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5535A -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5535A
CN117955535A CN202211352467.3A CN202211352467A CN117955535A CN 117955535 A CN117955535 A CN 117955535A CN 202211352467 A CN202211352467 A CN 202211352467A CN 117955535 A CN117955535 A CN 117955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s
information
space
value vector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24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一凌
高君慧
金黄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524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5553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25485 priority patent/WO202409368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955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5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用于降低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开销。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并向接入网设备上报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差分值向量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Q1个空频基底的每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第一基底集合包括的基底的数量大于所述差分值向量的维度,第二时刻早于第一时刻。通过计算叠加系数相对于历史时刻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向量,并使用过完备字典中的过完备基底对差分值向量进行量化,可以降低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接入网设备采用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需要根据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进行信号预编码。
下行CSI可以利用下行信道的空频基底对下行信道进行稀疏表示,从而可以充分挖掘信道的稀疏特性,用较少的信息表征信道,从而提高信道重构的效率。考虑不同的信道特征随时间变化的快慢不一致的规律,比如路径角度信息和时延信息(即空域基底与频域基底)变换缓慢而路径叠加系数(空域基底与频域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变化快的特性,可以采用长短周期结合的两级CSI上报方式,即长周期上报空域基底与频域基底,短周期上报空域基底与频域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来减小上报开销。
但是,随着的天线数的增加,需要上报更多的叠加系数来保证性能,但势必会带来上报开销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用于降低下行CSI上报的开销。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位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者电路,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并向接入网设备上报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差分值向量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Q1个空频基底的每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第一基底集合包括的基底的数量大于所述差分值向量的维度,第二时刻早于第一时刻,Q1为大于1的整数,K为大于0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计算叠加系数相对于历史时刻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向量,并使用过完备字典中的过完备基底对差分值向量进行量化。由于过完备字典中包括的过完备基底的个数比差分值向量维度要大,因此更容易找到能够与差分值向量有较高的匹配度的过完备基底,从而可以使用较少数量的过完备基底表示差分值向量,由于过完备基底较少,过完备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的维度较小。因此,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降低上报数据的维度,从而降低下行CSI上报的开销。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包括:该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通过上述方式,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K个基底以及K个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确定差分值向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还包括K个基底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组合数或者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比特位图。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空频基底集合中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的信息,所述Q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Q2个空频基底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完全不同。
上述方式通过将空频基底集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空频基底(即Q2个空频基底)上报的是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另一部分空频基底(即Q个空频基底)上报的是叠加系数的差分值。相比于空频基底集合中所有空频基底均上报叠加系数的差分值的方式,上述方式可以降低差分值向量的维度,在使用相同个数的基底进行量化的情况下量化精度更高,因此性能更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空频基底集合可以根据极化方向分为Q1个空频基底和Q2个空频基底。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采用第一归一化系数对K个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进行归一化;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包括叠加系数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叠加系数的数值大小,从而可以降低上报开销。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采用第二归一化系数对上述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进行归一化;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基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叠加系数的数值大小,从而可以降低上报开销。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
上述方式中通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归一化系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将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和Q2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叠加系数恢复为同一归一化水平,提升下行信道上报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归一化系数大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二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值;若第一归一化系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上报开销。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第一参数的索引、第一参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第一参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上述方式中通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上述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将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叠加系数和Q2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叠加系数恢复为同一归一化水平,提升下行信道上报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参数大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二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若第一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一参数比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上报开销。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信令用于配置第一基底集合,第二信令用于配置K的取值。通过上述设计,接入网设备通过配置第一基底集合可以使得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对第一基底集合的理解保持一致,接入网设备通过配置K的取值,可以使得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确定出相同个数的基底,从而可以提升上报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可以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项: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CE)、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令可以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项:RRC、MAC-CE、DCI。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空频基底集合通过空频和频域联合压缩得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信息1,该信息1用于指示空频基底集合中空频基底的数量和/或空频基底包括的空频基向量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空频基底集合通过空频和频域联合压缩得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信息2,该信息2用于指示空频基底集合中空频基底的数量和/或空频基底包括的空频基向量的数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者位于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者电路,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并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该差分值向量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Q1个空频基底的每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第二时刻早于第一时刻。第一基底集合包括的基底的数量大于差分值向量的维度。Q1为大于1的整数,K为大于0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计算叠加系数相对于历史时刻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向量,并使用过完备字典中的过完备基底对差分值向量进行量化。由于过完备字典中包括的过完备基底的个数比差分值向量维度要大,因此更容易找到能够与差分值向量有较高的匹配度的过完备基底,从而可以使用较少数量的过完备基底表示差分值向量,由于过完备基底较少,过完备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的维度较小。因此,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降低上报数据的维度,从而降低下行CSI上报的开销。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包括:该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通过上述方式,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K个基底以及K个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确定差分值向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还包括K个基底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组合数或者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比特位图。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空频基底集合中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的信息,所述Q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Q2个空频基底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完全不同。
