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34187A - 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34187A
CN117934187A CN202410095559.0A CN202410095559A CN117934187A CN 117934187 A CN117934187 A CN 117934187A CN 202410095559 A CN202410095559 A CN 202410095559A CN 117934187 A CN117934187 A CN 117934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roll
class
target
teacher
grad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55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宗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zhigang Educatio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nzhigang Educatio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nzhigang Educatio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nzhigang Educatio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55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341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34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34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教师的教师考勤数据;根据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对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根据发放差额,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将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对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对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其中,目标课酬梯度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得到:获取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对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本发明实现了教师工资核算与发放,提高了工资发放准确度和公平性。本发明可应用于工资处理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学校课后服务的教师工资核算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计时或计件方式上,由于课后服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单一的工资核算标准难以满足不同教师、不同服务内容的差异化需求,也难以核算出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实际付出和贡献,这导致了教师的服务质量与工资不匹配,工资发放的准确度低、公平性低。
综上,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待得到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和装置,有效地提高了工资发放准确度和公平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教师的教师考勤数据;
根据所述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
对所述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
根据发放差额,对所述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
将所述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所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
对所述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
根据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对所述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
其中,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获取课程信息;
根据所述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
对所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包括:
根据所述课程信息,设置梯度方案基本信息;
根据课时和第一学生人数,设置每个梯度对应的梯度课酬;
将所述梯度方案基本信息和多项所述梯度课酬进行组合,得到所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包括:
根据目标学校的学校信息,对所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学校处理,得到第一课酬梯度方案;
根据第一班级的第一班级信息,对所述第一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班级处理,得到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包括:
根据第二班级的第二班级信息,从所述教师考勤数据中提取对应的第一考勤数据,所述第一考勤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教师在所述第二班级的考勤数据;
若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已应用于所述第二班级,则根据所述第二班级信息,判断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是否满足分班类型要求;
若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满足分班类型要求,则根据学生考勤数据,从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中提取课酬梯度;
根据所述第一考勤数据和所述课酬梯度,计算对应的第一课酬;
将多项所述第一课酬进行组合,得到所述待校对工资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若所述目标教师的考勤数据只存在于第三班级中,则判断所述第三班级是否存在多名教师的考勤数据;
若所述第三班级不存在多名教师的考勤数据,则判断考勤学生的考勤数据是否只存在于所述第三班级中;
若考勤学生的考勤数据只存在于所述第三班级中,则判断所述第三班级的第二学生人数是否小于预设人数阈值;
若所述第三班级的第二学生人数小于预设人数阈值,则将所述待校对工资单作为所述待发扣工资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发放差额,对所述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包括:
若所述发放差额大于0,则对所述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得到所述待推送工资单;
若所述发放差额小于0,则对所述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扣,得到所述待推送工资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包括:
若所述待确认工资单的核算信息与所述目标教师的考勤信息相符,则判断所述目标教师的工资卡是否已绑定;
若所述目标教师的工资卡已绑定,则判断所述目标教师是否已提交确认信息;
若所述目标教师已提交确认信息,则将所述待确认工资单作为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对所述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包括:
