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38503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38503A
CN117938503A CN202410104046.1A CN202410104046A CN117938503A CN 117938503 A CN117938503 A CN 117938503A CN 202410104046 A CN202410104046 A CN 202410104046A CN 117938503 A CN117938503 A CN 117938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nformation
target
control event
linkage r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040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兵
徐宇杰
焦克亮
于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al Ubiquito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al Ubiquito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al Ubiquito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versal Ubiquito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040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38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38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38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边缘网关,边缘网关分别与设备端和平台端连接,包括:获取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对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后,接收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获取对应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其中,目标联动规则包括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根据计算资源信息以及目标联动规则对控制事件进行解析;若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则向目标设备发送联动控制指令。本申请通过边缘网关对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进行目标联动规则匹配处理,并根据目标联动规则完成设备控制指令的下发,有效节省平台端的计算资源占用,且能够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固有的边缘网关主要有两种,一种边缘网关是对接局域网设备处理无公网能力的设备接入,一旦接入新设备,都要定制开发并重启网关,数据的处理还是先到平台处理;
另外一种则是数据在边缘统一处理,虽然联动操作会在边缘侧进行,但在媒体数据的处理上则仅限于指令下发层面,缺少对计算资源的自由调度和管控。
现有的边缘网关数据处理方案存在数据处理不及时、计算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设备之间的联合控制缺少灵活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能够充分利用计算资源并及时处理设备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边缘网关,所述边缘网关分别与设备端和平台端连接,包括:
获取所述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
对所述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后,接收所述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
检测计算资源信息;
若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获取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其中,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包括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向目标设备发送联动控制指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获取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控制事件在联动规则数据库进行匹配;
若匹配到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联动规则,则将所述联动规则作为所述目标联动规则;
若未匹配到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联动规则,则不执行所述控制事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还包括:
在联网状态下,间隔预设时间从所述平台端同步设备端配置信息,所述设备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联动信息;
根据所述控制联动信息更新所述联动规则数据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检测计算资源信息,包括:
获取处理器的系统负载情况,以及处理器的任务执行情况,所述处理器包括图形处理器;
根据所述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所述系统负载情况,确定所述计算资源信息是否充足;
若所述任务执行情况为未完成,或所述系统负载情况为资源占用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不足;
若所述任务执行情况为已完成,且所述系统负载情况为资源占用比例小于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还包括:
获取待接入设备的协议适配包;
热加载所述协议适配包;
根据所述协议适配包为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参数配置;
在待接入设备参数配置完成后,在所述边缘网关新增所述待接入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设备鉴权信息包括三元组信息,所述三元组信息包括设备标识、密码和权限,所述对所述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从本地获取对应所述设备端的目标密码与目标权限;
根据所述目标密码验证所述设备端的待验证密码;
若所述待验证密码验证通过,根据所述目标权限验证所述设备端的待验证权限;
若所述待验证权限验证通过,确定身份信息确认成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还包括:
在离线状态下,将所述控制事件同步存储在本地存储器;
在联网状态下,将所述控制事件同步存储到云服务器。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边缘网关,所述边缘网关分别与设备端和平台端连接,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
