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38758A - 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38758A
CN117938758A CN202410071298.9A CN202410071298A CN117938758A CN 117938758 A CN117938758 A CN 117938758A CN 202410071298 A CN202410071298 A CN 202410071298A CN 117938758 A CN117938758 A CN 117938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datagram
sen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712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俊卿
姚敏森
陈岗
庞茵茵
林涛
郭勇
黄建成
钟志杰
齐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ources Intelligent Computing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ources Intelligent Computing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ources Intelligent Computing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ources Intelligent Computing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712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387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38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387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应用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来自于接收节点的数据报;对数据报的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数据报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基于每一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在网络传输参数指示网络节点拥挤时,向发送节点发送拥挤信号,以使发送节点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数目确定多个信用系数,基于信用系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确定发送节点向接收节点传输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本申请实施例将时间戳设置在数据报报头中,实现网络全局监控和评估,并结合网络传输参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对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进行调整,从而减少网络拥塞状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带内网络遥测技术(INT,In-band Network Telemetry)能够通过网络对主机进行监控和管理,提供了带内管理的能力。现有的带内网络遥测技术通常将遥测指令与信息嵌入到数据报之中,在接收端对遥测结果进行提取和上报。然而现有的遥测技术监测范围有限,预先定义的随路检测特性使得带内网络遥测往往无法及时获得全网全状态的网络视图,无法实现对于全局网络状态的有效评估,以使无法对网络拥塞进行及时监测和处理,从而导致网络传输过程中拥塞问题发生的概率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能够实现网络全局监控与评估,减少网络拥塞状况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网络传输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来自于接收节点的数据报;
对所述数据报的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所述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所述接收节点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
基于每一所述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所述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
在所述网络传输参数指示所述网络节点拥挤时,向所述发送节点发送拥挤信号,以使所述发送节点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数目确定多个信用系数,所述发送节点基于所述信用系数和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确定所述发送节点向所述接收节点传输各个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优先级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对多个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报头的字段指令信息矩阵;
基于预设字段系数矩阵、预设字段常系数矩阵和所述字段指令信息矩阵,计算各个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初始评分;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多个所述初始评分进行排列;
基于所述信用评分的数目,将排列后的所述初始评分划分为多个评分组;
将所述信用系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配给多个所述评分组,以使所述评分组中所述初始评分对应的所述待发送数据报与所述信用系数相对应;
将所述初始评分与对应的所述信用系数相乘,确定多个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信用评分;
基于所述第一信用评分,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以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发送至下一网络节点的先后顺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发送拥挤信号至所述发送节点之后,所述网络传输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一网络节点,获取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链路类型、网络协议、出口带宽;
基于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传输带宽和所述出口带宽,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在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出口带宽使用率;
基于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在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
基于所述链路类型,确定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链路系数;
基于所述网络协议,确定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的协议系数;
计算所述链路系数、与所述链路系数对应的所述协议系数、与所述链路系数对应的所述出口带宽、和与所述链路系数对应的所述成本系数的乘积,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的传输成本;
将所述传输成本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网络节点,以使所述网络节点基于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信用评分和所述传输成本,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在所述网络节点处进行传输的优先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在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适用范围、第二预设使用范围和第三预设使用范围;