对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进行审核处理;
将审核处理后的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发送到财务人员,生成用工结算批次;
根据所述用工结算批次、发放时间和税费金额,对所述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师工资发放装置,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教师的教师考勤数据;
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
第三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
第四模块,用于根据发放差额,对所述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
第五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所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
第六模块,用于对所述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
第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对所述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
其中,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获取课程信息;
根据所述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
对所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首先获取目标教师的教师考勤数据,根据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然后对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根据发放差额,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再将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对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最后对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从而实现了教师工资核算与发放,提高了工资发放准确度和公平性。其中,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是根据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后,对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进而提高了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的适用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教师梯度方案匹配逻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教师工资单详情明细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教师工资单补发与补扣功能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审核教师工资单功能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教师端中工资单详情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获得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酬梯度配置中基础信息设置功能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酬梯度配置中课时计算方式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课酬梯度配置中学生人数计算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概念,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概念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若”、“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至少一个”、“多个”、“每个”、“任一”等,至少一个包括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是指对应的多个中的每一个,任一是指多个中的任意一个。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课酬梯度方案:指包含了多个梯度的方案,每个梯度可以设置不同的课酬。课酬梯度方案作为工资核算方法的基础,确保了工资核算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每个梯度对应不同的工资水平,以激励老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相关技术中,传统的课后服务学校教师工资结算方式通常由学校统计每位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长,基于这些数据和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出每位教师的应得工资,并对工资计算结果进行审核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再将工资发放到教师的个人银行账户或工资卡中。这种传统的结算方式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
工资核算标准的不公平性:由于课后服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单一的工资核算标准往往难以满足不同教师、不同服务内容的差异化需求。这可能导致某些教师的工作量被低估,而其他教师的工作量被高估,从而造成工资核算的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
核算人员不专业:由于不同学校配属的师资人员不同,有些学校可能没有配备专业的核算人员,导致工资核算结果不准确,甚至出现误差。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在传统的结算方式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透明的核算标准,工资核算过程中容易出现人为干预和不规范操作。这可能导致工资核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甚至可能引发纠纷和争议。
激励机制的不足:按小时结算的方式可能无法充分激励教师在课后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创新精神。由于工资与工作时间直接挂钩,教师可能更倾向于按照规定的时间提供服务,而缺乏主动探索和创新的动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涉及工资处理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可应用于终端中,也可应用于服务器中,还可以是运行于终端或服务器中的软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以及车载终端等,但并不局限于此;服务器端可以配置成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配置成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配置成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服务器还可以是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服务器;软件可以是实现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的应用等,但并不局限于以上形式。
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具体解释: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图,图1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7。
