线通信链路。建立第二无线通信链路后,中控设备100基于第二无线通信链路与家居设备10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家居设备10的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100与服务器102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后,会监测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在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的场景下,中控设备100通过第一通信连接与家居设备10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家居设备10的控制;在第一通信连接断开的情况下,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家居设备10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基于第二通信连接与家居设备10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家居设备10的控制;上述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对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的监测,基于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选择第一通信连接或第二通信连接与家居设备10进行数据交互。在第一通信连接断开的情况下,基于第二通信连接与家居设备10进行数据交互,使得在与服务器连接断开的情况下,即在中控设备100处于断网的情况下,中控设备100仍可以与家居设备10进行数据交互,保证了中控设备100对家居设备10的控制。
在另一些场景中,也有可能中控设备100在断网前通过服务器102与家居设备10和家居设备20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在断网后,中控设备100与家居设备10建立了第二通信连接,但是没有和家居设备20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在另一些场景中,也有可能中控设备100在断网前通过服务器102与家居设备10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在断网后,中控设备100与家居设备10和家居设备20建立了第二通信连接,等等。
也即是说,第一受控设备和第二受控设备可以是相同的设备,也可以是不同设备。或者说,第一受控设备对应的设备集合与第二受控设备对应的设备集合,可能完全相同,也可能部分相同,或者,也可能全部不相同。
图2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应用场景的示例,并不构成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中控设备100、路由器101、服务器102还可以连接更多的设备。例如,路由器101还可以连接更多的智能家居设备。或者,在其他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拥有比图2所示场景更多或更少的设备,例如,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中控设备100可以自行创建局域网,替代路由器101的作用,等等。本申请对以下所描述的数据存储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不予限制。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在中控设备(如图2的中控设备100)中。根据不同的需求,该流程图中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
步骤S301,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监测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中控设备通过路由器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中控设备也可以通过蜂窝网络、网线或其他通信方式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步骤S302,确定第一通信连接是否保持连接。
若确定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中控设备执行步骤S303,通过服务器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时,即中控设备与服务器可以正常进行通信时,中控设备通过服务器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第一受控设备为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受控设备可以是与中控设备基于同一个路由器,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家居设备。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受控设备可以包括家居设备10、家居设备20、家居设备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第一受控设备与中控设备100同时基于路由器101,与服务器102建立通信连接。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受控设备也可以通过蜂窝网络、网线或其他通信方式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若确定第一通信连接断开,中控设备执行步骤S304,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设备搜索操作可以用于发现中控设备周围的可建立通信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
示例性地,以图1和图2所示场景为例,第二受控设备为与中控设备连接同一个路由器的智能家居设备。如图2所示,第二受控设备可以包括家居设备10、家居设备20、家居设备30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中控设备可以基于与第二受控设备同时连接的路由器,建立与第二受控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例如,当家居设备10为第二受控设备时,如图2所示,可以基于路由器101建立中控设备100与家居设备10的第二通信连接,实现局域组网。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中控设备通过蓝牙、Wi-Fi、紫蜂(ZigBee)、网线等预设通信方式进行设备搜索,并与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实现本地组网。例如,中控设备使用蓝牙进行设备搜索时,第二受控设备为中控设备搜索到的可建立蓝牙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中控设备使用紫峰(ZigBee)进行设备搜索时,第二受控设备为中控设备搜索到的可建立ZigBee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中控设备使用超宽带技术(Ultra WideBand,UWB)进行设备搜索时,第二受控设备为中控设备搜索到的可建立UWB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
步骤S305,通过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中控设备基于第二通信连接,向第二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使得第二受控设备基于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中控设备基于第二通信连接,向第二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包括:中控设备基于第二通信连接中的路由器,向第二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例如,如图2所示,家居设备10为第二受控设备、中控设备100基于路由器101建立与家居设备10的第二通信连接,中控设备100可以基于路由器101,向家居设备10发送控制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中控设备直接与第二受控设备建立了第二通信连接时,中控设备也可以通过第二通信连接直接与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例如传递控制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基于第二通信连接,中控设备可以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广播的方式,与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基于第二通信连接,中控设备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或其他通信协议,与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中控设备与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中,可以对传递的数据进行加密,如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或其他加密方法进行加密。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中控设备建立与服务器的第一通信连接后,对与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进行监控,在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保持连接的情况下,基于第一通信连接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在有网情况下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在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断开连接的情况下,进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基于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在断网情况下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使得中控设备与服务器连接断开的情况下,仍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图3中步骤S301中的监测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包括:基于与服务器的通信,监测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01,依据预设时间间隔,向服务器发送检测数据。
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如1S、3S、5S等,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步骤S402,确定是否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服务器反馈的响应数据。
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如1S、2S、1min、2min等,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服务器反馈的响应数据,执行步骤S403,确定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响应数据,执行步骤S404,确定第一通信连接断开。
上述实施方法,通过按照预设间隔,向服务器发送检测数据,实现了按照预设间隔对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进行监测的目的;基于对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服务器反馈的响应数据的判断,可以准确地确定第一通信连接是否断开,提高判断通信连接状态的准确性。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501,中控设备广播第一身份报文,并进入监听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身份报文用于表示中控设备的身份,用于对中控设备进行身份验证。监听状态用于对其他设备发送的身份报文进行监听。
步骤S502,在监听到第二受控设备反馈的第一连接请求时,中控设备向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