当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使用范围内时,将所述当前网络节点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设置为1;
当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使用范围内时,计算第一数值与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的比值,并计算所述比值与第二数值的差,得到所述当前网络节点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
当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使用范围内时,计算第一数值与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的比值,并计算所述比值与第三数值的差;将所述差和预设增长系数的乘积作为第四数值的增长指数;基于所述第四数值、所述增长指数、和第五数值,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节点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于每一所述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所述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途径所述网络节点的多个所述数据报的间隔时间、以及所述时间戳的戳数;
基于所述间隔时间和所述戳数,确定对应的所述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对所述数据报的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所述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所述接收节点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之后,所述网络传输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一所述数据报,基于所述数据报对应的多个所述时间戳,确定所述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所述接收节点途径的多个网络节点,其中,多个所述网络节点包括第一网络节点;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对应的所述时间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时,确定所述数据报对应的传输链路存在回路故障问题;
基于所述回路故障问题和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生成回路故障通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获取来自于接收节点的数据报之后,所述网络传输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数据报的报头进行解析,确定所述数据报的拥塞通知状态码;
基于所述拥塞通知状态码,确定所述数据报的拥塞状态;
基于所述拥塞状态,调整待发送数据报在所述发送节点的传输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网络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拥挤信号,其中,所述拥挤信号为所述服务器执行上面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得到的;
根据所述拥挤信号,确定与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数目对应的多个信用系数;
基于所述信用系数和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确定所述发送节点向所述接收节点传输各个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带内网络遥测系统,所述带内遥测系统包括:
多个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发送节点、接收节点和至少一个中间网络节点;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对多个所述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进行监测,在所述网络参数指示所述网络节点拥挤时,向所述发送节点发送拥挤信号;
所述发送节点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服务器的拥挤信号,根据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确定所述发送节点向所述接收节点传输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将待发送数据报发送至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网络节点用于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转发至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或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和计算机设备,通过服务器对接收节点的数据报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接收节点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并基于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该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在网络传输参数指示网络节点拥挤时,发送拥挤信号至发送节点,以使发送节点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数目确定多个信用系数,之后,发送节点基于多个信用系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确定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进而能够确定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由发送节点传输至下一网络节点的先后顺序。本申请实施例将时间戳设置在数据报报头中,针对数据报途径的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可进行高效的监控,实现网络全局监控和评估,并在网络拥塞状况下,结合网络传输参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对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且优先级的设置能够降低待发送数据报在发送节点处的发送速率,以使待发送数据报能够有序进行传输,从而减少网络拥塞状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传输方法所应用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传输方法的一个主要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第一优先级的一个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待发送数据报在当前网络节点处进行传输的优先级的一个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成本系数的一个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网络传输参数的一个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判断回路故障的一个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传输速率的一个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这里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
数据报:是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的基本单元,包含一个报头和数据本身,其中报头描述了数据的目的地以及和其它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报是完备的、独立的数据实体,该实体携带要从发送节点传递到接收节点的信息。
网络节点:网络节点是指一台电脑或其他设备与一个有独立地址和具有传送或接收数据功能的网络相连。节点可以是工作站、客户、网络用户或个人计算机,还可以是服务器、打印机和其他网络连接的设备。每一个工作站、服务器、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即拥有自己唯一网络地址的设备都是网络节点。整个网络就是由这许许多多的网络节点组成的。
