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41414A - 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41414A
CN117941414A CN202180101465.4A CN202180101465A CN117941414A CN 117941414 A CN117941414 A CN 117941414A CN 202180101465 A CN202180101465 A CN 202180101465A CN 117941414 A CN117941414 A CN 117941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radio link
terminal device
link failure
referenc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14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范江胜
李海涛
胡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41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414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Description

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针对网络配置的基于位置(location-based)的测量上报条件,网络不知道是否应该进行优化,也不知道如何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可以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可以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使得所述芯片在运行时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以帮助网络设备对于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进行调整,实现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附图说明
图1A为切换过程的一个示意图;
图1B为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内过早切换的场景以及解决思路的一个示意图;
图1C为一种实现方式中过晚切换场景及解决思路的一个示意图;
图1D为一种可能的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场景及解决思路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先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一些术语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如下所示:
第一部分:NTN 5G网络
1、非地面通信网络(NTN,Non Terrestrial Network)相关背景
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正在研究非地面通信网络(NTN,Non Terrestrial Network)技术,NTN一般采用卫星通信的方式向地面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相比地面蜂窝网通信,卫星通信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首先,卫星通信不受用户地域的限制,例如一般的陆地通信不能覆盖海洋、高山、沙漠等无法搭设通信设备或由于人口稀少而不做通信覆盖的区域,而对于卫星通信来说,由于一颗卫星即可以覆盖较大的地面,加之卫星可以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因此理论上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被卫星通信覆盖。其次,卫星通信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卫星通信在边远山区、贫穷落后的国家或地区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覆盖到,从而使这些地区的人们享受到先进的语音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再次,卫星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距离增大通讯的成本没有明显增加;最后,卫星通信的稳定性高,不受自然灾害的限制。
通信卫星按照轨道高度的不同分为LEO(Low-Earth Orbit,低地球轨道)卫星、MEO(Medium-Earth Orbit,中地球轨道)卫星、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地球同步轨道)卫星、HEO(High Elliptical Orbit,高椭圆轨道)卫星等等。目前阶段主要研究的是LEO和GEO。
对于LEO卫星,轨道高度范围为500km~1500km,相应轨道周期约为1.5小时~2小时。终端间单跳通信的信号传播延迟一般小于20ms。最大卫星可视时间20分钟。信号传播距离短,链路损耗少,对终端的发射功率要求不高。
对于GEO卫星,轨道高度为35786km,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24小时。用户间单跳通信的信号传播延迟一般为250ms。
为了保证卫星的覆盖以及提升整个卫星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卫星采用多波束覆盖地面,一颗卫星可以形成几十甚至数百个波束来覆盖地面;一颗卫星波束可以覆盖直径几十至上百公里的地面区域。
2、新无线(New Radio,NR)切换过程
NR系统支持连接态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切换过程。当正在使用网络服务的终端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或由于无线传输业务负荷量调整、激活操作维护、设备故障等原因,为了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服务的质量,系统要将该终端与原小区的通信链路转移到新的小区上,即执行切换过程。
以Xn接口切换过程为例,如图1A所示,为切换过程的一个示意图。整个切换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如下所示:
(1)切换准备:包括测量控制和汇报,切换请求以及确认。在切换确认消息中包含目标小区生成的切换命令,源基站不允许对目标基站生成的切换命令进行任何修改,直接将切换命令转发给终端。
(2)切换执行:终端在收到切换命令后立即执行切换过程,即终端断开源基站并与目标基站连接(如执行随机接入,发送无限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切换完成消息给目标基站等);序列号(SerialNumber,SN)状态转移,数据转发等。
(3)切换完成:目标基站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和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执行路径切换(Path Switch),释放源基站的UE上下文。
3、NR测量
测量主要是指连接状态下的移动性测量。网络给UE下发测量配置后,UE根据测量配置中指示的测量对象、上报配置等参数检测邻小区的信号质量状态,并将测量上报信息反馈给网络,用于网络进行切换或者完善邻小区关系列表。
3.1、测量配置
NR中,网络通过RRC信令向连接状态的UE发送测量配置信息,UE根据测量配置信息的内容进行测量(同频、异频、异技术),然后将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网络使用RRC连接重配置进行测量配置,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如下内容:
(1)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
对于同频测量和异频测量,每个测量对象指示要测量的时频位置和参考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与该测量对象相关的小区,网络可能配置小区偏移量(Offset)列表,黑名单小区列表和白名单小区列表。
对于异技术测量,每个测量对象对应一个单独的演进的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频点,与该E-UTRA频点相关的小区,网络可能配置小区偏移量(Offset)列表,黑名单小区列表和白名单小区列表。
UE在事件评估及测量报告中不对黑名单的小区进行任何操作。UE对白名单的小区进行事件评估及测量报告。
(2)上报配置(Reporting Configuration)
每个测量对象对应一个或者多个上报配置。上报配置包含:
-上报准则:即UE进行测量上报的触发条件,可以是周期触发上报或者事件触发上报。
-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类型:UE用于波束和小区测量的RS,可以是同步信号块(SS(Synchronous signal Block)/PBCH(physicalbroadcasting channel)或者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eference signals,CSI-RS)。
-上报格式:UE针对每个小区和每个波束的测量上报量(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还包含其他相关信息,如UE上报的最大小区个数和针对每个小区上报的最大波束个数。
目前NR中支持的测量事件包括以下几种:
A1事件: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一个门限
A2事件: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一个门限
A3事件:邻小区的信号质量比特殊小区(SpCell)的信号质量高于一个门限
A4事件:邻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一个门限
A5事件:SpCell的信号质量低于一个门限1,并且邻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一个门限2
A6事件:邻小区的信号质量比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的信号质量高于一个门限
B1事件:异技术邻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一个门限
B2事件: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的信号质量低于一个门限1,并且异技术邻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一个门限2
需要说明的是,特殊小区SpCell=主小区PCell+主辅小区PSCell。
(3)测量标识(Measurement Identity)
单独的标识(Identity,ID),将测量对象和上报配置进行关联。一个测量对象可以同时与多个上报配置进行关联,一个上报配置也可以同时与多个测量对象进行关联,通过测量标识进行区分。
(4)测量间隔(Measurement Gap)
UE执行测量的周期。
3.2、测量上报
UE根据网络下发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当满足一定触发条件时进行测量上报的评估,如果满足上报条件,UE将进行测量报告的填写,并包含在测量报告中发送给网络。
其中,测量上报分为三类:
(1)事件触发
UE仅当满足了网络配置的测量事件进入门限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会触发测量报告的发送,测量报告发送一次后流程结束。此准则对应的上报配置为:
触发类型为“事件”包含A1-A6,B1-B2中的一种测量事件及其门限参数;
上报次数为1;
上报间隔无论配为何值,UE均忽略。
(2)周期性上报
网络配置测量后,UE按照配置内容进行相应频点的测量,并按照规定的上报周期及间隔发送测量报告。
触发周期为“周期”,包含“上报小区全局标识(report Cell Global Identifier,reportCGI)”、“上报最强小区(reportStrongestCell)”;
如果上报目的为“reportCGI”上报次数等于1,如果上报目的为“reportStrongestCell”,上报次数可以大于1。
UE一旦被配置了“reportCGI”目的的上报后将开启T321定时器。为了网络能够尽快获得组建邻小区列表所需信息,如果在定时器超时前已经获得了上报所需的内容,UE可以停止T321并提前发起上报。
(3)事件触发周期上报
UE仅当满足了网络配置的测量事件进入门限并持续一段时间(Time to trigger timer)后,才会触发测量报告的发送,上报被触发后,会开启多次测量之间的定时器以及测量次数的计数器,直至上报次数达到要求后流程结束。此准则对应的上报配置为:
触发类型为“事件”,包含A1~A5中的一种测量事件及其门限参数;
上报次数大于1;