步骤S101、获取目标教师的教师考勤数据;
步骤S102、根据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
步骤S103、对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
步骤S104、根据发放差额,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
步骤S105、将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
步骤S106、对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
步骤S107、根据目标核算工资单,对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7,实现了教师工资核算与发放,提高了工资发放准确度和公平性。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101中,可以通过考勤系统获取目标教师的教师考勤数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目标教师的教师考勤数据,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根据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根据第二班级的第二班级信息,从教师考勤数据中提取对应的第一考勤数据,第一考勤数据用于表征目标教师在第二班级的考勤数据;
若目标课酬梯度方案已应用于第二班级,则根据第二班级信息,判断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是否满足分班类型要求;
若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满足分班类型要求,则根据学生考勤数据,从目标课酬梯度方案中提取课酬梯度;
根据第一考勤数据和课酬梯度,计算对应的第一课酬;
将多项第一课酬进行组合,得到待校对工资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核算周期结束时,可以以学校或班级为维度发起工资单生成,根据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实际表现和数据,按照预设的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教师的待校对工资单,该工资单详细列出了老师的基本工资、奖金、扣款、工作考勤等明细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学期、月份、教师考勤数据等信息,生成对应学校或班级的教师的待校对工资单,以预览本核算周期要生成的工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根据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可以是先根据第二班级的第二班级信息,从教师考勤数据中提取对应的第一考勤数据。其中,第一考勤数据用于表征目标教师在第二班级的考勤数据,第二班级信息可以包括分班类型、学生考勤数据。然后判断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是否已应用于第二班级,若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没有应用于第二班级,则判断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是否已应用于第二班级所在的学校,若目标课酬梯度方案已应用于第二班级所在的学校,则将该目标课酬梯度方案应用于第二班级,否则不生成待校对工资单;若目标课酬梯度方案已应用于第二班级,则根据第二班级信息,判断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是否满足分班类型要求,其中,分班类型可以包括早托、午托、晚托、素质课。若目标课酬梯度方案不满足分班类型要求,则不生成待校对工资单;若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满足分班类型要求,则根据学生考勤数据,从目标课酬梯度方案中提取课酬梯度。示例性地,获取得到学生考勤数据为30人,当以节课为核算维度时,可以提取对应的梯度为每课时60课酬;当以学生人数为核算维度时,可以提取对应的梯度为每学生5课酬。然后根据第一考勤数据和课酬梯度,计算对应的第一课酬。示例性地,获取得到第一考勤数据为教师上课2课时,当以节课为核算维度时,可以计算得到第一课酬为120;当以学生人数为核算维度时,可以计算得到第一课酬为150。最后将多项第一课酬进行组合,得到待校对工资单。更多地,由于待校对工资单数据是可以重复生成,但同时满足同个月、同个学期、同个学校要求的待校对工资单只能存在一条,可以通过比对“已生成”待校对工资单信息(如:状态、出勤数、工资金额等)并全量展示,当“已生成”的待校对工资单状态为“结算中、已结算”(工资发放中)时,则不允许该待校对重复生成。如图3所示,展示了待校对工资单的薪酬计算详情,包括教师存在考勤数据的分班、应用的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每天应结算的课酬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中,对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在预设时间段内,若目标教师的考勤数据只存在于第三班级中,则判断第三班级是否存在多名教师的考勤数据;
若第三班级不存在多名教师的考勤数据,则判断考勤学生的考勤数据是否只存在于第三班级中;
若考勤学生的考勤数据只存在于第三班级中,则判断第三班级的第二学生人数是否小于预设人数阈值;
若第三班级的第二学生人数小于预设人数阈值,则将待校对工资单作为待发扣工资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老师因教学工作繁重而容易在考勤环节出现疏漏。由于同一学校内不同老师间的考勤可能相互影响,这最终可能导致老师工资的错发或多发。为确保待校对工资单与其他数据不冲突,当有新的待校对工资单生成时,可以通过内置算法对生成的工资单进行自动校验,对所有对应学校和对应月份的老师工资计薪相关的考勤进行全面检查,核对工资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一旦检测到数据异常或错误,则自动进行修正或标记为待人工处理,以确保工资核算的准确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预设时间段内,判断目标教师的考勤数据是否只存在于第三班级中,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包括一个课时。若目标教师的考勤数据只存在于第三班级中,则可以说明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存在目标教师到多个班级同时上课的情况,以避免因重复记录导致的工资计算错误,然后判断第三班级是否存在多名教师的考勤数据。若第三班级不存在多名教师的考勤数据,则可以说明在同一时间段内第三班级只存在一名教师上课,以提高工资分配的准确性,然后判断考勤学生的考勤数据是否只存在于第三班级中。若考勤学生的考勤数据只存在于第三班级中,则可以说明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存在考勤学生到多个班级同时上课的虚假考勤,然后判断第三班级的第二学生人数是否小于预设人数阈值。若第三班级的第二学生人数小于预设人数阈值,则可以说明在同一时间段内第三班级符合开班人数要求,以确保考勤数据的合理性,然后将待校对工资单作为待发扣工资单。更多地,当对目标学校中目标月份的待校对工资单进行自动化检查时,该校的这批老师工资数据将被暂时锁定,无法对这些数据执行其他操作,需等待校对完成后方可进行后续处理,并提供进度条以提示当前校验进度,以确保操作透明度和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校对过程的关键措施可以包括缓存快照存储、数据一致性保障、数据金额一致性提高、数据安全性增强。其中,缓存快照存储用于表征待校对工资单作为缓存快照暂时存储在系统的缓存中,而不是直接写入数据库,使得可以在最终确认生成之前,任何可能的数据变动或误差都可以在不影响原始数据的情况下进行修正。数据一致性保障用于表征通过将待校对工资单存储在缓存中,以确保数据在最终确认之前的可修改性,避免因数据提前落库而造成的不一致问题,同时只有在校对完成后才会被写入数据库。数据金额一致性提高用于表征校对后的工资单金额与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保持一致,由于所有数据在最终校对完成前都保持在缓存中,因此任何修改或调整都不会影响到已经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从而确保了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数据安全性增强用于表征校对完成前的工资单数据不写入数据库,并可以在出现异常问题时迅速进行修正,以增强数据安全性,无需担心对系统整体数据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上述校对过程的关键措施可以提高待校对工资单数据的精确性、一致性和安全性,为后续的推送和发放流程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4中,根据发放差额,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若发放差额大于0,则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得到待推送工资单;