带内网络遥测技术(INT,In-band Network Telemetry)能够通过网络对主机进行监控和管理,提供了带内管理的能力。带内网络遥测技术(INT,In-band NetworkTelemetry)INT作为一种混合测量技术,是一种借助数据面业务进行网络状况的收集、携带、整理、上报的技术。两个关键技术点:第一点是Inband(带内),意味着借助数据面的业务流量,而不是像INT作为一种混合测量技术,是一种借助数据面业务进行网络状况的收集、携带、整理、上报的技术。两个关键技术点:第一点是Inband(带内),意味着借助数据面的业务流量,而不是像很多协议那样专门使用协议报文来完成协议想要达到的目的,第二点就是Telemetry(遥测),具备测量网络的数据并远程上报的特点。具备测量网络的数据并远程上报的特点。
现有的带内网络遥测技术通常将遥测指令与信息嵌入到数据报之中,在接收端对遥测结果进行提取和上报。然而现有的遥测技术监测范围有限,预先定义的随路检测特性使得带内网络遥测往往无法及时获得全网全状态的网络视图,无法实现对于全局网络状态的有效评估,以使无法对网络拥塞进行及时监测和处理,从而导致网络传输过程中拥塞问题发生的概率提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网络传输方法将时间戳设置在数据报报头中,针对数据报途径的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可进行高效的监控,实现网络全局监控和评估,并在网络拥塞状况下,结合网络传输参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对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且优先级的设置能够降低待发送数据报在发送节点处的发送速率,以使待发送数据报能够有序进行传输,从而减少网络拥塞状况的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传输方法所应用的系统架构图。它包括:多个网络节点110、与服务器120。
网络节点110设置为多个,且网络节点110至少包括发送节点111、接收节点112和一个中间网络节点113,其中,发送节点111是数据报传输的源节点,接收节点112是数据报传输的目标节点,发送节点111和接收节点112都可以设置为多个,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或多对多的传输。多个网络节点110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能够传输数据报等内容。网络节点110可以为桌面电脑、膝上型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手机、车载终端、家庭影院终端、专用终端等形式,网络节点110也可以为交换机等。
服务器120是指能对数据报进行处理,并向网络节点110发送信用系数等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相对于网络节点110来说,服务器120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网络传输服务器120可以是网络平台中的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多台高性能计算机的集群、一台高性能计算机中划出的一部分(例如虚拟机)、多台高性能计算机中划出的一部分(例如虚拟机)的组合等。服务器120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网络节点110进行通信,交换数据。
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传输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网络传输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210、获取来自于接收节点的数据报。
步骤S220、对数据报的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接收节点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
步骤S230、基于每一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
步骤S240、差。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节点是指数据报的目标节点,数据报到达接收节点,即说明该数据报已经传输完成。而不同的数据报其对应的接收节点不同,接收节点具体根据数据报所携带的数据内容进行设置,通常目标节点的都中设置于数据报的报头中。接收节点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设置为多个,且发送节点到接收节点之间的路径并不是唯一的。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节点能够根据网络协议、链路类型等对数据报进行传输,发送节点发送数据报后,数据报经过多个中间网络节点转发到达接收节点,网络节点可以说是数据报传输所经过的各个节点,发送节点、接收节点都为网络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节点的数据报可由网络传输服务器每个预设周期进行获取,从而调整待发送数据报在预设周期内的第一优先级。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也可根据接收节点的数据报的数目进行采集数据,当接收节点的数据报的数目达到预设数目阈值时,从接收节点获取预设数目阈值个数据报。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报的报头通常用于描述接收节点以及该数据报对应的数据与其他数据之间的关系。时间戳为对应的数据报流经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标记,具体地,时间戳可以是数据报流入网络节点的时间,也可以是流出网络节点的时间,也可以在流入时间和留出时间内任取一直。另外,时间戳可以通过字典形式进行打标记录,具体可以表示为{节点:时间},其中,节点为网络节点的标记,时间为流经该网络节点的事件,例如{网络节点A:2023.12.0613:57}表示数据报流经网络节点A的时间为2023年12月6日13分57秒。若出现数据报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重复到达同一网络节点,通过节点的重复记录进行标志,例如某数据报两次经过节点一则标志为{节点一0:时间一}、{节点一1:时间二}。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的带内遥测技术通常将遥测指令封装在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从而导致数据报的有效载荷下降,网络开销更大。另外,遥测技术需要途径的网络节点对数据报中的遥测指令和数据进行构造、封装、填充、提取,往往增加了交换机,即网络节点的处理量,加大了网络节点的处理负荷。而本申请将时间戳设置在数据报报头内,与遥测指令和信息相比,时间戳的设置对数据报携带的数据几乎无影响,其数据报的有效载荷并未下降,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带内遥测技术,其减小了网络节点的处理负荷。另外,本申请无需在网络节点处对数据进行反复构造、封装等处理,网络节点的处理量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多个时间戳内能够确定流经某一网络节点的时间戳。基于该网络节点对应的多个时间戳,能够确定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网络传输参数用于表示网络节点的拥塞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网络传输参数指示网络节点畅通时,数据报在各个网络节点处能够进行快速传输,无需进行优先级划分。而在网络传输参数指示网络节点拥挤时,在至少一个网络节点处同时存在多个数据报,多个数据报都倾向于优先传输,使得数据报的传输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待发送数据报进行优先级划分,以确定各个数据报在网络节点处的传输先后顺序,使得各个数据报依次、有序地进行传输,且优先级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送节点发送数据报的速率,减少数据到达拥塞节点的时间,能够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减少网络拥塞问题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信用系数设置有多个,信用系数的具体数目根据待发送数据报的数量确定,每个信用系数对应至少一个待发送数据报。而每一待发送数据报的信用系数具体根据其报头信息进行确定。