连接请求用于通知接收到连接请求的设备对发送连接请求的设备进行设备鉴权。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请求用于通知中控设备对第二受控设备进行设备鉴权。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受控设备接收到中控设备广播的第一身份报文后,基于第一身份报文,向中控设备反馈第一连接请求,使得中控设备对第二受控设备进行设备鉴权。
第一应答信息为响应第一连接请求反馈的信息,可以用于表示中控设备已完成对第二受控设备的鉴权。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中控设备基于第二受控设备反馈的第一连接请求,对第二受控设备进行鉴权后,如果鉴权成功,则中控设备可以向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
如果鉴权失败,则中控设备可以不应答该第一连接请求,或者,也可以向第二受控设备反馈鉴权失败信息。
上述鉴权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设置,例如签名验证等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制。
步骤S503,在监听第二受控设备广播的第二身份报文时,中控设备向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请求用于通知第二受控设备对中控设备进行设备鉴权。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监听第二受控设备广播的第二身份报文时,中控设备可以直接向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中控设备在监听第二受控设备广播的第二身份报文后,可以检测第二受控设备是否已对中控设备进行设备鉴权。若确定第二受控设备未对中控设备进行设备鉴权,则中控设备对第二身份报文进行响应,向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若确定第二受控设备已对中控设备进行设备鉴权,则中控设备不对第二身份报文进行响应,不会向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例如,中控设备维护有一目标设备列表。目标设备列表用于记录已对中控设备进行设备鉴权的设备对应的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监听到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广播的第二身份报文时,中控设备向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包括:在监听到第二受控设备广播的第二身份报文时,中控设备从第二身份报文中获取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若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未记录在所述目标设备列表中,则对第二身份报文进行响应,向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若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记录在目标设备列表中,则不对第二身份报文进行响应。
第二身份报文用于表示第二受控设备的身份,用于对第二受控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步骤S504,接收第二受控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息。
第二应答信息为响应第二连接请求反馈的信息,可以用于表示第二受控设备已完成对中控设备的鉴权。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受控设备基于中控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对中控设备进行鉴权后,如果鉴权成功,则第二受控设备可以向中控设备发送第二应答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接收第二受控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息之后,中控设备将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记录在目标设备列表中。通过在接收第二受控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息之后,将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记录在目标设备列表,后续可以基于目标设备列表确定第二受控设备已对中控设备进行设备鉴权,使得中控设备不会出现重复请求第二受控设备对其进行设备鉴权的情况出现。
步骤S505,基于第一应答信息和第二应答信息,与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若接收到第二应答信息且发送了第一应答信息,则与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若未接收到第二应答信息、或者接收到第二应答信息且未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则不与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通过该方法,可以在双方都鉴权成功后,建立中控设备与第二受控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保证了中控设备与第二受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安全性。同时,在双方都鉴权成功的情况下,建立中控设备与第二受控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可以减少第二通信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执行完图3所示的步骤S304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通信连接恢复连接时,中控设备断开第二通信连接。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中控设备会持续监测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连接恢复连接时,中控设备通过服务器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使得实现与第一受控设备的数据交互。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中控设备恢复网络连接后,动态切换数据传输的方式,基于服务器与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提高了数据交互的效率。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中控设备,设备控制装置具有通信功能,可以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或者与智能家居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控制装置60根据其所执行的功能,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模块601、通信监控模块602、第一传输模块603、第二通信模块604和第二传输模块605。
第一通信模块601,用于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通信监控模块602,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
第一传输模块603,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时,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第一受控设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第二通信模块604,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断开时,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第二传输模块605,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包括:依据预设时间间隔,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检测数据;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响应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响应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断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包括:广播第一身份报文,并进入监听状态;在监听到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反馈的第一连接请求时,向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在监听到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广播的第二身份报文时,向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接收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控设备维护有一目标设备列表;所述在监听到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广播的第二身份报文时,向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包括:在监听到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广播的第二身份报文时,从所述第二身份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若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未记录在所述目标设备列表中,则向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息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记录在所述目标设备列表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从所述第二身份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记录在所述目标设备列表中,则不对所述第二身份报文进行响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恢复连接时,断开所述第二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控设备。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中控设备100可以为平板电脑、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中控设备100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该中控设备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信模块1001、存储器1002、处理器1003、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1004及总线1005。处理器1003通过总线1005分别耦合于通信模块1001、存储器1002、I/O接口1004。
通信模块1001可以包括有线通信模块和/或无线通信模块。有线通信模块可以提供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Controller AreaNetwork)等有线通信的解决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提供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Bluetooth,BT)、移动通信网络、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技术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
存储器1002可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或模块,处理器1003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数据,实现中控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存储器10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中控设备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存储器件。