上报间隔有效,网络按照配置的间隔参数设置上报周期定时器。
3.3、NTN基于位置(location-based)测量上报条件设置:
因为NTN小区中小区中心和边缘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差异很小,而RSRP/RSRQ测量本身有误差,网络可以为终端配置基于源基站所在卫星和目标基站所在卫星的距离差的测量上报条件。当终端获知两个卫星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网络给定的阈值,或者,终端到源卫星对应的小区的参考点的距离大于threshold1,终端到目标卫星对应的小区的参考点的距离小于threshold2时,终端将关于目标基站的信号测量上报给源基站,源基站之后将切换命令发送至终端,开启切换流程。
第二部分:移动性鲁棒性增强
MRO是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移动鲁棒性优化)的缩写。MRO旨在发现并改善在切换时终端遇到的不良体验,包含过早切换(too early handover)、过晚切换(too late handover)以及切换到错误的小区(handover to wrong cell)。这都是通过终端上报包含切换相关信息的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网络继而分析后进行调整实现的。此外,在R17中,3GPP也决定在一些条件下(如T310超时终端未完成切换)使用终端上报的成功切换报告帮助网络进行优化。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个场景。
1、过早切换
过早切换是指在从源小区成功切换到目标小区之后/切换到目标小区过程中,终端在目标小区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 report,RLF)/发生切换失败(handover failure,HOF),或者终端切换失败。终端在之后的重选过程中选择源小区发起重建并且再次驻留。在R16 5G NR中,需要考虑的场景分为两类:系统内(intra-system)和系统间(inter-system)。其中,系统内是指源基站和目标基站连接的都是5G核心网;如图1B所示,为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内过早切换的场景以及解决思路的一个示意图。
在图1B所示中,当终端重选至源基站进入连接态后,终端将无线链路失败报告通过空口发送给源基站。源基站通过会将其通过失败指示信息(failure indication information)信令路由至目标基站。通过确定是否终端在无线链路失败报告(RLF report)中携带的timeConnFailure-r16(表征从接收到切换命令到最终连接失败的时间)比预先配置的阈值Tstore_UE_cntxt要小来确定终端失败类型是否属于过早切换。如是,在第三步,目标基站将携带有“过早切换”指示信息的切换报告(handover report)发送给源基站,以便源基站可以调整相关阈值设置。
2、过晚切换
过晚切换是指终端没有及时地接收到源小区的切换命令并且执行切换而导致在源小区发生无线链路失败。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可能是触发测量报告上报的邻小区测量结果阈值偏高,和/或,当前驻留小区测量结果阈值偏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发生连接失败之后成功接入某邻小区后,在被请求的情况下,终端会将无线链路失败报告通过空口发送至当前服务基站,继而当前服务基站会将其通过失败指示信息信令路由至包括无线链路失败发生时终端所在的基站的潜在多个基站(这些基站的一个服务小区的物理扇区标识符(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与终端重建请求中携带的PCI匹配)。当接收基站验证该信令中携带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失败辅小区标识(failedPCellID)和短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完整性验证值(short Medium AccessControl integrity protection,shortMAC-I)与自身的信息相匹配,则可肯定此信令的目的基站就是自己,可使用该信令中的相关IE对如前所述阈值进行调整优化。如图 1C所示,为一种实现方式中过晚切换场景及解决思路的一个示意图。
源基站通过确定是否终端在RLF report中携带的timeConnFailure-r16(表征从接收到切换命令到最终连接失败的时间)比预先配置的阈值(Tstore_UE_cntxt)要大很多或者timeConnFailure-r16没有在报告中出现来确定终端失败类型是否属于过晚切换。
3、切换至错误小区
切换至错误小区的场景的判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终端切换过程中失败或者终端在驻留至目标小区后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2)终端重选且接入到一个异于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第三小区。
该种切换错误经常出现在源基站错误判断终端运动轨迹等或者小区覆盖不规则的情况下。提供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给源基站可以为源基站在未来收到相似测量报告的条件下为终端更好的选择切换目标基站提供参考。如图1D所示,为一种可能的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场景及解决思路的一个示意图。
在图1D示例中,当发生切换失败或者在目标小区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在重连接后,终端会将无线链路失败报告通过空口发送给当前驻留小区。继而,当前服务基站会将其通过失败指示信息信令路由至包括无线链路失败发生时终端所在的基站的潜在多个基站(这些基站的一个服务小区的PCI与终端重建请求中携带的PCI匹配)。当接收基站验证该信令中携带的C-RNTI、failedPCellID和shortMAC-I与自身的信息相匹配,则可肯定此信令的目标基站就是自己。之后,目标基站通过分析无线链路失败报告中的信息,如timeConnFailure-r16、重连接小区标识(reestablishmentCellId)、能够判断出在之前主小区标识(previousPCellID)对应的小区的所属基站(源基站)发生了“切换到错误小区”的事件。最后,目标基站将含有“切换到错误小区”的指示信息的切换报告发送给源小区。
当前针对网络配置的location-based的测量上报条件,网络不知道是否应该进行优化,也不知道终端是否因为网络配置条件的不合适会导致过早切换、过晚切换及切换至错误小区这三种切换不成功的情况,如何进行优化。本申请可以设计一个终端上报的流程,以帮助网络设备对于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NR(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非地面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第五代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或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还可以应用于独立(Standalone,SA)布网场景。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非授权频谱,其中,非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共享频谱;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也可以应用于授权频谱,其中,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非共享频谱。
本申请实施例结合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其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NR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NR网络中的网络设备(gNB)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NT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具有移动特性,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的设备。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为卫星、气球站。例如,卫星可以为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高椭圆轨道(High Elliptical Orbit,HEO)卫星等。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以为设置在陆地、水域等位置的基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与终端设备(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网络设备又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即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用于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多个核心网。接入网设备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next radio,NR)系统或者授权辅助接入长期演进(authorized auxiliary access long-term evolution,LAA-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可以为eNB或e-NodeB)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基站”)、微微基站、接入站点(access point,AP)、传输站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新一代基站(new generation Node B,gNodeB)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2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301、网络设备发送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用于确定是否发送测 量报告。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当前接入的小区,也可以称为源小区。源小区向终端设备发送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终端设备接收源小区发送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后,可以根据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确定是否发送关于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即网络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可选的,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1)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阈值;或,
(2)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切换阈值;或,
(3)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切换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源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目标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
可选的,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配置。
可选的,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广播或者通过RRC信令进行配置。
302、所述终端设备在满足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测量报告。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测量报告。
可以理解的是,在满足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向源小区发送测量报告,源小区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在不满足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不向源小区发送测量报告。