第一优先级是指待发送数据报在发送节点处进行传输的先后顺序,第一优先级越高,那么该待发送数据报对应的传输顺序越靠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网络传输方法、网络传输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服务器对接收节点的数据报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接收节点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并基于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该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在网络传输参数指示网络节点拥挤时,发送拥挤信号至发送节点,以使发送节点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数目确定多个信用系数,并基于多个信用系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确定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进而能够确定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由发送节点传输至下一网络节点的先后顺序。本申请实施例将时间戳设置在数据报报头中,针对数据报途径的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可进行高效的监控,实现网络全局监控和评估,并在网络拥塞状况下,结合网络传输参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对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且优先级的设置能够降低待发送数据报在发送节点处的发送速率,以使待发送数据报能够有序进行传输,从而减少网络拥塞状况的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3,第一优先级的确定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310、对多个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进行解析,得到报头的字段指令信息矩阵。
步骤S320、基于预设字段系数矩阵、预设字段常系数矩阵和字段指令信息矩阵,计算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初始评分。
步骤S330、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多个初始评分进行排列。
步骤S340、基于信用评分的数目,将排列后的初始评分划分为多个评分组。
步骤S350、将信用系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配给多个评分组,以使评分组中初始评分对应的待发送数据报与信用系数相对应。
步骤S360、将初始评分与对应的信用系数相乘,确定多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信用评分。
步骤S370、基于第一信用评分,确定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以确定待发送数据报发送至下一网络节点的先后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报报头至少包括时间戳、发送节点的地址以及接收节点的地址。数据报报头的其他部分字段具体根据网络传输要求进行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数据报报头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数据报报头包括版本、首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标识、标志、片偏移、目标地址、源地址等,其中,版本、服务类型、总长度、标识、标志、片偏移等字段具体基于数据报确定,目标地址为接收节点的地址,源地址为发送节点的地址。字段信息指令矩阵包括数据报报头的所有信息内容,不同数据报对应不同的字段信息指令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将预设字段系数矩阵与字段信息指令矩阵的转置矩阵相乘,并将相乘结果与预设字段常系数矩阵相加,得到待发送数据报的初始评分,待发送数据报的初始评分可以表示为:
P0=g(info)=A·infoT+B,
其中,A=[α12,…,αm],为预设字段系数矩阵,其代表数据报报头的m个报头解析内容对数据报优先级影响的系数矩阵,其可根据网络传输需求以及数据报的内容进行具体设置。B=[β12,…,βm],为预设字段常系数矩阵,其代表数据报报头的m个报头解析内容对数据报优先级影响的常系数矩阵,其可根据网络传输需求以及数据报的内容进行具体设置。info=[x1,x2,…,xm],其代表待发送数据报的字段指令信息矩阵。P0代表待发送数据报经评估后的初始评分,初始评分越低代表待发送数据报的优先级越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初始评分之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多个初始评分进行排列,并将排列后的初始评分划分为多个评分组,评分组的数目与信用评分的数目相同,之后,将信用系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配给多个评分组,即评分组中的多个初始评分越小,其对应的信用系数越小,以使初始评分对应的待发送数据报与信用系数相对应。而评分组具体可以根据待发送数据报的初始评分的分布进行设置,例如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初始评分分布,将初始评分从小到大分为三个评分组:前30%为第一评分组,中间30%为第二评分组,后40%为第三评分组。之后,为三个评分组分配的信用系数,其中第一评分组对应的信用系数为1,第二评分组对应的信用系数为2,第三评分组对应的信用系数为3。信用系数的大小具体可根据待发送数据报的初始评分的大小以及网络传输的具体要求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将初始评分与对应的信用系数相乘,确定多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信用评分,第一信用评分可以表示为:
P=g(info)=K1*(A·infoT+B),
其中,K1为待发送数据报的信用系数,初始评分越低,其对应的信用系数越低。信用系数用于对多个待发送数据报的初始评分进行差异化处理,使通过初始评分确定的第一信用评分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进一步保证了网络拥塞情况下的数据报的有序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用评分与第一优先级成反比。第一信用评分越低,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越高,其在发送节点处的传输顺序越靠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信用系数以及初始评分确定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进一步保证了网络拥塞情况下的数据报的有序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5,在步骤S240之后,网络传输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510、针对每一网络节点,获取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链路类型、网络协议、出口带宽。
步骤S520、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传输带宽和出口带宽,确定待发送数据报在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出口带宽使用率。
步骤S530、基于出口带宽使用率,确定待发送数据报在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
步骤S540、基于链路类型,确定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链路系数。
步骤S550、基于网络协议确定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的协议系数。
步骤S560、计算链路系数、与链路系数对应的协议系数、与链路系数对应的出口带宽、和与链路系数对应的成本系数的乘积,得到待发送数据报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的传输成本。
步骤S570、将传输成本发送至对应的网络节点,以使网络节点基于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信用评分和传输成本,确定待发送数据报在网络节点处进行传输的优先级。
需要说明的是,出口带宽是网络节点的宽带负载能力,也是用户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速度,出口带宽的大小影响着网络节点的网速和稳定性。链路类型是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链路类型,如点对点链路、广播链路等。网络协议是网络节点的传输协议,如信道划分协议、随机接入协议、轮流协议、链路层协议、用于电缆因特网接入的链路层协议(DOCSIS)等。