上述方式通过将空频基底集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空频基底(即Q2个空频基底)上报的是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另一部分空频基底(即Q个空频基底)上报的是叠加系数的差分值。相比于空频基底集合中所有空频基底均上报叠加系数的差分值的方式,上述方式可以降低差分值向量的维度,在使用相同个数的基底进行量化的情况下量化精度更高,因此性能更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空频基底集合可以根据极化方向分为Q1个空频基底和Q2个空频基底。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包括叠加系数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叠加系数的数值大小,从而可以降低上报开销。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上述Q2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基于第二归一化系数进行归一化的结果。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叠加系数的数值大小,从而可以降低上报开销。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信息,第一归一化系数用于对K个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进行归一化,第一信息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
上述方式中通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归一化系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将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和Q2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叠加系数恢复为同一归一化水平,提升下行信道上报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归一化系数大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二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值;若第一归一化系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上报开销。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第一参数的索引、第一参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第一参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上述方式中通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上述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将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叠加系数和Q2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叠加系数恢复为同一归一化水平,提升下行信道上报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参数大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二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若第一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参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一参数比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上报开销。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信令用于配置第一基底集合,第二信令用于配置K的取值。通过上述设计,接入网设备通过配置第一基底集合可以使得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对第一基底集合的理解保持一致,接入网设备通过配置K的取值,可以使得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确定出相同个数的基底,从而可以提升上报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可以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项:RRC、MAC-CE、DCI。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令可以包括如下信令中的至少一项:RRC、MAC-CE、DCI。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空频基底集合通过空频和频域联合压缩得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信息1,该信息1用于指示空频基底集合中空频基底的数量和/或空频基底包括的空频基向量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空频基底集合通过空频和频域联合压缩得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信息2,该信息2用于指示空频基底集合中空频基底的数量和/或空频基底包括的空频基向量的数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方法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所示方法中终端设备的相应功能。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服务卫星等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数据或信号的收发。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单元(或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或通信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相应功能,具体参见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为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方法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所示方法中服务卫星的相应功能。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终端设备等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数据或信号的收发。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单元(或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或通信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相应功能,具体参见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该处理器或将来自该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该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前述第一方面以及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该处理器或将来自该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该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前述第二方面以及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以及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以及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以及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装置(如终端设备)以及第二方面所述的装置(如接入网设备)。
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描述,重复之处不予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获取下行CSI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CSI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报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报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信道状态信息(CSI):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接收端(如终端设备)向发送端(如接入网设备)上报的用于描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的信道属性的信息。CSI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资源指示(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RI)以及层指示(layer indicator,LI)等。
2、天线端口:可以理解为被接收设备所识别的发射天线,或可以被发射设备所识别的接收天线;或者,在空间上可以区分的发射天线或接收天线。下文中,将接收天线称为接收端口,将发送天线称为发送端口。
3、频域单元:频域资源的单位,可表示不同的频域资源粒度。频域单元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子带(subband)、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一个子载波、一个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或一个预编码资源块组(precoding resource blockgroup,PRG)等。此外,一个频域单元的频域长度还可以是CQI子带的Y倍,Y<=1,Y的取值可以为1或1/2。
4、空域基向量:也可以称为波束向量、空域向量、空域波束基向量。每个空域基向量对应发射端设备的一个发射波束,空域基向量中各个元素可以表示为各个天线端口的权重。基于空域基向量中各个元素所表示的各个天线端口的权重,将各个天线端口的信号做线性叠加,可以在空间某一个方向上形成信号较强的区域。可选的,空域基向量取自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矩阵。该二维DFT矩阵中每个列向量可以称为二维DFT向量。换句话说,空域基向量可以为二维DFT向量,二维DFT向量通常可以用于描述由水平方向的波束和垂直方向的波束叠加而成的波束。
5、频域基向量:也可以称为频域向量,是用于表示信道在频域上的变化规律的向量。每个频域基向量可以表示一种变化规律。由于信号在经过无线信道传输时,从发射天线可以经过多个路径到达接收天线。多径时延导致频率选择性衰落,就是频域信道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频域基向量来表示不同传输路径上时延导致的信道在频域上的变化规律。可选的,频域基向量可以选择DFT矩阵或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nverse 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IDFT)矩阵。(即DFT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换言之,频域基向量可以是DFT向量或IDFT向量。
频域基向量的长度可以由在上报带宽中预配置的待上报的频域单元的个数确定,也可以由该上报带宽的长度确定,还可以是协议预定义值。本申请对频域基向量的长度不做限定。其中,上报带宽可以是指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消息)中的CSI上报配置中携带的CSI上报带宽(CSI-ReportingBand)。
6、空频基底:用于表示信道在空频域的变化规律的向量,可以通过一个空域基向量和一个频域基向量确定。空频基底可以通过空域、频域分别压缩的方式确定,也可以通过空域、频域联合压缩的方式确定,具体可以参阅下文中术语介绍7和8。空频基底与如下两个参数的关系将在下文结合压缩方式进行介绍:空域基向量以及频域基向量。空频基底也可以称为空频联合向量、空频向量等。
7、空域、频域分别压缩,是指分别利用信道在空域的相关性和在频域的相关性对信道参数进行量化,终端设备进行下行CSI上报时所需上报的加权系数个数减小,从而实现预编码矩阵的压缩上报。可选的,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信道矩阵的压缩上报。
