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08198A - 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08198A
CN117908198A CN202311848417.9A CN202311848417A CN117908198A CN 117908198 A CN117908198 A CN 117908198A CN 202311848417 A CN202311848417 A CN 202311848417A CN 117908198 A CN117908198 A CN 117908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ceiver
light
invisible light
optical communica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484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浩浩
权晓桐
金爽
赵春峰
尹思强
邓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ifa Light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ifa Light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ifa Light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ifa Light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484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081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08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08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本申请提供了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的设计,具体包括旋转收发器以及装置主体;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收发器包括透光片、聚光透镜、不可见光发射器以及光电二极管;所述透光片底部设有所述光电二极管,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底部设有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所述透光片一侧设有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当进行通信时,所述旋转收发器沿着所述装置主体转动到所述透光片能够接收到的LED灯光线的位置和/或转动到所述聚光透镜能够发射光线至所述不可见光接收器的位置,所述光电二极管接收光通信数据和/或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发射不可见光。

Description

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照明技术发展迅猛。与传统照明光源相比,白光LED不仅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尺寸小,绿色环保,更具有调制性能好,响应灵敏度高等优点。利用LED的这种特性,它能用作照明的同时,还可以把网络信号调制到LED可见光束上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一种新兴的光无线通信技术,英文名LightFidelity(简称LiFi)。可见光通讯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可见光波段的光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在空气中直接传输光信号的通信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使用光作为可见光通信的光源。由于LED比荧光灯和白炽灯切换速度快的特点,利用配备LED的室内外大型显示屏、照明设备、信号器或者汽车前尾灯等发出的用肉眼观察不到的高速调制光波信号来对信息调制和传输,然后利用光电二极管等光电转换器器件接收光信号并获得信息,即可以实现可见光通信。光通信网络收发器是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Li-Fi这一技术意味着,只要你拥有电灯泡,就可以获得光无线互联网连接。全世界的电灯泡数量约有140亿盏。实际上,这也意味着任何路灯都可以成为互联网接入点,提升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因为可见光只能沿直线传播,因此只有处在光线传播直线上的人才有可能截获信息,带来了极高的安全性。作为无线数据传输的最主要技术,WiFi利用了射频信号。然而,无线电波在整个电磁频谱中仅占很小的一部分。而随着用户对无线互联网需求的增长,可用的射频频谱正越来越少。
但由于该技术存在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传输的速率一般需要将光信号收发器对着光源。
但目前市面上没有可以任意转动角度来对准光源的光通信收发一体化设备,将不利于该技术的推广、普及。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包括旋转收发器以及装置主体;
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
所述旋转收发器包括透光片、聚光透镜、不可见光发射器以及光电二极管;所述透光片底部设有所述光电二极管,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底部设有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所述透光片一侧设有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
当进行通信时,所述旋转收发器沿着所述装置主体转动到所述透光片能够接收到的LED灯光线的位置和/或转动到所述聚光透镜能够发射光线至所述不可见光接收器的位置,所述光电二极管接收光通信数据和/或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发射不可见光。
优选的,所述旋转收发器包括收发器前壳、收发器后壳以及用于所述旋转收发器转动的时候可以任意角度悬停的带阻尼转轴;
所述收发器前壳与所述收发器后壳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聚光透镜、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以及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空间,所述透光片设置在所述收发器前壳远离所述收发器后壳的一面;
所述带阻尼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装置主体连接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透光片远离所述收发器前壳一面设有用于不可见光和LED可见光线透光的透光面板;
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收发器前壳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收发器前壳设置所述透光片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顶部有所述透光片,所述第一通孔底部设有所述光电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收发器前壳设置所述聚光透镜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所述聚光透镜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聚光透镜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开关组件、蓄电池、散热组件以及主控板;
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所述光电二极管、所述开关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以及所述主控板均电连接;所述主控板分别与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所述光电二极管、所述开关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均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整机上壳、整机中壳以及整机下壳;
所述整机中壳顶部设置所述整机上壳,所述整机中壳底部设置所述整机下壳;
所述整机中壳设有所述开关组件、所述蓄电池、所述散热组件以及所述主控板。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以及用于所述主控板散热的散热片;
所述风扇底部设置所述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显示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的指示灯;
