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7936A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7936A
CN117897936A CN202280002800.XA CN202280002800A CN117897936A CN 117897936 A CN117897936 A CN 117897936A CN 202280002800 A CN202280002800 A CN 202280002800A CN 117897936 A CN117897936 A CN 117897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ue
scheduling
message
sequence
determini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28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97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79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56Queue scheduling implementing delay-aware scheduling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方案包括: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一数量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之间的比值,出接口速率为用于转发第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按照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可以在确定性流的传输速率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对各确定性流的确定性传输,更加符合确定性业务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的发展,远程互动业务对网络的时延、抖动、丢包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确定性网络技术成为满足以上需求的广域网解决方案。
确定性网络是指为承载的业务提供确定性业务保证能力的网络,能保证业务的确定性时延、时延抖动、丢包率等指标,确定性网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技术。
目前,确定性网络可以基于周期性循环排队转发(Cyclic Specific Queuing and Forwarding,CSQF)机制实现,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控制器可以规划确定性业务报文在确定性网络中的转发路径,并规定确定性网络中的每一跳网络设备的CSQF转发资源,以使得网络设备按照规定的CSQF转发资源转发确定性业务报文。
然而,目前的确定性网络的转发技术不够成熟,且确定性业务的传输速率需求跨度较大,例如,最小的传输速率需求可以小于100Mbps,而最大的传输速率需求可以大于100Gbps,目前的CSQF机制无法实现对多种传输速率跨度较大的确定性业务报文进行转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实现对多种传输速率跨度较大的确定性业务报文进行转发。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之间的比值,所述出接口速率为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
按照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
缓存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 第一数量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之间的比值,所述出接口速率为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
转发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
收发器;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收发器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之间的比值,所述出接口速率为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
通过所述收发器按照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后,可以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并按照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因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一数量为第一网络设备用于转发第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和第一网络设备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即调度队列的数量取决于入接口最小速率,如此可以使得第一网络设备的各入接口同时接收到的每个确定性流的报文,均有对应的调度队列对其进行缓存。如此,即使各确定性流的传输速率跨度较大,各确定性流的报文也均可以被缓存至确定性流对应的调度队列中,并在各自的调度队列对应的调度周期中被发送出去,可以在确定性流的传输速率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对各确定性流的确定性传输,更加符合确定性业务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性流的转发机制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性网络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性流传输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转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说明。
确定性网络中每个网络设备将每个周期T划分为多个时长相同且连续的小周期,例如,将T划分为4个小周期,分别为Cycle(周期)0、Cycle1、Cycle2和Cycle3,特定的确定性流只在规定的小周期内被转发。比如,确定性流0在每个周期T内的Cycle0被转发,确定性流1在每个周期T内的Cycle1被转发,确定性流2在每个周期T内的Cycle2被转发,确定性流3在每个周期T内的Cycle3被转发,如此可以使得网络设备的时延抖动被限制在T以内,从而实现有界的时延抖动。
确定性流的转发路径上每一网络设备的抖动都不会增加该网络设备的之后的一个网络设备的时延抖动,即抖动与转发路径包括的网络设备数量无关。但是网络设备数量的增加会使得报文在转发路径上的总延时会增加。
上述周期T为预定义的确定性流的调度队列的时隙宽度,则整个转发路径的时延抖动范围为0~2T,比如T=10us,则时延抖动在最恶劣情况下为20us,与转发路径长度、网络设备数量无关。
如图1所示,假设X、Y、Z和W为转发路径中连续的四个网络设备,每一网络设备的循环转发周期T由0、1、2、3四个小周期组成,每个小周期的时长为10us。每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报文后,在该报文所属确定性流对应的预设的周期内发送该报文,即每一网络设备中预先配置了确定性流与周期的映射关系。
例如,X设备在周期0内发出报文,该报文在X设备与Y设备之间的链路中传输。
Y设备接收到该报文后,在周期2内将该报文发出,进而该报文在Y设备与Z设备之间的链路中传输。
Z设备接收到该报文后,在自身的周期1内将该报文发出,进而该报文在Z设备与W设备之间的链路中传输,W可接收到该报文。
在上述过程中,受稳定的循环映射关系约束,一旦该报文在X的发送周期确定,则该报文在W的接收周期也可以确定,X至W每次传输确定性流的报文的时延抖动可以控制 在10us以内。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性网络中的各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钟可以同步,图1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各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钟有细微差异的情况。
如图2所示,图2为一种确定性网络的网络架构示意图,以人机接口(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与机械设备(robotic)之间的确定性网络为例,该确定性网络中包括服务提供商网络边缘(Provider Edge,PE)设备和P设备,P(Provider)设备是指网络侧核心设备。图2中的HMI与robotic均为用户侧设备。
图2中示例性地示出了PE1、PE2以及P1至P4,实际实现中各设备的数量不限于此。
其中,PE设备用于实现确定性网络中用户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报文转发。
SDN控制器可以预先为PE设备规划从用户侧设备进入确定性网络的报文的SRv6转发路径,并为转发路径中的每一跳网络设备规划转发资源,使得各网络设备按照指定的资源转发确定性流的报文。
其中,从用户侧设备进入确定性网络的报文,是指用户侧设备发出的通过以太网封装的有确定性业务需求的IP报文,即确定性流的IP报文。
确定性流属于时延敏感的业务流量,非确定性流为非时延敏感的业务流量,例如,非确定性流可以为适用于尽力而为(Best Effort)转发策略的流。
PE设备中具有确定性流专用的用户侧接口,不与非确定性流混合使用。如果用户侧接口需要被确定性流和非确定性流混合使用,则可以通过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TSN)技术将确定性流和非确定性流区分开。
PE设备通过用户侧接口接收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报文后,PE设备按照SDN规划的SRv6转发路径和指定的调度周期,通过网络侧接口将报文转发给下一网络设备,以使报文在确定性网络中传输。其中,确定性网络中传输的是通过具有时间同步机制的以太网封装的SRv6报文,也就是说,PE设备接收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报文后,会将该报文封装为SRv6报文,且确定性网络中的各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
PE设备的网络侧接口也可以接收P设备转发的SRv6报文,并按照SRv6转发路径将接收到的SRv6报文传输至目的用户侧接口,并按照先到先出的调度机制在用户侧接口将报文发送给用户侧设备。
P设备主要负责网络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报文转发,P设备的入接口按照接收的报文的SRv6转发路径,采用预先指定的调度周期对报文进行转发。