确认模块,用于对所述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后,接收所述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计算资源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获取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其中,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包括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向目标设备发送联动控制指令。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该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该指令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该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该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该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边缘网关,边缘网关分别与设备端和平台端连接,包括:获取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对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后,接收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获取对应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其中,目标联动规则包括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根据计算资源信息以及目标联动规则对控制事件进行解析;若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则向目标设备发送联动控制指令。本申请通过边缘网关对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进行目标联动规则匹配处理,并根据目标联动规则完成设备控制指令的下发,有效节省平台端的计算资源占用,且能够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网关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目标联动规则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计算资源信息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边缘网关设置在设备端与平台端之间,边缘网关分别与设备端和平台端进行信息交互。具体的,设备端包括但不限于是智能设备、媒体设备、传感器设备、监控设备、门禁设备等。平台端包括但不限于是边缘计算平台。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边缘计算平台为集成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需知的,本实施例不对设备端与平台端的具体类型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自适应配置。
本实施例中的边缘网关可以与设备端直接完成控制交互,在具体实施例中,边缘网关可以从平台端同步协议配置信息、场景联动信息以及网络组件信息,从而实现边缘网关与平台端的解耦合,在设备端的控制事件触发时,边缘网关可以根据本地存储的协议配置信息、场景联动信息以及网络组件信息对控制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网络组件信息包括MQTT服务、UDP、TCP、HTTP、COAP、WebSocket等组件。本实施例中的协议配置信息包括MQTT直连、WebSocket服务接入、CoAP接入、TCP透传、HTTP推送、UDP接入等设备接入网关协议。
参考图2,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边缘网关,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所述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
具体的,设备端在通过边缘网关进行数据交互前,边缘网关需要对设备端的身份信息和权限信息进行确认。
设备鉴权信息为能够用于验证设备端身份和权限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统一不同设备端所使用的设备鉴权信息的格式,例如,将设备鉴权信息统一为三元组信息,三元组信息包括设备标识、密码以及权限。
需知的,本实施例中的边缘网关在新增接入设备的过程中,采用统一的物模型定义接入设备,从而能够有效保证设备端设备鉴权信息的统一性。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统一设备鉴权信息,能够极大的提升设备端与边缘网关的交互效率,且通过身份和权限的识别,能够保证边缘网关处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S202,对所述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后,接收所述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
具体的,边缘网关在获取设备端上传的设备鉴权信息后,对设备端的身份进行确认,当且仅当在边缘网关本地的设备数据库中包括该设备端的身份信息,且该设备端具备相应的控制权限时,接收该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备端在运行过程中,若触发相应的控制条件,设备端将自动向边缘网关发送控制事件,并使边缘网关根据该控制事件进行解析与具体控制。
举例来说,若视频监控发现画面中出现异常现象,此时监控设备生成相应的控制事件,并向连接该监控设备的边缘网关发送所述控制事件。
需知的,本实施例中边缘网关的任务调度分配均基于控制事件进行触发,能够实现边缘侧对设备控制数据的快速处理。
S203,检测计算资源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边缘网关在每一次接收控制事件的过程中,均自动检测计算资源信息,以充分利用边缘网关内部处理器的计算资源信息,并能够根据计算资源信息进行灵活调度,防止同一处理器承载过多任务,或导致系统资源占用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具体实施例中,边缘网关包括多个处理器,每一处理器的处理性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的边缘网关至少包括一个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简称GPU)。本实施例通过在边缘网关引入图形处理器,从而能够实现对媒体数据、视频数据、图像数据的高性能分析。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边缘网关检测计算资源信息,即检测边缘网关内每一处理器的系统负载情况,以及每一处理器的任务处理情况。其中,系统负载情况也可以被称为资源占用情况。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边缘网关可以基于各处理器的系统负载情况以及任务处理情况进行任务调度,将当前控制事件对应的任务分配至系统负载较低且未处理其它任务的处理器,从而实现计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S204,若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获取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其中,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包括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
在具体实施例中,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包括充足和不足。当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时,说明此时存在空闲状态或资源占用比例较小的处理器,能够对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进行联动控制。
当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不足时,说明此时处理器均处于工作状态且资源占用比例加大,无法直接处理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此时,需在对应的处理器等待或排队一段时间后,再由该处理器对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进行分析。
具体的,目标联动规则为与控制事件对应的控制场景下的联动控制规则。目标联动规则包括需要进行联动控制的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例如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目标设备的执行动作等。
