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278C - 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278C
CN1179278C CNB011157216A CN01115721A CN1179278C CN 1179278 C CN1179278 C CN 1179278C CN B011157216 A CNB011157216 A CN B011157216A CN 01115721 A CN01115721 A CN 01115721A CN 1179278 C CN1179278 C CN 117927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wireless
information
computers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157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87126A (zh
Inventor
华育正
叶岱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CNB011157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278C/zh
Publication of CN1387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7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2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27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搜寻步骤,包括:a1将无线功能从原本使用无线基站的模式切换成点对点传输模式,并设定预设值;a2将目前的IP地址全部释放,并更新其IP地址;a3利用一第一互联网络通信协议送出搜寻信息,以询问是否有其他电脑位于邻近区域;a4若接收到某一电脑的回复信号,则将回复电脑的详细数据储存到数据库中,若无则持续进行步骤a3至a4;和b信息互传步骤,利用一第二互联网络通信协议通过无线方式将该至少二台具有无线网络卡的电脑连线,使该至少二台具有无线网络卡的电脑之间可互传信息。本方法不需通过无线基站,即可进行点对点的信息传输,并可自动设定传输参数,使用极为方便。

Description

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特别是一种无线式点对点的信息传输方法,是利用无线方式通过无线网络卡实现个人电脑之间的连接及互传信息。
背景技术
在网络时代,个人电脑之间经常需要互相交换数据,二部电脑之间若欲互相交换数据,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下列二种:
第一种,将二部电脑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分别连接互联网络或区域网络,然后,通过各种网络服务器,例如文件转换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服务器、邮件服务器、ICQ服务器等,来交换数据。此方法的优点是没有距离限制,只要能连上网络即可互相交换数据。其缺点则是要具备联网设备,如:集线器、路由器、网络线、数据机、电话线及无线基站等等。
第二种,二部电脑以点对点的方式直接连线,这种点对点连线方式因有线或无线的不同尚可分为三种,第一种点对点连线方式是使用串行接口互相连接;因为几乎每一部个人电脑都有串行接口,便于相互连接,但有距离限制;第二种点对点连线方式为使用网格卡互相连接,目前大部分个人电脑都已配备网格卡,因此,这种方式也是一种简便的有线连接方式,而且其传输速度更胜过前一种方式,但也有距离限制;第三种点对点连线方式为无线方式,是利用无线网络卡互相连接:这种方式不需要连接线,实施方便,无距离限制。此外,随着无线网络通信趋势的发展,无线网络卡的成本日益降低,此种方式已逐渐成为最佳的方式。但是,目前,实现笔记型个人电脑通过无线网络卡互相联系的程序设定较困难。
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现有的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中的传输步骤示意图,其中,首先在步骤S01中,先建立一个组态分布图(configurationprofile)。
接着在步骤S02中,将该分布图内的连线功能设为“点对点”(peer topeer)。
接着在步骤S03中,在该组态分布图中加入电脑名称,对将要互传信息的二个电脑设定为相同的电脑名称。
再接着于步骤S03中,在该组态档中加入电脑名称,且欲互传信息的二电脑需设定为相同的电脑名称。
接着在步骤S04中,将传送端的个人电脑的互联网络地址与接收端的个人电脑的互联网络地址设定在同一等级中。
在步骤S05中,确定传送端与接收端的个人电脑中都安装有NetBEUI通信协定。
最后在步骤S06中,通过WINDOWS95/98/ME/NT/2000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网络芳邻”与接收端的个人电脑互相连接,并可互传信息。
然而,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一、设定过程过于繁复,须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才能正确完成整个设定,一般使用者很难独立完成,然而,一般使用者却经常碰到需要互相交换数据的机会。例如,甲乙二人在会议场合见面,且各自携带具有无线网络卡且执行图1所示的流程的信息传输程序的笔记型电脑;甲想把某些数据传给乙,但现场并无联网设备,二人尝试着使用图1所示的流程的信息传输程序来建立点对点的连接,但是二人的电脑知识极为有限,因而,未能实现数据传输。
第二,无法快速切换连线对象,如果要切换连线对象,必须重新设定一个组态分布图,并重复上述各设定步骤,但设定工作极为费时费力,而且很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设定参数的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本发明的一种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其适用于至少二台具有无线网络卡的电脑;包括以下步骤:
a搜寻步骤,包括:a1将无线功能从原本使用无线基站的模式切换成点对点传输模式,并设定预设值;a2将目前的IP地址全部释放,并更新其IP地址;a3利用一第一互联网络通信协议送出搜寻信息,以询问是否有其他电脑位于邻近区域;a4若接收到某一电脑的回复信号,则将回复电脑的详细数据储存到数据库中,若无则持续进行步骤a3至a4;和