为了使得确定性网络更加符合业务需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确定性网络中的PE设备,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
S302、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
其中,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一数量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之间的比值,出接口速率为用于转发第 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
第一队列序列对应的周期可以为T,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为周期T包括的一个小周期。
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是指第一网络设备的网络侧出接口,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是指第一网络设备的用户侧入接口,即第一网络设备从用户侧入接口接收到的来自用户侧设备的报文,可以通过网络侧出接口进行转发。
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有多个入接口,每个入接口的接入速率可以不同,入接口最小速率为第一网络的多个入接口的接入速率中的最小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确定性网络中的设备,利用确定性网络的确定性流转发机制可以将随机到达的各确定性流的报文,在固定的调度周期发送出去。所以,第一队列序列中的调度队列的数量需要能够满足以下条件:所有需要由第一网络设备转发的确定性流的报文同时到达时,第一队列序列中需要有用于缓存每一确定性流的报文的调度队列,从而确保每个确定性流的报文都可以分别被缓存到一个调度队列中。为满足上述条件,调度队列的数量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
例如,如图4所示,图4中的四条线段分别代表四种速率的出接口的调度资源,图4中每两个圆点之间为一个队列序列,每个菱形代表一个调度序列。
假设确定性流1、确定性流2和其他确定性流(图4中未示出)的传输速率均为100Mbps,各确定性流中包括被连续发送的报文,每个报文的长度均为1.5KB。若这些确定性流的报文同时到达PE设备,则PE设备需要为每条确定性流分别预留一个调度队列。
图4中,确定性流1的报文可以被缓存在每个队列序列的第一个调度队列中,确定性流2的报文可以被缓存在每个队列序列的第二个调度队列中。
若每个调度队列的大小为1.5KB,则对于速率为1GE的出接口,每个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时长为15us;对于速率为10GE、100GE、1T的出接口,每个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分别为1.5us、150ns、15ns。
S303、按照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第一数量个连续的调度队列,每一调度队列均对应一个调度周期,第一网络设备按照各个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一队列序列中缓存的报文。
第二网络设备为确定性网络中与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下一跳设备,例如,第一报文在该确定性网络中的转发路径PE1-P1-P2-PE2,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PE1,第二网络设备为P1。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后,可以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并按照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因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一数量为第一网络设备中用于转发第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和第一网络设备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即调度队列的数量取决于入接口最小速率,如此可以使得第一网络设备的各入接口同时接收到的每个确定性流的报文,均有对应 的调度队列对其进行缓存。如此,即使各确定性流的传输速率跨度较大,各确定性流的报文也均可以被缓存至确定性流对应的调度队列中,并在各自的调度队列对应的调度周期中被发送出去,可以在确定性流的传输速率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对各确定性流的确定性传输,更加符合确定性业务的需求。
可选地,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至少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每个MTU的大小为1.5KB。
由于确定性业务的报文长度跨度较大,比如报文长度跨度可以为64B至1.5KB,在确定性网络的确定性流的转发机制中,存在不能支持上述报文长度跨度的问题。为了实现确定性业务,调度队列的大小至少需要可以满足确定性业务的MTU大小,以确保确第一网络设备有用于实现确定性业务的确定性的转发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调度队列的大小至少为1.5KB,即该调度队列可以容纳64B至1.5KB区间内任意长度的报文,可以实现对报文长度跨度较大的多种报文的缓存及转发。
在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一个MTU的情况下,转发该调度队列中的报文时的带宽利用率最差的情况是50%左右。例如,若针对一个确定性流,连续接收到1个751B的报文和1个750B的报文,那么一个调度队列在缓存第1个751B的报文后,剩余空间不足以缓存750B的报文,那么该调度队列中只有这个751B的报文在该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被发送,带宽利用率为50%左右。
同理,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2个MTU,则最差的带宽利用率为66%左右;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3个MTU,则最差的带宽利用率为75%左右。
所以,如果业务可以允许50%的带宽利用率,则每个调度队列可以被配置为1个MTU。对于需要将带宽利用率提高到66%的需求,则每个调度队列可以被配置为2个MTU。对于需要将带宽利用率提高到77%的需求,则每个调度队列可以被配置为3个MTU。
作为示例,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1个MTU为例,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bps的情况下,如表1所示,若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为1Gbps,则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调度队列数量为1Gbps/100Mbps=10,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为10MTU=15KB。
若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为10Gbps,则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调度队列数量为10Gbps/100Mbps=100,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为100MTU=150KB。
若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为100Gbps,则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调度队列数量为100Gbps/100Mbps=1000,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为1000MTU=1.5MB。
若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为1Tbps,则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调度队列数量为1Tbps/100Mbps=10000,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为10000MTU=15MB。
表1
同理,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1个MTU为例,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0Mbps的情况下,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调度队列数量和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以下对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进行解释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时长为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与出接口速率的比值。由于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各调度队列的长度相同,所以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时长为: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时长与第一调度队列包括的调度队列数量的比值,且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时长相同。
其中,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时长T可以理解为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所有报文被转发出去所需的时长。
具体计算公式为:
第一队列序列周期T=帧长度*8*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的MTU数量/出接口速率。
网络设备之间可以以帧(frame)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所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各报文封装为帧,每个帧包括MTU、互联网协议第4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头或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头、以太网目的MAC(Destination MAC,DMAC)地址、以太网源MAC(Source MAC,SMAC)地址、类型(type)、以太网MAC循环冗余校验码(Ethernet MA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Ethernet MAC CRC)、字节帧间隙和前导码。
