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15278A -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15278A
CN117915278A CN202410077845.4A CN202410077845A CN117915278A CN 117915278 A CN117915278 A CN 117915278A CN 202410077845 A CN202410077845 A CN 202410077845A CN 117915278 A CN117915278 A CN 117915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request message
network element
address information
control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778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晶
付日哨
贾聿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4100778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152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15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152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网元和策略控制功能之间的信息交互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定制网业务的不断发展,对网络隔离和功能定制提出更高要求。在语音业务场景中,通过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和策略控制功能(PolicyControl Function,PCF)之间信令交互,实现语音专用承载的建立。用户网络自建IMS时,边缘IMS和核心网络的PCF对接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当前主流IMS和PCF之间的交互方式如图1所示,仍沿用原有Rx接口,使用Diameter协议(一种计算机协议)对接,PCF侧需要引入Diameter协议,增加了网元实现的复杂度。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网元和策略控制功能之间的信息交互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
可选地,在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之后,方法包括:接收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用于回应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一回应消息;对第一回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生成第二回应消息,其中,第二回应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将第二回应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替换为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二回应消息。
可选地,在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对多个边缘网元和多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进行配置,并对多个边缘网元和多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映射关系进行配置。
可选地,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包括: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以及映射关系从多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中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接收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和目标网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是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在接收到目标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时记录的;对第三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四请求消息,并根据标识信息确定目标网元,其中,第四请求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将第四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第四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向目标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
可选地,根据标识信息确定目标网元,包括:根据标识信息从多个边缘网元的地址信息中确定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在向目标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用于回应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的第三回应消息;对第三回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生成第四回应消息,其中,第四回应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将第四回应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替换为第三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并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回应消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消息传输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转化模块,用于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第一替换模块,用于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消息传输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消息传输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的方式,通过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进行传递,这样策略控制单元侧不需要引入额外的计算机协议,从而实现了网元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网元和策略控制功能之间的信息交互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消息转发模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消息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消息传输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消息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云端服务器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图2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消息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02a、102b,……,102n来示出)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1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I/O接口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巡检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通信设备巡检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模块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
步骤S204,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
步骤S206,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
步骤S208,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通过采用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的方式,通过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进行传递,这样策略控制单元侧不需要引入额外的计算机协议,从而实现了网元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网元和策略控制功能之间的信息交互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上述步骤S202至步骤S208。
需要说明的是,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为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均被替换的第二请求消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边缘网元可以为IMS中的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单元(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P-CSCF),P-CSCF是IMS中与用户的第一个连接点,P-CSCF提供注册鉴权、信令保护、信令压缩、媒体授权、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信令路由、紧急呼叫、漫游计费等功能,目标网元为多个边缘网元中的一个。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表示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网元。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的消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如图4所示的信令互通网关(Customized-InterWorking Function,C-IWF)中,信令互通网关部署在运营商网络和边缘定制网络之间,主要提供网络隔离、拓扑隐藏、网络安全功能。信令互通网关上可配置1个专网代理和1个大网代理,专网代理对接多个边缘IMS的P-CSCF,大网代理对接核心网PCF,PCF主要提供策略控制功能,包括用户终端策略管理、接入和移动策略管理、会话策略管理等,因此,PCF与边缘IMS需要隔离。信令互通网关支持Rx接口的Diameter协议和N5接口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信令互通网关和边缘IMS的P-CSCF之间采用Diameter协议,和核心网PCF之间采用HTTP协议。