示例性的,如果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等于第一切换阈值。例如:第一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为50km,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为20km,得到第一距离差值为30,第一距离差值30大于第一切换阈值20km,所以,终端设备满足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可以向源小区发送测量报告。
如果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为: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等于第二切换阈值。例如:第二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为50km,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为20km,得到第二距离差值为-30,第二距离差值-30小于第二切换阈值-20km,所以,终端设备满足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可以向源小区发送测量报告。
如果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为: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第四切换阈值。例如:第三切换阈值为40km,第四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为50km,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为19km,第一距离50km大于第三切换阈值40km,第二距离19km小于第四切换阈值20km,所以,终端设备满足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可以向源小区发送测量报告。
303、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执行小区切换。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
304、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执行小区切换。
示例性的,切换指令可以包括RRC重配置(Reconfiguration)信令,终端设备在接收到RRC重配置信令后,开启切换流程,即执行小区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1-304为可选的步骤。
305、终端设备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在切换接入目标小区的过程中发生切换失败/在完成接入目标小区后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网络设备接收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
在切换接入目标小区的过程中发生切换失败(handover failure)/在完成接入目标小区后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RLF report)。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无线链路失败报告中携带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过早切换的场景还是过晚切换的场景、还 是切换至错误小区的场景。
可选的,无线链路失败报告中携带timeConnFailure-r16,timeConnFailure-r16表征从接收到切换命令到最终连接失败的时间。
可选的,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1)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
2)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
3)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距离差值;
4)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四距离差值;
5)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
6)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
7)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其他小区不包括所述目标小区。这里其他小区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上报的距离相关信息中包括第三距离差值,或第四距离差值,或第三距离,是为了便于网络设备挑选更适宜用于切换的其他目标小区。
306、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可以包括:
1)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
2)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
3)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在过早切换场景和过完切换场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对应调整关于目标小区的切换阈值,在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对应调整关于目标小区的切换阈值之外,还需要对应调整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选择接入的第三方小区的切换阈值。
1、过早切换的场景
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终端设备在满足了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后,将测量报告发送至源基站。源基站在与目标基站协调后,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有接入目标基站的资源的RRCReconfiguration信令。在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信令后,终端设备开启切换流程,如果在切换接入至目标基站的过程中发生handover failure/在完成接入目标基站后发生RLF,那么终端设备再次接入源基站,将RLF report发送至源基站。源基站将RLF report转发至目标基站,目标基站能够通过上述timer发现终端设备经历了过早切换。之后,目标基站将过早切换的判定结果随同RLF report发送至源基站。最终,源基站根据该判定结果调整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下面对源基站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进行示例说明,如下所示:
1)可选的,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可以包括:
(1)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差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差值,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的第一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过早切换的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差值为25km,其中,第一距离差值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和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则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距离差值将第一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25km。
(2)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距离差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差值,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的第二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过早切换的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二距离差值为-25km,其中,第二距离差值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和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之间的差值。则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距离差值将第二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25km。
(3)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的第三切换阈值为4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过早切换的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为45km,其中,第一距离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第三切换阈值从40km调整为45km。
(4)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距离,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的第四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过早切换的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二距离为15km,其中,第二距离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第四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15km。
(5)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的第三切换阈值为40km,以及第四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过早切换的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为45km,以及测得的第二距离为15km,其中,第一距离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第三切换阈值从40km调整为45km,将第四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15km。
2、过晚切换的场景
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终端设备在离开源基站之前仍不能触发测量上报,终端在源基站发生RLF。终端设备执行小区选择,接入到新的小区。终端设备将RLF report发送至新基站。新基站将RLF report发送至源基站。源基站根据RLF report发现发生了过晚切换,相应的调整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下面对源基站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进行示例说明,如下所示:
2)可选的,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可以包括:
(1)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差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差值,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的第一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过晚切换的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差值为15km,其中,第一距离差值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和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则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距离差值将第一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15km。