进而,帧长度=1.5KB(MTU的长度)+20字节(IPv4头的长度)或40字节(IPv6头的长度)+14字节(6字节的DMAC+6字节的SMAC+2字节的Type)+4字节(Ethernet MAC CRC的长度)+12字节(字节帧间隙)+8字节(前导码长度)。
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1个MTU为例,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bps的情况下,各出接口速率对应的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和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如表3所示。
例如,在出接口速率为1G时,第一队列序列周期=(1.5*1024+40+14+4+12+8)*8*10/1G ≈126.56us。
表3
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1个MTU为例,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0Mbps的情况下,各出接口速率对应的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和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如表4所示。
表4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的MTU增加,则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长度也会增加。
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2个MTU为例,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bps的情况下,各出接口速率对应的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和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如表5所示。
表5
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2个MTU为例,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0Mbps的情况下,各出接口速率对应的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和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 期如表6所示。
表6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对每个确定性流转发过程的确定性时延,需预先为每个确定性流预留第一队列序列中的调度队列。PE设备负责转发的不同的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可以不同,发送速率越快,所需的调度队列的缓存空间越大。
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若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入接口最小速率,则第一队列序列中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用于缓存该确定性流的报文。
其中,如果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入接口最小速率,说明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比较慢,使用一个调度队列足够缓存该确定性流的报文,所以为该确定性流分配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例如,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bps,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为90Mbps,则该确定性流对应第一队列序列中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
相应地,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入接口最小速率时,上述S302具体可以实现为: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该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
另一方面,若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入接口最小速率,则第一队列序列中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用于缓存该确定性流的报文。其中,第二数量为发送速率与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其中,如果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入接口最小速率,说明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较快,使用一个调度队列不足以缓存该确定性流的报文,所以为该调度队列分配一个以上的调度队列,以避免该确定性流的报文被丢包影响业务。
例如,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bps,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为150Mbps,则该确定性流对应第一队列序列中的2个调度队列。
相应地,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入接口最小速率时,上述S302具体可以实现为: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该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确定性流的报文,需要按照接收到的报文的顺序,将接收到的报文依次缓存于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会被依次占用。当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报文时,会将第二报文缓存到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暂未被完全占用且剩余空间足够缓存第一报文的一个调 度队列中。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在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发送速率较低和较高的确定性流都对应有与发送速率匹配数量的调度队列,如此既保证了对发送速率较低的确定性流的确定性转发,又保证了对发送速率较高的确定性流的确定性转发,可以满足各类发送速率的确定性业务需求。
可选地,确定性流的传输还可能存在微突发的情况,微突发是指在短时间内接收到非常多的突发数据,瞬时突发速率远超出平均速率的情况。
例如,若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的带宽为100Mbps,出接口速率为1GE,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微突发,有可能连续到达该入接口的确定性流的报文的瞬时速率超过100Mbps,而第一队列序列中没有足够的空间缓存这些报文,将导致丢包,从而无法保证确定性流的确定性时延。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设备中可以设置多个队列序列,以缓存微突发的报文。但是每个队列序列中的报文需要被依次发送,所以队列序列的数量越多,能够缓存的微突发报文越多,但微突发报文的时延也会越大,会影响确定性流的时延抖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平衡对微突发报文的缓存能力以及确定性流的时延抖动,可以设置两个队列序列,即第一队列序列和第二队列序列,对于提前到达入接口的报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报文缓存到第二队列序列中该报文所属确定性流对应的调度队列中。
在第一网络设备中设置有两个队列序列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
其中,S501与S301相同,可参考S301中的相关描述。
S502、判断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是否小于第一报文的长度。
若否,则执行S503-S504;若是,则执行S505-S506。
S503、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
S504、按照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其中,S503-S504与S302-S303相同,可参考S302-S303中的相关描述。
S505、若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小于第一报文的长度,则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二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调度队列中。
其中,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一队列序列与第二队列序列的周期连续,且第一队列序列与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的调度队列的信息相同。
也就是说,第二队列序列中的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至少一个MTU,每个MTU的大小为1.5KB。
第一队列序列与第二队列序列包括的调度队列数量相同,第一队列序列与第二队列序列包括的调度队列的大小和调度周期长度均相同。
并且,第一队列序列与第二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时长相同。
此外,第一队列序列与第二队列序列中相同位置的调度序列用于缓存相同的确定性流的报文。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报文后,若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小于第一报文的长度,则说明当前发生了微突发的情况,第一网络设备可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二队列序列中的第二调度队列中。
S506、按照第二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二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其中,第二调度队列在第二队列序列中的位置,与第一调度队列在第一队列序列中的位置相同。