b信息互传步骤,利用一第二互联网络通信协议通过无线方式将该至少二台具有无线网络卡的电脑连线,使该至少二台具有无线网络卡的电脑之间可互传信息。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二台采用本发明的笔记型个人电脑之间的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切换至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模式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进行信息传送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进行信息接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其表示本发明的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的实施例,图2表示二台采用本发明的笔记型个人电脑(以下分别称为电脑10与电脑20)之间的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此二台笔记型电脑10、20需分别配备有一个无线网络卡(未显示),并可执行本发明的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若要从电脑10将数据传给电脑20,则可采用本发明的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来为电脑10与电脑20之间建立点对点的连接。
图3至图5表示本发明的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图3中,当二电脑10、20之间欲进行信息传输时,两者均需执行步骤S10,以将电脑切换成点对点模式,并搜寻及记录附近电脑的数据。
首先,执行步骤S11,将无线功能从原本使用无线基站的模式切换成点对点传输模式,并设定一些预设值。接着,进入步骤S12,其中,所执行的工作是将目前的IP地址全部释放,并更新其IP地址。
接着在步骤S13中,按用户通信协定(User Datagram Protocol)送出搜寻信息,以询问是否有其他电脑位于邻近区域。
接着在步骤S14中,持续侦测是否有其他电脑回复,若无,则持续进行步骤S13至S14;反之,若接收到某一电脑的回复信号,则进行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将步骤S14回复电脑的详细资料,包括其电脑名称及互联网络地址,储存到数据库中。上述步骤S13至步骤S15将持续进行,直到点对点传输模式终止。
在图2中,只有二台电脑10、20的情况下,若二电脑均执行本发明上述的步骤S10,则电脑10将可搜寻到电脑20的存在,并记录于其数据库。同样,电脑20亦可搜录到电脑10的存在。
此时,若欲由电脑10传送信息给电脑20,则电脑10需执行图4中的信息传送步骤S20,而电脑20则执行图5中的信息接收步骤S30。
以下配合图4详细说明电脑10执行步骤S20的过程。首先,进行步骤S21,电脑10自其数据库中所储存的所有邻近的电脑中选择一传递的对象电脑,如选择电脑20。
接着在步骤S22中,电脑10发出信息,询问电脑20是否已就绪,即是否已准备好接收信息。接着,在步骤S23中,若未接收到电脑20就绪的回复,则持续重复进行步骤S22至步骤S23;若电脑20已就绪,则跳至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电脑10使用TCP/IP通信协定来建立与电脑20之间的连接。当完成连接之后,即跳至步骤S25,将指定的信息经由无线网络卡(未显示)及TCP/IP通信协定而传送至电脑20。
以下配合图5详细说明电脑20执行步骤S30的过程。首先,在步骤S31中,电脑20检查是否有其它电脑要传送信息过来。若无,则重复进行步骤S31。等待信息;反之,若接收到电脑10在步骤S22发送的询问信息,则跳至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电脑20回复一信息给电脑10,告知其已就绪。
接着,进入步骤S33,等候电脑10完成TCP连接。完成之后,即跳至步骤S34,接收了电脑10传送来的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本发明的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可执行任何具备视窗作业系统的个人电脑,使得该个人电脑可与另一部同样采用本发明的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的个人电脑进行点对点连接,并传送信息。本发明的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包括搜寻与记录功能、传送信息功能及接收信息功能。
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法操作简单,对使用者来说,仅需进行简单的切换及下指令进行信息的传送与接收。整个过程不需复杂的设定,任何一般使用者都能轻松操作。与现有技术相较,使用本方法不需通过无线基站,即可进行点对点的信息传输,并可自动设定传输参数,使用极为方便,实用性强。
上述内容是利用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即使有人在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稍作变动,仍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其适用于至少二台具有无线网络卡的电脑;包括以下步骤:
a、搜寻步骤,包括:
a1将无线功能从原本使用无线基站的模式切换成点对点传输模式,并设定预设值;
a2将目前的IP地址全部释放,并更新其IP地址;
a3利用一第一互联网络通信协议送出搜寻信息,以询问是否有其他电脑位于邻近区域;
a4若接收到某一电脑的回复信号,则将回复电脑的详细数据储存到数据库中,若无则持续进行步骤a3至a4;和
b、信息互传步骤,利用一第二互联网络通信协议通过无线方式将该至少二台具有无线网络卡的电脑连线,使该至少二台具有无线网络卡的电脑之间可互传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至少二台具有无线网络卡的电脑均为执行WINDOWS95/98/ME/NT/2000操作系统的笔记型个人电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互联网络通信协议为用户数据报通信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互联网络通信协议为传输控制通信协议。
CNB011157216A 2001-05-21 2001-05-21 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927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157216A CN1179278C (zh) 2001-05-21 2001-05-21 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157216A CN1179278C (zh) 2001-05-21 2001-05-21 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7126A CN1387126A (zh) 2002-12-25
CN1179278C true CN1179278C (zh) 2004-12-08