(2)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距离差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差值,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的第二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过晚切换的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二距离差值为-15km,其中,第二距离差值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和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之间的差值。则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距离差值将第二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15km。
(3)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的第三切换阈值为4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过晚切换的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为35km,其中,第一距离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第三切换阈值从40km调整为35km。
(4)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距离,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的第四切换阈值为20km。终 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过晚切换的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二距离为25km,其中,第二距离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第四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25km。
(5)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的第三切换阈值为40km,以及第四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过晚切换的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为35km,以及测得的第二距离为25km,其中,第一距离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第三切换阈值从40km调整为35km,将第四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25km。
3、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
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终端设备在满足了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后,将测量报告发送至源基站。源基站在与目标基站协调后,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有接入目标基站的资源的RRCReconfiguration信令。在接收到RRCReconfiguration信令后,终端设备开启切换流程,如果在切换接入至目标基站的过程中发生handover failure/在完成接入目标卫星基站后发生RLF,那么终端设备经过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至第三方基站。之后,终端设备将RLF report发送至第三方卫星基站。第三方基站将RLF report转发至目标基站,目标基站能够通过上述timer和第三方基站的ID发现终端设备经历了切换到错误小区。之后,目标基站将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判定结果随同RLF report发送至源基站。最终,源基站根据该判定结果为后续终端配置合适卫星基站的测量上报条件。下面对源基站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进行示例说明。
3)可选的,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包括:
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关于目标小区的切换阈值,以及调整当前服务小区的切换阈值;或,
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关于目标小区的切换阈值,以及配置当前服务小区的切换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服务小区为终端设备当前接入的小区。
1>网络设备之前已配置目标小区和第三方小区的切换阈值,此时需要根据上报的距离相关信息调整,目标小区和第三方小区的切换阈值。可选的,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关于目标小区的切换阈值,以及调整当前服务小区的切换阈值,可以包括:
(1)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差值,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包括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以及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差值,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对应调小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为20km,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为3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切换至错误小区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差值为25km,其中,第一距离差值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和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则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距离差值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25km,将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三方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从30km调整为25km。
(2)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距离差值,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包括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以及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差值,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对应调大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为-20km,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为-3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切换至错误小区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二距离差值为-25km,其中,第二距离差值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和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之间的差值。则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距离差值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25km,将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三方小区的第 二切换阈值从-30km调整为-25km。
(3)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包括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以及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对应调小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为40km,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为5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切换至错误小区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为45km,其中,第一距离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从40km调整为45km,将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从50km调整为45km。
(4)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距离,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包括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以及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对应调大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为20km,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为1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切换至错误小区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二距离为15km,其中,第二距离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15km,将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从10km调整为15km。
(5)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包括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和第四切换阈值,以及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和第四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对应调小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对应调大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为40km,第四切换阈值为20km;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为50km,第四切换阈值为1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切换至错误小区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为45km,以及测得的第二距离为15km,其中,第一距离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从40km调整为45km,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15km,将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从50km调整为45km,第四切换阈值从10km调整为15km。