第一队列序列与第二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时长均为T,第一网络设备先在第一队列序列的周期T中,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报文,然后在第二队列序列的周期T中,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二队列序列中的报文。
即,第一队列序列和第二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总时长为2T。
此外,也可以通过设置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的MTU数量解决微突发的问题,例如,若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bps,MTU=1.5KB,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2个MTU,则每个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时长为253us,在设置两个队列序列的情况下,可以缓冲接近506us的微突发。
采用该方法,在接收到第一报文后,在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足以缓存第一报文的情况下,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第一调度队列中;在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不足以缓存第一报文的情况系下,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二队列序列的第二调度队列中。如此,在有微突发的情况下,即使第一队列序列不足以缓存微突发的报文,还可以利用第二队列序列中的调度队列对突发的报文进行缓存,可以缓解微突发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需考虑时延抖动的要求,最大时延抖动是2个队列序列的周期长度,即2T。
假设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bps,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1个MTU,则1个队列序列的周期T≈150us,2个队列序列的周期2T≈300us,即最大时延抖动为300us。如果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两个MTU,则1个队列序列的周期T≈300us,2个队列序列的周期2T≈600us,即最大时延抖动为600us。
如果业务对时延抖动较为敏感,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队列序列适用于时延抖动更敏感的业务,还可以为第一队列设置多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中包括多个调度队列。对于时延敏感的业务的确定性流,可以预先为该确定性流分配多个子序列中的调度队列,从而增加该确定性流的发送频率,降低时延抖动。
例如,如果业务要求的最大时延为60us左右,则第一队列序列中每个子序列的调度周期可以为30us。
需要说明的是,受网络侧上行带宽和MTU的限制,单个序列的调度周期不能太短,否则会无法发送一个MTU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平衡对带宽利用率的牺牲或者对时延抖动的牺牲,可以设置每个队列序列中包括的序列数不超过10个,且在队列序列包括子序列的情况下,可实现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出接口速率的最小值为10GE。
同样地,第二队列序列中也可以包括多个子序列。
在第一队列序列包括子序列的情况下,一方面,若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入接 口最小速率,则每个子序列中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用于缓存该确定性流的报文。
相应地,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入接口最小速率时,上述S302具体可以实现为: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该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
其中,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该确定性流的报文会依次占用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的指定调度队列,例如,若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5个子序列,当前前3个子序列中的指定调度队列均已被完全占用,则可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4个子序列中的指定调度队列中。
另一方面,若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入接口的最小速率,则每个子序列中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用于缓存确定性流的报文,第二数量为发送速率与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相应地,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入接口的最小速率时,上述S302具体可以实现为: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该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
其中,第一队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二数量为发送速率与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确定性流的报文时,会按照接收到的报文的顺序,依次将报文缓存于第一队列序列中为该确定性流分配的多个子序列中,该确定性流的报文会依次占用多个子序列中与该确定性流对应的调度队列。
例如,若第一队列序列包括5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中相同位置的连续2个调度队列已被分配给该确定性流,假设当前前两个子序列中的连续2个调度队列已被完全占用,第3个子序列中的为该确定性流分配的第1个调度队列已被完全占用,第2个调度队列暂未被完全占用,则将第一报文缓存在第3个子序列中的为该确定性流分配的2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第2个调度队列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性流的报文发送频率从几us发送一次至几ms发送一次不等,发送频率跨度大,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队列序列中设置子序列,即可实现按照确定性流的报文的发送频率需求,为确定性流分配调度队列。例如,对于对时延抖动要求较高的确定性流,则可为该确定性流分配每个子序列中的调度队列;对于对时延抖动要求较低的确定性流,则可为确定性流分配间隔固定的几个子序列中的调度队列,甚至只为该确定性流分配整个队列序列中的一个调度序列。如此,可以满足确定性流报文发送频率跨度大的需求。
以下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1个MTU,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bps的情况下,各出接口速率对应的队列序列周期、每个队列序列包括的子序列数、最小时延抖动以及队列序列数量的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2个MTU,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bps的情况下,各出接口速率对应的队列序列周期、每个队列序列包括的子序列数、最小时延抖动以及队列序列数量的情况如表8所示。
表8
以下对上述实施例中的调度队列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若第一队列序列中不包括子序列,则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可以为一个物理队列。
或者,为了防止队列资源消耗过大,每个调度队列也可以为一个虚拟队列。
若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子序列,则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子序列为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物理队列,每个子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为一个虚拟队列。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每个虚拟队列可以为一个流量整形漏桶队列。即可以采用基于信用的流量整形(Credit-based Traffic Shaping)的漏桶算法实现每个虚拟队列,多个流量整形漏桶队列合用一个物理队列。
作为示例,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1个MTU,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bps的情况下,各出接口速率对应的队列序列周期、每个队列序列包括的子序列数、最小时延抖动、队列序列数量、每个队列序列包括的漏桶数量、每个子序列中包括的漏桶数量、两个队列序列包括的总漏桶数量以及总缓存(buffer)需求量的情况如表9所示。
表9
作为示例,若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2个MTU,在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bps的情况下,各出接口速率对应的队列序列周期、每个队列序列包括的子序列数、最小时延抖动、队列序列数量、每个队列序列包括的漏桶数量、每个子序列中包括的漏桶数量、两个队列序列包括的总漏桶数量以及总buffer需求量的情况如表10所示。
表10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PE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P设备,P设备接收到PE设备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确定性流的转发机制转发的报文后,无需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复杂的队列对报文进行转发,P设备的入接口接收到报文后,可以偏移几个时隙后在出接口发出,只需满足确定性流的最大时延要求。也就是说,P设备可以采用较高的速率,较小的buffer对报文进行转发。
P设备可以按照一个周期T缓存接收到的报文,在P设备的出接口速率较高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利用T/2的周期缓存接收到的报文。