需要说明的是,出口带宽使用率是网络传输实际使用的带宽与网络节点的网络带宽的比值。对待发送数据报而言,其在网络节点的出口带宽使用率指的是待发送数据报在该网络节点的传输带宽、和该网络节点出口带宽的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链路系数与链路类型、协议系数与网络协议之间进行了映射关系设置,那么链路系数可以表示为:
t=mapt(type),
其中,type为链路类型,t为链路系数,mapt表示链路系数与链路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协议系数可以表示为:
p=mapp(protocol),
其中,protocol为网络协议,p为协议系数,mapp表示协议系数与网络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链路系数、与链路系数对应的协议系数、与链路系数对应的出口带宽、和与链路系数对应的成本系数,能够确定网络节点的传输成本,网络节点的传输成本表示为:
其中,costi为数据报在网络节点i的传输成本;t为网络节点i的链路系数;p为网络节点i的协议系数,其可根据不同网络协议的应用效果进行梯度赋值;b代表网络节点i的出口带宽;u代表待发送数据报在网络节点i的出口带宽使用率;λ为指数增长指数。当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区间[0%,20%)时,成本系数为1。当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区间[20%,50%)时,成本系数为当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区间[50%,100%)时,成本系数为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节点的信用评分可以表示为:
Pi+1=Pi-costi
其中,Pi+1为第i+1个网络节点的信用评分,Pi为第i个网络节点的信用评分,costi为数据报在网络节点i的传输成本。当前网络节点的信用评分为该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信用评分、与上一节点传输成本的差,根据当前网络节点的信用评分,能够确定待发送数据报在当前网络节点处进行传输的优先级。
需要说明的是,若待发送数据报在当前网络节点的信用评分小于零,那么该待发送数据报出现丢包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数据报占据的带宽资源不同,网络节点的链路类型、网络协议、出口带宽不同,使得不同数据报在同一节点的网络资源传输成本不同,且同一数据报在不同网络节点的传输成本也不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一网络节点的传输成本、信用分数计算当前网络节点的优先级,从而减少高优先级的数据报的丢包概率,保证数据报传输的可靠性。另外,优先级的设置保证了网络拥塞情况下的数据报的有序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6,步骤S53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610、获取第一预设适用范围、第二预设使用范围和第三预设使用范围。
步骤S620、当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第一预设使用范围内时,将当前网络节点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设置为1。
步骤S630、当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第二预设使用范围内时,计算第一数值与出口带宽使用率的比值,并计算比值与第二数值的差,得到当前网络节点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
步骤S640、当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第三预设使用范围内时,计算第一数值与出口带宽使用率的比值,并计算比值与第三数值的差;将差和预设增长系数的乘积作为第四数值的增长指数;基于第四数值、增长指数、和第五数值,确定当前网络节点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节点的传输成本表示为:
其中,costi为数据报在网络节点i的传输成本;t为网络节点i的链路系数;p为网络节点i的协议系数,其可根据不同网络协议的应用效果进行梯度赋值;b代表网络节点i的出口带宽;u代表网络节点i的出口带宽使用率;λ为指数增长指数。第一预设使用范围为[0%,20%),当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第一预设适用范围内时,成本系数为1。第二预设使用范围为[20%,50%),当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第二预设使用范围内时,成本系数为其中第一数值为10,第二数值为1。第三预设使用范围为[50%,100%),当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第三预设使用范围内时,成本系数为/>其中,第三数值为5,第四数值为2,第五数值为3,增长指数为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成本系数将传输成本设置为梯度型指数上升,能够区分不同出口带宽使用率之下网络节点出现的丢包概率与时延,从而减少高优先级的数据报的丢包概率,保证数据报传输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7,步骤S23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710、针对每个网络节点,基于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途径网络节点的多个数据报的间隔时间、以及时间戳的戳数。
步骤S720、基于间隔时间和戳数,确定对应的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每一网络节点,该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越多,那么途径该网络节点的数据报的个数越多。多个数据报途径网络节点的间隔时间越短,戳数越多,那么该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越拥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间隔时间和戳数进行加权求和,并通过加权求和得到的值表示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当加权求和得到的值大于预设拥挤阈值时,网络传输参数指示对应的网络节点存在拥挤,即拥塞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8,在步骤S230之后,网络传输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810、针对每一数据报,基于数据报对应的多个时间戳,确定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所述接收节点途径的多个网络节点,其中,多个网络节点包括第一网络节点。
步骤S820、当第一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时,确定数据报对应的传输链路存在回路故障问题;
步骤830、基于回路故障问题和第一网络节点,生成回路故障通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同一数据报而言,若该数据报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在某一个网络节点或多个网络节点出现两次以上,即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那么该网络传输链路存在回路故障问题。在确定回路故障之后,基于回路故障问题和第一网络节点,生成回路故障通知,以使故障维修人员根据第一网络节点的地址,对传输链路进行排查,从而进行线路标记与冗余线路的拆解,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9,在步骤S210之后,网络传输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910、对数据报的报头进行解析,确定数据报的拥塞通知状态码。
步骤S920、基于拥塞通知状态码,确定数据报的拥塞状态。