2>网络设备之前已配置目标小区的切换阈值,未配置第三方小区的切换阈值,此时需要根据上报的距离相关信息调整目标小区的切换阈值,配置第三方小区的切换阈值。可选的,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关于目标小区的切换阈值,以及配置当前服务小区的切换阈值,可以包括:
(1)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差值,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包括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未包括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差值,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对应配置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切换至错误小区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差值为25km,其中,第一距离差值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和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则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距离差值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25km,将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三方小区的第一切换阈值配置为25km。
(2)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距离差值,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包括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未包括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差值,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对应配置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切换至错误小区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二距离 差值为-25km,其中,第二距离差值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和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之间的差值。则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距离差值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25km,将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三方小区的第二切换阈值配置为-25km。
(3)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包括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未包括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对应配置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为4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切换至错误小区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为45km,其中,第一距离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从40km调整为45km,将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配置为45km。
(4)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距离,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包括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未包括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对应配置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切换至错误小区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二距离为15km,其中,第二距离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15km,将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配置为15km。
(5)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包括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和第四切换阈值,以及未包括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和第四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对应调大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对应调小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对应配置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对应配置关于第三方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中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为40km,第四切换阈值为20km。终端设备执行切换属于切换至错误小区场景,终端设备在发生RLF/HOF时测得的第一距离为45km,以及测得的第二距离为15km,其中,第一距离是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是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则网络设备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从40km调整为45km,将关于目标小区的第四切换阈值从20km调整为15km,将终端设备接入的第三方小区的第三切换阈值配置为45km,第四切换阈值配置为15km。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之后,可以向后续的终端设备发送调整后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该调整后的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用于后续的终端设备确定是否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后续的终端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相似的运动轨迹,或者该后续的终端设备的位置与该终端设备的位置在一定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网络设备接收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即帮助网络设备对于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进行调整,实现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收发模块401,用于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可选的,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四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其他小区不包括所述目标小区。
可选的,收发模块401,还用于接收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在满足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测量报告;接收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
处理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执行小区切换。
可选的,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
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切换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源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源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目标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
可选的,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配置。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收发模块501,用于接收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
处理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可选的,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四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其他小区不包括所述目标小区。
可选的,收发模块501,还用于发送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用于确定是否发送测量报告;接收测量报告;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执行小区切换。
可选的,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
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切换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处理模块502,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
可选的,源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源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目标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