示例性地,若接入网设备的发射天线为双极化天线,也即预编码矩阵H的行数为2M(其中,M为一个极化方向上的发射天线端口数)。若接入网设备为单极化天线,也即预编码矩阵H的行数为M,在此以双极化天线为例,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并不限定天线的极化类型,单极化天线可参考双极化天线的描述来理解,此时预编码矩阵H可满足公式(1),其中,预编码矩阵H为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信道或一个数据流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H≈F′C1C2C3F′H 公式(1)
在公式(1)中,其中,S′为空域基底矩阵,是由B个空域基向量组成的矩阵,每个空域基向量的维度是2M;F′为频域基底矩阵,是由F个频域基向量组成的矩阵,每个频域基向量的维度是N;C1为叠加系数矩阵1,用于表示多组空域基向量系数组成的系数矩阵,或者说表示与B个空域基向量中的每个空域基向量对应的加权系数所构成的系数矩阵;S′C1表示由S′中的B个空域基向量通过线性组合构成的新的空域基底矩阵;C3为叠加系数矩阵3,用于表示多组频域基向量系数组成的系数矩阵,或者说表示与F个频域基向量中每个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加权系数所构成的系数矩阵;C3F′H表示由F′中的F个频域基向量通过线性组合构成的新的频域基底矩阵;C2为叠加系数矩阵2,用于表示与S′C1中每个空域基向量和C3F′H中每个频域基向量构成的空频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所构成的系数矩阵,或S′C1中每个空域基向量和C3F′H中每个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叠加系数所构成的系数矩阵。B为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确定的空域基向量数目;KS表示每个空域基向量对应的加权系数个数;D表示每个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加权系数个数;F为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确定的频域基向量数目;N为频率单元个数也即频域基向量的长度,在本文中表示复数集合。可见,H是一个行数为2M和列数为N的复数矩阵。
在空域、频域分别压缩方式中,一个空频基底可以通过上述频域基底矩阵中的一个频域基底与上述空域基底矩阵中的一个空域基底组合表征,例如,使用F个频域基向量通过线性组合构成的频域基底矩阵中的一个频域基底和B个空域基向量通过线性组合构成的空域基底矩阵中的一个空域基底表示。在下行CSI上报时,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用于指示H的信息,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用于指示一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信道或一个数据流对应的预编码矩阵H的信息。
8、空域、频域联合压缩,是指利用信道在联合空频域的变化规律对信道参数进行量化,终端设备进行下行CSI上报时所需上报的加权系数个数减小,从而实现预编码矩阵的压缩上报。可选的,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信道矩阵的压缩上报。
具体的,一个空频基底可以为通过该Z1个空频基向量与该Z1组第一叠加系数线性组合表征的向量矩阵中的一个向量。一个空频基向量由一个空域基向量和一个频域基向量唯一确定。例如,一个空频基向量可以是一个空域基向量和一个频域基向量通过克罗内克(Kronecker)积形成的向量。
示例性地,公式(3)表示该Z2个空频基底:
其中,矩阵的每个列向量为一个空频基底;矩阵B的每个列向量bm(1≤m≤Z1)为一个空频基向量;叠加系数矩阵C13的维度为Z1×Z2,每一行对应一组第一叠加系数。对于第n个空频基底,有是一个空频基底,由Z1个空频基向量的线性组合而来。
任意一个空频基底是Z1个空频基向量基于Z1组第一叠加系数的线性组合。一组第一叠加系数包括Z2个第一叠加系数。例如,上述公式(2)所示的C13所示,每个行向量为一组第一叠加系数,每个行向量中包括Z2个元素,每个元素为一个第一叠加系数。例如,Z1组第一叠加系数中第m组第一叠加系数包括Z2个第一叠加系数。该Z2个第一叠加系数中第n个第一叠加系数是用于表征第n个空频基底对应的第m个空频基向量的权重。需要说明的是,Z1的取值和Z2的取值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或者是终端设备确定后上报给接入网设备的,或者是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经过协商确定的,或者是协议约定的,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
具体的,信道矩阵通过Z2个空频基底和Z2组第二叠加系数线性近似组合表征。示例性地,该信道矩阵W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3):
其中,W为待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包括R个列向量wr(1≤r≤R);的每个列向量(1≤n≤Z2)为一个空频基底。叠加系数矩阵C2′的维度为Z2×R,为空频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每一列对应一组第二叠加系数,每一列第二叠加系数与联合运算得到一个接收天线端口或一个数据流的预编码向量,也就是,W中的一个列向量表示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天线端口或一个数据流的预编码向量。对于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或第r个数据流,有r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R的整数。R为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端口数或者数据流数目。
9、本申请涉及的数学符号的相关定义包括:
1)AH,表示为矩阵A的共轭转置。
2)A*,表示为矩阵A的共轭。
3)AT:表示为矩阵A的转置。
10、过完备字典(Over-complete Dictionary):主要用于向量的稀疏表示。对于一个输入向量,过完备字典中的基底(over-complete bases)是冗余的,也就是基底的个数大于输入向量的维度。输入向量在过完备字典下的表示比正交基更加稀疏。稀疏就是要用过完备字典中最少的过完备基底尽可能表示出输入向量(对应本申请中为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向量)。过完备字典也可以称为过完备基底集合。
过完备字典具体可以参阅如下文献中的相关描述:李斌武,李永贵,张敬义.基于过完备结构字典的跳频信号稀疏分解[J].通信技术,2014,47(5):5。
11、组合数:从a个元素中,任取b(1≤b≤a)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a个元素中取出b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a个元素中取出b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a个元素中取出b个元素的组合数。
本申请实施例如下涉及的至少一个(项),指示一个(项)或多个(项)。多个(项),是指两个(项)或两个(项)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对象、但这些对象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各对象彼此区分开。
本申请实施例如下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方法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方法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四代(4thgeneration,4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WiMAX)或者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系统、或者多种系统的融合系统,或者是未来的通信系统,例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等。其中,5G通信系统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
参阅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和六个终端设备,即UE1~UE6。在该通信系统中,UE1~UE6可以发送上行数据给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UE1~UE6发送的上行数据。此外,UE4~UE6也可以组成一个子通信系统。接入网设备可以发送下行信息给UE1、UE2、UE3、UE5,UE5可以基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技术发送下行信息给UE4、UE6。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数量、类型仅作为示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实际应用中在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终端设备、更多的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包括其它网元,例如可以包括核心网网元、网管设备如操作维护管理(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网元等。
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基站(base station,BS)。接入网设备还可以称为网络设备、接入节点(access node,AN)、无线接入节点(radio access node,RAN)。其中,基站可能有多种形式,比如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或接入点等。接入网设备可以与核心网(如LTE的核心网或者5G的核心网等)连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接入网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个:5G中的基站,如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Point,TRP)或下一代节点B(generation nodeB,gNB)、开放无线接入网(open radioaccess network,O-RAN)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接入网设备包括的模块、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收发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和/或移动交换中心等。或者,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无线单元(radio unit,RU)、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控制面(CU control plane,CU-CP)节点、或集中单元用户面(CU user plane,CU-UP)节点。或者,接入网设备可以为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接入网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具有接入网设备部分功能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接入网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硬件电路、软件模块、或硬件电路加软件模块,该通信装置可以被安装在接入网设备中或者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以用于实现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是接入网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终端设备又称之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设备可通过接入网设备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被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室外、手持、和/或车载;也可以被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被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设备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或车载设备等。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为: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网络摄像头、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车联网系统中的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如智能加油器,高铁上的终端设备以及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如智能音响、智能咖啡机、智能打印机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具有终端部分功能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或者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特征。
接入网设备采用MIMO技术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时,需要根据下行CSI进行信号预编码。
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方式获取下行CSI:
S20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信道测量配置信息。