若发放差额小于0,则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扣,得到待推送工资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多发或少发等特殊情况,可以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或补扣,以灵活、准确地处理工资差额问题。具体地,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工资单管理界面的补发与补扣的功能入口,来对待发扣工资单执行补发或补扣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在操作界面中选择需要补发或补扣的待发扣工资单,然后判断发放差额是否大于0,若发放差额大于0,则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为待发扣工资单增加补发金额,其中补发金额为正数;若发放差额小于0,则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扣,为待发扣工资单减少补扣金额,并检查补扣后的待发扣工资单金额是否大于0。最后详细记录所有的补发或补扣操作详情,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或操作金额,并进行确认,得到待推送工资单。其中所记录的补发或补扣操作详情可以用于后续的审计和核查,以确保工资发放的透明性和准确性。更多地,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能够灵活处理工资发放过程中的各种特殊情况,以确保每位老师的权益得到妥善保障。同时,通过严格的验证和记录机制,也提高了整个过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5中,将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可以是先对待推送工资单进行异常信息检查处理,然后将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工资核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在自动检查完成后,如果检测到异常内容,则可以通过人工介入进行确认和处理,在所有异常都得到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推送工资单供教师确认,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工资核算的公正性。当检测发现异常后,可以先标记并提示检测到的异常数据,如考勤异常、学生异常等,并将异常信息通知到运营人员,运营人员根据接收到的异常信息,与老师或相关责任人进行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并协商解决方案,在沟通确认后,可以手动调整考勤数据,以消除异常或冲突,再重新生成涉及异常的待推送工资单,并自动触发校对机制,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更多地,在一些预设情况下,若异常数据是可以被接受的,或者暂时无法解决的,则可以选择确认推送该异常工资单,即保留异常数据并继续工资核算流程,并记录和跟踪后续处理情况,以便后续审计或分析使用。进一步地,当所有异常信息处理完毕并经过自动校验后,如图5所示,可以对待推送工资单进行再次审核。在工资单审核界面中,展示当前学校中当前月份的所有待推送工资单列表,在确认所有工资单无误后,通过审核操作触发审核推送流程。在触发审核推送流程后,将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所有经过审核的待推送工资单的状态将从“待推送”更新为“待确认”,这一变化可以在管理系统中查看。其中,推送方式可以包括教师端APP通知、短信或电子邮件,可以通过上述推送方式向目标教师发送工资单确认提醒。改提醒信息可以包含工资单的简要信息和确认链接,以确保目标教师能够及时接收并查看工资详情。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6中,对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若待确认工资单的核算信息与目标教师的考勤信息相符,则判断目标教师的工资卡是否已绑定;
若目标教师的工资卡已绑定,则判断目标教师是否已提交确认信息;
若目标教师已提交确认信息,则将待确认工资单作为目标核算工资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待确认工资单后,如图6所示,可以先通过通知信息中的链接或在教师端APP对应功能页面获取待确认工资单的核算信息,并核对各项数据,如考勤明细、补发奖金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然后判断待确认工资单的核算信息与目标教师的考勤信息是否相符,若待确认工资单的核算信息与目标教师的考勤信息相符,则判断目标教师的工资卡是否已绑定。若目标教师的工资卡未绑定,则执行签约绑卡操作,得到绑定后工资卡,绑定后工资卡用于接收后续发放的工资;若目标教师的工资卡已绑定,则可以通过教师端APP确认功能页面获取工资单的确认信息,判断目标教师是否已提交确认信息。若目标教师未提交确认信息,则可以通过教师端APP的反馈功能或直接联系目标教师来获取问题反馈,并记录反馈的问题,启动异常处理流程,以确保目标教师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若目标教师已提交确认信息,则可以说明目标教师对待确认工资单内容无异议,将待确认工资单作为目标核算工资单,为后续工资发放流程作准备。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及时的通知和反馈机制,确保目标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到待确认工资单的工资详情,使得目标核算工资单在最终发放前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过程的透明度和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7中,根据目标核算工资单,对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对目标核算工资单进行审核处理;
将审核处理后的目标核算工资单发送到财务人员,生成用工结算批次;
根据用工结算批次、发放时间和税费金额,对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管理平台统一发放的方式来进行工资发放,并执行一系列的标准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流程的透明性。根据目标核算工资单,对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可以是先对目标核算工资单进行审核处理,然后将审核处理后的目标核算工资单发送到财务人员,生成用工结算批次,为后续的结算工作做准备,其中,用工结算批次是根据不同地区代理所设置的工资结算方案来生成的,以确保不同地区、不同代理下的教师都能够按照约定的工资结算方案获得工资。并且,通过内部多级财务审核的方式对用工结算批次进行审核,以确保数据的无误和流程的合规性。最后根据用工结算批次、发放时间和税费金额,对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其中,发放时间可以包括定时发放或立即发放,以满足不同的发放需求。税费金额可以通过内部用工结算平台来计算,为目标教师提供报税服务,以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更多地,还可以通过学校自行发放的方式来进行工资发放,先通过学校端获取目标核算工资单的工资数据,然后按照学校自行设置的流程和规定进行工资发放,这为学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同时,在工资发放过程中可以通过管理平台获取技术支持和服务,以确保工资数据的顺利下载和后续问题的及时解决。综上,通过管理平台或学校来进行工资发放的方式,既保证了工资发放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又为管理平台或学校提供了操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教师工资的发放过程中,可以进行抽查以确保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的正确性。