具体地,图5示出了一种由边缘IMS向PCF发送消息的流程,如图5所示,边缘IMS向信令互通网关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是基于Diameter协议的Rx接口消息,信令互通网关基于Diameter协议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并把第一请求消息转换为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为适配N5接口的HTTP消息,同时信令互通网关根据第一请求消息确定待接收的目标核心网PCF。然后信令互通网关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目标核心网PCF的地址信息,并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边缘IMS的地址信息,然后把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发送给目标核心网PCF。信令互通网关对边缘IMS的地址信息修改,从而隐藏了边缘IMS的源地址信息,这样目标核心网PCF不会感知到边缘IMS,增了核心网PCF的安全性,并且,信令互通网关对边缘IMS的请求消息进行转换和适配,无需在PCF侧引入Diameter协议,简化了核心网PCF的实现。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之后,方法包括:接收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用于回应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一回应消息;对第一回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生成第二回应消息,其中,第二回应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将第二回应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替换为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二回应消息。
具体地,如图5所示,信令互通网关向目标核心网PCF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后,目标核心网PCF向信令互通网关回复第一回应消息,第一回应消息为N5接口的HTTP响应消息。信令互通网关对接收到的第一回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回应消息,第二回应消息是基于Diameter协议的Rx接口消息,然后将第二回应消息中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第一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之后信令互通网关向边缘IMS发送替换后的第二回应消息。因此,边缘IMS也不会感知到核心网PCF,边缘IMS和核心网PCF的拓扑信息会被修改隐藏,使得PCF和IMS互不感知,增加核心网PCF的安全性。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对多个边缘网元和多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进行配置,并对多个边缘网元和多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映射关系进行配置。
如图5所示,信令互通网关配置对接的核心网PCF的地址信息以及边缘IMS的代理服务端/客户端地址,同时配置核心网PCF和接入的边缘IMS的映射关系。
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包括: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以及映射关系从多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中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
具体地,第一请求消息中有目标核心网PCF的地址信息(即目标地址信息)和边缘IMS的地址信息(即源地址信息),因为信令互通网关对核心网PCF和边缘IMS的地址进行了重新配置,因此,需要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以及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核心网PCF,并根据配置后的目标核心网PCF的地址信息和边缘IMS的地址信息对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进行替换。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PCF还可以主动向边缘IMS发送消息,具体方法如下:接收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和目标网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是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在接收到目标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时记录的;对第三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四请求消息,并根据标识信息确定目标网元,其中,第四请求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将第四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第四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向目标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
具体地,图6示出了一种由核心网PCF向边缘IMS发送消息的流程,如图6所示,核心网PCF在接收到目标边缘IMS发送的消息时会进行记录,以生成标识信息。在核心网PCF需要向目标边缘IMS发送消息时。核心网PCF向信令互通网关发送第三请求消息,第三请求消息是基于N5接口的HTTP请求消息,并发送标识信息。信令互通网关将第三请求消息转换为边缘IMS支持的格式,得到第四请求消息,并根据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边缘IMS,然后将第四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边缘IMS的地址信息,并将第四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核心网PCF的地址信息,之后向目标边缘IMS发送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因此,边缘IMS也不会感知到核心网PCF,边缘IMS和核心网PCF的拓扑信息会被修改隐藏,使得PCF和IMS互不感知,增加核心网PCF的安全性。
根据标识信息确定目标网元,包括:根据标识信息从多个边缘网元的地址信息中确定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
具体地,信令互通网关根据标识信息进行寻址,寻找对应的目标边缘IMS。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向目标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用于回应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的第三回应消息;对第三回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生成第四回应消息,其中,第四回应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将第四回应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替换为第三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并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回应消息。
具体地,如图6所示,信令互通网关向目标边缘IMS发送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之后,目标边缘IMS向信令互通网关回复第三回应消息,第三回应消息为基于Diameter协议的Rx接口消息。信令互通网关对接收到的第三回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四回应消息,第四回应消息是对应N5接口的HTTP消息,然后将第四回应消息中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第三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之后信令互通网关向核心网PCF发送替换后的第四回应消息。信令互通网关对边缘IMS的地址信息修改,从而隐藏了边缘IMS的源地址信息,这样目标核心网PCF不会感知到边缘IMS,增了核心网PCF的安全性,并且,信令互通网关对边缘IMS的请求消息进行转换和适配,无需在PCF侧引入Diameter协议,简化了核心网PCF的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传输方法,还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输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0,用于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转化模块42,用于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第一替换模块44,用于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第一发送模块46,用于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
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二转换模块和第二替换模块,其中,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用于回应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一回应消息;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对第一回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生成第二回应消息,其中,第二回应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第二替换模块用于将第二回应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替换为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二回应消息。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配置模块,配置模块用于在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前,对多个边缘网元和多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进行配置,并对多个边缘网元和多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映射关系进行配置。
第一转化模块42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以及映射关系从多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中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
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三转化模块、第三替换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其中,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和目标网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是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在接收到目标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时记录的;第三转化模块用于对第三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四请求消息,并根据标识信息确定目标网元,其中,第四请求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第三替换模块用于将第四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第四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
第三转化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标识信息从多个边缘网元的地址信息中确定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