例如,若出接口的速率为1T,如果最大时延要求为150us,则需要15MB的Buffer。按照目前的400G的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系统的时延要求(50us),对Buffer的需求可控。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保证系统和芯片的可实现性基础上,使得确定性网络中确定性流的转发机制满足确定性业务所需的各种接入速率(比如从100Mbps至100Gbps)、报文的各种发送频度(比如从微秒级至秒级)以及报文的各种长度(比如从64B至1.5KB),构建了一个更完善的确定性流的转发机制。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
缓存模块602,用于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一数量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之间的比值,出接口速率为用于转发第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
转发模块603,用于按照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可选的,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至少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每个MTU的大小为1.5KB。
可选的,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入接口最小速率时,缓存模块602,具体用于: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
或者,
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入接口最小速率时,缓存模块602,具体用于: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第二数量为发送速率与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可选的,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多个子序列;
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入接口最小速率时,缓存模块602,具体用于: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
或者;
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入接口的最小速率时,缓存模块602,具体用于: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第一队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二数量为发送速率与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可选的,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最小值为100M;出接口速率的最小值为10GE。
可选的,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时长为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与出接口速率的比值,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时长相同。
可选的,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子序列为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物理队列;
每个子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为一个虚拟队列。
可选的,虚拟队列为流量整形漏桶队列。
可选的,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为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物理队列。
可选的,缓存模块602,还用于若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大于等于第一报文的长度,则执行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步骤;
若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小于第一报文的长度,则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二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调度队列中;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一队列序列与第二队列序列的周期连续,且第一队列序列与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的调度队列的信息相同;
转发模块603,还用于按照第二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二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701;
收发器704;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02,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02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701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701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收发器704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一数量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之间的比值,出接口速率为用于转发第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
通过收发器704按照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可选的,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至少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每个MTU的大小为1.5KB。
可选的,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机器可执行指令还促使处理器701执行以下步骤: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
或者,
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机器可执行指令还促使处理器701执行以下步骤: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第二数量为发送速率与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可选的,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多个子序列;
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机器可执行指令还促使处理器701执行以下步骤: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
或者;
当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入接口的最小速率时,机器可执行指令还促使处理器701执行以下步骤: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第一队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二数量为发送速率与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可选的,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最小值为100M;出接口速率的最小值为10GE。
可选的,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时长为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与出接口速率的比值,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时长相同。
可选的,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子序列为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物理队列;
每个子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为一个虚拟队列。
可选的,虚拟队列为流量整形漏桶队列。
可选的,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为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物理队列。
可选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还促使处理器701执行以下步骤:
若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大于等于第一报文的长度,则执行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步骤;
若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小于第一报文的长度,则将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二队列序列中与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调度队列中;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第一队列序列与第二队列序列的周期连续,且第一队列序列与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的调度队列的信息相同;