为了提高这一过程的效率,可以通过自动化检查的方式,使用预设的课酬梯度标准,对教师的工资明细进行快速核对,从而迅速定位任何潜在的不一致或错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选择一个或多个代理商、特定的月份以及要应用的课酬梯度标准,然后根据课酬梯度标准对工资单明细进行检查,其中,工资单明细可以包括工资单中涵盖的每一节课的详细信息。再检查工资单状态,其中,工资单状态可以包括待中台审核、待确认、已确认或已结算。最后根据签到信息,使用财务设置的课酬梯度标准重新计算计算课酬人数和课时费,若课酬人数和课时费中任何一项与教师工资单明细中的数据不匹配,则将该工资单标记为异常,其中,签到信息可以包括、已签到已缴费、已签到未缴费、请假人数、去上素质课人数。更多地,在检查过程中,若课酬类型不符合财务设置的课酬梯度标准,则将检查结果中的检查计算课酬人数和检查课时费均记录为0,并将该工资单标记为异常。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引入自动化检查功能,根据工作量和课酬梯度标准来检查工资,不仅减少了人工检查错误的风险,还提高了核查教师工资的效率和准确性,维护了薪酬体系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确保工资发放的公正性、准确性和透明度,可以构建一个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包括教师监督、学校监督、财务与审计监督、教育管理机构监督。其中,教师监督用于表征让教师来监督工资发放过程,教师作为工资的直接受益者,是监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专门的平台或渠道,如教师端APP,随时查询工资明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不仅增强了教师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也有助于建立教师对工资发放过程的信任。学校监督用于表征让学校来监督工资发放过程,学校作为教师的雇主,对工资的发放负有直接责任,可以通过学校端对工资数据进行核对,确保与学校的记录一致,以确保发放流程的合规性和高效性。财务与审计监督用于表征让财务人员或审计人员来监督工资发放过程,对工资发放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计,可以先对工资数据进行详细的核对和分析,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然后对工资发放的流程进行审计,以确保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育管理机构监督用于表征让教育管理机构来监督工资发放过程,可以通过教育管理机构端来进行监督,不仅提高了工资发放的公正性、透明度和合规性,还提升了教育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公信力。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来确保每一位教师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也为学校、平台和教育管理机构提供了一个清晰、准确的工资发放管理依据,不仅增强了各方的信任和合作,还推动了教育行业的工资发放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获得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3。
步骤S201、获取课程信息;
步骤S202、根据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
步骤S203、对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3,根据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课程信息、班级类型和班级人数等因素,设置课酬梯度方案,不同的班级可以设置为不同的课酬梯度方案,再应用到不同班级中,以满足各种课程模式下的特殊计费要求,提高了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201中,可以通过学校管理系统获取课程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课程信息,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2中,根据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根据课程信息,设置梯度方案基本信息;
根据课时和第一学生人数,设置每个梯度对应的梯度课酬;
将梯度方案基本信息和多项梯度课酬进行组合,得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根据课程信息,设置梯度方案基本信息。如图8所示,梯度方案基本信息可以包括教师课酬梯度方案名称、适用学期、请假加入课酬、去上素质课计入课酬和默认课酬方案。其中,适用学期用于表征配置当前课酬梯度方案的启用的学期,不同学期可配置不同的课酬方案,默认为当前学期;请假加入课酬用于表征学生请假的考勤将参与教师课酬梯度计算;去上素质课计入课酬用于表征“去上素质课”的学生考勤将参与教师课酬梯度计算;默认课酬方案用于表征新添加的或未指定适用方案的学校将默认使用当前课酬梯度方案计算教师工资。然后根据课时和第一学生人数,设置每个梯度对应的梯度课酬。为了避免在计费过程中出现任何混淆或错误,可以为每一个课程类型设置梯度规则,以提高当前课酬梯度方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保障教师和学校的权益。核心梯度规则是以班级上课人数为基础来设置的,不同的班级人数将对应不同的课酬标准,根据班级上课人数,可设置多个梯度,每个梯度结合上层课酬计算维度方可计算出特定的课酬标准。其中,梯度可以输入大于0的整数,金额可以输入大于等于0的数字,小数点后最多保留两位。梯度填入规则为递增序列,即B=A+1,D=C+1,以此类推,填入的人数不可小于前一层梯度的人数。如果前一层梯度为空,则当前层梯度显示“-”,并且下一层梯度置灰并禁止输入。可以将课酬计算方式分为两类,如图9所示,可以根据课时(即以课时为维度),对每个梯度设置人数范围及对应的梯度课酬(即单课时的课酬),如图10所示,还可以根据第一学生人数(即以学生人数为维度),对每个梯度设置人数范围及对应的梯度课酬(即单个学生的课酬)。最后,可以将梯度方案基本信息和多项梯度课酬进行组合,得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更多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允许选择是否将欠费学生纳入课酬计算中,这增加了计费的灵活性。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还允许用户通过点击“复制到其他课程类型梯度”按钮,将当前梯度设置快速复制到其他分班类型中,这大大简化了配置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3中,对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学校的学校信息,对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学校处理,得到第一课酬梯度方案;
根据第一班级的第一班级信息,对第一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班级处理,得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学校可能存在不同的需求和情况,可以先根据目标学校的学校信息,选择性地将适用的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应用到目标学校,得到第一课酬梯度方案,其中,学校信息可以包括学校名称、地理位置。具体地,在选择适用的目标学校时,可以在当前学期中从未被选为应用当前课酬梯度方案的学校中进行选择,这意味着已经应用了当前课酬梯度方案的学校不在选择范围内。当将符合条件的学校添加到应用学校的列表中时,所添加的学校将按照设定的课酬梯度方案来计算教师的课酬。当没有符合条件的学校可选时,可以显示“暂无可选择的学校”的提示信息,以便用户了解当前状态。然后根据第一班级的第一班级信息,将第一课酬梯度方案应用到第一班级,得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其中,第一班级信息可以包括班级名称、班级类型。由于不用班级的工作量可能存在差异,可以为不同的班级独立设置不同的课酬梯度方案,从而提高课酬计算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更多地,对于已应用其他课酬梯度方案的学校或班级,可以显示其适用的课酬梯度方案,这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和一致性,以使运营人员能清楚地了解每个学校的课酬计算方式。具体地,运营人员可以在课酬梯度管理页面查看已设置的课酬梯度方案信息,课酬梯度管理页面详细展示不同课程类型的梯度方案信息,清晰呈现应用的学校、所属学期方案名称、不同课程类型(午托/晚托/素质课)的梯度方案等信息。