需知的,边缘网关连接的设备端包括多个,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设备端的控制事件往往对应某一具体的控制场景,例如,在用户离家场景下,门锁、灯光、电器应均处于关闭状态。在边缘网关本地,还存储有大量对应具体控制场景的联动规则,在一个设备的控制事件被触发的同时,会根据目标联动规则确定需要控制的所有联动设备。
S205,根据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向目标设备发送联动控制指令。
在具体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联动规则后,向目标联动规则内包括的所有目标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此部分控制指令建立在一个控制场景下,也可以称为联动控制指令。
具体的,本实施例向目标设备发送联动控制指令后,各设备端将按照联动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从而实现基于边缘网关的联合调度与联合控制。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在边缘网关独立处理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并在每一次控制过程中,基于计算资源信息以及目标联动规则分配控制任务,分别向目标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结合场景联动规则,事件驱动、资源实施检测,有效保障边缘网关分配任务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且边缘网关能够与平台端解耦合,实现独立控制,从而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的实现数据处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步骤S204,包括:
S301,根据所述控制事件在联动规则数据库进行匹配;
S302,若匹配到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联动规则,则将所述联动规则作为所述目标联动规则;
S303,若未匹配到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联动规则,则不执行所述控制事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边缘网关的本地存储器还存储有联动规则数据库,联动规则数据库中包括大量对应各种控制场景的联动控制规则。需知的,联动规则数据库中存储的联动控制规则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自适应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基于控制事件对应的设备端的标识信息以及控制事件的具体控制内容,匹配相应的联动控制规则。例如,对于视频监控画面出现异常,需要进行报警处理和紧急关门处理,此时,控制事件的具体内容为监控到异常画面,设备端为监视器,可以根据监视器监控到异常画面的信息匹配相应的联动控制规则,即报警处理和紧急关门处理,目标设备为报警设备和门禁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还包括:
在联网状态下,间隔预设时间从所述平台端同步设备端配置信息,所述设备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联动信息;
根据所述控制联动信息更新所述联动规则数据库。
在具体实施例中,设备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联动信息、协议配置信息、网络组件信息以及设备鉴权信息等等。
具体的,边缘网关通过从平台端同步设备端配置信息,从而能够实现边缘网关与平台端的解耦合,使得控制端的控制事件分析过程无需经由平台端进行分析处理,在边缘网关内可以直接对控制事件进行分析,并实现控制指令的下发。
需知的,本实施例不对间隔的预设时间进行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配置合适的时间。另外,当平台端内部的信息发生更新时,平台端也可以主动向边缘网关发送更新提示,以使边缘网关同步平台端更新后的配置信息,从而保障边缘网关对设备端的控制事件进行分析的准确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步骤S203,包括:
S401,获取处理器的系统负载情况,以及处理器的任务执行情况,所述处理器包括图形处理器;
S402,根据所述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所述系统负载情况,确定所述计算资源信息是否充足;
S403,若所述任务执行情况为未完成,或所述系统负载情况为资源占用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不足;
S404,若所述任务执行情况为已完成,且所述系统负载情况为资源占用比例小于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
在具体实施例中,检测边缘网关内的处理的计算资源信息是否充足需判断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为处理器的系统负载情况,系统负载情况对应处理器的资源占用比例,当资源占用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说明处理器的系统负载压力较大,无法处理其它任务。当资源占用比例小于预设阈值时,说明处理器的系统负载压力较小,可以处理其它任务。需知的,本实施例不对预设阈值进行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确定。
第二个条件为处理器的任务执行情况,对于不同的处理器来说,任务执行情况的判断条件不同。若处理器仅可同时执行一个任务,则通过判断处理器是否完成当前任务,确定处理器的任务执行情况为完成或未完成。若处理器可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则通过判断处理器处理的任务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阈值,确定处理器的任务执行情况为完成或未完成。具体的,处理器处理的任务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阈值,确定处理器的任务执行情况为未完成。处理器处理器的任务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确定处理器的任务执行情况为已完成。
本实施例通过在每一次控制事件发生时,检测边缘网关的各处理器的计算资源信息,能够快速实现响应控制事件的任务调度,并充分利用处理器的计算资源,避免处理器计算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不会为处理器造成过重负担。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还包括:
S501,获取待接入设备的协议适配包;
S502,热加载所述协议适配包;
S503,根据所述协议适配包为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参数配置;
S504,在待接入设备参数配置完成后,在所述边缘网关新增所述待接入设备。
在具体实施例中,边缘网关需要与设备端之间建立连接关系,且设备端基于配置好的通信协议与边缘网关之间进行通信,而边缘网关通过本地存储的设备端配置信息对设备端的设备鉴权信息进行鉴权、通过本地存储的联动规则实现对设备端的联动控制。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实施例中的边缘网关可以自动同步平台端的多项配置信息,例如协议信息和网络组件信息。因此,本实施例仅需要获取待接入设备发送的协议适配包,就可以在边缘网关内热加载该协议适配包。无需进行停机或重启操作,对协议适配包进行重新编译,就可以得到对应待接入设备的文档、元数据、物模型以及特性信息。
具体的,为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参数配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配置物模型、配置设备数据、配置网络组件以及配置网络协议等。本实施例不对参数配置的具体步骤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操作。
需知的,本实施例通过热加载协议适配包,在边缘网关对协议适配包进行重新编译,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设备,可以实现更加便捷的设备接入流程,无需重启边缘网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对所述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从本地获取对应所述设备端的目标密码与目标权限;