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外侧,所述指示灯分别与所述主控板以及所述蓄电池均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充电口和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连接口;
所述充电口和所述数据连接口均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外侧。
本申请具体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目前市面上没有可以任意转动角度来对准光源的光通信收发一体化设备”,本申请提供了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的设计,具体包括旋转收发器以及装置主体;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收发器包括透光片、聚光透镜、不可见光发射器以及光电二极管;所述透光片底部设有所述光电二极管,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底部设有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所述透光片一侧设有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当进行通信时,所述旋转收发器沿着所述装置主体转动到所述透光片能够接收到的LED灯光线的位置和/或转动到所述聚光透镜能够发射光线至所述不可见光接收器的位置,所述光电二极管接收光通信数据和/或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发射不可见光。通过调节角度用以对准光源进而提高传输速率,且本申请为光通信收发一体化设备,小巧方便,解决了“目前市面上没有可以任意转动角度来对准光源的光通信收发一体化设备”的问题,达到了能够有效对准光源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的图4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的图6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的通讯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的通讯示意图;
1、透光面板;2、透光片;3、收发器前壳;4、不可见光聚光透镜;5、不可见光发射器;6、光电二极管;7、带阻尼转轴;8、收发器后壳;9、整机上壳;10、整机中壳;11、开关;12、蓄电池;13、风扇;14、散热片;15、主控板;16、整机下壳;17、指示灯;18、数据连接口;19、充电口;20、LED灯;21、不可见光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所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通过分析现有技术发现: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照明技术发展迅猛。与传统照明光源相比,白光LED不仅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尺寸小,绿色环保,更具有调制性能好,响应灵敏度高等优点。利用LED的这种特性,它能用作照明的同时,还可以把网络信号调制到LED可见光束上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一种新兴的光无线通信技术,英文名LightFidelity(简称LiFi)。
光通信网络收发器是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Li-Fi这一技术意味着,只要你拥有电灯泡,就可以获得光无线互联网连接。全世界的电灯泡数量约有140亿盏。实际上,这也意味着任何路灯都可以成为互联网接入点,提升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因为可见光只能沿直线传播,因此只有处在光线传播直线上的人才有可能截获信息,带来了极高的安全性。作为无线数据传输的最主要技术,WiFi利用了射频信号。然而,无线电波在整个电磁频谱中仅占很小的一部分。而随着用户对无线互联网需求的增长,可用的射频频谱正越来越少。但是Li-Fi为可见光,其频谱的宽度达到射频频谱的1万倍。这意味着可见光通信能带来更高的带宽。Li-Fi技术能带来高达1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但由于该技术存在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传输的速率一般需要将光信号收发器对着光源,且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款可以任意转动角度来对准光源的光通信收发一体化设备,将不利于该技术的推广、普及。
所以有必要寻找一种可以调节角度用以对准光源进而提高传输速率的光通信收发一体化设备。
参照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结构:包括旋转收发器以及装置主体;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收发器包括透光片2、聚光透镜、不可见光发射器5以及光电二极管6;所述透光片2底部设有所述光电二极管6,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底部设有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所述透光片2一侧设有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当进行通信时,所述旋转收发器沿着所述装置主体转动到所述透光片2能够接收到的LED灯20光线的位置和/或转动到所述聚光透镜能够发射光线至所述不可见光接收器21的位置,所述光电二极管6接收光通信数据和/或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发射不可见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目前市面上没有可以任意转动角度来对准光源的光通信收发一体化设备”,本申请提供了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的设计,具体包括旋转收发器以及装置主体;
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收发器包括透光片2、聚光透镜、不可见光发射器5以及光电二极管6;所述透光片2底部设有所述光电二极管6,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底部设有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所述透光片2一侧设有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当进行通信时,所述旋转收发器沿着所述装置主体转动到所述透光片2能够接收到的LED灯20光线的位置和/或转动到所述聚光透镜能够发射光线至所述不可见光接收器21的位置,所述光电二极管6接收光通信数据和/或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发射不可见光。通过调节角度用以对准光源进而提高传输速率,且本申请为光通信收发一体化设备,小巧方便,解决了“目前市面上没有可以任意转动角度来对准光源的光通信收发一体化设备”的问题,达到了能够有效对准光源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收发器一端绕所述装置主体按照轨迹转动预设角度;所述旋转收发器能够聚集不可见光发射器5发出的不可见光以及接收LED灯20发射的下行可见光通信数据。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旋转收发器能都悬停留在所述装置主体的预设角度内,所述旋转收发器和所述装置主体连接的位置同轴旋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收发器包括透光片2、聚光透镜、不可见光发射器5以及光电二极管6;所述透光片2底部设有所述光电二极管6,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底部设有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所述透光片2一侧设有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面板1也称为透明亚克力面板,用于保证不可见光和LED可见光线透光,保护光学透镜等不被划伤;所述透光面板1呈方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片2远离所述收发器前壳3一面设有用于不可见光和LED可见光线透光的透光面板1;所述透光面板1与所述收发器前壳3相适配。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透光片2能够提升透光率,所述透光片2呈圆形,所述透光片2设置在所述收发器前壳3上的第一通孔的位置,所述透光片2顶部压有所述透光面板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收发器包括收发器前壳3、收发器后壳8以及用于所述旋转收发器转动的时候可以任意角度悬停的带阻尼转轴7;所述收发器前壳3与所述收发器后壳8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聚光透镜、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以及所述光电二极管6的空间,所述透光片2设置在所述收发器前壳3远离所述收发器后壳8的一面;所述带阻尼转轴7设置在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装置主体连接的位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前壳3顶部设有所述透光面板1,所述收发器前壳3和所述透光面板1之间设有所述透光片2,所述收发器前壳3设置的凹槽与所述透光面板1相适配,所述凹槽卡合所述透光面板1。