该信道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下行信道测量,以及配置下行信道测量的资源。
S202,接入网设备在配置的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示例性地,参考信号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或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应理解,参考信号还可以是其他可用于终端设备测量信道的其他信号,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S203,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得到下行CSI。
S204,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下行CSI。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前文术语介绍7或8中压缩方式对预编码矩阵进行压缩,然后对预编码矩阵的压缩结果进行上报。
考虑不同的信道特征随时间变化的快慢不一致的规律,比如,针对一个接收天线端口或者一个数据流,在空域、频域分别压缩的方式中,路径角度信息和时延信息(即空域基底矩阵S′C1与频域基底矩阵C3F′H)变换缓慢而叠加系数(即C2)变化快的特性,可以采用长短周期结合的两级CSI上报方式。也就是,以较长的周期上报S′和S′对应的系数C1,以及,F′H和F′H对应的系数C3;以较短的周期上报叠加系数C2。又例如,针对一个接收天线端口或者一个数据流,在空域、频域联合压缩的方式中,可以以较长的周期上报C13,以较短的周期上报叠加系数C2′中的一列叠加系数。通过这种上报方式可以减小上报开销。
但是,随着的天线数的增加,需要上报更多的叠加系数(也就是C2或C2′的维度越来越大)来保证性能,但势必会带来上报开销的增加。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通过计算叠加系数相对于历史时刻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向量,并使用过完备字典中的过完备基底对差分值向量进行量化。由于过完备字典中包括的过完备基底的个数比差分值向量维度要大,因此更容易找到能够与差分值向量有较高的匹配度的过完备基底,从而可以使用较少数量的过完备基底表示差分值向量,由于过完备基底较少,过完备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的维度较小。因此,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降低上报数据的维度,从而降低下行CSI上报的开销。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叠加系数”也可以描述成“投影系数”、“组合系数”或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仅针对终端设备上报CSI的过程进行描述,其他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301,接入网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
示例性地,参考信号是CSI-RS,或DMRS。应理解,参考信号还可以是其他可用于终端设备测量信道的信号,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S301之前,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信道测量配置信息。
S302,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下行CSI。
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下行CSI。
下行CSI包括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其中,该差分值向量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Q1个空频基底中每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空频基底集合包括多个空频基底,上述Q1个空频基底可以包括空频基底集合的全部空频基底,也可以是空频基底集合的部分空频基底。
空频基底集合中的空频基底可以是由空域、频域分别压缩的方式得到的,也可以是采用空域、频域联合压缩的方式得到的。例如,在空域、频域分别压缩的方式中,B个空域基向量通过线性组合构成一个空域基底矩阵,F个频域基向量通过线性组合构成一个频域基底矩阵,空域基底矩阵中的一个空域基底和频域基底矩阵中的一个频域基底可以表征一个空频基底,空频基底集合可以是多个空频基底的集合,其中,该多个空频基底可以由空域基底矩阵中的多个空域基底和频域基底矩阵中的多个频域基底一一组合得到的。相应的,若上述Q1个空频基底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的全部空频基底,上述Q1个空频基底的叠加系数可以为由C2构成的向量,例如将C2中的每一列向量依次相连得到的向量。在空域、频域联合压缩的方式中,空频基底集合可以是相应的,若上述Q1个空频基底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的全部空频基底,上述Q1个空频基底的叠加系数可以为C2′中的一列向量。具体可以参阅前文术语介绍7和8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其中,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可以理解为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减去该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值,或者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减去该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值。其中,第二时刻早于第一时刻。应理解,差分值还可以是上述差值经过处理(如经过数学运算)后的值。Q1为大于1的整数,K为大于0的整数,第一基底集合包括的基底的数量大于差分值向量的维度Q1。应理解,一个空频基底对应有一个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因此Q1个空频基底对应的差分值向量的维度是Q1。
具体地,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可以包括: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Xt的叠加系数Dt的信息。可选的,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还包括:K个基底Xt的信息。示例性的,K个基底Xt的信息可以用于指示K个基底Xt的索引或序号等。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组合数、比特位图(bitmap)等方式上报K个基底Xt的索引或序号的指示信息。具体上报方式可以由接入网设备指示,或者协议约定的。进一步可选地,终端设备在上报基于K个基底Xt的叠加系数Dt时,上报Dt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进行归一化后的归一化结果。
示例性的,第二时刻可以为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也可以是最近一次上报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的时刻,其中,全量值向量包括Q1个空频基底中每个空频基底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也就是叠加系数的数值本身,而非差分值)。本申请以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为例进行说明。
为了描述上的方便,下面将多个空频基底在某个时刻的叠加系数相比于上一个时刻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所构成的向量称为该多个空频基底在该时刻的差分值向量。例如,可以将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所构成的向量称为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将多个空频基底在某个时刻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所构成的向量称为该多个空频基底在该时刻的全量值向量,例如,可以将Q1个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所构成的向量称为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的全量值向量。
一种示例性描述中,上述K个基底也可以称为过完备(Over-complete)基底,例如可以称为过采样的DFT基底,第一基底集合也可以称为过完备字典,例如可以是过采样的DFT基底集合。
本申请中,第一基底集合可以由接入网设备配置的,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单元(media access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CE)、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等信令配置第一基底集合。例如,可以配置第一基底集合包括的过完备基底的数量,也可以描述为配置DFT的过采样倍数。或者,第一基底集合也可以是协议约定的。
应理解,上述K的取值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过RRC、MAC-CE、DCI等信令配置的。或者,K的取值也可以是协议约定的。配置第一基底集合的信令与配置K的取值信令可以是同一条信令,也可以是不同的信令。可选的,终端设备如下方式确定上述K个基底以及K个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终端设备从接入网设备获取K的取值。在终端设备获取了K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K的取值在第一基底集合中确定K个基底。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或者匹配追踪(matching pursuits,MP)算法以及这些算法的变种等在第一基底集合中确定K个基底Xt以及K个基底Xt对应的叠加系数Dt
以OMP算法为例,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如下步骤A1~A7确定K个基底Xt以及K个基底Xt对应的叠加系数Dt
A1,在OMP算法模型中输入第一基底集合D。
A2,将OMP算法模型的参数e0、n,以及X0进行初始化,其中,e0为被量化的值,这里可以将e0初始化为上述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Δc,即e0=Δc。n表示轮询过程,可以将n初始化为1,即n=1。X0为在第一基底集合D中确定的基底,可以将X0初始化为空,即Xn=[]。
A3,在D中确定bn,其中,该bn使得的绝对值最大。
A4,令Xn=[Xn-1bn],D=D\{bn}。
A5,确定Xn对应的叠加系数其中,表示X的逆序,也就是
A6,计算残差en=Δc-DnXn
A7,如果已经选择了K个基底,算法停止,且K个基底和相应的叠加系数分别为Xn和Dn,否则令n=n+1,然后跳转到A3。
MP算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阅文献:Mallat,S.G.;Zhang,Z.(1993)."MatchingPursuits with Time-Frequency Dictionaries".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Processing.1993:3397–3415。这里不再展开说明。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下行CSI确定上述Q1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
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确定上述Q1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进一步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Q1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来重构信道或者预编码。
例如,假设最近一次上报全量值向量的时刻为t0,第一时刻为t0后的第k个时刻,第二时刻为t0后的第k-1个时刻。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确定上述Q1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全量值向量
其中,为接入网设备接收到上述Q1个空频基底在t0对应的全量值向量,表示接入网设备确定的上述Q1个空频基底在tk-1时刻对应的全量值向量,为上述K个基底,为该对应的叠加系数,表征上述Q1个空频基底在t0后第i个时刻上报的差分值向量的量化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当前时刻的叠加系数相对于历史时刻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向量,并使用过完备字典中的过完备基底对差分值向量进行量化。由于过完备字典中包括的过完备基底的个数比差分值向量维度要大,因此更容易找到能够与差分值向量有较高的匹配度的过完备基底。例如,若基底的个数比较少,这些基底中可能没有与差分值向量有较高的匹配度的基底,因此需要较多的基底表征差分值向量,而过完备字典中包括的基底的个数比较多,因此更容易找到能够与差分值向量有较高的匹配度的基底,从而可以使用较少数量的过完备基底表示差分值向量,由于使用的过完备基底较少,过完备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的维度较小。因此,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降低上报数据的维度,从而降低下行CSI上报的开销。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时刻,上述Q1个空频基底可以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的全部空频基底,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可以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每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
