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5508A - 射频前端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射频前端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55508A CN117955508A CN202410125235.7A CN202410125235A CN117955508A CN 117955508 A CN117955508 A CN 117955508A CN 202410125235 A CN202410125235 A CN 202410125235A CN 117955508 A CN117955508 A CN 1179555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satellite antenna
- output end
- input end
- switch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94 ferro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射频前端模组,包括:收发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卫星天线、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卫星天线,第一卫星天线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第二卫星天线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收发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卫星天线,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卫星天线。本申请实施例还同时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中卫星天线的收发技术,尤其涉及射频前端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是近几年突然开始火热的通信技术,由于对非陆地,偏远山区,极地等人迹罕至的地球表面的良好覆盖,卫星通信将会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热点技术之一。
目前,手机上的方案,采用的线极化方案,接收圆极化的卫星信号时,最多只能接收一半的信号,这样,会降低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发射信号时,若不提升发射功率,无法达到要求的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前端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在降低电子设备中天线的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前端模组,包括:收发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卫星天线、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卫星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卫星天线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所述第二卫星天线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所述收发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卫星天线,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卫星天线;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将生成的发射信号分为第一发射信号和第二发射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发射信号进行处理,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发射信号进行处理,所述第一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一发射信号发射,所述第二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二发射信号发射;
所述第一卫星天线用于接收水平极化方向的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二卫星天线用于接收垂直极化方向的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对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得到接收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所述第二卫星天线发送所述发射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且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
当所述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所述第二卫星天线接收所述接收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且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设置于如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所述第二卫星天线发送所述发射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且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所述第二卫星天线接收所述接收信号时,控制所诉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且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前端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收发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卫星天线、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卫星天线,第一卫星天线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第二卫星天线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收发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卫星天线,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卫星天线,收发模块用于将生成的发射信号分为第一发射信号和第二发射信号,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发射信号进行处理,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二发射信号进行处理,第一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一发射信号发射,第二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二发射信号发射,第一卫星天线用于接收水平极化方向的第一接收信号,第二卫星天线用于接收垂直极化方向的第二接收信号,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收发模块用于对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得到接收信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射频前端模组中设置两个信号处理模块,一个用于对水平极化方向的第一卫星天线的信号进行处理,一个用于对垂直极化方向的第二卫星天线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第二卫星天线进行发射信号的发射,以及进行接收信号的接收,如此,通过两个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设计,实现了圆极化天线的功能,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手机与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拓扑图;
图2a为相关技术中线极化的示意图;
图2b为相关技术中圆极化的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中射频前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射频前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射频前端模组的实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射频前端模组的实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卫星通信是近几年突然开始火热的通信技术,由于对非陆地,偏远山区,极地等人迹罕至的地球表面的良好覆盖,卫星通信将会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热点技术之一。
图1相关技术中手机与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信息流向可以从手机到卫星通信系统到网关到基站,最终达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generation,5G)核心网,当然,还可以从手机直接达到基站,再到5G核心网。
然而,由于通信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有数百公里到数万公里,超长的距离导致通信信号衰减非常大,因此,终端的天线的接收能力就是通信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的卫星通信系统,采用的右手圆极化(Right Hand Cyclic Polarity,RHCP)天线技术,为了实现良好的收发信号的性能,手机上也需要用,由于天线尺寸等限制因素,手机上目前的天线方案主要是线极化方案,图2a为相关技术中线极化的示意图,图2b为相关技术中圆极化的示意图,如图2b所示为右手圆极化。