通过收发器704按照第二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第二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如图7所示,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703。处理器701、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02及收发器704之间通过通信总线7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总线7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7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收发器704可以为无线通信模块,收发器704在处理器701的控制下,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02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另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02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基于同一种发明构思,根据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转发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被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上述任一报文转发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报文转发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 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32)

  1.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之间的比值,所述出接口速率为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
    按照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至少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每个MTU的大小为1.5KB。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包括: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
    或者,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包括: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发送速率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多个子序列;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包括: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
    或者;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所述入接口的最小速率时,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包括: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发送速率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为100M;所述出接口速率的最小值为10GE。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 时长为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与所述出接口速率的比值,所述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时长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子序列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物理队列;
    每个子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为一个虚拟队列。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队列为流量整形漏桶队列。
  9.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物理队列。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报文的长度,则执行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小于所述第一报文的长度,则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二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所述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与所述第二队列序列的周期连续,且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与所述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的调度队列的信息相同;
    按照所述第二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二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11. 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
    缓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之间的比值,所述出接口速率为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
    转发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至少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每个MTU的大小为1.5KB。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所述缓存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
    或者,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所述缓存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 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发送速率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多个子序列;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所述缓存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
    或者;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所述入接口的最小速率时,所述缓存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发送速率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最小值为100M;所述出接口速率的最小值为10GE。
  16. 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时长为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与所述出接口速率的比值,所述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时长相同。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子序列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物理队列;
    每个子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为一个虚拟队列。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队列为流量整形漏桶队列。
  19. 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物理队列。
  20.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存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报文的长度,则执行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小于所述第一报文的长度,则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二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所述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与所述第二队列序列的周期连续,且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与所述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的调度队列的信息相同;
    所述转发模块,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二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二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21.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
    收发器;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收发器接收来自用户侧设备的第一报文;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出接口速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入接口最小速率之间的比值,所述出接口速率为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报文的出接口的速率;
    通过所述收发器按照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调度队列被配置为至少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每个MTU的大小为1.5KB。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还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