举例说明,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在t0上报全量值向量其中,包括该空频基底集合中每个空频基底在t0的叠加系数。终端设备在t1上报差分值向量包括该空频基底集合中每个空频基底在t1的叠加系数相对于在t0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如,全量值向量包括该空频基底集合中每个空频基底在t1的叠加系数。
以此类推,终端设备在tk上报差分值向量的量化结果为包括该空频基底集合中每个空频基底在tk的叠加系数相对于在tk-1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如, 全量值向量包括该空频基底集合中每个空频基底在tk的叠加系数,为上述K个基底,为该对应的叠加系数,表征该空频基底集合在ti时刻上报的差分值向量的量化信息。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上述举例中,第一时刻可以为t1~tk中的任一时刻,第二时刻可以为第一时刻的上一个时刻。例如,第一时刻为t1,第二时刻为t0。又例如,第一时刻为tk,第二时刻为tk-1
可选的,上述方式中,全量值向量的上报时刻可以是周期性的。其中,该上报周期可以是由接入网设备配置的,或者,也可以由协议约定上报周期。
或者,全量值向量的上报时刻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例如,可以由接入网设备通过信令触发叠加系数的全量值的上报,或者,也可以是周期叠加非周期的,举例说明,可以由接入网设备配置或者协议约定上报周期,或者,在两个上报周期之间由接入网设备通过信令触发全量值向量的全量值的上报。
由前文S302的相关描述可知,终端设备在上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Xt的叠加系数Dt时,可以对Dt进行归一化后上报Dt的归一化结果。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归一化系数可以是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中元素的最大幅度值。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时刻,上述Q1个空频基底可以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的部分空频基底。基于该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空频基底集合中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以及空频基底集合中Q2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Q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Q2个空频基底与Q1个空频基底完全不同,并且Q1个空频基底和Q2个空频基底构成空频基底集合的全集。
其中,Q1个空频基底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空频基底组。
例如,可以将空频基底集合分为T组空频基底,上述Q2个空频基底可以包括一组空频基底(假设为组A),上述Q1个空频基底可以包括剩余T-1组空频基底。基于此,在第一时刻可以上报组A在第一时刻的全量值向量,以及剩余T-1组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T组中的每一组空频基底的数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时刻,Q1个空频基底包括的空频基底不同,Q2个空频基底包括的空频基底不同。例如,在时刻1,上述Q2个空频基底可以包括第一组空频基底,上述Q1个空频基底可以包括除第一组空频基底以外的剩余T-1组空频基底。在时刻2,上述Q2个空频基底可以包括第二组空频基底,上述Q1个空频基底可以包括除第二组空频基底以外的剩余T-1组空频基底。
示例性地,T=2,则在第一时刻,空频基底集合分成两组,其中,上报差分值向量的空频基底的数量为Q1(假设这些空频基底为空频基底集合1),上报全量值向量的空频基底数量为Q2(假设这些空频基底为空频基底集合2);在第一时刻的下一时刻,上报空频基底集合2的差分值向量和空频基底集合1的全量值向量;在第一时刻的下一时刻的再下一时刻,上报空频基底集合1的差分值向量和空频基底集合2的全量值向量。如此循环地上报,可轮询实现Q1个空频基底和Q2个空频基底的差分值上报。又例如,在第一时刻和第一时刻的下J个时刻上报上述空频基底集合1的差分值向量和空频基底集合2的全量值向量;在第一时刻的后J+1个时刻到第一时刻的后2J+1个时刻上报上述空频基底集合1的全量值向量和空频基底集合2的差分值向量;如此循环上报,可以轮询实现Q1个空频基底和Q2个空频基底的差分值在周期为J+1的上报,其中J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示例性地,T=3,则在第一时刻,空频基底集合分成三组,其中,上报差分值向量的空频基底的数量为Q1(假设这些空频基底进一步划分为两组,分别为空频基底集合3和空频基底集合4),上报全量值向量的空频基底数量为Q2(假设这些空频基底为空频基底集合5);在第一时刻的下一时刻,上报空频基底集合4和空频基底集合5的差分值向量、以及空频基底集合3的全量值向量;在第一时刻的下一时刻的再下一时刻,上报空频基底集合3和空频基底集合5的差分值向量、以及空频基底集合4的全量值向量。如此循环地上报,可轮询实现Q1个空频基底和Q2个空频基底的差分值上报。又例如,在第一时刻和第一时刻的下J个时刻上报上述空频基底集合3和空频基底集合4的差分值向量、以及空频基底集合5的全量值向量;在第一时刻的后J+1个时刻到第一时刻的后2J+1个时刻上报上述基底集合4和空频基底集合5的差分值向量、以及空频基底集合3的全量值分量;如此循环上报,可以轮询实现Q1个空频基底和Q2个空频基底的差分值在周期为J+1的上报,其中J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的,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可以按照极化方向、空频基底对应的重要性等方式对空频基底集合中的空频基底进行分组,本申请不限定对空频基底集合中的空频基底进行分组的方式。
示例性地,以空频基底集合中的空频基底分为T组为例,根据下行信道在空频基底上的叠加系数的能量大小对空频基底集合中的空频基底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叠加系数能量越大,空频基底的重要性越高,然后将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的前T个空频基底依次划分到T组空频基底中。上述方式可以使得该T组空频基底均包括重要性较高的空频基底。
举例说明,假设将9个空频基底划分为3组,9个空频基底对应的重要性等级分别为1~9,其中,等级越小,重要性越高。可以将重要性等级为9/8/7的空频基底分别划分到组1、组2和组3中,例如,组1中包括重要性等级为1/4/7的空频基底,组2中包括重要性等级为2/5/8的空频基底,组3中包括重要性等级为3/6/9的空频基底。
举例说明,如图5所示,以在一个时刻上报一组空频基底的叠加系数为例,假设将空频基底集合中的空频基底分成了3组(即T=3),分别为空频基底组1,空频基底组2和空频基底组3。终端设备可以在时刻t0上报全量值向量其中,包括空频基底组1中空频基底在t0的叠加系数。包括空频基底组2中空频基底在t0的叠加系数。包括空频基底组3中空频基底在t0的叠加系数。
在之后的时刻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时刻t3m+1上报空频基底组1在t3m+1的全量值向量并上报空频基底组2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以及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m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在时刻t3m+2上报空频基底组2在t3m+2的全量值向量并上报空频基底组1在t3m+2的差分值向量以及空频基底组3在t3m+2的差分值向量
在时刻t3m+3上报空频基底组3在t3m+3的全量值向量并上报空频基底组1在t3m+3的差分值向量空频基底组2在t3m+3的差分值向量该实现方式中,使得在每一时刻都有一组空频基底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上报,并且,在该方式中,差分值向量的维度小于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差分值向量的维度,在使用相同个数的过完备基底进行量化的情况下量化精度更高,因此性能更好。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空频基底集合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包含Q1个空频基底,另一组包含Q2个空频基底,Q2个空频基底与Q1个空频基底完全不同,并且Q1个空频基底和Q2个空频基底构成空频基底集合的全集。对于Q2个空频基底,终端设备在任意时刻上报该Q2个空频基底的全量值分量。对于Q1个空频基底,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在不同时刻上报该Q1个空频基底的差分值向量。
该实现方式中,使得在每一时刻都有一组空频基底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上报,并且,在该方式中,差分值向量的维度小于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差分值向量的维度,在使用相同个数的过完备基底进行量化的情况下量化精度更高,因此性能更好。
由前文S302的相关描述可知,终端设备在上报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Xt的叠加系数Dt时,可以上报Dt基于第一归一化系数进行归一化后上报Dt的归一化结果以及第一归一化系数。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归一化系数可以有两种示例。
示例一:
第一归一化系数可以是第一时刻上报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中元素的最大幅度值,也就是,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上报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中元素的最大幅度值。以图5所述举例为例,假设第一时刻为t3m+1,第一时刻上报的所有差分值向量包括空频基底组2的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以及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因此,第一归一化系数可以是中元素的最大幅度值其中,包括中各元素的幅度值。包括空频基底组2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和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
结合上述示例一,空频基底集合中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全量值向量的上报方式可以如下:
终端设备在上报上述Q2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全量值向量时,可以上报上述Q2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全量值向量基于第二归一化系数进行归一化的结果。
示例性的,第二归一化系数可以是第一时刻上报的所有全量值向量中元素的最大幅度值。以图5所述举例为例,假设第一时刻为t3m+1,上述Q2个空频基底为空频基底组1包括的空频基底,第二归一化系数可以是空频基底组1在t3m+1的全量值向量中元素的最大幅度值其中包括的各元素的幅度值。
可选的,由于第二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全量值向量与第一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在进行归一化时采用的归一化系数不同,因此,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如下信息: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第一归一化系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其中,若第一归一化系数大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可以为第二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值。若第一归一化系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可以为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信息可以为1比特,通过该比特的取值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例如,若第一信息取值为0,则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大于第二归一化系数。若第一信息取值为1,则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归一化系数。或者,若第一信息取值为1,则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大于第二归一化系数。若第一信息取值为0,则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归一化系数。
上述方式中通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归一化系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第一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差分值向量和第二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全量值向量恢复为同一归一化水平,提升下行信道上报的准确性。
为了便于对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图5所述举例,以时刻t3m+1为例,对空频基底集合中空频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上报方式进行说明。
针对空频基底组1,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空频基底组1在t3m+1的全量值向量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采用第二归一化系数进行归一化后的结果。