图3为相关技术中射频前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射频前端模组300和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301,且CPU301与射频前端模组300相连接,其中,射频前端模组300包括:收发器(Transceiver)31、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er,PA)32、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33,单刀双掷开关(SinglePole Double Throw,SPDT)34和天线35,收发器31的发射(TX)端连接PA32的输入端,PA32的输出端连接SPDT34的第一输出端,收发器31的接收(RX)端连接LNA33的输出端,LNA33的输入端连接SPDT34的第二输出端,SPDT34的输入端连接天线35。
基于上述图3,由于目前天线35采用的线极化方向,那么,接收圆极化方向的卫星信号时,最多只能接收一半的信号(例如,3dB),这样,会显著降低通信质量。具体来说,针对上行方向(发射),为了达到同样的发射质量,需要增大一倍传导发射功率;接收方向,需要提升接收灵敏度(例如,3dB)才能使得线极化方向的天线下的通信质量与圆极化天线同样的通信质量。
针对卫星天线进行卫星通信时无法在降低天线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前端模组,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射频前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射频前端模组400可以包括:
收发模块41、第一信号处理模块42、第一卫星天线43、第二信号处理模块44和第二卫星天线45,其中,第一卫星天线44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第二卫星天线45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收发模块41分别与第一信号处理模块42的一端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44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块4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卫星天线43,第二信号处理模块4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卫星天线43;其中,
收发模块41用于将生成的发射信号分为第一发射信号和第二发射信号,第一信号处理模块42用于对第一发射信号进行处理,第二信号处理模块44用于对第二发射信号进行处理,第一卫星天线43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一发射信号发射,第二卫星天线45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二发射信号发射;
第一卫星天线43用于接收水平极化方向的第一接收信号,第二卫星天线45用于接收垂直极化方向的第二接收信号,第一信号处理模块42用于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第二信号处理模块44用于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收发模块41用于对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得到接收信号。
这里,在与卫星通信以将生成的发射信号发出时,将发射信号分为第一发射信号和第二发射信号,该射频前端模组400可以通过水平极化方向的第一卫星天线43和垂直极化方向的第二卫星天线45这两个天线来完成,其中,通过第一信号处理模块42对第一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再利用第一卫星天线43将处理后的第一发射信号发出,并且,通过第二信号处理模块44对第二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再利用第二卫星天线45将处理后的第二发射信号发出,如此,实现了通过不同极化方向的两个天线来完成发射信号的发射,从而使得卫星通过圆极化方向的天线能够接收到上述发射信号。
在与卫星通信以将接收信号接收时,该射频前端模组400可以通过水平极化方向的第一卫星天线43和垂直极化方向的第二卫星天线45这两个天线来完成,其中,利用第一卫星天线43接收水平极化方向的第一接收信号,通过第一信号处理模块42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并且,利用第二卫星天线45接收垂直极化方向的第二接收信号,通过第二信号处理模块44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收发模块41接收到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得到接收信号,如此,实现了通过不同极化方向的两个天线来完成接收信号的接收,从而使得第一卫星天线43和第二卫星天线45实现圆极化的天线的功能,在降低天线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
也就是说,通过上述射频前端模组400,可以实现将发射信号利用水平极化方向的卫星天线和垂直极化方向的卫星天线两个天线进行发射,将接收信号利用水平极化方向的卫星天线和垂直极化方向的卫星天线两个天线进行接收,两个线极化的天线实现了圆极化天线的功能,避免一个线极化天线增大发射功率和提升接收灵敏度来提升通信质量。
其中,上述射频前端模组400一般设置于电子设备中,上述收发模块41与电子设备中的CPU相连接,通过电子设备的控制实现对发射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接收;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
针对上述收发模块41、第一信号处理模块42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44来说,为了实现上述收发功能,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收发模块41为收发器,第一信号处理模块42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和第一开关组件,第二信号处理模块44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和第二开关组件;
其中,收发器连接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收发器连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卫星天线;
其中,收发器连接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收发器连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卫星天线。
可以理解地,通过上述连接结构,可以形成两条发射链路和两条接收链路,其中,第一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为:收发器到第一功率放大器到第一开关组件到第一卫星天线,第一卫星天线的接收链路为:第一卫星天线到第一开关组件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到收发器。
其中,第二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为:收发器到第二功率放大器到第二开关组件到第二卫星天线,第二卫星天线的接收链路为:第二卫星天线到第二开关组件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到收发器。
如此,使得在发射信号时,可以通过上述第一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和第二卫星通信的发射链路来实现,在接收信号时,可以通过上述第一卫星通信的接收链路和第二卫星通信的接收链路来实现,从而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
基于上述结构,为了实现发射信号的发射,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收发器用于生成发射信号,将发射信号分为第一发射信号和第二发射信号;
当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且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时,第一功率放大器用于将第一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第一卫星天线将处理后的第一发射信号发射,第二功率放大器将第二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第二卫星天线将处理后的第二发射信号发射。
可以理解地,在需要发射上述发射信号时,需要将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从而使得第一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处于连通状态,将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使得第二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处于连通状态。
基于此,收发器在生成发射信号分为第一发射信号和第二发射信号,第一功率放大器对第一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后,由第一卫星天线发出,第二功率放大器对第二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后,由第二卫星天线发出。
如此,通过两个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将发射信号发出,实现了圆极化天线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
基于上述结构,为了实现接收信号的接收,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且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时,第一卫星天线用于接收第一接收信号,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和降噪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第二卫星天线用于接收第二接收信号,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和降噪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
收发器用于对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得到接收信号。
可以理解地,在需要接收上述接收信号时,需要将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从而使得第一卫星天线的接收链路处于连通状态,将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使得第二卫星天线的接收链路处于连通状态。