步骤S930、基于拥塞状态,调整待发送数据报在发送节点的传输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拥塞通知状态码即为ECN状态码,本申请实施例将拥塞通知状态码设置在数据报的报头中,与相关技术相比,拥塞通知状态码设置在数据报的报头中,对数据报携带的数据几乎无影响,其数据报的有效载荷并未下降,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带内遥测技术,其减小了网络节点的处理负荷。另外,本申请无需在网络节点处对数据进行反复构造、封装等处理,网络节点的处理量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当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都支持ECN时,可通过对数据报报头标注ECN码进行区分,例如其中00代表不支持ECN发送、01与10代表支持ECN、11代表接收端即将发生拥塞现象。当拥塞通知状态码指示数据报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拥塞状态,降低数据报的传输速率,从而减少丢包现象的发生。具体地,数据报的传输速率可以降低至正常传输速率的10%至50%,具体数值可根据网络传输要求进行调整。本申请通过拥塞通知状态码对数据报的传输速率进行调整,能够进一步减少数据到达拥塞节点的时间,减少网络拥塞问题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传输方法,服务器对来自于接收节点的数据报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接收节点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之后,根据每一所述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网络传输参数用于判断网络节点的拥挤情况。当网络传输参数指示网络节点拥挤时,服务器发送拥挤信号至发送节点。发送节点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数目确定多个信用系数,并解析得到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的字段指令矩阵,从而计算得到待发送数据报的初始评分。根据待发送数据报的初始评分的分布状态,为待发送数据报分配信用系数,从而基于初始评分和信用系数确定第一信用评分,进而确定发送节点向下一网络节点传输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服务器获取发送节点的网络数据,并根据待发送数据报在发送节点的传输带宽计算待发送数据报在发送节点的传输成本,从而基于第一信用评分与传输成本确定待发送数据报在发送节点在传输路径的下一网络节点的信用评分,得到其发送优先级。在每一网络节点,依据待发送数据报在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传输成本、信用评分,计算待发送数据报在当前网络节点的信用评分,从而确定待发送数据报在网络节点处进行传输的优先级,依次,完成网络传输。
另外,参照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节点,该网络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1010、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拥挤信号,其中,拥挤信号为服务器执行上述网络传输方法得到的。
步骤S1020、根据拥挤信号,确定与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数目对应的多个信用系数。
步骤S1030、基于信用系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确定发送节点向接收节点传输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
需要说明的是,拥挤信号来自于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对接收节点的数据报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接收节点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并基于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该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在网络传输参数指示网络节点拥挤时,向发送节点发送拥挤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节点接收到拥挤信号后,根据待发送数据报的数量确定确定信用系数。具体地,每个信用系数对应至少一个待发送数据报。而每一待发送数据报的信用系数具体根据其报头信息进行确定。第一优先级是指待发送数据报在发送节点处进行传输的先后顺序,第一优先级越高,那么该待发送数据报对应的传输顺序越靠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网络传输方法、网络传输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服务器对接收节点的数据报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接收节点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并基于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该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在网络传输参数指示网络节点拥挤时,发送拥挤信号至发送节点,以使发送节点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数目确定多个信用系数,并基于多个信用系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确定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进而能够确定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由发送节点传输至下一网络节点的先后顺序。本申请实施例将时间戳设置在数据报报头中,针对数据报途径的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可进行高效的监控,实现网络全局监控和评估,并在网络拥塞状况下,结合网络传输参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对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且优先级的设置能够降低待发送数据报在发送节点处的发送速率,以使待发送数据报能够有序进行传输,从而减少网络拥塞状况的发生。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提出了一种带内网络遥测系统,带内遥测系统包括:
多个网络节点110,网络节点110包括发送节点111、接收节点112和至少一个中间网络节点113;
服务器120,服务器120用于根据上述的网络传输方法对多个网络节点110的网络传输参数进行监测,在网络参数指示网络节点110拥挤时,向发送节点111发送拥挤信号;
发送节点111用于接收来自于服务器120的拥挤信号,根据上述的网络传输方法确定发送节点111向接收节点112传输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基于第一优先级将待发送数据报发送至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至少一个中间网络节点113用于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转发至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120根据对接收节点的数据报进行处理,得到各个网络节点110的网络传输参数,在网络传输参数指示网络节点110拥挤时,发送拥挤信号至发送节点111,发送节点111确定发送节点111向接收节点112传输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并基于第一优先级将待发送数据报发送至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中间网络节点113将接收到的来自于传输路径上的上一节点的待发送数据转发至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以将待发送数据发送至接收节点120,实现网络传输。
请参阅图11,图11示意了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11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120,可以采用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1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120中,并由处理器1110来调用执行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如步骤S210至步骤S250的网络传输方法。
输入/输出接口1130,用于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
通信接口1140,用于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150,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输入/输出接口1130和通信接口1140)之间传输信息。