可选的,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配置。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610、存储器620、输入单元630、显示单元640、传感器650、音频电路6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670、处理器680、以及电源690等部件。其中,射频电路610包括接收器614和发送器6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6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6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6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6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6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6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6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6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6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630可包括触控面板6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632。触控面板6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631上或在触控面板6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6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680,并能接收处理器6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631。除了触控面板631,输入单元6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6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6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6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640可包括显示面板6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631可覆盖显示面板641,当触控面板6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6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控面板631与显示面板6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631与显示面板6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6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6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6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660、扬声器661,传声器6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6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661,由扬声器6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 传声器6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6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680处理后,经RF电路6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6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6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6示出了WiFi模块6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6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6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6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6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RF电路610,用于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可选的,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四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其他小区不包括所述目标小区。
可选的,RF电路610,还用于接收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在满足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测量报告;接收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
处理器680,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执行小区切换。
可选的,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
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切换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源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源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目标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
可选的,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配置。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701;
与存储器701耦合的收发器702和处理器703;
收发器702,用于接收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
处理器703,用于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可选的,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四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其他小区不包括所述目标小区。
可选的,收发器702,还用于发送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用于确定是否发送测量报告;接收测量报告;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执行小区切换。
可选的,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
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切换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处理器703,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
可选的,源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源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目标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
可选的,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Claims (40)

  1. 一种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四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其他小区不包括所述目标小区。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失败报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所述终端设备在满足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测量报告;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执行小区切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
    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切换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源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目标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配置。
  7. 一种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四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其他小区不包括所述目标小区。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无线链路失败报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用于确定是否发送测量报告;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测量报告;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执行小区切换。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
    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切换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11. 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
    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
    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
    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
  12. 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源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目标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配置。
  14.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四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其他小区不包括所述目标小区。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在满足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测量报告;接收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执行小区切换。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
    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切换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18. 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源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源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目标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配置。
  20.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四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其他小区不包括所述目标小区。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用于确定是否发送测量报告;接收测量报告;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执行小区切换。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
    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切换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24. 根据权利要求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