基于此,第一卫星天线接收到第一接收信号之后,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和降噪,从而使得收发器接收到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第二卫星天线接收到第二接收信号之后,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和降噪,从而使得收发器接收到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收发器对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从而可以得到接收信号。
如此,通过两个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将接收信号接收到,实现了圆极化天线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
另外,除了上述收发模块的结构之外,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收发模块41包括:收发器、第一功分器和第二功分器,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和第一开关组件,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和第二开关组件;其中,
收发器分别连接第一功分器的输入端和第二功分器的输入端,第一功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第一功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
第二功放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第二功放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
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卫星天线,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卫星天线。
可以理解地,与上一结构相比,不同点在于,收发模块不仅包括收发器,还包括第一功分器和第二功分器,基于此结构,可以形成两条发射链路和两条接收链路,第一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为:收发器到第一功分器到第一功率放大器到第一开关组件到第一卫星天线,第一卫星天线的接收链路为:第一卫星天线到第一开关组件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到第二功分器到收发器。
其中,第二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为:收发器到第一功分器到第二功率放大器到第二开关组件到第二卫星天线,第二卫星天线的接收链路为:第二卫星天线到第二开关组件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到第二功分器到收发器。
如此,使得在发射信号时,可以通过上述第一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和第二卫星通信的发射链路来实现,在接收信号时,可以通过上述第一卫星通信的接收链路和第二卫星通信的接收链路来实现,从而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结构,为了实现发射信号的发射,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收发器用于生成发射信号,第一功分器将发射信号分为第一发射信号和第二发射信号;
当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且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时,第一功率放大器用于对第一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第一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一发射信号发射,第二功率放大器用于将第二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第二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二发射信号发射。
可以理解地,在需要发射上述发射信号时,需要将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从而使得第一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处于连通状态,将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使得第二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处于连通状态。
基于此,收发器在生成发射信号之后,第一功分器将发射信号分为第一发射信号和第二发射信号,第一功率放大器对第一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后,由第一卫星天线发出,第二功率放大器对第二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后,由第二卫星天线发出。
如此,通过两个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将发射信号发出,实现了圆极化天线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结构,为了实现接收信号的接收,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且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时,第一卫星天线用于接收第一接收信号,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和降噪处理,第二卫星天线用于接收第二接收信号,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和降噪处理;
第二功分器用于对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得到接收信号并发送至收发器。
可以理解地,在需要接收上述接收信号时,需要将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从而使得第一卫星天线的接收链路处于连通状态,将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使得第二卫星天线的接收链路处于连通状态。
基于此,第一卫星天线接收到第一接收信号之后,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和降噪,从而使得第二功分器接收到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第二卫星天线接收到第二接收信号之后,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和降噪,从而使得第二功分器接收到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第二功分器对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从而可以得到接收信号,进而使得收发器接收到接收信号。
如此,通过两个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将接收信号接收到,实现了圆极化天线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
下面举实例来对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进行说明。
本实例中,在手机上通过设计两个不同极化方向的线极化天线,一个垂直极化方向的天线,一个水平极化方向的天线,在电路上,将两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并,从而实现线极化天线与圆极化天线同样的收发能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射频前端模组的实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射频前端模组500和CPU501,射频前端模组500和CPU501相连接,射频前端模组500包括:收发器51、PA52、PA53、LNA54、LNA55、SPDT56、SPDT57、天线58和天线59;其中,
收发器51的TX1端连接PA52的输入端,PA52的输出端连接SPDT56的第一输出端,收发器51的RX1端连接LNA54的输出端,LNA54的输入端连接SPDT56的第二输出端,SPDT56的输入端连接天线58;收发器51的TX2端连接PA53的输入端,PA53的输出端连接SPDT57的第一输出端,收发器51的RX2端连接LNA55的输出端,LNA55的输入端连接SPDT57的第二输出端,SPDT57的输入端连接天线59。
基于上述图5,本实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S501:信号发射时,在收发器51内部将发射信号分为两路,即TX1信号和TX2信号;
S502:TX1信号经过PA52放大,TX2信号经过PA53放大;
S503:信号发射时,SPDT56切换至SPDT56的第一输出端,SPDT57切换至第一输出端,TX1信号被天线58发射出去,TX2信号被天线59发射出去,以完成发射信号的发射。
S504:信号接收时,天线58/天线59都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但是天线58和天线59只接收其对应的极化方向的能量,分别是RX1信号和RX2信号;
S505:SPDT56切换至SPDT56的第二输出端,SPDT57切换至SPDT56的第二输出端;
S506:LNA54对RX1信号进行放大和降噪,LNA55对RX2信号进行放大和降噪,再进入收发器51;
S507:收发器51将两路信号进行合并并解调,完成卫星信号的接收。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射频前端模组的实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与图5相比,不同的是,增加了两个功分器,分别为功分器61和功分器62,功分器61的输入端连接收发器51的TX端,功分器62的输入端连接收发器51的RX端,功分器6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PA52的输入端,功分器6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PA53的输入端,功分器6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LNA54的输出端,功分器6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LNA55的输出端。