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第四转化模块和第四替换模块,其中,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向目标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之后,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用于回应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的第三回应消息;第四转化模块用于对第三回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生成第四回应消息,其中,第四回应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第四替换模块用于将第四回应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替换为第三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并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回应消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消息传输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消息传输方法。
上述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消息传输方法,通过采用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中,第二请求消息的格式为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向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的方式,通过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进行传递,这样策略控制单元侧不需要引入额外的计算机协议,从而实现了网元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网元和策略控制功能之间的信息交互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
对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格式为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
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所述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
向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用于回应所述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一回应消息;
对所述第一回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生成第二回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回应消息的格式为所述目标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
将所述第二回应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并向所述目标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回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多个边缘网元和多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进行配置,并对多个所述网元和多个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映射关系进行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以及所述映射关系从多个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中确定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和目标网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是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时记录的;
对所述第三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四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网元,其中,所述第四请求消息的格式为所述目标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
将所述第四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所述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所述第四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预先配置的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
向所述目标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网元,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所述多个边缘网元的地址信息中确定所述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目标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网元发送的用于回应所述替换后的第四请求消息的第三回应消息;
对所述第三回应消息进行格式转换,生成第四回应消息,其中,所述第四回应消息的格式为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
将所述第四回应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并向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四回应消息。
8.一种消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
第一转化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和源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格式为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接口协议支持的格式;
第一替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的目标地址信息替换为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地址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的源地址信息替换为所述目标网元的地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替换后的第二请求消息。
9.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消息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消息传输方法。
CN202410077845.4A 2024-01-18 2024-01-18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9152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7845.4A CN117915278A (zh) 2024-01-18 2024-01-18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7845.4A CN117915278A (zh) 2024-01-18 2024-01-18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15278A true CN117915278A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83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77845.4A Pending CN117915278A (zh) 2024-01-18 2024-01-18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152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6310B (zh) 通信装置
JP5302330B2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使用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437104B (zh) 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WO2020011152A1 (zh) Pfcp连接处理方法、装置、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357732A (zh) 一种分布式反向代理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272027B2 (en) Method for recommending a communication stack
US20230217363A1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a Network slice, terminal,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894700B2 (en) Direct routing of communication sessions for mobile IP communication end points
CN104519077A (zh) 多媒体分享方法、注册方法、服务器及代理服务器
CN109743758B (zh) 多链路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3185696A2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设备
CN104584514B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提供服务的设备和方法
EP4255003A1 (en) Enhanced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7161866A1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7915278A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792090B2 (en) Service layer support for multiple interface nodes
US1077151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o maintain an application session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n application server
CN104780591B (zh) 终端设备间业务互操作实现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AU200531122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ning a network link
CN101465783A (zh) 异构家庭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装置及连接网桥
US10270643B2 (en) Peer-to-pee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ervice providers
CN101453396B (zh) 多服务提供商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GB2563251A (en) Terminal device,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N102158991B (zh) 设备管理的方法、网关设备及设备管理服务器
CN101815070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