    或者,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还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发送速率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24.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包括多个子序列;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小于等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还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一个指定调度队列;
    或者;
    当所述确定性流的发送速率大于所述入接口的最小速率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还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一个子序列中的,与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中的一个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一队列中的每个子序列中包括所述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发送速率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比值向上取整后的值。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接口最小速率的最小值为100M;所述出接口速率的最小值为10GE。
  26. 根据权利要求21-2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调度周期时长为所述第一队列序列的长度与所述出接口速率的比值,所述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时长相同。
  27.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子序列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物理队列;
    每个子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为一个虚拟队列。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队列为流量整形漏桶队列。
  29. 根据权利要求21-23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队列序列包括的每个调度队列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物理队列。
  30.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还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若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报文的长度,则执行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一调度队列中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调度队列的剩余缓存空间小于所述第一报文的长度,则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二队列序列中与所述第一报文所属的确定性流对应的第二调度队列中;所述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所述第一数量个周期连续的调度队列,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与所述第二队列序列的周期连续,且所述第一队列序列与所述第二队列序列中包括的调度队列的信息相同;
    通过所述收发器按照所述第二调度队列的调度周期,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二调度队列中的报文。
  31. 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32.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280002800.XA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8979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12753 WO2024036476A1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7936A true CN117897936A (zh) 2024-04-16

Family

ID=89940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2800.XA Pending CN117897936A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7936A (zh)
WO (1) WO202403647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415B (zh) * 2017-12-29 2022-01-11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13382442B (zh) * 2020-03-09 2023-01-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4338545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整形方法及装置
CN114449586A (zh) * 2020-11-06 2022-05-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通信调度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585914A (zh) * 2020-11-27 2021-03-3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950104B (zh) * 2021-08-26 2024-02-09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动态周期映射的卫星网络业务确定性调度方法
CN114143378B (zh) * 2021-11-24 2023-07-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优化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74653B (zh) * 2021-12-28 2024-02-27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流量预测的可变比特速率业务调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36476A1 (zh) 2024-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40740B1 (en) Network switch with packet scheduling
US1003864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micro flow control
EP2684321B1 (en) Data blocking system for networks
US11968111B2 (en) Packet scheduling method, scheduler, network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WO2018195728A1 (zh) 一种客户业务传输方法和装置
Bjϕmstad et al. Handling delay in 5G Ethernet mobile fronthaul networks
CN110870285A (zh) 在具有部分实时需求的数据网络中高性能数据传输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US10361962B2 (en) Packet processing technique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6008399A1 (en) Flow control
JP2020072336A (ja)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995608B (zh) 网络速率计算方法和装置
JP6152425B2 (ja) リアルタイムメッセージの送信方法およびリアルタイムメッセージを送信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
US20230239248A1 (en) Traffic sha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751776A (zh) 拥塞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US11805071B2 (en) Congestion control processing method, packet forwarding apparatus, and packet receiving apparatus
CN117897936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EP1506644B1 (en) Shared-communications channel utilization for applications having different class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Shi et al. PABO: Congestion mitigation via packet bounce
WO2024016327A1 (zh) 报文传输
EP2942916A1 (en) Contention avoidance in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equipments
US20230254264A1 (en) Software-defined guaranteed-latency networking
CN113746746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Khan et al. Receiver-driven flow scheduling for commodity datacenters
CN11450154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2009171372A (ja) 送信制御機能を備える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