其中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输入/输出接口1130和通信接口1140通过总线11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目标跟踪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传输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中的方法步骤S210至S24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传输方法。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可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传输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中的方法步骤S210至S240、图3中的方法步骤310至S370、图5中的方法步骤S510至S57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和S640、图7中的方法步骤S710至S720、图8中的方法步骤S810至S8230、图9中的方法步骤S910至S93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通过对接收节点的数据报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接收节点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并基于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该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在网络传输参数指示网络节点拥挤时,发送拥挤信号至发送节点,以使发送节点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数目确定多个信用系数,并基于多个信用系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确定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进而能够确定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由发送节点传输至下一网络节点的先后顺序。本申请实施例将时间戳设置在数据报报头中,针对数据报途径的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可进行高效的监控,实现网络全局监控和评估,并在网络拥塞状况下,结合网络传输参数和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对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且优先级的设置能够降低待发送数据报在发送节点处的发送速率,以使待发送数据报能够有序进行传输,从而减少网络拥塞状况的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演变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中示出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步骤,或者组合某些步骤,或者不同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多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的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来自于接收节点的数据报;
对所述数据报的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所述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所述接收节点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
基于每一所述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所述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
在所述网络传输参数指示所述网络节点拥挤时,向所述发送节点发送拥挤信号,以使所述发送节点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数目确定多个信用系数,所述发送节点基于所述信用系数和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确定所述发送节点向所述接收节点传输各个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先级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对多个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报头的字段指令信息矩阵;
基于预设字段系数矩阵、预设字段常系数矩阵和所述字段指令信息矩阵,计算各个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初始评分;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多个所述初始评分进行排列;
基于所述信用评分的数目,将排列后的所述初始评分划分为多个评分组;
将所述信用系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配给多个所述评分组,以使所述评分组中所述初始评分对应的所述待发送数据报与所述信用系数相对应;
将所述初始评分与对应的所述信用系数相乘,确定多个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信用评分;
基于所述第一信用评分,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以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发送至下一网络节点的先后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拥挤信号至所述发送节点之后,所述网络传输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一网络节点,获取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链路类型、网络协议、出口带宽;
基于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传输带宽和所述出口带宽,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在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出口带宽使用率;
基于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在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
基于所述链路类型,确定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链路系数;
基于所述网络协议,确定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的协议系数;
计算所述链路系数、与所述链路系数对应的所述协议系数、与所述链路系数对应的所述出口带宽、和与所述链路系数对应的所述成本系数的乘积,得到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的传输成本;
将所述传输成本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网络节点,以使所述网络节点基于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信用评分和所述传输成本,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在所述网络节点处进行传输的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报在所述网络节点在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适用范围、第二预设使用范围和第三预设使用范围;
当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使用范围内时,将所述当前网络节点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设置为1;
当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使用范围内时,计算第一数值与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的比值,并计算所述比值与第二数值的差,得到所述当前网络节点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