同时,课酬梯度管理页面还具备编辑、复制、删除等多样化功能,以满足运营人员在课酬管理过程中的多种需求。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目标教师的教师考勤数据,根据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然后对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根据发放差额,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再将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对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最后对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从而实现了教师工资核算与发放,提高了工资发放准确度和公平性。其中,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是根据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后,对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进而提高了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的适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教师工资发放装置,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教师的教师考勤数据;
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
第三模块,用于对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
第四模块,用于根据发放差额,对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
第五模块,用于将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
第六模块,用于对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
第七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核算工资单,对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
其中,目标课酬梯度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获取课程信息;
根据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
对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
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装置实施例中,本装置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至少一个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图1所示的方法。
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装置实施例中,本装置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教师的教师考勤数据;
根据所述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
对所述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
根据发放差额,对所述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
将所述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所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
对所述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
根据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对所述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
其中,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获取课程信息;
根据所述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
对所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包括:
根据所述课程信息,设置梯度方案基本信息;
根据课时和第一学生人数,设置每个梯度对应的梯度课酬;
将所述梯度方案基本信息和多项所述梯度课酬进行组合,得到所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包括:
根据目标学校的学校信息,对所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学校处理,得到第一课酬梯度方案;
根据第一班级的第一班级信息,对所述第一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班级处理,得到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包括:
根据第二班级的第二班级信息,从所述教师考勤数据中提取对应的第一考勤数据,所述第一考勤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教师在所述第二班级的考勤数据;
若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已应用于所述第二班级,则根据所述第二班级信息,判断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是否满足分班类型要求;
若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满足分班类型要求,则根据学生考勤数据,从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中提取课酬梯度;
根据所述第一考勤数据和所述课酬梯度,计算对应的第一课酬;
将多项所述第一课酬进行组合,得到所述待校对工资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若所述目标教师的考勤数据只存在于第三班级中,则判断所述第三班级是否存在多名教师的考勤数据;
若所述第三班级不存在多名教师的考勤数据,则判断考勤学生的考勤数据是否只存在于所述第三班级中;
若考勤学生的考勤数据只存在于所述第三班级中,则判断所述第三班级的第二学生人数是否小于预设人数阈值;
若所述第三班级的第二学生人数小于预设人数阈值,则将所述待校对工资单作为所述待发扣工资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发放差额,对所述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包括:
若所述发放差额大于0,则对所述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得到所述待推送工资单;
若所述发放差额小于0,则对所述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扣,得到所述待推送工资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包括:
若所述待确认工资单的核算信息与所述目标教师的考勤信息相符,则判断所述目标教师的工资卡是否已绑定;
若所述目标教师的工资卡已绑定,则判断所述目标教师是否已提交确认信息;
若所述目标教师已提交确认信息,则将所述待确认工资单作为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对所述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包括:
对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进行审核处理;
将审核处理后的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发送到财务人员,生成用工结算批次;
根据所述用工结算批次、发放时间和税费金额,对所述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
9.一种教师工资发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教师的教师考勤数据;