  25. 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源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源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目标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配置。
  27.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用于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四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其他小区不包括所述目标小区。
  29. 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在满足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测量报告;接收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执行小区切换。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
    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切换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31. 根据权利要求27-3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源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源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目标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配置。
  33.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包括距离相关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调整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
  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之间的第三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第四距离差值;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一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二距离;
    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切换失败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测得的第三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 其他小区不包括所述目标小区。
  35. 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用于确定是否发送测量报告;接收测量报告;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接入目标小区的资源,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执行小区切换。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距离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
    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第一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第二距离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切换阈值;或,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切换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切换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37. 根据权利要求33-3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早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过晚切换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在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确定为切换到错误小区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距离相关信息,对应调整切换阈值。
  38. 根据权利要求33-3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源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源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目标小区的参考点为所述目标小区在地面覆盖范围的中心点。
  39.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小区的参考点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参考点的位置坐标由网络设备配置。
  4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或,7-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101465.4A 2021-11-26 2021-11-26 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9414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33562 WO2023092460A1 (zh) 2021-11-26 2021-11-26 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41414A true CN117941414A (zh) 2024-04-26

Family

ID=86538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1465.4A Pending CN117941414A (zh) 2021-11-26 2021-11-26 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41414A (zh)
WO (1) WO202309246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5337A1 (en) * 2010-10-06 2012-04-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Handover-related mobility optimization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2107647A1 (en) * 2011-02-10 2012-08-1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n improved hand over operation
CN103797846B (zh) * 2011-08-04 2017-11-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蜂窝无线电通信中的改进的切换鲁棒性
US20130210422A1 (en) * 2011-08-12 2013-08-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providing mobility robustnes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and small cell deployments
US9179384B2 (en) * 2012-09-26 2015-11-03 Alcatel Lucent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based on reference signal strength maps
MY188887A (en) * 2014-03-21 2022-01-1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obility robustness in a cellular network
KR102191372B1 (ko) * 2014-07-18 2020-12-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핸드오버 성공률을 높이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2460A1 (zh)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903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640531B (zh)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853331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子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23018006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2021756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22021445A1 (zh) 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2199430A1 (zh) 测量及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132815A1 (en) Report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30156599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30164685A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Device
WO2022006909A1 (zh) 测量间隔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0447257B (zh) 通信方法、辅网络节点和终端
US20240179624A1 (en) Method of shutting down cell,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316176B (zh) 更新测量结果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009059A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23087907A1 (zh) 侧行链路的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23092460A1 (zh) 移动性鲁棒性优化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28127B (zh) 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138570A1 (zh) 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EP4307766A1 (en) Beam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080687A1 (en) Time period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070449A1 (zh) 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CN116420379A (zh) 一种切片信息的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5884441A (zh)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280788A (zh) 非地面通信网络中获取时间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