当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位于所述第三预设使用范围内时,计算第一数值与所述出口带宽使用率的比值,并计算所述比值与第三数值的差;将所述差和预设增长系数的乘积作为第四数值的增长指数;基于所述第四数值、所述增长指数、和第五数值,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节点对应的上一节点的成本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一所述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所述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对应的时间戳,确定途径所述网络节点的多个所述数据报的间隔时间、以及所述时间戳的戳数;
基于所述间隔时间和所述戳数,确定对应的所述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数据报的报头进行分析,确定所述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所述接收节点途径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时间戳之后,所述网络传输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一所述数据报,基于所述数据报对应的多个所述时间戳,确定所述数据报从发送节点到所述接收节点途径的多个网络节点,其中,多个所述网络节点包括第一网络节点;
当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对应的所述时间戳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时,确定所述数据报对应的传输链路存在回路故障问题;
基于所述回路故障问题和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生成回路故障通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来自于接收节点的数据报之后,所述网络传输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数据报的报头进行解析,确定所述数据报的拥塞通知状态码;
基于所述拥塞通知状态码,确定所述数据报的拥塞状态;
基于所述拥塞状态,调整待发送数据报在所述发送节点的传输速率。
8.一种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于服务器的拥挤信号,其中,所述拥挤信号为所述服务器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
根据所述拥挤信号,确定与基于待发送数据报的数目对应的多个信用系数;
基于所述信用系数和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报头,确定所述发送节点向所述接收节点传输各个所述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
9.一种带内网络遥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内遥测系统包括:
多个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发送节点、接收节点和至少一个中间网络节点;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对多个所述网络节点的网络传输参数进行监测,在所述网络参数指示所述网络节点拥挤时,向所述发送节点发送拥挤信号;
所述发送节点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服务器的拥挤信号,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确定所述发送节点向所述接收节点传输各个待发送数据报的第一优先级,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将待发送数据报发送至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网络节点用于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转发至传输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的步骤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410071298.9A 2024-01-17 2024-01-17 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 Pending CN1179387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1298.9A CN117938758A (zh) 2024-01-17 2024-01-17 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1298.9A CN117938758A (zh) 2024-01-17 2024-01-17 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38758A true CN117938758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5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71298.9A Pending CN117938758A (zh) 2024-01-17 2024-01-17 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387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9998B (zh) 一种网络时延状态的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9218216B (zh) 链路聚合流量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43933B (zh)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005223A1 (zh) 一种智能电表的信息共享方法、智能电表及采集路由器
US11272396B2 (en) Frame aggregation method, network setting frame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EP2903192A1 (en) Packet handling method, forwarding device and system
WO201409007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n effective bandwidth
US945085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6664440B (zh) 用于在多媒体系统中接收和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1109273B2 (en) Data packet distribution method, sender device, receiv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368633A1 (en)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071168B (zh) 混流直播流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2668471B (zh) 对来自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CN10925728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46341B (zh) 调度报文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CN115473855B (zh) 网络系统、数据传输方法
US20150085651A1 (en) Analysis server and mobile network system
CN113055946A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13467B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EP3560152B1 (en) Determining the bandwidth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JP3824118B2 (ja) ポーリング周期制御装置
US778378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selection of algorithms to load and spread traffic on an aggregation of network interface cards
CN11286639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938758A (zh) 网络传输方法、带内遥测系统及设备
CN115412482B (zh) 算力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