针对空频基底组2,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空频基底组2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对空频基底组2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叠加系数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采用进行归一化后的结果。
针对空频基底组3,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对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叠加系数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采用进行归一化后的结果。
其中,中元素的最大幅度值。
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之间的比值以及上述第一信息。
示例二:
在Q1个空频基底包括多组空频基底的情况下,第一归一化系数可以包括多个系数,其中,Q1个空频基底中一组空频基底对应第一归一化系数中的一个系数。示例性的,Q1个空频基底中一组空频基底对应的系数可以为该组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上报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中元素的最大幅度值,也就是,第一归一化系数包括Q1个空频基底中各组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上报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中元素的最大幅度值。以图5所述举例为例,假设第一时刻为t3m+1,上述Q1个空频基底包括空频基底组2和空频基底组3,第一归一化系数可以包括中的最大系数值以及,中的最大系数值其中,包括空频基底组2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包括中各元素的幅度值。包括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包括中各元素的幅度值。
结合上述示例二,空频基底集合中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的全量值向量的上报方式可以如下:
终端设备在上报上述Q2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全量值向量时,可以上报上述Q2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全量值向量基于第二归一化系数进行归一化的结果。其中,第二归一化系数可以参阅前文结合上述示例一的上报方式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第一归一化系数基于第一参数进行归一化的结果,也就是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如下信息:第一参数的索引、第一参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第一参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示例性的,第一参数可以为第一归一化系数包括的所有系数中的最大值(也就是最大归一化系数)。第一参数的索引可以指示最大归一化系数对应的差分值向量,例如可以是对应空频基底组的索引等等。以图5所述举例为例,空频基底集合包括空频基底组1~3,假设第一时刻为t3m+1,空频基底组2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采用进行归一化,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采用进行归一化。第一参数Dmax可以是中的最大值。
可选的,若第一参数大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参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二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若第一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参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一参数比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
作为一种示例,第二信息可以为1比特,通过该比特的取值指示第一参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具体指示方式与第一信息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的方式类似,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图5所述举例为例,假设时刻t3m+1,对空频基底集合中空频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上报方式进行说明。
针对空频基底组1,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空频基底组1在t3m+1的全量值向量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采用第二归一化系数进行归一化后的结果。
针对空频基底组2,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空频基底组2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对空频基底组2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叠加系数终端设备基于空频基底组2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中的最大系数值进行归一化。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基于进行归一化的结果,以及,采用第一参数Dmax进行归一化后的结果。
针对空频基底组3,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对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叠加系数终端设备基于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中的最大系数值进行归一化。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基于进行归一化的结果,以及,采用第一参数Dmax进行归一化后的结果。
其中,Dmax中的最大值。
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Dmax的索引(即对应的空频基底组的索引)、Dmax之间的比值以及上述第二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如下信息: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归一化系数包括多个系数的情况下,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可以包括第一归一化系数中每个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第三信息具体可以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中每个系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可选的,若第一归一化系数大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二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值;若第一归一化系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
具体的,在第一归一化系数包括多个系数的情况下,针对第一归一化系数中的每个系数,若该系数大于第二归一化系数,该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第二归一化系数比该系数的值。若该系数小于或等于第二归一化系数,该系数和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该系数比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
作为一种示例,第三信息可以为多个比特,通过多个比特的取值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一种具体的示例中,第三信息中一个比特可以指示第一归一化系数中的一个系数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每个比特的具体指示方式与第一信息的指示方式类似,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图5所述举例为例,假设时刻t3m+1,对空频基底集合中空频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上报方式进行说明。
针对空频基底组1,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空频基底组1在t3m+1的全量值向量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采用第二归一化系数进行归一化后的结果。
针对空频基底组2,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空频基底组2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对空频基底组2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叠加系数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基于进行归一化的结果,以及,之间的比值以及上述第三信息。
针对空频基底组3,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对空频基底组3在t3m+1的差分值向量基于K个基底进行量化,得到对应的叠加系数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基于进行归一化的结果,以及,之间的比值以及上述第四信息。
基于上述示例二的实施方式中,若不同空频基底组的差分值向量所采用的K个基底不同,则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上述N个空频基底所采用的K个基底的信息。若不同空频基底组的差分值向量所采用的K个基底相同,则终端设备可以在上报一个空频基底组的差分值向量时上报K个基底的信息,而在上报其他空频基底组的差分值向量时可以不上报K个基底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当前时刻的叠加系数相对于历史时刻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向量,并使用过完备字典中的过完备基底对差分值向量进行量化。由于过完备字典中包括的过完备基底的个数比差分值向量维度要大,因此更容易找到能够与差分值向量有较高的匹配度的过完备基底,从而可以使用较少数量的过完备基底表示差分值向量,由于过完备基底较少,过完备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的维度较小。因此,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降低上报数据的维度,从而降低下行CSI上报的开销。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减少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的上报次数,增加叠加系数的差分值向量的上报次数,从而可以降低上报开销。
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将空频基底集合中的空频基底进行分组,使得在每一时刻都有一组空频基底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上报,并且,在该方式中,差分值向量的维度小于第一种方式中差分值向量的维度,在使用相同个数的基底进行量化的情况下量化精度更高,因此性能更好。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的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的结构可以如图6所示,包括通信单元701和处理单元70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具体可以用于实现图3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本身,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其中,通信单元70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确定下行信道状态信息;通信单元701,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接入网设备上报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其中,所述差分值向量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Q1个空频基底的每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所述第二时刻早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Q1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基底集合包括的基底的数量大于所述差分值向量的维度。
示例性的,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包括: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还包括: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组合数或者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比特位图。