与图5不同的是,可以在收发器51的外部由功分器61对发射信号进行分开得到TX1信号和TX2信号,由功分器62对接收到的RX1信号和RX2信号进行合并。
可见,通过在手机上实现一组极化方向垂直的天线,将两个天线接收信号进行合并,或者将发射的信号进行分开发送,从而实现线极化天线收/发圆极化信号并且维持同样的接收能力,降低了天线设计难度。
本实例中,在手机上通过两个不同极化的天线设计,实现圆极化的功能,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但是可以达到圆极化天线的效果。同时,发射通路上,因为将发射功率分成了两路,降低了对PA最大输出功率的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前端模组,包括:收发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卫星天线、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卫星天线,第一卫星天线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第二卫星天线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收发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卫星天线,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卫星天线,收发模块用于将生成的发射信号分为第一发射信号和第二发射信号,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发射信号进行处理,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二发射信号进行处理,第一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一发射信号发射,第二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二发射信号发射,第一卫星天线用于接收水平极化方向的第一接收信号,第二卫星天线用于接收垂直极化方向的第二接收信号,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收发模块用于对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得到接收信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射频前端模组中设置两个信号处理模块,一个用于对水平极化方向的第一卫星天线的信号进行处理,一个用于对垂直极化方向的第二卫星天线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第二卫星天线进行发射信号的发射,以及进行接收信号的接收,如此,通过两个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设计,实现了圆极化天线的功能,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71;其中,
电子设备700的处理器72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73和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74。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S801:当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第二卫星天线发送发射信号时,控制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且控制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
S802:当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第二卫星天线接收接收信号时,控制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且控制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
具体来说,当电子设备需要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第二卫星天线发送发射信号时,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切换至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使得第一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连通,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切换至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使得第二卫星天线的发射链路连通。
另外,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切换至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使得第一卫星天线的接收链路连通,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切换至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使得第二卫星天线的接收链路连通。
也就是说,通过包含上述射频前端模组的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控制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从而使得能够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第二卫星天线进行发射信号的发射,以及进行接收信号的接收,如此,通过两个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设计,实现了圆极化天线的功能,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卫星通信的通信质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设置于如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控制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91,用于当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第二卫星天线发送发射信号时,控制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且控制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
第二控制模块92,用于当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第二卫星天线接收接收信号时,控制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且控制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控制模块91和第二控制模块92可由位于控制装置上的处理器实现,具体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等存储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射频前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卫星天线、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卫星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卫星天线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所述第二卫星天线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极化;所述收发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卫星天线,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卫星天线;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将生成的发射信号分为第一发射信号和第二发射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发射信号进行处理,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发射信号进行处理,所述第一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一发射信号发射,所述第二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二发射信号发射;
所述第一卫星天线用于接收水平极化方向的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二卫星天线用于接收垂直极化方向的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对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得到接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为收发器,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和第一开关组件,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和第二开关组件;
其中,所述收发器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所述收发器连接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卫星天线;
其中,所述收发器连接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所述收发器连接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卫星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用于生成所述发射信号,将所述发射信号分为所述第一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二发射信号;