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教师考勤数据和目标课酬梯度方案,生成待校对工资单;
第三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校对工资单进行校对处理,得到待发扣工资单;
第四模块,用于根据发放差额,对所述待发扣工资单进行补发补扣处理,得到待推送工资单;
第五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推送工资单推送到所述目标教师,得到待确认工资单;
第六模块,用于对所述待确认工资单进行确认处理,得到目标核算工资单;
第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核算工资单,对所述目标教师进行工资发放;
其中,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获取课程信息;
根据所述课程信息,设置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
对所述待应用课酬梯度方案进行应用处理,得到所述目标课酬梯度方案。
10.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410095559.0A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934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5559.0A CN117934187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5559.0A CN117934187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34187A true CN117934187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60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5559.0A Pending CN117934187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341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902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 presenting financial information
CN108228635A (zh) 财务数据的导入方法、装置及财务系统
Bukhtiarova et al. Ensuring transparency of key public finance authorities
US1183681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institutional optimization for a candidate application system
CN117934187A (zh) 一种教师工资发放方法和装置
RU2706177C1 (ru)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контроля рационализатор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CA3035049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institutional optimization for a candidate application system
Nicholaus et al. CONTRIBUTIONS OF FACILITY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TOWARD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AMONG PUBLIC PRIMARY SCHOOL HEADS IN MOSHI MUNICIPALITY, TANZANIA
Pavelko et al. Payroll accounting of construction companies: aspects of org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in competitiveness potential management
CN11091025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510088B (zh) 一种信息系统运维闭环管理系统及方法
US2024009650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regulation adherenc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ata quality assurance: module 3: site assessment of data quality: data verification and system assessment: web annex: implementation guide
US2022023772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data sharing in relation to a plurality of admission applications
Abhiyan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government of India
Abuya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Reforms on Value Addedd Tax Compliance among Medium Sized Firms in Kisumu Town
Dodaro et al. Fede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Substantial Progress Made since the CFO Act of 1990 and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Opportunities for Enhancement
Hillman For-Profit Schools: Experiences of Undercover Students Enrolled in Online Classes at Selected Colleges. A Report to the Chairman, Committee on Health, Education, Labor, and Pensions, US Senate. GAO-12-150.
Dortch Comparison of Post-9/11 GI Bill® and Pell Grant Administration. CRS Report R44088, Version 3.
Stone Quality Control Review of the Tate and Tryon Fiscal Year 2016 Single Audit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Keshava 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 to Study and Implement Asset Liability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n select Rural Cooperative Banks in Uttar Pradesh.
Wei et al. Evaluation, Comparison, and Improve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Caltrans Financial Programming Processes and Tools
Ameer Irregularities, Frauds and the Necessity of Technical Auditing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Gonapinuwala Leave Management System for Sri Lanka Teachers’ Service
SPECIAL INSPECTOR GENERAL FOR AFGHANISTAN RECONSTRUCTION ARLINGTON VA Department of Defense Task Force for Business and Stability Operations' Business Improvement Support: Audit of Costs Incurred by Leidos, In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