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收发器前壳3设置所述透光片2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顶部有所述透光片2,所述第一通孔底部设有所述光电二极管6。所述收发器前壳3设置所述聚光透镜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所述聚光透镜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聚光透镜相适配。所述收发器前壳3和收发器后壳8形成整体,保护内部元器件免受损伤。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一个,用于卡合所述透光片2,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四个,与所述聚光透镜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收发器前壳3的前部,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收发器前壳3的后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收发器包括透光片2、聚光透镜、不可见光发射器5以及光电二极管6;所述透光片2底部设有所述光电二极管6,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底部设有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所述透光片2一侧设有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光透镜也称为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用于聚集不可见光发射器5发出的不可见光,使其可以传输更远的距离;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用于信息传输的数据上行;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底部设有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4和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的数量一致,均为四个。
作为一种示例,与所述聚光透镜设置一层的还包括光电二极管6(PD),用于接收LED灯20发射的下行可见光通信数据;所述光电二极管6和所述聚光透镜、不可见光发射器5三者均设置在所述收发器前壳3和所述收发器后壳8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收发器和所述装置主体连接的位置设有带阻尼转轴7,用于收发器转动的时候可以任意角度悬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后壳8和所述收发器前壳3形成整体,保护内部元器件免受损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开关11组件、蓄电池12、散热组件以及主控板15;所述蓄电池12分别与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所述光电二极管6、所述开关11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以及所述主控板15均电连接;所述主控板15分别与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所述光电二极管6、所述开关11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均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整机上壳9、整机中壳10以及整机下壳16;所述整机中壳10顶部设置所述整机上壳9,所述整机中壳10底部设置所述整机下壳16;所述整机中壳10设有所述开关11组件、所述蓄电池12、所述散热组件以及所述主控板15。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整机上壳9呈u型,所述整机上壳9凹陷的形状与所述旋转收发器的形状相同。所述整机上壳9和所述整机中壳10、所述整机下壳16形成整体,保护内部元器件免受损伤。所述整机中壳10顶部盖有所述整机上壳9,所述整机中壳10顶部设置所述旋转收发器。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整机中壳10前侧设有所述开关11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用于整机的通/断电控制器,所述开关11组件分别与所述轩电池、所述主控板15电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整机中壳10内部设有所述蓄电池12,所述蓄电池12分别与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所述光电二极管6、所述开关11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以及所述主控板15均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2用于给整套系统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13以及用于所述主控板15散热的散热片14;所述风扇13底部设置所述散热片14。所述风扇13用于给整套系统进行散热;散热片14用于把所述主控板15上的芯片热量传导出来;所述散热片14设置在所述主控板15的上部,方便散热。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主控板15设置在所述散热片14底部,所述主控板15用于提供各部分电子元器件的电气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15底部设有所述整机下壳16和所述整机上壳9、所述整机中壳10形成整体,保护内部元器件免受损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显示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的指示灯17;所述指示灯17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外侧,所述指示灯17分别与所述主控板15以及所述蓄电池12均电连接。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充电口19和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连接口18;所述充电口19和所述数据连接口18均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外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17用于显示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所述指示灯17设置在所述开关11组件一侧,所述指示灯17至少包括一个,本申请优选为四个;所述数据连接口18也称Type-c口,数据连接口18用于与外设进行连接,进行信息的传输,所述数据连接口18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面,即和所述指示灯17相反的一面;所述充电口19也称DC充电口19,所述DC充电口19用于给整套系统进行充电,所述充电口19设置在是数据连接口18相同的一面。
本申请的外部零件还包括LED灯20,用于可用于室内环境的照明,同时也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发出可见光载信息。不可见光接收器21,用于接收光通信收发器中的不可见光发射器55发出的不可见光信号。
在本发明实现的传输过程中,对于下行数据发送端,其待传输的信息数据均先经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编码调制,再经驱动电路模块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LED以可见光通信的形式发出。对于数据接收端,其通过光电二极管6(PD)将可见光形式的信息转换成电流形式,再经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解码解调得到需求的信息数据。