示例性的,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空频基底集合中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的信息,所述Q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Q2个空频基底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完全不同。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702,还用于:采用第一归一化系数对所述K个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进行归一化;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包括所述叠加系数基于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702,还用于:采用第二归一化系数对所述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进行归一化;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全量值向量基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示例性的,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
示例性的,若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比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值;若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比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
示例性的,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所述第一参数的索引、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示例性的,若所述第一参数大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比所述第一参数的值;若所述第一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所述第一参数比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
可选的,所述通信单元7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基底集合,所述第二信令用于配置所述K的取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具体可以用于实现图3的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该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本身,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其中,处理单元702,用于确定参考信号;通信单元7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通信单元701,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其中,所述差分值向量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Q1个空频基底的每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所述第二时刻早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Q1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基底集合包括的基底的数量大于所述差分值向量的维度。
示例性的,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包括: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还包括: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组合数或者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比特位图。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702,还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
示例性的,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空频基底集合中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的信息,所述Q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Q2个空频基底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完全不同。
示例性的,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包括所述叠加系数基于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示例性的,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基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示例性的,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信息,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用于对所述K个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进行归一化,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
示例性的,若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比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值;若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比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
示例性的,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所述第一参数的索引、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示例性的,若所述第一参数大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比所述第一参数的值;若所述第一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为所述第一参数比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值。
可选的,所述通信单元7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基底集合,所述第二信令用于配置所述K的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模块的功能或者实现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装置可以如图7所示,该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者通信设备中的芯片,其中该通信设备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该装置包括处理器801和通信接口8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03。其中,处理单元702可以为处理器801。通信单元701可以为通信接口802。可选的,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3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处理器801,可以是一个CPU,或者为数字处理单元等等。通信接口802可以是收发器、也可以为接口电路如收发电路等、也可以为收发芯片等等。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803,用于存储处理器801执行的程序。存储器803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803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但不限于此。
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3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单元702的动作,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通信接口802具体用于执行上述通信单元701的动作,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802、处理器801以及存储器803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7中以存储器803、处理器801以及通信接口802之间通过总线804连接,总线在图7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于实现图3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和用于实现图3的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6)

1.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上报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所述差分值向量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Q1个空频基底的每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所述第二时刻早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Q1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基底集合包括的基底的数量大于所述差分值向量的维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包括: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还包括: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组合数或者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比特位图。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空频基底集合中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的信息,所述Q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Q2个空频基底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完全不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第一归一化系数对所述K个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进行归一化;
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包括所述叠加系数基于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第二归一化系数对所述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进行归一化;
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基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所述第一参数的索引、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基底集合,所述第二信令用于配置所述K的取值。
11.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所述差分值向量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Q1个空频基底的每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所述第二时刻早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Q1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基底集合包括的基底的数量大于所述差分值向量的维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包括: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还包括: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组合数或者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比特位图。
15.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