根据所述目标密码验证所述设备端的待验证密码;
若所述待验证密码验证通过,根据所述目标权限验证所述设备端的待验证权限;
若所述待验证权限验证通过,确定身份信息确认成功。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可以基于三元组信息确认设备端的身份信息和权限信息。
具体的,三元组由三个元素组成:设备标识、密码和权限信息。设备标识是设备端在系统中的唯一标识符,密码是设备端用于验证身份的秘密信息,权限信息是设备端在系统中所具有的权限级别或特权。
三元组的结构可以用于一下格式表示:(设备标识,密码,权限信息),举例来说,三元组可以表示为(Vedio1,123456,admin),其中,Vedio1是设备标识,123456是密码,admin是权限信息。基于三元组信息鉴权步骤包括:
1、边缘网关基于设备标识从本地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目标密码和目标权限。
2、服务器将目标密码与设备端的待验证密码进行验证,若目标密码与待验证密码相同则验证通过,若目标密码与待验证密码不同则验证不通过。
3、密码验证通过后,进一步将目标权限与设备端的待验证权限进行比对,若服务器判断设备端的待验证权限属于目标权限,即具有访问系统或资源的权限,则权限验证通过。若服务器判断设备端的待验证权限不属于目标权限,则权限验证不通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还包括:
在离线状态下,将所述控制事件同步存储在本地存储器;
在联网状态下,将所述控制事件同步存储到云服务器。
在具体实施例中,对于每一控制事件,本实施例均在本地存储器同步控制事件的具体内容。在联网状态下,边缘网关会进一步将控制事件的具体内容同步至云服务器。本实施例通过向云服务器同步控制事件,从而可以基于平台端或其它终端从云服务器获取边缘网关针对该控制事件的日志。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边缘网关在接入设备时,可以仅通过设备端上报协议适配包,边缘网关联网时自动热加载该协议适配包,完成边缘网管的设备接入操作,无需进行重启操作,更加便捷的实现了边缘网关与设备的连接。同时,本实施例采用统一的物模型定义,边缘网关可根据预设的联动规则,自动调度设备端根据控制事件与控制场景的对应关系,执行例如媒体分析、事件上报以及报警等功能。同时本实施例还通过引入GPU显卡处理并行任务,根据机器负载情况自动调度CPU资源,最大化利用计算资源。本实施例通过网络边缘侧进行数据处理,有效减少云中心数据传输需求,节省网络带宽。
参考图6,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600,应用于边缘网关,所述边缘网关分别与设备端和平台端连接,包括:
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所述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
确认模块620,用于对所述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后,接收所述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
检测模块630,用于检测计算资源信息;
匹配模块640,用于若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获取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其中,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包括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
控制模块65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向目标设备发送联动控制指令。
此外,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
此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执行时实现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所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边缘网关在接入设备时,可以仅通过设备端上报协议适配包,边缘网关联网时自动热加载该协议适配包,完成边缘网管的设备接入操作,无需进行重启操作,更加便捷的实现了边缘网关与设备的连接。同时,本实施例采用统一的物模型定义,边缘网关可根据预设的联动规则,自动调度设备端根据控制事件与控制场景的对应关系,执行例如媒体分析、事件上报以及报警等功能。同时本实施例还通过引入GPU显卡处理并行任务,根据机器负载情况自动调度CPU资源,最大化利用计算资源。本实施例通过网络边缘侧进行数据处理,有效减少云中心数据传输需求,节省网络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公开的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公开的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公开的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计算机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所述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对所述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后,接收所述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检测计算资源信息;若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获取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其中,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包括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根据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向目标设备发送联动控制指令。
或者,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所述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对所述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后,接收所述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检测计算资源信息;若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获取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其中,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包括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根据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向目标设备发送联动控制指令。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公开的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应当理解,本申请公开的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公开的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公开的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公开的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公开的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公开的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边缘网关,所述边缘网关分别与设备端和平台端连接,包括:
获取所述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
对所述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后,接收所述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