Family

ID=4662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572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9278C (zh) 2001-05-21 2001-05-21 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27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07006312A (es) * 2005-02-18 2007-07-0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rreglos para proporcionar comunicaciones de igual a igual en una red movil terrestre public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7126A (zh) 2002-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0985C (zh) 处理呼叫的方法和对应的无线移动终端
CN1227861C (zh) 在可变数据率环境下控制多逻辑数据流的方法和设备
CN1253808C (zh) 局域网中动态过程分配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165196C (zh) 拒收呼叫始发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US20110314100A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Peer To Peer 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599348A (zh) 用于改进对等自组织网络中的连接控制的机制
CN1882935A (zh) 向移动节点提供位置特定的服务
CN1510866A (zh) 自适应选择网络的方法
CN1455570A (zh) 无线权标发现和协议协商的方法及包含该协议的无线装置
CN1408162A (zh) 基于路由发现的微微网构成
CN1708924A (zh) 用于移动自组织通信网的设备检测和业务发现系统与方法
EP1233576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data
CN1482771A (zh) 一种利用一个号码来标识一个用户群组进行网络通讯的实现方法
CN1719808A (zh) 在基于无线分组的网络中的节能
CN1115843C (zh) 无线数据通信设备和方法
CN1402466A (zh) 用于数据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51967A (zh) 用户网络中用户设备的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N1736067A (zh) 通过应答由从终端转发的询问、由主单元与待并入网络中的终端建立连接形成adhoc网络的网络和终端
CN1977509A (zh) 从服务器集中选择一个服务器的方法
CN1179278C (zh) 无线式点对点信息传输方法
CN1201545C (zh) 无线网络接口
CN1578243A (zh) 用于在一个数据网中配置一个设备的方法和布置
CN1264377C (zh) 便携信息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及连接确立方法
CN1643856A (zh) 复制和发布信息以识别通信系统用户的特征的方法
CN1203720C (zh) 实现移动设备自动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ONHQI CO., LTD.; WEICHUANG ZITO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CER COMPU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207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20726

Applicant after: Acer Inc

Applicant after: Weichuang Zitong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Acer Computer Co., Ltd.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