16.如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空频基底集合中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的信息,所述Q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Q2个空频基底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完全不同。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包括所述叠加系数基于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基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信息,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用于对所述K个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进行归一化,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所述第一参数的索引、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1.如权利要求11-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基底集合,所述第二信令用于配置所述K的取值。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参考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确定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上报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所述差分值向量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Q1个空频基底的每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所述第二时刻早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Q1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基底集合包括的基底的数量大于所述差分值向量的维度。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包括: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还包括: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组合数或者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比特位图。
26.如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空频基底集合中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的信息,所述Q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Q2个空频基底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完全不同。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采用第一归一化系数对所述K个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进行归一化;
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包括所述叠加系数基于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采用第二归一化系数对所述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进行归一化;
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基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所述第一参数的索引、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1.如权利要求22-3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基底集合,所述第二信令用于配置所述K的取值。
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参考信号;
通信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所述差分值向量包括空频基底集合中Q1个空频基底的每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相对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在第二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差分值,所述第二时刻早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Q1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K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基底集合包括的基底的数量大于所述差分值向量的维度。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包括: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第一基底集合中的K个基底的量化信息,还包括: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基底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组合数或者指示所述K个基底的比特位图。
36.如权利要求32-3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Q1个空频基底在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
37.如权利要求32-3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空频基底集合中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的信息,所述Q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Q2个空频基底与所述Q1个空频基底完全不同。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包括所述叠加系数基于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Q2个空频基底在所述第一时刻对应的叠加系数的全量值向量基于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归一化结果。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一信息,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用于对所述K个基底对应的叠加系数进行归一化,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的大小关系。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值向量基于所述K个基底的叠加系数的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归一化系数比第一参数的值、所述第一参数的索引、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比值以及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归一化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42.如权利要求32-4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信令用于配置所述第一基底集合,所述第二信令用于配置所述K的取值。
4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如权利要求1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4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如权利要求1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4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352467.3A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955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2467.3A CN117955535A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PCT/CN2023/125485 WO2024093686A1 (zh) 2022-10-31 2023-10-19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2467.3A CN117955535A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5535A true CN117955535A (zh) 2024-04-30

Family

ID=90794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2467.3A Pending CN117955535A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55535A (zh)
WO (1) WO202409368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37732B2 (en) * 2018-07-18 2023-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resolution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2448743B (zh) * 2019-08-30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P4027531A4 (en) * 2019-09-30 2022-09-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3840324B (zh) * 2020-06-24 2024-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3992309A (zh) * 2020-07-27 2022-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信道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14157328A (zh) * 2020-09-07 2022-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反馈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93686A1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3493B (zh) 用于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17550B (zh) 预编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075904B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9152035B (zh) 一种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11431B (zh) 一种空频合并系数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2751592B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315906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7222244B (zh)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992360B2 (en) Feedback overhead reduction for precoders under high rank spatial channels
AU2015406856A1 (en) Precoding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312464B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P424349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431679B (zh) 参数配置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4006385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rt selection codebook enhancement
CN11180017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499769A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索引上报方法、通信装置及介质
CN115088224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7728930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40030971A1 (en) Port selection codebook enhancement
CN10866749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5333582B (zh) 预编码信息
CN117955535A (zh)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5276733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391825B (zh) 一种多天线系统发射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4584187A (zh) 一种数据检测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