检测计算资源信息;
若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获取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其中,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包括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向目标设备发送联动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控制事件在联动规则数据库进行匹配;
若匹配到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联动规则,则将所述联动规则作为所述目标联动规则;
若未匹配到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联动规则,则不执行所述控制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联网状态下,间隔预设时间从所述平台端同步设备端配置信息,所述设备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联动信息;
根据所述控制联动信息更新所述联动规则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计算资源信息,包括:
获取处理器的系统负载情况,以及处理器的任务执行情况,所述处理器包括图形处理器;
根据所述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所述系统负载情况,确定所述计算资源信息是否充足;
若所述任务执行情况为未完成,或所述系统负载情况为资源占用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不足;
若所述任务执行情况为已完成,且所述系统负载情况为资源占用比例小于预设阈值,确定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待接入设备的协议适配包;
热加载所述协议适配包;
根据所述协议适配包为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参数配置;
在待接入设备参数配置完成后,在所述边缘网关新增所述待接入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鉴权信息包括三元组信息,所述三元组信息包括设备标识、密码和权限,所述对所述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从本地获取对应所述设备端的目标密码与目标权限;
根据所述目标密码验证所述设备端的待验证密码;
若所述待验证密码验证通过,根据所述目标权限验证所述设备端的待验证权限;
若所述待验证权限验证通过,确定身份信息确认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离线状态下,将所述控制事件同步存储在本地存储器;
在联网状态下,将所述控制事件同步存储到云服务器。
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边缘网关,所述边缘网关分别与设备端和平台端连接,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设备端发送的设备鉴权信息;
确认模块,用于对所述设备鉴权信息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后,接收所述设备端发送的控制事件;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计算资源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若所述计算资源信息的解析结果为充足,获取对应所述控制事件的目标联动规则,其中,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包括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向目标设备发送联动控制指令。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410104046.1A 2024-01-25 2024-01-25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938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4046.1A CN117938503A (zh) 2024-01-25 2024-01-25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4046.1A CN117938503A (zh) 2024-01-25 2024-01-25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38503A true CN117938503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64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04046.1A Pending CN117938503A (zh) 2024-01-25 2024-01-25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385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6075A (zh) 一种运维管控、运维分析方法及装置
KR102178305B1 (ko) IoT 네트워크 접근을 제어하는 보안 시스템
CN113225339B (zh) 网络安全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88485A (zh) 电力物联网设备模拟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7131516B (zh) 一种运维方法和装置
KR101395830B1 (ko) 프록시를 경유한 접속 세션정보 확인시스템과 이를 기반으로 한 세션정보 확인방법
CN112087475B (zh) 一种云平台组件应用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消息服务器
CN11793850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35368B (zh) 监控数据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553725B (zh) 一种机房监控告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14652B (zh) 视频结构化分析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5333791A (zh) 基于云端的车辆安全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783845B (zh) 数据对账系统及方法、设备、介质
CN11347277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417312A (zh) 共享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16435A (zh) 一种远程控制车辆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67481B (zh) 安防警报信息智能处理方法、安防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7698B (zh) 基于配置文件的视频厂商适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992715B (zh) 一种在线状态云监测及边缘计算装置及方法
CN114125010B (zh) 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集中控制器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4465766B (zh) 基于ssh的远程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91373B (zh) 边缘计算设备接口通信方法、边缘节点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40587A (zh) 信息安全诊断方法和装置
CN108140222B (zh) 被配置为经域概念抽象提供对建筑物装置的访问的框架和方法
CN117811754A (zh)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