对于上行数据发送端,其待传输的需求数据均先经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编码调制,再经驱动电路模块将电信号转换为不可见光信号,通过不可见光发射器5以不可见光的形式发出。对于数据接收端,其通过不可见光接收器21将不可见光形式的信息转换成电流形式,再经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解码解调得到需求的信息数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进行通信时,所述旋转收发器沿着所述装置主体转动到所述透光片2能够接收到的LED灯20的光线的位置和转动到所述聚光透镜能够发射光线至所述不可见光接收器21的位置,所述光电二极管6接收光通信数据和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发射不可见光。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进行通信时,所述旋转收发器沿着所述装置主体转动到所述透光片2能够接收到的LED灯20的光线的位置,所述光电二极管6接收光通信数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进行通信时,所述旋转收发器沿着所述装置主体转动到所述聚光透镜能够发射光线至所述不可见光接收器21的位置,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5发射不可见光。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收发器以及装置主体;
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
所述旋转收发器包括透光片、聚光透镜、不可见光发射器以及光电二极管;所述透光片底部设有所述光电二极管,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底部设有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所述透光片一侧设有所述不可见光聚光透镜;
当进行通信时,所述旋转收发器沿着所述装置主体转动到所述透光片能够接收到的LED灯光线的位置和/或转动到所述聚光透镜能够发射光线至所述不可见光接收器的位置,所述光电二极管接收光通信数据和/或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发射不可见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收发器包括收发器前壳、收发器后壳以及用于所述旋转收发器转动的时候可以任意角度悬停的带阻尼转轴;
所述收发器前壳与所述收发器后壳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聚光透镜、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以及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空间,所述透光片设置在所述收发器前壳远离所述收发器后壳的一面;
所述带阻尼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收发器与所述装置主体连接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片远离所述收发器前壳一面设有用于不可见光和LED可见光线透光的透光面板;
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收发器前壳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前壳设置所述透光片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顶部有所述透光片,所述第一通孔底部设有所述光电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前壳设置所述聚光透镜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所述聚光透镜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聚光透镜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开关组件、蓄电池、散热组件以及主控板;
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所述光电二极管、所述开关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以及所述主控板均电连接;所述主控板分别与所述不可见光发射器、所述光电二极管、所述开关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均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整机上壳、整机中壳以及整机下壳;
所述整机中壳顶部设置所述整机上壳,所述整机中壳底部设置所述整机下壳;
所述整机中壳设有所述开关组件、所述蓄电池、所述散热组件以及所述主控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以及用于所述主控板散热的散热片;
所述风扇底部设置所述散热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显示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的指示灯;
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外侧,所述指示灯分别与所述主控板以及所述蓄电池均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充电口和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连接口;
所述充电口和所述数据连接口均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外侧。
CN202311848417.9A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 Pending CN1179081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48417.9A CN117908198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48417.9A CN117908198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8198A true CN117908198A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94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48417.9A Pending CN117908198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081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64457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Ramirez-Iniguez et al. Indoor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umar et al.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nception and vidas
CN101026413B (zh) 照明光无线通信系统
CN105812057B (zh) 一种室内可见光通信中继转发装置
JP2016524376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環境におけるled式parランプ
CN111106448B (zh) 客户终端设备
CN111010204B (zh) 客户终端设备
CN111010203B (zh) 客户终端设备
US20090184669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amp
Popadić et al. LiFi networks: Concept, standardization activities and perspectives
CN117908198A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光通信收发器
CN111082865B (zh) 一种新型的无线网络桥接器点对点可见光通信收发设备
CN106151903B (zh) 一种用于pam调制的可见光通信led灯具
CN109981170B (zh) 一种无线光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1355541A (zh) 网络设备、搜寻网络信号的方法
Gao Performance study for 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0324083B (zh) 光通信网络接收器
CN217363083U (zh) 一种便携式光通信网络收发器
Duan et al. A practical 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Hoang Infrared and visible wireless optical technology for body sensor connectivity
JP3694155B2 (ja) 光送受信装置
CN111669223A (zh) 一种基于LoRa和可见光通信的数据传输系统
WO2003090384A1 (en) An arrangement for transmitting and/or receiving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EP1078480B1 (en)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