当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且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时,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第一卫星天线将处理后的第一发射信号发射,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将所述第二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第二卫星天线将处理后的第二发射信号发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且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时,所述第一卫星天线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和降噪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二卫星天线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和降噪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
所述收发器用于对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得到所述接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包括:收发器、第一功分器和第二功分器,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和第一开关组件,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和第二开关组件;其中,
所述收发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功分器的输入端和第二功分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功放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功放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卫星天线,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卫星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用于生成所述发射信号,所述第一功分器将所述发射信号分为所述第一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二发射信号;
当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且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时,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第一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一发射信号发射,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第二卫星天线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二发射信号发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且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时,所述第一卫星天线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和降噪处理,所述第二卫星天线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对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和降噪处理;
所述第二功分器用于对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得到所述接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收发器。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
9.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中,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所述第二卫星天线发送所述发射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且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
当所述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所述第二卫星天线接收所述接收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且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
10.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于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中,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所述第二卫星天线发送所述发射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且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输出端;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卫星天线和所述第二卫星天线接收所述接收信号时,控制所诉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且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输出端。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25235.7A CN117955508A (zh) | 2024-01-29 | 2024-01-29 | 射频前端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25235.7A CN117955508A (zh) | 2024-01-29 | 2024-01-29 | 射频前端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55508A true CN117955508A (zh) | 2024-04-30 |
Family
ID=90796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25235.7A Pending CN117955508A (zh) | 2024-01-29 | 2024-01-29 | 射频前端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955508A (zh) |
-
2024
- 2024-01-29 CN CN202410125235.7A patent/CN11795550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933788A (en) | Radio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igita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WO2014010575A1 (ja) | 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方法 | |
CN211606531U (zh) | 一种信号处理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111525933B (zh) | 一种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212909519U (zh) | 射频前端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10337141B (zh) |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终端、基站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3922837B (zh) | 射频电路、射频模块及电子设备 | |
CN111525901A (zh) | 射频电路、射频信号发射和接收方法及无线通信设备 | |
CN102833884A (zh) | 双模移动通信终端 | |
CN109037970B (zh) | 一种宽带多模式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 | |
CN111669199A (zh) | 功率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 |
US8711971B2 (en) |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ceiver | |
CN113938152A (zh) |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 |
CN213367788U (zh) | 射频前端电路及电子设备 | |
KR100778345B1 (ko) |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한 무선 공간 채널의 양방향 측정기능을 가지는 채널 측정 장치 | |
KR101045760B1 (ko) | 방향성 커플러를 이용한 브이에이치에프용 능동형 무전기 안테나 분배기 | |
CN112260718A (zh) | 一种超宽带通信装置及系统 | |
CN117955508A (zh) | 射频前端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
KR20130055537A (ko) | 무선 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에너지 소비를 감소시키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구현하는 통신 단말기 | |
CN110890631A (zh) | 一种多极化方式的极化馈电网络 | |
CN114553245B (zh) | 一种射频芯片以及通过射频芯片的信号反馈方法 | |
CN112398491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5189745A (zh) | 一种信号转发方法和装置 | |
CN221961836U (zh) | 射频电路及应用该射频电路的电子设备 | |
CN217159699U (zh) | 射频开关模组、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