存储器1002可以是中控设备100的外部存储器和/或内部存储器。进一步地,存储器1002可以是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Trans-flash Card)等等。
处理器1003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1003是中控设备100的运算核心和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中控设备100的各个部分,及执行中控设备100的操作系统以及安装的各类应用程序、程序代码等。
示例性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子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子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1002中,并由处理器1003执行,以完成本申请。一个或多个模块/子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可读指令段,该计算机可读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中控设备100中的执行过程。
中控设备100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可读指令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其中,计算机可读指令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代码,计算机可读指令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可读指令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
中控设备100中的存储器1002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1003可执行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运输路径规划方法。
具体地,处理器1003对上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合上述实施例中相关步骤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I/O接口1004用于提供用户输入或输出的通道,例如I/O接口1004可用于连接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鼠标、键盘、触控装置、显示屏等,使得用户可以录入信息,或者使信息可视化。
总线1005至少用于提供中控设备100中的通信模块1001、存储器1002、处理器1003、I/O接口1004之间相互通信的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中控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中控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中控设备100的内部存储器,例如所述中控设备100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中控设备100的外接存储设备,例如所述中控设备1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中控设备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中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监测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
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时,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受控设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断开时,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包括:
依据预设时间间隔,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检测数据;
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响应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响应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包括:
广播第一身份报文,并进入监听状态;
在监听到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反馈的第一连接请求时,向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一应答信息;
在监听到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广播的第二身份报文时,向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应答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答信息,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建立所述第二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设备维护有一目标设备列表;
所述在监听到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广播的第二身份报文时,向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包括:
在监听到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广播的第二身份报文时,从所述第二身份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
若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未记录在所述目标设备列表中,则向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记录在所述目标设备列表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所述第二身份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设备信息记录在所述目标设备列表中,则不对所述第二身份报文进行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恢复连接时,断开所述第二通信连接。
8.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中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通信监控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连接状况;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保持连接时,通过所述服务器与第一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第一受控设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断开时,执行设备搜索操作,并与搜索到的第二受控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9.一种中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个指令,所述至少一个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410120501.7A 2024-01-26 2024-01-26 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956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20501.7A CN117956016A (zh) 2024-01-26 2024-01-26 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20501.7A CN117956016A (zh) 2024-01-26 2024-01-26 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6016A true CN117956016A (zh) 2024-04-30

Family

ID=90791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20501.7A Pending CN117956016A (zh) 2024-01-26 2024-01-26 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560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1679B (zh)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信息发送方法、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139271B (zh) 一种将智能家居设备批量配置入网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740460B (zh) 一种设备的入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90916B (zh) 紫蜂ZigBee子设备的绑定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US20120331156A1 (en) Wireless control system,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13423105B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0636483A (zh) 一种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10708688A (zh) 智能设备配网方法、装置以及控制器和介质
US99670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CN112152853A (zh) 设备配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108635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1930020B (zh) 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1245B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CN105338529A (zh)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及系统
WO2018113113A1 (zh) 一种双系统终端wifi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53964A (zh) 控制蓝牙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12637931A (zh) 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EP3833153B1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CN112684995A (zh) 跨屏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17956016A (zh) 数据传输方法、中控设备、设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42170A1 (zh) 一种IoT设备及其授权方法
CN114301628A (zh) 智能家居设备认证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US20170094035A1 (en) Management method and management device
CN107733887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系统及方法
CN111478816A (zh) 紫蜂ZigBee子设备的配置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